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电大人体生理学01任务参考答案

2014春电大人体生理学01任务参考答案
2014春电大人体生理学01任务参考答案

01任务_0001

1.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C. 阈电位

2.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B. 被动转运

3. 内环境稳态是指()。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4.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5.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B. 适应性

6.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E. 阈值

7.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8.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A. Na+内流

9.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C. 细胞外液

10.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11.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12.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B. 组织激活物

13.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C. 衰减性传导

14.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A. 维生素B12和叶酸

15.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16.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17.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C. 血浆球蛋白增多

18.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C. 易化扩散

19.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20.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21.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B. 0.85% NaC1

22.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D. 电位变化

23.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A. 自身调节

24.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D. 血小板

25.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D. 负反馈

26.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27.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28.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A. 红细胞

29.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C. 兴奋性

30. 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A. 极化

31.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B. 红细胞膨胀

32.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E. 中性粒细胞

33.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C. 协调性

34.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35.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36.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D. 离体实验方法

37.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38.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39.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40.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41.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42.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 D. Rh阴性 AB型

43.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B. 阈刺激

44.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E. 复极化

45.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46.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47.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B型

48.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49.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50.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01任务_0002

1.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2.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3.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B 型

4.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5.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B. 阈刺激

6.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7.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C. 去极化

8.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A. 自身调节

9.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C. 兴奋性

10. 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A. 极化

11. 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12.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13.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14.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15.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16.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D. 电位变化

17.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B. 适应性

18.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19.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A. 维生素B12和叶酸

20.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A. 红细胞

21.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D. 离体实验方法

22.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B. 0.85% NaC1

23.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24.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B. 红细胞膨胀

25.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E. 阈值

26.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C. 易化扩散

27.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28.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C. 细胞外液

29.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30.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31.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A. 绝对不应期

32.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D. Rh阴性 AB型

33.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34.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35.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D. 血小板

36.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C. 衰减性传导

37.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A. 7%-8%

38.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39.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C. 阈电位

40.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D. 负反馈

41.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A. Ca2+

42.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43.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B. 组织激活物

44.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45.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46.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47.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E. 复极化

48.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49. 内环境稳态是指()。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0.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C. 协调性

01任务_0003

1.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2.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3.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D. 负反馈

4.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C. 协调性

5.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6.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A. Ca2+

7.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8.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A. 维生素B12和叶酸

9.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C. 血浆球蛋白增多

10.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C. 兴奋性

11.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C. 阈电位

12.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13.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E. 中性粒细胞

14.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 依赖于自身特性

15.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16.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E. 阈值

17.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18. 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A. 极化

19.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B. 0.85% NaC1

20.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 B. 适应性

21.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D. 电位变化

22.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23. 内环境稳态是指()。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24. 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25.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B. 红细胞膨胀

26.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27.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A. 自身调节

28.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D. 离体实验方法

29.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30.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 D. Rh阴性 AB型

31.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32.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33.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34.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35.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36.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B 型

37.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38.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39.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40.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C. 细胞外液

41.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42.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B. 组织激活物

43.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4.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C. 去极化

45.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

46.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 C. 易化扩散

47.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A. 自身调节

48.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49.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E. 复极化

50.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B. 被动转运

01任务_0004

1.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2.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E. 阈值

3. 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D. 离体实验方法

4. 28.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A. 极化

5.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C. 衰减性传导

6.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7.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D. 负反馈

8.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B. 阈刺激

9.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C. 兴奋性

10.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11.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B. 红细胞膨胀

12.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13.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14.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15.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16.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 7%-8%

17.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D. 电位变化

18.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A. Na+内流

19.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C. 协调性

20.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B. 被动转运

21.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22.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 A. Ca2+

23.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24.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D. 血小板

25.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6. 27.肌无力是低钾血症病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其产生机制的的解释,错误的是()。E. 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

27.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28.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29.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D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30.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 B. 0.85% NaC1

31.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B型

32.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33.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C. 去极化

34.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依赖于自身特性

35.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36.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37.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38. 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绝对不应期世

