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1-5

市场营销学

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第一节市场营销的涵义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p4)

二、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1、需要、欲望和需求

需要(Needs):指消费者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觉状态。

欲望(Wants) :指对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需求(Demand):指有支付能力和愿意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望。

2、产品(营销提供物,Marketing offers)

任何能用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或欲望的东西都称之为产品(营销提供物)。

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3、价值和满意

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是发展和管理客户关系的关键。

4、交换、交易和关系

交换(Exchange):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人那儿取得所要东西的行为。

交易(Transactions) :交易是交换活动的基本单元。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价值的交换。

关系(Relationships):交易营销是关系营销大观念中的一部分。

5、市场(market )

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

经济学家的理解:商品经济范畴,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菲利普·科特勒的理解:The set of actual and potential buyers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第二节市场营销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市场营销学的形成

大约在1900年到1930年,创建于美国。1910年巴特勒教授出版的《市场营销方法》是市场营销学形成的里程碑。在这一时期,研究内容仅局限于流通领域。

二、市场营销学的发展

1937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研究重点集中在销售推广方面,应用范围仍局限于商品流通领域。

三、市场营销学的“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营销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一批有创见的新概念陆续被提出。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一、市场营销管理及其内涵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二、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需求管理(p23)

三、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态度或思维方式。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1、生产观念(Production Concept)

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背景与条件:卖方市场,市场需求旺盛,供应能力不足。

核心思想:生产中心论⇒重视产量与生产效率

营销顺序:企业→市场

典型口号:“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2、产品观念(Product Concept)

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背景与条件:消费者欢迎高质量的产品

核心思想:致力品质提高,忽视市场需求⇒营销近视症

营销顺序:企业→市场

典型口号:质量比需求更重要

3、推销观念(Selling Concept)

时间:20世纪30到40年代

背景与条件: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阶段,致使部分产品供过于求

核心思想:运用推销与促销来刺激需求的产生

营销顺序:企业→市场

典型口号: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

4、市场营销观念(Marketing Concept)

时间:20世纪50年代

背景与条件:买方市场

核心思想:消费者主权论⇒发现需求并满足需求

营销顺序:市场→企业→产品→市场

典型口号: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

5、社会营销观念(Societal Marketing Concept)

时间:20世纪70年代

背景与条件:社会问题突出;消费者权益运动的蓬勃兴起

核心思想:企业营销=顾客需求+社会利益+盈利目标

营销顺序:市场及社会利益需求→企业→产品→市场

SMC是MC的补充和修正。

新旧市场营销观念的比较()

第二节顾客认知价值理论

一、顾客认知价值的含义

营销管理的目的就是获取、维持和发展顾客关系。而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顾客认知价值,是企业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基石。

所谓顾客认知价值,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顾客认知价值构成图(p29)

二、运用顾客认知价值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决策时,应综合考虑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

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顾客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

对顾客让渡价值的追求应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则。

第三章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

第一节企业战略与战略规划

1、定义:战略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其目标和使命。

2、企业战略的特性

(1)全局性

(2)长远性

(3)抗争性

(4)纲领性

二、企业战略的层次(p47)

三、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

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第二节规划总体战略

一、界定企业使命

1、定义:企业使命反映企业的目的、特征和性质。

2、企业使命可包含的内容

(1)活动领域

(2)主要政策

(3)远景

(4)发展方向资源条件。

二、区分战略经营单位

战略经营单位(SBU)就是企业值得为其专门制定一种经营战略的最小经营单位。

区分SBU的主要依据是各项业务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经营主线,注意贯彻市场导向,保证切实可行。

战略经营单位的特征:

有自己的业务。

有共同的性质和要求。

拥有一定的资源,能够相对独立或有区别地开展业务活动。

有其竞争对手。

有相应的管理班子从事经营战略管理工作。

三、规划投资组合

通过对企业SBU的分析评估,确定投资方向,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

“市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BCG矩阵)(52)

“多因素投资组合”矩阵(GE矩阵)(53)

第三节规划经营战略(p57)

波特的竞争战略模型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市场聚焦战略

第四节规划和实施市场营销管理

一、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

二、发展市场营销组合

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进占目标市场、满足顾客需求,加以整合、协调使用的可控制因素。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

第四章市场营销环境

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孤立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看,市场营销活动就是营销者努力使企业可控制的内部因素同外界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相适应的过程。

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及特点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

The actors and forces outside marketing that affect marketing management’s ability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successful transactions with its target customers.

