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分类知识讲解

存储分类知识讲解
存储分类知识讲解

存储器那点事(一)常见存储器分类

前言

注:本文中所谈到的存储器主要是指磁盘阵列,通过SAN/NAS/iSCSI等接口与主机相连,虽然说SAN交换机、物理带库、磁带机和光盘塔也属于存储的范畴,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存储器,或者称作存储阵列,是当今业界一个比较Fashion的词,见过不少这个圈子里的公司为了提高档次,会主动往存储行业靠,经常自我标榜“哥所在的系统集成公司是高科技,不仅搬箱子,哥还做存储”,“哥公司自己生产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存储器”…(当然现在再这么说有点out了,现在流行自我标榜“哥公司现在做云计算高科技呢”)。

当然,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在和身边朋友自我介绍是做存储这个高科技行业时,也经常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哥们你们那边250G的盘多少钱一块啊,你们卖U盘么?”…

那么存储器究竟该如何定义呢?在我看来,二十多年前Sun公司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对于整个IT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也完全可以说“存储也是计算机”。存储是什么呢,对,存储也是计算机。

2000年前的存储器,多是作为主机的附属品出现的,记得97年本人在做系统管理员时,看到厂商在调试几套HP 9000和SUN小型机,几个集成商的工程师将一个个磁盘塞进一个独立架子里面(后来才知道那叫磁盘柜),一边塞进去还一边说:“哥们千万注意啊,这玩意叫磁盘阵列,贼贵,一块磁盘顶一台夏利呢”。我们当时大吃一惊,高科技啊,一块小铁片竟然顶得上大街上一辆出租车(其实当时也不过是给个JBOD+软件RAID,现在想想,真叫暴利啊)…

而且当时安装磁盘阵列也是看起来很高深的一件事情,不同于主机UNIX操作系统要插入光盘,输入命令、不断回车,磁盘阵列的安装往往是在主机安装完后再导入一些软件,然后运行一个脚本,出去吃个饭、抽根烟….就完成了。这就是早期DAS阶段的典型工作流程,存储器在当时仅仅是服务器的附属品。

2000年左右以后,国内的存储器市场慢慢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阶段,具有独立控制器的磁盘阵列产品越来越多(不再依赖于主机端的软件RAID技术);另外除了

IBM/HP/SUN/Compaq/SGI五大UNIX厂商有自己的存储器产品外,独立存储厂商在国内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EMC(第一次还以为是那个做显示器的厂商)、Brocade、Netapp、MCData、HDS等存储网络产品公司也慢慢地出现在招标书和投标现场,可以说,2000年以后,存储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存储器和主机的采购可以分开、建立独立的存储网络等概念分别被以EMC和Brocade为代表的存储公司发扬光大。存储与计算分离的概念颠覆了传统的DAS 模式,在传统模式中,存储器被看作一个简单的外设依附于主机系统,而存储与计算分离以后,存储子系统从原来的计算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这是EMC早期一再强调的概念),存储和主机间通过高速网络互联,这样存储器从后台走向了前台,这样诞生了Brocade和Mcdata (后被 Brocade收购)等SAN网络设备公司。同时随着网络共享应用的持续增长和网络文

件共享协议的成熟(SUN发明的NFS协议和微软推出的CIFS协议),文件服务器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储器也走向了市场,其代表公司就是Netapp。

一、常见的存储器的分类

现在业界有非常多的存储公司,每家公司也有不同档次的产品,当然每家公司都会花大力气大家宣扬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高性能、如何如何稳定可靠,档次如何如何高,而且都能摆出不少道理,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

那么存储器到底该如何分类呢,存储阵列的档次划分有没有依据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专业IT研究公司Gartner的分类

很多专业IT人士看各种产品在业界的定位和评测,都会参考Garnter公司的评价,那么Gartner公司是什么东东呢。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是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其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69683.html,/。Garnter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克州斯坦福。其研究范围复盖全部IT产业,就IT的研究、发展、评估、应用、市场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协助客户进行市场分析、技术选择、项目论证、投资决策。为决策者在投资风险和管理、营销策略、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上提供重要咨询建议,帮助决策者作出正确抉择。

针对于存储磁盘阵列行业Garnter会定期发布一些分析报告,我们取其中两个比较有著名的报告类型,一份是针对于所谓的High-End企业级存储器市场的分析,比如《MarketScope for 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s, 2H05》实际上就是Garnter公司在2005年12月30日对于2005年下半年针对High-End企业级存储器市场的总结回顾;而另外一份叫《Magic Quadrant for 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报告就是Garnter定期用魔力四象限的方式对于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定义。通过定期对这两份报告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很方便地了解这个行业各种存储器的定位和技术含量。

1.1 Gartner定义的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s分析

我们首先来看看Gartner是从哪些角度给各家存储器厂商定位和评分的

?Presales support 售前技术部门的支持能力;

?Break/fix service and post-sales support 售后服务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Total-cost-of-ownership evaluation 总体拥有成本估算;

?Technologies that have the net effect of reducing power and cooling consumption and space requirements各家厂商的产品在节点、制冷技术和空间节省方面的技术特点;?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 support独立软件厂商的支持力度;

?Acquisition, upgrade, service and warranty pricing购买和升级费用,服务和保修费用;?The impact of changing storage更换存储器的影响。

每隔一段时间Gartner会根据上述的评分标准将各家存储厂商定位到五个级别中,Strong Negative,Caution,Promising、Positive和Strong Positive。

那么Gartner是如何定义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呢?我们来看看其定义标准: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69683.html,e a multiple controller architecture使用多控制器体系架构;

2.Support mainframe. and open-system environments支持mainframe和开放系统;

3.Support FICON, Enterprise Systems Connection (ESCON) or Fibre Channel host connectivity

同时支持FICON/ESCON和FC光纤通道接口;

4.Support the z/OS operating system and/or other mainframe. operating systems支持z/OS

和其他mainframe操作系统;

能够进入这个所谓High-End Enterprise Disk Array 富人俱乐部的存储器较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EMC — Symmetrix V-Max and DMX-4

?Fujitsu — ETERNUS8000

?Hitachi/Hitachi Data Systems — Universal Storage Platform. V and VM

?HP — StorageWorks XP24000, XP20000

?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 and DS6800

?Sun — Sun StorageTek 9990V and 9985V

可以说Gartner采用了一种非常经典和传统的方法来定义企业级存储器,即“出身血统论”(4个条件中除了第一条是多控制器外,其他都和IBM大机的连接性和支持力度有关),特别是表现在能够支持大机这一点(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存储厂商确实很少,往往是那些很早就存储器或者做过IBM兼容机的厂商才具备这些能力和血统)。

但是笔者对于这种划分方法持一定的保留意见,因为大机在如今新建的数据中心已经较少的出现,开放系统(AIX/HPUX/Solaris/Windows/Linux和VMware等)占了绝对优势。而即时在IBM内部,Mainframe(大型主机)的重要性也发展速度也不比当年。用户花重金买“高端”存储器看中的是其性能、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其他数据保护功能,至于他能否连接IBM Mainframe,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且能够连接大型主机的存储器,往往配置相对较为复杂,比如HDS的USP系列在配置时就有个cu/ldev的概念,一般初学者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实这就是早期为了和大型主机连接而留下的传统产物。

