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三: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同步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4-2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②希望西欧国家提苏出联 复兴的计划。 ③援助对象包括__________等社会1主948义年对国外家援助在法内。
(2)实施: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同意西援欧经助济欧的联洲合。
3.作用
(1)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归纳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不同点
(1)直接原因:杜鲁门主义是针对“希土危机”提 出的;而马歇尔计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 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 情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2)内容:杜鲁门主义侧重于政治方面;而马歇尔 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3)影响: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 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 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 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 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 的增长。
么?为此美国出台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杜鲁门和马歇尔的思想有何内在
的一致性? 提示:(1)建立和巩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制度
推广到世界各国,独霸世界经济。
(2)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台了马歇尔 计划。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都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 序,以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有战胜另一方的 绝对优势,故谁也不敢轻易动武。
(2)核威慑的存在,双方不敢轻易发动核战争。 (3)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史料一 杜鲁门(1945—1953年任美国总统)上台后 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 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 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 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时检测:专题四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时检测:专题四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华莱士是个彻头彻尾的妥协分子。

他想让我们解散武装部队,把我们的原子弹秘密给苏联人,盲目信任克里姆林宫政治局一帮冒险分子。

……赤色分子、冒牌货和空谈的亲共人物似乎勾结起来,成了国家的危害。

”这则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是()A.丘吉尔B.爱因斯坦C.杜鲁门D.富兰克林·罗斯福解析:选C。

从材料内容分析看,材料明显具有反共产主义的色彩,结合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时间可以判断与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有关,故最有可能是杜鲁门。

2.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3.有学者这样评析马歇尔计划:美国政府为了石油公司的利益,努力迫使欧洲经济从以煤为基础转变为以石油为基础,这样就可使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短缺的欧洲国家更多地依赖于美国。

这说明马歇尔计划()A.改变了世界能源结构B.以援助来控制西欧经济C.以控制石油为核心D.恢复和发展了西欧经济解析:选B。

把握关键信息“更多地依赖于美国”,结合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即可判断选择B项。

4.《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中提到: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政策设计人员认为,美国的计划要按照上述目的制定。

“美国的计划”的实施()A.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导致朝鲜战争的爆发C.有助于恢复西欧经济和遏制苏联D.使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解析:选C。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经互会的作用
对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 展有一定作用,但苏联的一些不 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利 益。
5、军事方面: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1)、柏林危机
1948年,西方国家 将在德国占领区合 并,实行货币改革。 苏联切断西方占领 区同西柏林间的水 陆交通,并发行了 新货币,这就是 “柏林危机”。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 战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 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资本主义国家一向视苏联为“洪水 猛兽”,政治格局的这一变化更让他们 感到局势严重,面临二战后的这种情况,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忧心忡忡, 担心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会危及资产 阶级的统治;特别是美国,认为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美国称霸全球的最 大障碍,于是千方百计,不惜以各种手 段加以阻挠——冷战政策就是在这种背 景下提出的。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产 生了什么影响?
消极方面: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积极方面:
1、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
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军事科 技的发展。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 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 约》,成立了华沙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
冰 岛 中立国 北约成 员国 华约成 北 约 与 华 约 的 对 峙 员国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挪 威
麦丹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瑞士
英 国
苏 联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4.2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4.2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4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大国首脑曾设想战后由四个警察(美、苏、英、法)共同维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个警察(美国)领着两个警察(英国和法国),和另外一个警察(苏联)相对抗。

导致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B.美国实力的增强和英法的衰落C.苏联政治影响在东欧的扩展D.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解析:选D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本原因”,A、B、C三项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明题干揭示的主题。

只有D项中的国家利益才是国际关系中的根本之所在。

2.据图片,说明“我也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①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②遏制苏联的力量③扶持和控制西欧④建立北约组织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通过援助西欧,进而扶植控制西欧,从而实现遏制苏联的重要冷战手段。

3.布朗回忆说:60多年前,我参加了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

他还吹嘘他参加的这一组织是当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这一组织是()A.国际联盟B.华沙条约组织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D根据“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推断,应是北约组织。

4.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能力。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苏联以经济方式对抗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措施就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5.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2【同步练习】《冷战的开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2【同步练习】《冷战的开始》

《冷战的开始》同步练习1.美国驻苏外交官凯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

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 )A .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两种报纸评论的同一事件是( )A .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提出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欧洲复兴3.右图是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发行的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宣传画,以下对这一计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发出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B.目的是遏制苏联,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C.只是为了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欧洲与美国争霸的结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5.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这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二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

4.2 冷战的开始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

4.2 冷战的开始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

4.2 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A.二战中结盟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被消灭B.丘吉尔、杜鲁门等反共政治家们的推动C.双方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D.双方互相抢夺控制区域和划分势力范围【解析】D项是对抗的表现,A、B、C三项都是美苏走向对抗的原因,但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由双方国家利益决定的。

【答案】 C2.二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两种报纸评论的同一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提出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解析】材料中指出,二战结束后初期这个“演讲”,会导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据此可判断该演讲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C两项都是在A项的影响下发生的,朝鲜战争则直接导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紧张。

