[VIP专享]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VIP专享]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VIP专享]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arm裸机实验

实验条件:

pc ADS开发环境FL2440开发套件SecureCRT串口超级终端

实验目的:

熟悉arm裸机开发基本步骤,掌握ADS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够编写简单的裸机程序并下载到开发板运行测试。

实验原理:

ADS 全称为ARM Developer Suite ,是ARM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ARM 集成开发工具。ADS 由命令行开发工具、ARM 实时库、GUI 开发环境(Code Warrior 和AXD) 、实用程序和支持软件组成。有了这些部件,用户就可以为ARM 系列的RISC 处理器编写和调试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了。本次实验利用ADS集成开发环境建立基于arm9 S3C2440的实验工程,完成工程搭建、代码编写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并下载到开发板进行运行测试。

实验步骤:

1、首先打开ADS软件CodeWarrior,点击File 菜单下的New 来创建新工程。Project 对话框中选择ARM Executable Image 。在Project name 中输入工程名,例:2440_led,点击“Location:”文本框的“Set...”按钮,选择要将工程保存的路径,然后点击确定即可建立一个新的工程。工程建立之后会出现一个2440_led.mcp 窗口。

2、创建源文件,点击File 菜单下的New,选择标签页File,在File name 中输入要建立的文件名,如:Init.s (.s 文件为arm 中的汇编文件),若此时选上了Add to Project,创建的文件会自动添加到工程中,选择target方式为DebugRel,点击确定关闭窗口,文件创建完成后编写代码。(可将arm_linux文件夹下的裸机例程代码复制到工程中进行修改,如:复制裸机程序中的led程序init.s led.c到建立的工程文件目录中,点击Project 菜单下的Add Fils 将源文件添加到工程中)

3、点击Edit 菜单,选择“DebugRel Settings…”(注意,这个选项会因用户选择的不同目标而有所不同)。选择Target Settings,在右侧属性栏中,将Linker 设置为ARM Linker,Post-linker设置为ARM fromELF;选择ARM Assembler,设置Target下Architecture or Processor为ARM920T,Floating Point 设置为No floating point;选择ARM Linker,设置output下simple image中RO Base为0x32000000,设置options下Image entry point为0x32000000,设置layout下object/symbol为init.o;选择ARM fromELF,设置output format为plain binary。设置完成后点击ok。

4、源文件添加完成并设置后,可以进行工程的编译。点击project菜单,选择make,若程序无误则会在工程文件下DebugRel目录生成.axf和.bin的可执行文件。

5、连接开发板串口与pc串口,连接开发板usb与pc机usb,打开串口终端并连接COM1串口。启动开发板,此时串口终端会打印输出信息,立即按下enter 键进入bootloader选择模式,按下0选择下载用户程序到开发板内存中运行,此时打开DNW软件,选择usb transmit,bin文件,将上述生成的.bin文件下载到开发板内存中运行,若下载成功则串口终端会打印相关信息,开发板会在内存中执行程序。

6、第5步也可以选择1将程序下载到内存中运行,并在同时写入开发板flash 中,此时掉电程序不丢失。

实验结果:

实验心得:

实验二:搭建嵌入式linux工作环境

实验条件:

pc机winXP或win7系统虚拟机软件redhat镜像文件arm交叉编译链

实验目的:

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包括虚拟机的安装和使用,redhat系统的安装和使用,熟悉linux基本命令,在系统中加入arm开发的交叉编译链。

实验步骤:

1、安装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按照提示进行安装,根据喜好选择语言及其他相应设置即可。(pc机已默认安装)

2、虚拟机安装完成后,选择文件->新建虚拟机,在CD选项中添加redhat linux 的光盘镜像,根据提示设置系统名称,内存大小,硬盘大小,系统语言,管理员密码等(一般设置内存至少256M,硬盘至少8GB,中文)。共3个盘片。(p c机已默认安装,管理员账户为:root,密码为:test123)

3、Redhat安装完成后,启动系统,用root用户登录。打开“虚拟机”->“设置”->“CD/DVD”右侧设备状态勾选“已连接”和“打开电源时自动连接”,“使用I SO镜像文件”,浏览文件,将arm_linux文件夹中的linux.iso加入路径。打开s hell终端,进入命令行界面,执行cd /mnt/cdrom,进入/mnt/cdrom目录,可看到镜像文件被挂载到虚拟光驱中,文件名为vmware-tools-distrib,执行cd vmware tools-distrib进入该目录下执行./vmware-install.pl脚本安装虚拟机增强工具,出现选项时直接按下enter,直至安装结束回到shell状态。在VM下,进入“虚拟机”->“设置”,进入“虚拟机设置”对话框。进入“选项”->“共享文件夹”进行设置,选择要设置的共享文件夹路径,勾选固定分配和自动挂载,共享成功过后就可以在redhat中访问共享文件夹。在redhat下,执行cd /mnt/hgfs命令进入/mnt /hgfs目录下,执行ls命令可以看到之前添加的共享文件夹。(为方便后续实验,在此将pc桌面本次实验内容的文件夹arm_linux设置为共享文件夹)

4、安装arm-linux-gcc交叉编译工具链。将cross-3.4.1压缩包复制到共享文件夹

中,在redhat下,新建命令行终端,执行cd /mnt/hgfs/arm_linux命令,进入ar m_linux共享文件夹,执行tar –xvjf cross-3.4.1.tar –C /usr/local命令解压交叉工具链到/usr/local/arm目录。编辑/etc/bashrc 文件,执行vi /etc/bashrc命令,进入编辑页面单击“i”键进行输入,在最后增加路径:export PATH=/usr/local/ arm/3.4.1/bin:$PATH ,修改完成后单击“Esc”键,输入“:x”命令保存退出,这样就把/usr/local/arm/3.4.1/bin 添加到命令的默认路径,执行source /etc/bas hrc保存文件并使文件生效。此时,执行arm-linux-gcc –v命令可以查看编译器版本。

