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后窗》开场镜头的特点
影视鉴赏——后窗

---影视鉴赏论文学院专业: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09级会计02班姓名:孙彩虹学号:20090470指导教师:郑静《后窗》观后感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然后,仅看“后窗”二字,就给人以神秘的窥视感。
第一个闪进脑海的就是,这会是讲述什么的电影呢?后窗?偷窥?会发生什么事?是的,我们猜测是对的,通俗地说,这就是一部偷窥片,是悬疑大师阿尔费雷诺·希区柯克的经典之作。
影片故事情节简单,讲述的是一个人通过后窗窥视,破解了一桩杀妻案的故事。
然而,正如希区柯克的头衔一样,在简单的情节中充满了悬疑。
希区柯克以其独特的悬疑制造法,借助银屏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亲身参与了故事的进展。
所以,希区柯克控制的不仅仅是电影,还有观众的注意力。
这在《后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影片一开始就把镜头锁定在故事的发生地——后窗,以走马观花的镜头扫过背景环境,即一片小区公寓,带有古典风格的建筑。
开场的环境给人一种平静的生活气氛,却又透着难以琢磨的诡异,仿佛这特别的平静预示着必然有事发生。
接着导演以镜头转移的手法让男主角出场,无需多言,我们跟着导演的镜头,仿佛是自己站在窗口,目光扫过那破碎的摄影机和各种照片,于是了然,男主角是一名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
果不其然,接着的电话对话证实了我们的猜想,而那破碎的摄影机也道出了男主角因意外导致大腿受伤而在家养伤。
这奠定了故事发展的基石,没有受伤,男主角就不会有时间在后窗长时间观望;若男主角不是摄影师,家里就不大可能有全套的摄影及远望设备。
这些细节铺垫,使后续情节的发展显得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整个故事都局限在一片小小的地方,没有商业大片宏大的场面和不断变换的场地。
我们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到了左邻右舍的生活百态:一位体态迷人的舞蹈女孩每天身着胸罩短裤,迈着优美的舞步干家务;一位独居的作曲家经常端坐钢琴前谱曲;一对喜爱在阳台上睡觉的夫妇,还每天固定把宠物小狗从楼上吊上吊下;二楼对面的推销员和他卧病在床的妻子,并且经常吵架;一楼单身的女子总在寻找伴侣,不断地希望又失望······所谓“方寸之间显乾坤”,导演似乎故意把场地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从而表现出无限的“视野”。
《后窗》观后感

《后窗》观后感周政明 105519(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黄佩)第一次看后窗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地吸引了,情节丝丝入口,爱情慢慢的升华,人性的思想得到了表达。
这部电影取名为《后窗》意味着就是在角落的另一面去看别人的生活和人性,所看到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通过后窗展开情节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的恋情也随着剧情的演变而不断地发展、升华,最终达到高潮。
剧情中的男主人公叫公杰弗瑞,是一名爱好摄影的记者;女人公叫莉莎,美丽而又聪明。
在一次意外中杰弗瑞脚受了伤,必须安心在家养病,日常生活由护理工和漂亮的女友料理。
时值炎夏天气,为了清凉透气家家窗户大开,观察对面楼座上各色家里各色人物每天的生活成为杰弗瑞派遣无聊的妙方。
一位体态迷人的舞蹈女演员每天身穿胸罩短裤,迈着优美的舞步干家务;一位独居的作曲家经常坐在钢琴前创作,干家务时也不例外;一对夫妇热得躺在三楼阳台上消暑,每天把小狗放下去玩耍;二楼推销商斯特拉的妻子久病卧床,不时可以看见两人口角;一楼的单身女子似乎总也找不到伴侣。
这样的场景每天在杰弗瑞的大脑里重复演绎着。
而且杰弗瑞深深地爱上了这种偷窥生活,甚至连美丽的莉莎创造烛光晚餐营造浪漫的气氛,试图说服杰弗瑞结婚,杰弗瑞都极力逃避。
推销商夫妇的一次争执后,第二天发现对面的推销商包着锯条和刀,而他太太永远地从病床上消失了,——突然有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莉莎来了之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善良、关心、体贴的莉莎开始想尽各种理由试图说服杰弗瑞,正在两人争执之时,对面推销商正在准备一个大箱子,并把他太太的首饰从她的皮包里全部拿出来。
两人于是得出推销商杀人分尸的可怕结论。
情节由此开始充满了恐怖和悬疑。
杰弗瑞报告警察后,警察却不了了事。
但杰弗森却一直相信自己的判断,男女主人公决定自己找出证据。
