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工单元操作吸收习题

2015年化工单元操作吸收习题
2015年化工单元操作吸收习题

化工单元操作吸收习题库

一、填空题:

1、溶解平衡时液相中___溶质的浓度___,称为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溶解度;它是吸收过程的____极限____,并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减小___,随压力的升高而___增大____。

2、压力____增大___,温度____降低_____,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3、由双膜理论可知,____双膜___为吸收过程主要的传质阻力;吸收中,吸收质以_____分子扩散____的方式通过气膜,并在界面处____溶解____,再以____分子扩散____的方式通过液膜。

4、填料塔中,填料层的压降与_____液体喷淋量_____及_____空塔气速_____有关,在填料塔的△P/Z 与u 的关系曲线中,可分为____恒持液量区___、 ____载液区____及___液泛区____三个区域。

5、吸收操作的依据是____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____,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6、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 p =*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难溶___气体。

7、对极稀溶液,吸收平衡线在坐标图上是一条通过 原 点的 直 线。

8、对接近常压的低溶质浓度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E ___不变___,相平衡常数m ___减小____,溶解度系数H ____不变_____。

9、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中的溶质组分分压总是___大于_____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上方_____。 10、吸收过程中,X K 是以___X * - X ___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单位是___kmol/(m 2.s)__。

11、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G L L k H k K +=11,其中L

k 1表示___液膜阻力____,当___H/k G ____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2、在1atm 、20℃下某低浓度气体混合物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1.0=G k kmol/(m 2.h.atm),液膜吸收系数25.0=L k kmol/(m 2.h.atm),溶质的溶解度系数150=H kmol/(m 3.atm),则该溶质为易溶_气体,气相吸收总系数=Y K ____0.0997___kmol/(m 2.h.△Y)。

13、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增大___,吸收推动力___增大___。

14、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吸收任务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___无限高。

15、用吸收操作分离气体混合物应解决下列三方面问题:_溶剂的选择 、 溶剂的再生 与 吸收设备 。

16、在填料塔操作时,影响液泛气速的因素有__填料的特性___ 、___流体的物性___和____液气比_____。

17、在填料塔设计中,空塔气速一般取____液泛_____气速的50% ~ 80%。若填料层较高,为了有效地润湿填料,塔内应设置____液体的再分布____装置。

18、填料塔操作中,气液两相在塔内互成___逆__流接触,两相的传质通常在_填料表面___的液体和气体间的界面上进行。

19、在吸收操作中,____气相___总量和____液相_____总量将随吸收过程的进行而改变,但____惰性气体___和____溶剂___的量则始终保持不变。

20、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气体混合物

21、在吸收塔的计算中,通常不为生产任务所决定的是吸收剂的用量和吸收液的浓度

22、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23、设计中,最大吸收率ηmax与液气比、相平衡常数m、液体入塔浓度X2,而与

吸收塔型式无关。

24、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是气相总压不超过506.5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___

25、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各不相同。

26、只要组分在气相中心的分压大于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27、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 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溶解度系数H之间的关系为:H A>H B

28、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 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相平衡常数m之间的关系为:m A<m B

29、下列不为双膜理论基本要点的是:在气、液两相主体中,吸收质的组成处于平衡状态

30、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时,以气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31、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增大

32、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减小

33、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X*—X(以气相组成差表示)为Y—Y*

34、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___________

35、吸收操作中,当物系的状态点处于平衡线的下方时发生解吸过程

36、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37、吸收操作中,增大吸收剂用量使设备费用减少,操作费用增大

38、逆流吸收操作线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39、吸收操作中,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可用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量。

40、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吸收剂纯度下降

41、吸收操作气速一般大于载点气速而小于泛点气速

42、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液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变小

43、吸收过程产生的液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体速度过大

44、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时,应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入气体

45、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气相的流速。

46、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

47、吸收在逆流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吸收剂用量(能正常操作),将引起吸收推动力减小

48、吸收操作过程中,在塔的负荷范围内,当混合气处理量增大时,为保持回收率不变,可采取降低操作温度的措施

49、其它条件不变,吸收剂用量增加,填料塔压强降增加

50、吸收时,气体进气管管端向下切成45度倾斜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塔内向下流动液体进入管内

51、除沫装置在吸收填料塔中的位置通常为液体分布器上方

52、液体再分布器是能改善液体壁流现象的装置。

53、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Y1,则:出塔气体浓度Y2将增加

54、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

55、常压下200C下稀氨水的相平衡方程为y*=0.94x,今使含氨5%(摩尔)的含氨混合气体和x=0.1的氨水接触,则发生解吸过程。其它不变,若改为含氨10%(摩尔)的混合气体和x=0.05的氨水接触,则发生吸收过程

二、简答题:

1、吸收分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分类?

答:依据是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1)按过程有无化学反应:分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2)按被吸收组分数:分为单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

(3)按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分为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

(4)按溶质组成高低:分为低组成吸收、高组成吸收

2、吸收操作在化工生产中有何应用?

答: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重要方法,它在化工生产中有以下应用。

①分离混合气体以回收所需组分,如用洗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等。

②净化或精制气体,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③制备液相产品,如用水吸收氯化氢以制备盐酸等。

④工业废气的治理,如工业生产中排放废气中含有NO SO等有毒气体,则需用吸收方法

除去,以保护大气环境。

3、吸收与蒸馏操作有何区别?

