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日历蚂蚁及练习

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日历蚂蚁及练习
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日历蚂蚁及练习

《日历》、《蚂蚁》

lixueliang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平庸yōnɡ蹒跚pánshān 嵌入qiàn 冯骥才jì

消耗hào 废墟xū海鸥ōu

一缕lǚ饼干屑xiè涵义hán 捻成niǎn

戳破chuō怜悯mǐn 嗅着xiù

2. 形似字

3. 词语

无聊:无事可做,觉得没意思。或言谈行动毫无意义而使人讨厌。

生机勃勃:生命力很旺盛,充满活力的样子。

无奈:无可奈何,没办法或表示可惜不能如愿的转折。

刻骨铭心:形容深刻难忘。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的能力。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纯粹:单一,不搀杂质的,或单纯的。

本能:人或动物不学就会的性能,如婴儿吃奶,蜜蜂采蜜等。

畏畏缩缩:胆小退后,不敢前进。

偷渡者:暗中越境外逃的不法分子。

义无反顾:做合乎正义的事,勇往直前,决不后退。

信念: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

4. 作者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任天津市文联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神鞭》,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南帆本名张帆,现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为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帆主要从事现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与感悟》、《冲突的文学》等学术著作。他写作和出版了《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追问往昔》等多部散文著作。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日历》中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角度、形象化的议论方式。

2.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感受《蚂蚁》一文中拟人化的手法。

(三)写作能力学会运用简单的议论方式,对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进行议论。

(四)思想教育

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理解作家笔下的“生之机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师建议

《日历》中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角度、形象化的议论方式是这课文学习的重点,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围绕以下几点来思考。

1. 日历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它本来只是用以表示日子的抽象符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

同样的意义。如果要使它能够“打动人”,就要使之不再是抽象的,而且对每个人都具有目标不同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必须进行怎样有意义的联想?(从“日历”还原为“日子”,而“日子”则是人的每一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十分具体而丰富的内容,每一个人都拥有“当前的每一天”,从这一点去打开思路。)

2. 当“日历”还原为“日子”,就面临一个问题:我们拥有很多日子,但是否每一个日子都是有意义的?“意义”又是如何产生的?是自然存在的,还是人为创造的?(从“今天”去规划“明天”这一点去思考。)

3. 我们拥有很多日子,而且大部分日子都是重复的。怎么使得这些“重复”的日子,能够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再反过来,从“明天”来回忆“今天”这一点去思考。)

学习《蚂蚁》一文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在常规预习中提示注意要从字里行间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一下,作者到底是在赞扬蚂蚁还是在怜悯蚂蚁?或者是以蚂蚁喻人,表达某种人生感慨?尽可能在课文的语句里找出支持自己看法的依据。

2. 可结合“练习?探究”的四道题,对全文思想内容进行解读。

3. 本文虽短,但写得很有层次,且富有情趣。理解了思想内容之后,可品味课文中简洁而隽永的文字表达,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学习借鉴。

四、课文讲解

《日历》

这一篇文章和我们所学过的所有文章都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文章都是记叙或者抒情的,但是读完这一篇,你很难把它归入记叙或者抒情之列。比如开头第一段就不像:“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再如最后一段:“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文章的主题是关于时间、生命的:日历可以使人随时感知生命,叫人思考生命的可贵。全文打动读者的特第一,充满全篇的关于人生、生命的哲理感悟,总体上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特别是这些感悟、态度凝聚为富有智慧的、简洁明快的格言式句子,因而使通篇的文字打动了读者。文章毕竟是语言的艺术,如果没有这些随处可见的智慧明快的格言式语句,这些动人效果是达不到的。这些语句,“词句品味?积累”中几乎都是,如“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第二段里多数都是,如“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第十段以后也多处都是,如“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关于记忆的两段里也有不少,如“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其他各段中也随处可见,如“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第二,用日历这种独特的、新奇的,却又非常形象,与时间、生命、人生紧密相连的形式(作者称之为“生命的页码”)来阐释上述话题,这种形象化的议论方式,就使得文章趣味横生。如果只有第一点,就可能成为枯燥的说教,所以这第二点(构思、取材的巧妙,议论角度的新奇,议论的形象化)是更为重要的。细一点说,用日历可能比较形象具体地给人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每一天,人生有许许多多日子的切实的感觉,而不是那种比较遥远、空洞的未来的感觉;给人文章篇末所说的随时感知自己生命并思考如何珍惜它的触动和联想。这一点很重要,它切中了当代人存在的比较浮躁、焦虑的心理。

