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丫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丫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3)、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

7. 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丫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 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丫

10. 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丫

12.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丫

13.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丫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丫

16. 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 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

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丫

19. 制1: 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 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丫

20. 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丫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丫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丫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丫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丫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咼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咼点的咼差为正。

33. 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 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

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丫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丫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丫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Y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Y

44. 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

来的倾向。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丫

45. 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丫

46. 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47. 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合适

48. 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行图形的整饰。Y

49. 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Y

50. 等密度线制图不能采用绝对值,如要表示区域单元的数值,必须将绝对数值转为单位面积的比率或比值。Y

51. 区划图在地图上的图斑有可能互相重叠。具有间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

52. 利用遥感图像调查类型界线,实地调查和野外判读的面积应超过10% Y

53. 分层设色法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图。Y

54. 在1: 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按经差2o,纬差3o划分。

55. J —50—5 —E表示1: 5万地形图。

56. 主图的方向一般应按惯例定位上北下南。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偏离,但要明确指向线。丫

57. 图名的主要功能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的区域和主题的信息。丫

58. 统一与协调原则是地图集编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保证地图集科学性、实用性的关键。

Y

59.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丫

60. TM1绿波段: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

三、问答题

1. 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2.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 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 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a. 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

b. 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c. 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d. 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的。

e. 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5. 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

①数字式比例尺② 文字式比例尺③ 图解式比例尺④ 特殊比例尺

6. 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

伪方位投影:在方位投影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多圆锥投影:设想有更多的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投影后沿一母线剪开展平。纬线投影为同轴圆弧,其圆心都在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7. 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纬度?的函数,而与经度入无关。各种变形都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对某一具体的变形性质而言,在同一条纬线上,其变形值相等。等变形线与纬线平行,呈同心圆弧状分布。切圆锥投影,圆锥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线,即标准纬线。距标准纬线愈远,其变形愈大,而且由标准纬线向北的变形速度比由标准纬线向南快。割圆锥投影,圆锥表面与球面相割的两条割线,即标准纬线。距标准纬线愈远变形愈大,标准纬线外的变形分布规律同切圆锥投影,均为正形,标准纬线之间呈负变形。

8. 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p=1 W 0=90o

②投影公式:卩仁cosz/2 卩2= secz/2

③经纬线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同心圆的半径。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减小。

④变形分布规律:

i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ii p=1

iii卩1< 1 卩1 1 f 0.707 卩2 >1 卩2 1 f 1.414

iv没有面积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v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9. 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的切点)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10. 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

a. 经线投影为平行直线,平行线间的距离和经差成正比。

b. 纬线投影成为一组与经线正交的平行直线,平行线间的距离视投影条件而异。

c. 和圆柱面相切的赤道弧长或相隔的两条纬线的弧长为正长无变形。

11. 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

①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形最大。

在纬度60度地区,经线和纬线比都扩大了2倍,面积比P=m*n=2*2=4扩大了4倍,愈接近两极,经纬线扩大的越多,在? =80度时,经纬线都扩大了近6倍,面积比扩大了33 倍, 所以墨卡托投影在80度以上高纬地区通常就不绘出来了。

②在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在球心投影上大圆航线表现为直线。

远航时,完全沿着等角航线航行,走的是一条较远路线,是不经济的,但船只不必时常改变方向,大圆航线是一条最近的路线,但船只航行时要不断改变方向,如从非洲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沿等角航线航行,航程是6020海里,沿大圆航线航行5450海里,二者相差570海里(约1000公里)。

实际上在远洋航行时,一般把大圆航线展绘到墨卡托投影的海图上,然后把大圆航线分成几段,每

一段连成直线,就是等角航线。船只航行时,总的情况来说,大致是沿大圆航线航行。因而走的是一条较近路线,但就每一段来说,走的又是等角航线,不用随时改变航向,从而领航十分方便。12. 我国按经差6。或3。是如何进行分带投影的?

