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七章压强和浮力1

沂源县历山中学物理导学案(八年级下册)2009/3/5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编号:14 主备人:王明军审核人:张敏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观察压强现象,提高物理思维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预习检查】

⑴压力: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②方向__________;作用点________;

③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__________

⑵压强: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单位__________;

④增大压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

1、观察图片,根据异中求同的比较法,找出相同点:_______________

例1:重10N的物体放在某支持面上,支持面受到的压力()

A、一定等于10N

B、一定大于10N

C、一定小于10N

D、无法判断

2、观察课本p28图,利用同中求异的比较法,大胆猜想影响压

力作用效果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根据手指的感受,和看到的手指凹陷程度,

体验压力作用效果。说说其原因。

4、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

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较甲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②比较乙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①、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例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________两图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两图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④学习指导:

1、受力面积指受压力作用的物体与施加压力的物体相互挤压接触的那部分面积

2、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

压力重力当物体放置于水平支承

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

物体的重力。例如:人

站在水平地面上时,

F=G。

力的性质挤压产生的弹力地球吸引而产生

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竖直向下

力的作用点在接触物体表面在重心

施力物体被支承的物体地球

【自主学习达标检测题】

1、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分别记录数据表一、表二、表三。他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2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2

1 6.0 10 7 3.0 20

2 9.0 15 8 4.5 30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_________,可知当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及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及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滩发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

浇铸了如右图所示的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cm,质量675g

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罪犯的体重为多少?

(ρ蜡=0.9×103kg/m3)

【巩固提高】1、为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ρ=8.9×103kg/m3)

铁33

33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

面积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⑵分析比较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

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⑶分析比较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

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巩固练习】1、下列事例中各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刀的刃口磨得很薄()铁轨铺在枕木上()

拧螺丝时,在螺母下面加一个较大的垫圈()

2、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红色故都——瑞金始发的。途中,不少革命先烈过

草地时陷入了沼泽地……为减少牺牲,,请你应用所学压强知识,谈谈红军战士

过草地时可采取的预防或营救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3、拖拉机的履带是由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的,每块金属板上都有一两条凸

起的棱,金属板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较准确地测量出一张纸对桌面的压强。

5、甲、乙两个等高圆柱形铜柱,竖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

为3:5,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甲、乙铜柱的横截面积之比为______

6、一名初中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是()

啄木鸟利用长长 老虎用其锐利的 火星探测车的 斧头的刃越薄

的尖嘴啄食害虫 牙齿咬碎猎物 轮子很宽 越锋利

A B C D

A B C D

重型载重汽车安装多轮胎 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 运动员穿的冰鞋装有冰刀 斧子有很窄图7-14

A 、102Pa

B 、103Pa

C 、104Pa

D 、106Pa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压强 第二课时 编号:15

主备人:付光勇 审核人:张敏

【预习检查】《同步训练》p31“知识梳理” 【题型分析及自主学习达标检测题】 题型一: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1、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 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 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

D. 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图7-13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3、图7-14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练习:《同步训练》p33;1、2、4、7、 题型二:实验及创新:《同步训练》p34;8、

题型三:压强的计算

例1:课本p31:4

例2:小明在麻石加工厂看到一块标明密度为2.5×lO 3kg /m 3。的正方体样品,他用刻度尺测得其边长 (如上右图所示)为 cm ,则其质量为 。kg 。把它放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 。

练习1:边长为5cm 的正力体物体,质量为8kg ,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___N ,水平而受到的压强为____Pa

练习2:《同步训练》p33;3、5、6、9

【巩固练习】《同步训练》P35“科技与生活”“挑战自我” 【复习指导】对照导学案巩固第一节概念及知识点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沂源县历山中学物理导学案(八年级下册)2009/3/5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第一课时 编号:16

主备人:张敏 审核人:张敏

【学习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大小和方向 ●认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预习检查】液体的压强: ⑴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⑵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_____和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________;深度增加,液体压强________;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⑶ 液体压强公式:_______。 由此

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而跟其它因素无关。 ⑷ 连通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1、课本p32图7.2-2 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器材有压强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U形管两边的液面在同一高度,表示液面上的压强______,实验时把与管相连的金属盒浸没在水中,那么左管中的液面就_______,右管中的液面就______,高度差越大,表明液体压强就越______。

三:你能正确理解公式P=ρgh的意义吗?会进行有关计算吗?

