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的习题解答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doc

工程光学的习题解答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doc
工程光学的习题解答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doc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

1.针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组()

0'>f 及负透镜组()

0'f ()-∞=l a

()'

2f l b -=

()f f l c

=-=

()

/f l d -=

()0=l e

()/f l

f =

')(f f l g -=

=

'22)(f f l h -==

+∞=l i )(

2.0'

l b )(=

l c =)

(

/)(f l d -=

0 e

l

(=

)

f=

l

2/ (f

)

(

)

f

g=

l

(=

h)

l

l i)(

+∞

=

2. 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f’=75mm,被摄景物位于(以F 点为坐标原点)

=x ,2,4,6,8,10,m m m m m -----∝-处,试求照相底片应分别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

的地方。

解: (1)x= -∝ ,xx ′=ff ′ 得到:x ′=0 (2)x ′=0.5625 (3)x ′=0.703 (4)x ′=0.937 (5)x ′=1.4

(6)x ′=2.81

3.设一系统位于空气中,垂轴放大率*-=10β,由物面到像面的距离(共轭距离)为7200mm , 物镜两焦点间距离为1140mm 。求该物镜焦距,并绘出基点位置图。 解:

∵ 系统位于空气中,f f -='

10'

'-===

l

l y y β 由已知条件:1140)('=+-+x f f

7200)('=+-+x l l

解得:mm f 600'= mm x 60-=

4.已知一个透镜把物体放大*-3投影到屏幕上,当透镜向物体移近18mm 时,物体将被放大

*-4,试求透镜的焦距,并用图解法校核之。

解:方法一:

31

'

11-==l l β ? ()183321'1--=-=l l l ①

42

'22-==l l β ? 2'

2

4l l -= ② 1821+-=-l l ? 1821-=l l ③ '/1/1/11'1f l l =-

'/1/1/12'

2f l l =-

将①②③代入④中得 mm l 2702-= mm l 1080'

2

-= ∴ mm f 216'=

方法二: 31

1-=-

=x f

β 42

2-=-

=x f

β ? mm f 216-= 1812=-x x

方法三: 12)4)(3(21'

'=--==??=ββαn

n x x

2161812'-=?=?x

''

f

x -=β

143''

'

'2

'121=+-=?=+-=

-∴f

x f

x x ββ mm x f 216''=?=∴

5.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实像,放大率为?

-1,今以另一个薄透镜紧贴在第一个透镜上,则见像向透镜方向移动,放大率为原先的3/4倍,求两块透镜的焦距为多少? 解:

? 2'

21'1/1/1/1/1l l l l -=- ④

6.有一正薄透镜对某一物成倒立的实像,像高为物高的一半,今将物面向物体移近100mm , 则所得像与物同大小,求该正透镜组的焦距。

解:由已知得:2

11'11-==l l β

12'

2

2-==l l β 10021+-=-l l 由高斯公式:

2'2

1'11

111l l l l -=-

解得:mm l f

1002

2

'

=-=

7.希望得到一个对无限远成像的长焦距物镜,焦距mm f 1200'

=,由物镜顶点到像面的距离L=mm 700,由系统最后一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工作距)为,按最简单结构

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并画出光路图。 解:

8. 一短焦距物镜,已知其焦距为mm 35,筒长L=mm 65,工作距mm l k

50'

=,按最简单

结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

解:

9.已知一透镜5.1,50,300,20021==-=-=n mm d mm r mm r ,求其焦距,光焦度,基点位置。 解:已知5.1,50,300,20021==-=-=n mm d mm r mm r 求:,'f ?,基点位置。

12122169.0)1())(1('/1--=-+--==m d n

n n f ρρρρ?

mm f 1440'-=

mm d n n f l F 1560)1

1('1'

-=--

=ρ mm d n n f l F 1360)1

1('2=-+-=ρ

mm d n

n f l H 120)1('1'

