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_杨雪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_杨雪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_杨雪

自然资源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第29卷第5期

2014年5月

V ol.29No.5May,2014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杨雪1,2,谈明洪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论文将北京市耕地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了北京市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4—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极差标准化法统一数据单位,分析了耕地多种功能的演变;运用改进的灰色T 关联度分析了耕地各功能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北京市冬小麦、玉米和花卉生产功能显著增强,蔬菜和饲料生产功能显著减弱;生态环境功能用逆向指标表示且各指标变化不一,公路密度和农用塑料薄膜强度显著上升,农药强度波动下降,化肥强度波动上升。②耕地文化休闲功能显著增强;就业保障功能和生活保障功能显著减弱,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处于波动状态。③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和人均粮食保证率发展趋势最相近,其次为饲料生产功能与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④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越大,省工性作物可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耕地文化休闲功能和玉米生产功能越强,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越小;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越小,增产性投入越多。关键

词:耕地多功能;改进的灰色T 关联度;北京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4)05-0733-11

DOI :10.11849/zrzyxb.2014.05.001

耕地的基本功能是生产功能,然而,在大都市区域,随着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

多样化和高品质化,耕地的功能日益丰富,耕地的休闲和娱乐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耕地还有生态环境功能,该功能虽未能直接进入市场,但也已通过政府采取农业补贴、生态补偿等措施间接体现。可见,经济发展促使需求多样化产生,需求多样化促使耕地各项功能逐步被开发或显化。

当前,耕地多功能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耕地多功能概念和特征[1-2]、耕地多功能研究方法[3-6]、耕地多功能演变[7-8]、耕地多功能政策和应用[9]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耕地多种功能之间的联系研究相对较少。当多种功能都赋予在耕地上时,就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耕地是否能够承受多种功能同时发挥作用、同时显化的压力。有限面积的耕地上农业观光园多了,文化休闲功能会提高,但是粮食生产功能可能会下降。同样,耕地其它功能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制约。研究耕地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耕地功能,促进耕地各项功能协调发展,避免盲目开发耕地功能,顾此失彼,使耕地整体效益下降。因此,本文对耕地多种功能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化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

收稿日期:2013-04-10;修订日期:2013-05-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19)。第一作者简介:杨雪(1987-),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研究。E-mail:yangxue_r@https://www.360docs.net/doc/f84731163.html, *通信作者简介:谈明洪(1970-),男,江苏涟水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E-mail:tanmh@https://www.360docs.net/doc/f84731163.html,

自然资源学报

29卷734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6×104美元[10],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北京市耕地面积也在快速减少,从1978年的42.9×104hm2减少到2008年的23.2×104hm2[11],减少了46%。虽然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耕地功能却逐渐多样化,统计数据[10-11]显示,北京市郊区农业观光园个数由2004年的448个增加到2011年的1300个,平均每年增加122个,平均每个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次增加50%。可见,近年来北京市耕地文化休闲功能显著增强。因此,本文将北京市耕地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种功能的演变及其关联性,为未来北京市耕地功能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它大都市耕地功能发展提供借鉴。

1数据来源与处理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耕地,因此最先查找的是《北京农村统计年鉴》,该年鉴上没有的数据再查找《北京统计年鉴》,最后是《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有些指标如粮食产量、蔬菜产量等在《北京农村统计年鉴》和《北京统计年鉴》上均有,通过对比发现,两种统计年鉴对同一指标的统计数据基本相同,但是前者统计指标较为齐全,数据时间连续性较强且精度较高,因此把前者作为数据的首要来源。《北京农村统计年鉴》是每5a出版一次的年鉴,目前只有2005和2010年两册,每册都对过去5a进行详细统计,且指标划分较细,数据精度较高,查找相对方便。

饲料播种面积、花卉播种面积、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一从业人员创造种植业产值、乡镇及行政村从业人数、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北京统计年鉴》[10],农药使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2],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3],其它指标均来自《北京农村统计年鉴》[11],由于该年鉴仅有2010年以前的数据,因此2010和2011年其它指标数据均来自《北京统计年鉴》。

