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知识要点精讲】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减起,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小数加、减法的验算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方法相同。

4.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做小数加、减法与用计算器做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加按小数点键。

【重点难点点拨】

本节知识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知识的难点是列竖式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本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十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典型例题示解】

例1 计算4.375+0.245=

分析:先算将小数点对齐,从千分位加起,满十向百分位进一,百分位满十向十分位进一,和的小数点与加数小数点对齐。

解:4.375+0.245=4.62

例2 计算0.4-0.125,并且验算

分析:连续退位时,注意退一作十,验算方法有两种: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解:0.4-0.125=0.275

【解题技巧传经】

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把握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不要错位,不忘结果的小数点;③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课本难题提示】

P114~115 练习二十六

10.0.5 0.17 0.53 0.09

12.2.12亿(平方千米)

13*.注意题中的a指同一个数,a-34.6结果相同,变化之处7.2变成72,所以后面的实际多加上72-7.2=64.8,即结果比正确结果多64.8。

【课后作业设计22】

一、计算

(1)直接写结果

6.8+3=0.7+0.5=

7.2+0.42-1.2=

43.5- 4.35=0.87-0.8= 1.4+0.6+0.4=

0.78-0.78= 1.001+0.1= 5.23×10=

(2)用竖式计算(其中第③小题要验算)

①8.4+15.72=②20-5.46=

③8.32+112.7=④24.19-8.7+0.89=

二、判断改错

(1)48.5-2.34=25.1

(2)13.08+2.4=16.2

(3)37.8-24.59=13.39

三、列式计算

(1)比17.5少3.4的数加上2.78,结果是多少?

(2)甲数是19.9,比乙数多0.9,甲、乙两数和是多少?

四、应用题

1.李老师去百货商店为校体育队买蓝球和足球,买蓝球用去200.35元,比足球多用去20.35元,买足球用去多少元?

2.方方的妈妈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共重1.9千克,问这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

3.李军买两本书,价格分别是13.60元,8.70元,他出30元,营业员找回7.70元,请你计算一下,营业员找的钱对吗?

【思维发散训练22】

1.刘军同学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误将7.5加成75,这样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2.小明现有的钱再添0.5元,正好可以买一本2.7元的书和一支0.3元的铅笔,但他现在只买了一本2元的书,还剩多少元?

【数学奥赛乐园22】

1.有位同学读一本600页的书,他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一页,16天读完这本书。那么,他最后一天读了多少页?

2.暗箱里有十只红袜和黑袜,至少拿了多少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 人教版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同时对学生进行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将下面各数变成三位小数,但大小不变。 5.6 4 0.2 8.4600 2.填空:3735克=( )千克 4075克=( )千克 3.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让学生板演,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再让学生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授 1.教学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计算时怎样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自学课本例1的算法。回答上面的问题。(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 (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末尾有“0”的应去掉。) 2.教学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 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7.81-3.735 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得出减法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用克作单位进行计算。 让学生进行计算。如果用小数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点? 4.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想一想,填一填。 1、4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也可以写成小数是( )元。一本成语词典的标价为4.08元,改写为元、角、分为( )。 2、7分写成小数是( )元,6厘米用分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 )分米,用米作单位,写成小数是( )米。1米8分米写成小数是( )米。 3、在○里填上“>”、“<”或“=”。 0.06米○0.6米 3分米○0.3米 9厘米○0.9米 1米○0.99米 3.51米○3.15米 3.2元○3.02元 4、0.5里面有( )个101 ,0.9里面有( )个0.1。 5、比6.2少0.9的数是( ),比 6.2多2.9的数是( )。 二、对号入座。 1、小华身高130厘米,写成小数是( )。 A 、0.13米 B 、1.30米 C 、1.03米 2、用 3、 4、5和小数点一共能组成( )个小数。 A 、3 B 、6 C 、9 D 、12 3、在3.1和3.2之间( )。 A 、有9个小数 B 、有无数个小数 C 、没有小数 4、一包口香糖标价5元4角改为小数表示是( )。 A 、5.40元 B 、5.04元 C 、54.04元 5、35是一个( )。 A 、分数 B 、小数 C 、整数 6、1.2米和( )一样长。 A 、1米2分米 B 、1米2厘米 C 、12厘米 7、把一个数减少2.3以后是0.8,这个数是( )。