39.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 C. 阈电位

40.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41.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D. Rh阴性 AB型

42.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 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43.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44.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45.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B. 组织激活物

46.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E. 中性粒细胞

47.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48. 内环境稳态是指()。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49.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B. 适应性

50.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C. 细胞外液

01任务_0005

1. 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供血者的血型是()。D. Rh阴性 AB型

2. 在细胞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称为()。C. 易化扩散

3.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C. 协调性

4.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B. 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5. 有关纤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纤溶酶的激活是启动纤溶的关键

6.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C. 细胞外液

7. 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C. 兴奋性

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E. 阈值

9.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10.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容易出血,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颈部敷料有无渗血。分析手术创面容易出血的原因,正确的是()。 B. 甲状腺含有较多的组织激活物

11. 当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C. 阈电位

12.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的是()。B. 0.85% NaC1

13.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A. 极化

14.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15.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16. 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

17. 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18. 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B. 适应性

19.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20.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B. 组织激活物

21.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22.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D.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23. 6岁男孩,因误服有机磷农药入院。入院时,表现为抽搐、大量流涎,查体见瞳孔缩小如针尖。该患儿有机磷中毒出现抽搐的原因是()。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24.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 依赖于自身特性

25. 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A. 7%-8%

26. 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C. 血浆球蛋白增多

27. 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关键离子是()。A. Ca2+

28.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B. 阈刺激

29.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D. 电位变化

30.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C. 衰减性传导

31. 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B. 被动转运

32.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B12和叶酸

33. 某女,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血常规检查显著增多的是()。E. 中性粒细胞

34.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35.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36.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而且在去除神经和体液调节后依然存在,这种调节为()。 A. 自身调节

37.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A. 红细胞

38. 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化学物质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如CO2

39.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BO同型血,输血前可以不做交叉配血试验

40.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A. Na+内流

41.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42.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D. 负反馈

43. 细胞膜去极化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 E. 复极化

44.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45.把蟾蜍的心脏离体后,用任氏液进行灌流,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心率变化的影响。这种实验方法是()。

D. 离体实验方法

46.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B. 红细胞膨胀

47.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C. 去极化

48. 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9. 内环境稳态是指()。E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50. 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B型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证据学精选考题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肯定 B.否定 C.继承 D.修正 第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第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证据方法 B.证据力 C.证明力 D.证据原因 第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真实 B.证据法定 C.自由心证 D.确定充分 [第5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 B.非法人团体 C.公民个人 D.企事业单位 [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排他性 D.合法性 [第7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 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

C.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 D.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 [第9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 )。 A.十字形证明 B.刑讯逼供 C.决斗 D.司法认知 [第10题](单选题)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 A.法定证据制度 B.神判法 C.神誓法 D.神示证据制度 [第11题](多选题)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口头的 B.书面的 C.复制的 D.实物的 [第12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 A.神誓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本证和反证 2.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可靠性、可采性被称为( )。B.证明力 3.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独自实施过强奸犯罪。甲对乙强奸犯罪的揭发属于( )。D.证人证言 4.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 5.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6.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7.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对质8.两大法系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是相同的,都使用( )。D.盖然性的优势 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神示证明制度 10.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的有()。 A.众所周知的事实 B.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C.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12.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B.高度的盖然性 C.盖然性的优势 13.下列关于书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书证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属、石块、竹木、布帛等 B.书证记载的方式可以是手书、印刷、打印、雕刻等 D.书证记载的内容是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的14.关于言词证据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可能是直接证据,也可能是间接证据 B.与实物证据相对应 C.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15.根据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直接言词原则应当 具有如下内容( )。 A.法庭审判应贯彻“在场原则” B.在法庭审理中,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 C.法官对证据的调查和采纳必须亲自进行 16.下列有关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 有( )。 A.在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 B.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C.公安机关也要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17.下列关于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正确的是()。 C.证据规则是程序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D.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 18.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 的借条原件确认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从而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该借条属于()。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 D.实物证据 19.某公安机关通过小区内的闭路监视系统破获一 盗窃团伙,收缴赃款10万元,缴获大量金戒指、金项链、空白光盘等赃物。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现金、金项链、金戒指等属于物证 B.空白光盘属于物证 C.小区内监视系统拍摄的录像带属于视听资料 20.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实物证据的有( )。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21.王某对公安机关讲了他亲眼目睹被告人打伤被 害人的经过,王某向公安机关所作的陈述属于()。 A.直接证据C.原始证据 22.下列选项中,不能够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 据的有( )。 A.原告陈某向法院提交的其采用偷录方法录下的用以证明被告刘某欠其5000元人民币的录音带,该录音带部分关键词的录音听不清楚 B.被告人杨某的妻子胡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被告人杨某的证言 C.王某因重病住院未能出庭,而以书面形式向法庭提供的证言 D.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是该合同文本的原件已经丢失,且被告不承认其与原告存在有该合同关系 23.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证人的有( )。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非当事人 1