实验结果:

实验心得:

实验三:linux内核及文件系统的编译和烧写

实验条件:

pc机redhat系统bootloader、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源码arm-linux-gcc编译工具

实验目的:

了解嵌入式linux系统构成,熟悉相关组成文件的编译和烧写,有兴趣者可深入查看源代码。

实验原理:

运行于嵌入式设备中的linux系统通常由bootloader、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三部分组成,bootloader完成核心硬件如nandflash的初始化配置并设置启动参数引导linux内核启动,内核主要进行系统调度、资源管理等,内核启动后用户并不能直接的对内核进行直接操作,因此需要一套文件系统挂接到内核上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当有了linux 内核源码和文件系统源码之后需要交叉编译,因为源码是不能直接运行的。此处编译的是linux 2.6 的内核,采用yaffs2文件系统,交叉编译器为 3.4.1 版本。

内核编译命令:

make config(基于文本的最为传统的配置界面,不推荐使用)

make menuconfig(基于文本选单的配置界面,字符终端下推荐使用)

make xconfig(基于图形窗口模式的配置界面,Xwindow 下推荐使用)

make oldconfig(如果只想在原来内核配置的基础上修改一些小地方,会省去不少麻烦)

这三个命令中,make xconfig 的界面最为友好,但系统支持差,所以使用ma ke menuconfig 最为普遍。

文件系统可使用busybox工具制作,本实验直接使用FL2440官方文件系统。

实验步骤:

1、启动redhat系统,新建命令行终端,执行cd /mng/hgfs/arm_linux命令进入共享文件夹,执行tar –xvjf linux-2.6.12.tar.bz2 –C /home 将内核文件解压到/ home目录下,同样将文件系统文件解压到home目录,tar -xvjf qte_yaffs.tar.bz 2 –C /home

2、执行cd /home/linux-2.6.12,进入linux-2.6.12 目录,在命令行输入make m enuconfig命令,选择进入“Load an Alternate Configuration File”装载配置

文件“S3C2440.CFG”,点击“OK”,然后保存退出。(可以根据硬件配置对内核进行裁剪,本次实验采用FL2440的默认配置文件)。在命令行输入命令make zImage,此时系统会对内核进行编译,编译完之后,则在linux-2.6.12/arch/arm/ boot 路径下生成zImage 文件。执行cp arch/arm/boot/zImage /mnt/hgfs/arm_lin ux –a命令将内核文件复制到共享文件夹下供烧写使用。

3、执行cd /home/ qte_yaffs进入文件系统目录,文件系统的所有文件都在该目录下,可根据需要修改。其中关于支持鼠标或触摸屏在/etc/init.d/rcS 中选择(r c.mouse 或rc.touch)。

最后用mkyaffs2image 工具来制作文件系统:./mkyaffs2image qte_yaffs qte.yaf fs 执行cp qte.yaffs /mnt/hgfs/arm_linux –a将制作好的文件系统复制到共享文件夹供烧写使用。

4、由于FL2440开发板默认已烧写好linux内核和yaffs文件系统,此处烧写部分不作叙述,有兴趣同学可利用官方提供烧写工具进行内核和文件系统地烧写。

实验结果:

实验心得:

实验四:linux驱动程序

实验条件:

pc redhat 系统及交叉编译工具FL2440开发板套件SecureCRT串口超级终

实验目的:

了解linux驱动程序开发原理,学会简单的字符型驱动程序编写,熟悉驱动程序的加载和卸载过程。

实验原理:

可以简单地将linux系统分为内核层和应用层,内核层与应用层有明显的界限划分。应用层主要执行用户程序,进行系统操作等,内核层主要进行系统调度和对硬件的存储访问等;应用层程序无权直接访问系统硬件,所以linux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由驱动程序进行初始化和直接操作,驱动程序处于linux内核层。

字符驱动程序module 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a、用Linux 提供的命令加载驱动module,insmod命令。

b、驱动module 的初始化(初始化结束后即进入“潜伏”状态,直到有系统调用),init()函数。

c、当操作设备时,即有系统调用时,调用驱动module 提供的各个服务函数,ioctl()函数。

d、卸载驱动module,rmmod命令。

实验步骤:

1、编写FL2440开发板的led驱动程序,文件处于arm_linux/led_module文件夹下。阅读并理解驱动程序,可自行尝试修改驱动程序进行测试。

2、编写led驱动程序对应的makefile文件,此处必须将makefile文件中的内核路径指向上述解压的linux内核路径,否则会涉及内核版本不兼容的相关问题。有兴趣同学可参考相关资料尝试修改驱动程序和makefile文件。

3、Redhat系统下进入led_module文件夹下执行make命令,生成

s3c2440_led.ko驱动文件,执行file s3c2440_led.ko命令确认该驱动文件的文件类型。

4、连接开发板串口与pc机串口,启动串口超级终端并连接COM1,给开发板

上电,可看到串口打印出相关信息,启动后bootloader默认设置时间为7s左右,在7s以内按下enter键,出现选择菜单后选择4启动linux系统。

5、系统完全启动后点击enter键进入控制台界面(此控制台与redhat控制台基

本一致,只是功能稍弱,只提供linux常用命令),执行rz命令将上述生成的驱动文件s3c2440_led.ko传送到开发板中,chmod 777 s3c2440_led.ko给驱动文件添加可执行权限,执行insmod s3c2440_led.ko加载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加载成