A、3.1 B、1.5 C、10.3 三、直接写出得数。 3.5+ 4.2= 6+0.5= 2.7-0.4= 1-0.3= 0.8+0.7= 4.5-3= 7.8-1.1= 3.4-1.5= 3米+0.5米= 0.7米+0.3米= 0.6元+1.5元= 四、算一算。 1.2-0.3 1.4+0.8 6.2+3.8 8.4+1.9 6.8+3.4 五、读或写出下列小数。 1、一个洋娃娃8.05元。读作:_______________。 2、雪娟家离学校和平广场大约有0.8千米。读作:______________。 3、高林在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中,跳远成绩为一点五二米。写作:___________。 4、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朱启南在10米气枪决赛中创造了七百零二点五环的世界纪录。写作: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应用。 1、学校举行跳高比赛,小华跳了1.05米,小明跳了1.12米,小兵跳了1.21米,小春跳了1.1米。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2、在2、5、0、1这几个数字中,任意选择两个与小数点一起按要求组成小数。(1)小于1的小数(至少写两个) (2)大于1的小数(至少写三个)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1)

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5、96页例3、例4。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文具店购物情境,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比较直接的帮助。“做一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复杂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迁移知识训练的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碱方法的理解。 设计理念:自主建构,互动生成,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大小比较,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学过的知识,出示复习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带有橡皮的铅笔1.2元,小刀不带橡皮的铅笔0.6元,小刀0.4元,卷笔刀0.8元,橡皮0.5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小管家” 教学设计 南宾镇灯盏小学余文田设计并执教 教学理念:(旨在渗透)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数学以本来面目;体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中,师生得到共同发展;知识的生成性和多元开放性;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对象:灯盏小学四年级。该班共有学生41人。所有学生聪明好学,精力旺盛,身心健康,成绩优秀,兴趣广泛。谭雪琪、马小雪、谭文玉、郎春东、谭江蓉、余僚等同学的学科成绩非常优秀;谭保山、谭志雄、马涛、马槟等同学十分聪明。还有像马辉、秦余、郎小米、马曼等等许多同学上课都很认真。……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部分。即P120——小管家。 这个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思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通过记录家里的一周的开支,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计算,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并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书本上给了一个开支记录表的范例,学生可以仿照这个样子设计一个类似的表格。这个表格采用了复式统计表的形式,但在这儿不必介绍“复式统计表” 的概念,只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填表格就可以了。这里除了统计家庭一周的开支情况,培养学生从小合理安排开支的习惯。也可以鼓励学生平时的生活中采取这种记录的方法. 由于学生对金额的小数表示法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填写表 格时估计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在计算“小计”和‘总结’的数值时,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旨在渗透“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全新数学教学理念。 2、学会记帐、合计,从而复习巩固小数加减法; 3、通过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探究,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数学; 4、通过拓展,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让学生体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的愉悦感,成就感。 6、从小养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统计一周来的家庭开支情况(会熟练计算小数加减法);根据各自或别人家庭一周的开支,估算出一个月、一年的开支;能根据开支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好的建议。(拓展) 教学方法: 1、渗透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练习题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练习 1.填空题. (1)一个小数是由3个一,7个百分之一,8个万分之一组成的,这个小数是().(2)5.75这个数中的7在()位上,计数单位是(). (3)3.05中含有()个0.01.8个0.01是() (4)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二位是()位. (5)比3.92多0.4的数是()比4.93少1.5的数是(). (6)1里面有()个0.001.(2)0.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2.()(2)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 (3)已知甲数是5.6,比乙数多2.7,乙数是8.3.() (4)0.78-0.078=0() (5)6.43-6.2-0.2=0.03.() (6)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7)1000个0.001是1.()