-=--=ρ

mm d n

n f l H 80)1

(

'2-=-=ρ

10. 一薄透镜组焦距为mm 100,和另一焦距为mm 50的薄透镜组合,其组合焦距仍为

mm 100,问两薄透镜的相对位置,并求基点位置,以图解法校核之。

解:

11. 长mm 60,折射率为1.5的玻璃棒,在其两端磨成曲率半径为mm 10的凸球面,试求其焦距及基点位置。 解:

12.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平凸透镜上,会聚于透镜后mm 480处,如在此透镜凸面上镀银,则平行光会聚于透镜前mm 80处,求透镜折射率和凸面曲率半径。 解:

13.一块厚透镜,,30,320,120,6.121mm d mm r mm r n =-===试求该透镜焦距和基点位置。

如果物距m l 51-=时,问像在何处?如果平行光入射时,使透镜绕一和光轴垂直的轴转动,而要求像点位置不变,问该轴应装在何处? 解:

⑴[]

mm d n r r n n r nr f 27.149)1()()1('122

1=-+--=

mm d n n f l F 28.135)1

1(1''=--

=ρ mm d n n f l F 02.144)1

1(2'-=-+-=ρ

mm d n n f l H 99.1311''

-=--=ρ

mm d n

n f l H 25.51

2'=--=ρ

⑵mm l l l H 25.500525.550001-=--=-= ''

1

11f l l

=-

mm l 86.153'=∴ mm l l l H 89.13999.1386.153'

''2

=-=+= ⑶绕过像方节点位置轴旋转,'H 点处。

14 思考题:

1、同一物体经针孔或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何不同?

答:由反射定律可知,平面镜的物和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坐标由右旋坐标 系变为像的左旋坐标系,因此像和物左右互易上下并不颠倒。即物体经平面镜生 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物体经针孔成像时,物点和像点之间相对于针孔对称。右旋坐标系惊针孔所

成的像仍为右旋坐标系,因此像和物上下左右都是互易的,而且像的大小与针孔到接收屏的距离有关。即物体经针孔生成倒立的实像。

2、一束在空气中波长为589.3nm 的钠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它的波长将变为多少?在水中观察这束光时,其颜色会改变吗?

3、凹透镜可否单独用作放大镜?

答:因凹透镜对实物只能生成缩小的虚像,当人眼通过凹透镜观察物体时,

人眼对缩小的虚像的视角总是小于(最多等于)不用凹透镜时直接观察物体的视角(这是人眼须紧贴凹透镜),故凹透镜的视角放大率不可能大于1。所以凹透镜不能单独用作放大镜。

4、薄透镜的焦距与它所在介质是否有关?凸透镜一定是会聚透镜吗?凹透镜一定是发散透镜吗?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

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

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生提供某些线索。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 少? 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 9 6 113 158910 5891010 D e m d λ---??= = =? 9 6 223 1589.610 589.61010 D e m d λ---??= = =? ∴第十级亮纹间距()()6 5 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 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 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则前后光程差为()1n h ?=- ()1x d n h D ??∴-= 2 3 0.510 10 0.580.5 h --??= 2 1.7210h mm -=? 3. 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 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nm 28.656=λ,空气折射率000276.10=n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 图11-47 习题2 图

()02525x d d n n h e D D λ??∴-= =? = 9 025656.2810 1.000276 1.0008230.03 m n n h λ-??= += +=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玻 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 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 2 00'4cos 2xd I I I D πλ== ()' 104xd m m D λ? ?∴?= =+≥ ?? ? 又()1n d ?=- 114d m n λ ? ?∴= + ?-??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 λ λ νν ?=?,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 102-?=?λ,求频 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解:c λν= λ ν λ ν ??∴ = 对于632.8c nm λνλ =?= 8 9 8 4 18 21010 310 1.4981063 2.8632.810 c Hz λ λ ννλ λ λ ---??????∴?= ?= ? = =??? C 图11-18

工程光学练习题(英文题加中文题含答案)

