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现状及策略研究
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信阳 “红色旅游”景区文本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信阳“红色旅游”景区文本翻译王珺玥(信阳农林学院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摘要:本文以信阳的红色旅游景点为例,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研究生活中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文本翻译。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景区文本一、旅游景点文本翻译翻译目的论是由汉斯·弗米尔于1978年首次提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弗米尔认为,翻译的结果是译文,但是译者必须了解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生产出理想的译作。
翻译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人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l)译者的基本目的(如功利);(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文化宣传);(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目的论者坚持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守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这些法则也同样适用于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
1.目的法则:在目的论框架内,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分析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目的,首先必须考虑人们旅游的动机和目的。
旅游动机被定义为促使人们旅游、使他们积极地达到某种目的的动力。
2.连贯法则:诺德(2001:32)认为,译者所能做并且应该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至少对目标语文化接受者可能有意义的文本。
就是说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译文在其介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应有一定意义”(Nord, 2001:32)。
然而,事实上,特别是在翻译一些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中国古诗词时,一些译文只是直译过来而不加任何解释,这使得外国游客很不理解,3 .忠实性法则目的论的另一个法则是“忠实性法则”,又叫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
在目的论中,忠实性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摘要】南昌红色旅游在英语翻译方面存在着准确性不足、语言表达不恰当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高翻译水平和质量,加强英语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传授。
通过这些对策,南昌红色旅游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南昌红色旅游的英语翻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而通过提高翻译质量和加强培训,可以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
【关键词】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提高翻译水平、加强英语培训、文化差异、理解困难、服务国际游客、重视、翻译质量。
1. 引言1.1 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Introduction:South Red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It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se translation issue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international tourists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more enriching and informative experience during their visit toNanjing's red tourism sites. By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we can ensure that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have a positive and memorable experience 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sites and learning about China's revolutionary history.2. 正文2.1 存在问题:英语翻译不准确The inaccurate translations can range from simple spelling or grammatical errors to more serious mistranslations of key historical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a mis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historical figure or event can completely alter its importance and relevance to the overall narrative of red tourism in Nanchang.2.2 存在问题:语言表达不恰当One of the problems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in Nanjing Red Tourism is the inappropriate language expression. Many translation errors occur due to the lack of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ntext. This results in awkward and confusing translations that may not accurately convey the intended meaning to foreign visitors.2.3 存在问题:文化差异造成理解困难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ofte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Nanjing red tourism. These differences can range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o social norms, and can greatly impact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tour for international visitors.2.4 解决对策:提高翻译水平和质量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level and quality of red tourism in Nanchang, there are several strategi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 in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who are not only proficient in English, but als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sites in Nanchang. By hiring experts in both translation and history, the accuracy and nuance of the translations can be greatly improved.2.5 解决对策:加强英语培训和专业知识Additionally, offering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will help to keep staff members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trends and practices in the field. This can involve attending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seminars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as well as networking with other professionals in the industry to exchange ideas and best practices.3. 