由于耕地文化休闲功能各指标从2004年开始才有统计数据,因此选择2004—2011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北京市耕地面积的最新统计数据是2008年底,2009—2011年耕地面积分别用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除以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求得。

2研究方法

2.1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耕地功能即耕地系统提供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产出的能力[9,14-17]。耕地功能是个笼统的概念,要对耕地功能进行定量化研究,需要把耕地功能进行细分,这就产生了耕地的多种功能,如生产、生态、文化、社会功能等。耕地功能的种类是人为划分的,体现了人类对耕地功能的主观认识,因而,研究目的不同,划分方法也不一样。目前,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不成熟,因此本文参考耕地多功能价值[18]和耕地资源价值[19-20]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农业多功能[21-23]、农业生态系统多功能[24]、都市农业多功能[25-27]、生态系统评估[28]、土地利用多功能[29]等相近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科学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指导下,构建北京市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表1)。

5期杨雪等: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735

表1北京市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Beijing

Table1Evaluation system of arable land functions in Array

注:性质为“+”表示正向指标,值越大相应功能越大;性质为“-”表示逆向指标,值越大相应功能越小。

耕地作物生产功能是指耕地能够生产粮食、蔬菜、瓜果等多种农作物,生产功能指标基于农作物播种面积大小及其变化程度进行选择。2011年北京市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冬小麦播种面积最大,分别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67%和28%,故选择玉米和冬小麦生产作为耕地粮食作物生产功能指标。经济作物中蔬菜、瓜类及草莓播种面积最大,分别占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8%和10%,虽然花卉播种面积仅占3.4%,但2004—2011年增加了1.4倍,变化较大,故选择此三类作物作为耕地经济作物生产功能指标。饲料为畜禽及水产业提供了保障,虽然其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但其变化显著,因此选择该指标。

耕地生态环境功能是指耕地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受耕地生产活动影响较大,因此该功能指标从耕地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来考虑。具体来说,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化肥施用量几乎均在600kg/hm2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225kg/hm2[23,30],并且高于农业高度集约化的太湖流域的化肥强度577.5kg/hm2[23,31]。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农药使用量为16~23kg/hm2,远远高于农药安全使用标准2.3kg/hm2[23,32]。化肥和农药的不当使用会对土壤、水体、空气和农产品品质等产生严重危害[33]。另外,近年来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塑料大棚和地膜的使用量也在上升。有调查显示塑料大棚残膜可达1500kg/hm2,这些残膜要在自然界停

29卷

自然资源学报

留100~200a才能降解,严重破坏了土地的渗水性、透气性,使作物根系无法深入土中,从而抑制作物生长,可导致减产30%~40%[33]。除此之外,人为修建的公路切割自然地块,阻碍了自然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故选择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强度和公路密度作为耕地生态环境功能的逆向指标。

耕地文化休闲功能包括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生活、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难以准确定量化表达,只能通过该功能的外在表现间接反映。根据已有研究成果[22]和数据可得性,选取耕地文化功能指标为单位面积耕地农业观光园个数、从业人数、接待人次及总收入。

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包括生活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该功能指标中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比例是农村家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比重,反映耕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是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反映耕地生活保障功能和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是种植业从业人数占乡镇及行政村从业人数的比例,反映耕地的就业保障功能。人均粮食保证率反映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我国粮食安全的主流观点是必须保障每年人均400kg粮食[23-24],故选择400kg作为基准值。

2.2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指标原始数据量纲不同,采用极差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x

i(k)=

v

i(k)-min v i

max v i-min v i(i=1,2,…,m;k=1,2,…,n)(1)

式中:x

i(k)为第k年第i个指标的无量纲化值,v i(k)为第k年第i个指标的原始值,max v i、min v i表示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为指标个数,n为年份数。

