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的过程影响因子及危害
土壤酸化及其防治PPT精选文档

二、酸沉降诱发的土壤酸化过程
❖ (一)大气酸沉降的含义 ❖ (二)大气酸沉降污染分布 ❖ (三)大气致酸污染物的来源 ❖ (四)酸沉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大气酸沉降是指pH<5.6的大气化学物质通过降水、扩散和重力作用 等过程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或过程。
₪干沉降:通过气体扩散、大气气溶胶、飘尘等 固体物质降落的大气酸沉降。
23
第三节 土壤酸化的危害
❖ 一、土壤酸化形势 ❖ 二、大气酸沉降与土壤酸化的复合效应 ❖ 三、 土壤酸化中的生态化学条件的恶化 ❖ 四、 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4
三、 土壤酸化中的生态化学条件的恶化
❖ 土壤pH下降 ❖ 盐基离子大量淋失 ❖ 土壤N、S 饱和 ❖ 活性铝的溶出与铝胁迫 ❖ 有机质分解减弱 ❖ 土壤肥力下降 ❖ 毒性重金属的积累与活化 ❖ 土壤酶活性降低 ❖ 土壤酸化的环境效应
第六章 土壤酸化及其防治
1
第六章 土壤酸化及其防治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土壤酸化过程 ❖ 第三节 土壤酸化的危害 ❖ 第四节 酸化土壤的控制与生态恢复
2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土壤酸度 ❖ (二)土壤酸化
3
(一) 土壤酸度
❖ 土壤酸度:土壤中由H+和Al3+的浓度而表现出的土壤酸性 程度。
₪ 在土壤胶体吸附交换的阳离子中,K+、Na+、Ca2+、Mg2+、NH+ 称为盐基离子。
₪ 在吸附的全部阳离子中,盐基性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 度。
₪ 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盐基离子以Ca2+离子 为主时,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以 Na+为主时,呈较强碱性;盐 基饱和度小则呈酸性。
土壤酸化

3.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的氢离子增多,对蔬菜吸
收其他阳离子产生颉颃作用。
4.在酸性条件下,铝、锰的溶解度 增大。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 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 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地吸 收铝,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5.酸沉降对农作物会造成急性伤害 和慢性伤害。
土壤酸化的危害
1. 酸化土壤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 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 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牙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 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 农业减产。特别是酸化土壤可降低土壤中流失;改 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影响植物正常发育。 2.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物理性状差,抗逆能 力下降,蔬菜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酸 化土壤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 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影响植物正常发育。
急性伤害:通常是指农作物与强酸或高浓度二氧化 硫等污染物接触,其叶片在短时间(1~3天)内 出现细胞死亡,其严重者出现枯叶、枯枝、枯梢 和枯株。 慢性伤害:一般系指农作物长期与弱酸或低浓度的 二氧化硫污染物接触,其叶色失绿或色素变化, 破坏作物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死亡,其 可见伤害症状为过早落叶等。一般酸雨地区或二 氧化硫长期超标地区,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也是 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的原因之一。
(2)矿物和工业废弃物的改良作用。 近几年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些矿物质和工业 副产物也能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如: 磷石膏,粉煤灰,碱渣,磷矿粉和废液污 染等工业废弃物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 钙,还有一定量的PO43-,F-,Fe3+,Al3+ 及水解的磷矿粉和酸的不溶物等。磷石膏 改良底层土壤可概括为“自动加石灰效 应”,即土壤与硫酸钙反应后,SO42-和 OH-之间的配位基交换作用产生碱度。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说到咱们这土地,它可是个大宝贝,可别小看它。
可是啊,最近这地儿有点不对劲,变得酸溜溜的,就像是吃了柠檬似的。
你说这酸化的土壤有啥不好?其实啊,这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还得说说它的“坏”事。
首先得说说这“酸”从哪来。
原来啊,是那些工业废水、化肥农药啥的流进来了,它们就像调皮捣蛋的小精灵,在土壤里捣鼓着什么。
这些“小精灵”可厉害了,能把土壤里的钙镁离子给带走,留下一堆“空壳”,让土壤变得酸不溜秋的。
再说说这土壤变酸的后果。
这下可好,植物们可就遭殃了。
它们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长得慢吞吞,叶子黄了,花儿也不香了。
农民伯伯们看着那一片片枯黄的土地,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不过别担心,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这酸化的土壤。
咱们可以试着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让土壤慢慢恢复元气。
咱们可以种点耐酸的植物,比如萝卜、土豆这些家伙,它们能在酸土里好好生长。
当然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从源头上下手。
相关部门们可得加大力度,出台限制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让他们别再往土壤里扔垃圾了。
这样一来,土壤就能慢慢地变回原来的好模样,植物们也能茁壮成长。
最后再给大家提个醒,咱们平时可得注意保护环境,别让这些酸化的土壤再出现。
比如说,咱家里用的洗洁精、洗衣粉这些化学制品,最好别用太多,省得给土壤增加负担。
土壤酸化可不是小事,得引起咱们每个人的重视。
咱们得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让她永远保持那份甜美和生机。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记得关注我哦,下次再见!。