别之处主要在两方面:蚂蚁》

理解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和切入角度是本文学习的难点。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文章不在赞扬蚂蚁,也不是赞扬人,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表现人的意志、行为的重大词语(重大判断、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用来表现蚂蚁这种小动物。其效果有二:一是大词小用,不伦不类,产生一种幽默感:二是使对象的动作更加传神生动。类似的描写(至少类似后一点)还有谨慎地左顾右盼,快乐得就要晕过去等等。此外,这也表现了作者的描写善

于抓住事物特点,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如蚂蚁快速地、径直地爬过桌面,确给人决心已定、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的感觉;灵活转动的小脑袋和触须,确是左顾右盼的样子;突然见到食物而停下、打圈子、冲上去又退下来等动作,确使人以为它高兴得手舞足蹈,快乐得要晕过去;顶起比它大得多的食物,也确是蹒跚行走的样子。当然,这都需要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这只蚂蚁jié()尽全力地扛起了那块饼干屑(),在我的眼光下面蹒跚()地往回走。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我实在不忍心伸手chuō()破它的快乐。

2.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书桌是一块陌生的大陆。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它的小脑袋不停地摇晃,仿佛在认真地嗅着什么,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大陆:

重大:

3. 读下面句子,请以“月历”为叙述对象,阐述自己喜欢“月历”的理由。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

月历:

4. 下面是惜时对联中的句子,请你将它们组合成四副对联。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②无情岁月增中减③白首方悔读书迟④茫原荒夜闻鸡舞⑤书山勇上捧晨星⑥有味诗书苦后甜⑦学海勤游穿夜幕⑧文山书海囊萤读

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日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

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就是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dié()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xiānɡqiàn ()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1)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dié() xiānɡqiàn ()()

(2)“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3)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5)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说说文章第⑵段中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

(6)文章第⑹段详细记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

(7)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

【试题答案】

1. 竭 xiè pánshān 戳

2. 大陆:体现蚂蚁的渺小和无助。重大:说明蚂蚁慎重的姿态。

3. 阐明自己喜欢“月历”的理由即可。

4. ①③②⑥④⑧⑤⑦

5. (1)叠镶嵌

(2)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3)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

(4)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5)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日历给人的希望,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6)是我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一天;我由此懂得了日历的意义;懂得了生活中需要努力。(7)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②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23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①贫jí( ) áo( )游责无旁dàì( ) 坦荡如dǐ ( ) ②汉字之美,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 个汉字就像成千上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hàī( )俗的 不朽名著,忽而成了清新juàn( )永的佳作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zh? u( )雨,忽而…… 2、用古诗词原句填充。(6分) ①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 ,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⑤陆游《十一月风雨大作》中,把现实和梦境自然联系起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 句子是: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近两年,股民纷纷指责一些股市分析师故弄玄虚 ....,放出所谓的“内部消息”误导股民。 B、面对取得的成绩,他忍禁不俊 ....地笑了起来。 C、党和政府深入实际考察民情,决定免去农民的诸多苛捐杂税,从而合理的减轻农民负担。 D、李老师整日忙个不停,连吃饭时也要处理班上的事情,真是日理万机 ....。 4、下列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把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2分) ①在岁月的浸润下,人的心中会滋润出种种杂草,使心灵不堪重负。②要想使心 灵重现生机,我们就应该毫不留情地拔掉那些长在心中的杂草。③自私是长在心 中的杂草,这杂草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只看到自身的利益,而看不到别人和集体 的利益。④时间一长,你的同学和朋友都会离你而去。 ⑴第句有语病, 修改: ⑵第句有语病,修改: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望洞庭刘禹锡

