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及防治的研究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_吴泽鑫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吴泽鑫,邢文听,高青环(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是近年来生态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
伴随铬工业的发展,土壤铬污染的事件逐渐增多,对农业造成的危害逐渐加大,随着食物链的扩大,对动植物和人造成的毒害也逐渐放大,土壤铬污染、农产品铬超标及其安全性问题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土壤重金属Cr污染现状、土壤中Cr来源、Cr 相关化合物生态效应及当前的土壤重金属Cr污染修复机理及措施。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Cr;危害;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467(2011)13-0033-04Research Progress of Heavy Metal Cr Pollution at Soil and Its Treatment WU Ze-xin,XING Wen-ting,GAO Qing-huan(Henan Chemic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e Co.Ltd,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Prevention and repairment of soil heavy metal Cr pollution is hot spot of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With the developing of Cr industry,the soil Cr pollution accident increasing gradually,the harm to agriculture increasing gradually;with the enlarge of food chain,the poison to animals,plants and human also amplifiering,the soil Cr pollution,chromium over standar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s securty problem are attention widely.The aim of paper is summar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heavy Cr pull-tion,the Cr sourse in soil,ecological effect of Cr relative compounds,repair mechanism and measures of soil Cr pollution at present.Key words:soil pollution;heavy metal Cr;harm;bio remecliation1土壤中重金属Cr污染现状铬是ⅥB族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10%左右,分布广泛。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 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
由于其毒性较大,一旦进入水体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自来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如果存在重金属污染,就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防治方法,以保障自己的饮水安全。
一、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包括电子、化工、冶金等行业。
这些重金属通过排放进入江河湖海水体,最终影响自来水的质量。
2. 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部分残留物会通过农田灌溉或者雨水被冲入地下水,进而被用作自来水的水源。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铅、铬等重金属,会在大气中沉降或者通过雨水被冲入水体中。
二、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长期摄入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的含铅水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成人贫血、肾脏病变等。
2. 汞中毒:汞主要通过水中生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过多的含汞水体会损害神经系统、造成脑损伤和行为异常。
3. 镉中毒:长期摄入镉超标的水会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病变、免疫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
三、自来水中的重金属防治方法1. 监测与检测:建立完善的自来水质量监测体系,及时监测重金属含量。
通过定期抽样分析,确保自来水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环境,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农药和化肥污染水源。
3. 污水处理:加强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的污水处理工作,减少重金属排放。
4. 水质净化技术:通过采用活性炭、反渗透等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5. 定期更换水管:一些老旧的水管内壁会含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重金属渗出。
因此,定期更换水管是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技术与检测Һ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刘芹芹摘㊀要:土壤环境安全是支撑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视土壤污染及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保证人居环境㊁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的重大需求㊂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生态保护措施一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况所谓的重金属,指的是单质密度在4.5g/cm3以上的一类金属元素总称,而当重金属元素进入到土壤里面,且含量超过安全标准时就会给土壤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这样的现象就叫作土壤重金属污染㊂二㊁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土壤污染具有地域性㊁长期性㊁滞后性㊁隐蔽性等特征,遭受污染的土壤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㊂我们需从思想意识上认识运用修复技术对修复污染土壤的重要性㊂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修复土壤中的污染物才能生产出安全㊁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人民的健康㊂另外,修复土壤还能有效阻断污染的迁移路径,消除干净其中的有害物质,规避引起水污染㊁大气污染等,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㊂三㊁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与应用(一)传统修复技术中国的土壤修复技术起步较欧美晚,传统的客土法技术仅适用于对一些污染面积比较小的土壤进行治理㊁修复㊂其中,客土法指的是将一些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加入污染土壤的表层,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少对土壤的危害㊂而换土法与客土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换土法还是客土法,修复后的土壤厚度都会比原土壤高,能够结合污染土壤的表层土特性,有效提高新土壤性能㊂但是,这类传统的修复技术有着很明显的缺陷,不仅是应用场合有局限,还会产生很高的人力㊁财力㊁成本等消耗,同时还