果园土壤酸化对果树的影响及调理措施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植保土肥果园土壤酸化对果树的影响及调理措施郑甲辰1 张宇平2(1.泉州永春新绿芦柑专业合作社,福建泉州 362600;2.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福建泉州 362600)摘 要 水果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养分,因此市场对水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果园土壤酸化问题会对水果产量与品质产生影响,果树种植期间解决土壤酸化问题至关重要。
基于此,从土壤酸化的概念入手,讨论土壤酸化的危害与成因,提出解决果园土壤酸化问题的对策,希望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提升水果的产量与品质,促进果农增收。
关键词 果园;土壤酸化;影响;调理措施1 土壤酸化的概念酸化是土壤风化成土过程的重要方面,土壤一旦出现酸化问题,其pH值就会降低,逐渐形成酸性土壤,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也会降低,最终养分不足,对作物生长产生毒害作用。
一般来说,pH值达到5.5~6.5的土壤为酸性土壤;pH值为4.5~5.5的土壤为强酸性土壤。
要想保证水果的产量与品质,必须重视土壤酸化改良[1]。
2 土壤酸化的危害与成因2.1 土壤酸化的不良表现 土壤酸化会导致树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对微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土壤的透气性减弱,根系缺氧,容易滋生真菌,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
此外,土壤酸化之后,由于pH值下降,土壤中的钙、钾、镁等盐基离子减少,容易出现诸多生理性病害。
①土壤酸化会严重影响果树根系对营养的吸收,这是因为土壤酸化之后容易出现板结现象,导致根系生长出现困难,进而影响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
②土壤酸化容易出现毒害作用,在酸性土壤中,由于酸性离子的溶解度增加,土壤的毒性随之增加,并且酸性土壤中的氢离子较多,会对果树所需的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2]。
③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氮素大量流失,满足果树生长的元素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果农增加肥料施加量依然无法促使果树生长速度加快。
2.2 土壤酸化的成因2.2.1 土壤养分消耗过度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作物的产量逐渐提升,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大量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很多地块未能采取休养生息或者轮作的方法,使得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壤酸性也随之增加,对于苹果等果树的种植影响较大。
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分析

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茶叶行业的飞速发展,都匀毛尖茶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成为消费者喜爱的高端茶叶品种之一。
然而,由于茶树喜酸性土壤生长,都匀毛尖茶园的土壤酸化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现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酸化的定义、成因及危害1. 定义: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过低的一种情况,即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过高,而碱性物质含量过低,导致土壤pH值降低。
一般来说,土壤pH值在4.0-9.0之间为适宜生长的酸碱值,茶树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在5.0-6.0之间。
2. 成因: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
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等;人为因素则包括过度采伐、过度施肥、过度使用农药、过度开垦土地等。
3. 危害: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的生物化学性质,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硬化等问题。
对于茶树来说,土壤酸化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下降和茶叶品质下降。
1. 地理环境:都匀市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随着地下水向上升渗,土壤pH值逐渐下降。
2. 气候条件:都匀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相对较高,雨量分布不均,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和频繁的降雨会导致土壤酸化。
3. 人为因素:过度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耕作等都会导致土壤酸化。
在都匀毛尖茶园中,由于历史原因和产茶需求导致茶园土地被过度开垦、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都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
三、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对茶叶质量和产量的影响1. 影响茶叶品质:都匀毛尖茶园土壤酸化会导致茶树对元素的吸收不足,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酸性土壤中的化学成分过多,会导致茶叶口感苦涩,有时会甚至会出现酸性味,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2. 影响产量:土壤酸化会导致茶树的生长和发育不良,根部发育不良,茶树吸收不到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导致产量下降,成本增加。
1. 填补土地:都匀毛尖茶园中年代久远的土地可以进行填补,增加耕地面积,同时避免对土地的过度开采和破坏。
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治理方法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土壤酸性增加,变为强酸性、极强酸性的一种自然现象。
是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交换性氢离子或铝离子,使土壤中碱性(盐基)离子淋失的过程。
酸化是土壤风化成土过程的重要方面,导致pH值降低,形成酸性土壤,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土壤的pH值对于植物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农作物都会在中性——即pH值等于7——或微酸性土壤中茁壮生长。
而一旦土壤的pH值下降,其所带来的疾病和害虫将阻碍植物的生长。
并且强酸环境还会加速有毒金属向周围水体的滤出。
因此当土壤pH值开始下降——就像如今在中国发生的情况一样。
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农作物都会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茁壮生长。