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您的数据中心有预算买“高端”存储,不准备采用Mainframe(大型主机),或者说即时有Mainframe也不准备和开放系统存储器互联互通(包括在中国四大银行数据中心,Mainframe和开放系统都是各有各的存储,一般也不会和开放系统共享存储器,甚至连维护人员都是分为两组)。因此建议各位在选型阶段所谓高端或者中端来说,不要拘泥于Gartner的报告分类,建议更加关注其体系结构(多控制器结构)、性能、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其他数据保护功能。

1.2 Gartner定义的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分析

Gartner采用了其经典的魔力四象限(Magic Quadrant)来定义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魔力象限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对市场情况进行的图形化描述。

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由Gartner公司于2006年9月25日取得“魔力象限”注册版权,并可以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它根据Gartner公司的定义,它描述了Gartner公司依据标准对该市场内的厂商所进行的分析。 Gartner公司并不对在魔力象限中描述的任何厂商、产品或服务出具官方认可,也不建议技术用户只选择那些位于“领导者”象限里的厂商。魔力象限仅用作一种研究工具,并不意味着是行动的具体指导。Gartner公司对该项研究不承担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担保,包括适销性或适用于某一特定用途的任何担保。

魔力象限的四个象限依次分别为领导者(Leaders)、挑战者(Challengers)、有远见者(Visionaries)和特定领域者(Niche Players)。Gartner 公司表示所谓领导者,其提供的产品应包含额外的功能,且能提高市场对这些功能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显示出对市场的影响能力。Gartner 希望一个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甚至占领整个市场,并且它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的共鸣。所谓领导者还必须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销售并提供支持。

每隔一段时间,Gartner会根据各家存储厂商存储器产品的综合能力表现将其置于魔力象限的某个分区中,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错了解业界存储厂商发展状态的评估报告,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当然如果要找出点问题的话,主要在于Gartner对于日益崛起的中国存储市场了解不够,国内不少冉冉升起的存储厂商和产品都没有收录其中。

那么Gartner公司是如何定义Midrange Enterprise Disk Arrays的呢?我们来看看其定义标准:

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69683.html,e dual-controller or Cluster architecture采用双控制器或者集群式架构;

2.Support Unix/Linux/Windows and Netware server operation environment支持

Unix/Linux/Windows and Netware服务操作系统;

3.Offer no mainframe. support不提供对于Mainframe的支持;

4.Have an average selling price of more than $24999平均市场价格超过24999美金;

5.Support block-access protocol支持block访问协议(即常见的SAN/iSCSI网络访问)

可以看到,这是常见的存储器架构,大家在市场里能够经常看到的IBM DS系列,EMC CX 系列、HP EVA系列、HDS AMS系列、SUN 6000系列等等大都属于这个范畴,而且“出身血统论”再一次体现出来,划分标准中出现了“不提供对于Mainframe的支持”的字样。这份报告对于收录的各家存储厂商的产品都有非常精辟的总结,值得一读。

如果抛弃对于Mainframe的支持,其实这里面有几家新兴的存储厂商的产品已经初步具备了企业级高端存储的体系架构,比如3PAR的InServ Storage Server T系列和Pillar Data System的Axiom系列存储器,他们都支持多达8个控制器的紧耦合集群(EMC最新的Sym V-MAX也采用了类似的体系架构),很强的存储处理能力、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可以说这些公司的产品给存储市场带来了不少创新。

2.2 按产品参数指标分类

由于国内存储采购经常会碰到公开招标,以前也有很多用户或者集成商多通过产品的指标参数来区分所谓高中低端存储。

比如把常见的控制器超过两个、缓存超过64GB,磁盘数超过400块、IOPS大于几十万的存储器称为高端存储,反正即为模块化存储。

当然这些指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某一个时段总结出来的所谓“经验值”,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指标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就像篮球运动员一样,80年代1米9的可以打中锋,到了90年代要到2米才能胜任,到了2000年以后NBA当年四大中锋都是2米15以上,现在的大中锋姚明同学都要到2米26了,存储的指标也是如此。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EMC公司在存储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其模块化阵列Clarion系列和高端 Symmetrix系列存储器往往成为推动这些指标参数定义的事实标准。如在中端市场,2002年EMC发布标志性的存储产品CX200/400 /600,将模块化存储定义成三个档次,这个事实的标准让其他存储厂商苦苦追赶,好不容易也有了三个档次的模块化阵列,到了2008年EMC发布CX4后又将这个市场进一步细化成4个档次,CX

4-120/240/480/960,再加上更低端的AX系列,如此的细分让其他厂商往往难以追赶。因此在实际项目投标中,不同存储厂商“错位”竞争的情况就经常发生,人人都希望拿自己的“下马”去和对手的“上马”PK。

然后随着存储市场的差异化发展,存储技术的革新和新的存储体系架构的出现,甚至出现了不少同一存储厂商新一代的模块化存储的一些参数指标远高于现有的企业级存储入门级产品的指标,因此这种按参数指标来分类的方法也变得难以被使用,为了更加清晰地对存储产品定位,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根据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的体系架构来进行分类。

2.3 按存储器体系架构分类

前面我们说过,存储器是什么,存储器也是计算机。计算机体系架构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里主要是指服务器体系架构),因此存储器比较学术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其体系架构进行分类。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根据存储器的体系架构将存储分成低、中、高三类,分别是低端的基于阵列控制卡技术的存储器,比如HP MSA1000,EMC AX系列;中端的基于简单群集技术的模块化存储器,比如EMC CX系列、HDS AMS系列、HP EVA系列、IBM DS系列、Netapp FAS 系列、SUN 6000系列;而高端存储器现在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基于统一大缓存scale-up架构多处理器存储器,比如EMC DMX系列、HDS USP系列、9900系列,另外一种是分布式缓存多处理器scale-out架构的存储器,比如EMC最新发布的Symmetrix V-MAX系列,不少新兴存储厂商3PAR的InServ Storage Server T系列和Pillar Data System的Axiom系列存储器从体系架构来说也属于这个系列。

存储器那点事(二)事关存储器体系架构

存储器体系架构那点事

前面说过,存储器其实也是计算机,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计算机行业的特点。计算机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和古董收藏行业是完全相反的,一般来讲计算机产品和设备(或者说是IT 产品)越新出来则价格越贵,卖得越好且越受欢迎(比如以前大家喜欢内置微型硬盘iPod,现在早流行闪存盘的iShuffle了;以前看到个10Mb HUB就很稀奇,现在动辄千兆网甚至都到10Gb网络了),一个IT新产品上市过个三个月活着半年后就变得人老珠黄,再长点时间就更不值钱了,相反古董收藏行业的藏品确实越老越值钱,就像老中医一样人见人爱。

那么影响计算机行业如此快速发展,频繁更新换代的最重要的部件是什么呢?应该说CPU 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谈到CPU,我们不得不谈到业界一个非常有名的定理,摩尔定理。什么是摩尔定理呢,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的,摩尔在1965年文章中指出,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原因是工程师可以不断缩小晶体管的体积。这就意味着,半导体的性能与容量将以指数级增长,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1975年,摩尔又修正了摩尔定律,他认为,每隔24个月,晶体管的数量将翻番)。

摩尔定理的验证和实现使得CPU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样使得计算机产品变得越来越普及,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大,人类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完成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计算工作。这样的一个相互促进就使得计算机的设计从以前的单CPU发展到多核多线程CPU,再发多个物理CPU协同计算(因为单个CPU再怎么快也撑不住了)以此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处理能力,因此计算机系统的体系架构就成了一门大学问。