国开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1标准答案

国开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 1标准答案 Ca2+ 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 Na+内流 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 小刺激强度称为( 阈值 骨骼肌纤维三联 体的结构是( 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 三角骨 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三角骨 关于椎间盘的描述,错误的是( 椎间盘坚硬没有弹性 关于负反馈的描述,错误的是( 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增强 关于骨连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滑膜关节活动度小 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 关于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关节窝大 关于前和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近皮肤者为前,远者为后 关于躯干骨及其连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盘的中央部为纤维环 关于 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关于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特征,错误的说法是( 化学传递的速度远比神经冲动的传导要快得多 关于膝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膝关节只可作屈、伸运动 关于细胞膜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0 分泌合成蛋白质,并参与类固醇等物质的合成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 进行搜索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向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矢状面 成人脊柱的组成,包括1块骶骨、1块尾骨和( 24块椎骨 )。 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开放的的电压依从 性通道是(。。点击相关知识点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 )。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人体生理学题库题库及答案

任务1-1 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 阈值 B. 静息电位 C. 刺激强度 D. 反应强度 E. 动作电位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A. 阈上刺激 B. 阈刺激 C. 最适刺 D. 阈电位 E. 阈下刺激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A. 物理刺激 B. 阈下刺激 C.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D. 电刺激 E. 化学刺激 兴奋性是指() A. 细胞兴奋的外在表现 B. 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射的过程 C. 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 D.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E.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B.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C. 阈值即阈电位 D. 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 E.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任务1-2 内环境不包括() A. 淋巴液 B. 组织液 C. 脑脊液 D. 血浆 E. 消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 A.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B.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C.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 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B. 淋巴液 C. 细胞内液 D. 血液 E. 细胞外液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A. 自身调节 B. 正反馈 C. 负反馈 D. 体液调节 E. 神经调节 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 A. 体温、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 B.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C.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D.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 E.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 任务1-3 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B.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E.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神经冲动 B. 正反馈 C. 反应 D. 反射 E. 负反馈 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9电大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证据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在许可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许可证持有人可持许可证来证明自己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证据法学中的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3、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证是以证据的存在为前提,而不是以单纯的“自由”心证而认定事实。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直接言词制度:也称口证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 二、简答题 1、简述当事人主义的特点:(1)诉讼“当事人化”。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和主导。(2)程序公正。第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更强调程序公正的价值。(3)当事人有主动权。当事人主义给予当事人极大的权力。(4)法官中立。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3、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及例外:(1)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民事诉讼中具体证明对象的多数内容往往因存在其它证明方法而不具有以证据证明的必要性,从而削弱了证据裁判原则对事实认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例外。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1)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白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问规则;(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 三、论述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证据制度,与奴隶社会的神示证据制度相比,是审判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然而法定证据制度归根到底是一种唯心主义证据制度,机械而脱离实际。特别是法定证据制度把口供视为证据之王,造成了刑讯逼供泛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强烈的批判。(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所谓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评断标准,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基本规则): 法律预先规定了证据的形式,根据证据的形式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证据学第四次作业 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是由()承担。B.被告 3、下列刑事案件中,被告人需承担一定证明责任的是()。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4、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 C.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 5、如县检察院查获白某受贿的证据,以受贿罪对白某进行起诉,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检察院 6、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证明责任的是()。D.用人单位 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B.古罗马法时代 8、下列诉讼中,被告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刑事公诉 9、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某甲提出审判员王某是被害人的哥哥,应当回避。审判员王某应当回避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A.被告人某甲 10、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 11、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2、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都是()。D.盖然性的优势 13、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A.排除合理怀疑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第1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C.盖然性的优势 15、我国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对证明标准的规定也是采取了 ()。B.间接的方式 16、最早确定内心确信证明标准的国家是()。D.法国 17、( )主要是指甄别法,是审查鉴别的意思。A.个别审查 18、组织辨认可以公开辨认,也可以秘密辨认。下列各项中,应公开进行辨认的是()。C.尸体 19、司法人员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立的一般可能性的证明标准称为()。B.合理可能性标准 20、进行(),必须经县以上公安局长批准。B.侦查实验 21、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为了审查判断某一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情况下能否发生,而将该现象发生的过程加以重演或再现的一种活动和方法是()。B.侦查实验 22、司法认知的主体是()。A.人民法院

