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乡村本质特征

城市和乡村本质特征
城市和乡村本质特征

城市和乡村本质特征、差异与原因

摘要:文章从城乡对比出发,区分了乡村和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差异,分析了城市乡村发展的影响因子。文章指出乡村规划要摆脱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要注重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农村特点,要不断完善以提高科学性。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而提出的发展方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继续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同时,又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战略。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关键字:城市、乡村、本质特征、城乡差异

笼统地说,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这样一套居民点系统。村庄和比村庄还小一点的居民点叫做乡村型居民点,居民主要是从事农业活动;镇和比镇更大的居民点一般是城镇型居民点,统称为城镇,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中点。

一、城市与乡村本质特征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②城镇一般聚集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与乡村;③城镇有比乡村更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与乡村;④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城市所具有的最为一般的特征。具体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城市是人口、资本、消费、文化等的集中之地,集中是城市的本质特点之一。如人口的聚集成为衡量城市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美国人口普查局规定2500人以上者称为城市(应该包括小城镇);2500人以下者称为村庄。我国规定,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10-20万人口的为小城市。二是中心。城市是某一或大或小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的中心或某一方面的中心,中心是城市又一本质性特点. 三是有别于乡村聚落的高级聚落。聚落属于地理空间概念,对于聚落,有各种各样的分类,其中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分类是把聚落划分为农村型聚落和城市型聚落两大类。城市聚落是有别于乡村聚落的一种高级聚落,这是城市的又一本质性特征。我国对于城市本质和特征的最权威的提法,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枝木、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祁工人阶级集个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个起主导作用”。

要真正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出一条具有严格科学意义的界限绝非易事。古代筑有城墙的城市,城圈以内避免也常常有大片农田,但城墙毕竟也可以作为城乡的明显界限。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突破城圈膨胀起来,城墙一类的明显界限不复存在,但每个城市毕竟还是相对集中,像大饼似的一块。进入现代,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变成中心市和包括外围若干城市在内的城郊复合体。城市到乡村的渐变特点和复杂交错,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城市消失和乡村开始的明显标志点,大城市尤其如此。

城市的结构更加复杂,从区域科学的角度来看,城市不仅包括了基本的部门结构和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空间结构,还包括了由于城市的聚集作用而形成的城市中心向外围过渡所表现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其部门结构比乡村的分工更细,领域更多而且更复杂;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空间结构会由于地域分工的不同,形成具有等级规模与功能结构的城镇体系;内部空

间结构则更是城市所特有的,它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围各种要素都呈梯度递减、一切围绕城市中心的一个自组织的空间系统。

城市的系统性更强由于城市的分工更细、组织更严密,城市形成了一个自主运行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城市市政设施、交通、经济、社会、公共事业等都形成了各自的子系统,并且相互之间又形成了严密的大系统,从而维持着复杂的人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内,经济密度和繁荣程度是乡村无法比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在亲缘关系上趋于简单,而在公共社会关系上却很复杂;自然环境也以人为改造、专门服务于高密度人群为主要功能,城市生态环境有时仅是点缀,显得非常脆弱。因此,城市系统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人类活动最频繁、最密集,包罗万象的人类活动系统。

城市的贫富分化严重,城市在显示其最繁华一面的同时,在某些角落和城市边缘地区却存在着最贫穷的地方,其贫穷程度绝不亚于乡村。那里的人没有居所,身边没有亲人和乡亲,可以说一无所有。在乡村即使再穷的人也有草房,也能照顾他的乡亲,而且乡村的贫穷与并不繁华的地区发展水平也显示不出有多大反差;而在城市这种反差就强烈到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一点都不过分。

二、城市与乡村差异

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农村社会。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其聚居形式的异质性较强。农村社会人际关系是乡村社会是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十分重要的社会认同基础;乡村社会在聚居的空问形态上表现的异质性较弱。

乡村,其范围大致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农村相近,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乡村的概念是与城市相对照而言,标志社会活动方式的区域差别;农村的概念是与工商业相对照而言,标志产业布局的区域差别。二者范围相近,并不直接等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乡村的范围,要比农村的范围大一些,也更容易指认一些。人们通常把乡级政权管辖的区域理解为乡村(包括在行政层级上与乡平行的镇),乡镇管辖之下的村落就是典型的乡村社会形态。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包括乡村以外的一切城市型聚落。乡村与城市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别。(一)政府财政收支和居民收入差别

乡村对应的行政机关是乡镇,而乡镇财政困难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问题。许多乡镇财政长期赤字,大量到期的债务无法偿还。据2000 年农业部《关于乡村两级不良债务清查工作的报告》显示:截至1998 年12 月31 日,全国乡级净债务1776 亿元,乡均408 万;村级1483 亿元,村均21 万;全国农民人均负债374 元。(以上数字不包括乡、村办企业的经营性债务)。这是1998年底的数字,今天恐怕要比这个大多了。税费改革之前,乡镇财政风险就已经存在,税费改革后,乡镇可用财力又大大减少。而与此相反,城市财政收支能力较强,1994 年国家颁布的设市标准要求发达地区、中等地区、不发达地区县改市财政收入分别不低于6000 万元、5000 万元、4000 万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见图1)

乡镇财政困难和农民收入较低,意味着缺乏资金,直接影响农村产业投资,影响农民生活质量,也制约着乡村规划,所以乡村规划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二)人口密度差别

乡村人口密度较小,乡村非农业使用的土地叠加至少10 倍于它的自然开放空间,在一些偏远山村人口更是稀少。而城市人口密度较大,根据建设部统计数据,2007 年末,以城市城区人口(含暂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计算,中国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10714 人