市场营销环境:

1微观营销环境(直接营销环境)

2宏观营销环境(间接营销环境)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

客观性

差异性

相关性

动态性

三、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营销环境

一、企业内部环境(p68)

二、供应商

1、供货的质量水平

2、供货的价格变动

3、供货的稳定性与及时性

三、营销中介

1、中间商是协助企业寻找顾客或直接与顾客进行交易的商业组织和个人。

中间商可分为两类:代理中间商和买卖中间商。

2、实体分配单位是帮助企业储存产品和把产品运往销售地的专业组织,包括仓储公司和运

输公司。

3、财务公司、广告公司、各种广告媒体及营销咨询公司等。

4、财务中介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协助融资或保障货物的购买与销售风险的公司。

四、顾客(Customers)

消费者市场

生产者市场

中间商市场

政府市场

国外市场

五、竞争者(Competitors)

欲望竞争

属类竞争

产品竞争

品种竞争

品牌竞争

六、公众(Publics )

金融公众

企业内部公众

一般公众

社区公众

媒体

政府

社团

第三节宏观营销环境(p74)

一、人口环境(Demographic forces)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第一要素。

对人口环境的分析,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

1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

2人口结构

3人口的地理分布

4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密集程度。

二、经济环境(Economic forces)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行状况和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水平

消费者支出模式

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

消费者收入状况

三、科学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orces)

1、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产生新的行业,促成新的市场机会或威胁。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营销效率提供了更新更好的物质条件。

3、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改变零售业的结构和消费者购物习惯。

四、自然资源环境(Cultural forces)

1、自然资源逐渐枯竭

2、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许多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干预日益加强

五、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orces)

(一)政治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的外部政治形势。

(二)法律环境: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

六、社会文化环境(Cultural forces)

教育状况

宗教信仰

价值观念

风俗习惯

亚文化群

第四节环境分析与营销对策

一、市场营销环境机会与威胁

市场营销环境的存在和变化,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机会;另一类是环境威胁。分析研究营销环境,目的在于抓住和利用市场机会,避免环境威胁。

二、威胁分析矩阵(p82)

三、机会分析矩阵

四、综合分析矩阵

五、SWOT分析法

SO战略:利用企业优势开发小包装油,并在价格策略上采取渗透价格,抢占市场。

WO战略:为强化销售,把三分之二的职工推向市场,其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大大激发了销售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陋习。

ST战略:利用自己设备和经验的优势,向周边市场扩展。

WT战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组建销售公司。

第五章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第一节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消费者行为研究:透过可视的行为,研究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p87)

生理因素是指年龄、性别、体征、健康状况和嗜好等生理体征的差别。

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的综合模式。

第三节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

发起者

影响者

决定者

购买者

使用者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根据购买者参与程度和产品品牌间的差异程度来划分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确认问题——收集信息——产品评估——购买决策——购后过程

《市场营销学》——第一章

市场营销学 教材 班级: 姓名: ※ 教学目标

通过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教育和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市场营销理念,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加强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

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 第1节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一、Marketing的双重含义 “市场营销学”或“营销学”译自英语Marketing一词,它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 Marketing一词在英语里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一种经济行为,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门科学。当Marketing表示一种经济行为、一种实践活动时译为“市场营销”,而表示一门科学时,则译为“市场营销学”。前者是指由企业等组织所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后者是指主要研究企业等组织在市场上的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二、市场营销的定义 市场营销中最重要,最棘手的概念上的问题之一也许就是其定义了。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营销已下过上百种不同的定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承认的统一的定义。市场营销的定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是因学者不同而异,即不同的研究机关和学者采用不同的定义;二是因时代不同而异,即同样的研究机关和学者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其定义的内容。下面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一)杜拉克的定义 市场营销不只是一个比销售更广的概念,也并不是一个完全专门化的活动,它与整个企业相关联。所谓市场营销就是从事业活动的最终结果这一观念,即顾客观念出发所看到的事业整体。因此,市场营销的领域和责任范围必须涉及到企业的所有部门。 (二)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 1、市场营销,是指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有目的的人类活动。(1976年) 2、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1996年) (三)日本市场营销协会(JMA)的定义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及其组织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取得同顾客相互理解,通过公正的竞争来创造市场的综合性活动。(1990年) (四)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 1、市场营销,是指将产品和劳务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的多种商务活动。(1935年) 2、市场营销,是指引导产品和劳务从生产者达到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商务活动。(1960年) 3、市场营销,是指为了创造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而策划构思、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策划并实施价格、分销、促销的过程。(1985年) (五)纪宝成的定义 所谓市场营销,就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企业产前的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售后服务、购买者意见反馈、产品的目标市场选择、价格、渠道、促销策略的确定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 上述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片面性与全局性。一是把市场营销作为事业概念来理解,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及其他组织的整体事业活动,与企业及其他组织全体相关联,具有全局性,要求全面采用市场营销手段。另一种是把市场营销当作某种市场营销手段或某种市场营销组合因素来理解,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流通过程,是实现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的一种职能。如AMA35年和60年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把市场营销当作一种流通职能,即产品或劳务的转移。AMA85

