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的重点讲解

《宏微观经济学》的重点讲解
《宏微观经济学》的重点讲解

《宏微观经济学》的重点概念总结

1)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

2)无差异曲线:表示在偏好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这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样的。在无差异曲线图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满足程度。

3)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因为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所有商品的价格,而这最后一个商品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大于这最后一个商品,此大于的部分,消费者没有付钱。

5)收入弹性:指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收入弹性大于1的是奢侈品,0——1之间的是必需品,小于0的是低档商品。

6)交叉弹性:是指此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对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小于0的是互补商品,大于0的是替代商品,等于0的是不相关商品。

7)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比例,它是两个生产要素边际产出之比的倒数。因为边际产出递减,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量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8)扩展路线: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联结起来,就形成生产扩展路线。它表明生产规模扩大、产出最优的轨迹。

9)贡献利润: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部分。即商品的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10)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

11)二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每一个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而不是对同一顾客的不同边际效用制定不同的价格。

12)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利润极大化。

13)自然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尽管这种参与在技术上可行,但在成本上肯定不经济。

14)市场经济:是指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

15)引致投资:是指政府通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施,引导非政府机构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投资。

16)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办法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

17)间接调控:是指以价格调节为主,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经济行为的反应,逐渐传导至政府期望的经济目标上。

18)短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短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曲线,其斜率(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19)长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长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曲线,其斜率(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20)乘数原理:指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化,带动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倍数变化。

21)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反作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或者投资的下降快于国民收入的下降。

22)财政政策: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

23)拉弗曲线:描绘政府税收和税率关系的曲线。

2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借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

25)LM曲线:在曲线上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

26)LS曲线:在利率与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

27)不可能定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的偏好次序。

28)科斯定理: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29)收入消费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的消费可能线与更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接线。

30)恩格尔曲线: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曲线。

31)蛛网理论:描绘周期生产的商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和调整的动态化过程的市场模型。

3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指在不同的产出规模上,企业生产最低成本的轨迹。

33)企业:以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增加效用的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

34)私有制:是财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有权归私人所有的一种制度。

35)国有制:是财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有权归国家(由政府管理)的一种制度。

36)总供给:整个社会在某一时期所能提供的总产出,也就是该时期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

37)总需求曲线:表明总需求数量与价格水平关系的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38)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也越高的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39)MM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无论企业进行负债筹资,还是进行权益资本筹资,都部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

40)财务风险:到期不能偿还的风险。

41)投资风险:指资产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42)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43)汇率:一个国家货币与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交换比例,也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相对优势原理:是指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应当进口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和服务。

外贸乘数:是指在一个开放型经济里,一种注入因素,无论是投资、政府购买或出口的变化会引起国民收入以的倍数变化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现场评审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现场评审重点与难点 【检验科】分区、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防护、危险品管理、质控覆盖全部项目包括POCT项目质控、报告时限、提供参考值、试剂校准制度、与临床沟通方式、质量管理体系、手册、标本运送规范 【医学影像科】(大型设备配置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维护记录、人员资质与防护设施、铅衣检测记录、病人照射防护、急救药品管理等) 【病理科】(分区污、半污、清、缓冲区、快速报告5年以上资历、每人一台显微镜、标本交接、取材室消毒通风、分级授权制度程序、报告描述、细胞2日、其它5日出报告、医疗垃圾(固体、液体)处理 【输血科】(自体输血、输血前核对、血液贮存质量监测、冰箱细菌检测、效果评价、控制SHOT方案记录、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制度、输血不良反应记录与核实) 终末病案质量检查:选择纠纷病案、死亡病例。 知情同意、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手术核对、术前风险评估、危急值的处理、单病种过程质量、关键步骤或事件的记录与时间记录的准确性、大型手术报告、院内感染(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疾病分类,编码符合卫生部规定 【个案追踪技巧】 患者选择原则: 本专业诊治数量前五位病种的患者; 当日手术、治疗或检查患者; 当日或隔日出院患者; 接受跨专业治疗的患者; 与感染预防控制及特殊用药的患者; 需门诊随访患者。 【系统追踪】 优先关注内容相关科室: 与感染相关科室(手术室、导管室、消毒供应室、ICU等) 与药品相关科室(所有临床科室、手术室、导管室、ICU) 与危急值相关科室(临床科室、手术室、输血科、血液科、儿科)危急值修订 与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科室(临床科室、手术室、输血科、麻醉科) 不良事件相关科室(监控室、医务部、药剂科、保健科等) 职业防护相关科室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典定义: 1、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2、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的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2、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会计核算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作用 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两部分。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保险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邮电通讯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医疗卫生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文化教育会计、物业管理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物流企业会计、连锁经营会计、出版印刷会计、私营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 会计、小企业会计(商业) 会计、电力企业会计、煤炭企业会计、钢铁企业会计、石油化工会计、汽车行业会计、烟草企业会计、酒类企业会计、食品企业会计、药品企业会计、加工制造会计、轻工纺织会计、外经外贸会计、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广告服务会计、房屋中介服务会计、市场(农贸、五金、批发、建材、服装等)会计、个人独资企业会计、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软件及集成电路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围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师说》重点难点讲解

