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说明书

恩替卡韦说明书

恩替卡韦说明书

一、恩替卡韦的说明书二、恩替卡韦分散片和恩替卡韦片有什么区别三、服用恩替卡韦胶囊会出现头痛症状吗

恩替卡韦的说明书1、恩替卡韦的说明书

作用机制,本品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小时。通过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三种活性,HBV多聚酶的启动。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HBVDNA正链的合成。

2、恩替卡韦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该品,每天一次,每次0.5mg。由于恩替卡韦主要通过肾脏清除,服用降低肾功能或竞争性通过主动肾小球分泌的药物的同时,服用恩替卡韦可能增加这两个药物的血药浓度。同时服用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诺福韦不会引起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3、恩替卡韦的副作用

第一、患者使用恩替卡韦会产生消化不良、乏力、头晕头痛、失眠等许多不良的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严重的时候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重度的脂肪性肝肿大、乳酸性酸中毒等,甚至死亡。

第三、乙肝患者在使用恩替卡韦半年以后就会出现耐药性,为以后病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患者使用恩替卡韦不能随便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转变为肝硬化、肝癌等。恩替卡韦长期服用对肾

阿德福韦酯片说明书

阿德福韦酯片说明书 【点击购买】购买阿德福韦酯片 【通用名称】阿德福韦酯片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德福韦酯。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 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点击购买】购买阿德福韦酯片 【作用类别】乙肝抗病毒 【药理毒理】作用机制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在体内代谢成阿德福韦,阿德福韦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通过下列两种方式来抑制HBV DNA多聚酶(逆转录酶);一是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二是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 链延长终止。阿德福韦二磷酸盐对HBV DNA多聚酶的抑制常数(Ki)是0.1μM,但对人类DNA多聚酶α和γ的抑制作用较弱,Ki值分别为1.18μM和0.97μM。抗病毒活性在转染HBV的人肝瘤细胞系中,阿德福韦抑制50%病毒DNA复制的浓度(IC50)为0.2~2.5μM。耐药性对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仍然可检测到血清HBV DNA的患者进行了长期耐药性分析(96~144周),确定了rtN236T和rtA181V变异与阿德福韦耐药有关。体外研究发现rtN236T变异导致HBV对阿德福韦的敏感性降低4~14倍,产生这种变异患者的血清HBV DNA发生反跳。rtA181V变异导致HBV对阿德福韦的敏感性降低2.5~3倍,产生这种变异患者发生反跳。与阿德福韦耐药相关的变异发生率0~48周为0%(0/629),49~96周为2%(6/293),97~144周为1.8%(3/163),3年的累计发生率为3.9%。交叉耐药性在HBV DNA 多聚酶基因上含对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突变(rtL_180M,rtM204I,rtM204V,rtL180M + rtM204V,rtV173L)的重组HBV变异株,在体外对阿德福韦敏感。在含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变异HBV的患者中,阿德福韦酯也显示了抗HBV作用,其血清HBV DNA下降的中位数为4.3 log10拷贝数/毫升。含DNA多聚酶突变(rtT128N和rtR153Q或rtW153Q,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耐药相关)的HBV变异株,在体外对阿德福韦敏感。体外研究显示,表达与阿德福韦耐药相关的rtN236T突变的HBV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降低2~3倍,而与阿德福韦耐药相关的rtA181V突变的HBV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降低3倍。毒理研究慢性毒性:在动物试验中,以组织学改变和/或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升高为特征的肾小管肾病,是阿德福韦酯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的肾毒性发生的暴露量约为推荐的人治疗量(10mg/天)下的3~10倍。遗传毒性:在体外小鼠淋巴细胞瘤试验中(有或无代谢活化),阿德福韦酯有致突变作用。阿德福韦在未经代谢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试验中能诱导染色体畸变。在体内的小鼠微核化实验中, 阿德福韦无染色体断裂作用; 在采用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Ames细菌回复突变实验中(经过或未经代谢活化的情况下), 阿德福韦无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当暴露量大约为人治疗剂量下暴露量的19倍时,未见对大鼠生育力的影响。大鼠和家兔经口给予阿德福韦酯(暴露量分别约为人治疗剂量10mg/天下