【答案】 A3.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

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对抗苏联、稳定欧洲而实施的经济援助计划,最终是扶植、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国际金融领域无关,排除②。

【答案】 B4.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①控制西欧国家②阻止西欧崛起③提升英镑地位④遏制苏联力量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④符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实质。

【答案】 A5.“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该内容出自()A.《联合国家宣言》B.《北大西洋公约》C.《布雷顿森林协议》D.《华沙条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精品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2冷战的开始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冷战的开始1.美国驻苏外交官凯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

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 )A.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答案 D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

这里的“极权主义”是指( ) 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B.欧洲的法西斯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答案 D3.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答案 B5.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答案 D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遏制”理论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似点是( )①直接挑起了美国、西欧与苏联及东欧之间的战争②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反对苏联与东欧国家③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④反对共产主义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2冷战的开始同步测试卷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2冷战的开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2.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3. 1949年,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织了经互会,主要是为了( )①迅速恢复和发展苏联和东欧的经济②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③支援亚洲的社会主义革命④反击马歇尔计划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着力于称霸世界,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下列各项与美国冷战政策无关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北约的形成C.华约的组建 D.情报局的成立5.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6.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7. 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C.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8. 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

这些表明( )①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 二战中形成的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在美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西方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10. 1947年,苏联出面组织了情报局,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情报局是冷战的产物 B.情报局有利于协调东欧各国党的活动C.中国是情报局的成员 D.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11. 二战后对德国及其首都分区占领的国家是…( )A.美、苏、英、日 B.苏、美、英、比C.苏、美、英、意 D.苏、美、英、法二.非选择题12. 为什么说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高中历史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自我小测 人民版选修3

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二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3一、选择题1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的实力和野心空前膨胀B.苏联的政治军事影响和各国革命运动日益扩大C.苏联开始同美国争霸D.美苏势均力敌,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2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如何应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

”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A.英国 B.苏联C.日本D.德国3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这说明( )①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②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③美苏同盟关系公开破裂④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这意味着美国要( ) A.征服全世界 B.充当世界警察C.维护世界和平 D.与苏联争夺霸权5 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观察漫画,它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哪一事件( )A.马歇尔计划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7“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教育资料】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2冷战的开始同步测试卷学习专用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2冷战的开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2.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3. 1949年,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织了经互会,主要是为了( )①迅速恢复和发展苏联和东欧的经济②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③支援亚洲的社会主义革命④反击马歇尔计划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着力于称霸世界,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下列各项与美国冷战政策无关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北约的形成C.华约的组建 D.情报局的成立5.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6.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7. 下列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C.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8. 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

这些表明( )①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 二战中形成的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在美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西方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10. 1947年,苏联出面组织了情报局,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情报局是冷战的产物 B.情报局有利于协调东欧各国党的活动C.中国是情报局的成员 D.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11. 二战后对德国及其首都分区占领的国家是…( )A.美、苏、英、日 B.苏、美、英、比C.苏、美、英、意 D.苏、美、英、法二.非选择题12. 为什么说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1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1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
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
拟。”这说明( )
①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 ②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③美苏同盟关系公开破裂
④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抓住材料的核心观点,即美国担负领导世界的责任。
答案:A

2若为下图所示历史漫画拟定标题,较为合适的是( )

漫画中英文意为“杜鲁门计划”
A.反目成仇,势成水火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D.冰释前嫌,共克时艰
解析:漫画中右边的人物为斯大林,而左边的烟斗上写着“杜鲁门计划”并且在和斯大林对抗。由
此分析四个选项,A项较为合适。
答案:A

3“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
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
D.成立经互会
解析:从材料可知,相关的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措施。A项是美国政治上的政策,不符合题
意;C项是军事上的措施;D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上的对策,
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B

4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
A.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C.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结合
D.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解析: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杜鲁门主义是以政治外交的方式,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援助的方式,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
在经济上的运用。
答案:B

6下图是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判断他的研究主题应是( )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A.美苏冷战 B.欧洲联盟日益扩大
C.两极对峙格局结束 D.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解析:北约与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答案:A

7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解析:两极格局中的“两极”,一极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另一极是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极格局最
终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成立。
答案:C

8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都由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组成
解析:北约和华约是美苏冷战的表现,都是由大国(美苏)控制的军事集团。B、C、D三项说法不正
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斯大林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
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罗斯福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
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
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
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请完成: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概括美苏在二战时的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解析:对于第(1)问的回答要注意对材料语言的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材料一中“强加它自
己的社会制度”,材料二中“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第(2)问则要从美苏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归
纳。
参考答案:(1)材料一表明二战后苏联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材料二表明二战后美国要夺取世界霸
权。
(2)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想攫取世界霸权,而苏联也想扩展势力范围,于是双方发生
矛盾;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被美国视为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障碍;
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10观察下列图片:

请完成:
(1)图1、图2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图3、图4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综合你对上述图片的认识,谈谈你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的前奏曲,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
始的标志。
(2)美国组建北约的目的就是在欧洲大陆组成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苏联组织华约的
目的就是对抗北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推行了冷战政策;苏联与之对抗,建立了华约。欧
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