2020秋北师大版语文八上第3课日历练习题

第3课《日历》同步测试 1、根据拼音写汉字 àn( )淡jiǎo( )幸废xū( )平yōng( ) mèi( )力无liáo( ) 2、解释词语 刻骨铭心: 暗淡无光: 了无痕迹: 侥幸: 3、“惜时”是感知生命的体现,请调动你的积累,将有关“惜时”的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积累下来。 诗词: 格言警句: 谚语: 4、指出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 ⑴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 ⑵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生不是一个漫长而有巨大的空间吗?() ⑶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 像从地上拾起落叶。它是我生命的落叶!() ⑷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⑴“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有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 ⑵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闪闪烁烁的流光。() 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 ⑷岁月何其速,哎呀又一年。花叶全无迹,存世惟诗篇。() 6、根据你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的句子再造几个句子。 例: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 7、整体感悟 整体把握课文,填写所空缺的内容 “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 ⑵“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一句中把“明天”比作“一间间空屋子”是=否合适? ⑶文中第7自然段详细记下“1975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一句有何用意? 9、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 阅读课文从“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至结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段开头一句“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结合本选段的内容谈谈日历的意义有那些? ⑵作者说“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作为中学生的你,认为保存岁月 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⑶你认为作者“喜欢日历”的原因有那些? 10、⑴“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结合你的亲身体验,你还能将“日历”比做什么? ⑵“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0个小题,每小题各2分共2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颟顸 ..(mān hàn)羸.马(léi)刹.那(shà)棱.角(léng) 粗犷.(kuàng)吞噬.(shì)皱缬.(xié)惊诧.(chà) 崩.裂(bèng)干瘪.(biě)弥.漫(ní)充溢.(yì) 甲胄.(zhòu)攫.取(jué)不啻.(chì)载.体(zài)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粒粒可数恍然大悟无语伦比欺世盗名 莽莽苍苍变换莫定回光返照全神贯注 刻骨铭心倒行逆施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振耳欲聋未雨绸谬毛骨悚然明眸善睐 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1)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 2)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巨手。 3)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 4)燕山雪花大如席! 比喻引用设问拟人 B.反问反语拟人比喻 设问比喻拟人夸张 D.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并制订了交通安.我们岂非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我之所以喜欢日历的原因是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的缘故。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多愁多虑多烦多恼,都是庸人自扰。 、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高梁桥记》----袁宏道---清代 B《黄果树瀑布》----于坚---当代诗人 《辛劳的蚂蚁》----马克·吐温---美国 D《日历》---冯骥才---当代作家 下列对文意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日出》一文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题目“日出”象征了新中国强大的生命B、《泰山日出》一文作者徐志摩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之情。 C、《云海》一文的作者之所以对“云海”情有独钟,主要是源于他对青春年少岁月的眷恋。 D、《天上的街市》一诗主要表达了作者郭沫若对爱情的渴望与赞美之情。 8.有关专家把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概括为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需要我帮助吗?”对这三句话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A、乐观的心态自信的表现爱心的体现 B、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的进取精神友善的生活态度 C、珍惜生活敢于超越自己和他人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D、肯定他人有协作精神有怜悯心 9.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充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10.根据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2分) 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有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二、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大漠孤烟直,。 2.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光明的神驹,。 3.当飞机起飞时,下面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游动着一线微明, 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 4.她松松地皱缬着,。 5.我若能挹你以为眼,,。 6、飞流直下三千尺,。 7.稍近,则隐隐露白,擘翼惊飞。 8.文学史上,“公安三袁”指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中道。 三、阅读理解(40分)(一)天上的街市(11分)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 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

出来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音乐歌曲、录音机。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我心永恒》 2、学生回顾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关于村庄外景的描写内容;教师点出几个带“大”字的词语,引出西部旷远广博的特点。 3、教师抒情性导入:用课件播放大西北的旷远、辽阔、苍凉、岑寂、广漠、蛮荒……无不体现一个“大”字。大西北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有秦汉明月、千年关阙,有搅云长幡,有羌笛之怨。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对人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去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4、用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用课件展示课题。 三、学生谈课文主要写作内容,找出写日落的主体部分,完成段落划分(本文结构很清楚,学生不用教师指导,应该能轻松完成。如果有学生将第二部分分成三段,教师予以肯定)。