美丽勇敢的莉莎跟凶狠的推销商搏斗,智慧的杰弗瑞巧斗邪恶的推销商,这一幕幕充满了危险和刺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后窗》观后感

《后窗》观后感《后窗》是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一部悬疑惊悚电影,于1954年上映。
该片以极富创意的手法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成为了希区柯克的经典之作。
观看完《后窗》,我被其剧情的紧张和悬疑所吸引,也深深地思考了其中蕴含的一些人性和社会问题。
电影的主人公是摄影记者杰弗里·杰夫·詹姆斯,由詹姆斯·斯图尔特出演。
因为腿部骨折,杰夫只能待在家中养伤,整天闲散无事,只能透过后窗窥探楼下邻居们的生活。
然而,从窗户里看到的并不仅仅是邻居们平凡的生活,而是一出发人深思的犯罪故事。
整个剧情紧凑的铺陈,使人们忍不住想要揭开每一个邻居的面纱,看清楚真相。
其中,杰夫对他的女友莉莉丝的怀疑以及与他的好友道尔斯维尔之间的争论,让我思考了现代社会中的隐私和社会角色的问题。
杰夫在对莉莉丝的怀疑中透露出对女性的普遍质疑,他将她们视为捕捉男人的工具和诱惑的来源。
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和刻板印象。
同样重要的是,道尔斯维尔对杰夫的态度也出现了分歧。
道尔斯维尔认为杰夫执着于邻居的事情过于多管闲事,忽略了自己的事业和责任。
这使我想到了即使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仍然关注其他人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重要的事情。
电影中的对话和镜头运用也非常引人入胜。
在杰夫与莉莉丝之间的对话中,通过镜头和视角的切换,使观众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当莉莉丝询问杰夫为什么对邻居们充满好奇时,电影剪辑采用了一个特写镜头,将观众带入到了杰夫的视角,他通过后窗看到了邻居们的一举一动。
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电影中关于杰夫与邻居之间微妙的互动和紧张的气氛。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通过镜头的运动和舞台设计,将观众带入到杰夫那个狭小世界的感受中。
当杰夫发现一名邻居可能犯罪时,他试图通过手势和眼神交流来寻求帮助,这给了我一种紧张而恐惧的感觉。
《后窗》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电影,它也探讨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和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想要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
从全景敞视主义看《后窗》中权力的建构

从全景敞视主义看《后窗》中权力的建构【摘要】《后窗》是一部经典的悬疑电影,通过全景畅视主义的视角展现了权力的建构。
主人公通过窥视邻居间的权力关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
摄影师的视角则在影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他的镜头,观众得以一窥邻居们的生活和权力争斗。
警察的权威与控制也在影片中得以展示,揭示了权力对个体的影响。
通过全景畅视主义的视角,影片呈现了权力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给观众带来了对权力关系的思考和启示。
从主人公到警察,每个角色都在权力的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了权力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和影响。
整部影片通过全景畅视主义的镜头,深刻揭示了权力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并引起观众对权力关系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后窗》、全景畅视主义、权力、主人公、邻居、社会阶层、摄影师、警察、多层面展示、探讨、启示1. 引言1.1 影片《后窗》简介Alfred Hitchcock的经典电影《后窗》是一部1954年上映的悬疑惊悚片,以拍摄者在床位上的摄影师为主角。
这部电影被誉为Hitchcock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因其紧凑的剧情、优秀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悬疑元素而备受赞誉。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Jeff的故事,他因为腿部受伤而被迫沦为床位上的摄影师,通过后窗向外眺望,观察邻居们的生活。