2.3灰色关联分析

考虑数据限制,研究方法选择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的方法[35]。其基本思想为根据事物或因素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若两条曲线的形状彼此相似,则关联性大;反之,则关联性小[36]。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样本容量要求不高,对数据无规律也同样适用,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关联度有多种,本研究采用改进的T关联度。应用较广的邓氏关联度仅为正值,不能反映负关联性。T关联度的缺点是当两数列间关联性一般时,其关联度往往显示较小,甚至还会忽略两序列间的关联程度[37]。孙玉刚等[37]针对T关联度模型的缺陷,提出了T关联度的改进模型。改进后的T关联度能够反映序列的正负相关关系,并且具有对称性、唯一性、可比性和无量纲化后的保序性,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序列曲线的关联程度[37]。

改进的灰色T型关联度计算模型描述如下:

对于时间区间[a,b],b>a≥0,令

Δt k=t k-t k-1(k=2,3,…,n)(2)

[a,b]=∪k=2nΔt k,Δt k?Δt k-1=?(k=2,3,…,n)(3)设[a,b]上的两个时间序列分别为:

736

5期杨雪等: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X 1={}x 1(t 1),x 1(t 2),…,x 1(t n ),X 2={}

x 2(t 1),x 2(t 2),…,x 2(t n )则y i (t k )表示时间序列X i 在时点t k -1到时点t k 的增量:

y i (t k )=x i (t k )-x i (t k -1)(i =1,2;k =2,3,…,n )

(4)D i 表示时间序列X i 在各个时段的增量绝对值的平均值:

D i =1n -1∑k =2n

|y i (t k

)|(i =1,2)

(5)z i (t k )表示时间序列X i 在时点t k -1到时点t k 的增量的均值化:

z i (t k )=y i (t k )

D i

(i =1,2;k =2,3,…,n )

(6)

这样,X 1和X 2在时点t k -1到时点t k 的灰色T 关联系数ξ(t k )为:

1)当z 1(t k )、z 2(t k )不同时为0时,

ξ(t k )=sgn(z 1(t k )?z 2(t k ))

1

1+12||z 1(t k )|-|z 2(t k )||+12é?êù

?

ú

1-min(|z 1(t k )|,|z 2(t k )|)max(|z 1(t k )|,|z 2(t k )|)(7)

2)当z 1(t k )、z 2(t k )同时为0时,ξ(t k )=1。

其中:sgn(z 1(t k )?z 2(t k ))是符号函数,反映正负关联性。即当sgn(z 1(t k )?z 2(t k ))>0时,表示正关联;当sgn(z 1(t k )?z 2(t k ))<0时,表示负关联。

X 1与X 2改进的T 关联度为:

γ=1b -a ∑k =2

n

Δt k ?ξ(t k )

(8)

当-1≤γ<0时,X 1与X 2为负关联,|γ|越大,负关联程度越强;当0<γ≤1时,X 1与X 2为正关联,|γ|越大,正关联程度越强;当γ=0时,X 1与X 2为无关联。

参考已有研究成果[38]设置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改进T 关联度的评价标准(表2)。

表2改进T 关联度评价标准

Table 2Evaluation criterion of the improved T correlation

degree

3结果分析

3.1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

3.1.1作物生产功能演变

由图1可见,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生产冬小麦、玉米和花卉的功能显著增强,其无量纲化值分别上升了0.802、1和0.917,说明冬小麦、玉米和花卉生产优势明显。玉米是北京市第一大作物,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省工集约生产的高产作物[39],未来北京市玉米生产功能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虽然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小麦生产需要大量灌溉用水,而北京缺水较为严重,因此冬小麦种植面积很难出现大幅增长态势。耕地花卉生产功能大幅度提升与近年来北京市花卉休闲观光业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连,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花卉需求的定位越来越专业,层次

737

29卷

自然资源学

报图1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作物生产功能变化

Fig.1Changes in arable land ’s production function in Beijing from 2004to 2011

越来越高,一束鲜花、几盆绿植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花卉休闲观光园无疑满足

了这种需求[40]。耕地生产蔬菜和饲料的功能显著减弱,其无量纲化值分别下降了0.934和0.950,说明蔬菜和饲料的生产优势越来越小。蔬菜相对于粮食作物来说属于高利润作物,但近年来北京市蔬菜生产却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随着北京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蔬菜生产逐渐向其它省市转移。由于类似原因,耕地饲料生产功能也大幅度减弱。