/平方公里。乡村没有城市那样大的人口压力,因此不宜盲目模仿城市建高楼,传统一家一院模式在严格控制宅基地标准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的,也符合农村生产和生活习惯。(三)产业结构差别

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仍比较薄弱,据农业部数据,2006 年,农村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为:57 .3% 、20 .5% 、22 .2% ;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9 .6% 、54 .8% 、15 .6% 。相比之下,城市第二、三产业发达,并且有些城市(如上海等)已经出现了“经济服务化”的现象即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 % 以上。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盈利能力,往往影响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人口密度、职工生活方式、政府和居民收入水平。乡镇企业发达的农村,往往吸引大量的人口,建设用地比例很高,环境压力较大,收入水平也较高,居民生活方式市民化。

(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差别

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城市居民文化素质较高,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较高。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国15 岁及以上人口中,城镇的文盲率为5.22 %,农村则高达11 .55 %;在15 -64 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农村地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高达91 %,而且教育质量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比较高,乡村居民各种保障十分薄弱。随着农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强烈,乡村规划要满足这些需要,并使之适应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土地利用差别

乡村土地利用混杂,相互交叉;而城市用地功能划分明确,相对独立。在乡村的农忙季节,乡村的很多公共场地和道路都被用来晾晒粮食;在逢年过节时,则用来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太多的明确规定;在自家的庭院里,生产和生活往往交织在一起。而城市用地功能划分明确,用地分类有统一标准。中国建设部1990 年颁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作为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乡村规划要注意考虑乡村这种特点,尤其是在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地区。

(六)生活方式差别

乡村居民喜欢自由,生活节奏慢,人情味浓,邻里关系比较紧密。乡村民俗丰富多彩,婚丧嫁娶都是亲朋好友一块忙碌,非常热闹,人们相互帮助,形成一种天然的保障机制。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快,工作充满压力,邻里之间没有时间串门,关系比较淡薄;城市生活追求效率,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易给人造成压抑的感觉。乡村规划要重视乡村居民的心理特点,考虑乡村居民的心理感受。

(七)生态环境差别

乡村基本保存着原有自然地理形态和多样性,采用低成本循环利用模式,生产、消费、分解三者是平衡的,但这种平衡比较脆弱;乡村自然文化特征又与地域文化特征混合,形成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城市则是以人为主导的高度开放系统,与外界存在着大量的物质流、人员流、信息流,生产消费模式是直线型的,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近年来,乡村建筑文化引人关注,我国的村居形态众多,各具特色,如福建永安土楼、广东梅州围龙楼、浙江兰溪诸葛村民居、江西抚州流坑村民居等等。与此相反,城市建筑大部分是统一标准,高楼大厦,缺少变化,丧失文化内涵。乡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是乡村居民生活和精神的依托,也是宝贵的资源,完全可以开发利用,形成旅游观光产业,同时也能加强这些资源的保护。

三、城市与乡村形成原因

乡村、城市的起源有各自的历史条件。人类为生存,希望互相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而构成聚居。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人类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形成了乡村聚落。

城市的形成一方面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剩余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就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易的场所形成集市,集市进一步演变为城市。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旅游等其他因素同样会对城市区位产生影响。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例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平原;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城市带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分布在中部平原。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高原地区,气候较凉爽,如巴西的城市多数分布在巴西高原。城市多分布在沿河谷底和开阔地。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临海地带。河运起点货物在此转运,如我国江西的赣州。河流汇合处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中和转运,如我国宜宾(岷江和长江);重庆(嘉陵江和长江);武汉(汉水和长江)河海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转运和中转,如我国上海和广州。河流曲线处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瑞士的伯尔尼(在阿勒河上)。河心岛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法国的巴黎(在赛纳河上)。

自然资源政治、军事、宗教对于城市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以石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的阿伯丁与北海油田有关,我国的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等;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与金矿有关;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

在古代靠帆船和马车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北方靠马车,大多数城市在大道的会合处,如古代的邯郸城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点发展起来的,南方城市多数在河流的汇合处(沿河设城),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在公路和铁路的枢纽和沿线出现了一批城市,如我国在

京广线的石家庄,郑州,陇海线上的宝鸡,京广线的株洲等;交通线的变化也会给城市分布和发展带来变化,如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的发展,扬州和济宁等运河城市发展比较快,但是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线的建成,这些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线沿线和沿海的城市发展比较快。

城市化标志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标。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也会导致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难度,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四、未来城乡发展

我国城乡分离和对立是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从城乡关系矛盾现状和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可以看出,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和城乡壁垒,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严重障碍,对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造成多种危害。

城市与乡村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现代许

多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城乡的分离和对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城乡资源交换、利用和生产方式不同,城市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中心的经济社会空间,比第一产业为主体的乡村,具有更高的就业容量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及差异过分悬殊,又会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城乡经济社会的平衡。因此在工业社会后期,把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的一种有效战略。

农村与城市,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两个话题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相生————新农村应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城市化应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这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内涵,除了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还要在以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发展上下功夫。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委员分析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减少农民,加快城市化进程。因为农村人口众多、每户农民耕地面积少的情况下,要通过土地使如此规模庞大的农民群体脱贫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减少农业劳动力,把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把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变成城市人口,农村的土地才有可能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才会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市场化比例才能大大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才可能达到与城市人口相当或相近的水平,“三农”问题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两大战略统筹起来进行。一方面,要在把握城市化大趋势的前提下来搞新农村建设,避免土地、资金等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在促进农村建设的条件下来推进城市化。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征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从而有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在这方面提出了具体、明晰、富有层次的举措,比如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

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

城市化同步推进,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