计算机体系架构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让多个CPU一起并肩战斗,而且性能能够成倍提高,这是一个很深的学问。要直到能够设计制造出单个高性能的CPU 是一回事,要能够把多个CPU组织在一起高效率地提高成倍的性能是另一回事。这需要非常精妙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就像打篮球一样,以前奥尼尔、科比再加上一群全明星级别的球员在洛杉矶队打球很漂亮,全员身体素质也是超级好,可就是得不到总冠军,直到传奇教练菲尔杰克逊来了才得到了三连冠。可以说菲尔杰克逊教练的三角战术思想就是能够把湖人队多个全明星级别球员真正带成总冠军球队的最佳“体系结构”,后来奥尼尔负气离开了洛杉矶,科比再厉害还是好几年得不到冠军,直到最近挖来了加索尔才终于又尝到了冠军梦)。

战术的设计说到底要考虑到两点,一是本身球队球员的能力,二来是要考虑到赛场对手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来看看对于存储这场战役来讲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国有句名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结合到存储行业来讲我们可以说,有了独立的存储器工业后,可以发现主机不是万能的(现在的主机主要负责信息的快速处理,而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等工作渐渐被转移到存储器上去了),但是没有主机还是万万不能的。归根到底存储器的功能还是储存和保护被主机处理过的信息,其主要的设计思想应该是着重于在接受到主机的信息后做到以下几点:高性能的IO响应能力、高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其他数据保护功能(如容灾、克隆、快照等)。那么根据这个思路,结合计算机体系架构的发展思路,整个存储器的体系架构划分和技术演进历程就相对清晰了许多。

参考前文2.3中的图片,我们将整个存储器的体系架构分成5类,具体如下:

1.入门级:基于阵列控制卡技术的存储器:满足基本的数据保护要求;

2.中端产品:基于模块化集群技术的存储器,进一步满足高可靠性、可管理性的需求

3.高端产品路线一:统一大缓存多处理器存储scale-up架构

4.高端产品路线二:分布式缓存scale-out多处理器存储架构

5.其他混合型架构

下文将根据这五条思路详细讲解。

基于阵列控制卡技术的存储器

1、基于阵列控制卡技术的存储器的设计思想

存储器,首先是要能够做到保护数据,保护数据的方法在存储专业术语中叫做RAID,RAID 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诞生于1987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简单来讲就是将N个硬盘通过RAID Controller(分Hardware,Software)结合成虚拟单台大容量的硬盘使用。基于不同的架构的RAID 种类又可以细分为: 软件RAID ,硬件RAID 卡和外置式RAID存储器。

1.1、软件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主机系统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 及Linux和各种UNIX系统。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

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主机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比如在开篇中我提到的在SUN服务器上连接的A1000系列和A3000系列磁盘柜,这些磁盘柜严格来讲不属于磁盘阵列,只能称之为JBOD,全称为 Just Bundle Of Disks译成中文可以是"简单磁盘捆绑"或者“磁盘簇”,通常又称为Span。 JBOD 本身不能提供标准的RAID 级别数据保护。因此当磁盘柜接入到主机后需要花些功夫配置软件RAID。早期的HP的

DS2300、DS2405磁盘柜、 MSA1000系列的扩展磁盘柜,SGI的TP9000磁盘柜都是常见的需要软件RAID配合才能实现数据保护功能的JBOD。

软件 RAID的最大优势在于由于不需要购买单独的磁盘阵列控制器而只需要采用廉价的JBOD磁盘柜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但一般概念上,由于写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RAID计算资源,软件RAID的性能是难以保证的,因此在高性能的计算环境中极少推荐使用软件RAID 技术来保护数据而多推荐独立的磁盘阵列,至少也是采用硬件RAID卡。

但也有个别情况例外,那就是对于视频点播服务器的文件存储,笔者在2000年早期曾做过不少视频服务器的项目,很多时候整体性能的瓶颈都是出在IO通道上面:如果不用RAID 保护而仅仅在JBOD上做条带化打散的确能够很好地提升吞吐量,可是数据往往得不到保护,且这种环境下如果损坏一块磁盘其后果往往是致命的(因为这块磁盘上可能存放在很多视频文件的不同小片断)。当时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早期Oracle发布过一款非常优秀的视频服务器OVS(Oracle Video Server)却很受欢迎,除了OVS其精妙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以外,另外一个独到的特点就是这个视频服务器软件提供一个叫作Oracle Video File System的东东,在软件层做RAID 5,既提升了磁盘顺序IO的性能,又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当然如果你银子有多,一定要把OVS的视频文件存储在独立的磁盘阵列上OVS也不反对了)。

为什么这个时候的软件RAID就不会成为性能瓶颈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视频服务器对于视频存储的应用特点决定的,视频点播的文件的特点是大吞吐量的顺序传输,这些视频文件在导入到视频服务器后极少会有修改(大家在互动电视上点播一个电影100次也无法做到把里面某个片断修改掉),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完全条带话的JBOD磁盘柜的顺序吞吐能力可以达到线速(即如果该磁盘柜有N块磁盘,每块磁盘的顺序吞吐能力为100MB/sec,那么该磁盘柜最大能够提供接近 N*100MB/sec的吞吐量,而即使是具有高处理器和大缓存的的高端磁盘阵列的RAID控制器也很难做到这点)。而且这种业务的特点几乎碰到相对软件 RAID 最头痛的离散IO写操作。

由于视频服务器往往是一批批地往一个个目录灌大容量的视频文件,然后再对外提供点播功能(这样产生了高效率的批量软件RAID 5的计算,对主机系统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聪明的系统管理员往往可以选择在业务量不大的时候逐步灌入视频文件以错开高峰时刻。基于以上原因,软件RAID的确是非常适用于OVS(Oracle Video Server)这款视频服务器应用的。只可惜2002年后Oracle逐步淡出了视频点播服务器市场,把OVS卖给了一家叫Thridspace的公司,几年前我再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69683.html,,发现此网址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进一步证明,对于存储来说,没有主机(或者说不了解主机应用)是万万不能的,正确地配置和选择存储器技术对于IT系统部署非常重要。

●1.2 硬件RAID卡

硬件RAID卡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这个设计思想在网卡方面也能经常看到,比如有款叫Alacritech的高性能网卡,其在网卡上集成了特殊的处理器来处理 TCP/IP拆解包的工作,帮助主机减轻工作压力,我们称之为TOE(TCP/IP offload Engine)。硬件RAID的应用之一是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主机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为了提高性能,很多硬件RAID卡上会配置额外的内存(我们也称之为缓存),这些内存的作用是为了加速IO处理,对于读写操作都是很有好处的。对于读IO的好处在于硬件RAID 卡上的缓存可以存放很多被频繁读写的数据,这样当下一次需要在读写这些热点数据时,不需要重新从磁盘柜的众多磁盘中再去寻找,然后在磁盘层寻道定位,而只需要在缓存中直接获得,极大程度上加快了读IO的响应速度。对于写IO的好处在于:试想一下主机将一个IO写到硬件RAID卡内存后就直接IO complete,其速度肯定将远远高于直接写到磁盘上硬盘上的速度,同样也避免了硬盘的寻道定位时间。

当然对于写IO来将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硬件RAID卡上的内存需要带电池保护,否则会单主机出现故障后,很多只写入到硬件RAID内存里面而尚未写到磁盘里面的数据将会丢失,面临数据不一致的危险,这是作为存储器首先需要避免的。因此只有具备电池保护的硬件RAID卡能够同时实现读写IO加速功能,反之只能实现读IO加速功能。