我国规定1 : 2.5万、1 : 5万、1 : 10万、1 : 25万、1 : 50万采用6°分带投影,从0°子午线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分成一带,全球共60带。(13~23)

我国规定1 : 1万采用3°分带投影,从E1° 3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分成一带,全球共120 带。(25~45)

13.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i中央经线取E150,以突出我国在图幅中央的位置。

ii全球大陆不产生目视变形,同纬度带面积变形近似相等,以利于比较我国与同纬度国家面积的对比。

iii太平洋保持完整,利于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联系。

14. 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15.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比例尺、数据质量、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图解限制。

16. 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视觉分辨能力;印刷与绘制技术;地物和地理环境

17. 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

图解计算法、等比数列法、区域指标法、回归分析法、开方根规律

18. 开方根规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⑴直观地显示了地图概括时从重要到一般的选取标准,是一个有序的选取等级系统。

⑵是线性方程,在地图比例尺固定的条件下,地物选取的比例一致。

⑶未考虑到地理差异,特别是制图地物分布的密度变化。

⑷选取级x的调整可适当弥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19. 图形形状简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保持轮廓图形和弯曲形状的基本特征;

(2)保持弯曲转折点的相对精确度;

(3)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20. 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是什么?

(1)地图符号具有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特征

(2)地图记号有一定的约定性

(3)地图记号可以等价变换

(4)记号构成地图

21. 地图符号的功能有哪些?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符号模型,符号具有地图语言的功能,它表现在以下的四个方面:

(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22.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 提高了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

(2) 用视觉次序反映地物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

⑶增进地图的美感和艺术造型

地图色彩的选择,有些是以生理学为基础的,人的知觉机制所起的作用构成设计图形时的限制;有些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对色彩产生寓意的和主观的效果;有些则是色彩应用长期形成的用色习惯。

23. 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

聚类感受、视觉对比、层次结构、图形与背景、视觉平衡。

24.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分别是什么?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一种,能起定位的作用,是将地图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进行传递的重要方式。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总称为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地图内容重要部分。没有注记的地图只能表达事物的空间概念,不能表示事物的名称和质量数量特征。如同地图上其他符号一样,注记也是一种符号,在许多情况下起定位的作用,使将地图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进行传递的重要方式。

25. 为什么比例圆是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

(1)在视觉感受上圆形最稳定;

(2)圆面积公式中只有一个变量;

(3)在相同面积的各种图形中,圆形所占图上的视觉空间最小;

(4)圆形常用于心理测验。

26. 等值线图的特点是什么?

(1)等值线显示了空间数据的整体变化,数据必须是连续的,经过制图构成一个封闭的、三维的、线状表面。

(2)等值线是定量符号,可进行图上量测,获得任意点的x,y,z数值。

(3)比例尺变换时,地图概括较易实施。

(4)需充分研究制图背景,了解制图对象的分布特征。

27. 定量数据的特征有哪些?

a. 制图信息为统计单元的离散数据

b. 数据应符合比率量表的处理,并表现为相对数值

c. 以显示数值的差异

28. 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是什么?

等值区域图的编制在数据应用、表示方法和视觉感受方面都有一些限制。首先在采集的数据类型上,由于制图表示是以区域单元作为图斑单位,自然连续的地理数据,如年平均气温不能用等值区域法表示;其次,如果数据不能用比值能采用等值区域

和点状符号法相比,在数据处理上等值区域法也要分区、分级和采用比率量表制图,但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分区统计的点状符号一般代表的是各个分区的总值。等值区域法由于在统计单元内采用一致的符号,使整个统计面都处于面状图斑状态下。因而在制图方法上更应注意符号所采用的色相、亮度和网纹的视觉效应。

29.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是什么?

地图是地理数据的图形化表达,视觉化是为识别、传输和解释模式或结构目的而概要地表示信息的过程,表示可以被符号化、图形化、形象化地解释,且区别于文字和公式。视觉化是为视觉思维而进行的图形表示过程。

30. 等高线的特点是什么?

i.在同一等咼线上,各点咼程相等。

ii.等高线是一闭合曲线,不能中断。

iii.同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为两条,相邻等高线不能相交(在悬崖处虽然相交,但必须有两个交点)。

iv .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坡度愈缓,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坡度相等。

V .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接近河岸时先折向上游,直到与河底等高处才能越过河流,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

vi .等高线处处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

31. 简述设计色层表的设计原则。

①每一层要正确地表示高度带,远看看到高度带的增大方向及主要高度带颜色。

②色层之间有明显差异,但差异不应太大

③色层颜色协调一致(表示地貌的完整性)

④用色层尽量与自然色一致

⑤颜色不能太浓,防止对地面要素起遮盖作用。

32.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是什么?