English Homework for Chapter 1 ancient times the rectilinear propagation of light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height of objects by comparing the length of their shadow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shadow of an object of known length. A staff 2m long when held erect casts a shadow long, while a building’s shadow is 170m long. How tall is the building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rectilinear propagation, we get, 4.32170= x x=100 (m) So the building is 100m tall. from a water medium with n= is incident upon a water-glass interface at an angle of 45o. The glass index is . What angle does the light make with the normal in the glass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refraction, We get, ' 'sin sin I n I n = 626968 .05.145 sin 33.1sin =?= ' I 8.38='I So the light make 3. A goldfish swims 10cm from the side of a spherical bowl of water of radius 20cm. Where does the fish appear to be Does it appear larger or smaller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 r n n l n l n -'=-'' and n ’=1 , n=, r=-20 we can get 11416.110133 .15836.8)(5836.81165.02033.01033.11>-=??-=''= -='∴-=--+-=-'+='l n l n cm l r n n l n l β A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 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1.65时,v=1.82 m/s,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 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sinI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工程光学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填空题: 1、光线的含义是什么?波面的含义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光线:发光点发出光抽象为许许多多携带能量并带有方向的几何线。 波面:发光点发出的光波向四周传播时,某一时刻起振动位相相同的点所构成的等相位面。 二者关系:波面法线即为光线。 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如何获得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相交所会聚成的点的所组成的像。 虚像:光线的延长线相交所形成的点所组成的像。 如何获得虚像:光线延长线所形成的同心光束。 3、理想光学系统几对基点?分别是什么? 2对。像方焦点(F’),像方主点(H’),物方焦点(F),物方主点(H)。 4、什么是孔径光阑?什么是入瞳?什么是出瞳?孔径光阑与入瞳、出瞳之间有什么系? 孔径光阑:限制进入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称为孔径光阑。 入瞳:孔径光阑在透镜后,经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称为入瞳。 出瞳:孔径光阑在透镜前,经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称为出瞳。 关系:入瞳、出瞳和孔径光阑对整个系统是共轭的,经过入瞳的光线必经过孔径光阑、也经过出瞳。 5、光学系统的景深是什么含义? 能够在像面上获得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就是系统的景深。 6、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什么?发生干涉的最佳光源是什么类型的光源?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 7、近场衍射和远场衍射的区别是什么? 近场衍射:光源和衍射场或二者之一到衍射屏的距离比较小时的衍射。 远场衍射:光源和衍射场都在衍射屏无限远处的衍射。 8、什么是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人眼的极限分辨率是多少? 极限分辨角为60``(=1`) 9、完善像和理想光学系统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完善像:每一个物点对应唯一的一个像点。或者,物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经过光学系统后仍为同心光束。或者,入射波面为球面波时,出射波面也为球面波。 理想光学系统:任何一个物点发出的光线在系统的作用下所有的出射光线仍然相交于一点的系统。 10、近轴光线的条件是什么?近轴光线所成像是什么像? 条件:当孔径角U很小时,I、I’和U’很小。 成像:高斯像。 11、光学系统中主点有什么特点?节点有什么特点? 12、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有反射光从平面镜射出,当平面镜旋转了5°,试问反射光旋转过多少度? 13、视场光阑的作用是什么?入窗、出窗和视场光阑的关系是什么? 作用:限制物平面上或物空间中成像范围。 关系:入窗、出窗和视场光阑三者互为共轭。

工程光学下习题库整理汇总

1.在单缝衍射中,设缝宽为a ,光源波长为λ,透镜焦距为f ′,则其衍射暗条纹间距e 暗=f a λ ' ,条纹间 距同时可称为线宽度。 3.光线通过平行平板折射后出射光线方向__不变_ ___ ,但会产生轴向位移量,当平面板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则在近轴入射时,轴向位移量为1 (1)d n - 。 4.在光的衍射装置中,一般有光源、衍射屏、观察屏,则衍射按照它们距离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 菲涅耳衍射,另一类为 夫琅禾费衍射 。 5.光轴是晶体中存在的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n e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光的衍射