然而,美国《科学》杂志曾报告说,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几乎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土壤类型的酸碱度都下降了0.1到0.8个单位,这种规模土壤酸化 "通常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
土壤酸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然而,为了追求产量,施石灰、烧火粪、施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一点点的缺失,使耕地土壤养分失衡,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更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而这也被研究人员确认为造成中国土壤酸化的罪魁祸首。
在自然界中,酸性土壤占全球没有冰覆盖的土壤的30%,它们常常与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关。
土壤酸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然而过度使用某种类型的氮肥则是另一个原因,而这也被研究人员确认为造成中国土壤酸化的罪魁祸首。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中国农民便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化肥。
然而这种做法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却也造成了水质及空气的污染。
如今,农业专家估计,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化肥的使用可能已被削减了60%。
土壤酸度的两大类型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其强度用pH来表示。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土壤酸化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土壤酸化,这个词听起来好像很高级的样子,其实它就是指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土地变酸了。
那么,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又该怎么解决呢?别着急,我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讲讲这个话题。
咱们得了解一下土壤酸化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增加了,导致土壤变得酸化。
这些酸性物质主要来自于什么呢?没错,就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
比如说,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化学品等等。
这些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酸性气体和液体,它们会排放到大气中,然后通过雨水的冲刷作用,进入到土壤中。
这样一来,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就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土壤变酸。
那么,土壤酸化到底有什么危害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挺严重的。
土壤变酸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大家都知道,植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来生长发育。
而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会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结构,降低土壤的肥力,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土壤酸化还会加速水土流失。
因为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会降低土壤的粘性,使得土壤容易被侵蚀。
土壤酸化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比如说,酸性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可能会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人类的饮水安全。
那么,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其实,解决方法还是挺简单的。
我们要从源头上减少酸性物质的排放。
比如说,我们可以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监管,确保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不会排放过多的酸性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来提高土壤的抗酸性。
比如说,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碱性物质,如石灰、氢氧化钠等,来中和酸性物质。
我们还可以通过种植一些耐酸性的植物来改善土壤环境。
这些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酸性能力,可以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茁壮。
土壤酸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从源头上减少酸性物质的排放,改良土壤环境,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了,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吧!。
土壤酸化的成因与治理方法

土壤酸化的成因与治理方法土壤,是大地的根基,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挑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土壤酸化?又有哪些有效的治理方法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壤酸化的成因。
一是过量使用化肥。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
氮肥在土壤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会产生氢离子,从而导致土壤酸度增加。
二是酸雨的影响。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排放增多,形成酸雨。
酸雨降落到地面,会直接导致土壤酸化。
三是不当的灌溉方式。
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使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到地表,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进而导致土壤酸化。
四是自然因素。
某些地区的土壤本身就呈酸性,再加上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也会加剧土壤酸化的进程。
