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医院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长期以来,针灸疗法被人们誉为“绿色疗法”,针灸以其优异的临床疗效、简便的操作方法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多年以来,很少见到与针灸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国家一直未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未形成专门的中医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同时针灸科医务人员受传统针灸手法的影响,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同时随着侵入性操作的日趋增多,存在一定的感染因素。因此加强针灸科管理,严格按消毒隔离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对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

1 针灸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不重视医院感染工作,感染防控知识缺乏医院领导对感染工作重视不够, 认为此项工作是投资大、效益低的事情, 医院感染管理科无专职人员, 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由于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理念不同, 中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严格的无菌知识的学习和无菌技术操作训练[3],医务人员院感防范意识差, 相关知识欠缺。

诊疗环境布局不合理诊疗室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未区分或无明显标识;室内无水管或无流动水洗手设备, 无通风、隔离、消毒设备及无菌存放柜;艾条燃烧后的微粒较多,治疗人员多,空气和物体表面不能保持清洁;使用过的火罐、起针盘、理疗仪器和无菌物品放在同一柜内。手卫生依从性低少数医务人员常以忙为由不洗手或不消毒手, 对洗手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操作洗手, 尤以医师为甚[4]。认为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对手消

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诊疗用品消毒灭菌不规范非一次性针灸针使用后,擦拭即放入容器内进行灭菌;盛装针灸器具使用不当,用无孔饭盒盛装针灸针,且容器不消毒;针灸盒内用纱布铺垫,老化不更换;火罐不能做到一用一消毒;消毒剂不按时更换等。

职业防护不到位针刺、放血疗法等中医有创操作日趋增多,针灸针、火罐、三棱针、梅花针等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而造成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标准预防意识淡漠,发生针刺伤后未及时进行局部处理,不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从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干预。

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消毒后的棉签或病人按压后的棉签混入生活垃圾中;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分类不严格,针灸针、穴位注射后的注射器随意乱扔,注射器未分离针头就放入利器盒内;消毒后的棉签、棉球混入利器盒等。

2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三级管理组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者及针灸室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完善和健全针灸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考评细则,并加大督查的频次、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保障制度的落实。同时力争制定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感染防控标准操作规程(SOP)等,做到有章可循。

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及医疗废弃管理制度等有关内容的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对工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分类等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同时要求针灸科多层次多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感染专题讲座、定期考评等途径进行科室内部学习,营造一种对医院感染控制高度重视的氛围。

改善诊疗环境按照《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诊疗区内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明确,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治疗床间应用高的隔栏分隔;室内应设置无菌物品柜和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保障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首先从手卫生设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入手,各诊室均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巾以及便于医生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并定期考核培训效果;通过制度和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皮肤消毒方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由里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不小于5cm×5cm[5];根据卫计委《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要求,针灸针具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

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进行拔罐、刮痧等操作中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根据用途和性能进行消毒或灭菌,针灸针、三棱针等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梅花针采用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法或等温灭菌法,火罐、刮痧板等先清洁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当火罐等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定期对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三棱针、梅花针,一次性器械严禁重复使用。

规范操作,实施标准预防针灸过程中按规范操作,正确洗手和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时);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物品;正确处理锐器;保持环境清洁,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完善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严格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弃物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中;医用棉签、棉球、毁形一次性注射器等放入黄色有标志的防渗漏塑料袋内密封;穴位注射针头和一次性针灸针放入专用锐器盒内;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包装袋的3/4;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严格医疗废弃物交接制度,做好记录,存放于固定地点,由专职人员收集, 运送到医用垃圾暂存站;改善医疗废物暂存站的设施,加锁管理。

参考文献:

1 余海珠,吴剑,杨蓉.针灸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3):289-290.

2 潘向荣,周凯.针灸操作过程的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10):2011.

3 方欢,刘莉,于红等.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4):1855-1856.

4 王春荣.针灸推拿科治疗室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31.