结论3.1 南昌红色旅游的英语翻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ssues in red tourism in Nanchang need to be taken seriously. Proper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 in provid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creating a positive experience for international tourists. By addressing these translation problems, Nanchang can improve its reputation and attract more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dditionally,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translation will help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red tourism sites in Nanchang. It is crucial for tourism authorities and professionals to prioritize improving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ensuring that international visitors receive accurate and meaning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ity's red tourism attractions. This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 overall tourism experience in Nanchang but also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addres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ssues in red tourism in Nanchang promptly and effectively.3.2 通过提高翻译质量和加强培训,可以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It is important for all stakeholders in the tourism sector, including tour guides, hotel staff, and transportation operators,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language skills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divers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By prioritizing these initiatives, we can elevate the overall standard of red tourism in Nanchang and establish the city as a world-class destination for travelers from around the globe.。
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现状调查及对策

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现状调查及对策作者:高红梅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6期摘要:红色旅游文本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革命事迹、革命人物和革命精神,为了使国外游客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的现状考察,发现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笔者尝试从管理层面、译者和学术界三个宏观方面挖掘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此现状,对症下药,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英译外宣;宏观原因;对策红色旅游蕴含了浓厚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它是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主题旅游。
陕西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域。
相关统计结果显示,陕西地区革命遗址总数超过了2000个,其中达到国家级基地标准的20个,省级标准的30个,更有数百个影响力较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基地。
红色旅游文本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革命事迹、革命人物和革命精神,为了使国外游客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从而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对陕西的红色旅游景点進行实地拍照、仔细调研后,发现其外宣翻译良莠不齐,传递信息文不对路,降低了文本的可接受度和应有的吸引力,给外国游客带来了理解困难,更不利于中国对外形象的树立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所以要使目前的陕西红色旅游英译外宣问题得到改观,需要研究其英译失误所在,更要挖掘其背后复杂的原因。
鉴于笔者前面已对以延安为代表的陕西红色旅游外宣的英译失误进行过详细讨论,本文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造成目前陕西省红色旅游英译外宣问题的宏观原因以及对策。
(一)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管理者方面旅游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红色旅游翻译制度,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成为陕西部分红色旅外宣游英译质量不高的首要因素。
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对红色旅游景区翻译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致使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对红色旅游外宣英译不够重视,所聘请翻译人员专业素养底下,责任心不足,致使红色旅游外宣英译错误百出;部分景区管理者对英语牌示制作商资质考察缺失,对英语牌示的制作过程及结果监管检查不到位,致使景区频繁出现大小写不规范、单词粘连等低级失误。
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

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作者:王瑜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希望通过游览胶东红色文化旅游线来了解悠久的胶东历史文化同时了解胶东人民的成长轨迹。
但是外宣文本的翻译存在很多问题。
有些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对于胶东文化的本质认知不清,理解不透,对许多文化内涵表达不清,导致国内外游客不知所云,损害了烟台的国际形象,阻碍了烟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本研究将对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形成适合我市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胶东红色文化;外宣文本;翻译策略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旅游业的突飞猛进,带动了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希望通过游览胶东红色文化旅游线来了解悠久胶东人民的成长历史和发展过程。
做好胶东红色文化旅游的外宣工作不仅仅有助于提升烟台的国际形象,而且有助于促进烟台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烟台政府的支持下,在市外宣部门的努力之下,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因该看到,胶东红色文化旅游的外宣文本翻译差强人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有些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对于胶东文化的本质认知不清,理解不透,对许多文化内涵表达不清,导致国内外游客不知所云,损害了烟台的国际形象,阻碍了烟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本研究将通过专家访谈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形成适合胶东红色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的策略。
二、研究内容2.1文本特征根据文本类型分类,旅游文本包括红色旅游文本,景区旅游文本,游乐场旅游文本等,胶东红色旅游外宣材料中的文本重点介绍发生在胶东地区的英雄故事,出生在胶东的革命领袖、出现在胶东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相对固定。