北师大版八上语文单元测试一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本知识和运用(40分) 1、解词、加点字注音。(23分) 萧瑟.()_________________ 绯.()红______ 拂.()拂_________________ 历历可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羁.()____________ 簇.()拥_________ 饱饫.()_____ 无魇.()__________ 莽莽苍苍_________________ 醒豁.()__________ 毳.()溟.()濛飒.()飒_________ 拓.()_____ 层累.()__________ 隅.()____________海句.()力士翳.()_____ 诞.()语______________ 攫.()___ 罗布淖.()尔瘴.()气物什.()_______ 霓.()裳.()羽衣纤.()细___________ 缥.()缈.()_________________ 2、作家作品(3分) ⑴《日出》作者_______,当代作家。 ⑵《泰山日出》的作者_______,现代作家。 ⑶《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现代____、______。 3、对课文分析有误的是()(2分) A、《日出》引用美国诗人海涅登高看日出的精彩描绘,这段描绘写出了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云雾缭绕的景色特点。 B、《泰山日出》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C、《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采用总分式,记叙了作者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D、《天上的街市》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而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天街,构想出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4、排序连贯的一项()(2分) ①我们推开阳台门,秋晨的凉意扑面而来,使人陶然欲醉。②湿润的晨风轻轻地抚弄着阳光下野葡萄血红的叶子。③雨后初霁,空气变得分外清新。④旭日虽然还是朦朦胧胧的,却已经朝 气勃勃地在雾中放着光。⑤由湖上升起的乳白色的雾霭,弥漫在大街小巷上。⑥拂晓前,雨停了。A、①⑥③②④⑤ B、⑥①②⑤③④ C、①⑤②③④⑥ D、⑥③①⑤④② 5、仿写。(2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是柔弱的性格变得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材料答问题。 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中国式接孩子”又成网络热门话题。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车,早早就在翘首以待,人群之众、秩序之乱仿如集贸市场。与之相对照,国外多数地方的学校门前,几乎看不到这样 的景象。据说有的娃直到17岁还要靠爹妈接送。城市交通复杂,担心小孩学坏等都是家长考虑的因素。 ⑴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⑵作为当代中学生,你会怎样劝告接孩子的家长?(2分) ⑶写出漫画的寓意。(2分) 7、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2分) 二、读古诗,答问题。(3分)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谙(ān)熟悉,精通。②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 8、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一个“__”字来直接赞美江南。(1分) 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春来江水绿如蓝”。(2分) 三、读文章,答问题。(24分) (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读课文浪淘沙北戴河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读课文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诗词注释】 ①选自《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地名,在河北秦皇岛市西,濒临渤海,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②幽燕(yān):古地名,即今华北平原一带。这里战国时属燕国,唐以前为幽州。 ③谁边:何处,哪里。 ④魏武挥鞭: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为统一北方,亲率大军北征乌桓族,凯旋时路过北戴河附近。魏武,指曹操。挥鞭,即跃马扬鞭,指代出征。 ⑤东临碣(jié)石有遗篇:曹操路过碣石山时写下组诗《观沧海》(《步出夏门行》之一)。下文的“萧瑟(xiāo sè )秋风今又是”也由曹诗中“秋风萧瑟”引出。碣石,山名。秋风萧瑟,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内容,背诵全词。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豪迈情怀和雄伟气魄。 3.培养热爱祖国新时代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册我们曾经学习过毛泽东的一首词《采桑子重阳》,还记得吗?齐背一遍。这首词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通过歌颂战地秋色,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的战斗豪情!)毛泽东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书法家。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毛泽东的词《浪淘沙北戴河》(板书),请打开课本240页。“浪淘沙”是词牌名,“北戴河”是题目,请看课文注释,了解北戴河在哪里。 了解写作背景:1954年夏,61岁的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胜地一边休养,一边工作。一天,海面狂风骤起,暴雨斜飞,怒浪排空,他突发“去中流击水”之想。身边的警卫人员以风浪太大为由,尽力劝阻,毛泽东却满怀豪情地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他坚持下海,在滔天白浪中尽兴畅游了一个小时。上岸后到了寓所,仍意犹未尽,以雄浑沉郁之情泼墨挥毫,一气呵成这首壮美与缅怀之诗《浪淘沙北戴河》。 展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1.请听课文朗读录音,把握节奏。 2.齐读课文,赋以情感。 3.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停顿。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4.点读、范读课文,予以评价。 5.再齐读课文,融入情感。