答:吸收和蒸馏都是分离均相物系的气—液传质操作,但是,两者有以下主要差别。

①蒸馏是通过加热或冷却的办法,使混合物系产生第二个物相;吸收则是从外界引入另一

相物质(吸收剂)形成两相系统。因此,通过蒸馏操作可以获得较纯的组分,而在吸收操作中因溶质进入溶剂,故不能得到纯净组分。

②传质机理不同,蒸馏液相部分气化和其相部分冷凝同时发生,即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

分同时向着彼此相反方向传递。吸收进行的是单向扩散过程,也就是说只有溶质组分由气相进入液相的单向传递。

③依据不同。

4、实现吸收分离气相混合物必须解决的问题?

答:(1)选择合适的溶剂

(2)选择适当的传质设备

(3)溶剂的再生

5、简述吸收操作线方程的推导、物理意义、应用条件和操作线的图示方法。

答:对塔顶或塔底与塔中任意截面间列溶质的物料衡算,可整理得

)(V L Y 22X V

L Y X -+= )(11X V L Y X V L Y -+=或 上式皆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该式表示塔内任一截面上的气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式中L/V 为液气比,其值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吸收剂用量,是吸收塔重要的操作参数。 上述讨论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仅适用于气液逆流操作,在并流操作时,可用相似方法求得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

应予指出,无论是逆流还是并流操作,其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都是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的,它们与物系的平衡关系、操作温度与压强及塔的结构等因素无关。

6、 亨利定律有哪些表达式?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亨利定律表达气液平衡时两相组成间的关系。由于相组成由多种有多种表示方法,因此亨利定律有多种表达式,可据使用情况予以选择。

① 气相组成用分压,液相组成用摩尔分数表示时,亨利定律表达式为

P E x *=?

式中E 称为亨利系数,单位为kPa 。

亨利系数由试验测定,其值随物系特性和温度而变。在同一种溶剂中,难溶气体的E 值很大,易溶的则很小。对一定的气体和溶剂,一般温度愈高E 值愈大,表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应予指出,亨利定律适用于总压不太高时的稀溶液。

② 以分压和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气、液相组成,亨利定律表达式为 H

c P =* 式中H 称为溶解度系数,单位为kmol/(3m kPa ?)。

溶解度系数H 随物系而变,也是温度的函数。易溶气体H 值很大,而难溶气体H 值很小。对一定的物系,H 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 以摩尔分数或摩尔比表示气、液相组成,亨利定律表达式为

mx P =*

和 mX X

m mx Y ≈--=*)1(1 式中m 称为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与亨利系数E 相似,相平衡常数m 愈大,表示溶解度愈低,即易溶气体的m 值很小。对一定的物系,m 是温度和压强的函数。温变升高、压强降低,则m 变大。

④ 各种亨利常数换算关系: P

E m = 式中P 为总压,Pa 或k Pa 。

s s

p H EM =。

7、 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有何应用?

答:相平衡在吸收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应用。

(1)判断过程方向

当不平衡的气液里两相接触时,溶质是被吸收,还是被脱吸,取决于相平衡关系。Y>Y *,吸收过程;Y=Y *,平衡状态;Y

(2)指明过程的极限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过程即行停止,可见平衡是过程的极限。因此在工业生产的逆流填料吸收塔中,即使填料层很高,吸收剂用量很少的情况下,离开吸收塔的吸收液组成1X 也不会无限增大,其极限是进塔气相组成1Y 成平衡的液相组成*1X ,即m

Y X X 1*1max ,1==,反之,当吸收剂用量大、气体流量小时,即使填料层很高,出口气体组成也不会低于与吸收剂入口组成2X 呈平衡的气相组成*2Y ,即2*2m i

n ,2mX Y Y ==,由此可知,相平衡关系限制了吸收液的最高组成及吸收尾气的最低组成。

(3) 计算过程推动力

在吸收过程中,通常以实际的气、液相组成与其平衡组成的偏离程度来表示吸收推动力。实际组成偏离平衡组成愈远,过程推动力愈大,过程速率愈快。

即*=?Y -Y Y ;也可用液相组成表示,即X -=?*X X 。

8、 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答:双膜理论要点:

(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存在一固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气膜和液膜,膜内流体呈滞流流动,物质传递以分子扩散方式进行,膜外流体成湍流流动。膜层取决于流动状态,湍流程度愈强烈,膜层厚度愈薄。

(2)气、液相界面上无传质阻力,即在界面上气、液两相组成呈平衡关系。

(3)膜外湍流主体内传质阻力可忽略,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阻力取决于界面两侧的膜层传质阻力。

根据双膜理论,将整个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简化为通过气、液两个滞流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从而简化了吸收过程的计算。

9、何谓最小液气比?怎样确定?

答:在极限的情况下,操作线和平衡线相交(有特殊平衡线时为相切),此点传质推动力为零,所需的填料层为无限高,对应的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该操作线的斜率为最小液气比min (L/V )。因此min L 可用下式求得

2

*121min )(L X X Y Y V --= 式中*

1X 为与气相组成1Y 相平衡的液相组成。若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则*1X 由亨利

定律算得,否则可由平衡曲线读出。

10、吸收剂用量对吸收操作有何影响?如何确定适宜液气比?

答:吸收剂用量的大小与吸收的操作费用及设备的投资费用密切相关。在L>min L 前提下,若L 愈大,塔高可降低,设备费用 较底,但操作费用较高;反之,若L 愈小,则操作费用减低,而设备费用增高。故应选择适宜的吸收剂用量,使两者之和最底。为此需通过经济衡算确定适宜吸收剂用量和适宜液气比。但是一般计算中可取经验值,即

min ))(0.2~1.1(V L V

L = min )0.2~1.1(L L = 。

11、吸收操作的全塔物料衡算有何应用?何谓回收率

答: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作全塔溶质组成的物料衡算,可得

)X -L(X )Y -V (Y 2121=

吸收塔的分离效果通常用溶质的回收率来衡量。回收率(又称吸收率)定义为

%1001

21A ?-==Y Y Y 混合气中溶质总量被吸收的溶质量? 通常,进塔混合气流量和组成是吸收任务规定的,若吸收剂的流量和组成被选定,则V 、L 、11Y X 、均为已知;又根据吸收任务规定的溶质回收率A ?,可求得出塔气体的组成2Y ;然后求得出塔的吸收液组成1X 。

12、何谓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它们的物理意义如何?