(8)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小.() (9)0.5=0.50,但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10)整数比小数大.() 3.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 0.7+0.5=7.2+0.42=43.5-0.65= 0.87-0.8= 1.4+0.6= 6.8+3=(2)用竖式计算.(共12分) 9.4+14.72 40-3.78 23.34+190.7 106.5-9.78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12.79-58.64-9.36 47.87-19.5-7.87-10.5 64.45+8.57+35.55+1.43 48.54-9.98 87.38-12.34+12.62-7.66 27.3+73.2+72.7 585+189+215 5.85-1.75-0.25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本第95、96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迁移知识训练的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碱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 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②那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那一位不够建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6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 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 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在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同 步练习题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同步练习题 一、应用题: 1. 水泥厂计划全年生产水泥4350吨,结果上半年生产了2217.8吨,下半年生产了2479.5吨,比计划增产了多少吨? 2.一根钢材长8.4米,锯成三段后第一段长1.8米,第二段长 2.2米,求第三段长多少? 3.发电厂运来96.5吨煤,用去45.75吨,用去的比剩下的少多少吨? 4.修路队第一天修路76.7千米,比第二天少修6.3千米,第三天比前两天修的总和少36.7千米,第三天修多少千米? 5.妈妈买了一瓶2.25升的可乐,小红给爸爸倒了0.75升,给妈妈倒0.45 升,给自己倒了0.8升,瓶里还剩下多少升可乐? 二、计算(能简便要简便): 15.7+4.5+4.3 0.65+71.8+10.35+9.2 30-(5-0.07)-(0.8+2.24) 62.32+16.39+5.68+3.61+12 8+8.4+8.2+8.6+7.8 1070.6-6.52-73.48 文字题: 甲数是12.01,乙数比甲数少0.9,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两数的和是100,甲数是27.95,乙数比甲数多多少? 3)什么数减去26.53得14.9,求这个数?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知识要点精讲】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减起,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小数加、减法的验算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方法相同。 4.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做小数加、减法与用计算器做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加按小数点键。 【重点难点点拨】 本节知识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知识的难点是列竖式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本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十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典型例题示解】 例1 计算4.375+0.245= 分析:先算将小数点对齐,从千分位加起,满十向百分位进一,百分位满十向十分位进一,和的小数点与加数小数点对齐。 解:4.375+0.245=4.62 例2 计算0.4-0.125,并且验算 分析:连续退位时,注意退一作十,验算方法有两种: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解: 0.4-0.125=0.275 【解题技巧传经】 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把握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不要错位,不忘结果的小数点;③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课本难题提示】 P114~115 练习二十六 10.0.5 0.17 0.53 0.09 12.2.12亿(平方千米) 13*.注意题中的a指同一个数,a-34.6结果相同,变化之处7.2变成72,所以后面的实际多加上72-7.2=64.8,即结果比正确结果多64.8。 【课后作业设计22】 一、计算 (1)直接写结果 6.8+3= 0.7+0.5= 7.2+0.42-1.2= 43.5-4.35= 0.87-0.8= 1.4+0.6+0.4= 0.78-0.78= 1.001+0.1= 5.23×10= (2)用竖式计算(其中第③小题要验算) ①8.4+15.72=②20-5.46= ③8.32+112.7=④24.19-8.7+0.89= 二、判断改错 (1)48.5-2.34=25.1 (2)13.08+2.4=16.2 (3)37.8-24.59=13.39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迁移知识训练的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碱方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 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②那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那一位不够建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6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探索,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从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简单的数学推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学会了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教师结合例题图说明:王阿姨的早点摊每天供应四种早点。 提问:你能说说每种早点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吗? (2)小数加法计算。 ①如果想买1个馒头和1碗豆浆,一共要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板书:0.5+0.7) ②0.5+0.7得多少呢?怎样算? (5角加7角是1元2角,0.5+0.7=1.2元) ③0.5+0.7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师边说明边板书:0.5元是5角,0.7元是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是1.2元。 ④师结合板书提问:在计算中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⑤谁能说说0.5+0.7用竖式怎样算? (3)小数减法运算。