(1) 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 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3) 依据统一的规范和图示

33. 地理图的编制特点是什么?

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地图资料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均一性、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34. 简述地理图编制过程。

出版准备、地图编绘阶段、地图设计阶段。

35. 专题地图的特性是什么?

内容广泛、具备地理底图、新颖图种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密切、图型丰富,图面配置多样。

36. 简述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标准。政治性、科学性、现势性、完备性。

37. 地理底图的作用有哪些?

(1)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

(2)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

(3)更深入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

38. 底图编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1) 专题内容较多或编制时间较紧迫时,可考虑直接选用相应比例尺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

图作为基础底图。

(2) 工作底图编制应尽早进行,初稿需经缜密的校审,并须在正式编制专题图之前将其交付

编图人员使用。

(3) 底图符号和注记的规格不宜繁杂,在保证精度前提下,图形综合宜适当加大。颜色

宜浅淡,色数要少,工作底图更以单色(如浅蓝、钢灰、淡棕)为好。

39. 简述专题地图设计及其设计过程。

专题地图设计就是将专题信息以图形进行表达与传输的过程。包括:表示方法的设计与选择、图例设计、图面配置的总体效果及具体安排、色彩设计。

40. 怎样达到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的要求?

(1) 符号及图形的清晰与易读

(2) 整体图面的视觉对比度

(3) 图形与背景

(4) 图形的视觉平衡效果

(5) 图面设计的层次结构

41.色彩设计应注意哪几个冋题?

(1) 注意用色的双重意义

(2) 用色上的可分性与和谐性的统一

(3) 色彩设计时,对大小不同的图形面积

采用不同的设色方法

(4)色彩的数目及其组合的情况

42. 地图集的特点是什么?

(1)科学成果的综合结晶

(2)所选主题具有系统、完备的内容

(3)必须实现内容、形式等诸方面的统一与协调

(4)表示方法多样

(5)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成果

(6)编图程序及制印工艺复杂

(7)建立了多维、深入的空间认知环境

43. 简述地图集的编制过程及其注意的问题。

地图集编制分为编辑准备、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地图制印四个阶段。但在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地图集编制的主题与对象

(2)确定地图集的结构

⑶要安排好地图集的图面配置

⑷地理底图编制

(5)统一与协调是地图集编制的基本原则

44. 遥感信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宏观性和综合性(2)多波段性(3)多时相性

45. 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过程包括哪些?

(1)卫星数据的几何纠正(2)像元亮度的重采样(3)影像镶嵌(4)彩色合成(5)多种信息复合(6)矢量数据的符号化(7)图像的输出产品

46. 遥感系列制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 统一信息源

2.统一对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认识

3.制定统一的设计原则

4.按一定的

规则顺序成图

47. 简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内容。

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算法、图形几何变换、图形显示、交互输入、几何模型建立、彩色真实感图形的生成、三维动画方法等。

48. 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包括哪些?

计算机硬件系统、地图数字化输入设备、地图输出设备。

49. 数字地图制图软件系统组成包括哪几部分?

地理资料输入软件、地理信息分析软件、图形输出软件。

50. 图形数据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1)面向栅格单元的组织方式(2)面向地理实体的组织方式(3)以“层”的方式存取51. 简述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编辑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图形输出阶段、数据处理和编辑阶段。

52. 电子地图的优点

交互性、无级缩放、无缝、动态载负量调度、多维化、信息丰富、共享性、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53. 举例说明电子地图的应用。

电子地图己广泛应用于政府规划、经济贸易、旅游向导、卫星导航、作战指挥等领域。在地区和城市的各级管理、建设、分析、规划和评价工作中,在城市信息系统、自然灾害预测评估信息系统、遥感作物估产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资源利用、区域规划等系统的建设中,电子地图都已成为重要地理信息基础。电子地图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展,电子地图的表现形式也将发生新的

2011年地图学_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C )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 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 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 A. a=b B. a>b C. a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