上图所示的是HP公司(原Compaq公司)的一款经典的RAID卡Smart Array plus系列(2002年左右推出),它可以通过PCI接口连接到主机上,应该说这款RAID卡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这种RAID 卡支持RAID ADG(Advance Data Guarding),通俗的讲就是支持RAID 6,这在当时来讲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新技术了(特别是对于硬件RAID 卡而言)。

另外,台湾地区也有很多生产硬件RAID卡的存储公司。

●1.3 外置式RAID存储器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 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 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外置式RAID的应用之一是可以安装任何的操作系统,因此是与操作系统无关的。为什么呢?因为在系统里只存在一张SCSI卡(或者说是FC光纤卡),并不是RAID卡。而对于这个系统及这张SCSI卡(或者说是FC光纤卡)来说,这个外置式的RAID只是一个大型硬盘,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设备,所以这个外置式的RAID可以安装任何的操作系统。唯一的要求就是你用的这张SCSI 卡在这个操作系统要安装驱动程序。

表面上来看,外置式RAID仅仅是把RAID卡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上没什么大变化,但其实这种方法还是带来了不少进步和便利。首先是可以提高存储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外置的存储设备上可以配置不止一块RAID卡,这样当一块RAID卡出现问题以后,另外一块可以顶上来,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第二点是增加了可以连接性,外置式RAID存储器把RAID 保护的功能从主机端转移出来独立存在,这样就可以支持更多台主机同时连接到这台存储器上;第三点是增加了对于集群的支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单单一块具有缓存带电保护的硬件RAID卡在所连接的主机意外down机后,即使缓存上的电池能够保护那些已经写入到缓存但还没有写入到磁盘里面的数据不丢失,但你也很难做到把这块卡从原来的主机上拔出来然后插到另外一台主机上去且保证数据不丢失。

从以上三点分析得知,外置式RAID存储器比起硬件RAID卡具备了非常大的进步,也是独立存储器产生的雏形产品,因此我把具备这种架构的存储器称为基于阵列卡技术的低端存储器(或者说是入门级存储器)。

下面我会介绍这种几款基于这种体系架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产品。

2、经典存储器产品分析 HP MSA1000

HP 的MSA1000是原Compaq公司(后被HP公司收购)Proliant PC服务器部门大约在2002年前后研发的一款经典的存储器产品(原Compaq Alpha小型机部门也推出了另外一款很有特色的存储器EVA,这款产品将在后面提到)。我们来看看这款存储器在发布时宣传的几个重要卖点:

1.内置StorageWorks独有DtS(DAS to SAN)架构

2.内置2Gb光纤通道交换机选件

3.超级数据卫士-- Advanced Data Guarding

而MSA1000控制器本身对于RAID保护方面也很有特色,支持以下功能:

1.在线扩容

2.在线改变RAID级别RAID1, 5到ADG

3.在线改变Stripe Size

4.在线Spares (Global)

5.用户可选读/写Cache

6.用户可选扩展和重建优先级

我们会发现MSA1000控制器对于RAID保护方面的特色和指标和以前Compaq公司畅销的一款叫Smart Array plus的硬件RAID卡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MSA1000本质上就是把两块Smart Array plus硬件RAID卡集成到一个机箱里做成的,这也就是我们前文介绍的从硬件RAID卡向外置式RAID存储器的转变的一个经典案例。

我们通过下图(HP MSA1000控制器分解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间的关系,(每个MSA1000的控制器实质上是一块Smart Array plus硬件RAID卡)。

另外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MSA1000的两个特点,内置StorageWorks独有DtS架构和内置2Gb光纤通道交换机选件。首先来讲MSA1000 是一个前端带SAN接口,后端采用SCSI磁盘的存储器,而这个SAN接口就是通过内置2Gb光纤通道交换机来实现的。而所谓DtS架构是指DAS to SAN,可以说这是当时HP/Compaq抢占低端SAN存储市场非常厉害的一招,因为HP/Compaq的Proliant服务器出货量一直非常大,而随着服务器附带着卖出了不少内置SCSI硬盘(带内置硬件RAID卡Smart Array plus保护),也卖了不少DAS直连存储(通过SCSI卡外接到RA4100阵列上)。要知道2001-2003年正是SAN交换机市场如火如荼的普及培育期,HP/Compaq的老用户通过DtS功能只要将原来的SCSI磁盘插入到MSA1000存储器里面,就可以实现轻松实现将DAS整合到 MSA1000存储域网络环境,从Smart Array和RA4100数据环境升级

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DtS的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当时我们称为移植到SAN的四部曲):

1、一种快速和方便的方法,把由Smart Array保护的存储数据迁移到MSA1000存储系统

2、迁移下列数据:

a)存储在1-英寸通用磁盘驱动器(Ultra2和Ultra3,使用较新的Smart Array控制器)上的数据

b)存储在直接连接的RA4100存储系统上的数据

3、按照一个逐步执行的过程—将驱动器从较旧的系统移走,将它们插入MSA1000

4、原有数据和配置信息保持不变

5、RAID装置和数据保留

6、迁移工作几分钟内就完成

注:据最新消息称最新的HP MSA2000系列已经是OEM自Dothill公司的,因此原来MSA1000的Dts功能并不适用于新的MSA2000(当然HP MSA 2000也有了非常多的功能更新),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推销任何一款存储器产品,因此关于MSA2000的最新消息可以查询HP相关存储专员。

3、经典存储器产品分析IBM 7133

我们把时间轴再往前面移动,可以说在90年代末2000年初期,IBM公司有一款相当经典的入门级存储器产品IBM 7133,这款产品由于价格实惠,又具备一定的RAID数据保护功能(那个时候人们对于存储器的要求不高,能够做到保护数据就不错了),因此这款产品市场占有率很广,而由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如HP/COMPAQ/SUN没有相对应的产品,往往碰到后陷入到价格战泥潭而非常头痛。那么我们来看看IBM 7133到底是个什么东东(注:由于此产品实在年代过于悠久,如有资料不准确之处,敬请海涵)。

1992年的秋天 SSA问世, 其产生的本意为“成为IT行业外存设备的通用标准”,然而,可惜的是到最后也只有IBM公司支持SSA。SSA支持范围如下:

●基于UNIX: IBM, HP, Sun, and Digital servers(均为部分)

●基于Intel : IBM, HP, and Compaq servers(均为部分)

所有的SCSI-SSA,FC-SSA的适配器均由IBM公司提供

大家知道由于历史原因,IBM一直对于环路架构情有独钟,著名的令牌环网就是由IBM首先提出来的,SSA 也是采用类似的思路设计,其结构为双口结构,即磁盘和装在主机的适配器均为双口,光缆采用四口结构,与适配器连接后从而形成 SSA loop(仲裁环)。下图为其结构示意图:

SSA的体系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任何一个单独的读或写的速度均不能够超过 20MB/sec(40MB/sec).

