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期中试题答案

20XX 级化工卓越班第二阶段测试 注:请将计算过程写于在题目下方空白处。 1、若小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与其他雨滴发生合并,雨滴直径增大了30%,则雨滴合并前后的自由沉降速度比为 1/1.69 。(设雨滴下降过程中始终处于层流区) 2、已知旋风分离器的平均旋转半径为0.5 m ,气体的切向进口速度为20 m/s ,则该分离器的分离因数为 81.55 。 3、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滤饼,其操作特征是:洗液流径长度约为过滤终了时滤液流径长度的 2 倍;洗液流通截面面积是过滤面积的 0.5 倍。 4、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参数包括 临界直径 、 分离效率 和 压降 。 5、流态化的流化形式分为 散式 流化和 聚式 流化两种;当流化床的流化介质及固体颗粒的密度、床层颗粒质量一定,若颗粒直径增大,则起始流化速度 增大 ,带出速度 增大 ,床层压降 不变 。 6、用38个635×635×25mm 的框构成的板框过滤机过滤某悬浮液,操作条件下的恒压过滤方程为τ42103060-?=+q .q ,式中q 的单位为m 3/m 2,τ的单位为s 。则过滤常数 K = 3×10-4 m 2/s ;V e = 0.9193 m 3。 7、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宽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 不变 ,生产能力 加倍 。 8、某降尘室高2m ,宽2m ,长5m ,用于矿石焙烧炉的炉气除尘。矿尘密度为4500 kg/m 3,其形状近于圆球,操作条件下气体流量为25000m 3/h ,气体密度为0.6kg/m 3,黏度为3×10-5Pa·s 。则理论上能除去矿尘颗粒的最小直径为_ _91.3_ _μm。 9、聚式流化床操作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床层压降的变化来进行判断。当发生节涌时,床层压降 波动剧烈 ;发生沟流时,床层压降 比正常值偏小 。 10、忽略介质阻力,转筒真空过滤机转速提高至原来的1.5倍,其它条件不变,则其生产能力为原来的 1.22 倍。

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一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一第二阶段在线作 业

第1题自由沉降的意思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自由沉降”的定义。 第2题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初始的阻力来自过滤介质;随着过滤的进行、滤饼增厚,过滤阻力包括了过滤介质及滤饼层的阻力。 第3题回转真空过滤机中是以下部件使过滤室在不同部位时,能自动地进行相应的不同操作: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回转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 第4题板框过滤机中: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板框过滤机的“板”分为过滤板和洗涤板两种。 第5题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分割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分割直径”的定义。 第6题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分离效率”的定义。 第7题过滤基本方程是基于推导得出来的。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基本方程式假设滤液通过滤饼通道的流动为层流。 第8题一般而言,旋风分离器长径比大及出入口截面小时,其效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一般旋风分离器的出入口截面尺寸和直径是成一定比例的,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出入口截面就会较小。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效率高、阻力大。 第9题一般而言,旋风分离器长径比大及出入口截面小时,其阻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一般旋风分离器的出入口截面尺寸和直径是成一定比例的,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出入口截面就会较小。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效率高、阻力大。 第10题推导过滤基本方程式时一个最基本的依据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基本方程式假设滤液通过滤饼通道的流动为层流。 第11题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不够满意,有人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哪一个建议较合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并联另一个相同的分离器,会使入口速度降低,导致效率下降;串联另一个相同的分离器,并不影响分割直径,但颗粒的分离时间和分离路径延长,使分离效率有所增加;串联另一个小尺寸的分离器,可减小分割直径,颗粒的分离时间和分离路径也延长,使分离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阻力增加的较大。 第12题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时,如粘度降低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Word文档