三地图学单项选择题 1 、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B ) A. 数学要素 B. 图形要素 C. 辅助要素 D. 补充说明 2 、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A ) A. 等角投影 B. 等积投影 C. 任意投影 D. 无法确定 3 、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 ) A. 等积投影 B. 等角投影 C. 任意投影 D. 方位投影 4 、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 A.21731 公里 B.731 公里 C.231 公里 D.31 公里 5 、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 ,最小长度比为b ,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 D ) A.a=b B.a>b C.a

地图学期末试卷

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2’*10)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A. a=b B. a>b C. ab C. a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汇编

地图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 A. I-48-A (1:50万) B. I-52-12 C. I-50-[8] (1:25万) 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 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A. 等积投影 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等角投影 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 D.等角割圆锥投影 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 A. UTM (圆柱投影) 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 C. Lambert D. UPS(方位投影) //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 A. 定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间隔量表 D.比率量表 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C) A.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A. 范围法 B.质底法 C. 量底法 D. 定点符号法 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C) 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 B.卫星影像 C.冲洗出来的照片 D.扫描生成的地图 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

《地图学》试题及答案.doc

一、判断题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Y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Y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2. 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Y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Y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Y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Y 44. 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Y 45.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Y 46.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47. 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合适 48.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行图形的整饰。Y 49. 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Y 50. 等密度线制图不能采用绝对值,如要表示区域单元的数值,必须将绝对数值转为单位面积的比率或比值。Y 51. 区划图在地图上的图斑有可能互相重叠。具有间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 52. 利用遥感图像调查类型界线,实地调查和野外判读的面积应超过10%。Y 53. 分层设色法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图。Y 54. 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按经差2o,纬差3o划分。 55. J—50—5—E表示1:5万地形图。 56. 主图的方向一般应按惯例定位上北下南。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偏离,但要明确指向线。 Y 57.图名的主要效用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的区域和主题的信息。Y 58. 统一与协调原则是地图集编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保证地图集科学性、实用性的关键。Y 59.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以及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Y 60. TM1绿波段: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 三、问答题 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地图学复习提纲及答案修订版

地图学复习提纲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地图学复习提纲 -----本资料P**为王家耀出版的《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书页 一、单选题 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B ) A.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A )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 C.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 3、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P109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 B ) A.等角投影 B.等积投影 C.任意投影 D.无法确定 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C )P78 A.等积投影 B.等角投影 C.任意投影 D.方位投影 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 A )P98 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B.方位投影 C.彭纳投影 D.墨卡托投影 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B ) A. 便于分割图纸 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8、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 公里公里公里公里 P110 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 =b >b

地图学试题汇总

《地图学》试卷A 一、判断题(20’每题2’) 1、图号为K53E023006的地图是1﹕5万比例尺地形图。() 2、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3、海水深度是从平均海水面向下计算的。() 4、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是放射状的。() 5、我国1:2千的普通地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6、用比率符号表示数量时是根据符号的面积比计算的。() 7、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8、色光的混合是加色法混合。() 9、实地上河流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定的愈低。() 10、陆地上的等高线是封闭的连续曲线。() 二、名词解释(30’每题5’) 1、数字地图 2、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 4、范围法 5、量表系统 6、地图适宜载负量 三、问答题(40’)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3、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区别是什么? 5、图形视觉感受的认识过程? 6、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图过程是什么? 7、当境界线以河流分界时其图形如何描绘? 8、制图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四、综述(1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图学 A 卷标准答案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基地图的基础。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它们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为制图对象,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其内容的详细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范围法:范围法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泽、湿地、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和动物分布等。范围法是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例如由颜色或网纹、符号排列构成的边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在范围内再用颜色、网纹、符号乃至注记等手段区分其质量特征。根据所表示的专题现象的特征,范围法可以分为精确的和概略的两类。精确范围法表示有明确界线的现象,其轮廓用实在的线状符号表示。概略范围法表示没有固定界线或分布界线模糊、不易确定的现象,如动物分布。 量表系统:按数据的不同精确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可以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地图适宜载负量:我们不能使所有的地图图面上都达到极限载负量,那样也就没有地区对比可言了,因此就失去了地区特征。我们必须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件确定该图适当的载负量。 三、问答题(40分,每题5分) 1、简述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②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③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按照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如何分类? 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 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地图学试题(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极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其经纬度和直角坐标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 6 接图表(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 8 编图任务书(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采取简明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 GUASS-KRUAGER(高斯-克吕格投影,即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D ) A. I-48-A B. I-52-12 C. I-50-[8] D.J-50-148 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 A. 等积投影 B. 等距投影 C. 任意投影 D.等角投影 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 A. Gauss-Kruger B. UTM 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 D.等角割圆锥投影 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 C) A. UTM B. Gauss-Kruger C. Lambert D. UPS 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 A. 定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 间隔量表 D.比率量表 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 C) A.首曲线 B. 计曲线 C. 间曲线 D. 助曲线 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 A. 范围法 B.质底法 C. 量底法 D. 定点符号法 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 C) 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 B.卫星影像 C.冲洗出来的照片 D.扫描生成的地图 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D ) A.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关联 B. 节点与弧段的拓扑邻接 C.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包含 D.节点间的拓扑邻接 12.下面哪种数据格式不属于矢量数据格式(C ) A. .CDR B. .DXF C. .PSD D. .AI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3.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4.在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 2. 简述地图投影的分类。 地图投影可分为3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