2、 SSA 80MB/sec(160MB/sec)的计算原理是基于4 x 20MB/sec (4x40MB/sec)持续的传输速度。例如: 20MB/sec的读和 20MB/sec 的写在同一个环路中,同时另外一个读和写的操作恰好在另外一个环路中。由上图显示, ports A 和B 均为双口,即从原理上讲,可以接收4x20MB/sec的读和写。

在高可靠性方面,SSA与SCSI和FC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在SSA结构中,当一块磁盘发生故障时,整体性能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当第二块磁盘发生故障时,数据将面临丢失的危险。例如:如上所示当6号盘发生故障时,0号盘—5号盘只能通过主机上的适配器port A 来读写数据, 处理而7号盘和8号盘只能通过port B来完成读写操作。但是如果6 号盘发生故障,并且2号盘在6号盘为被替换前发生故障,则有3, 4, 5号盘将无法被访问。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基于这个原因,从可靠性的观点出发,SSA一般采用数据镜像的方式方法以弥补SSA这一结构缺陷。

一般来讲,SSA的主要产品为IBM 7133,其支持的磁盘类型为2.2GB, 4.5GB, 9.1GB,18.2GB,36.4GB。每个产品的最大硬盘数量为16。每一个适配器能够支持的硬盘个数最大为96个。

由于IBM公司的SSA产品本身没有SSA控制器,即7133本身只是一款JBOD磁盘柜,SSA磁盘阵列需要与安装在主机上的SSA适配器或控制器连接,因而造成以下问题(在4.1.1 软件RAID章节有过描述):

1)消耗主机资源(需要消耗主机层CPU资源做镜像保护);

2)SSA 适配器或控制器上的缓存在双机容错的结构中成为故障点,因为当主机发生故障时,SSA适配器或控制器上的缓存中的数据将会丢失,并且SSA的配置数据也有可能丢失。如果SSA的配置信息在另外一台主机中有近似于LOG文件的信息,但是这将意味着在故障发生的时候,系统恢复的时间将远远超过有磁盘控制器的设备。因而在双机容错的环境中,即使用户采用双主机的结构,如果磁盘阵列本身没有磁盘控制器,那么整个系统仍有可能处在故障点中。

3)IBM公司也逐渐发觉SSA适配器的CACHE可能造成的问题,因而在SSA适配器中并不安装CACHE(或者disable cache功能),但这样一来将占用主机更多的资源,并且即使主机的配置再高,也无法完全确保其中的百分之几是用来处理SSA磁盘的数据校验或传输。

以上原因验证了我们在4.1.3外置式RAID存储器章节中的结论,只有独立的外置式RAID

存储器才能更方便的支持双机环境,并且支持更多的主机并且提供更高的IO性能。

注:IBM公司在1999年2月17日宣布支持光纤通道,从而放弃了坚守多年的SSA结构。在2003年前后7133也就逐步淡出了人们的实现,但是作为存储器后端的连接技术,它在IBM 的第一代鲨鱼(Shark系列)存储器中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

除了以上两款产品(HP MSA1000系列和IBM 7133)以外,我们可以把现在市面上经常见到的EMC的AX100系列和HDS的SMS100系列存储器也归属到基于阵列卡技术的存储器一类。

存储器那点事(三)基于集群技术的模块化存储器

基于集群技术的模块化存储器的设计思想

根据我们前文的分析,基于阵列控制器技术的存储器历经软件RAID,硬件RAID卡和外置式RAID存储器三个步骤的发展,终于成功应对了一个主要的挑战——把存储器和主机逐步地分开,这是存储器工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标志着存储器工业终于独立了。然而在独立后,存储器要解决的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设想一下我们从DAS演进到SAN以后现在常见的存储网络架构一般是这样的:数据中心存在多台服务器(其中运行核心应用的服务器会跑各种cluster集群软件),每台服务器配置了两块或者更多的HBA,通过两台SAN交换机(或者两个SAN Fabric)连接到一台存储器上面,而这个存储器采用的多半是我们谈到的基于集群技术的模块化存储器架构(见下图)。

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呢,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可靠性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厂商在吹嘘自己存储器产品的高可靠性时常用到一个所谓5个9,或者说4个9之类的说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几个9是指全年如果换算成分钟数,有百分之多少的可能性是可以在计划内安全运行的。比如说某个存储设备提供99.995%的高可靠性,我们可以具体换算一下365*24*60*(1-0.99995)=26.28,也就意味着平均每一年大概是26分钟的非计划宕机时间,而如果说集群提供99.998%的高可靠性,则一年大概是10分钟左右的宕机时间,而很多厂商经常吹嘘的所谓5个9,则是指一年只有5分钟左右的宕机时间,每年只有5分钟(一般在本地数据中心里面,做到5个9算是最高境界了),我的乖乖,挺厉害的吧。

有看官一想,敢情这卖的存储器的九越多就越高档,就像高纯度黄金饰品一样“九”越多就卖得越贵,那干脆下一步弄个6个9、7个9,99个9?打住,坚决不能这么瞎想了,存储器毕竟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高科技行业,当然不能学习侯总“劳斯丹顿”的卖法了。

那么这个几个9到底有怎么个说法呢?其实这是来自于IT业界的一些共识,一般来讲高品质的服务器(IA芯片或者RISC芯片)一般最多能够做到4个9的安全性,为了达到5个9的安全性,系统架构师们会把至少两台服务器通过集群软件(如微软的MSCS,HP MC ServiceGuard,IBM HACMP,Veritas的Clluster软件等等)组成一个cluster(集群)。这样即使一台服务器发生了故障(软件层面或者硬件层面)down机,集群里面另外一台服务器也会马上顶上去,通过两台服务器共同完成任务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就从4个9进化到5个9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我们说过,存储器也是计算机,顺着这个思路往下面走,我们只要把两个用作存储器的专用计算机(这里称之为为存储控制器或者SP storage processor)组成一个集群,两个控制器同时接到磁盘柜(前面说过叫JBOD),把存储控制器和磁盘柜装在一个大盒子里面卖给用户,那么一个具有5 个9的高可靠性存储阵列就出现了。采用这种架构的存储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存储控制器2个组成集群和可以根据用户容量需求一个个添加磁盘柜模块,因此我们称之为“基于集群技术的模块化存储器”。

集群模块化存储器设计经常会碰到的问题

当然,这种基于集群技术的模块化存储器的设计也是一步步不断完善的。早期模块化存储器设计上有以下缺陷:

1、控制器处理能力不够:以前的集群式模块化存储器每块控制器一般最多支持几十块磁盘,

随着磁盘容量变得越来越大而且现在往往最大要支持到数百块磁盘,控制器的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升处理器的能力变成一个关键因素。

2、早期两个控制器共享一个大背板从而并不是完全独立,往往是装在一个大机箱里面的两

块存储控制器(又叫SP storage processor)。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存储控制器/SP级别出现问题时,可以由另外一个SP顶上。但是如果是这个共享的大背板出现问题,则整个存储器需要停机维护。因此在选购存储器时不能一味图价格便宜,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其控制器级别的冗余性;

3、有的存储器两个控制器确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设备,可是每个控制器上面只有一个电源或

风扇。这种设计往往会带来潜在的可靠性问题,要知道相比计算机电子设备,电源和风扇出故障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一旦电源或者风扇出了问题,你就需要把原来归属在该控制器上的lun全部映射到另外一个控制器上,这样往往会带来系统的down机,降低整个存储系统的可用性;

4、存储器控制器间互连只有一条线缆或者互连带宽不够。控制器互连的线缆作用非常重要,

一来传递存储控制器间的控制信息,二来传递控制器间的心跳信息(做HA检测用),三来实现数据的跨控制器传输。当只有一条线缆且传输中断,两个控制器间由于信息无法交流,将导致存储停机;而如果互连线缆带宽不够也很容易出现“乒乓”效应(当然这也和存储管理员不正确的设置有关,我们将会在后文中详细阐述)。