功后会在控制台打印相应信息,可执行ls –l /dev命令查看dev文件下是否有

s3c2440_led设备。同理,执行rmmod s3c2440_led.ko可卸载驱动程序。

实验结果:

实验心得:

实验五:led应用程序

实验条件:

pc redhat系统及交叉编译工具FL2440开发套件串口超级终端

实验目的:

学习linux应用程序编写的基本原理,熟悉vi/vim工具的使用,能够在应用程序中调用驱动程序并对其操作控制。编写与led驱动程序对应的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控制led的亮灭。

实验原理:

上述实验完成了led驱动程序的编译和加载,但仅有驱动程序并不能让linux用户直接或间接访问硬件,所以必须编写用户层的应用程序对硬件实施相应额管理和控制。基本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

1、编写led应用程序,实现在串口终端模式下,按下不同的键盘按键实现不同的led的亮灭,或者实现不同的led亮灭模式。

2、编写相应makefile文件。

3、在redhat系统下进入led_app目录,执行make命令生成led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可通过file led命令查看led文件的格式,确定是否为arm平台的可执行文件。

4、连接开发板串口与pc机串口,打开串口超级终端并连接COM1串口,启动

开发板,进入linux系统控制台界面下,insmod s3c2440_led.ko加载驱动。执行rz命令,将共享文件夹中生成的led可执行文件下传到开发板系统中,chmod 777 led更改led文件的执行权限,执行./led命令运行led应用程序,根据提示键入不同的按键,观察led是否按照设计的程序运行。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使用ctrl+c强制退出该程序。

实验结果:

实验心得:

基于STM32F103嵌入式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STM32的开发环境与简单工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TM32开发板的开发环境; 2、熟悉MDK创建和配置STM32工程项目的基本流程; 3、熟悉STM32官方库的应用; 4、规范编程格式。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配置MDK集成开发环境,新建一个简单的工程文件,添加STM32官方库并配置工程,编译运行这个工程文件。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开发板中运行。学会在程序中设置断点,观察系统内存和变量,为调试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三、预备知识 基本单片机硬件知识、单片机软件编程语言、程序创建和调试的基本方法。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STM32开发平台 软件:STM32官方库;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KEIL MDK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转usb驱动。 五、实验步骤 1、在准备存放工程文件的目录下创建一新文件夹,命名为Proj_GPIO;在Proj_GPIO 文件夹里面分别再创建四个文件夹:CMSIS、USER、LIB、OBJ。如图1。 其中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用于存放Cortex-M 处理器系列的与供应商无关的软件抽象层和启动相关的代码文件; USER用于存放我们自己编写的代码文件(含自己移植的底层驱动),还有MDK工程; LIB存放所有的官方底层驱动库文件; OBJ用于工程输出的过程文件和最终的二进制文件。 图1

2、将官方库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rar解压。 1)把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CoreSupport下的所有文件和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viceSupport\ST\STM32F10x 下的所有文件都到第一步所创建的CMSIS文件夹中; 2)把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目录下的文件(目录inc和scr)复制到第一步创建的LIB文件夹中; 3)把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Template目录下的stm32f10x_conf.h、stm32f10x_it.c、stm32f10x_it.h三个文件复制到USER文件夹中。 3、打开MDK软件,新建一个工程Proj_GPIO保存到Proj_GPIO/USER中。CPU选择STM32F103ZE,如图2; 图2 4、新建一个空文档main.c保存到USER中,然后根 据绝对路径将文件对应添加到工程中,如右图。 5、配置工程属性,右键点击工程文件中的Target 1选择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打开工程选项对话框。做如下修改: 1)Output选项勾选Create HEX File,然后点击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按钮定位输出文件保存目录到工程的OBJ文件; 2)Listing选项,同样点击Select Folder for Listings定位输出文件保存目录到工程的OBJ 文件; 3)C/C++选项,Define中填入 STM32F10X_HD, USE_STDPERIPH_DRIVER系统的两个基 本宏定义;配置Include Paths属性,加入工 程中包含头文件的目录;如右图

嵌入式ADS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开发环境 一、实验环境 PC机一台 软件: ADS 1.2集成开发环境一套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系统及其特点;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基本配置并能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 三、实验容 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基本配置 2.使用汇编指令完成简单的加法实验 四、实验步骤 (1)在D:\新建一个目录,目录名为experiment。 (2)点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ARM Developer Suite v1.2 |Code 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e”启动Metrowerks Code Warrior,或双击“ADS 1.2”快捷方式启动。启动ADS 1.2 如图1-1所示: 图1-1启动ADS1.2 (3) 在CodeWarrior 中新建一个工程的方法有两种,可以在工具栏中单击“New”按钮, 也可以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菜单。这样就会打开一个如图1-2 所示的对话框。选择【File】->【New…】,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名称为ADS,目录为D:\experiment。 图1-2 新建文件 在这个对话框中为用户提供了7 种可选择的工程类型:

1)ARM Executabl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ELF 格式的可执行映像文件;2)ARM Object Library: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 3)Empty Project:用于创建一个不包含任何库或源文件的工程; 4)Makefile Importer Wizard:用于将Visual C 的nmake 或GNU make 文件转入到CodeWarrior IDE 工程文件; 5)Thumb ARM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和Thumb 指令的混和代码生成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 6)Thumb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Thumb 指令创建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7)Thumb Object Library:用于由Thumb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4)选择【File】->【New…】建立一个新的文件TEST1.S,设置直接添加到项目中。输入如程序代码,并保存,此时在工程窗口中可以看到TEST1.S文件。 图1-3 新建test1.s (5) 选择【Edit】->【Perferences…】,在Font选项设置字体是Fixedsys,Script是CHINESE_GB2312。 图1-4 设置字体 (6) 选择【Edit】->【DebugRel Settings…】,在DebugRel Settings对话框的左边选择ARM Linker项,设置地址。 点击“DebugRel Settings…”图标按钮,即可进行工程的地址设置、输出文件设置、编

嵌入式linux基本操作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嵌入式开发平台部件,了解宿主机/目标机开发模式; 2、熟悉和掌握常用Linux的命令和工具。 二实验步骤 1、连接主机和目标板;(三根线,网线直接连接实验箱和PC机,实验箱UART2连接主机的UART口)。 2、Linux命令的熟悉与操作 PC端:在PC机的桌面上打开虚拟机,并启动Linux系统,打开命令终端,操作Linux基本命令,如:查看:ls,进入目录:cd,创建文件:mkdir,删除文件:rmdir,配置网络:ifconfig,挂载:mount,设置权限:chmod,编辑器:vi,拷贝:cp等命令,要求能熟练操作。 使用方法: 1.查看:ls Ls列出文件和目录 Ls–a 显示隐藏文件 Ls–l 显示长列格式ls–al 其中:蓝:目录;绿:可执行文件;红:压缩文件;浅蓝:链接文件;灰:其他文件;红底白字:错误的链接文件 2.进入目录:cd 改变当前目录:cd 目录名(进入用户home目录:cd ~;进入上一级目录:cd -) 3.创建文件:mkdir 建立文件/目录:touch 文件名/mkdir目录名 4.删除文件:rmdir 删除空目录:rmdir目录名 5.配置网络:ifconfig 网络- (以太网和WIFI无线) ifconfig eth0 显示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 6.挂载:mount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确定目录'/ mnt/hda2' 已经存在 umount /dev/hda2 卸载一个叫做hda2的盘- 先从挂载点'/ mnt/hda2' 退出fuser -km /mnt/hda2 当设备繁忙时强制卸载 umount -n /mnt/hda2 运行卸载操作而不写入/etc/mtab文件- 当文件为只读或当磁盘写满时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挂载一个软盘 mount /dev/cdrom /mnt/cdrom挂载一个cdrom或dvdrom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dev/hdb /mnt/cdrecorder挂载一个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挂载一个文件或ISO镜像文件

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实验任务书(附程序和仿真图)

“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实验任务书(电气、自动化)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基于SST89E554RC微控制器的Keil C51集成开发工具的操 作及调试程序的方法(包括:仿真调试与脱机运行间的切换方法);掌握 其他相关微控制器集成开发工具的使用及调试方法; 2、熟练掌握基于SST89E554RC单片机核心板及I/O扩展实验系统的电 路结构原理、设计与应用;掌握其他相关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与应用; 3、熟练掌握在Keil C51与Proteus仿真软件虚拟联机环境下的基于51 单片机控制器数字接口电路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法与功能调试; 4、完成本实验课程所要求的全部实验容,并写出实验报告。 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实验室资源简介 实验室为以下实验活动提供条件: 1、基于唐都实验系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包括汇编语言、C 语言/C++语言软件编程实验和16位/32位微机接口电路应用实验); 2、基于SST89E554RC微控制器技术软/硬件实验(提供支持汇编语言、 C语言编程的Keil C51集成开发工具、最小核心板+唐都实验系统箱); 3、基于DSP2407、DSP2812、DSP28335微控制器技术软件/硬件实验(提 供支持C语言编程的TI公司的CCS集成开发工具、DSP系列学习开发板、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液晶); 4、基于Freescale的16位MC9S12XS128微控制器技术应用实验(提 供支持C语言编程的CodeWarrier 5.0 For S12集成开发工具、 HF-MC9S12XS128EVB-A 核心板); 5、基于ARM的16/32位ARM7LPC2103TDMI-S微控制器技术基础实验(提供 支持C、C++语言编程的ARM公司推出的ARM微控制器ADS 1.2集成开发工具、EasyARM2103开发板); 6、基于ARM Cortex?-M3先进核的LM3S1138微控制器技术基础实验(提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目录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1) 目录 (1) 实验报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Linux的初步使用 (2) 实验二linux驱动程序 (5) 实验三交叉编译程序 (11) 实验四编译内核与下载 (15)

