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绪论

1、试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1)岩土工程: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建筑全位结合的专业学科,属土木工程畴。

(2)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3)区别: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容、关心的问题,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4)联系: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与目的。

基本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具体任务:

(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围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为工程建筑对象选择适宜的地质环境,从而为该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提供保证。并不致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应有的破坏,以致影响工程本身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就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岩土工程的研究容有哪些?

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个面。

4、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如?

从目前国大量的实践可看出,岩土工程勘察侧重于解决土体工程的场地评价和地基稳定性问题,而对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岩体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如水电站、核电站、铁路干线等)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仅由岩土工程师是无法胜任的,必须有工程地质人员的参与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在发挥各自学科专

业优势的前提下,互相渗透、交叉,二者互为补充而相得益彰。

5、试述岩土工程的发展展望。

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者逐渐结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新学科。岩土工程的发展将围绕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将融入其他学科取得的新成果。岩土工程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岩与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其基本问题是岩体或土体的稳定、变形和渗流问题。

第一章

1、简述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

工程的安全等级,是根据由于工程岩土体或结构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等后果的重性来划分的。根据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的规定,将工程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规》与之相应,也将工程安全等级划分为三级。

2、如进行场地复杂程度等级的划分?

场地复杂程度是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衡量的,划分为三个等级。

3、如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是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的。首先应分别对三项因素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划分。

4、试述《规》中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及研究容。

(1)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规划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与施工。(2)研究容:

规划阶段的任务:区域开发技术—经济论证,比较选择第一期工程开发地段。定性概略评价。

初步设计的任务:场地案比较,选场址。定性、定量评价。

技术设计的任务:选定建筑物位置、类型、尺寸。定量评价。

施工设计与施工:施工详图。补充验证已有资料。

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少量勘探工作,对场址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案比较。

初步勘察:建筑地段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案进行论证。

详细勘察:对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计算与评价,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5、试述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法或技术手段。

(1)工程地质测绘

(2)勘探与取样

(3)原位测试与室实验

(4)现场检验与监测

第二章

1、试述工程地质测绘与一般地质测绘的区别。

(1)工程地质测绘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要求,结合工程地质问题进行。

(2)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层、风化带、断裂带的划分,节理裂隙、滑坡、崩塌等,要求精度高,涉及围较广,研究程度深。

(3)常使用较大比例尺(1 10000~1:2000~1:500),对重要地质界限或现象采用仪器法定位。当然在区域性研究中也使用中、小比例尺。

(4)突出岩土类型、成因、岩土地质结构等工程地质因素的研究,对基础地质面,尽量利

用已有资料,但对重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

2、试述工程地质测绘围的确定原则。

(1)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设计阶段

(2)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3、试述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精度的确定标准。

比例尺选定原则:

(1)应和使用部门的要求提供图件的比例尺一致或相当。

(2)与勘测设计阶段有关。

(3)在同一设计阶段,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类型、规模及重要性。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测绘工作量。

精度的确定标准:

“精度”指野外地质现象能够在图上表示出来的详细程度和准确度。

(1)详细程度

? 指对地质现象反映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反映的地质现象的尺寸界限愈小。? 一般规定,按同比例尺的原则,图上投影宽度32mm的地层或地质单元体,均应按比例尺反映出来。投影宽度<2mm的重要地质单元,应使用超比例符号表示。如软弱层、标志层、断层、泉等。

? 观测点的要求,与测绘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底图上每1cm 格,平均有一个观测点。复杂地段多布,简单地段少布,计算总点数/ Km。

? 例如:测绘比例尺1:1万,地形图1:1万:此时1cm相当于=100m,1cm2相当于=10000m2,控制标准为100点/Km

? 不同比例尺反映的地质单元体尺寸有相应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