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10.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与责任(全)1.doc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与责任(全)1 前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简称院感)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 卫生问题,院感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生命危险,同时也给医院和社会带来 巨大的医疗负担。为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职业行为,落实各项院感管理 制度和措施。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医院院感管理制度。医院对现行的医院院感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 职责以及院感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调整和补充,使 其日趋完善,更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若有不足之处,请广大医务人员 指正。 Xxx医院 2017年1月 第一部分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2.医院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业务副院长领导下,由医院院感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院医院院感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医院 院感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部门)医院院感管理 小组负责落实。 3.医院职工应自觉遵守医院院感染管理制度,不断的提高 对医院院感的认识,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院感的发生,杜绝 医院院感染暴发事件流行。 4.各科室(部门)应认真执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各项管理措施,按要求进行监测,资料保存完整。 5.医务人员在进行诊断、治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 菌技术、隔离技术,不得违反操作规程,不得随意简化和变更

操作程序。 6.医院对各科室(部门)院感管理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测、监督、检查,综合分析,全面评估,进行奖惩。 7.医院医疗范围的建筑设施应符合卫生学标准,新建或改建工程应经医院院感管理委员公审定后方可施工。 8.对违反医院院感管理制度(规定)而造成不良后果者, 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或严肃处理,情节恶劣并构成犯罪者按相 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二、医院院感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1.加强政治和业务、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负责拟定医院院感管理计划,提供主管院长和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审批后组织实施。 3.健全医院院感管理组织,医院各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各级人员感染管理职责。 4.深入科室、监督、检查全院有关医院院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5.做好全院医院院感发病率、医院院感危险因素及高危人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1.建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三级组织。 2.医院主要负责人为感染控制工作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感染事件应急方案制订与处置。 3.感染控制职能科室承担各类感染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导数据分析、人员培训监测报告等。 4.科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负责各项感染控制工作具体实施。 (二)基本策略 1.科学筹划基于本院监测数据及信息,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报告,制订年度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明确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 2.规范管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制度规定。 3.强化监管提高业务能力和敏感性,科室主动上报与专职人员监测相结合,层层落实责任制;对医院感染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置将医院感染防控作为“一票否决”项纳入医院绩效管理、评优评先等工作;对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造成严重后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4.加强可疑医院感染管理怀疑患者、医院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志愿者、实习生、来访者等发生医院感染时,医院感染控制职能科室通过必要的监测确认感染发生情况,及时根据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并立即

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5.严格疾病流行期间患者管理将确诊和疑似患者转至隔离病室,必要时关闭感染流行科室。如出现重大医院感染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委员会立即组织处置。 (三)通用管理 1.医疗用房新建、改扩建须满足感染防控要求,具备标准预防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感染控制职能科室应参与方案论证,提出合理建议和咨询。 2.严格感染性(传染)疾病预检和筛查,防止感染性(染)疾病患者进入非感染性(传染)诊疗区域。 3.熟悉感染控制工作流程,发生医院感染散发及暴发时,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三级组织按程序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逐级报告。 4.加强重点区域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感染控制职能科室定期指导与监督。 5.加强消毒灭菌与隔离防护的实施和监测。 6.严格消毒灭菌药品、器械引进流程、资质质量验证审核。 7.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定期公布临床标本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 8.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被服卫生管理卫生保洁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等后勤保障部门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感染控制职能科室负责技术指导和监测检查。 9.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各项工作均应规范记录,存档备查。

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 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 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

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 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主持,全体委员至少2/3人员参加。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消毒药、械的购入,并对其购入、使用、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 制指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

(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华康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 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 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治疗室、采血室临床检验部门和 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 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华康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 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 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主持,全体委员至少2/3人员参加。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消毒药、械的购入,并对其购入、使用、保管进行监督管理; (3)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5)遇到紧急问题和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4.每次会议均有记录,保存3年。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职责93576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职责 一、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 3、健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4、各诊室应定时开窗通风,诊桌、诊椅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5、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血压计外壳、听诊器保持清洁,有污染时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6、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 7、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二、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1、布局合理,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 20—30 分钟。 3、上班时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高筒套鞋或鞋套。 4、各种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 500mg/L 消毒剂擦拭消毒。