实验一Linux的初步使用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linux命令的使用,linux程序的编译与调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虚拟机VMWARE的基本应用; 2. 掌握虚拟机中RED hat linux 的安装; 3. 掌握基本linux命令的使用; 4. 掌握linux程序编译与调试。 实验设备: 装有VMWARE的PC机一台,RED HAT安装光盘(或ISO映像文件)。 实验步骤: 1.创建一虚拟机MYLINUX 1)从桌面上单击“VMWARE WORKSTAION”启动虚拟机软件,单击新建虚拟 机,指定保存路径“D:\MYLINUX”,选择虚拟机操作系统类型:linux,然后 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双击虚拟机中CDROM,选择将虚拟机光驱连接修改为:使用ISO映像,并指 定映像文件为共享磁盘:I:\redhat-disk-1.iso。 3)单击虚拟机中启动虚拟机,开始从光盘上启动系统并安装linux。 2.安装linux 注意: 在虚拟机和主机之间进行切换方法:鼠标单击虚拟机,可以进入;要回到主机,请用CTRL+ALT 1)输入回车,进入图形化安装;也可以linux text进入文本界面安装; 2)选择Skip(跳过CD检查),回车 3)点击NEXT(下一步) 4)安装语言,选择简体中文;或选择English 5)安装类型,选择定制:Custom 6)分区选择:自动分区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移植及使用》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彤 学号:13004405 专业班级:130044 指导教师:孙国梓 完成时间:2016.5.31 实验3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移植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理解嵌入式软件移植的基本方法,掌握sqlite数据库软件移植的步骤,掌握sqlite开发的两种方式—命令模式和C代码开发模式的使用方法,并编程实现简单通讯录查询实验。 二.实验内容 实验3.1 移植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实验3.2 简单通讯录查询实例设计和测试 三.预备知识 Linux使用、数据库相关知识等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ARM 嵌入式开发平台、PC 机Pentium100 以上、串口线。 软件:WinXP或UBUNTU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5.1 移植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步骤【参看教材103页】: 第一步,解压缩sqlite源码,命令tar zxvf sqlite-autoconf-3080900.tar.gz,在解压后的文件夹下,可以看到源码文件有shell.c 和sqlite3.c文件,生成Makefile的配置脚本文件configure.ac ,并检查当前文件夹下__A__(A.存在 B.不存在)Makefile文件。 第二步利用configure脚本文件生成基于ARM实验台的Makefile,具体命令为./configure CC=arm-linux-gcc –prefix=/opt/sqlite –host=arm-linux(假设安装目录为/opt/sqlite),并检查当前文件夹下___A__(A.存在 B.不存在)Makefile文件。 第三步,编译sqlite,命令为_make_,编译过程中使用的编译器为_ arm-linux-gcc _。 第四步,安装sqlit,命令为_make install_。安装完成后到_/opt/sqlite_文件夹下去查看相关文件,可以看到该文件夹下有_bin_、_include_、__lib__和share文件夹,其中可执行文件sqlite3位于_./bin_文件夹,库位于_./lib_文件夹。 第五步,将sqlite3拷贝到开发板bin目录下,将库下的文件拷贝到开发板的lib目录下【注意链接文件的创建】 第六步,数据库的使用 方式1:命令操纵数据库 在超级终端环境下创建数据库stucomm.db,命令为_sqlite3 stucomm.db_; 创建数据表stutable,字段包括id 整型,name 字符型,phoneNum 字符型,具体命令为_sqlite> create table stutable (id int(20),name char(20),phoneNum char(20));_; 插入2条记录,记录信息如下 001,zhangsan,10086 002,lisi,10000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实训指导书V1.0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的目的和作用 实训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嵌入式系统开发》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进行工程实训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嵌入式系统开发》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实际的有针对性设计环节,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技术知识,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训,使学生学会系统地综合运用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开发与设计本领,系统的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本实训是配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工程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以图纸和说明书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通过本实训使学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步骤与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开发要点及使用方法。掌握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综合应用嵌入式软件、硬件的基本技能,编写相应的程序。巩固和强化理论教学内容,综合课程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 二、实训主要内容与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或小组)都要自己动手独立设计完成一个典型的嵌入式应用小系统。设计题目可以在给出的参考题目中选,也可以自己选设计题目,但难度不应小于参考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后方可确定是否采纳或修改设计题目。 一般以1~2人为一个小组,分工协作,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互助。完成所选课题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调试。独立解决设计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总结整个实践过程,写出实训报告(包括方案选择比较、总体思路、理论分析、系统设计,软件流程图,加注释的源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与体会,参考文献)。 实训是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可以集体讨论,但实训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互相抄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的思路,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处处被动地依赖指导老师查资料、给数据、定答案。同组同学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和启发。 实训报告每个学生一份,由课代表收齐后统一交给指导教师。实训成绩评定由3部分组成:验收答辩情况30%,实训作品质量40%,实训报告书30%。

南邮嵌入式系统B实验报告2016年度-2017年度-2

_*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程序设计 多线程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B 班级学号 姓名 开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ADS开发环境的使用; 2、学习和掌握ADS环境下的汇编语言及C语言程序设计; 3、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2、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 3、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程序;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1、寄存器R0和R1中有两个正整数,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结果保存在R3中。 代码1:使用C内嵌汇编 #include int find_gcd(int x,int y) { int gcdnum; __asm { MOV r0, x MOV r1, y LOOP: CMP r0, r1 SUBLT r1, r1, r0 SUBGT r0, r0, r1 BNE LOOP MOV r3, r0 MOV gcdnum,r3 //stop // B stop // END } return gcdnum; } int main() { int a; a = find_gcd(18,9);

printf("gcdnum:%d\n",a); return 0; } 代码2:使用纯汇编语言 AREA example1,CODE,readonly ENTRY MOV r0, #4 MOV r1, #9 start CMP r0, r1 SUBLT r1, r1, r0 SUBGT r0, r0, r1 BNE start MOV r3, r0 stop B stop END 2、寄存器R0 、R1和R2中有三个正整数,求出其中最大的数,并将其保存在R3中。 代码1:使用纯汇编语言 AREA examp,CODE,READONL Y ENTRY MOV R0,#10 MOV R1,#30 MOV R2,#20 Start CMP R0,R1 BLE lbl_a CMP R0,R2 MOVGT R3,R0 MOVLE R3,R2 B lbl_b lbl_a CMP R1,R2 MOVGT R3,R1 MOVLE R3,R2 lbl_b B . END 代码2:使用C内嵌汇编语言 #include int find_maxnum(int a,int b,int c)