2.1.1.语言客观平实,叙事性强胶东红色旅游外宣文本的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发生在胶东地区的重大革命事件。
所以,与普通旅游材料不同的是,胶东红色旅游外宣文本很少使用华丽的辞藻,语言简洁平实客观。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研究——以南梁为例

文化学研究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研究----以南梁为例李晖李永兰(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角度,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以南梁红色旅游景点为例,结合中国景点介绍词英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提高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水平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的英译质量,吸k更多外国游客,促进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加深世界对中华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目的论红色景0翻译策略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红色旅游 来持续升温。
南梁作为中国西北红色政权最早的发祥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立足点,该地区为抗日战争和国民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吓旳。
南梁革命纪念馆承载着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及精神,为了让国外游客对该地红色文化有清晰的认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景点的着重要作。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论发展过程中,汉斯•弗米尔、克里斯蒂安•诺德、朱斯塔•霍尔-曼塔利、•对进了宀.¥O(一)国外研究现状•弗米尔最先提出目的论。
他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化为,的中的为。
为的的,的和化中进行。
目的论创造性地采用充分的语文本。
凯•,的,、来,提了的的"塔•彳尔-曼塔和•尔认为目的论的的、目的语文本接受者、目的语文本。
此外,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的论的三大原则:的论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目的原则是翻译行为的,的化中的的和策略。
连贯性原则指目的语文本必须具有可读,目的的的,即符合内。
忠实性原则指目的于,即符合"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翻译是一种建立在原文基础上的有的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叫(二)国内研究现状1995年,张南峰I'"#1"在《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一文中首次介绍了目的论。
文中针对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的论的优势。
的论强调译文不应过于忠实原文,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制订翻译策略。
从跨文化角度看红色旅游英语翻译策略-精品文档

从跨文化角度看红色旅游英语翻译策略-精品文档从跨文化角度看红色旅游英语翻译策略谈起红色旅游英语翻译,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它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进行比较,红色旅游有其鲜明的特点: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核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文化特色,红色旅游的游客主要是以国内的游客为主、以国外的游客为辅,但是近几年国外游客增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通过红色旅游来了解当代中国。
一、国内红色旅游英语翻译的现状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文化与根植于语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翻译与文化关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需求也影响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纪念革命精神及其遗产和旅游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旅游主题形式的革命纪念馆。
因此,红色旅游英语翻译作为中国当代红色文化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和载体,翻译的本身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融合、汇通和交流,也就是说红色旅游英语的翻译不但要跨越语言之间的壁垒,还要逾越文化的鸿沟。
根据调查,目前国内红色旅游英语翻译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区域性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以及旅游发达省区的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起步早、机制完善、文本翻译到位。
而相形之下,中西部地区的红色旅游翻译工作比较滞后,存在大量文本翻译错误或者缺失,从业者少之又少。
作者分析,造成这方面的差距拉大原因主要是市场因素和当地政府旅游资源开发决定的。
(二)红色旅游翻译文本普遍缺失中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便于目的语读者了解这些旅游资源的英文翻译文本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笔者从谷歌和百度搜索出的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英译文本非常少。
即使官方旅游网站也缺乏英文推介意识,几乎没有介绍红色红色旅游资源的英译本。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红色文化旅游。
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陕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拜。
在推广陕西红色文化旅游时,如何更好地向外国游客介绍陕西红色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问题。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研究翻译与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关系的学科。
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在进行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尊重原文化的特点,传递准确、生动的信息。
1. 尊重原文化陕西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特有的文化符号,而英文和中文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英译时,需要尊重原文化,保留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进行陕西红色文化地名的英译时,应该遵循原汉语拼音和音译的规则,同时在拼音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解释,让外国游客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传递准确信息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不仅要传递文化信息,还要保证其准确性。
在进行旅游景点的介绍时,应该准确描述景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特色景观等,同时避免过多的华丽辞藻和夸张修饰。
在进行红色文化名人传记的英译时,需要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出现歧义和误导。
陕西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往往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进行英译时,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炼的表达,传递这些故事和传说给外国游客。
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学修辞手法和语言美学元素,可以让英译更加生动有趣。
二、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实践在实际的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翻译学的理念,确定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手段,确保英译的质量和效果。