下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模块化存储器的提升方法

1、存储控制器设计方面:更快更多的处理芯片和更多的内存

2、存储控制器设计方面:更先进的专用ASIC芯片加速

3、存储控制器设计方面:更先进的控制器间互连技术

4、前端主机通道接口设计方面:更快的存储器前端主机连接

5、前端主机通道接口设计方面:前端主机接口更多协议的接入能力

6、后端磁盘通道设计方面:磁盘后端采用更多的并发通道

模块化存储器自我提升之道:更快更多的处理芯片和更多的内存

前文谈过,存储器提升控制器性能成为各家厂商的头等大事,而且我们也说过存储器本质上也是一台计算机(如果你能找到早期的Clarion 3000、4000系列存储器,你可以发现机器背面都有VGA的接口),因此采用更快和更多的处理芯片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为了节省成本,模块化存储器一般多采用通用处理器(如Intel或者AMD芯片),升级到更快的CPU 处理器可以明显地提升,或者通过在每个控制器上面部署更多的CPU通过SMP架构来提升综合处理能力(不仅仅是做RAID保护,还要负责克隆、镜像、容灾等软件的运行);而采用更多的内存(在存储器里面称为缓存)可以更好的做到常用 IO数据的加速和多个存储器软件的并行运行。因此存储器采用更快更多的通用处理器芯片和配置更多的内存是最常见的提升存储器性能的方法,从硬件层面说白了就是PC服务器的升级,代表产品是EMC的Clarion(或者称为CX系列)和Netapp的FAS系列。

EMC 模块化存储器的Clarion系列系1999年收购DG公司得来,国内用户最先碰到的多半是其4500和4700系列(也有很少量的3000系列),但是真正让EMC在业内扬名立万的个人认为还是2002年发布的CX200/400/600系列产品(同年EMC和DELL结盟也发布了DELL/EMC 联合品牌,进一步加强在PC服务器市场的CX存储器的认知程度和占有量)。

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EMC CX系列发布的时候的一些资料,可以说当时EMC当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重新定义了模块化存储市场,这就好像买车有A级、B级、C级车一样把模块化

存储器细分为3个档次:分别是30块磁盘、1GB缓存配置的CX200,60块磁盘、2GB缓存配置的CX400和240块磁盘、8GB缓存的CX600,越高档的CX采用更加高主频或者更多个CPU,比如CX400存储器每个控制器采用了2个800MHz的Intel CPU,而最高的CX600存储器每个控制器用到了2个2GHz的Intel CPU,让用户根据需求和预算对号入座。

EMC CX定义了一种全新的判断存储器性能档次的标准,用一种类似于PC服务器竞争比较的思路,即越高档的存储器也就是采用越快、越多的通用处理器和越多的内存、越多的磁盘后端接口和主机前端接口,为了进一步佐证这种理论,EMC为CX不同档次的产品提供了不错的IOPS指标(通常用于衡量OLTP交易能力)和MB/sec吞吐量指标(通常用于衡量顺序IO吞吐量)进一步展示其优点。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EMC又进一步列出了和各家竞争厂商的对比,见下图,通过所谓真金白银的点对点对比,可以说CX200、400、600当时在模块化存储器市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然EMC在CX市场当时一炮打响和当时其主要竞争对手IBM/HP在模块化存储线面临到不少问题也是有关的。2002年HP正着手收购Compaq整合两家的模块化存储器产品EVA系列和VA系列,价格定位策略方面明显滞后。而IBM在01年曾经OEM过原Compaq公司的存储产品,在Compaq被 IBM的最大对头HP收购后,开始转向到OEM LSI的FastT系列(即后来的DS4000系列),短期内市场认可度难以建立。可见天时、地利、人和三点对于任何一款成功的产品都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2004-5年,EMC又再接再厉,接着推出了CX300/500/700系列,相对于上一代的

CX200/400/600,升级后的CX系列进一步升级了其存储器控制器的CPU/内存和前后端接口数量,其各项指标又了更进一步的升级。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

Fe、Ga。 5. 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31H(氕、氘、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安规基础知识

安规基础知识 灯具安规基础知识 一、灯具防护等级分类 灯具的分类方法很多,依照安全防护等级可以分为0类、I类、II类、III类。 1、0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基本绝缘,而无其他防触电保护措施的灯具。此类灯具安全性能较差,目前欧美国家已不允许生产销售。0类灯具无符号标识。 特征:高压、无接地线、单层绝缘。 2、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单层绝缘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地作为防触电保护的灯具。 I类灯具无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类结构,即I类灯具内部分电气结构可以采用双绝缘的方式。 特征:高压、有接地、单层绝缘。 3、I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双层绝缘的灯具。 II类灯具用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I类结构。特征:高压、无接地、双层绝缘。 4、II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安全电压的灯具。 III类灯具用符号 标识。 特征:安全电压供电。 二、绝缘 1、基本绝缘 基本绝缘是灯具中用于带电体防触电保护最基本的绝缘,基本绝缘应能通过2U+1000V~的高压测试。 灯具的结构应能保障正常非拆卸状态下基本绝缘不能被手(测试手)触摸到。 2、补充绝缘 在基本绝缘基础上增加的一层绝缘,用于当基本绝缘失效时的防触电 保护,补充绝缘必须要固定。补充绝缘应能通过2U+1750V~的高压测试。 3、双层绝缘 基本绝缘、补充绝缘同时合并在一起称为双层绝缘,双层绝缘也称双绝缘、双重绝缘。双层绝缘应能通过4U+2750V~的高压测试。 4、单层绝缘 单层绝缘就是指基本绝缘,其各方面要求与基本绝缘相同。 5、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也叫增强绝缘,其绝缘效果与双重绝缘相当的一种单一绝缘体。从其结构来看一般仅有一层,或由不能单独分割测量的多层组成。 加强绝缘与双层绝缘一样要能通过4U+2750V~的高压测试。 三、安全距离 1、爬电距离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 金属单质 K 钾、Ca 钙、Na 纳、Mg 镁、Al 铝、Zn 锌、Fe 铁、Sn 锡、Pb 铅、Cu 铜、Hg 汞、Ag 银、Pt 铂、Au 金 2. 非金属单质 氢气H 2、碳C 、氮气N 2、氧气O 2、臭氧O 3、氟气F 2、硅Si 、磷P 、硫S 、氯气Cl 2、液溴Br 2、碘I 2、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 二、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等 2. 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 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 、氧化铝Al 2O 3、氧化锌ZnO 、氧化铁Fe 2O 3、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 3O 4、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七氧化二锰Mn 2O 7 2. 非金属氧化物 水H 2O ,过氧化氢H 2O 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 2、一氧化氮NO 、五氧化二氮N 2O 5、二氧化硅SiO 2、五氧化二磷P 2O 5、二氧化硫SO 2、三氧化硫SO 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1. 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 2O 2为过氧化物、 氧化铝Al 2O 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 3O 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 2O 、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 、氧化锌ZnO 、氧化铁Fe 2O 3、氧化亚铁FeO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 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 2O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 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如: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 4. 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 2O 3 5. 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 2O 2、过氧化钠Na 2O 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中考化学 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分类

2020中考化学 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得电子 不稳定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二、元素分类的判断 1.金属元素:铁(Fe)、铜(Cu),一般为“钅”字旁,金、汞除外。 2.非金属元素:碳(C)、氧(O)等,以“石” (固体)、“气”(气体)、“氵”(液体)为偏旁。 3.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氙(Xe)等。 三、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 四、其他分类 1.材料的分类 (1)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纯金属:金、银、铜、铁、铝等合金:生铁、黄铜、不锈钢、锰钢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 陶瓷水泥 (2)有机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热塑性(链状):如聚乙烯 热固性(网状):如电木合成纤维:锦纶(尼龙)、涤纶(的确良)、腈纶(人造羊毛) 合成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棉花、羊毛、羊绒、蚕丝、麻、木天然橡胶 (3)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钢筋混凝土