嵌入式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开发环境的搭建与配置 【实验目的】 1)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2)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开发环境搭建与配置。 3)了解minicom配置串口通信参数的过程。 4)了解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5)掌握程序交叉编译运行及调试的一般方法。 【实验内容】 1)连接实验开发板与宿主机。 2)在虚拟机中的CentOS(宿主机)搭建开发环境。 3)在宿主机中配置minicom。 4)分析嵌入式Linux的启动过程。 5)在宿主机上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然后传输到目标机上运行。 6)在宿主机上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交叉编译工具进行编译,用gdbserver进行远程调试。 【实验步骤】 连接实验开发板,对虚拟机进行设置 1)首先把实验开发板打开,用网线和串口线连接宿主机,并连接电源(注意这时不要拨动实验 开发板的开关按钮)。 2)在桌面上点击打开vmware 软件,选择“编辑虚拟机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1 3)进入虚拟机配置界面后把网络连接方式设置为“桥接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4)添加串口,如下图所示: 图3 5)完成串口的添加后,选择“OK”,完成对虚拟机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4 6)选择虚拟机的“Edit”、“Virtual Network Editor...”,如下图所示:

图5 7)进入虚拟机网络参数设置界面后对VMnet0进行设置(注意这里桥接的网卡应选择与实验开 发板相连接的那块儿网卡),然后点击“Apply”、“OK”如下图所示:

图6 8)上述设置完成后启动CentOS(CentOS的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xidianembed”)。 工具链的配置 1)在CentOS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ELiod”的目录,把实验中要用到的文件(主要是一 些rpm包)拷贝到该目录下。(可以用U盘、WinSCP等工具进行,此处不再做详细说明)。 2)交叉编译工具链位于/opt/buildroot-2011.02/output/host/usr目录下,进入工具链的bin目录下, 可以看到一些编译工具,这些工具将会在之后的交叉编译过程中使用到。

嵌入式实验指导书 (修改6)20161025

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第3版) 郑普亮编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实验室 2014年5月

目录 1课程简介、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 (1) 1.1课程简介 (1) 1.2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 (1) 2实验仪器仪表设备简介 (2) 2.1嵌入式系统实验箱 (2) 2.2其它实验设备 (2) 3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 (3) 3.1实验1系统认识实验 (3) 3.2实验2定时器实验 (10) 3.3实验3PWM发生器实验 (14) 3.4实验416*16LED点阵显示汉字实验 (16)

1课程简介、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 1.1课程简介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快速发展的技术方向。课程以ARM Cortex-M3系列处理器为主,着重介绍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基于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ARM微处理器的编程模型与指令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相关的接口技术。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ARM处理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ARM 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基本方法,进而加强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ARM指令系统及基于C语言和驱动程序库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ARM微处理器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应用,培养学生对ARM微处理器的应用程序与硬件电路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安排了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不同属性的实验项目。 序号实验项目学时 实验性质 验证综合设计 1系统认识实验2√ 2定时器实验2√ 3PWM发生器实验2√416*16LED点阵显示汉字实验2√ 注:实验项目根据实验教学安排选取。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指导书完整版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王艳春英一劲松

实验一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开发环境 一、实验环境 PC机一台 软件: ADS 1.2集成开发环境一套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系统及其特点;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基本配置并能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 三、实验容 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基本配置 2.使用汇编指令完成简单的加法实验 四、实验步骤 (1)在D:\新建一个目录,目录名为experiment。 (2)点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ARM Developer Suite v1.2 |Code 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e”启动Metrowerks Code Warrior,或双击“ADS 1.2”快捷方式启动。启动ADS 1.2 如图1-1所示: 图1-1启动ADS1.2 (3) 在CodeWarrior 中新建一个工程的方法有两种,可以在工具栏中单击“New”按钮, 也可以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菜单。这样就会打开一个如图1-2 所示的对话框。选择【File】->【New…】,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名称为ADS,目录为D:\experiment。 图1-2 新建文件 在这个对话框中为用户提供了7 种可选择的工程类型:

1)ARM Executabl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ELF 格式的可执行映像文件;2)ARM Object Library: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 3)Empty Project:用于创建一个不包含任何库或源文件的工程; 4)Makefile Importer Wizard:用于将Visual C 的nmake 或GNU make 文件转入到CodeWarrior IDE 工程文件; 5)Thumb ARM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和Thumb 指令的混和代码生成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 6)Thumb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Thumb 指令创建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7)Thumb Object Library:用于由Thumb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4)选择【File】->【New…】建立一个新的文件TEST1.S,设置直接添加到项目中。输入如程序代码,并保存,此时在工程窗口中可以看到TEST1.S文件。 图1-3 新建test1.s (5) 选择【Edit】->【Perferences…】,在Font选项设置字体是Fixedsys,Script是CHINESE_GB2312。 图1-4 设置字体 (6) 选择【Edit】->【DebugRel Settings…】,在DebugRel Settings对话框的左边选择ARM Linker项,设置地址。 点击“DebugRel Settings…”图标按钮,即可进行工程的地址设置、输出文件设置、编