他在一次观察过程中目击了一桩可疑的命案,随着故事的发展,Jeff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危险的冒险中。
这部影片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探讨了权力的构建和影响,在Hitchcock的巧妙布局下,观众被带入一个扣人心弦的权力游戏之中。
1.2 全景畅视主义视角分析全景畅视主义是一种电影制作技术和审美理念,它强调通过广角镜头和大幅面摄影来呈现多个场景和角色的关系,以及社会和权力结构的复杂性。
在电影《后窗》中,导演希区柯克运用了全景畅视主义的手法,通过主人公理奥多的视角以及他所能看到的邻居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系列关于权力的建构和体现。
全景畅视主义视角分析在影片中体现在对角色间权力关系的揭示和探讨上。
《后窗》观后感范文

《后窗》观后感范文《后窗》是美国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于1954年执导的一部悬疑犯罪片。
该片以单一背景为基础,悄悄地展开了一出荡气回肠的故事。
观看完《后窗》后,我被其紧张刺激的剧情、精彩细腻的表演和富有创意的摄影技巧所吸引,深受震撼和感动。
影片讲述了摄影记者杰夫因腿部骨折被迫卧床休养,并从自家窗户中的后窗偷窥邻居们的生活。
在他的观察过程中,他怀疑有一名邻居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凭借着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调查的证据,他试图说服自己的女友丽莎,以及警察后知后觉地相信他的怀疑。
在追踪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了更为可怕和不同寻常的真相。
电影的剧情紧凑,悬念丛生。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善于烘托氛围和悬念,精确地在观众中度过紧张感。
通过对于邻居们生活片断的观察,主角杰夫及其女友丽莎一点点揭示了事情的真相,给观众留下了一再奇思妙想的余地。
而当他们正确定位到作案者时,观众也开始期待着警察能否及时介入挽救他们并将凶手绳之以法。
影片中的演员们的表演精彩绝伦。
詹姆斯·斯图尔特出色地饰演了主角杰夫,在无声的镜头间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有坚持的人物形象。
他的表演自然真实、细腻入微,将杰夫的内心情感和外化行为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女主角丽莎的扮演者格蕾丝·凯利的气质与杰夫形成鲜明对比,她的大胆与勇敢使得杰夫不再孤独,演员巧妙地利用了这样的对比来突出杰夫的主观与女主人公丽莎的客观,既提升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又丰富了影片的情感层次。
此外,影片的摄影技巧也十分精妙。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后窗的意象来象征杰夫无法行走和逃脱的困境,以及他作为摄影师对生活的窥探和观察。
摄影的技巧和剪辑手法使得整个电影增添了很多紧张感和动态感。
而将镜头聚焦于窗外的各种细节和杰夫与丽莎之间的互动,更是巧妙地传递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让观众不断感受到紧张与惊叹。
《后窗》以其卓越的剧情、精彩的表演和巧妙的摄影技巧,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凝视中的欲望倒置r——《后窗》中的视觉意识形态反思

凝视中的欲望倒置r——《后窗》中的视觉意识形态反思章丽萍;罗春朋【期刊名称】《电影评介》【年(卷),期】2016(000)024【总页数】3页(P37-39)【作者】章丽萍;罗春朋【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后窗》这部影片在还未上映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可以说这部电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众多电影中观众印象最深、评分最高的悬疑类电影。
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在于它将“窥视”这一基本观看设置暴露出来,并使“窥视”作为了这部影片的整体支撑,同时在差异性观看结构中互相模拟,如人眼异化、身体处境等都使主人公与观看者产生了共鸣。
这部电影中设置的“窥视”,反身性构成整个电影视觉特征的隐喻。
因此很多学者都说这部电影是电影的电影,也就是元电影的隐喻,其主要是这部电影中涉及了视觉快感质询主体欲望,也可以说是视觉形态的反思:如同主人公杰夫想要在窥视他人的生活下来掩饰自身内心的恐慌,但却反被他人所窥视;观看者在观影中并不仅仅是观看影片内容,而是在观看影片中得以反思自身的生活,反思窥视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是道德和法律层面上所允许的。