中国石油大学数据结构上机实验8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号2015011512 姓名胡明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时间2018.6.5 一、实验题目: 实验八最短路径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杰斯特拉算法 2. 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计算途中一点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三、算法设计分析 实验由4个函数共同组成。其功能描述如下: (1)主函数:统筹调用各个函数以实现相应功能 void main() (2)创建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函数 Status CreateDG(MGraph &G) { int i,j,k,w; char v1,v2; printf("请输入顶点数和边数:"); scanf("%d%d",&G.vexnum,&G.arcnum); printf("\n请按次序输入%d个顶点字母标号(如ABCD等):",G.vexnum); getchar(); //弹出缓冲区中上次最后出入的换行符,即最后按下的回车键 for (i=0;i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在线考试(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 化工原理二》 学习中心:中泰学习中心 姓名:_唐雪垠 学号:204485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填空题(36分,每空2分) 1. 在1 atm , 0℃条件下,CO 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1.38×10-5 m 2/s 。若保持压力条件不变,温度增加到25℃,则扩散系数变为 1.77?×10?-9 m 2/s ;若保持温度为0℃,压力增大到2 atm ,则扩散系数变为 0.84?×10?-9 m 2/s 。 2. 30℃下C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 1.885×105kPa ,该温度下CO 2分压为15kPa 的混合气与含CO 20.002kmol/m 3的水溶液接触,CO 2的传质方向为 吸收 。 3. 利用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进料摩尔分数为0.6,要求塔顶轻组分的摩尔分数不小于0.9,则塔顶产品量的最大值为 63.2 kmol/h 。 4. 用纯溶剂吸收某二元混合气中的溶质。在操作范围内,体系的相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气液两相逆流操作。当入塔气体的浓度下降时,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的出塔浓度 上升 ,溶质的吸收率 提高 ,吸收液的出塔浓度 降低 。 5. 当精馏塔进料为汽液混合物且汽液比为3∶2时,进料热状况参数为 0.6 。 6.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 1 ,回流比等于 0 。 7. 精馏过程设计时,降低操作压力,则相对挥发度 增加 ,塔顶温度 降低 ,塔底温度 降低 。 8. 湿度为H 0、相对湿度为?0、干球温度为t 0的湿空气,经过一个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 E =b y a y A ?b x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化工原理(二)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在恒速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干燥速率恒定,当干燥至含水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恒重,并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 ? ? 2.(2.5分)理想干燥器的特点为。 ? ? ? 3.(2.5分)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 ? 4.(2.5分)不仅与湿物料的性质和干燥介质的状态有关,而且与湿物料同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及相对速度有关的是湿物料的。 ? ? ? 5.(2.5分)湿空气通过换热器预热的过程为________。

? ? ? 6.(2.5分)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其吸收水汽的能力。 ? ? ? 7.(2.5分)湿度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________。 ? ? ?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8.(2.5 分)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 分) ? ? ?

10.(2.5 分) ? ? ? 11.(2.5分)不能引发降液管液泛这种不正常操作现象的原因是: ? ? ?

12.(2.5 分) ? ? ? 13.(2.5分)下列几种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 ? 14.(2.5分)下列几种板式塔中,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 ? 15.(2.5分)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

? ? ? 16.(2.5分)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将导致: ? ? ? 17.(2.5分)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________。 ? ? ? 18.(2.5分)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各参数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 ? 19.(2.5分)如需将空气减湿,应使气温。 ? ? ? 20.(2.5分)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________。 ? ? ? ?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题_150214570729165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 A、循环队列 B、链表 C、哈希表 D、栈 2.一个向量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100,每个元素的长度为2,则第5个元素的地址是() A、110 B、108 C、100 D、120 3.假设带头结点的单向循环链表的头指针为head,则该链表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head= =NULL B、head–>next= =NULL C、head–>next= =head D、head!=NULL 4.若进栈序列为1,2,3,4,5,6,且进栈和出栈可以穿插进行,则不可能出现的出栈序列是() A、2,4,3,1,5,6 B、3,2,4,1,6,5 C、4,3,2,1,5,6 D、2,3,5,1,6,4 5.下列关键字序列中,构成小根堆的是() A、{12,21,49,33,81,56,69,41} B、{81,69,56,49,41,33,21,12} C、{81,49,69,41,21,56,12,33} D、{12,21,49,33,81,41,56,69} 6.下列数据结构中,不属于二叉树的是() A、B树 B、AVL树 C、二叉排序树 D、哈夫曼树 7.用顺序存储的方法来存储一棵二叉树,存放在一维数组A[1..N]中,若结点A[i]有右孩子,则其右孩 子是()。 A、A[2i] B、A[2i-1] C、A[2i+1] D、A[i/2] 8.设树T的高度为4,其中度为1、2、3、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2、1、1,则T中叶子数为() A、 5 B、 6 C、7 D、 8 9.有数据{53,30,37,12,45,24,96},从空二叉树开始逐个插入数据来形成二叉排序树,若希望高 度最小,则应选择下面哪个序列输入() A、45,24,53,12,37,96,30 B、37,24,12,30,53,45,96 C、12,24,30,37,45,53,96 D、30,24,12,37,45,96,53 1