答:通常将填料层高度基本计算式的右端分为两部分来处理,该式右端的数组V/Y K a Ω是由过程条件所决定的,具有高度的单位,以OG H 表示,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式中积分项内的分子与分母具有相同的单位,整个积分为一个无因次的数值,以OG N 表示,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于是填料层高度基本计算式可以表示为

OG OG Z H N =

同理,有 OL OL Z H N =

其中 0G X L H K a =Ω 12OG dX x N x X X

*=-? 由此可见,计算填料层高度的通式为:

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传质单元高度反映传质阻力及填料性能。若吸收阻力愈大,填料的有效表面积愈小,则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愈高。

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若任务所要求的气体浓度变化愈大,过程的推动力愈小,则吸收过程愈难,所需的传质单元数愈大。

若OG N 等于1,即气体经一段填料层高度的组成变化(12Y Y -)恰等于此段填料层内推动

力的平均值()m Y Y *-,那么这段填料高度就是一个气相传质单元高度(OG Z H =)。

13、如何用平均推动力法计算传质单元数?使用条件是什么?

答:在吸收过程中,若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时,则可仿照传热中对数平均温度差推导方法。根据吸收塔塔顶基塔底两个端面上的吸收推动力来计算全塔的平均推动力,以N OG 为例,即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m 21

212211

2211ln ln )()(???-?=-----=?**** 故 12OG m

Y Y N Y -=? 式中m Y ?称为全塔气相对数平均推动力。 若2212212

121≤??≤≤??≤X X Y Y 或,则相应的对数平均推动力可用算数平均推动力进行计算,即2

21Y Y Y m ?+?=?。 14、试述填料塔的结构?

答:填料塔为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可应用于吸收、蒸馏等分离过程。塔体为圆筒形,两端装有封头,并有气、液体进、出口接管。塔下部装有支撑板,板上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操作时液体自塔顶经分布器均匀喷洒至塔截面上,沿填料表面下流经塔底出口管排出;气体从支撑板下方入口管进入塔内,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自下而是地通过填料层的空隙而由塔的顶部气体出口管排出。填料层内气液两相呈逆流流动,在填料表面的气液界面上进行传质(或传热),因此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由于液体在填料中有倾向于塔壁流动,故当填料层较高时,常将其分成若干段,在两段之间设置液体再分布装置,以有利于流体的重新均匀分布。

填料塔结构简单,且有阻力小用便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塔,处理有腐蚀性的物料或要求压强降较小的真空蒸馏系统,更宜采用填料。

15、填料有哪些主要特性?如何选择?

答: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填料性能的优劣是填料塔能否正常操作的关键。

表示填料特性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项。

(1) 比表面积a

(2) 空隙率∈

(3) 填料因子a /ε3,湿填料因子,以ψ表示

在选择填料时,一般要求填料的比表面积大,空隙率大,填料润湿性好,单位体积填料的质量轻,造价低及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16、填料塔有哪些附件?各自有何作用?

答:填料塔的附件主要有填料支承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和除沫装置等。合

理选择和设计填料塔的附件,可保证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和良好的性能。

(1) 填料支承装置

填料支承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填料及其所持有液体的质量,帮支承装置应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同时,应使气体和液体可顺利通过,避免在支承装置处发生液泛现象,保证填料塔的正常操作。

(2) 液体分布装置

若液体分布不匀,填料表面不能被液体润湿,塔的传质效率就会降低。因此要求塔顶填料层上应有良好的液体初始分布,保证有足够数目且分布均匀的喷淋点,以防止塔内的壁流和沟流现象发生。

(3) 流体再分布装置

当液体在乱堆填料层内向下流动时,有偏向塔壁流动的倾向。为将流到塔壁处的液体重新汇集并引入塔中央区域,应在填料层中每隔一段高度设置液体再分布装置。

(4)除沫装置

除沫装置安装在塔顶液体分布器上方,用于除去出口气体中夹带的液滴。常用的除沫装置有丝网除沫器,折流板除沫器及旋流板除尘器等。

此外,在填料层顶部应设置填料压板或挡网,以免因气速波动而将填料吹出或损坏。 17、吸收过程的相组成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

答:在吸收过程中,随着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吸收中气相和液相的总的质量和总的摩尔数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惰形气体和吸收剂不变,为此,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分别以惰形气体和吸收剂为基准的质量比和摩尔比来表示吸收过程的相组成。

18、吸收剂、吸收质、惰性气体和吸收液?

答:吸收质: 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的组份。用“A ”来表示。

惰性气体: 不能被吸收(溶解)的组份。用“B ”来表示。

吸收液 : 吸收操作所得到的溶液。

吸收剂 : 吸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 用“S ”来表示。

19、吸收过程为什么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答:降至塔底的液体恰与刚刚进塔的气体相接触,有利于提高出塔吸收液的浓度从而减少吸收剂的消耗量;升至塔顶的气体恰与刚刚进塔的吸收剂相接触,有利于降低出塔气体的浓度,从而提高溶质的吸收率。

20、何谓吸收速率?写出任意一个气膜、液膜及总的吸收速率方程式?(标出其吸收系数的单位)

答:单位时间内单位相际传质面积上吸收的溶质量。

()i G A P P k N -=. G k —气膜吸收糸数 atm s m Kmol ..2 ()C C k N i L A -= L k —液膜吸收糸数 s m

()*-=P P K N G A . G K —吸收总糸数 ??? ?