恩替卡韦开发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基本情况 中文名:恩替卡韦 英文名:Entecavir 化学名:2-氨基-9-[(1S,3S,4S)-4-羟基-3-羟甲基-2-亚甲戊基]-1,9-氢-6-H-嘌呤-6- 酮-水合物。 分子式:C12H15N5O3·H2O 分子量:295.3 CAS 号:142217-69-4 结构式: 上市剂型:片剂 0.5mg 和 1mg;分散片 0.5mg 和 1mg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 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二、选题的目的与依据 1、作用机制: 本品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 小时。通过与HBV 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 的所有三种活性:(1)HBV 多聚酶的启动;(2)前基因组mRNA 逆转录负链的形成;(3)HBVDNA 正链的合成。恩替卡韦三磷酸盐对HBVDNA 多聚酶的抑制常数(Ki)为0.0012μM。恩替卡韦三磷酸盐对细胞的α、β、δDNA 多聚酶和线粒体γDNA 多聚酶抑制作用较弱,Ki 值为18 至于160μM。 在细胞试验中发现,拉米夫定耐药的病毒株对恩替卡韦怕显型敏感性降低8 至30 倍。

如果乙肝病毒多聚酶本来就存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氨基酸置换(rtL180M 和/或rtLM204V/I), 再加上rtT184,rtS202 或rtM250 位点的置换变异,都会造成对恩替卡为的显型敏感受性降 低更多(>70 倍。)。 2、临床研究: 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81%的核苷类药物初治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韦0.5mg/天48 周后,病 毒载量达到1×ULN 的患者。 服用本品1.0mg/天,持续48 周(12 周的双盲给药加上36 周的开放期给药),能够非常 有效地降低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HBV-DNA 水平。基线时ALT 水平异常的患者经治疗后,85%患者ALT 水平复常。在双盲阶段服用安慰剂的患者转为恩替卡韦开放给药(1.0mg/天,36周),疗效相同。 3、品种优势 目前被专家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一共两大类,共五种,分别是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 干扰素-α(普通或聚乙二醇干扰素)的主要优点是不存在耐药,有潜在的免疫介导的抗HBV 作用,从而使治疗结束时HBV DNA 保持阴性的患者有机会得到持久的病毒学应答以 及HBsAg 消失。但是频发的副作用和需要皮下注射是干扰素α的主要缺点。 拉米夫定据III 期临床研究显示,治疗1 年后,从14%~32%的病例中检测到YMDD 变 异株。另外拉米夫定阻止病毒蛋白的表达作用弱,所以HBeAg 转阴率低。 阿德福韦酯具有耐药率较低的优点,并且跟拉米夫定没有交叉耐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 病人比较好。但是有一个缺点,它的起效比较慢,对于比较重比较急的病人不太合适。另外,阿 德福韦酯有潜在肾毒性作用。 恩替卡韦与原有的核苷类似物比较具有抗病毒作用强、Qi 效快副作用小、临床耐药率低 的优点,恩替卡韦能够强效抑制HBV,并且具有高耐药基因屏障。恩替卡韦使患者以单药初 始治疗并维持长期疗效,摆脱加药换药顾虑。最近公布的恩替卡韦治疗5 年的耐药资料,在 核苷初治患者中,治疗5 年时对恩替卡韦基因型耐药累积发生率为1.2%;在拉米夫定治疗 失效患者中,治疗5 年时对恩替卡韦基因型耐药同时有病毒学反弹的累积发生率达43%。 研究发现:新1 代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经临床使用后与拉米夫定比较有以下的优点:①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具有高效Qi 效快的特点,治疗后8 周即在HBV DNA 定量上、肝功能