第十二章 光的衍射 1. 波长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宽度为0.025mm 的单缝上,以焦距为50cm 的会 聚透镜将衍射光聚焦于焦面上进行观察,求(1)衍射图样中央亮纹的半宽度;(2)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到中央亮纹的距离;(3)第一亮纹和第二亮纹的强度。 解:(1)零强度点有sin (1,2, 3....................)a n n θλ==±±± ∴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0a λ θ?= ∴亮纹半宽度29 0035010500100.010.02510 r f f m a λ θ---???=??===? (2)第一亮纹,有1sin 4.493a π αθλ = ?= 9 13 4.493 4.493500100.02863.140.02510rad a λθπ--??∴= ==?? 2 1150100.02860.014314.3r f m mm θ-∴=?=??== 同理224.6r mm = (3)衍射光强2 0sin I I αα?? = ??? ,其中sin a παθλ= 当sin a n θλ=时为暗纹,tg αα=为亮纹 ∴对应 级数 α 0 I I 0 0 1 1 4.493 0.04718 2 7.725 0.01694 . . . . . . . . . 2. 平行光斜入射到单缝上,证明:(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强度公式为 2 0sin[(sin sin )](sin sin )a i I I a i πθλπθλ?? -??=????-?? 式中,0I 是中央亮纹中心强度;a 是缝宽;θ是衍射角,i 是入射角(见图12-50) (2)中央亮纹的角半宽度为cos a i λ θ?=

工程光学,郁道银,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1、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f’=75mm,被摄景物位于(以F点为坐标原点)x=、-10m、-8m、-6m、-4m、-2m 处,试求照相底片应分别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 解:(1)xx′=ff′,x= -∝得到:x′=0 (2)x= -10 ,x′= (3)x= -8 ,x′= (4)x= -6 ,x′= (5)x= -4 ,x′= (6)x= -2 ,x′= 2、已知一个透镜把物体放大-3x 投影在屏幕上,当透镜向物体移近18mm 时,物体将被放大-4x 试求透镜的焦距,并用图解法校核之。 解: 3.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实像,放大率为-1x,今以另一个薄透镜紧贴在第一个透镜上,则见像向透镜方向移动20mm,放大率为原先的3/4 倍,求两块透镜的焦距为多少 解:

4.有一正薄透镜对某一物成倒立的实像,像高为物高的一半,今将物面向透镜 移近 100mm ,则所得像与物同大小,求该正透镜组的焦距。 解: 5.希望得到一个对无限远成像的长焦距物镜,焦距 =1200mm ,由物镜顶点到 像面的距离 L =700 mm ,由系统最后一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工作距)为 ,按最简单结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并画出光路图。 解: 6.一短焦距物镜,已知其焦距为 35 mm ,筒长 L =65 mm ,工作距,按最简单结 构的薄透镜系统考虑,求系统结构。

解: 7.已知一透镜求其焦距、光焦度。 解: 8.一薄透镜组焦距为100 mm,和另一焦距为50 mm 的薄透镜组合,其组合焦距仍为100 mm,问两薄透镜的相对位置。 解: 9.长60 mm,折射率为的玻璃棒,在其两端磨成曲率半径为10 mm 的凸球面,试求其焦距。 解:

理想光学系统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特性、物像关系及系统组合。[考试内容] 通过作图法或计算法来了解分析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成像特性、物像位置关系的求取等。 [作业] P37:2、3、4、5、6、7、8、9、10、11、12、17 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 §2---1 理想光学系统及共线成像理论 一、理想光学系统(1841年高斯提出的,故又称为高斯系统) 理想光学系统是一假想的、抽象的理论模型。 所谓理想光学系统就是能够对任意宽空间内的任意点,以任意宽光束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 二、共线成像理论(是理想光学系统的理论基础) 1、物空间中的每一点都对应于像空间中相应的点,且只对应一点,我们称为共轭点; 2、物空间中每一条直线对应于像空间中相应的直线,且是唯一的,我们称之为共轭线; 3、物空间中任一点位于一条直线上,在像空间中其共轭点仍位于该直线的共轭线上。 简单的说:物空间的任一点、线、面都有与之相共轭的点、线、面存在,且是唯一的。