P=ρg h计算的是由于静止液体自身的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不包括大气压强。从公式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所求点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及容器形状无关。h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面的竖直高度。【自主学习达标检测题】

1、液体对容器______和_____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______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_______有关。

3、液体内部某处的深度是指:()

A,从容器底部到该处的垂直距离B,从容器的自由液面到该处的垂直距离C,从容器的液面到该处的直线距离D,从容器底部到该处的直线距离

【巩固练习】

1、一只烧杯中盛有半杯水,若将一个手指插入水中,水并没有溢出杯外,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

2、一个潜水员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107帕,则此潜水员在水中潜入的最大深度是:()A,100米B,1000米C,10000米D,10000米。

3

(1)比较1、2、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_________次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变大。

(3)如果该同学把金属盒放入盐水中深10cm 处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将比9.2cm要______。

三、实验: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流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猜想3:液体内

①请你回答: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________的数据;猜想2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②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沂源县历山中学物理导学案(八年级下册)2009/3/10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编号:17(6)主备人:付光勇审核人:张敏

【学习目标】

●明确液体压强的特点●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会解决压强的实际问题【预习检测】液体压强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

【题型分析】

题型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例1: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在逐渐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不能判断

练习:同步训练P38:2、5、6、7、8

题型二:液体压强的计算问题

例1:比较下图各点压强的大小: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强调对深度的理解)

例2:如上图(右)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对底面的压力();对桌面的压强();对桌面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总结解题规律:

拓展: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最大 B.乙最大C.丙最大 D.一样大

练习:配套练习册P47:8

题型三:连通器问题

例3 如图,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

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

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

D.以上分析都不对

练习:如图所示,正确的是()【巩固练习】

1、如图四个碗中均盛满水,大体来说,碗壁上所受的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该是

2、如图,是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该船闸的右边是河的___游,船向___游行驶.

3、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原因是;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沂源县历山中学物理导学案(八年级下册)2009/3/10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三节大气压强第一课时编号:18(6)主备人:张敏审核人:张敏

【学习目标】

●了解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小和单位

●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预习检查】

1、大气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大气压强。

2、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3、大气压的测定:____________实验,标准大气压的值:

大气压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大气压的存在

1、看图7.3-1,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发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2、为什么会有大气压的存在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练习:同步训练P45:8、9、

10

二、大气压的测量

1、讨论能否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大气压强?

2、讨论课本“想想做做”,根据图7.3-2,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3、读课本P39演示,明确:实验名称:器材:

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4、拓展: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将玻璃管倾斜,将玻璃管上提、下压,玻璃管的粗

细、长短,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对结果有没有影响?管内水银柱上方混入空气对结果有什么影响?玻璃管上端破裂会有什么现象?

5、气压计:自读课本P41气压计部分。了解其结构及使用。

叫气压计。气压计分和两种。练习:同步学练P44:2 P45:7 配套练习册P49:8

三、大气压的变化:自读课本P40: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原因是

了解大气压还与天气有关练习:同步训练P44:4 【自主学习达标检测题】

1、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2、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 比实际气压大

D.无法确定3、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顶海拔8848m处的大气压强比丽江玉龙雪山的高

B.昆明的大气压强比北京底,所以运动队要到昆明进行高原训练

C.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通常阴天的气压比晴天高

D.大气压强的大小,大约相当于1cm2的面积上大气产生的压强

4、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沂源县历山中学物理导学案(八年级下册)2009/3/10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第三节大气压强第二课时编号:19(6)主备人:王明军审核人:张敏

一、大气压的应用

【合作探究】自读课本P42“想想议议”,明确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来工作的。分别对照甲、乙两图说出它们的工作过程。

分析钢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液、用吸管喝饮料等过程。

练习:同训P44:1、 5 配套练习册P48:1、6、9

二、有关大气压的计算

2、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 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额可达__________N,足以被掀飞.

解:

例题:同训P44例3 练习:同训P44:3

【自主学习达标检测题】

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

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 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B. 软木塞受潮膨胀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D.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2.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高空温度低,橡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

B.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

D.高空温度较低,球内气压较大,将球胀破

3.2003年5月1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我国最新生产一种专门用于运

送SARS病人的救护车,救护车的驾驶室不仅与救护舱隔离,保障驾驶员不受感

染,而且救护舱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即气压小于大气压的区域)。

请你解释一下:救护舱形成负压区的目的是什麽?可以采用什么

方法实现这个目的?

4.如图:把塑料吸盘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较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在解

释这个现象时要用以下四句话:a、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b、把挂

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c、吸盘与墙之间产

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d、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按下列哪个顺序排列可解

释得最清楚:( ) A.abcd B.bacd C.cbad D.bcad

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现象中可确认管中进入了少量空气的是:( )

A.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略小于76厘米

B.使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管子

D.将管在水银槽内下插1厘米深,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发生变

6.同训P4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