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学知识点2018

光电子学知识点2018
光电子学知识点2018

《光电子学》复习纲要2018

一、绪论

1、激光发明年份;光电子技术发展历史;

2、列举光电子技术或光电子器件,至少6种;

3、课程小论文题目及主要内容。

4、一个典型的光电/光通讯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二、光学基础知识

1、光的本性,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与介质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

2、对于线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极化率χ为标量;而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电极化强度矢量P 和外电场E 不再平行,此时极化率χ变为二阶张量:0i ij j

P E εχ=3、P 、D 、E 之间的关系

4、布儒斯特定律

5、菲涅耳公式:光在界面上的振幅/功率反射、透射系数(不要求记忆,要会用)(s 波、p 波)

三、光波导

1、平面介质波导的结构,各层介质的折射率关系;对称波导、非对称波导;

2、各层中的场分布:波导层中横向为驻波场,纵向为行波场;衬底和覆盖层中横向为振幅成指数规律衰减的消逝场,纵向为行波场;消逝系数、穿透深度

3、全反射时界面的相移公式;(最好记一下,当求解截止波长或者截止厚度的时候,需要把全反射临界角代入,并化简式子)

4、横向传播常数、纵向传播常数;有效折射率(模折射率)

5、模式本征方程,m 为模序数;本征方程的图解(画图说明对称波导基模不会截止)

6、模式截止条件:02k n β=,c θθ=;截止波长、截止厚度(注意,需要代入临界条件:c θθ=);模式数量;单模传输条件;(注意对称波导和非对称波导的区别)

7、TE 模、TM 模的含义;

8、光纤的结构参数:(半径a )直径2a 、数值孔径、相对折射率、弱导条件、归一化频率、单模条件;

9、偏射光线的纵向传播常量01cos k n β?=,其中?为轴线角,即光线和光纤轴的夹角;偏射光线可分为三类:非导引光线、导引光线(即导模)和泄露光线

10、光纤的损耗公式dB/km

四、光调制技术

1、光调制概念;改变哪些参数可以使光携带信息?按调制部位分类:内调制、外调制;按物理效应分类:电光、声光、磁光

2、波矢面、折射率椭球、折射率面;

3、正、负单轴晶体的定义;光轴

4、利用折射率椭球求偏振方向、以及对应的折射率;

5、给出电光系数矩阵,会写出加电场之后的新的折射率椭球方程(原主轴坐标系中);会判断新椭球和旧椭球相比,主轴是否发生了倾斜;

6、KDP晶体z向加电场后的主轴折射率大小,以及感应主轴的方位;

7、横向电光效应、纵向电光效应;对KDP晶体来说,两种效应各有什么优缺点;(纵向电光效应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不受自然双折射影响,但半波电压较高,且需要制作透明电极;横向电光调制通过选择晶体长度和厚度可以大大降低半波电压,缺点是存在自然双折射的相位延迟,受温度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组合调制方式来消除,导致结构复杂化)

8、电光相位延迟公式,半波电压的公式,电光系数的测量方案设计

9、KDP纵向调制器的调制特性曲线;知道应该工作在什么区域;如何实现?两种方法。(加直流偏压、加1/4波片(能够说明波片快慢轴的取向))

10、横向调制时,晶体的三个棱分别为x'、y'和z;(45°切割)

11、电光偏转,设计

电光开关,加压式、退压式。解释工作原理

12、弹光效应/声光效应的概念(了解)

13、两种声光衍射类型、判据(声光相互作用特征长度)、工作条件的区别(声光作用长度、声波频率高低、入射角度(具体说明每一项有什么区别))

14、布拉格衍射条件、布拉格方程、布拉格角

15、声光调制时,改变超声波强度,衍射光强也随着改变;

16、声光偏转,改变声波的频率,可以控制光的衍射方向

17、自然旋光效应概念(1、偏振光入射;2、沿光轴入射不受双折射影响)、法拉第旋光效应;二者之间的区别

18、磁光隔离器的原理图、工作原理

五、光电探测

1、三种物理原理:光电效应(重点)、光热效应、波相互作用

2、光电效应会受到光波长限制;光热效应不受光波长限制

3、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会阐述各种效应的概念)

4、哪种效应做成的探测器响应速度快?为什么?(光电效应比光热效应快;光伏效应比光电导快)

5、光电导效应中,为提高光电流即需要提高内部增益G,为提高G,需要选用载流子平均寿命长、迁移率大的材料,同时应减小电极间距。

6、光伏效应中,pn结的原来的内建电场方向(n→p)、光生电场方向(p→n)、光生电流方向(n→p);只有本征吸收所激发的少数载流子能引起光伏效应。

7、光探测器的性能参数:量子效率(概念及公式)、电压响应度、电流灵敏度、光谱响应、噪声等效功率(NEP)、探测度、暗电流、频率响应、响应时间

8、典型探测器:(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