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小议现代高层建筑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简单意义的单纯设计,单纯满足使用功能、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已不再是设计的全部内容。重视高层建筑设计理念,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层建筑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注意问题

一、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把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分为五种主要尺度: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

1 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

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自我夸耀,唯我独尊,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高层建筑对城市局部或部分产生的影响,是指从市内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干道、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也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影响人从城市外围所看的景观,也直接影响到市内居民的生活与视觉观赏。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上海市,黄浦江可谓是城市一条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宽大、雄壮的气势。但由于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过于靠近黄浦江,其他高层建筑也跟着靠近黄浦江建设,使黄浦江的尺度感变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壮,而改变了老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度均衡的重要性。面对一栋建筑物时,人的本能渴望是能把握该栋建筑物的秩序或规律,如果得到这一点,就会认为这一建筑物容易理解和掌握,若不能得到这一点,人对该建筑物的感知就会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混乱和不安。

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

4近人尺度。

近人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最底部分及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部分经常为使用者所接触,也易被人们仔细观察,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

建筑设计方法论文

建筑设计方法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旧厂房改造”中的 应用 内容摘要:本设计为旧建筑改造,所以设计的重点为如何在旧厂房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加建改造,营造出具有大学生活动中心氛围,同时又不失原旧厂房味道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在旧结构形式和空间形式中,创造出新的,满足大学生活动需求的,并且富有趣味性的空间固然重要,但如何保留历史记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到设计中,就是如何考虑旧建筑及改建部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新建筑对旧建筑空间的利用以及功能的合理布置;新老建筑在建筑立面上的渗透、融合;建筑手法的应用等。本设计就以上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关键词:融合渗透空间秩序记忆光阴感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s in the "student activity cent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plant".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renovation of old buildings, so the design of the key is how to old factory, through a series of reconstruction, create a student activity center atmosphere, without losing the original plant taste in architecture. In the design process, how to in the old structure and space form, create a new, meet the demand of College Students' activities, and interesting space is important, but how to keep the memory of history is also a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Specific to the design, is to consider the old buildings and converted the part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new construction using the old building space and function; new and old building penetration, in the building facade on the fusion of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Many attempts to the design on the above. Keywords: fusion penetration time space order memory. 一、基地环境影响 在一个环境中,创造一个新的建筑物,必然会对原有环境产生影响。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看,新建筑可以融入老环境;可以创造新的环境关系;还可能破坏环境关系。要想做到不破坏环境关系,建筑设计第一步,必然是相地。

高层建筑的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的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1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状况概述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药遵循节能设计的相关理念。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作用,综合进行考虑对高层建筑的建设位置以及朝向进行规范,如果建筑的容积率太大,就很难满足内部空间的日照要求,同时还会增加相应的采暖等方面的费用,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建筑位置朝向与节能减排的相关关系,使建筑的方位能够接受到适量的日照,可以增加相关的开窗面积,增加南向开窗,减少相应的北向以及东向开窗面积,这样能够使建筑获得更多的光照,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的热量损失,使内部能够保持一个较为舒适温暖的居住环境。第二方面可以对相应的围护结构进行优化,这样也能取得良好地节能效果。在寒冷地区,较为常见的围护结构的做法为:粘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砌筑的墙体;采用粘土实心砖或空心砖岩棉进行夹心砌筑的复合墙体;采用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砌筑的墙体等,良好地建筑材料能够起到良好地保温隔热效果。第三为一些影响建筑节能的相关因素。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高层建筑的耗

能结构中,外围护墙体耗产生的能量消耗最大,能够占到总耗能比例为25%。这与外围结构的外露面积大事分不开的,而建筑的形体变化是增加围护结构面积的主要因素,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体形系数越大,则会产生更多的耗能,因此在进行外围结构设计时,遵循的原则为,形体变化不宜过为复杂和多变,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建筑保温材料以及建筑结构形式。 2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的问题 2.1 建筑防火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总体布局要遵循畅通安全的相关原则,在进行楼道设计时,能够保证人员进行畅通流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同时应在相应的采光设施以及照明系统位置设立显眼的疏散标志这样能够实现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进行安全撤离,有效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对相应的防火分区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合理设置相应的消防器械以及疏散通道,这样在火灾发生时候,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同时有效进行人员的疏散。要保证在同一层楼体的任何一个位置,两个消防栓的水枪能够同时到达。在进行建筑室内室外消防系统设计时,要充分满足相应的消防用水的要求以及灭火水压,同时消防水池的容量也要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