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

市场营销部分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市场营销绪论理论部分 基础知识 1、(销售)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职能之一,但不是其最重要的职能。 2、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目标)。 3、市场营销的中心是(市场交易过程)。 4、企业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组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5、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确定(盈利)。 6、企业开拓市场,实现营销目标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营销观念)。 7、生产观念是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产生的。 8、在生产观念指导下,生产和销售的关系是(以产定销)。 9、4Ps营销理论 10、4Cs营销理论 11、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通过市场交易去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综合性商务活动过程。 2、大市场营销――就是指企业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并在那里从事经营活动,需在策略上协调地采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博得各方面合作的活动过程。 3、关系营销――就是指为了建立、发展、保持长期的、成功的交易关系而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的一种营销观念。 4、绿色营销观念――就是指企业必须把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利益和环保利益三者有机地起来,必须充分顾及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整个营销过程都要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利益,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的一种营销观念。 5、文化营销观念――就是指企业成员共同默认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从而使企业营销活动形成文化氛围的一种营销观念。 6、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全体职工共同信奉和遵从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7、4Ps营销理论――指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可控因素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 营销理论。 8、4Cs营销理论――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必须瞄准消费者需求,考虑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以及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与消费者进行充分沟通的一种营销理论。 问答题: 1、什么是市场营销,简要分析市场营销的特点?

市场营销第一章说课稿

《市场营销》第一章说课稿 第一、第二节 一、引入 告诉学生们,今天,他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大家在政治经济学里学过市场的含义,但是作为经营管理方面的学生怎样理解市场市场营销呢? 所有的人都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企业的市场营销。你和你的家人要通过市场购买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家庭的生活需要。生产企业要通过市场购进原料、零配件,加工合成后又通过市场卖出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市场营销。因此可见,市场、市场营销与我们每个人切切相关。 1、任务描述 本任务中通过认识市场、市场三要素、市场的两大类,同学能寻找自已身边的市场,同时认识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和了解、熟悉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2、任务分析 本任务要求了解掌握市场和市场三要素的基本含义、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二、新授 1、介绍市场的含义 ●市场有传统的概念:市场是交换商品的场所。 ●市场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有营销学的概念:市场是消费者的需求。 引伸到市场三要素:市场=人口十购买力十购买欲望 2、介绍市场的两种分类 ●消费者市场 ?含义 ?特点 ?消费品的分类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参考者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 ●组织者市场 ?生产者市场(包含含义、特点、类型和购买决策过程) ?中间商市场 ?政府市场 3、介绍市场营销的含义 ●出发点:顾客需要。 ●手段:各种战略与策略。 ●目标: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自身目标。 4、介绍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需要、欲望和需求 ?商品交换和交易 ?市场和营销管理 ?4Ps理论和4Cs理论

三、任务操作 根据步骤提示,完成市场、市场三要素、市场两大类别、市场营销的含义、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的学习、分析过程。 四、分析点评 选择几个典型学生的看法,肯定正确的成份,分析存在的问题 五、小结 1、营销学的市场是指市场需求。 2、要掌握市场三要素。 3、要了解市场的两种分类。 4、要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 5、要熟悉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六、作业 活动1-1:寻找你身边的市场 【活动目标】 通过对“市场”、“市场分类”的学习、分析、研究,学生应了解熟悉掌握: ●营销学科中市场的正确涵义、市场的三要素 ●营销学科中需求和需要之间的差异 ●市场的两种分类 ●最终提交一份“寻找你身边的市场”体会文章。 【活动方式】 ●每个同学在认真听讲的情况下,开展网上调查和商店调查,体会学科“市场”、“市 场需求”、“市场分类”三个主要概念的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对学科主要概念的认 识,并且对学习该学科产生兴趣。 ●在此基础上,每人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可以写: ?对现代市场、市场三要素的认识,寻找你身边的市场; ?对现代市场需求的认识,挖掘周边的市场,如果你自己打算创业,将会开发 什么市场; ?对现代市场分类三个要点的认识,挖掘周边的市场和市场营销事例 【活动条件】 ●相关知识条件:学习和掌握了项目一中的有关知识: ?市场的涵义:从营销学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市场是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 足某种需要欲望的全部顾客 ?市场的公式:市场=人口十购买力十购买欲望 ?市场的分类:消费者市场、组织者市场 ●调查对象条件: ?在自己学校或居家附近寻找一家商店,最好店内有较熟悉的人,是商店负责 人更好,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上网调查相关知识,如我国目前市场特点、周围人群中尚末发现的需求、寻 找你身边的市场、某类市场如手机市场的发展与市场三要素的关系、大型百 货店为何把手机柜台从楼上搬到楼下、周边市场营销搞得较好的企业的案例 分析等。 ●有关资料条件:由教师提供相关模拟的学习市场、市场需求、市场营销的体会文 章,另外教师要讲解分析体会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活动内容】