土壤酸化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它会降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例如钙、镁、钾等元素容易流失,导致农作物缺乏这些必需的养分,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下降。
同时,酸化的土壤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那么,面对土壤酸化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治理方法呢?其一,合理施肥。
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投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中和土壤酸度。
同时,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搭配,避免过度施肥。
其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
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大水漫灌,减少土壤盐分的积累。
其三,施用土壤改良剂。
常见的土壤改良剂有石灰、草木灰、粉煤灰等,它们可以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 pH 值。
其四,种植绿肥。
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苜蓿等,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同时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其五,调整种植结构。
选择适合酸性土壤生长的作物品种,或者进行轮作,避免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减轻土壤酸化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酸化的过程、影响因子及危害摘要: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土壤酸化的过程、影响因子及危害。
关键词:土壤酸化影响因子危害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几乎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土壤类型的pH值都下降了0.13-0.80,土壤的不断酸化还有发展的趋势。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壤酸化导致铝、锰和氢对植物的毒害及土壤中营养元素P、Mo、Ca、Mg的缺乏,从而使作物减产[1,2],并影响着植被的正常生长。
土壤酸化本是一个自然过程,这一过程的速度通常是非常缓慢的。
但最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的酸化进程大大加速。
土壤酸化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1 土壤酸化的过程土壤酸化是土壤pH 的降低,通过测定一定时期内土壤pH 的变化确定,可通过对比土壤背景值和相邻的同一土壤类型的耕地pH 来确定,还可通过测定土壤中质子的增加来确定[3]。
关于土壤酸化,周修萍等认为,土壤酸化是指土壤内部产生和外部输入的氢离子引起土壤pH值降低和盐基饱和度减小的过程[4]。
在湿润气候区,土壤形成和发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酸化的过程,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干、湿酸沉降则大大加快自然土壤的酸化速率[5]。
土壤酸化是一套复杂过程的组合[6],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持续的pH下降过程。
土壤酸化的第一阶段(pH>5.0)为CaCO3与交换性盐基缓冲控制带;第二阶段(pH4.0~5.0,以至于pH3.0)为交换性盐基缓冲带;第三阶段(pH<4.0)主要为活性铝缓冲控制带。
当土壤酸化每跨进一个阶段,必须突破上一段的pH 缓冲容量,否则难于进一步酸化。
因此,土壤受酸雨(pH>2.0)淋洗的前期,土壤pH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这一pH上升现象主要是因为酸雨的H+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发生交换反应,后者活化进入土壤溶液使pH 上升。
随着酸雨的进一步淋洗而至盐基淋失,表现为pH下降。
土壤在酸化过程中,首先表现为交换性盐基减少,特别是交换性钙,随后才是土壤pH和CEC降低。
土壤酸化过程是H+不可逆地进入土壤,酸中和容量(ANC)是反映土壤酸度因素的综合指标,可以确切地表示土壤的酸化状况。
酸性沉降物的化学组成加速土壤进一步酸化,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强酸阴离子的持续输入极敏感[7],通过计算酸沉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入土壤前后的质子负荷平衡,与酸中和容量(ANC)相结合,可反映酸沉降加速土壤酸化的进程[8]。
2 土壤酸化的影响因子土壤酸化的因素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2.1 自然因素(1)淋溶:在多雨的自然条件下,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土壤的淋溶作用非常强烈,钙、镁、钾、钠等盐基成份被淋失,土壤中易溶盐减少,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取代土壤阳离子交换位上的盐基离子,致使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
(2)微生物产酸:土壤微生物在代谢活动中分解有机质生成有机酸,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碳酸,增加了土壤中酸性物质的浓度,引起土壤酸化,这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3)植物脱盐基:植物根系吸收钙、镁、钾、铵等养分,产生生物脱盐基化作用的同时,分泌酸性物质引起土壤酸化。
2.2 人为因素(1)氮的输入是加速农田土壤酸化的重要因子[9]。
这主要是由于氮循环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酸有关,如NH4+的硝化作用、NO3-的积累和淋失等,其H+产生强度远大于大气酸沉降,特别是长期偏施氮肥和施氮量超过作物需要时,酸化作用将更加明显[10,11]。
作物的高产必须吸收大量的铵离子、钾离子,和一定量的镁离子与钙离子,且随收获物的转移而脱离土壤,故依靠化肥支撑作物产量的生产模式,作物产量越高,移走的盐基离子越多,土壤酸化越严重。
(2)秸秆对土壤的酸化影响除受土壤本身的pH影响外,还与秸秆本身的含氮量及阴阳离子组分有关[12]。
如水稻秸秆在淹水后能释放出大量的有机酸,如乙酸、丁酸等,同时水稻籽粒收获后的水稻秸秆含有较多的致酸离子,其还田后势必造成土壤pH的降低。
(3)长期种植单一植物,通过秸秆和籽粒带走的盐基离子长期得不到补充也会导致土壤离子的不平衡[9],从而加速酸化,而降雨和蒸发则是通过影响土壤中盐基离子的平衡、NO3-的积累和淋失,进而影响土壤酸碱平衡,因此在高施氮量及可观的降雨强度下,长期稻麦轮作土壤的酸化特征与其他生境土壤存在较大差异。
(4)农药使用。
在除草和防病治虫作业中过量使用农药,土壤受到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助推了土壤的酸化。
(5)灌溉措施。
在作物浇水管理中长期实行大水漫灌,加速了土壤中钙、镁、钾等碱性盐基的淋失,加重了土壤酸化[12,13]。
(6)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有工厂排污不当,工业废水污染土壤;另外就是废气在空中停顿,雨后以酸(氢离子)碱(氢氧根离子)的形式落入土中,形成酸雨[14]。