中国石油大学 2012-2013自动控制原理 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测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信控学院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20XX年11月25日 一、简答题(18分)

1. 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3分) 2.什么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答: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其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即叠加性与齐次性。(3分) 3.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范围是:线性定常系统(3分) 4.控制器中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环节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超调量降低,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自然振荡频率;(3分) 5.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开环增益、系统型别、输入信号的形式与幅值。(3分) 6.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均具有负实部,或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s左半平面。(3分) 二、(1)由图1所示系统结构图求出相应的传递函数()/() C s N s。 C s R s和()/()

(8分) 图1 系统结构图 (2)由图2所示系统结构图求出相应的传递函数()/()C s R s 。(8分) 图2系统结构图 解:(1)当仅考虑()R s 作用时,经过反馈连接等效,可得简化结构图(图1-1),则系统传递函数为 12221212 22123 322 1()()111G G G H G G C s G G R s G H G G H H G H -==-++- (4分) 图1-1()R s 作用时的简化结构图 当仅考虑()N s 作用时,系统结构图如图1-2所示。系统经过比较点后移和串、并联等效,可得简化结构图,如图1-4所示。则系统传递函数为 1122121221322123 (1)()()1()1G H G G G G H C s N s G H G H G H G G H ++==---+ (4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2017)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 ——副标题 学生姓名:张 三 学 号:1301013101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5班 指导教师:李 四 2017年 6月15日

——副标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C++ Builder 6.0中丰富的控件资源和系统 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ear form ——副标题 Abstract 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 “Abstract” 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三号,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小二,加粗,1.5倍行距,间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1.5倍行距,间距:间距:段前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Key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加粗。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如需换行,则新行与第一个关键词首字母对齐。 Key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中国石油大学2011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 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卷(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测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一、简答题(15分)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2.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什么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答: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其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即叠加性与齐次性。 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范围是:线性定常系统 5.控制器中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环节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超调量增加,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自然振荡频率;允许选取较高的开环增益,因此在保证一定的动态性能条件下,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二、 (12分)如图1所示单容水箱,A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i Q 为输入流量,o Q 为 输出流量,H 为水箱的实际液位, H Q o α=,α为流量系数。当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相等时,液位维持在0H 处,000H Q Q o i α==。 (1) 以i Q 为输入,以H 为输出,建立该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3 分) (2) 对(1)中非线性微分方程在0H 处进行线性化,求线性化微分方程,并 求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9分) 图1 解:(1)由物料平衡得下列方程 i o i dH A Q Q Q dt =-=- 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为 (1 i dH Q dt A =- ① (3分) (2)考虑到 000i i i o o o H H H Q Q Q Q Q Q =+??? =+???=+?? 代入①式得 (00()1 i i d H H Q Q dt A +?=+?- (2分) 即 (01 i i d H Q Q dt A ?=+?- ② 在0H 处展开成Taylor 级数,只取到线性项 H

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据结构考研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1.理解数据结构、存储结构、算法、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ADT)等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线性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ADT 定义以及基于不同存储方式(顺序、链式等)的实现,并能对占用存储空间情况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3.掌握典型的查找结构(静态表、搜索树、散列等)、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及性能分析。4.掌握内部排序(选择、插入、交换、归并等)的重要算法的基本思想、特点及性能分析。5.能够运用学习的数据结构及算法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即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建模,能熟练使用高级语言(C 或C++或JAVA 等)进行模型的具体实现(编程)。 二、考试内容 1.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重要性(1)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各种存储结构的空间占用情况及映射逻辑关系的方式(3)算法的评价及对算法渐近时间复杂性的理解2.一般线性表(1)一般线性表ADT 的定义(2)线性表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存储方式、特点、重要操作的算法,下同)(3)线性表ADT 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存储方式、特点、重要操作的算法,下同)3.特殊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1)栈的特点及栈ADT 的定义(2)栈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3)栈ADT 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4)栈ADT 的应用(表达式求值、递归处理、迷宫问题)(5)队列的特点及队列ADT