人体生理学01任务

01任务_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反射 C. 神经冲动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2. 安静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 入胞作用 D. 通道作用 E. 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3.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4. 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取决于 A. 前负荷 B. 后负荷 C.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D. 前、后负荷之和 E. 初动张力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5. 固定肌肉两端,给予一次刺激时产生的收缩形式是 A. 第长收缩 B. 第张收缩 C. 混合性收缩 D. 强直收缩 E. 不完全性收缩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6. 关于钠泵的生理意义,错误的是() A. 维持细胞内高钾 B. 维持细胞内高钠 C. 建立膜内外离子势能储备 D. 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E. 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7.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 ATP酶 B. 胆碱脂酶 C. 胆碱二脂酶

D. 脂肪酶 E. 腺苷酸环化酶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8. 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吞噬作用 E. 被动转运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9. 关于Na+泵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描述是 A. Na+泵能逆浓度差将进入到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出细胞外 B. Na+泵能顺浓度差将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到细胞内 C. 从细胞内移出的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 D. 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 E. Na+泵的活动要以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10. 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 A. 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 B.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 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11.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中央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核证据学参考答案资料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 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 ),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 肯定 C.继承 D.修正 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V B.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 法定证据制度 D. 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 证据方法 B. 证据力 D.证据原因 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B.奴隶社会 B.否定 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C.证明力 ) 。

A. 客观真实 B. 证据法 定 C. 自由心证 [第5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 法人 B. 非法人团体 C.公民个人 D.企事业单位 [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A. 客观性 B. 关联性 C. 排他 D. 合法性 [第7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 B. 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

C. 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 a D. 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 [第9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2 A. 十字形证明 B. 刑讯逼供 C袂斗 D.司法认知' [第10题](单选题)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O A. 法定证据制度 B. 神判法 C. 神誓法 D. 神示证据制度 [第11题](多选题)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 口头的厂 B.书面的代 C.复制的 D.实物的 [第12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0 A. 神誓Z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开卷)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 选择题题库(开卷) (2015年2月整理,已更新至14年7月试题) 单项选择题库 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D.本证和反证 2.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可信性、可靠性、可采性被称为( )。B.证明力 3.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独自实施过强奸犯罪。甲对乙强奸犯罪的揭发属于( )。D.证人证言 4.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A.证据材料 5.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6.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7.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执法人员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和指挥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证据事实进行互相询问、反驳和辩论的方法称为( )。C.对质8.两大法系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表述是相同的,都使用( )。D.盖然性的优势 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A.神示证明制度 10.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1.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力,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这称为( )。 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这一规定体现了()。B.证据裁判原则 3.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在证据学理论中被称之为( )。D.司法认知 4.甲在自家一楼阳台上装修,楼上二楼住户乙家阳台上的花盆突然坠下,将甲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后甲将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乙辩称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自己对此没有责任。甲否认花盆坠落是由于其装修 振动所致。对“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B.乙 5.英美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D.排除合理怀疑 6.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当事人陈述的共同之处在于()。D.都是言词证据 7.甲乙二人商谈归还欠款时,甲偷录了乙承认欠甲一万元钱的谈话。该录音带在甲乙二人的借款诉讼中()。A.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8.下列关于证人和证人证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作为证人9.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 )。D.神示证据制度10.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主要是()。 B.被告 1.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2.反证是指( )。 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4.“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B.证据裁判原则 5.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A.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D.在某一事物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曾与该事物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加以指认与确定的活动7.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8.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D.刘律师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9.被告人张某被指控犯有杀人罪。被告人张某要求在开庭时传唤其妻子出庭作证,证明案件发生时他在家里睡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张某的妻子可以充当证人 10.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 明所要达到的程度称为()。D.证明标准 1

