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高二上学期文科政治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西藏拉萨市高二上学期文科政治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6分)

1. (2分) (2017高二上·中江期中) 恩格斯曾指出,自然科学家“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因此,自然科学家要掌握“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形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 .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和

C .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 哲学的理论思维根源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2. (2分) (2019高三上·合肥模拟) 2019年1月21日新年首次超级月亮现身天宇,巧合的是当时还发生一场月全食奇观,因此这一天的月亮也被称为超级红月亮。有人相信古老习俗,认为在超级红月亮下许的愿望会因为有神仙眷顾定能实现。这种观念()

A . 相信人类古老习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 . 抓住了天文奇观大好时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 . 把客观精神看作命运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 . 用天文现象预测个人运势,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 (2分) (2015高二上·赤峰期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它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上述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 .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 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 .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4. (2分)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复杂的。整个社会有机体,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②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④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 (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末)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

A .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B .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 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D .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6. (2分)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会议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从哲学方法论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就要()

①坚持适度原则,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②树立创新意识,在不断进取的基础上谋求稳定

③树立全局观念,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④发挥意识作用,摆脱发展阶段对改革创新的限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 (2分) (2016高三上·太原期中) 看起来,图1显示的是 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2显示的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其实图1、图2是同一张图片,将图1旋转180就得到了图2。人们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这表明()

1

图2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觉选择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 (2分) (2017高二上·重庆期末) 为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作出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部署。这体现的唯物论知识是()

①客观物质的变化决定思想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9. (2分)(2018·浙江模拟) 科学家通过对3000多名退休公务员的跟踪调研,发现这些人退休后短期记忆力衰退的速度快了近40%,从而凸显了刺激性工作活动有利于年长者保持较好的记忆力,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的风险。这再次佐证()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0. (2分) (2016高二下·蕲春期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一词之变表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

②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过程

③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11. (2分)(2016·重庆模拟) 2015年4月24日美国哈勃望远镜迎来它25周岁生日。1990年4月24日,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中心将哈勃望远镜送上太空,它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为“伽利略的望远镜后最重大的天文学进步”。25年来,哈勃望远镜为我们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图像资料,也带领我们探索了宇宙边缘。上述材料体现了()

A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 .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 .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2. (2分)著名物理学家基普· 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科学的使命在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3. (2分) (2016高一下·天津期末) 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4. (2分) (2015高二上·凤山期中) 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 .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 .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 .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 .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5. (2分)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只有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只有全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美丽中国才能成为现实。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建设美丽中国要:()

①注重整体性②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6. (2分) (2017高二上·广东期中) 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7. (2分) (2017高三·湖南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古语“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下列与“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哲理相似的是()

①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②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③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④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8. (4分)(2016·重庆模拟)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受尼泊尔8.1级地震波及,我国西藏日喀则吉隆县、聂拉木县等邻近地区震感强烈,房屋倒塌、道路损毁、通讯中断,另造成人员死伤。由于尼泊尔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雪崩,珠峰南坡大本营被毁,多名中国登山人员被困,多人受伤。地震的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

“‘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A .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 .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

上述材料说明()

①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结果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9. (2分)(2017·安徽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材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有()

①要把握主要矛盾在决定事物性质中的主导作用

②立足于事物发展的整体,运用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③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20. (2分) (2015高二上·昌平期中)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这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1. (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中) 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22项收费等“放水养鱼”的政策。“放水养鱼”政策的目的是()

A . 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 . 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政策的发展性

C . 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D .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22. (2分)(2018·绵阳模拟)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起主导作用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35分)

23. (5分) (2017高二上·海南期末)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细节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人们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辨析,细节决定成败。

24. (5分) (2017高二上·延安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多年来,延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从延安实际出发,不断扩大森林旅游、森林养生、森林体验、森林科普等基地建设规模,积极培育形成全社会关注林业、关爱绿色、保护生态的浓厚氛围。让延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幸福。随着延安市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并顺利建成了黄土高原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生态资源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等问题。

结合材料,利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延安能成为“黄土高原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的哲学依据。并为延安生态资源保护提两条富含哲理的宣传标语。

25. (5分) (2017高二上·海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法治经验,要扎根于中国现实,使我们的法治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建设法治中国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法治经验,必须扎根于中国现实。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26. (10分)(2017·江苏模拟) 材料一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

征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了第二步第二阶段,即空间实验室阶段。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分别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材料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又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航天人充分发扬航天精神的重要体现。航天精神,就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顽强攻坚的战斗精神。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就是要把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把这种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深耕细作的精神融入工作中,学习他们的战斗精神,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更大的业绩。

(1)

(1)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学道理?(6 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27.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

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类节目,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

(2)

根据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拯救汉字危机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8-2、

19-1、

20-1、

21-1、

22-1、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35分)

23-1、

24-1、

25-1、

26-1、

26-2、

27-1、

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