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arm裸机实验 实验条件: pc ADS开发环境FL2440开发套件SecureCRT串口超级终端 实验目的: 熟悉arm裸机开发基本步骤,掌握ADS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够编写简单的裸机程序并下载到开发板运行测试。 实验原理: ADS 全称为ARM Developer Suite ,是ARM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ARM 集成开发工具。ADS 由命令行开发工具、ARM 实时库、GUI 开发环境(Code Warrior 和AXD) 、实用程序和支持软件组成。有了这些部件,用户就可以为ARM 系列的RISC 处理器编写和调试自己开发的应用程序了。本次实验利用ADS集成开发环境建立基于arm9 S3C2440的实验工程,完成工程搭建、代码编写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并下载到开发板进行运行测试。 实验步骤: 1、首先打开ADS软件CodeWarrior,点击File 菜单下的New 来创建新工程。Project 对话框中选择ARM Executable Image 。在Project name 中输入工程名,例:2440_led,点击“Location:”文本框的“Set...”按钮,选择要将工程保存的路径,然后点击确定即可建立一个新的工程。工程建立之后会出现一个24 40_led.mcp 窗口。 2、创建源文件,点击File 菜单下的New,选择标签页File,在File name 中输入要建立的文件名,如:Init.s (.s 文件为arm 中的汇编文件),若此时选上了Add to Project,创建的文件会自动添加到工程中,选择target方式为DebugRel,点击确定关闭窗口,文件创建完成后编写代码。(可将arm_linux文件夹下的裸机例程代码复制到工程中进行修改,如:复制裸机程序中的led程序init.s led.c 到建立的工程文件目录中,点击Project 菜单下的Add Fils 将源文件添加到工程中)

嵌入式linux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 linux常用指令练习 (3) 1、在线帮助指令 (3) 2、linux开关机及注销指令。 (3) 重启指令: (3) 1)、reboot命令 (3) 2)、init 6命令 (3) 关机指令: (3) 1)、halt命令 (3) 2)、poweroff命令 (4) 3)、init 0命令 (4) 4)、shutdown命令 (4) 注销指令: (4) 3、用户管理命令 (4) 1)、用户切换su命令 (4) 2)、添加用户命令adduser/useradd (5) 3)、删除用户及更改用户属性 (5) 4)、设置用户密码 (6) 5)、查看用户信息 (6) 4、文件目录操作指令 (7) 1)、改变当前工作目录命令(cd) (7) 2)、显示当前路径pwd (7) 3)、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命令ls (7) 4)、新建目录指令mkdir (8) 5)、删除目录命令rmdir (8) 6)、新建文件命令touch (8) 7)、删除文件指令rm (8) 8)、文件和目录的复制命令cp (8) 9)、文件和目录的移动命令mv (9) 10)、更改文件或目录的使用权限chmod (9) 11)、查看文件的命令cat (9) 12)、文件链接命令ln (9) 13)、文件压缩解压命令 (10) 5、网络相关命令 (11) 6、磁盘管理命令 (11) 7、挂载文件命令mount (12) 8、其他系统命令 (12) 练习1: (13) 练习2: (15) 练习3: (16) 练习4: (21) 实验二 VI文本编辑器的使用 (24) 1、练习使用VI指令 (24) 2、利用VI编写一个hello.c文件 (24)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修订版) 20 – 20第学期 赵成,张克新 院系: 姓名: 专业: 学号: 电子通信工程系 2014年3月制

实验一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ARM9 S3C2410A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熟悉ARM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指令状态、寄存器组及异常中断的概念,掌握ARM指令系统,能在ADS1.2 IDE中进行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ADS1.2 IDE的安装、环境配置及工程项目的建立; 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参考附录A): (1)两个寄存器值相加; (2)LDR、STR指令操作; (3)使用多寄存器传送指令进行数据复制; (4)使用查表法实现程序跳转; (5)使用BX指令切换处理器状态; (6)微处理器工作模式切换; 三、预备知识 了解ARM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及指令体系;熟悉汇编语言及可编程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 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 内存:1GB及以上; 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嵌入式开发平台,J-Link V8仿真器; 2. 软件环境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 集成开发环境:ARM Developer Suite (ADS) 1.2。 五、实验分析 1.安装的ADS1.2 IDE中包括和两个软件组件。在ADS1.2中建立类型的工程,工程目标配置为;接着,还需要对工程进行、及链接器设置;最后,配置仿真环境为仿真方式。 2.写出ARM汇编语言的最简程序结构,然后在代码段中实现两个寄存器值的加法运算,给出运算部分相应指令的注释。 ; 文件名: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实验一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1、实验目的 熟悉UP-TECHPXA270-S的开发环境。学会WINDOWS环境与嵌入式Linu环境共享资源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学习UP-TECHPXA270-S系统的使用、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方法以及UP-TECHPXA270-S和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的建立方法。 3、预备知识 了解UP-TECHPXA270-S的基本结构和配置,Linux基本知识。 4、实验设备 硬件:UP-TECHPXA270-S开发板、PC机(内存500M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ADHAND LINUX 9+MIMICOM+RAM LINUX操作系统 5、实验步骤 (1)、在虚拟机下练习Linux常用命令。(注意以下操作只能在[root@BC root]#,也就是root文件夹下运行,不然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a. 学习命令通过“man ***”和“*** --help”得到的命令使用方法。 b.学习并掌握如下命令: ls,cd ,pwd,cat,more,less,mkdir, rmdir ,rm,mv,cp,tar,ifconfig (2)、XP与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Samba服务器建立、网络设置、文件传送);(3)、了解系统资源和连线; (4)、开发板与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建立(设置NFS、开发板IP设置、目录挂载),挂载文件; (5)vi(vim)的使用 (6)输入qt,启动桌面,按CTRL+C退出 6、实验报告要求 (1)、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步骤; 虚拟机共享XP文件: 选择虚拟机设置,设置要共享的文件 启动Linux 进入/mnt/hgfs即可看到共享文件夹 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XP共享虚拟机文件: 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linux嵌入式实验2