①求买1碗面条比买1碗馄饨多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板书2.4-1.8) ②2.4-1.8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③师结合板书提问: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为什么得数是0.6而不是6? ④谁能说说2.4-1.8用竖式怎样算? 2.教学“试一试”。 (1)任意选两种食品,先求它们的价格的和,再求它们的价格差。 (2)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求的是哪两种食品的价格和价格差,你是怎么算的? (3)集体交流。 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了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你能说说是怎样算的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计算这些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想想做做3。 (1)学生读题,说说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求什么? (2)教师用玻璃杯和小棒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竹竿全长 4.6米,露出水面部分长1.2米”的意思。 (3)学生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的解题过程。 3.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第(1)问和第(2)问,集体交流。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整理,教师选择几个问题供学生解答。 4.想想做做5。 (1)学生看题,指名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找出得数比1大的算式,集体交流。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试验本)p66 教学目标: 1、能合理地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使一些小数减法的计算简便。 2、经历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算法的过程,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 灵活性。 3、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感知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经历小数减法计算的过程,感知习得的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和符号特点合理地运用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5.6+4.4= 7.8-5.8= 2.5+5= 27.6+12.4= 4.3-3= 53.7-50.7= 4.8+6.2= 19.2-4.2= 2.9+4.2= 9.6- 5.8= 6.7+5.9= 4.3-1.9= 二、新知探究 1、情境引入,明确目标。 边演示课件边口述:一根绳子长25.2米,先剪去8.8米,再剪去4.2米,还剩多少米? 2、自主探究,列出算式。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尝试性运用多种算法进行解答。 (1)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25.2-8.8-4.2 (2)根据算式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全班交流,讨论算法。 (学生口答,教师进行板书,适当配合课件演示算法和算理)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出示课本第66页试一试。) (1)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吗? (2)学生演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说出想法。

(3)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板书:3.5-1.5-1.25 (4)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练一练:(出示第66页练一练第一题) 师述: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白兔很容易就解决了问题,让我们继续协助我们的学习小伙伴解决王大伯的问题,好吗?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学生上台实物投影演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说出想法。 (3)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板书:950-(274.8+485.2) =950-760 =190(平方米) (4)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3、小结:刚才两题都是求剩下的数量,你为什么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 板书:仔细观察数据的特点。 4、比一比: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2.34-5.66-4.34 12.6-7.4+2.6 9.8+3.7-6.8 14.9-(4.9+5.7) 问题:(1)根据题中数据的特点,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合理、更简便?为什么? (2)除了仔细观察数据的特点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观察什么? 板书:和符号 (3)这题告诉我们在解题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符号跟着数据一起移动。 (4)我们在运用运算性质计算的时候应该怎样? 板书:合理运用法则。 师述:灵活、合理地运用法则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 (不但可以加快我们的计算速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正确率。)四、拓展运用。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设计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莼湖镇中心小学王凯端 教材分析: 一、最进发展区 1、小数的初步认识 2、整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明白“对齐小数点,就是对齐相同的数位。” 2、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并 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 1、价格标签 2、记号笔 3、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熟悉谈话 1、相互介绍、熟悉。 2、介绍小朋友熟悉的商店,交流购物的经历。 二、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1、导入情景,点拨小数与元、角的联系 小熊盼盼开了一家文具超市,里面的文具很多,这是一支钢笔的价格标签,价格是6元9角。(出示卡片:墨水) 你能用小数表示它的价格吗?(生说,师用小数标注价格) 点拨:小数点前面的6表示6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的9表示9角。

2、巩固小数与元、角的对应联系 这是一瓶墨水,它的价格是2元3角,你能用小数表示它的价格吗? (生说,师用小数标注价格) 你能解释一下2.3吗? (2.3元中,小数点前的2表示2元;小数点后的3表示3角。) 三、选购商品,引出加法,探究算理 1、引出加法问题 如果我买一支钢笔和一瓶墨水,一共应付多少钱? 谁能用算式来表示?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生答,师随机板书) (预设板书 6元9角+2元3角= 69+23= 6.9+2.3= ) 2、探究算理 让我们用竖式分别计算它们的结果好吗?(生练习,并指生板算) 角 元 角 6元9角 69 6.9 + 2元3角 + 23 + 2.3 9元2角 92 9.2 请板算的同学介绍计算的过程(预设) A :(先角与角相加, 9+3写2进1;再是元与元相加,6+2+1等于9;最后在计算结果处写上元和角) 师:是的,相同单位的元、角,相加时要对齐,从最低位的角算起,满十进一。 B :(6元9角就是69角,2元3角就是23角,加起来是92角,就是9元2角) 师:你能把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牢牢掌握的整数加法,这一想法很好。那么你能说说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吗? (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完整)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应用题