的定义(6)队列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7)队列ADT 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8)队列ADT 的应用(广度遍历、资源分配问题)(9)字符串特点及串ADT 的定义(10)字符串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重点掌握经典的模式匹配算法:BF,KMP)(11)数组的特点及ADT 定义(12)数组ADT 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重点掌握多维数组的存储结构)(13)特殊矩阵的存储及操作实现(重点掌握分布有规律的特殊矩阵和分布无规律的稀疏矩阵如何高效存储及矩阵典型操作的实现)4.树与二叉树(1)二叉树的特点及ADT 定义(2)二叉树的重要性质及证明(3)二叉树基于顺序存储的实现(4)二叉树基于链式存储的实现(重点掌握重要操作:建立、遍历、求深度、计算叶子等等)(5)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为什么加线索?如何记录线索?如何使用线索?)(6)建立(画)线索二叉树(7)树、森林的定义及特点(8)树的存储结构(重点掌握子女-兄弟表示)(9)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10)树和森林的遍历(11)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的构造过程(12)二叉排序树的定义及建立(重点掌握结点的插入和删除的思想和过程)(13)平衡二叉树的定义及建立(平衡的目的?如何达到平衡?)(14)堆的定义及建立和调整(堆的构造和调整过程)5.图(1)图的基本概念及ADT 定义(2)图的ADT 的实现(存储方式及基本操作实现)①邻接矩阵存储(无向图、有向图、无向带权图、有向带权图)②邻接表存储(无向图、有向图、无向带权图、有向带权图)③各种存储方式下操作的算法实现(图的建立、遍历、插入边、删除边等)(3)图的遍历及生成树①

中国石油大学2011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_案)

一、 简答题 (15分) 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 答: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2. 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 什么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答: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其特征是满足叠加原理,即叠加性与齐次性。 4.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应用范围是:线性定常系统 5. 控制器中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环节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超调量增加,调节时间缩短,且不影响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自然振荡频率;允许选取较高的开环增益,因此在保证一定的动态性能条件下,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二、 (12分)如图1所示单容水箱,A 为水箱的横截面积,i Q 为输入流量,o Q 为 输出流量,H 为水箱的实际液位, H Q o α=,α为流量系数。当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相等时,液位维持在0H 处,000H Q Q o i α==。 (1) 以i Q 为输入,以H 为输出,建立该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3 分) (2) 对(1)中非线性微分方程在0H 处进行线性化,求线性化微分方程,并 求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9分) 图1 解:(1)由物料平衡得下列方程 i o i dH A Q Q Q dt α =-=- H

单容水箱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为 (1i dH Q dt A α=- ① (3分) (2)考虑到 000i i i o o o H H H Q Q Q Q Q Q =+??? =+???=+?? 代入①式得 (00 () 1i i d H H Q Q dt A α+?=+?- (2分) 即 (0 1i i d H Q Q dt A α?=+?- ② 将在0H 处展开成Taylor 级数,只取到线性项 H = (2分) 代入②,并考虑000H Q Q o i α==,得 1i d H Q H dt A ?? ?=?- ? ?? ? 整理得 1+ i d H H Q dt A ??= ? ③ (2分) ③即为所求的线性微分方程 在③两边取拉氏变换得 1+()()i s H s Q s A ??= ? (2分) 故其传递函数为 1 ()()() + i H s A G s Q s s = == (1分)