3.1.2生态环境功能演变

生态环境功能用逆向指标表示。2004—2011年北京市公路密度和农用塑料薄膜强度无量纲化值显著上升(图2),分别上升了1和0.905,从该指标来看,耕地生态环境功能显著减弱。公路密度增大加剧了耕地破碎化程度,不利于耕地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不利。塑料薄膜不易分解,其强度增大预示北京市未来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强度无量纲化值先下降后上升,2004—2007年从1下降到0,到2011年又上升到0.3,总体下降了0.7,从该指标来看,耕地生态环境功能在波动中增强。化肥强度无量纲化值处于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状态,2004—2006年从0.468上升到1,到2008又下降到0,到2011年又上升到0.957,总体上升了0.488,从该指标来看,耕地生态环境功能在波动中有所减弱。可见,不同指标反映出的耕地生态环境功能

变化不一,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图2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生态环境功能变化

Fig.2Changes in arable land ’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in Beijing from 2004to 2011

738

5期杨雪等: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3.1.3文化休闲功能演变

由图3可见,2004—2011年北京

市农业观光园个数、从业人数、接待人次和总收入无量纲化值都大幅度上升,分别上升了1、0.917、1和1,说明耕地文化休闲功能显著增强。2006年以后,北京市农业观光园个数和从业人数没有显著变化,但是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却在持续上升,说明平均每个农业观光园的游客数和总收入上

升,平均每个从业人员的收入上升,

可见农业观光园发展前景良好。据统计,北京市农业观光园由2004年的448个增加到2011年的1300个,7a 间增加了852个,平均每年增加122个。农业观光园集休闲、观

光、科普、示范和旅游于一体,极大地发挥了耕地的文化休闲功能。3.1.4社会保障功能演变

由图4可见,2004—2011年北京市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变化最明显,其无量纲化值从2004年的1持续下降到2011年的0,说明耕地就业保障功能显著减弱。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比例无量纲化值下降了0.896,说

明农村家庭总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

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耕地生活保障功能显著减弱。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无

量纲化值处于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2004—2006年从1下降到0,到2010年上升到0.9,到2011年又下降到0.6,总体下降了0.4,说明耕地生活保障功能在波动中有所减弱,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加。人均粮食保证率无量纲化值先上升后下降,2004—2008年从0上升到1,到2011年又下降到0.559,总体上升了0.559,可见虽然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有所增强,但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3.2北京市耕地各功能关联性分析

3.2.1正关联性分析

由表3可见,耕地功能各指标中呈正关联性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小麦生产和人均粮食保证率的关联度(0.694)>饲料生产和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的关联度(0.645)>化肥强度和农业观光园从业人数的关联度(0.501)。

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和人均粮食保证率正关联性最强。人均粮食保证率取决于粮食总产量和常住人口数,冬小麦属于粮食作物的一种,因此二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2011年北京市冬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占粮食总产量的23%和74%,玉米产量远大于冬小麦产量,且如前所述,玉米增长速度也高于冬小麦,但由于2004—2011

年北京市常住人

图4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变化

Fig.4Changes in arable land ’s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in

Beijing from 2004to

2011

图3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文化休闲功能变化

Fig.3Changes in arable land ’s leisure function in Beijing from

2004to 2011

739

自然资源学报

29卷740

表3北京市耕地功能各指标之间的改进T关联度

Beijing

Table3The improved T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indexes of arable land functions in Array

口数增加了35%,因此,人均粮食保证率增长速度不及玉米,而和冬小麦生产呈现最大正关联性,发展趋势最相近,这是耕地多种功能复杂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

耕地饲料生产功能与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正关联性较强并不表示二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仅表示二者发展趋势相近,其无量纲化值均从2004年的1持续下降到2011年的0。它们趋势相同的内在原因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持续减少,因此上述两个指标都呈显著下降趋势,关联度较大。