完整word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马说》 韩愈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明初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这一层次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时按实物发展顺序进行的。第7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8-9自然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0自然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24自然段写幼虫钻到地穴后“隐藏了自己,此后就再也看不见了”,以后,蝉要到四年之后才能被发现,那就是课文第2自然段开头所写的“蝉初次被发现”。这时蝉才会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样,课文就把蝉从卵——幼虫——成虫的生长过程衔接起来并连成一体了。 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一)雪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qìng口胭脂奁lián 凛lǐn冽liè 朔shuò方点拨:"朔"不要误读为"s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花(bàn) 瓣(tuì) 褪尽目光(zhuó zhuó) 灼灼(kuàng)旷野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2.散文诗,它既有诗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散文的特点,比较有气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二)再塑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cuō捻niǎn 绽zhān开臂pì如繁衍yǎn 觅mì食栖qī息小憩qì枝桠yā 期期艾艾ài点拨:"绽"不要误读为"dìng'':"譬"不要误读为"bì";"栖"不要误读为"xī"。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ǎng) 恍然大悟(míng) 冥思(xiá) 遐想困(huò) 惑穿(suō) 梭迁(xǐ) 徙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2)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像。 4.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截然不同(2)不可用言语来形容。 不可名状(3)突然醒悟过来了。 恍然大悟(4)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本文中这位为她"再塑生命"的老师是莎莉文老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苛求kē 吝惜lìn 诬陷wū 反馈kuì B.装潢huáng 揩净jiē 怅然chàng 谦卑bēi C.摄取shè反刍chú发酵jiào 砥砺lì D.豁免huò标签qiān 谦逊xùn 舆论yú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改正。(4分) 不正之风想方设法叹为观止无所顾记( ) 融为一体接然不同乐此不疲永保青春( ) 3、在下列文句的空缺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2)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注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时,就可能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 碰撞诱发 B 碰撞导致 C 冲突导致 D 冲突诱发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2)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5、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6、同义词可从:A.范围大小B.语义轻重C.感情色彩D.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指出下列四组词应从哪方面辨析。 ①鼓励鼓动怂恿() ②词儿词语词汇() ③土豆山药蛋马铃薯() ④功劳功绩功勋() 7、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2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1分) A.栖.息( qī)拾.级 ( shí ) 烙.印 ( luò ) 潸.然泪下( shān ) B.安谧. ( mì ) 星宿. ( xiù ) 逶迤. (yí) 悲天悯.人( mǐn ) C.肆虐. ( lǜe ) 尴.尬 ( gān ) 带挈. ( qì ) 咄.咄逼人( dūo ) D.喧嚣. ( xiāo ) 凝.重 ( líng ) 招徕.( lái ) 泰然处.之 ( chù )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1分) A.稍纵即逝瞬息万变如诉如泣张灯结采 B.油然而生容光换发脍炙人口娓娓动听 C.分道扬镳风度翩翩无动于中不言而喻 D.劫后余生弄巧成拙按部就班不假思考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1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怕重 ....。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 ....,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范进中举》节选自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描写了痴迷于功名,不事劳作的范进。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D.消息包括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导语是新闻主要内容或事实的概述。 6、高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个情景中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是()(1分) A.同学张华要去兰州上学,高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王醒作文时要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高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科学之光 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9) 2 梁思成的故事/李辉 (13) 比较.探究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邱仁宗 (20) 拓展阅读我们这双手/恩里克 (30) 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方敏 (34)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意趣 (41) 语文趣谈离开“数字”“字母”能生存吗 (45) 第二单元当代视线 (47) 3 细菌的启示/郑也夫 (47) 4 保修/星新一 (59) 比较.探究东施效颦话语词 (66) 拓展阅读剃头匠/陈震 (75)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机趣 (84) 语文趣谈神奇的语调 (88) 第三单元红色经典 (90) 5 狱中书简(节选)罗莎.卢森堡 (90) 6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伏契克 (95) 比较.探究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邹韬奋 (105) 牛虻就义/伏尼契 (106) 拓展阅读囚歌/叶挺 (115) 就义诗/吉鸿昌 (117) 我的“自白”书/陈然 (118)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 (120) 语文趣谈“经典”漫谈 (123)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125) 比较.探究黄山记/徐迟 (131) 三峡/余秋雨 (136) 拓展阅读诗词九首 (145) 过故人庄/孟浩然 望岳/杜甫 (14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滁州西涧/韦应物 (148) 江雪/柳宗元题李凝幽居/贾岛 (149)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光中 (150)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情趣 (161) 语文趣谈“毛”的字义之争 (164) 第五单元花之君子 (166) 10 芙蕖/李渔 (168)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 (172) 采莲曲/王昌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172) 苏幕遮/周邦彦 (173) 荔枝图序/白居易 (174) 拓展阅读清塘荷韵/季羡林 (176)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181)