住宅设计论文

住宅设计论文 第一章建筑设计 1.1建筑概况 1.1.1工程名称 诸暨市街亭镇农村住宅设计 1.1.2建筑类型 两层,砖混结构 1.1.3建筑介绍 建筑面积约131 m2 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 1.2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2.1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用户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并为使用者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是设计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2)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建造房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在房屋的建造过程当中应注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避免材料和人力的浪费,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整体性较好,坚固稳定,经久耐用,建造施工方便。 (4)考虑建筑外型美观要求。建筑物不仅仅要满足人们正常使用的需要,同时还要很好的与周围的现有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美观的要求和需要,以达到视觉和精神上统一的效果。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很好的考虑到该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原有建筑的状况,周边交通环境,建筑

红线,以及符合当地行政规划的要求。 1.2.2建筑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建筑物中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门洞、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至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直接或间接有关,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们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在它们近旁必要的活动空间,是考虑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所以在住宅楼所设计前将上述所给的气象材料进行了了解和研究,并作为设计的依据。 (4)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壤特性和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的选择与布置等都有明显的影响。 (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为了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尺寸协调,从而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并提高房屋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和速度,建筑设计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建筑统一模数制。 1.3建筑平面设计 1.3.1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主要有: (1)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1.3.2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论文高层建筑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分析研究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受力不明确、影响因素多、研究难度大的现状,本论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了简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借助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简化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设计和应用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结构桩基础 1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基础研究领域,随着城市化程度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可谓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而针对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工作的需要来看,对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工程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均已证明结构桩基础的地基反力,既不是直线型分布,也不符合弹性地基理论的计算结果。为此有必要开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研究。 近来,虽然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对其工作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桩土分担荷载,及其各部分的应力计算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此外,对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尚未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共同作用分析,现有的工程规范涉及很少。本论文重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简化分析设计,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可靠的简化结构桩基础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与工程应用现状 目前实际工程中,很多桩基工程试桩设计与静载试验结果不相符。静载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师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修改加密桩基设计图予以补救,这样静载试验结果超过设计要求太多,虽然安全性更易得到保证,但太保守的设计降低了经济效益。在建筑业这种情况是要进行优化的,超过设计太多需要进行二次试桩,项目建设周期也随之延长。如果设计师等静载试验结果出来再进行桩基施工图的设计,既影响整个设计的进度,也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解决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与试桩设计偏差过大的问题,也就是怎样使试桩设计尽量接近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又简便又精确地对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预估计是值得研究的。 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因此,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但关于桩群向邻近土传递应力的机理,至今还有许多方面尚未弄清。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桩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了了众多的成果。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桩基础受承台刚度、桩基承台连接条件、桩基体系传力机制及单桩和群桩工作形态差别等的影响,使其与一般的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大不相同,是岩土工程界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远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简便实际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工程应用上,所进行的工作相对较少,有必要进行更加系统地分析研究。 3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简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基础埋置深,一般设置地下室并常常有作为人防工程或地下停车库等要求,因此,基础工程的材料用量多、施工复杂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建筑设计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强.关于既存建筑改造的思考[D].天津大学2010 [2]杨建江,王春梅,刘叶.国内目前最高建筑高银117大厦的裂缝检测与分析[J].特种结构.2013(03) [3]黄杰,吴胜兴,沈德建.不同粗骨料混凝土早期热膨胀系数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0(03) [4]尹健,周士琼.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02) [5]杨明.历史风貌建筑木建筑结构分析及砌块材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2 [6]赵永旭.基于武汉某建设公司的招投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7]刘叶.集装箱组合房屋墙板的抗剪及抗风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 [8]安明喆,朱金铨,覃维祖.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问题[J].建筑材料学报.2001(02) [9]高家训,郑乃明,李光宗.钢筋混凝土初应力及徐变应力的研究分析[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5(05) [10]朱伯芳.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度与应力松弛系数[J].水利学报.1985(09) [11]龙炳煌,李书进,孙艳,彭少民.钢筋混凝土结构线差温度应力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04) [12]钱春香,朱晨峰.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热膨胀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9(01) [13]郑欣,姚武.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测试方法[J].建筑技术.2005(04) [14]田倩,孙伟,缪昌文,刘加平.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测试方法探讨[J].建筑材料学报.2005(01) [15]杨杨,江晨晖,许四法.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8(01)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住宅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在纷繁的房屋建筑形式中,设计出经济适用、富有个性且能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的新型住宅,成为房屋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新型住宅设计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increased quickly,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enters into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stage. due to the residential commerc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later, have fuelled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design process, how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form, design the economy applicable, rich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can meet the owner the housing needs of growing new residential, become house design personnel must face the problem. keywords: new residentia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1.建 筑 工 程专业毕业设计2012-3-1 10:23 阅读(1851) 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专业及其他需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或学科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 毕业设计答辩资料整理 综合楼毕业设计论文 8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 某厂区建筑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专业毕业设计 某商住区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某大学实验综合楼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中学初中部教学楼设计 某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某小区双拼住宅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当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毕业论文。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评定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 某图书馆结构设计验算任务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现浇钢混高层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住宅小区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某商业步行街楼房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 关于普通房屋的建筑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实习任务书 二层厂房建设工程毕业设计 7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毕业设计 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手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与实际结合的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强烈的学习爱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拿到实用性强的课题的学生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因此,课题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实际、生活实际。而注重课题的教学性能使知识承上启下,