恩替卡韦项目介绍

恩替卡韦及片、胶囊、分散片项目简介 一、药物基本情况 1.1申报类型及进度: 1.2通用名:恩替卡韦 1.3英文名称:Entecavir 1.4成份:恩替卡韦 1.5规格:0.5毫克,1毫克。 1.6标准来源:国家标准 1.7用法用量: 患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用本品。 推荐剂量:成人和16岁以上青年口服本品,每天一次,每次0.5mg。拉米夫定治疗时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为每天一次,每次1.0mg(0.5mg 两片)。 本品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 肾功能不全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恩替卡韦的表现口服清除率随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降低(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的患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或CAPD治疗的患者)应调整用药剂量。见表7。

表7:肾功能不全患者恩替卡韦推荐剂量 肌酐清除率(mL/min)通常剂量(0.5mg)拉米夫定治疗失效(1.0mg) ≥50 每日一次,每次0.5mg 每日一次,每次1.0mg 30到<50 每日一次,每次0.25mg 每日一次,每次0.5mg 10到<30 每日一次,每次0.15mg 每日一次,每次0.3mg 血液透析*或CAPD 每日一次,每次0.15mg 每日一次,每次0.3mg *血液透析后用药 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治疗的时间 关于本品的最佳治疗时间,以及长期的治疗结果的关系,如肝硬化、肝癌,目前尚未明了。 1.8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1.9剂型:片、胶囊、分散片 二、项目特点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微生物学

恩替卡韦说明书

恩替卡韦说明书 【通用名】恩替卡韦片 【商品名】博路定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规格】铝箔包装,0.5毫克,7片/盒 【用途】本品用于肝胆胰用药或肝炎用药;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用法用量】服用恩替卡韦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推荐剂量为:16岁以上青年和成人口服本品,0.5mg/天;建议本品空腹服用或餐前、餐后至少2个小时。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恩替卡韦口服清除率会随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降低,当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的患者应调整用药剂量;而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耐药性】体外研究没有发现与恩替卡韦耐药相关的基因型或表型证据。 【不良反应】恩替卡韦治疗普遍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疲劳、恶心等。 【禁忌事项】对恩替卡韦或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妊娠、哺乳期妇女慎用。 【注意的事项】 1.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并对任何新出现的异常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及时告诉主管医生。 2.恩替卡韦不可擅自停药,因为擅自停药后可能会出现肝炎病情急速加重的情况, 3.恩替卡韦服用后若出现过敏反应或服用期间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出现耐药现象,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改变治疗方法。 4.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并不能降低经性接触或污染血源传播HBV的危险性,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药物过量】据调查发现,在健康人群中单次给药达40毫克或连续14天多次给药20mg/天后,未观察到不良现象,建议:如果发生药物过量,须监测患者的毒性指标,必要时进行支持疗法。

博路定说明书

博路定说明书 【通用名】:恩替卡韦片 【商品名】:博路定片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汉语拼音】EntikaweiPian 【英文名】:Entecavir Tablets 【化学名】:其化学名称为2-氨基-9-[(1S,3R,4S)-4-羟基-3-羟甲基-2-亚甲基环戊基]-1,9-二氢-6H-嘌呤-6-酮-水合物。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恩替卡韦。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微生物学 作用机制本品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小时。通过与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三种活性:(1)HBV多聚酶的启动;(2)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3)

HBVDNA正链的合成。恩替卡韦三磷酸盐对HBVDNA多聚酶的抑制常数(Ki)为μM。恩替卡韦三磷酸盐对细胞的α、β、δDNA多聚酶和线粒体γDNA多聚酶抑制作用较弱,Ki值为18至于160μM。 抗病毒活性在转染了野生型乙肝病毒的人类HepG2细胞中,恩替卡韦抑50%病毒DNA合成所需浓度(EC50)为μM。恩替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rtL180M,rtM204V)的EC50的中位值是μM(范围至μM),而恩替卡韦对在细胞培养液中生长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HIV)无临床相关活性(EC50>10μM)。每天或每周一次使用本品能降低北美土拨鼠的长期研究表明,每周口服kg恩替卡韦(相当于人体的剂量)能将其中的3只土拨鼠的病毒DNA保持在不可测水平(病毒DNA水平<200拷贝/ml,PCR法)长达3年之久。在任何使用该药治疗长达3年的动物中,未发现HBV多聚酶发生耐药相关性的变化。 耐药性 体外研究在细胞试验中发现,拉米夫定耐药的病毒株对恩替卡韦怕显型敏感性降低8至30倍。如果乙肝病毒多聚酶本来就存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氨基酸置换(rtL180M和/或rtLM204V/I),再加上rtT184,rtS202或rtM250位点的置换变异,都会造成对恩替卡韦的显型敏感受性降低更多(>70倍。) 临床研究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81%的核苷类药物初治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韦天48周后,病毒载量达到<300拷贝/mL。HbeAg阳性(AI463022研究,n=219)或HbeAg阴性(AI463027研究,n=211)的核苷类药特初治患者在治疗48周后,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HBVDNA多聚酶的基因没有发生与表型耐药相关基因型变异。在AI463022研究中,有2名病人发生了病毒学反弹(HBVDNA从最低上升1个log10),但没有发现与恩替卡韦耐药相关的基因型或表型证据。 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患者:22%的拉米夫定失效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韦天48周后,病毒载量