?22..m KN s m Kmol 。

21、填料可分哪几类?对填料有何要求?

答:填料可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

填料的要求: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要有较高的空隙率;要求单位体积填料的重量轻、造价低、坚固耐用、不易堵塞、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2、什么是享利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怎样?

答:当总压不太高时,在一定的温度下,稀溶液上方的气体溶质组份的平衡分压与该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亨利定律的其实表达形式

x E P .=* H C P =* y m x *= Y mX *=。

23、H 、E 、m 、分别表示什么?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何?

答:H 指溶解度系数;E 指享利系数;m 指相平衡常数。

H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E 和m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4、什么是气膜控制?什么是液膜控制?

答: 对于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气膜阻力控制着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吸收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气膜阻力。称为“气膜控制”。

对于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液膜阻力控制着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吸收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液膜阻力。称为“液膜控制”。

25、何谓溶解度?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溶解度曲线有何规律?

答:平衡时,气体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即为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溶质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与物系的压强、温度及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相关。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①同一溶剂中,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气体的溶解度差别很大;

②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③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随气相分压增高而增大。

完整word版,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基础知识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离心泵启动前泵内要先灌满所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叶轮中心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升高,并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在壳内使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然后从排出口排出。叶轮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在压差的作用下,液体被吸入泵内。这样只要叶轮不停地转动,离心泵便不断的吸入和排出液体。 2、何为“汽蚀”、“气缚”,并说明其危害。 答:汽蚀:当离心泵叶轮进口处的压力降至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发生沸腾,所生成的蒸汽泡随液体从入口向外周流动中,又因压力迅速加大而急剧冷凝,使液体以很大的速度从周围冲向汽泡中心,产生频率很高、瞬时压力很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由于对叶轮及泵壳极大的冲击力加上液体中的溶解氧对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可使其表面出现斑痕及裂缝,甚至呈海绵状逐步脱落。发生汽蚀时,泵体由于受到冲击而发生震动,并发出噪音,同时使泵的流量、扬程下降。 气缚:由于泵内存气,启动离心泵而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称为“气缚”。气缚时,泵打量降低甚至不打量,泵的噪音较大。 3、试说明大气压、表压、绝压、真空度的关系。 答:表压为实际压力比大气压高出的值。 表压 = 绝压 - 大气压 真空度表示实际压力比大气压低多少。 真空度 = 大气压 - 绝压 4、磁力泵工作原理? 答:磁力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

完整版化工单元操作试题含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试题 使用教材:化工单元操作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次:第一版 学校名称: 一、填空题 1.化工单元操作主要包括:机械过程、物质传递过程、热力过程、 、。 2反应系统的三大平衡指的是、、三大平衡。 3.流体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4.热力学温度和摄氏度的换算关系为。 5. 和是使气体液化的有效手段。 6.精馏与蒸馏的的区别在于。 7.回流比是影响分馏操作和的重要因素。 8.能自动排泄介质,防止设备或管路破坏,压力正常后又能自动闭合,具有这种作用的阀门叫。 9.相对挥发度愈大,液体混合物分离愈。 10.在分馏塔中沸点最或最高的组分最易从塔顶馏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单元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 B.是《化工单元操作》的研究对象 C.是基本物理操作 D.用于不同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其基本原理和作用相同 2.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 - 1 - 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 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 D.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3.下列操作不属于单元操作的是()。 A.流体输送 B.传热 C. 氧化还原反应 D. 过滤 4.下列哪种设备不是属于沉降设备() A.沉降槽 B.旋风分离器 C.降尘室 D.袋滤器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A.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 C.气化、冷凝与冷却 D.导热给热和热交换 6.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A.精馏段 B.提馏段 C.进料段 D.混合段 7.对于一定分离任务的分馏塔,若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所需的理论

化工基础题库修订版

化工基础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化工基础试题 初级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重量的单位是(),1公斤力=()牛顿。 答:牛顿 2、汽化有两种方式,即()和()。 答:蒸发沸腾 3、热传递是由于物体之间()的不同而引起的,其基本的方式有(),(),()。 答:温度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4.依靠流体流动作相对位移而进行的传热叫(),它有(),()两种形式。 答:对流传热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5.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叫()。答:蒸发沸腾 6.大气压、绝对压力与表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答: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 7.压缩比是压缩机()和()之比。 答:出口气体绝对压力入口气体绝对压力 8.按照泵的吸入方式可将离心泵分为()和()两类。 答:单吸泵双吸泵 9.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答:压力表真空表 10.离心泵叶轮的作用是将()传给液体使流体的()和()均有所提高。 答:原动机的机械能静压能动能 11.离心泵叶轮按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答:闭式半开式开式 灭火器适用于()。 答:可燃性气体、液体、电气火灾 39.测量仪表测量目的是________。

答:为了获得被测量的真实值 40、气动仪表所用的能源是_______,标准信号是_________。 答:压缩空气,20-100KPa 45.在自动调节系统中,调节器的积分时间越大,表示其积分作用_________。答:越弱 46.在生产中,要求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必须是一个_________振荡过程。答:衰减 的含义是___________。 答:分散型控制系统 操作画面中,MAN表示________,AUTO表示_________。 答:手动,自动 选择题 1.氧气呼吸器在使用前,应检查氧气压力大于()atm。