人体生理学第四次任务答案

第四次任务: 0001 1. 呼吸过程包括() 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 4.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 C. 肺泡表面张力 5.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C. 交感神经兴奋 6.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C. NaHCO3 7.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 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8.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 B. 肺弹性阻力大 9. 肺换气是指() 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0.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 B. 中枢化学感受器 11. 氧离曲线是() 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12.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 13. 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门诊诊断为肺气肿。该患者的肺部可出现 E.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14.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 E.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 15.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 C. 乙酰胆碱 16. 气体运输主要形式 B. 化学结合 17.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 C. 肺泡无效腔 18.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B. 气体分压差 19.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D. 用力肺活量 20. 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是() C. 胸膜腔密闭 21. 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 A. 外周化学感受器 22.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缺氧机制是 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 23.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 2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 25. 肺泡通气量() 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 0002 1. 肺换气的动力是 A. 气体的分压差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 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

下面答案只供参考,大家可以用CTRL+F进行查找对照 电大【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电大【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答案】(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

2015年7月电大《证据学》期末真题

试卷代号:1017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证据学试题(开卷) 201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书证中,法院一般应当确认其效力,而不必进一步审查、质证的是()。 A.某县民政局提供的书证 B.当事人提供的书证 C.公务员贾某提供的证言 D.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书证 2.反证是指()。 A.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B.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C.直接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 D.能够证明对方当事入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 3.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 A.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证人听到被害人喊救命的证言 C.赃物 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4.“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A.直接言词原则B.证据裁判原则 C.自由心证原则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5.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B.证人 C.没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D.原告 6.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 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 C.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 D.在某一事物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曾与该事物接触过的有关人员加以指认与确定的活动 7.下列关于证明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B.证据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C.刑事诉讼中排除行为违法性的事实属于证明对象 D.证明对象与实体法规范无关 8.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向原告和证人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刘律师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刘律师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刘律师经被告授权后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刘律师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体生理学(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体生理学(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人体生理学》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四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两种形式: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形成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试50%。 1.形成性考核:共4次形考任务,每次包含10个模块测验,每个模块测验随机抽取5道题客观题,系统自动评阅,每题0.5分,满分为2.5分,形考任务总分为100分。2.终结性考试:闭卷,纸质考试或基于网络考试。 形考任务一 模块1 题目1 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选择一项: ……A……. 刺激强度 ……B……. 动作电位 ……C……. 阈值 ……D……. 反应强度 ……E……. 静息电位 题目2 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选择一项: ……A……. 阈电位 ……B……. 阈上刺激 ……C……. 阈刺激 ……D……. 阈下刺激 ……E……. 最适刺 题目3 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 选择一项:……A……. 物理刺激 ……B……. 阈下刺激 ……C……. 化学刺激 ……D……. 电刺激 ……E…….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题目4 兴奋性是指() 选择一项: ……A……. 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 ……B……. 细胞兴奋的外在表现 ……C…….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D……. 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射的过程 ……E…….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题目5 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B…….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C…….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D……. 阈值即阈电位 ……E…….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模块2 题目1 内环境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消化液 ……B……. 淋巴液 ……C……. 组织液