2003地图学(B卷)答案

2003地图学(B卷)答卷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地图 答案: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长度比 答案:长度比是指地面上微分线段经过投影后的长度与其原有长度之比值。 3、变比例尺 答案:变比例尺是指当制图的主区分散且间隔的距离比较远时,为了突出主区和节约图面,可将主区以外部分的距离按适当比例相应压缩,而主区仍按原规定的比例表示。 4、面积比 答案:面积比是指地面上的微分面积投影后的大小与原有大小之比值。 5、目的概括 答案:选取符合制图目的的某些内容或反映地图区域特征的内容,舍去与目的无关的某些内容或不反映区域特征的内容,有利于地图使用和区域特征的显示,这种称为目的概括。 6、普通地图 答案:普通地图是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二、单项选择() 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A.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答案: B 2、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A.21500公里 B.500公里 C.215公里 D.0公里 答案: D 3、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答案: A 4、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A.赤道 B.两极 C.中央经线 D.各纬线 答案: C 5、地图上经线长度比为1,纬线长度比大于1,则该投影为:() A.等距投影 B.等角投影 C.等积投影 D.几何投影 答案: A 6、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要了解相对高差小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需加绘:() A.首曲线 B.间曲线 C.计曲线 D.助曲线 答案: D

最新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 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 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 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 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分幅: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

地图学试题库和答案

地图学试题库和答案目录2000 级地信专业地图学试题(A卷) (12000) 地信专业地图学试题(B卷) (62000) 级地科专业地图学试题 (102001) 级地图学试题试卷(A卷) (132001) 级地图学试题(B卷)试卷 ................................................... 172003 地图学 A卷 (212003) 地图学B卷B卷B卷 (282000) 级地信专业地图学试题(A卷)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 现代地图表示地形的基本方法是:() A.等高线法 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 D.明暗等高线法 2. 在专题地图中专题内容的表示应:() A.具有统一的符号系统 B.采用统一的表示方法 C.具有统一的地理基础 D.突出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 3. 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则该点在中央经线的:()A.西边 B.东边 C.中央经线上 D.赤道上 4. 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5. 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A.合并 B.位移 C.分割 D.降维转换 6. 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 A.直线 B.折线 C.大圆弧线 D.螺旋曲线 7. 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 C.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 8.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A.赤道 B.两极 C.中央经线D.各纬线 9. 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A.等距投影 B.等角投影 C.等积投影 D.任意投影 10. 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A.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 绘制线状符号选择色相或彩度应以较深的色彩为宜。() 2. 体积符号在地图上可以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维模型。() 3. 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和直观性的基础。() 4. 地图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5. 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6. 地图主比例尺是地图上所注明的比例尺。() 7. 如果制图区域呈现南北、东西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则应选择圆锥投影。) 8. 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 9. 海岸线通常是以蓝实线表示的平均低潮线。() 10.在河流两侧跳绘的国界表示以河流的中心线或主航道为界。()三、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晕渲法 2.地图投影 3.变比例尺 4.符号化 5.电子地图四、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5分 1.地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 3.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5.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构成图形的视觉变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7.简述点值法制图的基本步骤。 8.如何分析评价制图资料?五、论述题共15分 试述色彩在地图中的作用与应用。 2000级地信专业地图学试题(A卷)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地图学(西南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地图是数学所确定的、经过概括并用形象符号在平面上表示的图形。() A. 对 B. 错 2 【单选题】(20分) 我国最早总结出编撰地图的六项规则,即提出“制图六体”的是()。 A. 贾耽 B. 沈括 C. 裴秀 D. 谢庄 3 【单选题】(20分) 1538年绘制第一幅世界地图的地图学家是() A.