2.化肥的分类 种类举例主要功能氮肥 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氯化铵(NH4Cl)、碳酸氢铵(NH4HCO3) 壮叶,促进农作物枝繁叶茂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壮果,抗寒、抗旱 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壮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复合肥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 兼具以上化肥功效 3.能源的分类 能源可否再生 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沼气、乙醇等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是否常规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4.营养素的分类 人类重要的营养素 供能 蛋白质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大豆) 糖类淀粉(米、面);葡萄糖;蔗糖 油脂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不供能 维生素蔬菜、水果(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无机盐 元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贫血;氟——龋齿;锌——生长迟缓、发育 不良;碘——甲状腺肿大;硒——表皮角质化、癌症;钙——佝偻病、骨质疏松水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5.人体中化学元素的分类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按含量分 常量元素: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等 微量元素:铁、碘、氟、铜、锰、锌、硒等 是否必需 必需元素:铁、钙、锌、硒、碘、氟等 有害元素:铅、汞、镉、砷等 五、化学反应类型分类 定义特点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A+B C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变多”C A+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单换单”A+BC B+AC

最经典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Z 真题感悟 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7·北京·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属于有机物,B项错误;茶叶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属于酚类)、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等,属于有机物,C项错误;中草药成分复杂,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有机酸、生物碱等,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D项错误。 2.(2018·江苏·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解析]A错:Fe3+遇SCN-溶液显红色。 3.(2018·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D)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D对:CaO无毒,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A错: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但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B错:SiO2制光导纤维是利用了SiO2可以对光进行折射和全反射,与其熔点和硬度无关。C错: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的两性无关。 4.(2016·全国Ⅱ·26)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_-2__。 (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解析](1)N2H4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其电子式为。N2H4中H为+1价,由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确定N为-2价。(2)反应中NaClO和NH3分别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写出并配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R 弱点突破 uo dian tu po (课堂) 知能补漏 1.警惕物质组成、分类中的“四大误区” (1)误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①某物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②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如C4H10的结构有两种,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2)误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如NaHSO4是一种盐。 (3)误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而且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等。 (4)误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Na2O2属于过氧化物。 2.拓展延伸 高中化学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可设题的角度还有: (1)反应类型: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等。 (2)物质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溶液、胶体和浊液,酸性氧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及题型(含答案)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举例 : Na 2CO 3 钠盐 Na 2SO 4 硫酸盐 NaCl 含氧酸盐 K 2SO 4 无氧酸盐 KHCO 3 氧化物 Na 2O 酸式盐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举例 : (3)化学反应的分类: ?? ? ?? ????? ???? ??? ??????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氧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多少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类别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几个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物质 混合物:NaCl 溶液 纯净物 金属单质:Cu Hg 非金属单质:S H 2 单质 化合物 碱:Ca(OH)2 NH 3·H 2O 盐:CaCO 3 酸:H 2SO 4 CH 3COOH 氧化物:CaO H 2O

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4、胶体及其性质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②将烧杯中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③向沸水中滴加1~2mL FeCl3饱和溶液; ④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知识总结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 4 ·5H 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注意: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 2 、O 3 );具有相同组成(如最简式、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 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4.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5.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 、CO 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 、CO 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6.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 2 ,SO 2 ,SO 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 2 + H 2O= H 2CO 3 SO 2 + H 2O= H 2SO 3 SO 3 + H 2O= H 2SO 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 2O MgO Fe 2 O 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 K 2O CaO Na 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 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7.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 3 )、二元 酸(H 2 SO 4 、H 2 S、H 2 CO 3 )和三元酸(H 3 PO 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含氧酸(H 2 SO 4 ,HNO 3 , H 3 PO 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 2 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8.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 2,NaOH, Ba(OH) 2 ,氨水)它们的溶液 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 3 ↓ )、蓝色的氢氧化铜 (Cu(OH) 2 ↓)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2.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3.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4.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 重水 B. 氨水 C. 水银 D. 水晶 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6.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 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安规基础知识培训

产品安规培训教材 一、电器名词解释 基本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保护以防触电的绝缘。 附加绝缘:不基本绝缘失效,为了对电击提供防护而对基本绝缘另外施加的独立绝缘 系统。 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种绝缘组成的绝缘。 加强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它提供的防触电保护程度相当于双 重绝缘。 爬电距离:沿着绝缘物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边界面之间的 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通过空气测得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边界面之间的最短距 离。 控温器:一种热敏装置,其工作温度可以固定的或者是可调的。在正常工作期间,通 过自动开闭电路,保持电路的或电器部件的温度在某个范围之内。 温度限制器:一种热敏装置,其工作温度可以是固定或可调的在正常工作期间,当被 控制体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便关完备电路或开启电路。 电子元件:通过电子在真空、气体或半导体中运动而在理论上达到导电的元件。 额定电压:器具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其所考虑的那部分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电子电路:至少装有一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额定电流:由制造商为器具规定的电流。 二、电器分类 1.0类电器: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的电器。 2.0I类电器:任何部分至少都是基本绝缘,并装有接地线端子,但具有不带 接地导 线的供电软线,而其插头则没有接地触点,不能插入有接地插孔的电器。 3.II类电器: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的电 器。例如: 装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但没有接地保护或依赖于安装条件的可靠措 施(依靠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防护触电的部件)。 4.III类电器:依靠安全超低电压供电来防止触电,而且不会在其中产生比安 全超低电

安规基础知识精编版

安规基础知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规基础知识?灯具安规基础知识? 一、灯具防护等级分类 灯具的分类方法很多,依照安全防护等级可以分为0类、I类、II类、III类。 1、0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基本绝缘,而无其他防触电保护措施的灯具。此类灯具安全性能较差,目前欧美国家已不允许生产销售。0类灯具无符号标识。 特征:高压、无接地线、单层绝缘。 2、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单层绝缘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地作为防触电保护的灯具。 I类灯具无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类结构,即I类灯具内部分电气结构可以采用双绝缘的方式。 特征:高压、有接地、单层绝缘。 3、I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双层绝缘的灯具。II类灯具用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I类结构。特征:高压、无接地、双层绝缘。

4、II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安全电压的灯具。III类灯具用符号 标识。 特征:安全电压供电。 二、绝缘 1、基本绝缘? 基本绝缘是灯具中用于带电体防触电保护最基本的绝缘,基本绝缘应能通过2U+1000V~的高压测试。 灯具的结构应能保障正常非拆卸状态下基本绝缘不能被手(测试手)触摸到。 2、补充绝缘? 在基本绝缘基础上增加的一层绝缘,用于当基本绝缘失效时的防触电保护,补充绝缘必须要固定。补充绝缘应能通过2U+1750V~的高压测试。 3、双层绝缘? 基本绝缘、补充绝缘同时合并在一起称为双层绝缘,双层绝缘也称双绝缘、双重绝缘。双层绝缘应能通过4U+2750V~的高压测试。 4、单层绝缘? 单层绝缘就是指基本绝缘,其各方面要求与基本绝缘相同。 5、加强绝缘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知识总结+练习)