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抗病毒作何选择

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抗病毒作何选择 欢迎大家对润众课堂的持续关注,前几期我们介绍了恩替卡韦和贺普丁、干扰素的优劣势对比,作为常见的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今天润众课堂给大家分享关于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优劣势对比分析。 乙肝病毒抑制恩替卡韦更胜一筹 以润众为代表的恩替卡韦是目前口服药物中病毒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一般认为,按照抗病毒的强弱排序,恩替卡韦抗病毒作用最强,其次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时,如果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较高,即HBV DNA载量在5次方水平以上,即建议服用强效病毒抑制药物,恩替卡韦作为病毒抑制效果最强的药物,无疑是最佳选择。 预防病毒耐药还属恩替卡韦 在抗病毒治疗中,除了关注药物的病毒抑制作用外,还需要留意药物本身发生耐药的几率。上述我们了解了恩替卡韦病毒抑制快的特点,在预防耐药方面,恩替卡韦也毫不逊色。研究发现,恩替卡韦3年不足1%的患者耐药,6年耐药率不足1.2%,而替比夫定两年耐药率就高达20%,从数据分析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的较量,以恩替卡韦胜出。 药物经济学指标恩替卡韦治疗费用比较 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每日治疗费用和替比夫定相差无几,但从两个药物在抗病毒疗效的差异角度出发,用恩替卡韦抗病毒,很少发生病情加重而需要换药治疗,也很少出现病情进展为肝硬化。从长远疗效及治疗成本分析,以润众为代表的恩替卡韦的性价比优于素比伏(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极少不良反应 恩替卡韦上市后,被广大临床医生,公认为不良反应最少,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副作用很小,而替比夫定在抗病毒治疗中,会发生肌酸激酶(CK)的升高。有文献报道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CK的升高需要着重注意,如处理不当,继续服药,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所以在安全性方面,替比夫定还是输给了以润众为代表的恩替卡韦。 乙肝抗病毒的治疗,要避免使用耐药率较高的药物进行序贯治疗,通常在抗病毒的药物选择方面,要尽可能选择抗病毒疗效强、耐药率低、安全性高、疗效稳定的药物。结合刚刚提到的乙肝病毒抑制和耐药率的特点,恩替卡韦在抗病毒治疗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乙肝病毒抑制作用强、耐药率低、性价比高,综合这些优点,以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为代表的恩替卡韦被国内外指南推荐为抗乙肝病毒首选用药。 本次“润众课堂”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正大天晴药业在国内肝病药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在肝病领域品种众多,应用广泛,被临床医生广泛认同,受到肝病患者的一致好评。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的初始应答、HBeAg阳性患者治疗后转阴率和HBV-DNA水平不可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有效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长期服用安全性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race of entecavir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120 cases were selected in lin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6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serum ALT recovery rate,the initial response in HBeAg positiv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negative rate and the level of HBV-DNA h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tection rate(P<0.05).Conclusion The replication andpropagation of entecavir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and long-term safety. Key words:Entecavir;Chronic hepatitis B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人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该病的治疗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等,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最关键的。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的抗乙肝病毒的一线药物,近几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为进一步了解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选取78例CHB患者分两组进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标准:①年龄<65岁,性别不限,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即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的表现;②未接受过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③符合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的使用指证;④同意接收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②已知对恩替卡韦过敏者;③合并有其他严重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存在其它嗜肝病毒重叠感染者。