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㊂(二)原位生物修复这种技术一般来说主要用在对亚表层土壤的生态修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理是将一种有机营养物质加入了被污染土壤中,或是控制污染土壤当中的氧含量,来分析土壤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㊂毋庸置疑,被污染的土壤普遍覆盖面广,如果我们采用取土修复方法,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工程量层面来说都都会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㊂对此,当前我们主要采用偷菌法㊁土耕法㊁生物通气法来修复被污染土壤的原微生物㊂在上述方法当中,最为经济的修复方法是土耕法,并且这种方式见效快㊁操作简单㊁污染小㊂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在被污染物在土壤中会依托各种方式或是途径进行传播和分散,并且土耕法所需工期较长㊂(三)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是一组利用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污染区域进行固定㊁降解和减少人为污染源所产生的环境毒素的技术㊂植物修复技术涉及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类型的植物修复过程来去除受污染地点的金属污染,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植物根系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并在植物体内通过代谢作用分解为毒性较小的物质,进而将其储存在植物的茎叶中㊂各种研究表明,通过添加螯合剂㊁肥料㊁有机改良剂和改善pH值,可以增强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植物对金属的吸收效果㊂因此,在受污染土壤修复的领域中,植物修复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㊂(四)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中比较常见的一项修复技术,其工作主要体现在化学试剂的使用㊂工作人员将化学试剂撒入土壤中,以此吸附重金属㊂同时,化学试剂所具备的拮抗也能达到氧化还原的目的,从而减少重金属元素给土壤造成的损害㊂从目前的化学修复技术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即拮抗剂㊁吸附剂与抑制剂,以及土壤沉淀技术㊂无论哪种化学修复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仅仅是对土壤进行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也无法改变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性质㊂使用化学试剂极易对土壤中的植物和生物造成影响㊂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修复的实际情况,慎重使用㊂(五)土壤淋洗技术事实上这种技术就是将被污染的土壤与化学洗涤剂混合,并通过溶剂解吸㊁螯合㊁溶解或固定的化学作用分离污染物,以及回收和分离重金属,以此修复被污染的土壤㊂土壤淋洗技术不管使用什么淋洗剂,在污染土壤的淋洗过程或多或少就会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㊂虽然酸性淋洗剂淋洗效率高,但是这种淋洗剂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基于此,当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酸逐渐取代了酸性淋洗剂,追本溯源主要是因为其对土壤的破坏性较小㊂四㊁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土壤污染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问题㊂一方面,需要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另一方面,要减少新增污染㊂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㊂同时,针对一些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进行整治,例如工业企业㊁化学企业等㊂制订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形成统一的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问题㊂(二)制度完善措施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由于地区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依托各个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力量,在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还需瞄准自身发展需求或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弊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造福后代子孙的目标,制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㊂五㊁结语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是农业和工业生产㊂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众多科研工作者与广大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应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同时,还需要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物质的排放,这样多方面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土壤的修复工作㊂参考文献:[1]席晋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2018(12):271-272.[2]李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修复方法探析[J].绿色科技,2018(24):84-85.[3]嵇东,孙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74-75.作者简介:刘芹芹,山东合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㊂18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治理对策研究

ECOLOGY区域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治理对策研究叶赛克1,万星玥2,解浩31.江苏智环科技有限公司;2.扬州美境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局摘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我国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有重金属物质的废气、废渣、废水被排放到农田环境中,使农田土壤受到铬、镉、铅等重金属的污染,如果含量超标将严重影响到农田作物的正常生产,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而明确污染来源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理手段,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重金属污染对我国农田的影响,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TE9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2-0139-0001引言: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指镉、铬、汞、铅等生物毒素显著的重金属物质及锌、镍、铜等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拥有较为显著的可逆性、长期性、隐蔽性等特征,能够严重危害农田作物的健康生长,制约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加强治理并控制农田重金属污染,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然而要控制并治理农田污染,就必须明确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来源。