§2-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一、基点及基面 基点就是一些特殊的点,基面就是一些特殊的面。正是这些特殊的点与面的存在,从而使理想光学系统的特性有了充分体现,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点基面的特性,才能够分析计算理想光学系统。 基点:物方焦点,像方焦点;物方主点,像方主点;物方节点,像方节点。 基面:物方主面,像方主面;物方焦面,像方焦面。 二、焦点、焦面 1、焦点(物方焦点、像方焦点) 图2-1 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 现有一系统如图,光线平行于光轴入射(理解为物在无限远的光轴上),那么根据共线成像理论,一定在像空间有一条直线与之相共轭,且是唯一共轭的。则这条共轭的光线与光轴有一交点,称为像方焦点,用'F来描述,(又称为第二焦点或后焦点)。 同理,从右方无限远处射入的平行于光轴的光,经系统后也一定有一共轭光线,它也将交光轴上于一点F,则F叫物方焦点;同样,从F发出的光经系统后,也一定变为平行光。 2、焦平面(物方焦面、像方焦面) 物方焦面:过F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 像方焦面:过'F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 焦面上一点发出的所有光,经系统后一定变成斜平行光束;而当斜平行光射入(可能是任意方向的光)时,一定会聚于像方焦面上一点。所以焦面实际上是许多不同方向的光的会聚点的集合。在焦点则是焦面上的最特殊的点,它是平行于光轴的光的会聚点。 三、主点及主面 1、作图说明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 (1)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 (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 ① 21 -== r l R )/1(m ∴ m l r 5.0-= ② P R A -= D A 8= D R 2-= ∴ D A R P 1082-=--=-= m P l p 1.010 1 1-=-== ③f D '= 1 ∴m f 1-=' ④D D R R 1-=-=' m l R 1-=' ⑤P R A '-'= D A 8= D R 1-=' D A R P 9-=-'=' m l P 11.09 1 -=-=' 2.一放大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大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 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

已知:放大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 %50=K 求:① Γ ② 2y ③l 解: ① f D P '-'- =Γ1 25 501252501250-+=''-+'= f P f 92110=-+= ②由%50=K 可得: 18.050 *218 2=='= 'P D tg 放ω ωωtg tg '= Γ ∴02.09 18 .0==ωtg D y tg = ω ∴mm Dtg y 502.0*250===ω ∴mm y 102= 方法二: 18.0='ωtg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 e 250=' mm l 2.22-= y y l l X '==='= 92.22200β mm y 102= 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 f l l '=-'11125 112001=--l mm l 22.22-= 3.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x 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mm f e 25='。

工程光学习题答案(附试题样本)