《师说》重点难点讲解 1、本文的层次结构: 第1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 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 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 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 对比,批评“今之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 3段中,又运用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通(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讲解

2010年《会计基础》重点解析(7-10)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 章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得分,注意掌握。 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牢记)包括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本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对于有效地组织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化。确定合理的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联系方式,保证会计信息加工过程的严密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牢记) 2、有利于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通过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牵制作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牢记) 3、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环节。通过井然有序的账务处理程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牢记) 二、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在我国,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区别是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牢记) 第二节财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一种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各种账务处理程序是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牢记) 在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下,记账凭证可以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即通用记账凭证;也可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即专用记账凭证,账簿组织一般应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是: 2.根据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如图7—1所示。

拼音教学重点难点说课讲解

汉语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一、汉语拼音中最重要的是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至于这三部分里面所包含的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一一进行说明。 ①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其中zh ch sh r是翘舌音,也叫卷舌音;z c s是平舌音。 ②24个韵母可以分为: 6个单韵母:ɑo e i u ü 9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其中er为特殊复韵母,不和其他声母组成音节,只能自成音节。 9个鼻韵母:(包括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 ɑn en in un ün(5个前鼻韵母)ɑnɡenɡinɡonɡ(4个后鼻韵母) ③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其中最容易写错的是整体认读音节“ye,”学生容易写成“yie”。需

重点记忆。 二、其次是音节加声调的位置学生也容易写错,因此只要记住标调儿歌就能避免。 儿歌是: 有ɑ不放过,无ɑ找o e ,i u并排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其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复韵母iu和ui的标调。 三、最后也是孩子记忆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小ü和j q x y 拼写时的去点规则。需要家长在家辅导时不断强化。 为了加强记忆,也为孩子编写了儿歌,内容是: 小ü小ü有礼貌, 见了j、q、x和大y就摘帽。 j q x 和大y,从不和u在一起。 关于拼音的教学,我们大部分都是通过有趣的儿歌、故事等形式给孩子讲解。但由于时间短,内容多,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复习巩固。 相信练的多了,孩子就会觉得轻松易学了。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及解析

《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及解析 第一章语音 第二节普通话语音系统 一、声母 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一个零声母,21个辅音声母,其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从发音部位看,声母分双唇音、齿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七类,从发音方法看,声母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此外,还可分清音与浊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二、韵母 普通话39个韵母,韵母可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从内部结构看,韵母可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三、声调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实际读法叫调值,普通话四种调值分别是55、35、214、51。根据调值归纳出来的声调类别叫调类,普通话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第二章语汇 第一节语汇概说 基本词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是构成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是语汇的核心。基本词具有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 例如:水,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变化,且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水手、水草、水库、山水等;使用上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全国普遍使用。 第二节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除单音节单纯词外,还有多 音节单纯词,主要是连绵词、音译词、叠音词、象声词、感 叹词。 二、合成词: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一)组合式合成词由不定位语素构成,具体分五类:

1、并列式:春秋、快乐、睡觉 2、限定式:白菜、天蓝、拖鞋 3、补充式:证明、缩小、花朵 4、支配式:司令、领队、伤心 5、陈述式:地震、月亮、脸红 (二)附加式合成词由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构成,定位语素在前的是前附式,如:老师、阿哥、可爱;定位语素在后的 是后附式,如:桌子、读者、绿化、打手。 第三节词义 一、多义词是具有几项意义的词。一个词在最初是单义的, 后来在运用中与别的事物发生联系,形成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 二、同义词 同义词的辨析: 第一、概念意义的区别: 1、范围大小不同,如:时间—时候—时刻 2、词义轻重不同,如:良好—优良—优秀—优异 3、词义着重点不同,如:精巧—精美 4、适用对象不同,如:赡养—抚养 第二、附加意义不同: 1、感情色彩不同,有褒义、中性、贬义。 如:爱护——保护——庇护 2、语体色彩不同,有口语词和书面语词之分。 如:原谅—包涵 3、形象色彩不同,如:龟缩—躲藏 第三、用法上的差异: 1、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偶然—偶尔 2、搭配功能不同,如:猛烈—强烈—激烈 三、反义词 反义词是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一组词。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公司理财 第1讲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的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八年级下册unit4SectionA课文重点难点讲解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1.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你为什么不和你打父母谈谈呢? 【解析】Why don't you do sth ?= Why not do sth? 为什么不......呢? 【拓展】用于提建议的句型有: (1)What about doing sth ?=How about doing sth? ….怎么样? (2)Why don’t you do sth?= Why not do sth? 为什么不呢? (3)Let’s do sth.让我们一起做某事吧。 (4)Shall we/I do sth?我们做…好吗? (5)had better do/not d o sth 最好做/不做某事 (6) Will/Would you please do sth 请你做…好吗? (7) Would you like t o do sth? 你想去做某事吗? (8)Would you mind doing sth?你介意做某事吗? 【回答】 (1). 同意对方的建议时,一般用: ◆Good idea./ That’s good idea. 好主意◆OK/ All right./ Great 好/ 行/太好了◆Yes, please ./ I’d love to 是的/ 我愿意◆I agree with you 我同意你的看法◆No problem 没问题◆Sure/ Of course/ Certainly 当然可以 ◆Yes, I think so 对,我也这样想 (2).对对方的帮助或要求表示委婉谢绝时,一般用: ◆I don’t think so 我认为不是这样◆Sorry, I can’t 对不起,我不能 ◆I’d love to, but…◆I’m afraid…我愿意,但恐怕…… 35.— Why not go to Lao She Teahouse tonight? — _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Thank you C. Sorry to hear that D. Sounds great 25.—I feel really tired. —______ A. Lucky you! B. You’d better work harder. C. Congratulations! D. Why not go and have a rest? 37. —It’s a nice day, isn’t it?—Yes. ______ going hiking and relax ourselves? A. Why not B. Why don’t C. What about You look too tired. Why not _____ a rest? A. Stop to have B. to stop having C. stop having 2.I have to study too much so I don’t get enough sleep. 我要学的太多,因此我睡眠不足。 【解析1】(1)too many + 复数名词许多too many people (2)too much +不可数名词许多too much homework (3)much too +形容词太… much too cold 【2013山东德州1】—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stomachache. Maybe I have eaten ___ tonight. A. too much B. too many C. much too 【解析2】so conj. 因此 (表示因果关系,后面跟表示结果的句子,不与because同时使用) 【2013浙江舟山、嘉兴1】18. The shops were closed_______ I didn't get any milk. A. so B. as C. or D. but 3.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 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 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 的收入、费用。 14.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 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6.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1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明确: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明确: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

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明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文件

2011年会计考试必考知识点 不管是实际工作依旧考试,都离不开会计最差不多的知识——会计要素、差不多等式、差不多报表。 七、会计; 6要素、2等式、2报表 1.形成,3要素: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债权人权益) 1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报表:资产负债表 2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2报表:利润表 八、教材差不多框架 第一章总论,即会计的一些差不多知识 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差不多是按照六要素的顺序来讲。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属于专业术语。会计科目是为会计所核算的具体内容起的名字

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即会计记账的方法,如何记增加,如何记减少。 第五章要紧经济业务核算,以分录形式讲解了从资金筹集、供产销,一直到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即以工业企业为例讲了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 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即会计信息的书面载体。 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即如何从原始单据一直到报表的。 第九章财产清查,年底出报告之前要保证账簿记录与实物一致,必须对二者核对,即财产清查。 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即最终如何提供信息。 第十一章会计档案,即各种会计资料如何保管、保管多青年等问题。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治理工作。 理解:1.经济治理工作; 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确实是站在谁的角 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差不多职能。核算出来的结果确实是反映,二者一致;

5.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要紧计量单位。 (二)分类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 财务会计:要紧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治理会计:要紧侧重于向企业内部治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治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以后的信息。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差不多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差不多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注: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依旧计量,而不是计算。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