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68例慢性乙肝临床观察

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68例慢性乙肝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28T14:58:59.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作者:石彦 [导读] (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安徽芜湖 241000)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石彦 (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接治的136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双环醇;恩替卡韦;乙肝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70-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全世界公认的难防难治课题,全球HBV携带者约3.5亿。乙肝患者自婴幼儿期间感染HBV后,绝大多数患者经约四十年的时间可进展为肝硬化,五十年可进展为肝癌,死亡率可达40%,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九大疾病之一[1]。本研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接治的68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现做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接治的136例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24~61岁,平均(38.56±7.92)岁。对照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27~65岁,平均(39.06±6.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 (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双环醇片,25mg×9s×2板/盒(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040467),25mg/次,3次/d;并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 0.5mgx7片/盒(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1片/次,1次/d。对照组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用法用量同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HBV-DNA转阴、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HBe血清转换等观察指标的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处理数据,分别应用T检验、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间的差异,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ALT、AST均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乙型肝炎主要是因机体感染乙肝病毒所引起,主要特征为肝脏炎性病变,并可累及多器官受损。慢性乙肝的发病因素包括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不良情绪影响以及滥用或乱用药物等,其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经血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等[2]。目前,该病的常用药物为恩替卡韦,它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经磷酸化后可成为具活性的三磷酸盐,后者半衰期为15h,具有抗病毒迅速、作用力强等特点[3];它可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且患者不易出现耐药情况。恩替卡韦分散片是一种新的剂型,它不同于胶囊剂和普通片,遇水后可马上崩解为黏性悬液,具有易于服用、吸收速度快、不良反应少和生物利用度良好等优点,患者可长期服用[4]。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双环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药物,衍生自联苯结构,临床实验表明,它可降低小鼠免疫性肝炎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减轻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它可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可提高药物的杀伤能

恩替卡韦片说明书

恩替卡韦片(博路定)说明书如下: 警告 核苷类药物在单独或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时,已经有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的脂肪性肝肿大,包括死亡病例的报道。 当慢性乙肝病人停止抗乙肝治疗后,包括恩替卡韦在内,已经发现有重度急性肝炎发作的报道。对那些停止抗乙肝治疗的病人的肝功能情况应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严密监察,并且至少随访数月。如必要,可重新恢复抗乙肝病毒的治疗。(见警告) 【博路定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博路定 通用名称:恩替卡韦片 英文名称:Entikawei Pian 汉语拼音:Entikawei Pian 【博路定成份】 博路定主要成分为:恩替卡韦,其化学名称为2-氨基-9-[(1S,3R,4S)-4-羟基-3-羟甲基-2-亚甲基环戊基]-1,9-二氢-6H-嘌呤-6-酮-水合物。 【博路定性状】 博路定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博路定适应症】 博路定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肝的治疗。 【博路定规格】 0.5毫克 【博路定用法用量】 患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用博路定。 推荐剂量:成人和16岁以上青年口服博路定,每天一次,每次0.5mg。拉米夫定治疗时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为每天一次,每次1.0mg(0.5mg 两片)。 博路定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 肾功能不全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恩替卡韦的表现口服清除率随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降低(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的患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或CAPD治疗的患者)应调整用药剂量。见表7。 表7:肾功能不全患者恩替卡韦推荐剂量 肌酐清除率(mL/min)通常剂量(0.5mg)拉米夫定治疗失效(1.0mg) ≥50 每日一次,每次0.5mg 每日一次,每次1.0mg 30到<50 每日一次,每次0.25mg 每日一次,每次0.5mg 10到<30 每日一次,每次0.15mg 每日一次,每次0.3mg 血液透析*或CAPD 每日一次,每次0.15mg 每日一次,每次0.3mg *血液透析后用药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25T11:05:07.1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09期作者:林金水刘雨林张小娇[导读] 就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就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标改善情况及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BiL、AST、GGT等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双歧三联活菌;乙肝肝硬化;肝功能 乙肝是现今世界范围内均较为棘手的传染性疾病,本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近20亿人受到该病毒的侵袭感染,现阶段我国乙肝患病人群超3000万[1-2],而肝硬化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来,以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及纤维隔的形成为主要特点。早期肝硬化患者无特殊表现,伴随病情进展,肝脏代偿功能丧失,患者会出现乏力消瘦、腹水、内分泌异常、下肢浮肿等症状[3]。本次研究纳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乙肝肝硬化患者,就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9~75岁,平均(64.19±3.20)岁。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开展保肝、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1.2.1、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国药准字H20100065)治疗,单次给药剂量0.5mg,每日给予1次给药,连续给药6个月。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国药准字S1*******)治疗,单次给药剂量0.63g,每日给予1次给药,连续给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肝功能指标测定: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测定比较,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 1.3.2、治疗效果评定: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药物干预的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显效为治疗后患者腹水腹胀、全身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各指标改善50%以上;有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肝功能各指标改善25~50%;无效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改善不足25%。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如TBiL、AST、GGT等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BiL、AST、GGT等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 3.10%,对照组为72.4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乙肝治疗指南2010.zhuantidoc