化工单元操作思考题

化工单元操作思考题 离心泵思考题 1.为什么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打开入口阀灌泵? 答:离心泵开始工作时,若泵内有气体因为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在叶轮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在泵内造成足够的真空度(真空度很小),贮槽液面和泵入口处的静压差很小,不能推动液体进入泵内,产生气缚。因此,在开泵前必须使泵的吸入系统内充满液体,也就是灌泵。 2.为什么离心泵启动前要关闭出口阀? 答:离心泵是靠叶轮的高速旋转将液体甩出泵外,流量越大,所消耗的功率越大,当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所以离心泵启动时,为了减小启动功率,保护电机,可将出口阀关闭。待电机运转到额定转速后,再逐渐打开出口阀。 3.离心泵为什么会抽空?泵抽空有哪些现象,如何处理? 答:泵抽空原因是由于泵运转中进入泵内的液体不能满足需要,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而这时泵还在高速运转,就会抽空。 泵抽空的原因:(1)塔、罐、容器的液面低或空;(2)油品带水,温度高会气化;(3)入口阀开得过小;(4)两泵同时运行(5)入口阀未打开或芯掉;(6)入口阀堵。 泵抽空的现象:压力、电流下降并波动、流量小或无、管线发出“叮、叮”响声,管线、泵体剧烈振动、严重时造成密封漏或泵盖垫漏。 处理方法:(1)关小出口阀,开打入口阀,并打开放空阀进行排气;(2)提高吸入泵液位,如液面低,可停泵,待液面上升后再启动;(3)若抽空时密封漏,可进行换泵;(4)若进口管线堵塞,要吹扫管线;入口阀芯坏掉要更换泵。4.离心泵轴承发热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如何处理? 答:原因;(1)润滑油(脂)液面过高或过低、变质、脏;(2)冷却水、封油不足或管路堵;(3)滚珠架松、落、卡、花点;(4)安装质量差;(5)同心度不正;(6)机泵振动(7)机环甩脱或不转;(8)超负荷运行。 严重时,会烧坏轴承,造成停泵,给生产带来损失最大。 处理:(1)调整液面或换油(2)搞通管路,加大油量或封油量(3)更换轴承(4)联系谦恭处理。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试题及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1、小批量、多品种的精细化学品生产适用于( )过程。间歇操作?? 2、催化剂按形态可分为( )。固态液态气态 3、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 自由基聚合? 4、透平式压缩机属于( )压缩机。离心式 5、釜式反应器的换热方式有夹套式、蛇管式、回流冷凝式和( )。外循环式 6、催化剂中毒有( )两种情况。.暂时性和永久性? 7、裂解乙烯过程正确的操作条件是( )。高温、高压、短时间 8、CH4+H20=CO+3H:+Q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移动。正反应方向 9、对属于易燃易爆性质的压缩气体,在启动往复式压缩机前,应该采用( )将缸内、管路和附属容器内的空气或其他非工作介质置换干净,并达到合格标准,以杜绝爆炸和设备事故的发生。氮气 10、工业上固体催化剂是由( )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 11、俗称“人造羊毛”的聚丙烯腈纤维(即腈纶)的缩写代号是( )。PAN

12、薄层固定床反应器主要用于( )。快速反应 13、任何牌号的聚丙烯必须要加的稳定剂是( )。卤素吸收剂 14、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分为固定床反应器和( )反应器。流化床 15、平推流的特征是( )。流体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处处相等,不随时间变化 16、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生产氯乙烯,通人反应器的原料乙炔量为1000kg/h,出反应器的产物组成中乙炔含量为300kg/h,已知按乙炔计生成氯乙烯的选择性为90%,则按乙炔计氯乙烯的收率为( )。63% 17、化学反应热不仅与化学反应有关,而且与( )。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 18、间歇式反应器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 )。相同? 19、熔融指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熔融指数高,分子量低 20、对于纯物质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它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关系是( )。相同 21、化工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料出发,完成某一化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其核心县口( )。工艺过程 22、一个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以满足( )为主。工艺要求

化工安全基础知识试题

安全知识 一、填空题 1、根据危险化学品主要危险性、危害特性将常用危化品分为8 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物品)(腐蚀品) 2、爆炸品的爆炸特性有(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3、根据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可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三类。 4、根据危险化学品的不同性质,在存储方式也有所不同,可分为(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3 种。 5、燃烧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3类 6、水蒸气的灭火原理主要是(降低燃烧区域内的氧含量)。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达到(35%)以上时,燃烧就会熄灭。 7、安全电压的等级为(6V )、(12V )、(24V )、(36V )、(42V )五个级别。 8、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细胞窒息性气体)三大类。 9、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劳动防 护用品按其性质可分为(特种)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10、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3 个条件是:(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着火源)。 11、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尘: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 12、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13、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 作业人员不能穿(带铁钉)的鞋进入作业现场。 14、一般来说, 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那么它的燃爆危险性越(大)。 15、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 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 并一闪即灭的现象称(闪燃)。 16、爆炸的类型一般有两种, 即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17、锅炉因超压发生的爆炸属于(物理性)爆炸。 18、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引发(中暑), 所以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注意通风、补充淡盐水和控制劳动强度。 19、触电紧急救护时,首先应进行(触电解救),然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0、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应该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21、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 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 22、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 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 23、皮肤被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24、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来调节温湿度。 2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