. .. ... 第一章习题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 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玻璃中,n=1.65时,v=1.82 m/s,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金刚中,n=2.417时,v=1.24 m/s。 2、一物体经针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向不变,令屏到针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任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能以全反射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sinI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传播,则有: (2) 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0 sinI1 . 5、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处?反射光束经前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九章_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第九 章 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 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14 0,2cos[210()],02 x y z z E E t E c π π==?-+ =,求(1)该 电磁波的频率、波长、振幅和原点的初相位?(2)拨的传播方向和电矢量的振动方向?(3)相应的磁场B的表达式? 解:(1)平面电磁波cos[2()]z E A t c πν?=-+ 对应有14 62,10,,3102 A Hz m π ν?λ-=== =?。 (2)波传播方向沿z 轴,电矢量振动方向为y 轴。 (3)B E → → 与垂直,传播方向相同,∴0By Bz == 814610[210()]2 z Bx CEy t c π π===??-+ 2. 在玻璃中传播的一个线偏振光可以表示215 0,0,10cos 10()0.65y z x z E E E t c π===-,试求(1)光的频率和波长;(2)玻璃的折射率。 解:(1)215 cos[2()]10cos[10( )]0.65z z E A t t c c πν?π=-+=- ∴15 14 210510v Hz πνπν=?=? 72/2/0.65 3.910n k c m λππ-===? (2)8 714310 1.543.910510 n c c n v λν-?====??? 3.在与一平行光束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一片透明薄片,薄片的厚度0.01h mm =,折射率n=1.5, 若光波的波长为500nm λ=,试计算透明薄片插入前后所引起的光程和相位的变化。 解:光程变化为 (1)0.005n h mm ?=-= 相位变化为)(202500 10005.026 rad πππλδ=??= ? = 4. 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接收到来自太阳光的功率为 1.33kw,试计算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 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假设太阳光发出波长为600nm λ=的单色光。 解:∵2201 2 I cA ε= = ∴1 32 2()10/I A v m c ε= 5. 写出平面波8 100exp{[(234)1610]}E i x y z t =++-?的传播方向上的单位矢量0k 。

工程光学习题

2.12 有一薄透镜组,由焦距为-300mm 的负透镜和焦距为200mm 的正透镜组成,两透镜相距100mm ,置于空气中,求该透镜组的组合焦距和组合基点位置。 解:121212 300200 300200f f f f f mm d f f ''''-?'=- =-=-=?'-+ 焦点和主点位置:1(1)400F d l f mm f ''=- =' 2 (1)150F d l f mm f =+ =- 100H F l l f mm '''=-= 150H F l l f mm =-= 2.17 若有一透镜位于空气中,r 1= 100mm ,d= 8mm ,n = 1.5,若有一物体的物距l =-200mm ,经该透镜成像后的像距l ′= 50mm ,求第二面的曲率半径r 2。若物高y = 20mm ,求像高。 解:由成像公式 111 l l f -='' ,可得 40f mm '= 又()( )12 21(1)1nrr f n n r r n d '= --+-???? 故可得 225r mm =- 由于 l y l y β'' = =,所以5y mm '=- 3.2一眼睛,其远点距r = 2m ,近点距p =-2m 。问: (1)该眼镜有何缺陷? (2)该眼睛的调节范围为多大? (3)矫正眼镜的焦距为多大? (4)配戴该眼镜后,远点距和近点距分别为多大? 解:(1)远点r = 2m ,只有入射会聚光束,且光束的会聚点距离眼睛后2m 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点,故此眼睛为远视眼 (2)调节范围:11 1A R P D r p =-=-= (3)对远视眼应校正其近点,正常人眼明视距离L 0=—25cm ,远视眼近点为l p 。戴上眼镜后,将其近点移至L 0处 111 p n L l f -= ''

工程光学答案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3、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 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 ,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 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 ,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 4、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 =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 璃板上盖一圆形的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的最 2211sin sin I n I n = 66666.01 sin 2 2== n I 745356.066666.01cos 22=-=I 88.178745356 .066666 .0* 200*2002===tgI x mm x L 77.35812=+= 8、.光纤芯的折射率为1n ,包层的折射率为2n ,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0n ,求光纤的 数值孔径(即10sin I n ,其中1I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sinI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2) 由(1)式和(2)式联立得到n0. 16、一束平行细光束入射到一半径r=30mm、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求其会聚点的位置。 如果在凸面镀反射膜,其会聚点应在何处?如果在凹面镀反射膜,则反射光束在玻璃中的会聚点又在何处?反射光束经前表面折射后,会聚点又在何处?说明各会聚点的虚实。 解:该题可以应用单个折射面的高斯公式来解决, 设凸面为第一面,凹面为第二面。 (1)首先考虑光束射入玻璃球第一面时的状态,使用高斯公 式: 会聚点位于第二面后15mm处。