石油大学化工原理2004复试

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题

2004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及填空题(共30分)总 7 页第 1 页 1.某稳定流动管路,流体在流经一半开闸阀后,其质量流量 C ,总机械能 B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2.如在测定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时,错误地将压力表安装在泵出口调节阀以后,则操作时压力 表读数(表压)将 D 。 A 随真空表读数的增大而减小 B 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C 随泵的实际扬程增大而增大 D 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3.离心式水泵吸入管路漏入过量的空气后,将发生 D 现象,当离心式水泵入口压力低 于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发生 A 现象。 A 气蚀 B 气浮 C 过载 D 气缚 4.灰体辐射能力 B 同温度下黑体辐射能力;灰体的吸收率 C 该灰体的黑度。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5.实验室用水吸收NH3的过程,气相中的浓度梯度 A 液相中的浓度梯度(均已换算为相 应的液相组成);气膜阻力 A 液膜阻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6.下列情况 D 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 A 气液负荷过大 B 过量雾沫夹带 C 塔板间距过小 D 过量漏液 7.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C 。 A 理论板假定 B 理想物系 C 恒摩尔假定 D 塔顶泡点回流 8.有一黑表面,当其温度分别为327℃和27℃时,向外辐射的能量之比为 D 。 A 2 B 4 C 8 D 16 4倍。假定液面高度、管9.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则水的流量为原流量2 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且管路出口处的流体动能项可忽略。 10.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80mmHg,其绝压= 0.87 kgf/cm2= 85326 Pa, 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20mmHg。 11.降液管内停留时间太短会造成过量气泡夹带,而泛点率过大则会造成过量雾沫夹带,气相流速太小会造成漏液。

在线作业答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秋《化工原理(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100分满分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秋《化工原理(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100分满分答案 单选题 (共20道题) 1.( 2.5分)多层平壁定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下列准数中反映物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系数影响的是。 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A、Nu B、Re C、Pr D、Gr 正确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是依据来设计的。 A、核状沸腾与膜状冷凝 B、膜状沸腾与膜状冷凝 C、核状沸腾与滴状冷凝 D、膜状沸腾与滴状冷凝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A、表面光滑、色泽较深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C、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D、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正确答案:C 分 5.(2.5分)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汽冷凝,内管管壁温度接近℃。 A、35 B、119.6 C、84.8 D、60.8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差。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A、两流体的温度差

B、两流体的速度差 C、同一流体的温度差 D、流体温度和壁温度差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不合理的是。 A、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壳程 B、饱和蒸汽宜走壳程 C、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 D、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程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大于饱和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 B、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饱和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 C、空气一侧的对流热阻很小,可以忽略 D、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饱和蒸汽的温度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的理解错误的是。 A、热负荷决定于化工工艺的热量衡算 B、传热速率决定于换热设备、操作条件及换热介质 C、热负荷是选择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的依据 D、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由传热速率确定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一般工程材料,其辐射能力愈大,其吸收辐射的能力。 A、愈小 B、也愈大 C、与辐射能力无关 D、不变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A、. B、. C、. D、. 正确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A、. B、. C、.

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 姓名:赵文山 学号:201208036129 专业班级: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班 2013年11月10日

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自动控制技术,着重论述了自动控制系统及PID控制原理,并对自动控制技术在给水排水方面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自动控制、控制原理、自动控制技术 引言:经济建设的腾飞,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在短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在生产、科研、管理诸方面尽快实现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用机器、仪表、仪器、电子计算机或其他自动化装置,代替人的大脑和手去参与各种活动。因为手动控制不如自动控制准确、可靠、快速,而且还不易消除主管误差。所以,自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给水排水方面,自动控制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渐渐的取代人工控制,使得水厂和污水厂的工作更加便捷、有效。 一、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自动控制是相对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 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将人类从复杂、危险、繁琐的劳动环境中解放出来并大大提高控制效率。自动控制是工程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利用反馈原理的对动态系统的自动影响,以使得输出值接近我们想要的值。从方法的角度看,它以数学的系统理论为基础。我们今天称作自动控制的是二十世纪中叶产生的控制论的一个分支。而这基础的结论是由诺伯特·维纳,鲁道夫·卡尔曼提出的。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远程教育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9 年月