《后窗》这部电影是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悬疑片。
此片主要讲述了杰弗为消磨时间开始和偷窥自己邻居们的日常生活,并在监视中发现了一起杀妻的案件。
整个影片都充满着悬疑的气氛,将每个人内心深处所潜藏的偷窥欲望深深激发出来,在分析视觉意识形态下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影片的核心内容。
由于影像与实物间具有投射与倒置的关系,米歇尔将暗箱操作视为柏拉图洞穴后裔。
在《后窗》中,照相机是非常关键的道具。
在这部影片中,杰夫在窥视中发现了托瓦尔德的真面目,他的罪行是凝视的合法化表象,来对自身的目的进行掩盖。
但凝视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对罪行体现出的欲望。
[1]它使观看者与杰夫产生了共鸣,在快感驱动下成为了共同体。
所涉及的恶,并不是某一罪行的欲望之恶,是一种带有邪念快感,在欲望之恶倒置中就出现了淫秽性,也就是《后窗》中杰夫在转化罪行欲望中在偶然因素作用下求知整个案件真相的过程。
42.《后窗》悬疑与惊悚的极致

42.《后窗》悬疑与惊悚的极致《后窗》悬疑与惊悚的极致《后窗》是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的一部悬疑惊悚电影,于1954年上映。
该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和紧张的剧情让观众陷入引人入胜的惊悚之中。
本文将探讨《后窗》如何以其出色的悬疑元素和恐怖氛围创造了惊人的电影体验。
首先,影片以限制视野的创新手法引起观众的无尽好奇心,这正是《后窗》的独特之处。
故事围绕着主角杰夫,一位腿部骨折的摄影记者展开。
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杰夫开始对窗外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他所住的公寓的后窗,观众可以看到一个丰富多样的邻居群体,并发现了一连串的奇怪事件。
这种限制视野的设定使观众与杰夫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们与他一同观察着邻居们的行为,并随着剧情的展开一步步揭开一个个谜团。
其次,片中的角色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杰夫由演员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他的表演充满了张力和紧张感。
杰夫的好友莉莉丝、女友琳达以及其他邻居的形象鲜明,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动机。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杰夫观察到的“疑似谋杀案”,随着剧情的发展,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观众对于凶手的真实身份充满了好奇心和期待。
这些精心塑造的角色使得观众与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此外,影片的场景和摄影也为电影增添了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悬疑感。
公寓楼内外的场景设计细致入微,通过设定不同的户型和居民生活方式展现了一个微缩的社会世界。
摄影师罗伯特·伯克斯通过镜头的运用使观众感受到压抑和紧张,他以杰夫的视角来展示邻居们的行为,观众一同成为了调查者,充分体验到悬疑与惊悚的极致。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影的高潮部分,杰夫最后发现了真相并遭到了凶手的袭击。
这一部分展现了希区柯克对于惊悚元素的独到把握。
他通过精彩的动作设计和刺激的转场,将紧张感发挥到极致。
观众似乎能感受到杰夫无助的心情以及他对生命的渴望。
在这个关键时刻,观众与杰夫一同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无比投入地体验着角色的内心挣扎。
电影赏析:179「后窗」

电影赏析:179「后窗」视觉传达专业今年英国金史密斯的作品集独立命题里《后窗》是唯一的参考,正好我最近有写这一部电影的打算,看看能不能给各位同学提供一些思路。
《后窗》是希区柯克1954年的一部经典悬疑作品,讲述了摄影记者杰弗瑞为了消磨时间,于是监视自己的邻居并且偷窥他们每天的生活,并由此识破一起杀妻分尸案的故事。
我们现在看见的版本是修复版,早在1960 年代,底片就因彩色染料褪色而受到严重损坏。
几乎所有的黄色图像染料都已褪色。
尽管担心这部电影已经无法挽回地损坏,但保护专家还是能够将这部电影几乎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整部电影是在一个棚里完成的拍摄。