一、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来源首先是空气沉降,空气中所蕴含的重金属元素通常来源于建筑材料、冶金、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和废气,通常以气溶胶的方式进入大气层,并在自然降水与沉降的过程中,渗透到农田土壤里。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尾气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以汽油燃烧中的Cu、Cr、Cd、Zn、Pb污染为主。
其次是固体废弃物。
在理论研究上,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且不同废弃物的污染程度和危害方式也明显不同,其中工业废弃物和矿业废弃物的污染危害最大,通常在处理和堆放的过程中,通过水洗、雨淋、日晒的作用,使重金属物质以漏斗状或辐射状的形式向周围水体、土壤中移动、扩散。
最后是农药和化肥污染。
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重金属土壤治理的方法
比起大气、水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更难
以治理,同时治理
方法往往需要根据
不同的污染情况而
设计,并没有单一 的解决方案。
❖ 常见的重金属土壤治理 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生 物法、热力学方法等,
每种方法又包含不同的
技术,每种技术又可以
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实
施。
1
❖
定前的灰实染化
性业治等现土学
土壤重地方的 作物减产
二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分布
1,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 建筑材料生产产生的气体和粉尘。除汞以外,重 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 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据报道,煤含Ce、Cr、 Pb、Hg、Ti等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 Hg(O.02~30mg/k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 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 1O%~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汞是通过煤和其 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例如;比 利时每年从大气进入每公顷土壤的重金属量就有 Pb 250g、Cd 19g、As 15g、Zn 3750g。 运输, 特别是汽车运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主 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
4, 随污水进入土壤
利用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的技术,主要是把污水 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 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生活 污水中重金属含量很少,但是,由于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 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入下水道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 从而造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d等含量逐 年增加。 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 式被土壤截留固定。95%的Hg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 吸附,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自上而下递减。
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的影响及防治措施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旦重金属污染想入侵到水体生态系统中,就会造成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阐述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对水体生态的影响1.1 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污染来自多个工业行业,其中包括金属冶炼、电子电镀、农药生产、皮革加工、塑料加工等领域。
重金属从这些行业排放出去,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被输送到整个自然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往往进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1.2 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2.1 毒性作用重金属中的铅、汞、镉等元素是有毒的,它们对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致命的毒性作用。
这些重金属对鱼类性腺和卵细胞的成长产生严重的影响,熟龙虾等海洋动物也会对铅元素产生毒性反应。
更为严重的是,汞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将会被转化为甲基汞,最终进入到水中的食物链中使得这种毒素进一步扩散。
1.2.2 生态系统的破坏重金属污染还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减少和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中的可能性降低。
比如,铜和其他重金属能够阻止细胞间的质子传导,从而对内部器官及组织的正常功能形成严重的影响,导致黑臭水体问题。
1.2.3 焦点问题:生物积累生物积累是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的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
当重金属进入到水体生态系统中的时候,它会让生物中毒,生物就会将这种毒素积累在身体中。
比如,在水环境中出现的镉污染和大肠杆菌污染,都会导致塑料颗粒和毒素进入到生物体,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重金属米对水体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和规范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1 从源头治理从源头治理就是将第一道管道的起点进行监控和控制。
这样就能够降低一些重金属的污染量。
采用生态灌溉等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河流农业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控制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控制研究一、引言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基础。
然而,这些人类活动不仅给土地造成了生态和环境的压力,更加重要的是它们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镉、铅、铬等)的污染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最大问题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重金属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它们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损失和人体健康问题。