市场营销重点

终极版-营销重点 第一章市场和市场营销 1.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市场的形成要素:消费者;产品或服务;交易条件。) 2.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或服务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过程。(市场营销的目标是满足需求和欲望;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交换;交换取决于营销者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和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3.市场营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最显著、最独特的功能是市场营销 4.需求,欲望,需求。交易,交换,关系。 5.市场营销学;“形成”在1900-1930初创美国/“发展”在1929经济危机/“革命”在二战后 6.市场是卖方促使买方实现其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的任何活动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 1.市场营销管理企业选择目标市场,通过创造、传递和交付优质的顾客价值,建立和发展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包括对需求的刺激、促进及调节。) 2.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态度或思维方式。实质是如何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市场营销管理哲学;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4.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让渡给顾客,且能让顾客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 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购买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和购买总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神成本)]。 5.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P35 6.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或服务满足其需求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7.适用性质量是指产品达到某目标顾客需要的特定功能的质量。 适合性质量是指达到没有缺陷且有稳定一致的性能 第三章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 1.波士顿矩阵/市场成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问号明星奶牛瘦狗)p53 2.密集式成长(市场渗透;2、市场开发;3、产品开发;4、多角化成长)。P54 3.一体化成长(区别;前向,后向,水平)p55 4.选择竞争战略 p57 (1)成本领先战略;致力于企业内部加强成本监控,通过简化产品、改进设计、节约材料、降低人工费用和生产创新、自动化等,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使总成本降到全行业最低,从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2)差异化战略;主要依托于产品及设计、工艺、品牌、特征、款式和服务等方面或几个重要的关键点,与竞争者相比更具有显著并能为顾客感知的独到之处。(P58) (3)集中战略;(聚焦战略)着眼于特定领域,即局部谋求成本领先或差异化,以建立竞争优势。(P59)

市场营销学按章节复习试题

第一、二章复习测试 一、填空题: 1.人类的需要和欲望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 2.当具有购买力时,欲望便转化成需求。 3。关系市场营销强调顾客忠诚度保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更重要4。销售者构成行业, 购买者构成市场。 5.在产品观念指导下,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 6。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兼顾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社会利益等。 7。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效用是指产品满足人们(C)的能力。 A.需要B。需求C.欲望D。价值E.使用。 2.市场营销活动产生于以下哪种获得产品的方式(D)。 A.自行生产B。强制取得C.乞讨D .交换E。交易 3。关系市场营销的最终结果将为企业带来一种独特的资产,即(E)。 A.商誉B。企业形象C.无形资产D。市场营销效益E。市场营销网络 4.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A) A.需求管理 B.市场管理C。销售管理D.产品管理E.促销管理 5.(B)是企业最理想的一种需求状况. A。过量需求B。充分需求C。不规则需求D.潜伏需求E.正需求

6.对于(D),需要采取“减少”的措施. A。负需求B.无需求C.下降需求D。过量需求E.有害需求 8。对于不规则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C)。 A.刺激市场营销B。开发市场营销C。协调市场营销D.维持市场营销E.降低市场营销 9。市场营销学产生于(B) A十九世纪末B二十世纪C二战末期D本世纪五十年代 三、多项选择题 1.选择优秀供应商的标准有(BCDE)。 A。信誉状况B。技术水平C。财务状况D。创新能力E.质量观念2。下列哪些需求需要加以抑制或消灭(CE)。 A。负需求B.不规则需求C.过量需求D。充分需求E。有害需求3。市场包括(BCE)等主要因素。 A.消费者 B.人口C。购买力D.商品E.购买欲望 4.一次交易包括以下实质内容,即(ACD)。 A。两个以上有价值的事物B.购买能力C。双方同意的条件D。协议时间和地点E。商品质量 5。市场营销学主要对下列(ACD )进行研究. A消费行为B政府行为C供应商行为D市场营销机构行为 E消费者保护协会行为 第三、四章复习测试 一、填空题:

市场营销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市场营销公选课练习题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论 一、判断题 1. 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推销。(×) 2. 以消费者为中心,是现代市场观念的核心内容。(√) 3. 市场营销就是广告宣传。(×) 4. 市场营销不仅仅是推销产品那么简单,像市场调研、广告策略、市场定价、营销策划、渠道管理等都是营销的重要工作。(√) 5. 需要是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6. 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下降。(×) 7.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8.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9. 推销观念认为,只要做广告和开展促销活动,就能把产品卖出去。(√) 10.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 11.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的上述三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市场,才能决定市场的规模和容量。(√) 12.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 13.“营销近视症”是指企业管理者在市场营销中缺乏远见,只重视其产品,认为只要能生产出优质产品,顾客就必然会找上门,而不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14.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傲慢第宣称:“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由此看出,亨利.福特倡导的是推销观念。(×) 15.供不应求的市场是买方市场。(×) 16.供大于求的市场是买方市场。(√) 17.市场营销一词翻译自英文Marketing。(√) 18.市场营销的管理的任务是刺激、创造、适应及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其本质是需求管理。(√) 19.过度需求是指顾客对某些产品的需求超过了企业的供应能力,产品供不应求的一种需求状况,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减少促销和服务等方式暂时或永久地降低市场需求水平。(√) 20.负需求是指市场上众多顾客不喜欢某种产品和服务,即指绝大多数人对某种产品感到厌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分析人们不喜欢这些产品的原因,重新设计产品、定价,做更积极的促销,或改变顾客对某种产品的信念,把负需求变为正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营销的中心是(B)。 A.推销已生产出来的产品 B.发现需要并设法满足他们 C.制造质优价廉的产品 D.制造大量产品并推销出去 2.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企业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功能,便会顾客盈门。这种经营观念是(B)。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市场营销观念 3.“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奉行这种经营哲学的企业是(C)企业。 A.生产导向型 B.销售导向型 C.市场营销导向型 D.社会营销导向型 4.市场营销学以(D)为研究的中心内容。 A产品B定价C促销D消费者