化工原理吸收章节习题

吸收 基本概念 1、亨利定律 2、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 三、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增加气液两相主体的湍动程度,传质速率将会如何变化? 相界面两侧的液膜和气膜中;增大 2.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为什么不能用脱吸因子法或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而必须用图解积分或数值积分的方法进行吸收过程计算? 因为脱吸因子法和对数平均推动力法都是基于稀溶液的相平衡线为直线的假设,而对于高浓度气体吸收,该假设不再成立,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再适用,必须针对相平衡曲线运用数值积分或图解积分的方法进行吸收过程的相关计算。 4.简要叙述吸收中双膜理论的提出者及其三个基本要点。 双膜模型由惠特曼(Whiteman)于1923年提出,为最早提出的一种传质模型。(1分)惠特曼把两流体间的对流传质过程设想成图片2-10所示的模式,其基本要点如下: ①当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在气液两相间存在着稳 定的相界面,界面的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 气相一侧的称为“气膜”,液相一侧的称为“液 膜”,溶质A经过两膜层的传质方式为分子扩散。 (2分) ②在气液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1 分) ③在气膜、液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 体的强烈湍动,各处浓度均匀一致。(2 分) 双膜模型把复杂的相际传质过程归结为两种流体停滞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依此模型,在相界面处及两相主体中均无传质阻力存在。这样,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的阻力便全部集中在两个停滞膜层内。因此,双膜模型又称为双阻力模型。 5.对于溶解度系数很低的气体吸收,可采用哪些措施以提高吸收速率? 7、说明传质单元高度的物理意义 8、简述填料塔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特点。 9、写出亨利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公式。

化工单元操作与控制(杨成德)09187习题解答项目一

化工单元操作与控制 习题集 顾晓吴,郑剑编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 化工技术工程中心

目录 项目一输送系统的操作与设计 (1) 项目二换热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9) 项目三过滤设备的操作与控制 (19) 项目四干燥设备的操作与控制 (21) 项目五蒸馏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28) 项目六吸收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37) 项目七萃取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49)

习题1 附图 1 2 h 1 项目一 输送系统的操作与设计 1. 根据附图所示的双液体U 管压差计的读数,计算设备中气体的压力,并注明是表压还是绝压。已知压差计中的两种指示液为油和水,其密度分别为920 kg/m 3和998 kg/m 3,压差计的读数R =300mm 。两扩大室的内径D 为60mm ,U 管的内径d 为6mm 。 解:已知d=6mm, D=60mm, R=300mm=0.3m, ρ水=998kg/m 3, ρ液=920kg/m 3。由U 型管压力计可知,右边的液面较左面的液面高度差为 mm m D d R h 3003.04 /601463004/142222==????=??=ππππ ()()).6Pa(256300.081.99203.09.81920998gh gR 表压油油水=??+??-=+-=∴ρρρP 2. 为了排出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用附图所示的水封装置,水由煤气管道中的垂直支管排出。已知煤气压力为10kPa (表压),试求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h 。 解:已知P=10Kpa ,ρ=998kg/m 3,由公式gh P ρ=可知: 02m .19.8)/(9981010g /P h 3=??==ρ 3. 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 和φ57×3.5mm 。 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 3,体积流量为9m 3 /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已知V s =9 m 3/h, ρ=1831 kg/m 3, d 1=76mm-4mm ?2=68mm=0.068m, d 2=57mm-3.5mm ?2=50mm=0.05m, 故可得 (1) 4.58kg/s 16479kg/h 18319V m m s s2s1==?=?==ρ (2)689m/s .0h /4m .24794/068.0.1439 4/d V u 22 1s s1==?== π 27m/s .1h /7m .45834 /05.0.1439 4/d V u 2 22s s2==?== π (3))/(8.12614 /068.014.3 4.58 4/m m G 22 21s11s11s m kg d A ?=?=== π )/(8.23334 /05.014.3 4.584/m m G 2 2 22s22s22s m kg d A ?=?=== π 4. 在兰州操作的苯乙烯真空精馏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0×103 Pa ,在北京操作时,若要求塔内维持相同的绝对压强, 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兰州地区的平均 习题2 附图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业务课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代码:837 科目名称:化工原理 1.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化工单元操作的掌握情况。测试分两个方面:一是化工单元过程原理,测试考生基本概念,过程计算和熟悉程度;二是综合应用化工单元过程原理能力,从而对考生有较全面的评价。 2.题型说明 化工原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基本概念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构成。 (2)计算题:包括过程计算、公式推导。 (3)实验题: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解释。 3.考试内容 3.1绪论 (1)化学工程及其发展。 (2)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3)四个基本关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3.2流体流动 (1)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2)流量与流速、定态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非牛顿型流体的概念、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的概念。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因次分析、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5)并联管路与分支管路。 (6)测速管、孔板与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3.3流体输送设备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联用、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其它类型泵,如往复泵、旋转泵、漩涡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离心通风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选择,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旋转鼓风机、真空泵。 3.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沉降速度、降沉室、沉降槽。 (2)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的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完整版)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基础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常数K值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温差法计算热负荷的公式,适应于载热体在换热过程中 B 。 A.有相变但无温变 B.无相变但有温变 C.既有相变又有温变。 3、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B。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4、压力 A 有碍于吸收过程的进行。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5、润滑油的质量指标中,酸值越 A ,质量越好。 A.低 B.高。 6、仪表输出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被测变量之比为仪表的 C 。 A.相对误差 B.灵敏限 C.灵敏度。 7、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是控制作用不断克服 B 的过程。 A.随机影响 B.干扰影响 C.设定值变化。 8、选择被控变量原则为 C 。 A.多值对应关系 B.被控变量变化灵敏大 C.单值对应关系,工艺合理性,被控变量变化灵敏度大。 9、相对压强的负值为 C 。 A.表压 B.绝压 C.真空度 D.大气压 10、气体密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什压降温,气体密度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1、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B。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12、离心泵的叶轮能提高液体的 C 。 A.静压能 B.动能 C.静压能和动能 13、一个满足生产要求的换热器其传热速度 D 热负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或大于 C.小于或等于 14、许多试验证明,雷诺系数在2000~10000流动类型为 C 。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15、两种流体在环热器内,两侧分别以相同的方向流动称为A。 A.并流 B.逆流 C.错流 D.折流 16、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冬天克服的阻力 B 夏天克服的阻力。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7、许多化学反应中采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 A 。 A.增加正反应速度 B.降低逆反应速度 C.改变化学平衡 D.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正、逆反应速度。 18、将过热蒸汽冷却当温度降至一定值时混合气开始冷凝,产生第一滴液体,相应的温度称为 C 。 A.饱和温度 B.临界温度 C.露点温度 19、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恒温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10倍,下面哪种情况将伴随发生 C 。 A.气体的分子数增加10倍 B.气体分子平均速度的大小减小10倍 C.容器壁所受气体分子平均作用减少为原来的1/10 D.气体分子的密度保持不变。 20、泵的扬程是指 B 。 A.泵的升扬高度 B.泵所提供的总能量 C.泵的静压能和位压能 D.泵出口处压力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的表面积及空隙 15、填料应具有较_____的__________,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大比表面积 16、吸收塔内填装一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提供足够的气液两相_________。 传质面积 17、菲克定律是对物质分子扩散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 18、以(Y-Y*)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为N A=K Y(Y﹣Y﹡)。 19、、吸收操作是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得以分离。 20、某气体用ABC三种不同的吸收剂进行吸收操作,液气比相同,吸收因数的大小关系为A1﹥A2﹥A3,则气体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化工原理 吸收课后答案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 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 、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 (1) 求H 由33NH NH C P H * = .求算. 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 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 31000/kg m .则: 3333 3 1 170.582/1001 1000 0.5820.590/()0.987 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 (2).求m .由333 333330.987 0.00974 101.33 1 170.0105 11001718 0.009740.928 0.0105 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y m x ** **== = ===+=== 2: 101.33kpa 、1O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