二、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 (1) (2)酸性 (3) (4) (5)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 酸分子中有几个H 原子即为几元酸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E.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F.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G .凡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H .凡酸性氧化物都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练习2、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 氨气 、水 、硫化氢 、 氯化氢 、氧化钠 、氧化铝 、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 二氧化硫 、氯化镁 、氯化亚铁 、 氯化铁 、氯化铵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铁 、硫酸 、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SO 2+ CaO= 碱性氧化物+H 2O →可溶性碱 Na 2O+ H 2O = 碱性氧化物+酸→盐+ H 2O Na 2O +HCl=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Na 2O+CO 2= 酸+金属→盐+氢气 H 2SO 4+Fe= 酸+碱性氧化物→盐+ H 2O H 2SO 4+ CuO=

酸+碱→盐+ H 2O H 2SO 4+ Ba (OH )2= 酸+盐→盐+ 酸(强酸→弱酸、难挥发→易挥发) H 2SO 4+Ba(NO 3)2= H 2SO 4+Na 2CO 3= 碱+酸性氧化物→盐+ H 2O NaOH+CO 2= 碱+酸→盐+ H 2O NaOH+ H 2SO 4= 碱+盐→盐+ 碱(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或难 《练习》 1.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 A.O 2 O 3 B .CO CO 2 C.KCl AlCl 3 D.NaHCO 3、NaHSO 4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 B.空气 C.Fe 3O 4 D.大理石 3.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 是: ( ) 锌 1.5mg ,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物质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Fe、Ga。 5.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

安规基础知识

安规基础知识 什么是安规?有人把他定为安全规格,其实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安规。安规其实应当叫成安规认证才对。 简单地说,安规其实就是产品认证中对产品安全的要求。安规其实是中国人自己的产物,国外一般会叫成regulartory。 在国内,安规行业最为有名的网站正是叫安规网,该网站包罗了安规的大部分产品认证范围与方向,如UL认证、CE认证、CCC认证、CSA认证等,是国内最为有名的一家非盈利性安规技术讨论网站,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fa16669683.html,,其创始人为fasten。该站是国内最为专业,最具人气的安规门户网站。 安规其实分为很多部分,如产品相对于人的安全要求,产品相对于环境的安全要求,有的可能包含两大部分的安全要求。安规包含了美系和IEC系两大产品认证方向。美系以UL 和CSA为代表,IEC系以CB为总方向,最有名的又数欧盟的CE认证最具影响力。 安规基础知识 UL与 VDE的安全标准有本质上的差异,UL规格比较集中在防止失火的危险,而 VDE规格则比较关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对于电源供给器而言,VDE乃是最严厉的电气安全标准. 下面的安全件均需要有VDE and UL证书(如果到美国的机型还外加CUL证书): 1.变压器(骨架、绝缘胶带、聚酯绝缘胶带) 2.滤波器(骨架、绝缘胶带、聚酯绝缘胶带) 3.光耦 4. Y电容 5. X电容 6. PCB材质(并包括制板黄卡) 7.可燃性塑胶材质(包括前面板、电源板支撑胶柱、电源板绝缘PVC、保险管座、电源线插座VH-3等) 8.保险管 9.热缩套管 10.大容量的电解电容. 11.各类线材 空间距离(Creepage distance) / 电器间隙: 在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经由空气分离测得最短直线距离; 沿面距离(clearance) / 爬电距离: 沿绝缘表面测得两个导电组件之间或是导电组件与物体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抗电强度:

高一化学 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1 元素与物质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上看,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微观上看,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或离子等。 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主要有金属、稀有气体 2.元素组成的方式 ⑴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有的元素还能形成多种单质, 如碳元素能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 ⑵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合成化合物, 如水(H2O)、碳酸氢钠(NaHCO3)等。 ⑶相同的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相同元素构成的气体:CO与CO2、SO2与SO3 相同元素构成的液体:H2O与H2O2、 相同元素构成的固体:Fe2O3与Fe3O4、KMnO4与K2MnO4、 (NH4)2CO3与NH4HCO3等。 3.元素的存在形态 ⑴游离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形态, ⑵化合态: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 4.元素的化合价 (1) 化合价规律: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 (2) 特殊元素的化合价:金属没有负价,H的化合价一般为+1价, O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 (3) 同一化合物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可以不同

二、物质的分类 溶液悬浊液(如泥水混合物) 分散系浊液 混合物乳浊液(如油水混合物) 胶体[如Fe(OH)3胶体] 其他如漂白粉等 金属(如Na) 物质单质 非金属(如C) 有机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如CO2) 纯净物碱性氧化物(如Na2O) 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如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如NO、CO) 化合物过氧化物(如Na2O2、KO2) 强酸(如HCl、HNO3) 按电离程度中强酸(如H3PO4) 弱酸(如CH3COOH) 酸一元酸(如HCl) 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如H2SO4) 无机化合物多元酸(如H3PO4) 可溶性碱(如NaOH) 按溶解性 不溶性碱[如Cu(OH)2] 碱一元碱(如NaOH) 按电离出的OH-数二元碱[如Ba(OH))2] 多元碱[如Fe(OH)3] 正盐(如Na2CO3) 盐酸式盐(如NaHCO3) 碱式盐[如Cu2(OH)2CO3] 复盐[如KAl(SO4)2] 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1) 概念: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成为酸性氧化物,如CO2、SO2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成为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 (2) 注意事项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同样的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甚至金属氧化物都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

8年级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二、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 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 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 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 种分子构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 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 物质 混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分子。 四、 物质的组成 1. 宏观角度: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 微观角度: 。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3.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 第三节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方法 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2. 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 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 物。 4. 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如漂白粉、氯气(Cl 2)、二氧化氯(ClO 2) 等。 5. 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 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过滤(见下图) 【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注意事项】 1. 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直接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到漏斗下的接受器中,使滤液浑浊)。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校梁泽 一、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 的物质,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化学学科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还将起着更大的作用。从而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材料来自于生活,而后应用知识于社会。 二、教材分析 教材把《物质的分类》安排在高一化学1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有其重要意义。在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物质的分类》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是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教材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应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 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还可以为后阶段学习钠、镁、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

下必要基础。又因为在本章的学习中,物质的类别、转化关系、聚集状态等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有序的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了解化学学科、学习研究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它们出现在第一专题的第一单元中,凸显了其在化学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后续学习奠定的基础性。 三、学情分析 初三化学教材已经对一些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即: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和还原反应,化学的基本概念。而且学生通过一些社会实践和经验也能够对常见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归纳、找出事物的共性,进行简单的分类。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物质的共性,以及一些学生初中化学基础差,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反应的本质不理解。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能准确的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对于基本概念的分类、基本反应的分类,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这样能够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点,使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的外界的帮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出个体自主学习、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分析的特点。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侧重掌握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掌握酸、碱、盐的性质。获得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汇总

课标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了解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 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10.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11.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12.能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点精讲 一、物质的分类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物质的分类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属于典型的化学核心观念知识。第一章已经从化学研究手段学习了化学实验验观和定量分析观,这一章旨在从化学学科观念(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离子反应观、氧化还原观)出发,引领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因此,本节内容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在于: 1). 将已有较为零散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和已有知识上升到较为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 2).元素观、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寻找、认识纷繁多样的化学物质; 3).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学习、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 4).丰富对物质认识的角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视角。 2.课标及学情分析 课程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已有知识:1).对物质的初步分类; 2).生活中的分类及其作用(感性认识)。 学生已有能力:1).能利用分类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初步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的发展障碍点:1).熟练地根据物质性质及组成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的形成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 初步认识较为系统的核心分类; 3. 复习、整理酸类物质的通性。 (二)过程与方法(重难点) 1. 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 熟悉从类别角度预测、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 3. 初步掌握不同类别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讨论活动,认识到分类的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关键在于分析组成和性质差别;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从分类角度寻找、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 问题及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