乙肝治疗指南2010.02一、摸清抗病毒时机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HBV DNA水平很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要坚持定期检测,不能掉以轻心。 2010年最新出版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指出,HBV DNA水平超过1×104拷贝/ml 和(或)血清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 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乙肝治疗指南二、坚持长期抗病毒最新咨询 乙肝患者至少要坚持二年或二年半的口服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科学停药 乙肝病毒生命力非常顽强,至今为止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彻底消灭它。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说明乙肝治疗需要“长治”才能“久安”。 针对核苷(酸)类似物疗程,《中国乙肝防治指南》建议:大三阳乙肝患者治疗1年后,如果HBV DNA 水平转阴,肝功能正常而且实现了血清学转换,则需要再巩固治疗12个月;小三阳乙肝患者治疗1年后,如果HBV DNA水平转阴而且肝功正常,则需要再巩固治疗18个月。总之,乙肝患者至少要坚持二年或二年半的口服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科学停药。 乙肝治疗指南三、定期监测和随访最新咨询 每三个月监测一次HBV DNA水平、肝功能、乙肝五项 无论是乙肝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都需要定期监测和随访,它承担着三大功能,不容忽视。第一,定期监测可以判断疾病的进展。乙肝携带者可依此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而正在服药的肝炎患者则可了解到疾病的进展,以防出现肝硬化、肝癌。第二,通过监测可以尽早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出现医疗事故。除了常规检查外,乙肝患者还要根据某类药物的特点增加监测项目,例如CK水平、肌酐等。 第三,监测结果还是检验疗效的“试金石”。如果效果不佳,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正大天晴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与进口恩替卡韦的专利之争