工程光学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答案 1.针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组 f 0及负透镜组 f 0,试用作图法分别对以下物距 f, f/2,0, f/2, f,,求像平面的位置。 解:1. f b l c l ,2f,

d l f /2 (g)i f'/2 f' (h )i

2 .(i) l f ' (a) l F T (b) l (c) l (d) l

(e) l (f)l (g) l (h) l (i) l

3.设一系统位于空气中,垂轴放大率 10 ,由物面到像面的距离(共轭距离)为7200mm 物镜两焦点间距离为 1140mm 求该物镜焦距,并绘出基点位置图。 ???系统位于空气中, 10 4,试求透镜的焦距,并用图解法校核之。 解:方法一: f' 216mm I ; 由已知条件:f f) 1140 I) 7200 解得:f 600mm 60mm 4.已知一个透镜把物体放大 3 投影到屏幕上, 当透镜向物体移近18mm 时, 物体将被放大 I 1 1/l 1 1/I 2 k I 1 I 2 I 2 18 1/I 1 1/I 2 1/ f' 1/ f' 将①②③代入④中得 I 2 I l I 2 I 1 270mm I 2 3I 1 3 I 2 18 4I 2 I 2 18 1/I 1 1/I 1 1/I 2 1/I 2 ④ 1080 mm

X 1 X 2 I f 216mm 6.有一正薄透镜对某一物成倒立的实像,像高为物高的一半,今将物面向物体移近 则所得像与物同大小,求该正透镜组的焦距。 方法二: X i 216mm X 2 X i X 2 18 方法三: 3)( 4) 12 12 18 216 100mm 解:由已知得: li l 2 11 I 2 100 由高斯公式: 1 I I 1 11 1 丄 I 2 I 2 解得:f 100mm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 (1)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 (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 ① 21 -== r l R )/1(m ∴ m l r 5.0-= ② P R A -= D A 8= D R 2-= ∴ D A R P 1082-=--=-= m P l p 1.010 1 1-=-== ③f D '= 1 ∴m f 1-=' ④D D R R 1-=-=' m l R 1-=' ⑤P R A '-'= D A 8= D R 1-=' D A R P 9-=-'=' m l P 11.09 1 -=-=' 2.一放大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大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 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

已知:放大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 %50=K 求:① Γ ② 2y ③l 解: ① f D P '-'- =Γ1 25 501252501250-+=''-+'= f P f 92110=-+= ②由%50=K 可得: 18.050 *218 2=='= 'P D tg 放ω ωωtg tg '= Γ ∴02.09 18 .0==ωtg D y tg = ω ∴mm Dtg y 502.0*250===ω ∴mm y 102= 方法二: 18.0='ωtg Θ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 e 250=' mm l 2.22-= y y l l X '==='= 92.22200βΘ mm y 102= 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 f l l '=-'11125 112001=--l mm l 22.22-= 3.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x 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mm f e 25='。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章光的干涉

第十一章光的干涉 1. 双缝间距为1mm,离观察屏1m,用钠光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nm 0.5891=λ和nm 6.5892=λ,问两种单色光的第十级亮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解:由题知两种波长光的条纹间距分别为 ∴第十级亮纹间距()()65211010589.6589100.610e e m -?=-=?-?=? 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用一片折射率为 1.58的透明薄片贴住其中一个小孔时(见图11-17),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场面,试决定试件厚度。 解:设厚度为h 3. 一个长30mm 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解:设气体折射率为n ,则光程差改变0n n h ?=- 4. **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投射光经投射会聚到焦点上。玻 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见图11-18)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 ,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无突变时焦点光强为04I ,有突变时为02I ,设',.d D 又 ()1n d ?=- 5. 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ν和ν?,证明λλνν ?=?,对于nm 8.632=λ的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 102-?=?λ,求频率宽度和相干长度。 解:c λν=λ ν λν??∴= 对于632.8c nm λνλ=?= 6. 直径为0.1mm 的一段钨丝用作杨氏实验的光源,为使横向相干宽度大于1mm ,双孔 必须与灯相距离多少? 解:设钨灯波长为λ,则干涉孔径角bc λβ= 又∵横向相干宽度为1d mm = 图11-47 习题2 图 C 图11-18

