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xx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xx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xx年尔雅《诗经》导读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

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2

【单选题】

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 、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3

【判断题】

《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五部分,共一百六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一篇、小雅七四篇。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3、宋代朱熹在《诗集传》曾有清楚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比就是打比方,拿一件事物来比拟另一件事物兴指的是诗歌在音乐上的起调或用来引起主题的景物或象征物1

【单选题】

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2

【单选题】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的解释。

A 、“赋”

B、“比”

C、“兴”

D、“风”3

【单选题】

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

A 、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4

【单选题】

“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5

【判断题】

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

6

【判断题】

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1

【单选题】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

A 、《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孔颖达2

【单选题】

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

A、“赋”

B、“比”

C、“兴”

D、“风”3

【单选题】

“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

A 、葫芦

B、蚂蚱

C、石榴

D、鱼籽4

【判断题】

《诗集传》是唐代孔颖达所著的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诗集传》是朱熹写的,孔颖达写的《毛诗正义》。

5

【判断题】

“比显而兴隐”是说“比”一般很容易看出来,但是“兴”就相对含蓄隐晦一些。

1

【单选题】

西周建国之后,周武王选择了作为西周的都城。

A 、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2

【单选题】

周人建构的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

A 、《诗经三百首》

B、《尚书》

C、《楚辞》

D、《吕氏春秋》3

【单选题】

根据《荀子儒效》的记载,西周时期封了多少个国家?

A、七个

B、七一个71个国家

C、七二个

D、七三个4

【判断题】

“兄死弟及”是指哥哥去世后,自己的弟弟即位做君主。5

【判断题】

“大封建”这种新体制是周武王在位的时候开始实施的。1

【单选题】

不属于给《诗经》断代的判断标准的是。

A 、诗的内容

B、诗篇风格

C、诗的作者

D、古人记载2

【单选题】

《小雅天保》这一首诗篇成于时期。

A 、周康王时期

B、周昭王时期

C、周穆王时期

D、周宣王时期3

【单选题】

诗篇中出现“孙子”一词,则该诗篇有可能是时期的作品。

A 、周武王时期

B、周成王时期

C、周康王时期

D、周穆王时期4

【判断题】

在古代,“大、小雅”中“雅”和“夏朝”中“夏”的读音是一样的。

5

【判断题】

周穆王时期属于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武、成、康、昭西周中期:穆、恭、懿、孝懿王和孝王是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是恭王。

西周晚期:厉、宣、幽1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语出。

A 、《论语子路》

B、《论语季氏》

C、《论语述而》

D、《论语八佾》2

【单选题】

西周时期一般不会用于礼乐活动的器物是。

A 、蛋陶壳高脚杯

B、玉琮

C、宗周钟

D、青铜戈3

【判断题】

《论语八佾》中“郁郁乎文哉”指的是西周的礼乐。

1

【单选题】

关于“乡饮酒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乡饮酒礼”是周代很多时候举行的一次典礼。

B 、“乡饮酒礼”这套典礼是很繁重的。

C 、“乡饮酒礼”是一种有韵律的活动。

D 、“乡饮酒礼”这一套典礼开始后,客人不需要注意太多的礼仪。

2

以下哪一首曲子在《诗经》中是只保存着题目没有词?