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控制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机理(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2.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3. 土壤重金属元素在不同耕层中的含量也不同,需要针对性的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理1. 工业污染: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废渣,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了土壤中;2. 人为活动:人类的生活、生产和交通在土地利用和开发时同样对土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产生还涉及到了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降水量、地形起伏等多种因素。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及其控制研究(一)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1. 溶解运移:重金属离子在地下水、浅层土壤水等水体中以离子形式溶解并移动;2. 吸附运移:重金属对于土壤颗粒的吸附是导致其迁移的重要因素;3. 金属螯合作用:重金属暴露在土壤环境时会与有机物分子结合起来形成螯合物,进而影响其在土壤中的移动。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控制手段1. 植物修复技术:这种新型的污染控制手段已经在污染修复领域掀起了一股风暴,通过引入植物来对污染土壤进行净化;2. 化学修处理法:包括吸附、还原、氧化等手段来控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3. 利用天然有机质来实现重金属元素的修复与控制。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1. 铬污染的修复:利用自然衰减、菌种进行微生物降解和还原及金属草修复等技术解决重金属铬的污染问题;2. 多重污染修复:将多种修复技术结合到一起形成多效合一的修复手段,从而更加效率地控制重金属污染;3. 现有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多种治理和修复技术的应用实例,不断推进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容许限值,对土壤和植物生长产生危害的现象。
土壤重金属如镉、铬、铅等,通常是由于工业生产、矿业开采、污水排放等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标沉积而引起的。
这种污染不仅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也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类,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1.影响土壤肥力:重金属超标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
2.污染地下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后可能通过渗漏、冲刷等方式进入地下水体,造成地下水污染。
3.影响植物生长: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会影响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植物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4.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体,造成慢性中毒、免疫系统损伤等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重金属排放: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规范工业生产、矿业开采等活动,减少重金属排放。
2.土壤修复技术: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包括原位修复和外源修复等方法。
3.植物修复:选择对重金属具有吸收、蓄积、转运等能力的植物,进行植物修复,通过植物吸收重金属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4.土壤改良:采用有机物、石灰、磷酸钙等改良剂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固化、稳定能力,减少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5.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监测评估,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进行防治。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希望政府、企业和公众可以共同努力,为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 分 题号一二三核分人 题分404020复查人 得分
得 分评卷人
得 分评卷人 得 分评卷人
西北民族大学 化工学院 学院(部)期末考试文献检索与利用考查方案 方案( A)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代码: 19020027 学号: P092013640 姓 名: 张敏
每位学生自选题目,查阅文献,写一篇综述性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要求: 1.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keyword,参考文献写全;2.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并附引用外文文献的Abstract及出处)。
一.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keyword(40分)
二.正文部分(40分)
三.参考文献(20分)
重金属污染及防治的研究摘要 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会被微生物降解、迁移性小、很难被清除、易在土壤中富集,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规律,积极探索更有效、经济的污染修复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字 重金属污染、来源、防治 Research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 sped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soilup,and it would cause harm to peopie health and life. Heavymetal pollution couldn’t b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and themigration was small.It was cleard awaye difficultly and gatheringeasily meanwhile,so heavy metal pollution was paied attition toextr-a ordinary by schlor that domestic and abroad.It’s ofimprotance that study the law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soiland and explore more effective and inexpensive new
Technologise of repairing pollution.Key words heavy metal pollution、source、preventive treatment引言 土壤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宅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系统生态平衡的自动调节功能【1】。然而,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频繁开展,其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环境,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环境的净化能力。使土壤污染物的累积过程逐渐占据优势,土壤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家畜、鱼类和野生动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以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土壤环境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比较突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计量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致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一般认为,土壤中污染物累积总量达到土壤环境背景值的2 或3 倍标准差时,说明土壤中该污染元素或化合物含量异常,已属土壤轻度污染;当土壤污染物含量达到或超过土壤环境基准或环境标准时,说明该污染物的输入、富集的速度和强度已超过土壤环境的净化和缓冲能力,则属重度土壤污染。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指生物毒性较强的汞(Hg)、镉(Cd)、铅(Pb)、铬(Cr)及砷(As),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锌(Zn)、铜(Cu)、钴(co)、镍(Ni)、锡(Sn)等【3】。