222 26 6 101.330.2121.2821.28 6.4310 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06.6kPa 。从手册中查得30℃时C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8x105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m 3·kPa 、))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每100克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 2。 解:(1).求H 由2H O H EM ρ = 求算 2435 1000 2.95510/()1.881018 a H O H kmol m kP EM ρ -= = =???? (2)求m 5 1.8810371506.6 E m ρ?=== (2) 当0.02y =时.100g 水溶解的2CO (3) 2255 506.60.0210.1310.13 5.3910 1.8810CO a CO P kP P x E ** -=?====?? 因x 很小,故可近似认为X x ≈ 55 2222422()()445.3910 5.3910()()18()()1.31810()kmol CO kg CO X kmol H O kg H O kg CO kg H O ---????=?=?????? ???? ?? =??? ?? 故100克水中溶有220.01318CO gCO 4..在101.33kPa 、0℃下的O 2与CO 混合气体中发生稳定的分子扩散过程。已知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标准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 题(标准版) Without safety as a guarantee, it may be vanished in an instant! So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s a subject that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4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标准版) 一、名词解释 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危险有机过氧化物毒物化学窒息全身中毒慢性中毒远期危害爆炸隔开贮存分离贮存全面通风危险物品(安全生产法读本)重大危险源 升华燃烧三个条件警示语句 二、填空 1、爆炸品除了具有爆炸性强的特点外,还有对 、 、 、 、 等敏感和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

2、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 、 及 的物质。 3、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 和 的物品。 4、危险化学品安全主标志是由表示危险特性的 、 底色 组成的菱形标志。 5、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 处。

6、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 、 、 、手足防护用品等。 7、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 和 、绝热压缩、 、 、 、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8、易燃易爆场所内必须严禁 ,也严禁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的车辆也应采取 措施。 9、化工单元操作是指各种化工生产中以物理过程为主的处理方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按照检测仪表根据其被测变量不同,根据化工生产五大参量又可分为(温度),(压力), (流量),(液位),分析仪表。 2.DN25、DN150相当于英制的( 1 )、( 6 )寸。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一定的浓度)和(足够的火花能量)。 4.1毫米水柱(mmH2O)=(9.81)Pa, 1毫米汞柱(mmHg)=(1.33*102)Pa,1工程大气压 (Kg/cm2)=(9.81*104)Pa。 5.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凯氏温度K)三种。 6.测量流体压力用的压力表的读数叫(表)压,如果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压力表 所测得的值称为(负压或真空度)。 7.压缩机入口应选(气关)式调节阀。加热炉燃料气系统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 8.按照被测介质的相态分,在线分析仪表可以分为(气体)和(液体)两大类。按照测量方法 分,可分为(光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物性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等多种类别。 9.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着火源 10.受压容器要严禁:————、————、————。 超温超压超负荷 1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 高空作业证 12.设备内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专人监护 1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4.预防伤亡事故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5.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蚀 18.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主要与物质的()()。

