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的药用价值白花蛇的副作用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白花蛇的副作用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白花蛇的副作用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_白花蛇的副作用

文章目录*一、白花蛇的药用价值*二、白花蛇的副作用*三、白花蛇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白花蛇的药用价值1、功能主治

散气软坚,消炎退肿,净血祛毒,祛湿健肌,恢复肤色。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2、用于什么病症

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搐搦,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

3、用法用量

内服:3~4.5克。研粉吞服1~1.5克。或1~2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小丸剂、散剂等;可入软膏、浸剂等制剂。

白花蛇的副作用1、副作用

白花蛇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用量过多、久用对脑有害,并引起多汗、中毒等。若量多久用,应配牛乳、蛋清、肉汤和解毒剂。

2、人群禁忌

白花蛇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阴虚内热者及孕妇忌用白

花蛇。

3、饮食禁忌

3.1、白花蛇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白花蛇的医学记载及附方1、出自:《本草图经》。

【别名】:诸蛇鼻向下,独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节蛇、白节蛇、手巾蛇。

【药材来源】: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

【生境分布】: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咸,性温;有毒; 归经:入肝、脾经。

【采收和储藏】:多为泡酒,或磨粉服用。

【功能主治】:散气软坚,消炎退肿,净血祛毒,祛湿健肌,恢复肤色。

【用法用量】:3~4.5克。研粉吞服1~1.5克。或内服:1~2g。外用:适量。可入蜜膏、小丸剂、散剂等;可入软膏、浸剂等制剂。

2、《开宝本草》:“白花蛇,白花者良。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九月、十月采捕之,火干。”。

3、《本草图经》;“白花蛇,今黔中及蕲州、邓州皆有之。具文作方胜白花,喜螫人足。治风速于诸蛇,然有大毒,头尾各一尺

尤甚,不可用。”。

4、《本草衍义》: “诸蛇鼻向下,独白花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

5、《本经逢原》:“凡疬风曾服过大风子仁者,服白花蛇无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