工程光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 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 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 n=1.333 时,v=2.25*108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 时,v=1.99*108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1.65 时,v=1.82*108m/s,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 时,v=1.97*108m/s,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 时,v=1.24*108m/s。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 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 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 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 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 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 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 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 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 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 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 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 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 sinI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

工程光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模拟试题与答案 工程光学2005——2006年底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20分) 1、照明系统与成像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为: __照明系统的拉赫不变量要大于成像系统的拉赫不变量_、______保证两个系统的光瞳衔接和成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像系统分__棱镜式___________和___透镜式__________两大类,其作用是:_使物镜所成的倒像转变为正像。 3、角放大率、轴向放大率和垂轴放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拉赫不变J=nuy 、牛顿公式以焦点为坐标原点。 4产生偏振光的方法有反射和折射、二向色性、双折射、散射。 5、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为 6.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分波前法、分振幅法。 7、水槽中盛水,深20mm,槽底中央置一点光源,水的折射率n=1.33,水面上浮一个既不透光又不反射光的纸片,使人从水面上无论哪个角度都看不到光,纸片面积最小为1634.33mm2。 8、光源的相干长度与相干时间的关系为。 三、名词解释(15分)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节点:光学系统中放大率为+1的一对共轭点称为节点。 3、空间相干性: 光源的大小与相干空间成反比关系,给定一个光源尺寸,就限制着一个相干空间,这就是空间相干性的问题,即通过光波场横方向上两点的光在空间相遇时能够发生干涉,则称通过空间这两点的光具有空间相干性。 4、费马原理: 光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其间无论经过多少次折射或反射,其光程为极值,即光是沿光程的极值的路径传播的。 5、出瞳:孔径光阑经它前面的透镜或透镜组在光学系统像空间所成的像称为出射光瞳。 四、作图(20分) 1、设输入为右手坐标系,画出经图中棱镜后的输出坐标系(图1)。 2、求AB的像(图2)。 3、判断棱镜的成像方向(图3)。 4、求轴上物点A所成的像(图4)。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 1. 一束自然光以30度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玻璃的折射率 1.54n =,试计算(1)反射 光的偏振度;(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3)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光由玻璃到空气,354.50sin 1sin ,30,1,54.11212121=??? ? ??-====θθθn n n n o ①()()()() 06305.0tan 1tan ,3528.0sin 1sin 212212-=+-==+-- =θθθθθθθθp s r r 002 22 2 min max min max 8.93=+-=+-=p s p s r r r r I I I I P ②o B n n 3354.11tan tan 1121 =?? ? ??==--θ ③()() 4067.0sin 1sin ,0,57902120 21=+-- ===-==θθθθθθθθs p B B r r 时, 02 98364 .018364.011 ,8364.01=+-===-=P T r T p s s 注:若2 21 122,,cos cos p p s s t T t T n n ηηθθη=== )(cos ,212 2 222 0min 0max θθ-=+-= ==p s s p s p s p T T t t t t P I T I I T I 或故 2. 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由10片玻璃片叠成的玻片堆上,试计算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每片玻璃两次反射,故10片玻璃透射率( ) 20 22010.83640.028s s T r =-== 而1p T =,令m m I I in ax τ=,则m m m m I I 110.02689 0.94761I I 10.02689ax in ax in p ττ---= ===+++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m/s, 当光在火玻璃中,n=1.65时,v=1.82m/s,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m/s, 当光在金刚中,n=2.417时,v=1.24m/s。 2、一物体经针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的初始距离。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向不变,令屏到针的初始距离为x,则可以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任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法为: (1) 其中n =1,n1=1.5, 2 同时根据几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能以全反射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sinI2(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传播,则有: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