正大天晴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与进口恩替卡韦的专利之争 正大天晴公司持续专注于肝病健康领域,已有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名正阿德福韦酯胶囊等多个肝病产品面世,并且在国内肝病治疗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正大天晴公司在国内推出首仿新一代抗乙肝病毒药物“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于2010年正式上市。上市不久,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以其良好的抗病毒疗效和亲民的价格赢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打破了跨国企业在慢性乙肝抗病毒领域的垄断。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上市3年即在抗病毒市场占有率达到37.5%,仅次于原研厂家。2014年,“润众”实现销售21.7亿元。 恩替卡韦的前世今生 恩替卡韦是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原研药,具有病毒抑制作用强,耐药率低等特点,一经上市,即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近40元/日的高昂治疗费用,让国内更多的乙肝患者望而却步。 在恩替卡韦上市后,国内众多生产厂家纷纷投身于仿制行列。正大天晴的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作为首个进口恩替卡韦仿制品,不仅填补了国产恩替卡韦的空白,更是以独有的工艺和高性价比优势,给国内乙肝患者带来希望。目前,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的日治疗费用在20元上下。 年轻药企PK跨国巨头 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的迅速崛起引起了施贵宝公司的关注,后者认为其侵犯了200510128719.4号、名称为“低剂量艾替开韦制剂及其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面对质疑,正大天晴公司不甘示弱,不仅直面应诉,而且还提起反诉,应对国际巨头的“挑衅”,于2013年12月上诉北京高院。 正大天晴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大天晴拥有企业内部严格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早在正大天晴启动“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研发之际,正大天晴就对涉诉专利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通过避开对方专利设计方式,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合成工艺路线和制剂。 正大天晴分析认为,百时美施贵宝的恩替卡韦并未取得化合物专利,只是还存在着大量的周边专利,仿制只要采取正确的专利策略就可以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为患者及时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而正大天晴正是采取了这种方式,规避原研厂家的专利缺陷,成功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合成工艺路线和制剂。2010年2月,正大天晴在国内首家获得恩替卡韦原料及分散片的生产批件。2012年5月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来酸恩替卡韦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正大天晴于2013年12月上诉北京高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现有技术对于0.5mg和1.0mg 的剂量用于成人乙肝患者的治疗具备技术启示。2014年,施贵宝利用最后的司法救济程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对该无效案件的再审。2015年1月,这场中国年轻制药企业与国际巨头直接的强强对话终以正大天晴胜诉告终。

恩替卡韦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恩替卡韦片 英文名:entikawei pian 汉语拼音:entikawei pian 本品主要成分为:恩替卡韦,其化学名称为2-氨基-9-[(1s,3s,4s)-4-羟基-3-羟甲基-2- 亚甲戊基]-1,9-氢-6-h-嘌呤-6-酮-水合物 分子式:c12h15n5o3·h2o 分子量:295.3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微生物学 作用机制 本品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它能够通过磷酸化 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在细胞内的半衰期为15小时。通过与hbv多聚酶的天然 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恩替卡韦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 三种活性:(1)hbv多聚酶的启动;(2)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形成;(3)hbv dna正 链的合成。恩替卡韦三磷酸盐对hbv dna多聚酶的抑制常数(ki)为0.0012μm。恩替卡韦三 磷酸盐对细胞的α、β、δdna多聚酶和线粒体γdna多聚酶抑制作用较弱,ki值为18至于 160μm。 抗病毒活性 在转染了野生型乙肝病毒的人类hepg2细胞中,恩替卡韦抑50%病毒dna合成所需浓度 (ec50)为0.004μm。恩替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rtl180m,rtm204v)的ec50 的中位值 是0.26μm(范围0.01至0.059μm),而恩替卡韦对在细胞培养液中生长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 (hiv)无临床相关活性(ec50 >10μm)。 每天或每周一次使用本品能降低北美土拨鼠的长期研究表明,每周口服0.5mg/kg恩替卡 韦(相当于人体1.0mg的剂量)能将其中的3只土拨鼠的病毒dna保持在不可测水平(病毒 dna水平<200拷贝/ml,pcr法)长达3年之久。在任何使用该药治疗长达3年的动物中, 未发现hbv多聚酶发生耐药相关性的变化。 耐药性 体外研究 在细胞试验中发现,拉米夫定耐药的病毒株对恩替卡韦怕显型敏感性降低8至30倍。如 果乙肝病毒多聚酶本来就存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氨基酸置换(rtl180m和/或 rtlm204v/i),再加上rtt184,rts202或rtm250位点的置换变异,都会造成对恩替卡韦 的显型敏感受性降低更多(>70倍。) 临床研究 核苷类药物初治患者:81%的核苷类药物初治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韦0.5mg/天48周后,病 毒载量达到<300拷贝/ml。hbeag阳性(ai463022研究,n=219)或hbeag阴性(ai463027 研究,n=211)的核苷类药特初治患者在治疗48周后,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hbv dna多聚酶 的基因没有发生与表型耐药相关基因型变异。在ai463022研究中,有2名病人发生了病毒学 反弹(hbv dna从最低上升1个log10),但没有发现与恩替卡韦耐药相关的基因型或表型证 据。 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患者:22%的拉米夫定失效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韦1.0mg/天48周后,