A、《南陔》

B、《皇皇者华》

C、《白华》

D、《华黍》3

【单选题】

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向客人敬酒要跪八次时,客人需要跪次。

A 、五次

B、六次

C、七次

D、八次4

【判断题】

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宴请客人,主人一定是朝东坐,坐西向。

5

【判断题】

“间歌”指的是堂上和堂下的乐工轮替着唱歌。

1

【单选题】

《小雅斯干》中,“秩秩斯干”的“干”指的是。

A 、涧溪

B、河流

C、泉水

D、瀑布2

【单选题】

《小雅斯干》中,“如翚斯飞”的下一句是。

A 、如跂斯翼

B、如矢斯棘

C、如鸟斯革

D、君子攸跻3

【单选题】

“载弄之璋”中的“璋”在古代象征。

A 、美貌

B、权力

C、力量

D、善良4

【判断题】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中“似续”的意思是“继承”。

5

【判断题】

殷商时期盖房有在四个屋角奠人的恶俗。西周时期用歌唱来庆祝一座建筑的落成。

【单选题】

《左传襄公年》中记载,宋国君主为招待晋国君主特地叫人演奏歌舞。

A 、《南陔》

B、《白华》

C、《桑林》

D、《华黍》2

【单选题】

王国维认为,《商颂》应该是时期的作品。

A 、西周中期

B、西周晚期

C、殷商中期

D、殷商晚期3

【单选题】

周昭王任命殷商后裔去打东夷,在发动了战争。

A 、淮水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汉江流域4

【判断题】

殷商时期有一些礼乐活动是阴森恐怖的。

【判断题】

《商颂》是殷商时期的诗歌作品。

王国维认为,《商颂》是西周中期的作品。

1

【单选题】

关于《大武》乐章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

A 、《荀子》

B、《周易》

C、《春秋》

D、《左传》2

【单选题】

以下哪一部作品中描述了《大武》乐章的演出情况?

A、《荀子儒效》

B、《礼记乐记》

C、《吕氏春秋古乐》

D、《左传宣公二年》3

【单选题】

以下关于《大武》乐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节奏是比较缓慢的。

B 、《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演唱者的声调短而急促。

C 、《大

武》乐章是东周的开国乐章。D 、《大武》乐章和《武》乐章是不同的两篇乐章。

4

【判断题】

武有七德,其中“保大”是保证发展的意思。

5

【判断题】

“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这一段文字实际上描述的是《大武》乐章的六成结构。

1

【单选题】

最早注意到《左传》、《礼记》中记载了《大武》之乐与《诗经周颂》篇章的关系。

A 、王国维

B、朱熹

C、王质

D、何楷2

【单选题】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与《酌》诗相应”出自。

A 、《诗集传》

B、《诗经世本古义》

C、《诗总闻》

D、《诗本谊》3

【单选题】

根据《左传》的记载,《大武》乐章中一共有首诗。《武》、《赉》、《桓》

A、六首

B、五首

C、四首

D、三首4

【判断题】

“谥号”是古代对地位身份较高的人去世后给予的一个中肯的称号。

5

【判断题】

《诗经今注》的作者是龚自珍。

1

【单选题】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出自《大武》乐章的哪一首诗篇?

A、《周颂酌》

B、《周颂武》

C、《周颂赉》

D、《周颂桓》2

【单选题】

《大武》乐章《周颂赉》篇是以的口吻来唱的。

A 、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昭王

D、周穆王3

【单选题】

《周颂桓》中“绥万邦,娄丰年”的“绥”意思是。

A 、指安抚、安定

B、指古时登车时手挽的索

C、指古时的旌旗

D、指古时的旒4

【判断题】

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太轻,是周公辅佐其执政。成王成年后,赶走了周公。

5

【判断题】

“无竞维烈”中“维烈”的意思是雄心韬略。

1

【单选题】

根据《周记春官大司乐》的记载,以下哪一篇乐章不属于“六代之乐”?

《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

A 、《云门》

B、《大卷》1

【单选题】

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2

【单选题】

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 、南朝

B、南宋

C、北朝

D、北宋3

【判断题】

《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五部分,共一百六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一篇、小雅七四篇。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3、宋代朱熹在《诗集传》曾有清楚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比就是打比方,拿一件事物来比拟另一件事物兴指的是诗歌在音乐上的起调或用来引起主题的景物或象征物1

【单选题】

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2

【单选题】

“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的解释。

A 、“赋”

B、“比”

C、“兴”

D、“风”3

【单选题】

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

A 、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4

【单选题】

“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5

【判断题】

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

6

【判断题】

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1

【单选题】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

A 、《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孔颖达2

【单选题】

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

A、“赋”

B、“比”

C、“兴”

D、“风”3

【单选题】

“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

A 、葫芦

B、蚂蚱

C、石榴

D、鱼籽4

【判断题】

《诗集传》是唐代孔颖达所著的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诗集传》是朱熹写的,孔颖达写的《毛诗正义》。

5

【判断题】

“比显而兴隐”是说“比”一般很容易看出来,但是“兴”就相对含蓄隐晦一些。

xx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