市场营销学形考1-4答案

市场营销学形成性考核1 一、判断题 1.市场营销就是推销和广告。 1-5:错错错对错 6-10:错错对对错 11-15:错错对对错 16-20:错对对错错 二、单选 21 生产观念 22 发现需求并设法满足它们 23 (长)顾客作为核心功能和营销作 为整体功能 24 推销与广告的方法 25 (长)对企业可控的各种营销因 素的组合 26 市场机会 27 企业的任务 28发展策略 29 同心多角化 30 对抗 31不可控制32 个人可支配收入 33 扭转性营销 34竞争者 35 (最长的) 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技巧,以诱导消费者作出对企业 有利的购买决策 36 确认需求 37 适时传递有关产品的信息 38 探究性购买 39 文化 40 产品质量和性能发挥状况 三、多项选择 41 A. 社会整体利益 +两短 B. 市场需求 C. 企业利润 42 (除使消费者获得免费赠品的权利) 43 (观念、人心、可行) 44 (开发、开发、渗透)

45 A. 地点 B. 竞争者 C. 产品 D. 政策 E. 价格46 A. 竞争者E. 经销商 47 A. 美容 C. 打保龄球 D. 远程旅游48 (解、低、历) A. 商品差异不大 B. 消费者对所需要的商品很不了解 C. 不必花费很多时间收集商品信息 D. 商品一般价格高,购买频率低 E. 消费者一般对该类商品没有购买经历 49 (全选) 50 (定、平、本) 形考二 一、判断题 1.市场信息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1-5:错对对错对 6-10:对错对错错 11-15:错对错错错 16-20:对对错对错 二、单选题 2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22 政府发布的经济公报 23 用词不确切 24 描述性调研 25收集信息 26 产业和市场27 高质量竞争战略 28 (长)专业化生产和经营 29 (长)开辟产品的新用途 30 (长)自己的市场信息系统31较多的共同性

市场营销复习资料带答案---第5章复习题

第五章市场购买行为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品牌差异小,参与者的介入程度高的购买行为属于(A )。 A、习惯性购买行为 B、寻求变化的购买行为 C、复杂购买行为 D、寻求平衡的购买行为 2、在复杂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决策过程一般由(B )开始。 A、收集信息 B、确认需要 C、评价方案 D、决定方案 3、根据市场上的购买者的同,可将市场分为(B )。 A、产业市场和中间商市场 B、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 C、消费者市场和中间商市场 D、产业市场和政府市场 4、产业市场的需求(C ) A、无弹性 B、富有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无穷大 5、以下购买动机中不是感情型动机的是(B )。 A、求信心理 B、求廉心理 C、求同心理 D、求奇心理 6、以下购买动机中不是理智型动机的是(A )。 A、求美心理 B、求廉心理 C、求实心理在 D、求同心理 7、消费者从包装上获得信息,这种信息来源是(B )。 A、个人来源 B、商业来源 C、公共来源 D、经验来源 8、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最广泛、最深远影响的因素是(A )。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 C、个人因素 D、心理因素 9、一切购买产品和服务并将之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以供销售、出租、和供应给他 人的个人和组织是指(B )。 A、中间商市场 B、产业市场 C、政府市场 D、终端市场 10、那些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并将之转售给他人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个人和组织是指 ( B )。 A、中间商市场 B、产业市场 C、政府市场 D、终端市场 11、那些为执行政府的主要职能而采购或租用商品的各级政府单位,是指(C )。 A、中间商市场 B、产业市场 C、政府市场 D、终端市场 12、一般说来,消费者经由(B )获得的信息最多。 A、公共来源 B、售后服务 C、经验来源 D、商业来源 13、产业购买者往往这样选择供应商:你买我的产品,我也买你的产品,这种做法称为 ( D )。 A、直接购买 B、冲动购买 C、往返购买 D、互惠购买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产品储存和运输、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 #4C营销组合:即顾客需要和欲望、对顾客的成本、便利、传播。由罗伯特·劳特伯恩提出。 #7P营销组合理论:即参与者、物质环境、过程、4P(产品、价格、地点、促销,由杰罗姆·迈卡易表述,理查德,克莱维归结)。由布姆斯和比特纳提出。 #10P营销组合理论:即探查、分割、优先、定位、6P营销理论(政治权利、公共关系、+4P,由菲利普·科特勒提出) #产品生命周期:又称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经过研究开发,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指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相应变动率,反映了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市场定位:又称产品的市场定位,是指将企业整体形象及产品特性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定格的过程。 #分销渠道:有时也称营销渠道、销售通路、销售网络和流通渠道。分销渠道一般由处于渠道起点的制造商、处于渠道终点的消费者,以及处于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经销商和代理商等营销中介构成,它包括生产者、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等。分销渠道的作用就是将产品送达目标市场。 一、市场营销概述 ★1.市场营销观念: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就是这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指导思想,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面对企业利益、顾客利益和社会利益,以什么为中心来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经历了生产观念、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四个阶段。 2.市场营销系统P3 3.市场营销环境 1)宏观环境因素:企业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一个部分,它主要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因素。 2)微观环境因素: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的环境因素都会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4.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1)需求、欲求及需要 2)产品及效用,价值和满足