5、使用后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用含 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 30min。 6、病人的粪便加 2 倍量 10%-20%漂白粉乳液;呕吐物加 1/5 量干漂白粉,搅匀后加盖作用 2h,再倒入厕所。 7、每次诊疗操作后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8、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三、治疗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1、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去除外包装,存放在防尘良好的容器内。 3、医、护人员工作时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 接触病人前后、每项操作前后应洗手。 4、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h 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 24h 不得使用,提倡采用小包装。 5、碘伏、酒精应密闭存放,每星期更换2 次,容器每周高压 灭菌2 次。 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7、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清洁抹布湿擦治疗室台面、柜子,地面湿式擦拭。 四、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2、在医院感染兼职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完整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 [1]医院感染 [2]清洁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6分) [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和()。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感染和 ()感染。 [3]紫外线灯管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米,照射时间为 ()分钟。 三、判断题(5分) [1]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即不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 [3]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 [4]已感染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 四、选择题(10分) [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 ) A、门诊患者 B、急诊患者 C、住院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着 [2]破伤风病人用过的换药器械的处理:( ) A、用水冲洗后消毒 B、消毒后清洁 C、水泡后消毒 D、清洁后消毒 E、以上都不对 [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脐炎 C、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败血症 E、新生儿硬肿症 [4]关于高压蒸汽灭菌,不正确的是:( ) A、无菌包不宜过大 B、放置无菌包不宜太紧 C、布类物品放在金属物品之下 D、高压锅内物品不能装得太多 E、放置时各包之间要有空隙 [5]流感病人出院后病室空气消毒,常用消毒剂为:( ) A、食醋 B、苯扎溴铵 C、酒精 D、氯胺 E、漂白粉

五、简答题(9分) [1]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5分) [2]简述医院感染的危害。(4分)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卫生学监测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监测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殊重点部门,每1~3个月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可随时

进行监测。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措施(2017年试行)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有关感染知识的培训,病房空气、护理用品、非医疗器械的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的管理,拖把抹布的规范使用及监测制度的落实等,对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管理措施为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的知识培训,同时,对非医护人员也要进行教育,如清洁工、司机、收费员。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 二.病房的空气消毒 临床抢救室一般都安装紫外线灯并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备有移动紫外线灯,并不定时的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试。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三.护理用品的消毒 临床上的一次性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从根本上避免了交叉感染,但还有未被一次性用品取代的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

使用后用乙醇擦试,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使用后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四.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肥皂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五.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试,彻底清除感染,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六.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的管理 1、室内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有效期≤7天,应有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肥皂或皂液、干手设施及速干手消毒剂。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治疗前后需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3、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30分钟至一小时,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地面每日湿式清扫,所有台面及门把手每日常规清洁一次,当受到分泌物、血液等污染时,及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物表和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500 cfu/m3)),每1—3 个月进行一次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细菌学监测,细菌菌落总数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现患率≤10% 2、清洁切口感染率≤% 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重点部门洗手正确率达95%。 5、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逐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6、医院感染暴发为“0” 7、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保证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目标监测等。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微生物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微生物室负责。院感科将监测结果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3)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为了保障我院消毒物品及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科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器械及手术室、内镜中心的灭菌内镜进行抽样监测;同时对我院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抽样监测。

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对策

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对策 作者:张素霞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和经验,降低介入手术感染率,保证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重点管理,重视管理效果。结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导管室医院感染,并完善、规范了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及对策。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常规化、规范化监测是控制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基础;消毒灭菌与无菌技术的质量管理是控制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严把人流、物流关及合理布局是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介入导管室是实施介入手术的场所,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之一。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的实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各级网络体系全面、主动、连续地进行医院感染情况监测、环境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分级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及规定,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级人员职责、医院感染控制方案、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教育培训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介入导管室相关人员必须熟知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制度[2]。 2 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给医护人员讲述有关医院感染的专业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使他们认识到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3 抓好制度落实,严把监控质量关 (1)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医院感染制度执行情况以及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等,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隐患。(2)层层把关,每月对科室消毒效果及环境卫生学采样监测,包括空气、灭菌物品、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剂、消毒液、消毒后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等,每6个月对紫 外线灯管强度警醒监测1次。 4 加强物流、人流管理 (1)导管室要分清三通道,工作人员通道、病员通道、污物通道。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标示要明确清晰。(2)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现在一次性医疗用品适用广泛,如果处