题目要求:设计一个稀疏矩阵计算器,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以及矩阵的转置运算。采用菜单为应用程序的界面,用户通过对菜单进行选择,分别实现矩阵的相加、相减、相乘以及矩阵转速运算。 1需求分析 1. 稀疏矩阵是指稀疏因子小于等于0.5的矩阵。利用“稀疏”特点进行存储和计算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计算效率。实现一个能进行稀疏矩阵基本运算的运算器。 2. 以“带行逻辑链接信息”的三元组顺序表表示稀疏矩阵,实现矩阵转置,以及两个矩阵的加、减、乘的运算。稀疏矩阵的输入形式采用三元组表示,运算结果以阵列形式列出。 3. 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进行,数组的建立方式为边输入边建立。首先输入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并判别给出的两个矩阵的行列数是否与所要求的运算相匹配。 4. 程序可以对三元组的输入属性不加以限制;根据对矩阵的行列,三元组作之间插入排序,从而进行运算时,不会产生错误。 5. 在用三元组表示稀疏矩阵时,相加、相减和相乘所产生的结果矩阵另外生成。 6. 运行环境:VC6.0++。 2概要设计 稀疏矩阵元素用三元组表示: typedef struct{ int i; //非零元的行下标 int j; //非零元的列下标 int e; //矩阵非零元 }Triple; 稀疏矩阵采用三元组顺序表存储: #define MSXSIZE 12500 //假设非零元个数的最大值为200 #define MAXRC 10 //假定矩阵的最大行数为10 typedef struct { int mu ; //矩阵的行数 int nu ; //矩阵的列数 int tu ; //矩阵的非零元素个数 Triple data[MAXSIZE+1]; //非零元三元组表,data[0]没有用 int rpos[MAXRC+1]; //各行第一个非零元素的位置表 }Tabletype; 系统主要函数及功能如下: Menu( ):主控菜单,接收用户的选项; Input_Matrix( ):输入矩阵; Print_matrix( ):输出矩阵; Cal_matrix( ):计算矩阵每行第一个非零元在三元组中的位序号; TransposeMatrix( ):矩阵转置; Add_Matrix( ):矩阵加法运算;

中国石油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15-2016年期末考试 B卷 - 答案

B卷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闭卷,适用于:测控)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和 被控对象 组成。 2. 就控制方式而言,如果系统中不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输出量不参与控制,则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 ;如果系统中存在输出到输入的反馈,输出量参与控制,则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 3.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00 (s)H(s),(0.1s 1) G s = +试求当输入信号 (t)t r α=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_______ 。 4. 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1(s)G 与2(s)G 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 为(s),G 则(s)_____________G =。 5. 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5(t)20e t g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_______________。 6. 控制系统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7. 若要求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离虚轴越 __远__(远/近)越好。 8.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25 (s),25 G s s = ++则该系统是_欠_(过/欠/临界)阻尼系统。 9. 常用的三种频率特性曲线是 Nyquist 曲线(极坐标图) 、 Bode 曲线 、和 Nichols 曲线 。 10. 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I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有关 (有关/无关),与采样周期 有关 (有关/无关)。 12. 非线性系统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是 描述函数法 、 相平面 和逆系统方法。 12(s)G (s) G +20 0.5s +1 1 Ts +2 22 2n n n s s ω?ωω++/100α0(t)K (t)(t)dt t p p i K m e e T =+ ?1 (s)K (1s) c p i G T s τ=++

(整理)中国石油大学年春化工原理第三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2012年春化工第三阶段在线 作业答案 第1题多层平壁定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多层定态传热是一串联传热过程。各层的传热速率相等,则推动力(温度差)大的层热阻一定大。 第2题下列准数中反映物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系数影响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可根据各准数的物理意义判断。 第3题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是依据来设计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工业锅炉中是沸腾传热,膜状沸腾时传热面表面的蒸汽层产生较大的热阻,不利于传热,故设计时按核状沸腾;工业冷凝器中是冷凝传热,虽然滴状冷凝传热系数更大,但传热表面很难维持滴状冷凝,故设计时按膜状冷凝。 第4题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减少热损失,就是要减小设备表面向环境的传热量,即降低金属皮的黑度(吸收率)。 第5题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汽冷凝,内管管壁温度接近℃。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传热面壁温接近热阻小的一侧流体的温度。因为空气的热阻远远大于蒸汽冷凝的热阻,故壁温接近蒸汽一侧的温度。 第6题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差。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壳程数增加,传热温差降低。 第7题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对流传热是流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故推动力应为流体温度和壁面温度之差。 第8题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不合理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壳程流通截面较大,流量较小的流体走壳程流速更小,很难达到湍流。 第9题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饱和蒸汽冷凝是有相变的对流传热,其对流传热系数远远大于空气的;总传热系数接近较小的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大则热阻小;壁温接近对流传热系数大的一侧流体温度。 第10题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的理解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是由热负荷决定的,传热速率是选择换热设备的依据,故D是错误的。 第11题一般工程材料,其辐射能力愈大,其吸收辐射的能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因一般工程材料,其黑度等于吸收率,故其辐射能力愈大、吸收辐射的能力也愈大。 第12题