北师大版语文八上雷雨前word教案一

雷雨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茅盾的相关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疏字词;体味作者对热、闷的妥贴表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掌握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并能尝试在写作中应用。 3、情感与价值 体会作者渴望革命风暴涤荡一切旧势力的火热激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中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朗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激情感染 二、视频展示,生谈感受,引入新课 三、出示目标,定位学习方向 四、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 1、标出课文段序; 2、划出生僻字词,并注音; 3、把握朗读节奏,体味朗读时的语气、语调。 (二)正音正词 幔màn 水门汀tīng 踱duó咆哮páo 瞥piē

揩kāi 龌龊wòchuò模样mú噤声jìn 六、表情朗读,交流感受 要求: 1、注意轻重徐疾,抑扬顿挫; 2、划出文中描写热、闷的语句(不少于十句),交流作者是如何妥帖表达热、闷的。 七、赏读片段,质疑探究 要求: 1、再现情景,结合背景,选精彩片段,重点赏读,合作探究文中苍蝇、蚊子、蝉儿、雷电风暴各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回答时先表情朗读,然后展示探究成果); 2、学生质疑。 八、师生互动,精要总结 要求: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陈辞。 九、学以致用,文采竞技 要求: 1、学习并尝试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进行小练笔; 2、力求情景鲜明,主题突出;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名在班内交流。 范例: 迎霜绽放的秋菊、傲立寒风的青松、默默燃烧的红烛、笑迎冰雪的红梅…… [板书设计] 雷雨前 闷热黑暗 苍蝇、蚊子国民党反动派的帮凶 蝉儿消极的遁世者 雷电风暴革命势力[课后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

日出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象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象一片红云了,象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象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象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

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象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象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泰山日出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测试】北师大版语文八上敕勒歌同步测试