这套为了本片单独搭建的公寓庭院组合宽九十八英尺,长一百八十五英尺,高四十英尺,由三十一间公寓组成,其中八间家具齐全。
庭院位于舞台下方二十到三十英尺,有些建筑物相当于五六层楼高。
整个场景花了 50 个人两个月的时间建造,成本在 75,000 美元到100,000 美元之间。
这相当于 2022 年的 840,000 美元到 1,120,000 美元。
为了获得正确的规模,必须拆除声场地板,以便在地下室的前存储空间中建造庭院。
因此,杰夫的公寓看似在二楼,实际上是在街道上。
灯光方面,一千个弧光灯被用来模拟阳光。
同时,因为布景时设置的大量预照明,工作人员可以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从白天到夜晚的转换。
这一点哪怕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剧组而言都是十分快速和高效的。
比较搞笑的是,有一次,灯光导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关闭,现场陷入一片漆黑。
希区柯克平静地告诉助手给他带把雨伞,让他知道“雨”何时停了。
希区柯克被认为是悬疑大师,也是一位理解人性的大师。
在这部电影里,他先验性地尝试阐述:人类天生就是偷窥狂,不是变态意义上的,而是好奇意义上的。
我们是一个会放慢速度观看事故现场并偷偷瞥一眼公园里除了彼此之外什么都忘却的恋人的物种。
电影和电视的一个主要吸引力在于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罪偷窥的机会。
弗洛伊德把人的好奇心的表现和“窥看” (look on)的欲望当作是性本能的一种,它起源于性的“窥视冲动”,尤以关于父母的为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后窗》开场镜头的特点
摘要:在好莱坞电影史,乃至整个世界电影史上,希区柯克以及他风格独特的“希区柯克式电影”都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一页。
希区柯克从影55 年,共执导了53 部电影。
他的电影跨越了影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的所有时期。
并且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希区柯克式电影”风格。
关键词:“偷窥”;悬念;长镜头;希区柯克风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希区柯克电影艺术的最大特色是极其巧妙地将“悬念”有机地融入影片的情节之中。
他本人也因之被誉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
而“悬念”似乎总是和另外一个词“窥视”挂上钩,所有希区柯克电影的基础其实就在于窥视。
在希区柯克所有涉及到窥视这一主题的电影中,最深刻探讨这一主题、最典型的电影当然还是《后窗》。
希区柯克说:“不错,这(男主角杰夫,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是一个有偷窥癖的人,但难道我们就没有偷窥癖吗?”从希区柯克电影世界中我不难看出,他显然非常认同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人人都有“窥视癖”,这是人的一种天性。
《后窗》梗概:摄影记者杰夫(詹姆斯·史都华)腿上打了石膏,只好呆在格林威治村的公寓里。
他透过一个摄影镜头偷窥后院的邻居,有一天他发现了邻居家发生的一桩谋杀案,就联合朋友对此展开调查,却因此付出了摔断另一条腿的代价。
希区柯克作为一
代电影大师,“是所有电影人的导师”,“他的电影表面看来没有艺术电影所包含的深刻道理,但是他尝试了当代电影工作者用手里的工具以各种各样的手法对电影进行探索。
”《后窗》被很多评论家公认为希区柯克的经典作品之一,该片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将巧妙的叙事与观众的体验相对应,博得了评论家的一致赞誉。
在希区柯克看来,《后窗》则是他曾拍摄过的最“电影化”的电影,也许是因为整部电影在一个狭小的场景之内通过纯粹的视觉语言叙说了一个
悬念迭起的谋杀故事,令人观后回味无穷。
故事开始第一个镜头,希区柯克用了两分十四秒的时间的长镜头,出现在镜头中的是三扇被卷帘遮着的窗户,卷帘从左至右渐次自动卷起,于是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展示在观众眼前。
当帘子全部卷起,镜头没有切换,而是往前推到窗户口,然后切换到俯视的视角,就像一个人从屋子里走到窗户边然后往下看的感觉,第二个镜头用了一分三十八秒的时间,从下至上,从右到左交代故事发生地院子的环境,并把镜头摇到了正满头大汗男主角身上。
这两个镜头完整地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的整体环境,营造出了封闭的空间感,希区柯克在开场给人以日常感,普通感,但有很有趣,在窗口就可以看到对面几乎全部家庭的生活,马上就进入了主题“窥私”。