3 土壤酸化的危害[15~18](1) 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土壤被酸化(碱化)后,土壤中就存在着很多有损人类健康的有机物、无机物、有害生物及有害微生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还逐渐进入人类的饮用水系统,增加人类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 造成土壤板结。
对耕地、播种、施肥、除草都不利。
对绿色植物的种子的发芽、扎根不利。
(3) 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栽培植物的影响更为严重。
(4) 减小土壤孔隙度。
不利于绿色植物扎根。
(5) 减少土壤通透性,致使土壤有效氧含量少,不利于栽培植物(绿色植物)的生存。
使多种作物在生长发育阶段发生烂根。
(6) 破坏农业生态系统。
改变田间小气候,损害农作物的生存条件,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
(7)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使大自然的生物链发生变化,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及其生活规律发生变化,不利于人类及人类饲(驯)养的动物生存,对种养业的发展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4 小结土壤酸化影响范围广泛,如果任由发展,会对全世界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土壤酸化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即使在土壤酸化这种土壤障碍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提出一套合理的改良调控措施势在必行。
我国对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方面关注较多,而对某些农业措施造成的土壤酸化方面研究的较少。
建议加强对酸性土壤地区某些农业措施在土壤酸化中作用的研究,使对我国的土壤酸化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19]。
在酸性土壤改良剂上我们侧重于某些矿物和工业副产品的改良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研究运用生物农业措施改良土壤。
另外,这些矿物和工业副产物中的大多数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元素,虽然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这些有毒重金属元素还未达到危害水平,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积累。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改良酸性土壤,首先要弄清楚土壤酸化的因素、过程和机理,这样才能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20,21]。
参考文献:[1]Cregan PD, Scott BJ. Soil acidification-an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A]. In: Pratley JE And Robertson A ed. Agricultural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erativel[C]. CSIRO Publishing: Melbourne, 1998.98-128.[2]Ritchie GPS. The chemical behaviour of aluminium, Hydrogen and manganese in acid soils[A].In:Robson A D ed. Soil Acidity and Plant Groth[C].Academic Press:Sydney,1989.1-60.[3]张同志.浅议世界土壤酸化及其影响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7):110-111.[4]周修萍,秦文娟.华南三省(区)土壤对酸雨的敏感性及其分区.环境科学学报,1992,12(1):78-83.[5]戎秋涛,杨春茂,徐文彬.土壤酸化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1996,11(4):396-401.[6]潘根兴.土镶酸化过程的土壤化学分析[J].生态学杂志1990,9(6):48-52.[7]LIKENS G E. Long-term effects of acid-rain:respones and recovery of a forest ecosystem[J]. Science, 1996. 272: 244.[8]王代长,蒋新,卞永荣,徐仁扣,贺纪正.酸沉降下加速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J].土壤与环境.2002,11(2): 152-157.[9]Poss R, Smith C J, Hui F X. Rate of soil acidification under wheat in a semi-arid environment[J]. Plant Soil. 1995, 177:85-100.[10]张永春,汪吉东,沈明星,沈其荣,许仙菊,宁运旺.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0,47(3):465-472.[11]袁颖红,樊后保,李燕燕,刘文飞,廖迎春,沈芳芳,黄荣珍.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酸化和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4):461-466.[12]Xu J M,Tang C, Chen Z L. The role ofplant residues in pH change of acid soils differing in in itial pH[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6, 38: 709-719.[13]王晓宇,杨美芹.土壤酸化及改良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果菜.2012(10):29-32.[14]李爽,张玉龙,范庆锋,虞娜,刘畅.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酸化特征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2,49(5):909-915.[15]林忠龙. 土壤酸化碱化的危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2(3).[16]李洪侠,王德荣,于金龙.谈菜地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 成功(教育版)2008(12):280[17]陈绍荣,余根德,白云飞. 土壤酸化的危害及原因——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调理剂(二)[J].中国农资. 2012,148(49):23.[18]于文涛,孙召贵,宋正修.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06(12):12-13.[19]徐仁扣, D.R.Coventry. 某些农业措施对土壤酸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5):385-388.[20]李潇潇, 夏强, 任立, 刘智峰. 我国土壤的酸化及改良[J]. 现代园艺.2011(9): 156.[21]易杰祥,吕亮雪,刘国道.土壤酸化和酸性土壤改良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