墨卡托 B. 托勒密 C. 瓦尔施佩格 D. 安德烈亚斯 4 【多选题】(20分) 以下属于中比例地图的尺度是() A. 1:25万 B. 1:10万 C. 1:50万 D. 1:100万 E. 1:400万 5 【多选题】(20分) 地图功能的有()

A. 地图认知 B. 地理信息载体功能 C. 地图模拟功能 D. 信息传递功能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A. 错 B. 对 2 【单选题】(20分) 编绘一幅南极洲地图,投影时选择比较合适有() A. 正轴圆锥投影 B.

任意投影 C. 正轴圆柱投影 D. 正轴方位投影 3 【单选题】(20分) 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 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 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 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4 【多选题】(20分) 我国选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为数学基础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 A. 1:10万 B. 1:1万

C. 1:50万 D. 1:100万 E. 1:25万 F. 1:5000 5 【多选题】(20分) UTM投影是()。 A. 切圆柱投影 B. 等角圆柱投影 C. 割圆柱投影 D. 横轴圆柱投影 E. 等面积圆柱投影 F. 正轴圆柱投影

完整word版,新编地图学教程(试题及答案数套),推荐文档

地图学复习 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22、现代地图的生产,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23、实测成图可以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两种。 24、野外地形测图是应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施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制作。其步骤是:首先加密控制点,在所有等级的控制点上进行碎步测定,记录它的空间位置(坐标)和属性(名称),然后在室内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绘制成图。 25、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摄影测量首先利用飞机或其他空间平台,用光学仪器或CCD器件对地面实施摄影,同时测定加密控制点,在室内建立地面的虚拟模型进行立体测图,近年来直接进行正射纠正制图。 26、根据各种制图资料,以室内作业为主制作地图的过程,属于地图编制。 27、编绘成图因编图资料、应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28、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属于常规编图。 29、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叫遥感制图。航空和卫星数据是一种栅格数据,应用时首先要进行图像处理,一部分数据要矢量化,才能用于地形图更新、影像地图制作和编制专题地图。 30、数字制图是应用计算机和图像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在制图软件的支持下,模拟手工作业各阶段进行地图设计和原图编绘的成图方法。数字制图的方法基本取代了传统的

最新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地图的基本特征: 2、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 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4、 符号系统的运用。 3、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4、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 分支学科组成。 5、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6、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7、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 8、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9、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10、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11、地图学与GIS的关系: 12、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 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13、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 14、 15、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 16、 17、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 18、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 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9、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 20、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 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21、:

22、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23、 24、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25、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 26、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27、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 28、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 29、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 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而当微分圆主方向的长度变形已经确定,则变形椭圆的大小和形状可显示该圆的各种变形特征,如任意方向长度比μ=R′/R= 最大角度变形公式,面积比P=A〃B,,其中A、B为主方向长度比,总上所述,成都变形可以反映出各种变形的主要特征,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的主要变形。 30、O 31、何谓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P50 32、 33、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依据是:P65 34、答: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 版方式。 35、说明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和适宜制图的区域范围:P73 36、 37、为什么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38、答:该投影是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从整体构图上有较好的球 形感。陆地部分变形分布比较均匀,其轮廓形状比较接近真实,并配置在较为合适的位置,完整的表现了太平洋及沿岸国家,突出了我国与太平洋各国之间的联系 39、简述墨卡托投影的性质与用途: 40、答:(1)是等角圆柱投影;(2)在等角圆柱投影中,球面上微分圆投影

《地图学》试题目解析

《地图学》试题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