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环境利于导演的叙事。
接下来的镜头交代了六家邻居,第一家是一个中年男作曲家,很孤独。
第二家是楼上阳台上睡觉的一对,从头到尾都露在阳台里。
第三家是下面一家,一个单身女人,她发生了很多事。
第四家是楼上的人。
第五家是楼上的芭蕾舞演员。
在这个片段里,镜头用了一种很主观的感受,就像一个人在浏览窗外的风景,同时镜头停留的时间也很有特色,每家被注意的时间都不一样,看似平凡的家庭时间就短,停留时间最长的是芭蕾舞女演员的家,美丽的女人永远是窥私最主要的对象,这样的镜头非常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希区柯克不仅在他的电影中加入了很多著名的“偷窥”的细节,展示了人(尤其是男性)的赤裸裸的“窥视欲”,尤其是对女性身体的窥视。
而且很好地利用了人的这一深层心理需求。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很多时候摄影机的位置正是观众所在的位置。
当剧中人物在偷窥的时候,观众也处于同样的偷窥位置,跟随剧中的偷窥者一同窥视者美丽的希区柯克女郎。
接下来看到主人公腿上的石膏,石膏上交代了他的名字,镜头摇下来看到他断腿的因素,摔碎的相机,一张非常劲爆的照片,让人推测出他受伤的原因——他正在拍赛车,一个车轮飞过来把他打了,摇上去又有三张照片,都是非常特别的,再下来是一个片盒,杂志封面,杂志。
这个镜头表现出了他的职业是个摄影师,同时包含了很多含义,照片的特别说明了男主人公是个非常热爱摄影的摄影师,愿意为拍摄满意的作品付出任何代价,很“玩命”,照片同时还说明了他是个喜欢漂泊刺激的生活,对生活,对世界以及各种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激情,为后面故事的展开作了合理铺垫,这样一个人是不会甘于寂寞的。
交代完地点和人物,交代时间,主人公对着窗户坐着接到电话提醒他时间是周三,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才能拆除石膏,镜头随着主
人公的眼光看到顶楼有两个女人脱衣服洗澡,希区柯克对人性窥私心理进行进一步的展示和确认,直升飞机在顶楼上空出现也是为了窥看两个洗澡的女性。
希区柯克认识到了人们的这一深层的心理需求。
正像有心理学者曾说:“只要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就还会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束。
”当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他们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压抑的欲望、憎恨或期待投射到剧中人身上,借助剧中人,依靠自己的想象,在意念上发泄自己的性欲和攻击欲。
在心理上得到报复性或胜利的满足。
电影成为以一种合理合法的方式来满足观众窥视癖的途径。
于是希区柯克在《后窗》中,把“看电影”和“窥视”这两种行为类比起来。
其实“看电影”行为本身就像是一种“偷窥”的隐喻。
《后窗》中依窗而望的杰弗实际上等于是一个在现场看影片内发生的一切的观众。
而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就像是在透过镜头偷窥他人的生活。
然而希区柯克对窥视欲的道德判断是复杂而微妙的,在《后窗》中,他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批判这种“窥视”行为。
当看到杰夫在窥视窗外时,他的看护斯特拉非常不赞成地说道:“窥视者是要被判刑的”。
希区柯克的镜头总是在试着探讨怎样以纯粹视觉的方式进行表达。
他认为除了视觉元素,电影工作者不需借助任何其他东西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后窗》开场的这些镜头中,就已经充分地表达和展现了他的电影理念。
他以一个旁观者的眼睛
带着观众进入主人公所处的世界,整个片子是通过一堂布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这个片子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人在窗口看对面的人,第二层是他看到的一些事,第三是他看到事后的表情。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电影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影工艺要求一切建立在分镜头之上。
在开场的镜头里简洁,透彻,诠释了电影需要的一切,摄像机缓慢扫过热闹的院子,公寓楼的暖色调强调了院子里的嘈杂吵闹。
扫过杰弗家对面邻居家窗口,接着摇进了杰弗的家中,扫到了绑石膏的腿,惊险的赛车比赛照片以及桌上被砸坏的照相机。
随后我们看到了影片主角,正在轮椅上打盹的摄影记者杰弗。
看希区柯克的镜头,平静中内容丰富,随时在不经意间给他设置的悬念留下伏笔,他看到的我们都看得到,就看你想不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