耕地化肥强度和农业观光园从业人数正关联性较强,这种相近发展趋势是耕地多种功能复杂相互作用产生的外在表现。有学者实地调研了云南省和广东省的花卉生产状况,结果显示花卉的化肥投入远高于粮食种植的化肥投入[41]。同时,有研究显示蔬菜和瓜果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是中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42]。可见,近年来北京市农业观光园、花卉和瓜果的快速发展是导致施肥强度增加的重要原因,耕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增大。

3.2.2负关联性分析

由表3可见,耕地功能各指标中呈负关联性的指标绝对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小麦生产和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的关联度(-0.564)>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次和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的关联度(-0.547)>农药强度和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比例的关联度(-0.533)>玉米生产和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的关联度(-0.529)>农业观光园总收入和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的关联度(-0.523)。

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反映耕地生活保障功能、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该指标和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负关联性最大。该指标值越小,说明耕地生活保障功能越小,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越大,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动力越大,农村劳动力流失可能会越严重,省工性作物(如小麦)可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次、总收入均与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负关联性较强,这种相反的

5期杨雪等: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741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因果关系,表明耕地文化休闲功能越强,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越小。一方面,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次和总收入越多,农民从事农业观光园的人数越多,从事种植业的人数越少。另一方面,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次和总收入代表耕地文化休闲功能,耕地文化休闲功能越大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越高,经济和科技越发达,种植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减少,导致种植业从业人数减少。

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比例反映耕地生活保障功能,其和农药强度负关联性较强,这与传统观念农药使用量越多,农作物产量越多,生活保障功能越强的逻辑思维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农民来自农业收入比例越小,来自非农收入比例越大,从事农业劳动人数越少,增产性投入(如农药使用量)越多。

耕地玉米生产功能和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负关联性较强,说明虽然近年来北京市玉米生产功能持续大幅度增强,但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反而持续减小。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导致种植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留在农村的机会成本增加,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种植业从业人员相应减少。

4结论

本文将北京市耕地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了北京市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各功能之间的关联性,结论如下:(1)2004—2011年北京市耕地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耕地作物生产功能中冬小麦、玉米和花卉生产功能显著增强,蔬菜和饲料生产功能显著减弱,饲料来源逐渐转向外地。耕地生态环境功能用逆向指标表示且各指标变化不一,公路密度和农用塑料薄膜强度显著上升;农药强度先下降后上升,总体下降;化肥强度上升—下降—上升,总体上升。耕地文化休闲功能显著增强,农业观光园发展前景良好。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中就业保障功能和生活保障功能显著减弱,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处于波动状态。

(2)北京市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和人均粮食保证率正关联性最强,发展趋势最相近,存在一定因果关系,是耕地多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饲料生产功能与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正关联性较强,其共同内在原因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持续减少。耕地化肥强度和农业观光园从业人数正关联性较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增大。

(3)北京市耕地冬小麦生产功能和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负关联性最强,说明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越大,农村劳动力流失可能会越严重,省工性作物(如小麦)可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次、总收入均与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负关联性较强,说明耕地文化休闲功能越强,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越小。耕地农药强度和农村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比例负关联性较强,这是因为农民来自农业收入比例越小,从事农业劳动人数越少,增产性投入(如农药使用量)越多。耕地玉米生产功能和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负关联性较强,说明虽然近年来北京市玉米生产功能持续大幅度增强,但种植业从业人数比例反而持续减小。

参考文献:

[1]宋小青,欧阳竹.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7):859-868.

[2]van der Ploeg J D,Laurent C,Blondeau F,et al.Farm diversity,classi?cation schemes and multifunctionality[J].Jour-

自然资源学报

29卷742

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S124-S131.

[3]刘沛.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功能分析与评价——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4]周立军.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研究——以宁波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连纲,虎陈霞,刘卫东.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实证分析

[J].生态环境,2008,17(5):1908-1913.

[6]霍雅勤,蔡运龙,王瑛.耕地对农民的效用考察及耕地功能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3):105-108.

[7]Wilson G A.From‘weak’to‘strong’multifunctionality:Conceptualising farm-level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al path-

way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8,24:367-383.