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

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3.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把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标准预防原则 (一)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含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原则。 (二)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 的传播。 2、强调双向保护。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接 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三)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1、接触隔离: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 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空气隔离: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 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飞沫隔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 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离开岗位时 应脱掉,每周更换清洗一次,污染严重或接触传染病后应及时更换。禁止穿工作服、鞋、帽上街、去食堂、卫生间、会议室等。 2、工作人员在技术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 程。 3、医护人员应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4、卫生员使用的清洁工具与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5、各科室工作人员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室内环境及桌椅、门把手、诊查桌、工作台等用清洁抹布擦拭或消毒剂擦拭。地面每天拖擦1-2次,遇污染要随时消毒。 6、病房内要保持卫生整洁,空气新鲜,医院各科不得有蟑螂、苍蝇、蚊子、老鼠等有害动物。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总结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我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总结相关的管理与控制方法。结果强化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落实,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做好规范管理,加强相关的培训,做好监测和新生儿病区管理,并完善一次性药品的管理和消毒,积极推动专业队伍建设等是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结论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很好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为我院在本地赢得较高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治疗,而且也给医患关系建设带来了突出的隐患[1]。我院作为一家三甲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围绕提升医院质量、服务患者,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成绩总结如下。 1 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重视程度不高。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因此相关人员和部门在具体的落实中往往会存在各种疏忽,从而加大医院感染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强化组织落实,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科室共同负责,以最大限度的将医院感染控制落实到全院的具体工作中。为了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好,我院专门在2006年开展了三级网络组织管理模式: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委员为由我院的业务副院长主任担任,管理科配备1名专职的监控人员,小组人员由不同科室医生共同组成,主要落实消毒、灭菌等等工作。上下级互相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共同为防止医院感染做出努力。 2 建章立制,规范医院感染工作 在領导重视、积极落实相关组织机构的同时,我院强化了制度与规章的建设和落实。通过建章立制,有效的规范了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在相关制度和规章的建设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内容以及上级相关指导进行操作,每个级别人员落实具体责任,并根据各个不同科室问题制定详尽科学的措施。对我院的重点科室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与验收标准,我院每个病房必须保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治疗室、分娩室、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ICU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划分污染区跟清洁区,最终将相应患者安排在无菌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每个科室落实情况与检查具体情况开设季度总结大会,对本季优秀科室进行评定,选出不合格科室,作为下季度的重点检查对象。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因为上季度是优秀科室而放松检查,要做到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将医院感染控制在最小程度内。遇到不同问题要进行及时作出处理,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防止再次出现[4]。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

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

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一、建筑布局 1.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安静与清洁的区域,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手术间,辅助区包括洗手间、办公室、候诊区、污物间。 2.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3.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应光滑、无孔隙、防潮、耐清洁消毒。 二、人员管理 1.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手术医师、监控技师、监控护士组成,督促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2.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人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三、手术管理 1.患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停手术。 2.手术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3.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部位消毒时应以同心圆的方式涂擦至少2遍,待其自然干燥以后,再铺设从头到脚的大无菌巾。 4.应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无菌器官的器械,凡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耐湿的物品灭菌,首选环氧乙烷等低温灭菌技术。 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手术器械、可重复使用的导管应由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可重复使用的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不得重复使用。 7.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8.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四、消毒隔离 1.保持手术间空气清洁,按照要求开启空气净化消毒器。 2.窗台、墙面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手术床、门把手、洗手池、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与职责

科室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一节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科室感染管理组织是科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有效保障。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科室特定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职责与制度。 第一部分科室感染的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本科院感护士组成,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分别任组长及副组长负责院感小组的工作开展。 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7.工作人员自身感染时应接受合适的治疗,采取措施防止将自身感染传播给其他人,特别是病人。 8.护士应监督无菌技术及卫生洗手等隔离预防技术的正确实施。 (二)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6.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预防保健科。 7、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8、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9、监督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0、组织本科室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11、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并按要求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工作。 12、做好对保洁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宣教及管理工作。七、有针对性进行目标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 13、配合院感科对本科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器械消毒液等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做好登记。 14、按时参加医院组织召开的医院感染管理会议。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方案控制指标.docx

十二月份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 8%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 10% 三、现患调查实查率≥ 96% 四、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五、 I 类切口感染率≤ 0.5% 六、 I 类手术切口预防抗生素使用率≤30% 七、感染病人病原学送检率≥50% 八、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九、手卫生依从率≥ 60% 十、手卫生知晓率100% 十一、洗手方法正确率100% 十二、医院感染暴发率为0 十三、三管监测目标持续改进 附(概念):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 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 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 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六、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 -6 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