5大市场营销观念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可以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即不同的营销观念决定着企业从事营销活动。一般认为:生产观念、销售观念、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企业营销观念。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市场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的几个阶段: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商品供不应求,市场经济呈卖方市场状态。正是这种市场状态,导致了生产观念的流行。表现为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市场上就销售什么产品。在这种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的经营重点是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生产出让消费者买得到和买得起的产品。因此,生产观念也称为“生产中心论”。 亨利-福特:平民汽车之父 生产观念是指导企业营销活动最古老的观念。20世纪初,汽车在美国属于高消费的产品,亨利•福特制造出了T型车,使得汽车成为了大众消费得起的商品,因此被评为平民汽车之父。他为了千方百计地增加T型车的生产,采取流水线的作业方式,以扩大市场占有,至于消费者对汽车款式、颜色等主观偏好,他全然不顾,车的颜色一律是黑色。甚至,亨利福特说:“不论顾客需要什么样类型的车,我们只提供黑色T型车”。 这就形成了企业只关心生产而不关心市场的营销观念。我国卷烟市场在80年代初期也曾出现过不尊重消费者偏好,对产品强行搭配出售的情况,也是一种只顾卖产品,不顾消费者需求的生产观念。只适合于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企业只需要加速生产保证供给,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就能吸引顾客来购买。在生产观念指导下的企业

关心如何改进产品,提供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企业就可能获得成功。但不适合于供大于求的情况。 2.推销观念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发展,社会产品日益增多,市场上许多商品开始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重视推销工作,如:组建推销组织,培训推销人员,研究推销术,大力进行广告宣传等,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这种营销观念是“我们会做什么,就努力去推销什么”。 由生产观念、产品观念转变为推销观念,是企业经营指导思想上的一大变化。但这种变化没有摆脱“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定销”的范畴。前者强调生产产品,后者强调推销产品。所不同的是生产观念是等顾客上门,而推销观念是加强对产品的宣传。 3.市场观念 这是买方市场条件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是切实掌握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和愿望,并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集中企业的一切资源和力量,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安排适当的市场营销组合,采取比竞争者更有效的策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利润。 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的根本不同是:推销观念以现有产品(即卖主)为中心,以推销和销售促进为手段,刺激销售,从而达到扩大销售、取得利润的目的。市场营销观念是以企业的目标顾客(即买主)及其需要为中心,并且以集中企业的一切资源和力量、适当安排市场营销组合为手段,从而达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扩大销售、实现企业目标的目的。 可见,市场营销观念把推销观念的逻辑彻底颠倒过来了,不是生产出什么就卖什么,而是首先发现和了解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消费者需求在整个市场营销中始终处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第一章 十大基本概念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第一课 --你必须要要掌握的《市场营销》十大基本概念 一、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1.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1)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企业盈利的根本保证,市场营销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2)企业持续与稳定的成长、顾客忠诚/挽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营销方面的成就。同时,市场营销对于构建品牌和赢得顾客忠诚也是非常重要的。 2.市场营销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构成了许多企业的致命弱点,这就迫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 3.精妙的市场营销往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营销经理必须及时设计出新产品、为顾客设定合理的价格、选择地点和花费资金对新产品进行推广。同时,也必须关注一些细节。对于企业而言,为避免风险,必须认真地对顾客和竞争对手进行监视,持续改进其产品与服务。 二、市场营销学的范畴 1.什么是市场营销 (1)市场营销的定义 ①市场营销最简洁的定义 市场营销,是指满足别人并获得利润。 ②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

市场营销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创造、沟通和交付顾客价值和管理顾客关系的一系列过程,从而使利益相关者和企业都从中受益。这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 ③从社会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以获得自己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过程。从社会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市场营销 (2)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的概念 营销管理,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交付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获得顾客、挽留顾客和提升顾客的科学与艺术。 (3)有时,管理者认为市场营销就是“推销产品的艺术”,实际上,推销只是市场营销冰山上的一角而已。 2.营销什么 一般而言,营销人员主要经营十大类产品:有形的商品、服务、节事、体验、人物、场所、产权、组织、信息和创意。 3.谁是营销者 (1)营销者和潜在顾客 ①营销者(marketer)的定义 营销者,是指那些潜在顾客那里寻求响应的人,如果双方都在积极寻求把自己的产品(服务)卖给对方,就把它们都称作营销者。 ②营销者的需求管理 a.需要对需求管理承担负责,营销经理需要努为去影响需求的水平、时机