建筑设计论文(范文)

浅谈黄浦江南延段滨江商务区建筑设计

摘要/ 高层办公建筑是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类型之一。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作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高层办公建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成为社会最为需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办公建筑功能形态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新的复合式高层综合商务办公建筑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对传统的办公建筑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以黄浦江南延段滨江商务区为例,从空间交融性、交通合理性、结构灵活性、环境舒适性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 复合式高层综合商务办公楼、空间共享性、交通合理、结构灵活,环境舒适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办公室做为生产和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信息场所,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人们对办公空间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国际性大都市中,许多的的公司和大银行的办公场所都集聚在一起形成中心商务区,成为城市区域繁荣和发展的动力源和标志。拌随着技术革新,办公建筑的功能和形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办公建筑正式从单一走向复合、由孤立和封闭走向和城市融合。在信息社会中,功能分区越来越弱化,反而强调了各种城市功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叠加。复合式高层办公建筑便脱颖而出,并很快在作用和数量上占据了办公建筑的主导地位。这也是高度城市化、集约化、增加人际交往和提高城市活力的必然趋势。 上海黄浦江南延段浦东ES2 单元滨江商务核心区是一组集综合性、多功能、高标准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含地下室)140565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综合性商业,办公、餐饮业等。 项目为黄浦江南延段浦东ES2 单元滨江商务核心区,东邻耀龙路、南至友成路、西达耀江路、北到耀元路。正面黄浦江,并与浦西南外滩商务区隔江相望;同时紧邻宽阔的滨江绿化休闲带及拟建游轮码头,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该区域商业及人流集聚的枢纽位置。基地建设总用地面积约260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8486平方米,整个地块自然地貌呈正方形。 项目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设有一栋三层商业建筑和一栋18 层开敞大空间办公写字楼,建筑高度80m,南侧设有一栋28.3m 高的单体办公楼和一栋18 层的小空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994359.html,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题目 一、最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选题参考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2、浅谈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3、谈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4、关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5、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6、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7、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8、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9、浅议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0、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1、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 1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3、试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4、当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15、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初探 16、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7、绿色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措施探讨 18、关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理性思考 19、论现代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20、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994359.html, 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题目大全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析 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3、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4、探讨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与其前景展望 5、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及应用研究 6、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7、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8、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9、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0、浙江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11、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 12、DOE-2动态模拟计算软件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13、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14、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15、城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6、浅议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及其前景展望 17、浅谈未来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新思路 18、浅议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9、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20、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三、热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相关问题 摘要:我国颁布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J 3-2002~(以下简称高规)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现代人们对于建筑要求的多样化提出了更多和更复杂的要求,产生了很多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如何正确进行结构设计和结构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结构设计人员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计算 1.认真做好结构方案的概念设计 结构设计人员如果盲目信赖计算机,而不重视概念设计,是不可能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3.4.1条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实际上,结构的概念设计与建筑师的方案设计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结构概念设计的目的首先是在初步设计以前为所设计的工程项目设定一个总体性的方案,根据建筑意图和使用功能的需要,根据当地建造条件、材料来源和业主对资金的使用等多方面因素的要求,使下一步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使用都能做到