嵌入式实验报告(二) 姓名:董辰辰 学号:111180031 专业:电子信息与科学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Linux 内核源代码的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目录的相关内容。 2、 了解Linux 内核各配置选项内容和作用。 3、 掌握Linux 内核的编译过程。 4、 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5、 了解JFFS2文件系统的优点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 6、 掌握利用busybox 软件制作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方法。 7、 掌握嵌入式Linux 文件系统的挂载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配置完整的内核,尽可能理解配置选项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以 Busybox 为基础,构建一个合适的文件系统。 3、制作ramdiak 文件系统映像。 4、将自己编译生成的内核和文件系统下载进开发板。 5、讨论自己的嵌入式系统所具备的的功能。 6、比较romfs 、ext2fs/ext3fs 、JFFS2等文件系统的优缺点。 三、实验设计和分析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Linux 内核配置编译和文件系统构建。本次实验的目的 就是自己搞一个内核和文件系统。当然自己编写代码是不太可能啦,而是根据 linux 提供的源代码自己配置编译出一个自己的内核,在构建一个自己需要的文 件系统。实验室用的内核版本是2.6.35.7 实验室的开发板有了内核和文件系统 才能够对其进行开发。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可以说是一个软件,实验 室的开发板有处理器、内存、Flash 闪存等硬件组成,可以说内核是调度它们的 软件,有了内核各种应用程序才能够调用硬件资源,总的来说内核文件是操作系 统的核心,负责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和文件管理等,决定着系统的 性能和稳定性。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操作系统所管 理的存储空间的抽象,向用户提供统一的、对象化的访问接口,屏蔽对物理设备 的直接操作和资源管理。我觉得内核的本质其实是程序,而文件系统是设置一些 规则来用来管理存储的,在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中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内核在 加载的时候需要有很多的挂载指令,应该挂载的就是文件系统的文件夹,比如将 proc 文件系统挂载到proc 文件夹,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发板启动时内核和文件系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C)2005-2009,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设计与开发 实 验 指 导 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2016年3月

目录 实验一、嵌入式Linux开发入门 (3) 实验二文件及进程控制编程 (5) 实验三进程间通信程序设计 (7) 实验四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8)

实验一、嵌入式Linux开发入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GCC编译器的使用 2、掌握如何通过gdb调试应用程序 3、掌握makefile文件的编写 4、掌握交叉编译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熟悉虚拟机linux开发工具的使用 2、使用gcc编译程序,gdb调试程序、编写makefile文件 3、通过nfs方式挂载实验箱,通过交叉编译工具编译基于ARM架构的程序,下载到实验箱并执行程序,分析程序执行结果。 三、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C源程序,使用gcc进行编译,并分别使用-c、-g、-O、-O2等编译选项;使用gdb进行调试,调试中使用常用的gdb命令;记录调试过程,在实验报告中描述。 2、实现一个应用程序,该程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源文件构成,编写makefile文件,通过make工具完成该程序

的编译。 3、通过nfs挂载实验箱,将前面的程序通过arm_linux_gcc 进行编译,下载到实验箱执行,分析结果。

实验二文件及进程控制编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采用系统调用的方式进行文件操作 2、掌握进程控制相关的调用:fork( )、exec( )、wait( )等。 二、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实现who命令的功能 2、进程控制程序设计 三、实验要求 1、编写程序实现who命令的功能。在终端里运行who命令,查看结果,分析其实现原理,然后用文件操作实现其功能。(提示:who是读取/var/run/utmp文件来得到输出信息的,utmp是二进制文件,里面保存的是结构体数组,这些数组是struct utmp结构体。) 2、编程使用fork( )、vfork( )创建子进程,分别在父进程、子进程中显示出进程的PID,父进程打印字符串”**********”,然后sleep一定的时间,子进程打印字符串”##########”,然后sleep一定时间。多次执行程序,分析fork的特点。

淮阴工学院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四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实验四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作用 2、掌握相关服务器的安装 二、实验准备 硬件:JXARM9-2410教学实验箱,PC机 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ADS集成开发工具 三、实验过程 1、tftp网络配置 (1) 虚拟机网络配置 a. 点击虚拟机-设置,将网络适配器设置为自定义,并 指定虚拟网络为VMnet0。 b. 点击编辑-虚拟机网络参数-主机虚拟网络映射,并 且指定其桥接的网卡

c. Red Hat IP配置 ●点击系统设置-网络,双击eth0配置IP信息如下: 地址:172.20.11.24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地址:172.20.11.254 DNS: 210.29.152.4 ●点击激活,在弹出的对话框点击是按钮 ●

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方法一:在linux下,点击系统工具-终端,输入命令ping 172.20.11.243 方法二:在主系统中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172.20.11.243 (2)修改tftp的配置文件 a.在终端下输入gedit /etc/xinetd.d/tftp b.修改”disable=yes”为”=no”,点击保存,关闭gedit

c.重启xinetd服务,使刚才的更改生效,在终端里输入, /etc/init.d/xinetd restart d.进入tftpboot文件夹创建一个测试文件testfile e.取得tftpboot文件夹的所有权限,命令chmod 777 /tftpboot f.启动tftp测试上传和下载 2配置NFS服务器 a.设置:开始->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打开配置对话 框 第一步:点击添加nfs共享 第二步:输入目录/tftpboot 第三步:输入主机172.20.11.243 第四步:基本权限为读/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