市场营销知识点梳理

市场营销知识点梳理 一、名词解释集锦 1.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2.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创造、建立并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 3.供销价值链: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4.绿色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环境,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 5.组织市场:是由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 6.战略: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其目标和使命的重大决策。 7.成本领先战略:是一个企业力争使其总成本降到行业最低水平,核心是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以达到单位产品成本最低,从而以较低售价赢得竞争优势。 8.后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即收购、兼并原材料供应商,拥有或控制企业的市场供应系统。 9.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为了进占目标市场,满足顾客需求,加以整合、协调使用的可控制因素。 10.市场营销环境:是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11.市场机会: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实质上是市场存在的未满足或未很好满足的消费需求。 12.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对企业营销活动形成的挑战,对企业市场地位构成的威胁。 13.相关群体:也称为参考群体或参照群体,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的形成过程和行为的实施过程中用来作为参照标准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集合。 14.消费者市场:是个人或家庭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品牌信念:指消费者对某品牌产品的属性和利益所形成的认识。 15.多样性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比较就决定购买某一品牌,在消费时才加以评估,但是在下次购买时又转换其他品牌。 16.生产者市场:指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于制造其它产品或服务,然后销售或租赁给他人以获取利润的单位或个人。 17.非营利组织市场:指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和履行职能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各类非营利组织所构成的市场。 18.市场营销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 19.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由人、设备和程序组成,它为营销决策者收集、挑选、分析、评估和分配所需要的、适时和准确的信息。 20.市场总需求:某一产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营销努力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区、特定营销环境中,特定顾客群体可能购买的该种产品总量。 21.市场细分:是以消费需求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体。 22.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并实施相应营销组合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一需求的顾客群体。 23.差异性营销战略:是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选择几个甚至全部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

第一章市场营销

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 2、了解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掌握变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及新旧五种市场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区别 3、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5、了解市场营销观念的实际应用 知识精讲 第一节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市场学,亦称市场营销学,译自英语Marketing,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专门学科,是本世纪初发源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和市场问题日益尖锐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形成阶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城市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企业家开始重视商品推销和刺激需求,注意研究推销术和广告术。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赫杰特奇写出了第一本以“Marketing”命名的教科书,这本书的问世,被视为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里程碑。但是,它的内容与现代市场学的原理、概念并不相同,实际上只是“分配学”和“广告学”,研究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大学里,理论本身的幼稚和不足还不足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 二、应用阶段 从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市场营销学已广泛应用于流通领域。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产品过剩、销售困难,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成为各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段时期营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应用有了很大发展。1922年美国费雷德·克拉克的《营销原理》出版,他把营销功能归纳为三大类:交换功能、实体分配功能、辅助功能;1932年克拉克和伟尔达合著《美国农产品营销》,对美国农产品营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到了后期有些学者如克拉克提出推销是“创造需求”概念;1937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简称AMA)成立。在应用阶段,市场营销学的研究仍局限于产品推销术、广告术以及推销商品的组织机构、职能和推销策略等,还没有超越商品流通领域。 三、变革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末期,市场营销学的原理、概念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它突破流通领域,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实现传统市场营销学向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过渡。它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变革,被西方称之为“营销革命”,并把它与资本主义革命相提并论。所谓现代市场学,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着重研究企业(卖主)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上如何发现有吸引力的买主和市场机会,使企业适应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盈利,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学科。 四、成熟和创新阶段 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思想,如“大市场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等。市场学日益与消费经济学、管理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结合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经营管理学科,美国市场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

郭国庆 市场营销学 各章笔记 第1篇 绪论 第一章 导论

第1篇绪论 第1章导论 『市场营销学』 是一门以经济学、行为学、管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的应用科学。 其中,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对市场营销思想的贡献最为显著。 从管理学引入市场营销领域的概念有:科学管理、任务、职能化管理、科学方法、简单化、多样化、标准化; 市场营销学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市场』 是由一组具有买卖关系的经济实体构成的,这种买卖关系的性质通过买主和卖主的数量规模和双方的交易规则反映出来。从营销角度,市场是指具有特定需求和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①有某种需要的人②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能力③购买欲望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市场营销』 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系列活动和过程。 市场营销不同于销售或促销。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营销研究、市场需求预测、新产品开发、定价、分销、物流、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售后服务等,而销售仅仅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交换。 在交换双方中,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则前者成为市场营销者,后者称为潜在顾客。 『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之物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主,也可以是买主。买卖双方都在积极寻求交换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把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 Ø 交换,是指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所需物的行为。 交换的发生需要5个条件:至少有两方;每一方都有被对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每一方都