[8]宋志军,刘黎明.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J].地理科学,2011,31(4):427-433.

[9]宋小青,欧阳竹.中国耕地多功能管理的实践路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540-551.

[10]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2.

[14]De Groot R S.Functions of Nature:Evaluation of Nature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

ing[M].Groningen:Wolters-Noordhoff BV,1992.

[15]De Groot R S,Wilson M A,Boumans R M J.A typology for the classification,description an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s,goods and servic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1:393-408.

[16]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Multifunctionality: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

work[R].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1.

[17]Helming K,Pérez-Soba M,Tabbush P.Sustainability Impact Assessment of Land Use Changes[M].Berlin:Springer,

2008:375-404.

[18]伍国勇,陆安霞,杨洋.喀斯特地区耕地多功能价值测度的实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22-224.

[19]李翠珍,孔祥斌,孙宪海.北京市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估算方法[J].地理学报,2008,63(3):321-329.

[20]李佳,南灵.耕地资源价值内涵及测算方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9):10-15.

[21]Renting H,Rossing W A H,Groot J C J,et al.Explorin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A review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and prospects for an integrative transitional framewor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S112-S123.

[22]郭晓燕,胡志全.农业的多功能性评价指标初探[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1):69-73.

[23]何露,闵庆文,张丹.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

(6):1057-1064.

[24]Fleskens L,Duarte F,Eicher I.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assessment of multiple functions of agro-ecosystems:A

case study of Tr s-os-Montes olive grov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9,25:141-155.

[25]Lovell S T.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Sustainability,

2010,2:2499-2522.

[26]黄映晖,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3):61-65.

[27]文化,姜翠红,王爱玲,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调控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155-

158.

[28]张永民,赵士洞.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9]甄霖,魏云洁,谢高地,等.中国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的区域分析[J].生态学报,2010,30(24):6749-6761.

[30]何学松.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2-3633.

[31]林泽新.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J].湖泊科学,2002,14(2):111-116.

[32]周海燕,周国华.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及案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1):42-45.

[33]宋晓红,何永刚.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的不当使用所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C]//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新农村建

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563-565.

[34]刘振伟.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8-13.

5期杨雪等: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743

[35]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6]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37]孙玉刚,党耀国.灰色T型关联度的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4):135-139.

[38]李国柱.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2007.

[39]赵久然,李云伏.玉米生产在北京都市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作物杂志,2007(5):5-7.

[40]黄国华,赵铁柏,刘丽萍.对我国花卉休闲观光业发展的思考——兼论北京市花卉休闲观光业的发展[J].林业经

济,2008(7):32-34.

[41]程杰,武拉平.花卉生产状况及花农行为决策分析——来自云南、广东两省的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7(1):31-37.

[42]李太平,张锋,胡浩.中国化肥面源污染EKC验证及其驱动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118-123.

Changes and Relationships of Arable Land Functions in

Beijing in Recent Years

YANG Xue1,2,TAN Ming-hong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Based on establishing Beijing’s evaluation system of arable land functions,this pa-per studies changes in arable land functions and discuss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s with the range standardized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T correlation degree.Study data is mainly from Statistical Yearbook from2004to2011.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functions of winter wheat,corn and flowers production of arable land a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while veg-etables and fodder production functions significantly decrease in Beijing from2004to2011.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is expressed by reverse indexes which change differently, such as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oad density and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use,fluctu-ant decrease in pesticide intensity,and fluctuant rising in fertilizer intensity.2)Leisure function is enhanced significantly.By contrast,employment safeguard function and life safeguard func-tion are weakened evidently.Moreover,there is a fluctuation on food security function.3) From2004to2011,production function of winter wheat and the ratio of per capita grain guar-antee have the similar trend,followed by fodd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crop farming employees.4)By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ural labor increases,the labor saving crops may have stronger competitiveness.Similarly,the less the farmers’income from agriculture, the more the labor saving input.Besides,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leisure function and corn production function,the proportion of crop farming employees decreases.

Key words:arable land functions;improved T correlation degree;Beijin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