2016年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形成性考核证据学参考答案

2016年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形成性考核证据学参考答案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被告代理律师收集证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 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C. 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 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 选择一项: A. 直接言词原则 B.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C. 自由心证原则 D. 证据裁判原则 反馈 正确答案是:证据裁判原则 以下不属于言词证据的有() 选择一项: A. 鉴定结论

B. 视听资料 C. 刑事被告人的陈述 D. 证人证言 反馈 正确答案是:视听资料 不属于诉讼证据基本特征的是( ) 选择一项: A. 科学性 B. 合法性 C. 客观性 D. 关联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科学性 英美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选择一项: A. 高度的盖然性 B. 排除合理怀疑 C. 盖然性的优势 D. 内心确信 反馈

正确答案是:排除合理怀疑 诉讼中的绝对真实体现在对()的认定应当而且能够做到确定性和唯一性。 选择一项: A. 关键事实 B. 全部事实 C. 案件细节 D. 基本事实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关键事实 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 选择一项: A. 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救命的证言 C. 赃物 D.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反馈 正确答案是: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无罪推定原则经历了一个()的演变过程 选择一项:

2021年选择题电大证据学期末考试汇编

证据学选取 1 () (A.被害人陈述)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诉讼证据。 (A.法人B.非法人团队)不具备证人资格。 (A.成果意义上证明)是指运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成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形成确信心态。 (A.可以辨别是非人B.与犯罪嫌疑人有亲属关系人C.可以对的表达人D.与被害人有利害关系人)可以作为证人。(A.物证B.书证C.音像资料D.勘验笔录)属于实物证据。(A.刑事被害人陈述B.民事当事人陈述C.证人证言 D.鉴定结论)属于人证。(A.证据来源)是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原则。 (B.行为意义上证明)是指证明主体依照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活动。 (C.优势证据原则)是指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也许性 不不大于其不成立也许性原则。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察院、司法部关于合用简易程 序审理公诉案件若干意见》第7 条第4 款规定:“被告人自愿认罪, 井对起诉书所指控犯罪事实无 异议,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 判决。”这一规定属于(B.证据 裁判原则)例外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 讼证据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 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 据可以证明案件事实为根据依 法作出裁判。”这一规定体现了 (B.证据裁判原则) B 被告人供述普通都是(C 直接 证据)。 被告人口供在证据分类中是 (B.直接证据 C. 言词证据)。 被告人口供在证据分类中是 (B.直接证据 C.人陈述)。 被告人张某被指控犯有杀人 罪,张某规定法庭在开庭时传唤 与其共同居住爸爸出庭作证,证 明案件发生时她始终在家里看 电视。对这一规定,下列表述中 对的是(A 张某爸爸与本案当事 人有利害关系,不能充当证人 B.张某爸爸可以充当证人D.张 某爸爸有权回绝作证) 被害人陈述是国内(A.刑事诉 讼)中法定证据种类。 本证与反证划分同(B.举证责 任分担)基本一致,但却是两个 不同范畴问题,两者不能混淆。 不可以成为被害人陈述主体有 (法人) 不能反映案件重要事实证人证 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D 间 接证据)。 C 常用鉴定结论有(A.法医鉴定 B .刑事技术鉴定 C 司法精神 病鉴定D.其他技术鉴定)。 承担证明负责人提供证据对案 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限度 称为( D 证明原则 )。 传闻证据规则规定是(B.转述 她人见闻陈述不能作为证据 C 证人书面陈述原则上也应排除 D.证人只能就自己亲身耳闻目 睹状况作证) 传闻证据是指(B.证人在本案法 庭审理之外作出用来证明其自 身所主张事实各种陈述) 从证据分类上说,凡是减轻被 告人刑事责任证据,都是( B 无 罪证据)。 从证据分类上说,凡是证明被 告人有罪并应从重惩罚证据,都 是(B.有罪证据 C.直接证据) D 大陆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 原则立法表述是(A 内心确信B 高度盖然性)。 当事人陈述是国内(B.民事诉 讼 C 行政诉讼)中法定证据种 类。