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乙型肝炎 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 肝脏硬度值。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治疗1年DNA转阴但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继续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0例加用调控免 疫方,12周、24周时用Fibroscan测量患者的肝脏硬度值。结果:恩替卡韦联合调 控免疫方治疗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较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组显著下降。结论:调控免 疫方有明显的改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调控免疫方;肝脏硬度值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27-02 肝纤维化是各种损害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 常增生。目前认为其机制主要是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细胞外基质(ECM)的合 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在细胞间质过度沉积所致。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向肝硬化发 展的动态过程。目前认为,进展性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药物旨在通过抑制HSC 的激活、诱导其凋亡和防止ECM沉积的干预性治疗在实验性肝纤维化方面已取得一定疗效,但人类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近年来,中医药抗肝脏纤维化的研究不断深入。 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笔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中西药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其肝脏硬度值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2009年5月~2011年12月到我院随访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入选病例符合2010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 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治疗前 均应用恩替卡韦治疗1年,HBV DNA阴性,HbeAg阳性,肝功能正常。两组患者 在年龄﹑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给药方法及随访: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恩替卡韦组:每日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共24周,恩替卡韦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组: 每日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同时服用中药煎剂:生黄芪30g,炒白术20g,云 苓片20g,生薏米20g,全当归30g,紫丹参30g,淫羊藿15g,炒香附12g,炒枳壳12g,虎杖15g,女贞子15g,山豆根15g,三七粉冲服6g,白花蛇草30g,半 边莲20g,黄毛牙草30g,白头翁15g,水红花子15g,鸡内金15g,川大黄后下 3g,杭白芍12g,共24周。两组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它治疗肝炎药物。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恩替卡韦片(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煎剂。两 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12、24周查肝脏硬度值(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测 量值)。 14观测指标:治疗12、24周后查肝脏硬度值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 χ±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控免疫方有明显的改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值的作用,即有明显的改善肝脏组织纤维化的作用。

FDA批准elbasvir grazoprevir使用说明书最新版

FDA的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中抗微生物产品室主任Edward Cox,M.D.说:“今天的批准对有基因型1和4 HCV感染没有需要使用干扰素[interferon]的患者提供另一种治疗选择。” 突破性治疗指定。 处方资料重点 这些重点不包括安全和有效使用ZEPATIER所需的资料。请参阅下文ZEPATIER完整处方资料。ZEPATIER?(elbasvir和grazoprevir)片,为口服使用 美国初次批准:2016 适应证和用途 ZEPATIER是一个固定剂量组合产品含elbasvir,一个丙型肝炎病毒(HCV)NS5A抑制剂,和grazoprevir,一个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适用为有或无利巴韦林[ribavirin]在成年中对慢性HCV基因型1或4感染治疗。(1) 剂量和给药方法 ⑴开始前测试: ⑵基因型1a:建议测试对病毒有NS5A耐药-关联多态性的存在。(2.1) ⑶得到肝实验室测试。(2.1) ⑷推荐剂量:有或无食物口服一片每天1次。(2.2) ⑸HCV/HIV-1 共感染:遵循在上表中剂量推荐。(2.2) ⑹肾受损,包括血液透析:建议无ZEPATIER剂量调整。对利巴韦林给药和剂量调整参考利巴韦林处方资料。(2.3) 剂型和规格 片:50 mg elbasvir和100 mg grazoprevir(3) 禁忌证 ⑴有中度或严重肝受损(Child-Pugh B或C)患者。(4) ⑵OATP1B1/3抑制剂,强CYP3A诱导剂,和依法韦仑。(4) ⑶如ZEPATIER与利巴韦林给予,也应用对利巴韦林。(4) 警告和注意事项 ⑴ALT升高:治疗前,在治疗周8,和当临床上指示时进行肝实验室测试。对接受16周治疗患者,在治疗周12时进行另外肝实验室测试。对用ZEPATIER ALT升高,遵循在完整处方资料中建议。(5.1) ⑵伴随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风险:如ZEPATIER与利巴韦林给药,也应用对利巴韦林警告和注意事项。(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