大二化工原理吸收练习题.doc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1.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 产生结果是()。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 2.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 有三股物流:N A,J A,N。 等分子相互扩散时: J A()N A()N ()0 A组分单向扩散时: N ()N A()J A()0 (﹤,﹦,﹥) 答:= > = ,< > > 。 3.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答:增强 4.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答;升高升高 5.A,B两组分等摩尔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A在B中单向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 ()。 答: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的精馏操作吸收 6.在相际传质过程中,由于两相浓度相等,所以两相间无净物质传递()。(错,对) 答:错 7.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 k y=1×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 k x 的值为k y 的100倍,这一 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 K Y=() Kmol/(m2.s)。(天大97) 答:气膜易溶 9.9×10-4 8.某一吸收系统,若1/k y 》1/k x,则为气膜控制,若 1/k y《1/k x,则为液膜控制。(正,误)。 答:错误,与平衡常数也有关。 9.对于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 I 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 I 接近于 ()。 答:y*(平衡浓度) x(液相主体浓度) 10.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 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操 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 p*=1.62 C (大气压),则 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 。 答:气液 0.0676 0.0417 11.实验室中用水吸收 CO2基本属于()控制,其气膜中浓度梯度()(大于,小于,等于) 液膜浓度梯度,气膜阻力()液膜阻力。(清华97) 答:液膜小于小于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a 。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气体是()的流体。 B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b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7、流体在管中稳定流动时的流速与管内径的关系是 c 。 a.与管内径成正比 b.与管内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管内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管内径成反比。 8.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9、14、真空度为0.092MPa在标准大气压下,绝对压力为 b MPa。 a.0.092 b.0.009 c.760 d.0.1013 10.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B. 管边不够光滑; C. 流体具有粘性。 11.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3.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二、填空题 1.1atm= mmH2O= kPa。 2.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_质量守恒定律_,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_能量守恒定律_。 3.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小_,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大_。 4、若二甲胺的相对密度是0.68,则它的实际密度是 kg/m3 5、对不可压缩流体,当体积流量一定时,流速与管径的成反比;若体积流量 不变,管径减小一倍,管内流体流速为原来的倍。 6、在连通的同一种静止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的流体压强。 7、当雷诺数Re≤2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当雷诺数Re≥4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按照检测仪表根据其被测变量不同,根据化工生产五大参量又可分为(温度),(压力),(流量), (液位),分析仪表。 2.DN25、DN150相当于英制的( 1 )、( 6 )寸。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一定的浓度)和(足够的火花能量)。 4.1毫米水柱(mmH2O)=(9.81)Pa,1毫米汞柱(mmHg)=(1.33*102)Pa,1工程大气压(Kg/cm2) =(9.81*104)Pa。 5.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凯氏温度K)三种。 6.测量流体压力用的压力表的读数叫(表)压,如果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压力表 所测得的值称为(负压或真空度)。 7.压缩机入口应选(气关)式调节阀。加热炉燃料气系统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 8.按照被测介质的相态分,在线分析仪表可以分为(气体)和(液体)两大类。按照测量方法分, 可分为(光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物性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等多种类别。 9.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着火源 10.受压容器要严禁:————、————、————。 超温超压超负荷 1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 高空作业证 12.设备内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专人监护 1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4.预防伤亡事故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5.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蚀 18.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主要与物质的()()。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

题1. 已知在0.1MPa(绝压)、温度为30℃时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SO2,其平衡关系为y A*= 26.7x A。如果在吸收塔内某截面测得气相中SO2的分压4133Pa,液相中SO2浓度为C A = 0.05kmol·m-3,气相传质分系数为k g = 4.11×10-9kmol·(m2·s·Pa)-1,液相传质分系数 k L=1.08×10-4m·s-1,且溶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试求在塔内该截面上:(1)气-液相界面上的浓度C A,i和p A,i; (2)K G和K L及相应的推动力;(3)本题计算方法的基础是什么? 解:(1)求p A,i和C A,i 查30℃, ρ水= 995.7kg·m-3 E = mP = 26.7 ? 101325 = 2.71 ? 106Pa 对定常吸收过程, k g(p A - p A,i) = k L(C A,i- C A) 以C A,i = p A,i H 代入解得:p A,i = 3546.38Pa

C A,i = p A,i H = 3546.38 2.04 × 10-5 = 0.0724kmol·m-3 (2)求K G、K L及相应的推动力。 = + = + K G = 1.43×10-9kmol·(m2·s·Pa)-1

C A* - C A = 0.084 -0.05 = 0.034kmol·m-3 (3)本题计算方法的基础是双膜理论。 题2. 在填料层高为6m的塔内用洗油吸收煤气中的苯蒸汽。混合气流速为200kmol·(m2·h)-1,其初始苯体积含量为2%,入口洗油中不含苯,流量为40kmol·(m2·h)-1。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为Y A*=0.13X A,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 Y a近似与液量无关,为0.05kmol·(m3·s)-1。若希望苯的吸收率不低于95%,问能否满足要求? 解: 要核算一个填料塔能否完成吸收任务,只要求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填料层高H需,与现有的填料层高度h比较,若H需< H,则该塔能满足要求。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天津得大气压强分别为101、33kPa,苯乙烯真空精馏塔得塔顶要求维持5、3kPa得绝站压强、则真空表上读数为( )。 A.96.03kPa B.一96.03kPa C.106.63kPa D. 98.03kPa 2.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得根本原因在于流体存在着( )。 A.密度 B.湍流 C.黏性 D.动能 3.密度为1000kg/m3得流体,在Φ108×4得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得粘度为1cp,其只Re为( )。 A. 105 B.2×107 C. 2×106 D. 2×105 4.计量泵得工作原理就是( )。 A.利用离心力得作用输送流体 B.依靠重力作用输送流体 C.依靠另外一种流体得能量输送流体 D.利用工作室容积得变化输送流体 5.对离心泵错误得安装或操作方法就是( )。 A.吸入管直径大于泵得吸入口直径 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 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 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 6.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得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得降尘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7.导热系数得单位为( )。 A.W/m·℃ B.W/m2·℃ C.W/kg·℃ D.W/S·℃ 8.物质导热系数得顺序就是( )。 A.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B.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 C.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 D.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 9.两组分物系得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采用精馏方法分离该物系越(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无法判断 10.某精馏塔得馏出液量就是50kmol/h,进料量为120kmol/h,则釜残液得流量就是( ). A.100kmol/h 13.50kmol/h C. 70kmol/h D.125kmol/h 11.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得第n-1、n、n+l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 y n+1>y n>y n-1 B. y n+1=y n=y n-1 C. y n+1<y n<y n-1 D. y n+1≤y n≤y n-1 12.吸收操作得目得就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得均相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