人体生理学02任务

02任务_0007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2. 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3.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4. 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 A. II B. III C. VII D. IX E. XII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5.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6. 肝素广泛用于临床防治血栓形成,其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7.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原因是() A. 蛋白质吸收障碍 B. 叶酸吸收障碍 C.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D. 脂肪吸收障碍 E. 铁吸收障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8.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黏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 不易形成止血栓 B. 血管不易收缩 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 血凝块回缩障碍 E. 血液凝固障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9. Rh血型不合见于() A. Rh阳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B. Rh阴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C. Rh阴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 D. Rh阳性的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阴性的胎儿 E. Rh阳性的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10.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球蛋白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11.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2019年电大《证据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2019年电大《证据学》期未考试 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 1.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自由心证_。 2.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证据规则 3.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_从属关系__。 4.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__奴隶社会__。 5.混合式诉讼实行的是_诉讼双方权利对等诉讼制度。 6.我国的诉讼制度是_分权主义_的诉讼制度 7.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_奴隶社会__。 8.法律依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证据制度是法定证据制度 9.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_资产阶级_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10.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法国 11.疑罪唯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是我国_封建社会__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之一。 12.证据原因来自__办案人员___对证据证明力(或曰证明价值)的判断。 13.物证__可以不依赖言词证据___而存在。 14.以书证的内容所体现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书证划分为_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15.行政诉讼中的书证,由__被告___提供。 16._被害人陈述_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 17.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比准逮捕的人, 必须在拘留、逮捕后的_ 24小时 以内_进行询问。 18.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在证据 分类上同属__人证___。 19、侦查实验笔录应当归于_勘 验、检查笔录 20.证据的来源是原始证据和传 来证据的划分标准。 21.本证与反证的划分同_举证责 任的分担_基本一致,但却是两 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二者不能混 淆。 22.证明的主体是__诉讼主体 ___。 23.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 制度,是_神示证明制度_。 24._行为意义上的证明是指证明 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 实的活动。 25._结果意义上的证明_是指运 用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结 果,特别是指司法人员对案件事 实形成确信的心态。 26.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 事实,这里所说的法律__包括实 体法和程序法__。 2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_古 罗马法时代 28.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在承担 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 讼不同,是由_被告_承担。 29._优势证据标准_是指执法人 员认定案件事实成立的可能性 大于其不成立的可能性的标准。 30、无罪推定的内核是判决前, 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_。 31.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_欧洲大 陆_的一些国家. 二、多选 1.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 包括_司法、执法、仲裁和公证、 监察_等活动。 2.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 则可以分为_诉讼证据规则、非 诉讼证据规则___。 3.诉讼证据规则包括__刑事诉 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___中 运用证据的规则。 4.非诉讼证据包括__行政执行、 仲裁、监察、公证___等活动中 运用证据的规则。 5.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 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价值和证明作用。以及人们通常 所说的__可信性、可采性、可靠 性。 6.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 实,它可以是___口头、书面、 复制、实物____的。 7.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 __刑讯逼供、口供主义_。 8.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_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心证达到确 信的程度__。 9.诉讼证据是__审判人员、检察 人员、侦查人员__依照法定的程 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 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10.其他可以用来发现犯罪行为 和查获犯罪分子的存在物也是 物证的种类之一。如__人体的特 征、物体的位置、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气味__。 11.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__提 供与调取、勘验检查、扣押、搜 查__。 12.以下__身份证、公证文书、认 证书、经济合同__是书证。 13._能够辩别是非的人、与犯罪 嫌疑人有亲属关系的人、能够正 确表达的人、与被害人有利害关 系的人_可以作为证人。 14._法人、非法人团体_不具有证 人资格。 15、询问证人时_不得少于两名 办案人员、必须个别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