小数应用题专项练习 小数加减法: 1.一根铁丝长28.82米,剪下一段长8.9米,剩下的比剪下的多多少米? 2.一支修路队要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64.5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6.8米,第三天比前两天总数少10.4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卡车运化肥,第一天上午运了8.8吨, 下午比上午多运了2.1吨,一共运了多少吨? 4、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燃气管道,甲队每天安装62.5米,乙队每天安装77.5米,2天完成任务。这条燃气管道有多少米? 5、小泉买词典用去23元5角,比买文具盒多用去8角3分。他一共用去多少元?(用小数计算)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安装一条燃气管道,甲队每天安装62.5米,乙队每天安装77.2米,10天完成任务。这条燃气管道有多少米? 7、一件衣服进价98.4元,运费0.75元,其他的费用2.25元,这件衣服至少要卖多少元才能不亏? 8、把一根长2.1米竹杆,插入池塘,泥中长0.46米,水面露出0.28米,水中部分长多少米? 9、用一根木条给一幅长1.9米,宽1.1米的画做镜框(接头部分0.04 米)结果还多出0.34米,这个根木条原有多少长? 10、李老师买书用去76.8元,买5千克苹果共用去12元,她带了100元,还剩下多少元? 11、水果超市第一天卖出樱桃67.3千克,比第二天卖的多18.8千克,第三天卖的比前两天的总和少30.8千克。第三天卖了多少千克樱桃? 12.有甲、乙两箱货物共重24.72千克,甲箱重15.3千克。甲箱比乙箱重多少干克? 13.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精品教案 (40)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角分 0 . 6 + 0 . 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角分 1 . 2