1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影响及途径由于城市土壤受人类各种活动的强烈影响,因此其重金属污染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一般地,人口聚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郊区和农田。对纽约市“市区-郊区-农区”土壤研究发现,重金属离子总量、重金属离子多样性等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重要污染重金属Pb、Cu、Ni、Cr 的含量下降非常明显【3】。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重金属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的规律表现为:Pb 的浓度为老工业区>老居民区>商业区>开发区>其它;Zn 的浓度为老居民区>商业区>老工业区>其它;Cu 的浓度为老居民区>商业区>其它;Cd 的浓度为老工业区>老居民区>其它【4-6】。 城市公园是人们与土壤直接接触较多的特殊区域。北京城区三十多个公园土壤Pb 质量分数调查表明,尽管大多数公园土壤污染程度轻,但客流量大的故宫、颐和园等著名公园污染指数却远远高于其它公园【7】。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另一特征是公路两侧一般为城市土壤重金
属污染最严重的地带,且呈明显的带状分布【8】。在50 m ~ 80m 内公路两侧土壤中铅污染相当严重,100 m 外土壤中的铅含量没有明显增加[9]。此外,建筑物的建设、垃圾的堆积填埋等严重破坏了自然土壤结构,土壤层次凌乱,重金属在其垂直剖面方向分布变异较大,不同功能区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各层的聚集状况没有规律可循【10-11】 。城市郊区是市区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因此,土壤-蔬菜系统是城市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研究发现中国城郊菜地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12-13],其供应的许多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已超过相应的标准。而西班牙的Nadal等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发现工业地区甜菜中Cr 的积累与摄入有可能导致癌症发生率增加[14]。城区内,土壤中主要种植的是观赏性或净化空气的植物,通过土壤-植物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的可能性不大。但公园土壤与游人皮肤接触【15】、儿童摄取【16】、风起扬尘被人体直接吸入等成为城市土壤直接
接触人体危害健康的又一个主要途径。研究发现【16-17】沙尘暴时,扬尘中来源于土壤的重金属元素Pb、Zn、Cd、Cu 等的浓度比平常高出3~12 倍,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极高,人体吸入重金属的量因此增加。
2部分地区蔬菜基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目前,各蔬菜基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长沙的几大主要蔬菜基地取样调查分析表明,长沙市郊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有70%的土壤受到了镉的污染,27.6%的土壤受到了汞的污染,58.6%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的综合污染【18】;通过调查研究及测定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表明,杭州市蔬菜基地的铅、锌、铜含量由于受到人为的影响而在土壤中有所积累,远超过当地的背景值[19];环洞庭湖地区由于成土母质的不同也有不同种类重金属元素的轻度污染[20],太湖地区温室蔬菜土壤中重金属铬、镉、铜、锌和铅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参照江苏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属轻污染【21】;南宁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结果也表明,其部分蔬菜基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镉【22】;沈阳市于洪区部分基地已达中、重度污染[23]。虽然有研究表明[24],温室土壤重金属铜、锌、铅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有所增加,且其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镉含量则随种植年限增加变化较小,但目前仍以镉污染问题[18,20,22-23]最为突出,另外由于蔬菜尤其是叶菜类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能力[19]。因此,中国大部分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治理的水平。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重金属富集的工业矿床和含重金属元素岩石风化而成的地表土壤。许多重金属矿床或富含重金属的岩石,即使埋深达到200—300 m或被百余米厚的土壤覆盖,仍可成为地表生态系统中某些重金属污染的深部来源,这些矿物中的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常共存。往往矿床周围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25】。随着近代工农业的发展,人为活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污染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在各种人为因素中,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工业、农业、交通等来源[26-37]。工业过程中广泛使用重金属元素,工矿企业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使得其周围的土壤容易富集高含量的有毒重金属【37】。企业排放的烟尘、废气中也含有重金属,并最终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28-29]。Meshalikna等【30】研究了俄罗斯某硫酸生产厂周围土壤中元素的污染及其空间变化后发现。在距烟囱1—2 km外的土壤中仍能监测到高含量的S、V和As。南京某合金厂周围土壤中的Cr大大超过背景值,Cr污染以工厂烟囱为中心。范围达1.5 km2[31]。农业生产,尤其是近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的化肥、有机肥、城市废弃物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以及污水灌溉等,都可以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32]。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化肥中品位较差的过磷酸钙和磷矿粉中含有微量的As、Cd[33]。污水已成为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以北方旱作地区污灌最为普遍,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90%以上,污灌导致土壤重金属Hg、Cd、As、Cu等含量增加【32】。畜禽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其对周围土壤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是使用的配方饲料中往往添加适当比例的重金属元素,饲料本身也存在被污染的问题。饲料中过量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所饲养动物排泄到土壤或水域中,或以有机肥的形式施入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