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版社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出版社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应急管理,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古人一再强调要有忧患意识,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周易》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等。同时也强调要加强预防,未雨绸缪,如《礼记》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黄帝内经》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清人朱用纯《治家格言》的“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并且还重视舆论,如《黄石公三略·下略》的“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定。”《荀子·正论》的“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等。而在具体实践中,也有如灾荒年头的发放救济粮、赈灾款等。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同时也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几千年的改造世界的漫长岁月中,也积累了防灾应急等方面的丰富知识,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应急管理方面更有了长足的进步,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不断出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社会力量开始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出版社而言,其有本身的特殊性,作为媒体,它虽不如广电、报纸等新闻媒体的时效性那么强,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受众面也相对较窄。但是,作为传统媒体的出版社,在应急管理中能够扮演知识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在应急管理的预防过程中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能扮演正能量传播者和心理专家的角色,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起到心理抚慰和精神鼓舞的作用。另外,还能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研究出版社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出版和出版社

最早出现的编辑活动是书籍编辑活动。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文化产品相继出现,编辑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就出版物的编辑活动而言,编辑是指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它是出版物复制、发行的前提。现代出版主要指对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媒体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包括印刷、复制等)、发行(或网络传播)三个方面。出版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出版物

凝结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版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出版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4家,按专业分工,可分为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在专业出版社中,又分为美术类、科技类、经济类、教育类、艺术类、社科类等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我国公共文化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除了少数出版社尚未转企或者是划为公益性出版社之外,绝大多数出版社已转为经营性出版社,虽然经过了改制,转为了企业,但是出版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传播知识信息,传播优秀文化。正确的出版导向仍然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因此,无论如何改制,出版业作为一种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行业一直未变。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之一,在应急管理中,出版社将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应急管理预防和事后阶段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出版社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一)在预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在应急管理预防过程中,出版社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普通图书出版。“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按照近年来的公共安全趋势,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环境将更加严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将进入事态多样多发、影响更大更广、处置更难更复杂的阶段。在当前,各种灾害的常态化和复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版社作为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主体,应该在图书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通过多策划出版与应急管理方面有关的书籍,提高人民群众在应急管理方面的知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是教材图书出版。作为出版社,应该密切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和配合主管部门的工作,在教材图书方面,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策划出更好更多的精品教材图书。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小学校园开始宣传传授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小学生面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避险的知识和应对能力。如针对中小学策划出版《应急避险教师手册》《应急避险学生手册》等。

(二)在事后阶段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出版社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正能量传播者和心理专家的角色,起到心理抚慰和精神鼓舞的作用。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时,人民群众不仅遭受着物质损失、身体的伤害,同时精神也遭受着巨大的影响。这不仅不利于政府部门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还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出版社在其活动过程中不仅能对政府部门进行协助,还能通过其所生产的出版物宣传公益理念、倡导公益思想、传播正能量,极大地整合和动员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凝聚力,振奋社会精神,坚定社会信心。同时,各类出版社都有着各自专业的重点关注领域,能对事发地区和灾区群众进行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活信心,给笼罩在受灾阴霾下的人们以极大的精神鼓励。

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间,我国出版界和各级出版人在抗震救灾行动中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一大批公益性出版物纷纷出版。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爱相伴——致2008汶川》、新华出版社《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汶川人民同在》、上海大学出版社《生死不离——汶川抗震救灾纪实》、四川文艺出版社《我们在一起——四川汶川大地震纪实》等文学纪实类作品纷纷运往灾区,给灾区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出版社的抗争纪实书籍大多是免费运往灾区,其余都进行义卖活动,并将这部分收益捐赠给灾区人民。毋庸置疑,这一大批公益性出版物的出版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短时间内集中大批优质的出版资源,对于灾区群众的地震救助和心理辅导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监督者的角色,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出版社作为传统媒体,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也能发挥一定程度的舆论监督作用,如联合新闻媒体着眼于对事发地区各类赈灾资源使用情况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的监督,对政府的行为以及官员和企业在救灾中的行为以及各项物资的分发情况,形成了严密的监督。通过专刊、增刊等形式出版发行出版物,以多种方式进行舆论监督。另外,如有些社会组织的日常工作就是记录和监督各单位及人员的救灾工作,出版社可以通过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监督的合力。作为传统媒体,其权威性和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出版社还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