1. 采用语境化翻译策略在进行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合适的翻译策略。
对于一些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地名、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代表性景点,可以采用直译、释译和注释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确保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得以完整呈现。
红色景区旅游外宣资料英译特点及策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35卷第8期0.引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而对外宣传红色旅游则能够帮助其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革命以及战争中获得的丰功伟绩所建设的纪念地。
目前,我国在红色旅游景点外宣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对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景区资料英译水平,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1.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红色旅游属于一种主体旅游,主要对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遗址进行参观和游览,并且向游客传达我党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
目前,红色旅游已经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重点传播红色革命文化。
2015年,我国颁布相关条例对红色旅游景区中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以及环境进行全面的改善,此举对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十分高效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红色旅游活动的宣传,增加配套服务设施,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提升对红色旅游的认识程度,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使景区的综合效益得到显著的增长,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国家在未来还会以推动红色旅游为主,加强对革命精神和文化的宣传。
在皖西的红色文化当中,大别山成为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且建立中国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1992年,党小组在安徽寿县成立,次年,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大别山成为了我国建党以及大革命时期活动较为频繁的鄂豫皖活动的重心地带,是我国在抗战时期关键的指挥中心,也是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因此留下了较多的红色革命遗址[1]。
2.红色景区外宣资料的特征外宣资料的存在作用是进行信息的传递,能够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并且获得其认可和支持,主要以一种文本的形式存在。
英国翻译家Newmark提出外宣资料文本可以被划分成三种类型,即信息型、表达型以及诱导型,其中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主要适用于目的语文化当中,而表达型本文则适用于源语文化的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现状及策略研究-旅游管理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现状及策略研究
侯雯玲周健健李学芹葛征程
“红色”旅游翻译在整个旅游翻译领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革命
史的承载物,“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在了解相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文本翻译现状后,分析总结了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
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意欲帮助中国的“红色”革命精神发扬
光大。
一、引言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
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所以在翻译中需要更加严谨,难度也
因此更大一些。“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外宣传的效果事
关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的文本翻译不可草率。
二、“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现状
(一)“文化对等”变文化错位
旅游景区的公示语与景区介绍文本同样重要,一起构成了整个景区的宣传门
面,但目前,国内有些“红色”旅游景点内的公示语翻译却让外国游客伤了脑筋。
相关部门在处理中文公示语英译时,原意是为外国游客带来方便,所以更倾向于
采用字对字翻译的方法,以为这样就可以更接近“文化对等”,殊不知中英文背
景差距极大。
(二)命令式的翻译腔太浓
熟知中英双语的人不难发现,汉语是一门动态语言,擅用主动,语气较为强硬;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而英语属静态,多用被动,表达也更委婉。同样的道理,在“红色”旅游外宣翻
译中,不妨学习外国人的表达习惯,这样才更有利于外国游客接受。
但目前“红色”旅游景区也出现了其他景区的通病,例如:“游客止步”翻译
“Please don’t walk in”,与西方默认的“Staff Only”相去甚远。
(三)译文混乱,缺乏统一标准
不同景区甚至同一景区的不同片区都由不同机构和译员完成,译文没有统一的
标准,形形色色都有,明明是同一个事物可能会让外国游客理解成多者,造成混
乱。例如:
井冈山的译文就有:Jinggang Mountain, Jinggangshan Mountain.井冈
山在中国“红色”革命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理应有一个统一的译文,消除
外国游客的疑惑,方便传播。
三、“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策略
(一)尊重受众的文化习俗
“红色”旅游景点的翻译本身是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让其尽可能去了解中国
这段特有的革命历史,但前提是“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版本也需要尊重受众的
文化习俗,否则会引起外国游客的反感,适得其反。对不同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
在实现良好的外宣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笔者以具体事例分析说
明:
在河北省某些“红色”旅游景区内,光是毛泽东的翻译便有多种。有些将之译
为Chairman Mao 或者Chairman Mao Ze-dong;有些景区干脆直接译成
Mao Zedong。但是笔者在查阅了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后发现:译文 Mao
Ze-dong 并不恰当。因为dong在英美俚语中指男性生殖器官,在澳洲指打击、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撞击,口语化极强,澳洲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容易dong,所以上述两种理解不能
向外国游客传达中国伟大领袖的革命事迹,更不能显示出对一位革命伟人的尊
重,不宜作译名。笔者查阅了韦氏翻译法,认为Mao Tse-tung 更符合外国人
的发音和文化习惯,是较为妥当的译文。
(二)异化翻译:直译和直译加注法
归化还是异化的问题一直令很多议员感到苦恼,具体作何选择也要结合译文本
身的目的、功能等其它重要因素。在“红色”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有些具有“红
色”特色的文本展现的完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是有别于任何一个国家
的精髓,翻译这些的目的本身就是要保留原文的特色,准确传达中华文化。
笔者研究归化策略在“红色”旅游翻译中的运用时,主要采用了直译和直译加
注法。在此仅以直译法举例说明,如:“红色”旅游景点的译文,有些景区译为
“Red Tourism Sites”,而有些则译为“Revolutionary Sites”,通过对比前
后两种译文,不难发现前者用了直译法,后者采用意译,解释了“红色”旅游的
内涵,却忽视了“红”字。
四、结束语
虽然目前中国的“红色”旅游文本翻译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相关部门重视此
事,充分调动起复合型人才的积极性,建立起联动有效的反馈机制,“红色”旅
游事业会发展的更好,灿烂的“红色”革命历史也必然能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外
国游客可以充分感受中国“红色”文化的存在和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