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角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角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个生活中的情景和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来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比较角的大小。

2、在生活中学会辨认角。

3、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究数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辨认角

教学难点:

1、会用尺子画角的图形。

2、能在图中找出角。

教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找一找”:

1、教师出示三角板问:“认识它吗“?(生:”三角板“)师:“为什么叫三角板“?(生:“因为它有三个角。”师:“谁来指一指角在哪儿”?(生指)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角”(教师板书课题)

2、出示三角形、长方形、五角形、圆看看那些图形上有角。分别有几个角?

3、出示校园情境图,在图中找一找那些地方有角。(看看谁找的角多)

4、在身边找一找那些地方有角。(看看谁找的角多)

导学活动二:“摆一摆”

1、拿出两根硬纸条,在桌子上摆角,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图钉和两根硬纸条做成角,从

而拉动角的两边,改变角的大小。(设计意图:摆角和做角为了把角更近一步的形象化,使学生从动手中发展思维。)

2、给角的各部分起名字。(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学生不同的名称中教师总结出角的边和顶角)

3、引导学生小结:角有三部分组成,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4、完成课件练习。

导学活动三:“画一画”

1、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角,那我们应怎样来画角呢?(先让同学们自己考虑一下,

再全班交流画法,同学们可能说不准确,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肯定。)

2、教师示范画角。(画角可决:先画顶点,后画边)

3、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角。(教师可以巡视、指导有问题的画法)

4、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画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角的画法,有学生观察画角,动手画角,在黑板上演示画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强化了角的画法,教师也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导学活动四:“比一比”

1、师生共同操作刚才自制的活动角,随着角的连边叉开的大小的变化,角的形状在发生变

化。(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不同形状的角)

2、在黑板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角,让同学们比较那个角较大,那个角较小。(学生自己想

办法比较,然后全班交流,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3、课件出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当学生一致认为第二个角大时,教师用课件演示)

师生小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只和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完成课件练习。

导学活动五:“想一想”

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提出问题当课后作业:想一想,一张正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初一看好像是一道简单的减法算式,但是当学生剪完后仔细数一数就发现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