【关键字】测试 9、《敕勒歌》 一、基础识记 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默写《敕勒歌》: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敕勒()()穹庐()笼盖()见牛羊() 3、《敕勒歌》选自,是时期北方族的一首(体裁)。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草原牧民们的生活景象。 二、理解运用 蒙古人 腾格尔 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我出生在牧人家里 辽阔的草原 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这就是蒙古人 热爱故乡的人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 B、养育/我的/这片/土地 C、当我身躯/一样/爱惜 D、沐浴/我的/那江/河水 5、歌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和()。整首歌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画,有()色的毡房、()色的炊烟、()色的草原、()色的土地、()色的江河水,色彩明丽,对比鲜明。 6、对这首歌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歌词由景及人,语言清丽,风格豪放,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B、歌词中的“蒙古人”和标题上的“蒙古人”都指的是所有热爱自己家乡的蒙古人。 C、歌词通过对蒙古草原的描写,侧面表现了蒙古人豪爽、开朗、乐观、向往自由的性格特点。 D、歌词用“毡房”、“炊烟”、“草原”、“土地”、“江河水”这些鲜明的意象勾画了一幅清新的草原图画,意在表现自己和蒙古草原的深厚感情。 7、现今,草原沙漠化的现象已日益严重起来,这与人的破坏是分不开的,比如过度放牧,开挖田地,河流污染等等,请拟写一则标语,提醒、警示人们保护草原环境。 三、综合分析 风景 佚名 我一直以为,好的风景一定在远方。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有一篇东西获了个小奖,得到了一笔微薄的奖金。我便做出了一个近乎奢侈的决定:到远方去。 其实也没有走上多远——时间和金钱的双重限制。我来到了被无数诗人歌颂过的甘南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知识分享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

日出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象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象一片红云了,象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象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象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

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象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象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泰山日出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答案

参考答案: 一、 1、铤噤 2、(1)明朗润泽(2)像在平坦的地上走一样(3)刚开始暖和,又还感到寒意。(4)软弱无能,这里指无力抗争。 3、方法一: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行为。”; 方法二:近日,有关部门发出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紧急通知。 4、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5、(1)《诗经》《离骚》(2)长江的南岸、洛水的北岸、衡山的南面、华山的北面(3)——(9)略 二、古诗文阅读 6、一个出字,写出了春天万物的勃勃生机,一扫诗人游园不值的失望之情,使诗歌曲折起伏,独具匠心。 7、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 挡。 (二) 8、(1)犯过错(2)通“返”, 返回 9、(1)所以上天将要降 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 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 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 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 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 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 乱,总不如意, (2)你忘了会稽之耻 吗? 10、生于忧患 11、卧薪尝胆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 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 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 三、现代文阅读 (一) 12、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 驱者色音形矫健高 傲,充满革命的豪情和胜 利的信心。 13、“呻吟”“飞窜”“恐 惧”“掩藏”“吓坏”“畏 缩”等象征了当时环境 下那些害怕革命破坏了 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 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14、与海燕形成鲜明对 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 观。 15、为了点明海燕活动的 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 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 象。 (二) 16、“不讲理、不逻辑” 是说春来势迅猛,没有预 约;点明春意弥漫,无处 不在。 17、春天的天空是湛蓝、 明净、高远的。 18、“必然”表现出对春 天执着的热爱和坚信春 天是依然美丽的信念; “曾经”流露出作者对工 业文明给自然带来不良 影响的不满和遗憾。 19、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 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 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0、表达了作者对春的无 比热爱,对现代工业污染 给春带来不良影响的不 满和遗憾。 四、书面表达 21、略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苛求kē吝惜lìn 诬陷wū反馈kuì B.装潢huáng 揩净jiē怅然chàng 谦卑bēi C.摄取shè反刍chú发酵jiào 砥砺lì D.豁免huò标签qiān谦逊xùn 舆论yú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改正。(4分) 不正之风想方设法叹为观止无所顾记() 融为一体接然不同乐此不疲永保青春() 3、在下列文句的空缺出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2)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注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时,就可能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 碰撞诱发 B 碰撞导致 C 冲突导致 D 冲突诱发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2) (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5、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6、同义词可从:A.范围大小B.语义轻重C.感情色彩D.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 指出下列四组词应从哪方面辨析。 ①鼓励鼓动怂恿() ②词儿词语词汇() ③土豆山药蛋马铃薯() ④功劳功绩功勋() 7、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 李大嫂()()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窗外()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急的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李大嫂()着粗气闯进屋内,()起茶杯,喝了几口水,把钱包()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开门,就又 冲进大雪中。 8、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市场上,两个商贩竞相吆喝,招揽生意。买萝卜的吆喝道:“快来买,梨样甜!”卖梨的也吆喝道:“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1)卖梨小贩的话的意思 是: (2)卖萝卜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9、古诗词理解默写 (1)、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 2,《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的诗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