市场营销基本概念整理

第一章、marketing 1、市场营销marketing概念:市场营销是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建立一种稳定的客户关系以便获取相应的利益。(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并同他人或组织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2、需要wants、欲望needs、需求demends: 需要:指人类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 欲望:是指人类想得到某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需求:指对于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3、marketing offering:提供给市场用来满足欲望和需求的产品、服务、信息和体验的综合体。 4、交换:通过提供某种物品(或劳务)作为回报,从他人那里取得自己所需要物品(或劳务)的行为。 5、市场(market):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2、市场是商品所有者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3、市场是商品的需求。市场营销研究中的市场是具有特定的需求和欲望,而且愿意并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求和欲望的全部顾客。(股可分为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潜在顾客:1、信息不足;等待(刺激、谈判);3、有不能购买的问题。) 6、市场的种类:1、消费者市场;2、组织市场(包括: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 7、市场观念:指在一定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组织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即由于人们对市场状况这个客观环境的认识而产生的对于本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原则。 生产观念:即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重点考虑“能生产什么”,把生产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生产什么就买什么,不愁销路,市场销售提不到企业日程上来。) 产品观念:即企业以消费者会选择质量高的产品为前提,把企业营销活动的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提高上,艰辛制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功能便会顾客盈门。 销售观念:又称推销观念。是以销售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重点考虑如何能卖出去,把销售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生产什么买什么) 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重点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把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要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 社会营销观念:它强调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不仅满足消费者的个别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费者总体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8、STP法:S:segmentation(市场细分);T:targeting(目标市场选择);P:positioning(定位)。课本29页:marketing process 第二章company and marketing strategy 1、营销策划strategic planning:根据组织的目标及能力,使之适应市场机会而制定及维护的一系列策略规划。 2、企业战略:企业以未来为主导,将其主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企业战略的组成:a、长期目标的确定;b、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c、对每一个目标规定重点并确定所需人、财、物力的数量。(课本35页图表) 3、企业战略的特点:长远性、全局性、指导性、抗争性、客观性、可调性、广泛性。 4、市场细分: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消费者群体,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的活动过程。一个需求特点大体相同的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又称为“子市场”。 5、市场细分依据的变数:(1)、消费者市场的细分变数;(2)、生产者市场细分变数。 消费者市场的细分变数:(1)、地理细分;(2)、人口细分;(3)、心理细分;(4)、行为细分。 地理细分:(我国幅员辽阔,对于销路广阔的消费品,地理细分往往是进行市场细分的第一步)地理位置、行政区别、城市农村、地形气候、交通运输。 人口细分: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生活阶段、职业、收入。 心理细分:按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来细分市场,主要包括生活方式、个性、购买动机、消费习俗等。 行为细分: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行为来细分市场,用于市场细分的消费行为变量主要有消费者对待特定产品所处的购买阶段(一般可分为不知晓、知晓、有意愿、已购买、重复购买等阶段)、购买时机、使用状况、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品牌忠诚度、产品利益、态度等。

市场营销第十三版1-5章专业术语翻译

第一章 Marketing市场营销 Needs需要 Wants欲望 Demands需求 Market offering市场供应Marketing myopia营销短视 Exchange交换Market市场 Marketing management市场营销管理Production concept生产概念Product concept产品观念 Selling concept推销概念Marketing concept市场营销观念Societal marketing concept社会营销概念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perceived value顾客认知价值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满意度 Consumer-generated marketing消费者产生的营销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伙伴关系管理Customer lifetime value顾客终生价值Share of customer顾客份额 Customer equity顾客资产 Internet互联网 第二单元 Strategic planning 战略规划 mission statement 使命陈述 business portfolio业务组合portfolio analysis 组合分析growth-share matrix 增长一份额矩阵product/market expansion grid产品/市场扩张矩阵market penetration 市场渗透 market development 市场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 产品开发diversification 多元化downsizing 精简战略value chain 价值链 value delivery network 价值递送网络marketing strategy 市场营销战略 market segmentation市场细分 market segment 细分市场market targeting 市场营销战略positioning 定位differentiation 差异化marketing mix 市场营销组合 SWOT analysis SWOT分析 marketing implementation 市场营销执行 marketing control 营销控制 return on marketing investment 市场营销投资回报率 第3章 Marketing environment 市场营销环境 microenvironment微观环境 Macroenvironment 宏观环境 marketing intermediaries营销中介 Public公众 demography人口统计 Baby boomers婴儿潮 generation X一代 Millennials(generation Y) Y一代 economic environment经济环境 Engel’s laws恩格尔定律 natural environment自然环境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技术环境Political environment 政治环境cultural environment人文环境 第四章 Customer insights 顾客洞察力(见解) marketing information system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internal databases内部报告系统marketing intelligence营销情报系统marketing research 市场营销调研 Exploratory research探测性调研descriptive research描述性调研 Secondary data 二手资料commercial online databases在线商业数据库 Observational research 观察调研 ethnographic research 人种调研 Survey research调查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实验调研 Focus group interviewing 焦点小组访谈online focus groups在线焦点小组访谈Sample样本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