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新课标思维训练第 4 册第12 课 上课时间:2012 年月日(第周星期六) 教案书写要求:1、字迹清晰、语句规范。 教案检查时间:年月日 教务处盖章: 教学内容: 《新课标思维训练》p82—89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小数加减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 题 2、进一步学会用分类、枚举、画图等方法解决与小数相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重点进一步学会用分类、枚举、画图等方法解决与小数相关的问题难点进一步学会用分类、枚举、画图等方法解决与小数相关的问题 解决办法 教具准备ppt 课堂游戏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作业讲解)、预习作业检查(10m’)上次课的随堂作业(作业错的比较多,或较难理解的)讲解,上次课时布置的预习作业的检查,若上节课有背诵或默写的则要背诵、默写。 二、导入新课(10m’)小数加减法法则: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P84 练一练 例3 西辛小学五年级的两个班在植树活动中平均每班植树92.5 棵。已知五(1)班比五(2)班多植树7棵,求这两个班 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解答: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如果五(1)班少植树7 棵,两个班的植树棵树是相等的 。 【例4】从5元、2元、1元、1元、5角、2角、2角、1 角的人民币里拿出7.6元,有几种拿法? 分析:我们可以先把题目中的角转化成元来计算 。 P86 练一练 【例5】计算: 13.5+17+20.5+24+27.5+31+34.5+38+41.5+45+48.5 分析:这个算式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数几? 我们把这样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96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 (1)1.28元表示元角分,0.03元表示元角分。 (2)1.25米表示米分米厘米,0.30米表示米分米厘米。 2、算一算。 112+16 25+18 138-25 35-12 说一说:(1)整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2)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揭示课题。(课件出示) 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出示主题图。(课件出示) 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3、教学例3 1支钢笔和1支圆株笔,一共多少钱? (1)钢笔多少钱?圆株笔多少钱?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4)出示 一枝毛笔比一枝钢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1.2-0.8=0.4元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 5、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98页的练习。学生认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2-3下列各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点及单元测试知识分享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点及单元测试 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 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是1位小数,分母是100的是2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是3位小数……。1/10=0.1 3/10=0.3 1/100=0.01 26/100=0.26 1/1000=0.001 59/1000=0.059 2.复名数: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例:1千米50米、1元2角 3分等等。 3.把长度、质量、面积等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时,先根据单位 之间的进率把较小单位的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写成小数,并在后面加上要改写的较大单位的名称。 4.角←→元的进率是10: 5角=5/10元=0.5元厘米←→米的进率是100 36厘米=36/100=0.36米 5.克←→千克的进率是1000 12克=12/1000千克=0.012千克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1分=60秒1小时=3600秒 6.小数的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333●3333 ①小数像整数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 小数的数位。 ②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③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 十进1”.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每相邻两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8.小数点的后面有几位小数,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0.1是一位小数,10.12 是两位小数,12.123是三位小数 例:★0.98是由()个0.1和()个0.01组成的。解析:9在十分位上,表示9个十分之一,也就是9个0.1;8在百分位上,表示8个百分之一,也就是8个0.01. ★98.526里面有()个十,()个一,()个0.1,()个0.01,()个0.001 解析: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8和0.80()相同,()不同,0.8是()位小数0.80是()位小数。 解析:0.8和0.8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不同,0.8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即0.1是一位小数,0.80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即0.01是两位小数. 7.小数比大小: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要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比5.4大又比5.6小的小数只有5.5,()★比5.4大又比5.6小的一位小数只有5.5() ★整数都比小数大()★小于201大于2.0的小数中,最小的两位小数是2.01() 解析:小数的位数越多不一定越多,0.12345小于0.9;5.4与5.6中间的小数由无数个,但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8.小数加减法: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将对齐的小数点拉下点上。 9.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再减。 1.25+0.32 2.36-1.11 5.69-0.6 3.6-3.59 12.6-5 5+3.69 9-0.68 4.83+6.88 1.25 2.36 5.69 3.60 12.6 5.00 9.00 4.83 +0.32 —1.11 —0.60 --3.59 - 5.0 + 3.69 -- 0.68 +6.88 1.57 1.25 5.09 0.01 7.6 8.69 8.32 11. 71 解析:再计算两位小数加减两位以上小数时,要把不足的数位用0补上。整数的与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整数的各数位要对齐,再个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不足的小数数位用0补齐. 10.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在计算中能简算的要简算。 加法交换律:a+b=b+a 例:5+3=3+5 加法结合律:a+b+c=a+(b+c)=b+(a+c) 例:5+3+2=5+(3+2)=3+(5+2) 减法的性质:a-b-c=a-(b+c) 例:10-3-6=10-(3+6)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 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23份是(),也可以表示为();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2、0.78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18.6里面 有()个0.01。()个0.1是1。 3、15.368中的1表示()个(),5表示()个(),3表 示()个(),6表示()个(),8表示()个();它里面有()个0.001. 4、65.873读作:(),它是()位小数,其中6在() 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3在()位上,表示()个()。它的计数单位是()。 5、读小数十,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读()的方法读。右边部分是什 么就读什么。0.015读作:()401.16读作:()6378.14读作:()五千点一写作:()零点零零零一写作:()三十点零八写作:()。 6、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7、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8、0.6里面有()个0.1,0.32里面有()个0.01;5.21中,个 位上的5表示5个(),()位上的2表示2个(),()位上的1表示1个()。 9、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分别写作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8.2的计数单位是();0.06的计数单位是(), 12.367的计数单位是()。 11、8.5和8.500表示的()不同,8.5的计数单位是()8.500 的计数单位()。 12、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要先看()部分,()部分 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看()位,()位 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位,() 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13、一个三位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4、在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不变。0.3 和0.30的大小(),()不同。 15、由2个百、5个1、6个0.1、8个0.001组成的数是(),它 是()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16、0.8的计数单位是(),如果把它变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 的数是()。0.45里面有()个0.001。0.20里面有 ()个0.1。0.68加上()个百分之一是1,比() 多1.38的数是4.68。 17、有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最低位是千分位,千位和千分位都是7,百 分位是4,其他数位上都是2,这个数写作:(),读作: ()。 18、由6个一,8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 是()。 19、8米38厘米=()米5角8分=()元6元6分=()元 1米6厘米=()米45千克=()吨0.4吨=()克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