2015(1)年度中国石油大学数据结构试题及答案

数据结构试题 一、单选题 1、在数据结构的讨论中把数据结构从逻辑上分为() A 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B 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 C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 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2、采用线性链表表示一个向量时,要求占用的存储空间地址() A 必须是连续的 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 一定是不连续的 D 可连续可不连续 3、采用顺序搜索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顺序表时,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 A n B n/2 C (n-1)/2 D (n+1)/2 4、在一个单链表中,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和p之间插入结点s,则执行()。 A s→link= p→link;p→link= s;

B p→link = s; s→link = q; C p→link= s→link;s→link= p; D q→link = s;s→link = p; 5、如果想在4092个数据中只需要选择其中最小的5个,采用()方法最好。 A 起泡排序 B 堆排序 C 锦标赛排序 D 快速排序 6、设有两个串t和p,求p在t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叫做()。 A 求子串 B 模式匹配 C 串替换 D 串连接 7、在数组A中,每一个数组元素A[i][j]占用3个存储字,行下标i从1到8,列下标j从1到10。所有数组元素相继存放于一个连续的存储空间中,则存放该数组至少需要的存储字数是()。 A 80 B 100 C 240 D 270 8、将一个递归算法改为对应的非递归算法时,通常需要使用()。 A 栈 B 队列 C 循环队列 D 优先队列 9、一个队列的进队列顺序是1, 2, 3, 4,

2012-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闭卷,适用于:自动化、测控、电气)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自动化系 考试日期 2013年1月18日

一.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 自动控制基本控制方式包括开环控制、_反馈控制___和 复合控制 。 2.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稳定性 、快速性 和 准确性 。 3.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稳定,要求所有的闭环特征根位于 s 平面左半平面_;线性定常离散系 统稳定,要求所有的闭环特征根位于z 平面 单位圆内部_。 4.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拉氏变换与 输入信号拉氏变换 之比。 5. 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的数学基础是 拉氏变换 ,主要数学模型是 传递函数 。线性离散控 制系统的数学基础是 Z 变换 ,主要数学模型是 脉冲传递函数 、差分方程等。 6. 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 导数;线性系统对输 入信号积分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 积分。 7. 对于稳定的高阶系统,闭环极点负实部的绝对值越大,其对应的响应分量衰减得越 快___ (快/慢)。因此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可以利用其 主导 极点的响应成分近似代替。 8. 影响系统稳态误差的因素包括:系统型别、开环增益、输入信号的形式和幅值。 9. 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10. 劳斯稳定性判据中,劳斯表第一列各系数符号改变的次数,代表 s 右半平面闭环特征根 的个数。 11. 根轨迹是描述系统的参数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的 闭环 极点在S 平面的变化轨迹。若相 邻两极点间有根轨迹,则必有 分离点 。 12.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 其中P 是指 开环系统 的s 右半平面极点数 ,Z 是指 闭 环系统 的s 右半平面极点数,R 是指奈奎斯特曲线绕 (-1,j0) 点旋转的圈数。 13. 系统带宽是指当 闭环(开环/闭环)频率响应的幅值下降到零频率值以下3分贝时,对应的 频率称为带宽频率。系统带宽频率越大,则系统响应速度越 快 (快/慢)。 14. 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1 (1)p i K s T s τ+ +,由于引入积分环节,改善了系统的 稳态 性能。 15. 串联超前校正是利用了校正环节的 相角超前 特性, 增大 (增大/减小)了系统截 止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稳定裕度。 16. 滞后校正是利用校正环节的 高频衰减 特性, 减小 (增大/减小)了截止频率和系 统带宽,但增加了原系统的相角裕度。 17. 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满足 叠加原理。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包括 主要包括 相平面法 、 描述函数法 和逆系统法。其中,相平面 方法是一种图解分析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用于一阶和二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