“又好、又快、又省”。 2.结构整体计算准确与计算结果分析无误 基本选定结构方案后,紧接着就是高层结构设计的核心部分一结构计算。首先,根据所选取的结构体系,选用准确的结构模型和选取正确的结构设计软件。其次,结构计算开始前,设计人员先要根据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结构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 2.1 结构参数(部分)的确定 周期折减系数:周期折减系数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的填充墙刚度对计算周期的影响,必须折减,否则使地震作用偏小。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本工程填充墙的多少来确定周期折减系数值,填充墙多取小值,填充墙少取大值,《高规》第3.3.16条规定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第3.3.17条规定一般框架结构取0.6~0.7,框剪结构取0.7~0.8,剪力墙结构取0.9~1.0。 2.2 结构整体计算 《高规》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主要有: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 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高规》第4.2节对于选用不同结构体系的

房屋建筑学论文 (2)

浅谈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建筑设计 ——第一餐厅 摘要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共有在校生四个年级,共约25000余人。学生食堂作为一种特定的功能建筑在河北科大新校区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由于新校区离城市主城区较远,周边饮食业不发达甚至存在一定卫生安全隐患,所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考虑到学生食堂人员的固定性及使用的多功能性,河北科大新校区一餐厅的设计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河北科大新校区第一餐厅层高净高楼板消防给水通风空调火灾报警照明电器 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随着人来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的发展着。建筑作为名词是指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结构技术手段与物质生产资料,在科学规律与美观艺术的指导下,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建筑设计和其他设计一样,它是有目的的建造建筑物的活动,是建造活动前的必然环节。它是空间环境的构建过程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必须协调好人、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河北科技大学学生人数众多,且由于课程的安排较紧,每天食堂早中晚三次便会迎来人数的高潮,这对食堂的设计是一大考验。但设计师们在建造新校区第一餐厅时,充分克服了这些困难,将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对一餐厅进行具体的介绍,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从整体上谈。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餐厅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同时该建筑为三层,其中第一第二层作为学生餐厅使用,第三层是作为教职工餐厅使用。在整体的外形上,它雄伟壮观。建筑的立面都是以乳白色石材贴面,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整体形象又不乏大气。一餐厅外设有生活广场。广场上设有两个人工喷泉,让人看去显得格外舒适。由于学生食堂为人员聚集处,随意广场的设计方便了各个学院各个社团在此进行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且在广场上经举办学校组织的各大产品促销活动,因此,这两个广场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整体方面来看,河北科大新校区第一餐厅的确是一座造型简单明了、古朴大方的建筑。 下面,再从局部谈谈。在建筑物的室内我们主要追求的是可用空间的大小,这个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净高和层高。层高:相邻的两层地坪的高度差。净高:

建筑设计论文

中天大酒店火灾概况及反思 土建与水利学院09级土一安俊江200900202001 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也带来不少忧患,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高楼巨厦大多存在消防隐患, 总结高楼火灾的经验和教训, 可为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重庆中天大酒店火灾损失较轻且无人员伤亡, 其经验是防火设计周密妥善, 酒店管理较重视防火演练和消防官兵水平优秀, 而教训是不可轻率更改建筑重要部位的使用功能, 须及时清理烟道油垢和应按规范设置消防电梯功能等。只有在设计、审核、施工、管理有机配合, 且总体防火计划认真落实下, 高楼的防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新的世纪带来城市建设新的繁荣, 不断涌现的高楼巨厦把城市装点得千姿百态。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 已涌现数百幢高楼, 近年来,不仅高层酒店、写字楼林立, 商住楼群更是成片拔地而起, 其旧貌换新颜的速度令人惊叹! 然而, 这些高楼巨厦也增添了不少的烦恼和忧患。由我国的建设实践和消防现状可知, 各大城市许多高楼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消防隐患, 有的还相当严重, 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极大的危害。其原因可追究到多个方面: 一是有些设计人员防火安全素质偏低, 导致不少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考虑不周而产生问题; 二是施工单位控制施工质量措施不力甚至偷工减料; 三是修建过程中甲方擅自更改防火设计乃至削减、取消一些消防设施。或者, 为降低造价而选用价廉质劣的消防产品; 四是建成后被改变使用功能或违规装修, 致使原有防火设计被任意改动或遭到破坏; 五是建成后急于开业营利, 未经消防验收便投入使用, 以致存在的消防问题得不到整改; 六是大楼管理忽视消防, 而保养维修又不及时, 致使一些消防设备形同虚设。以上的多种情况, 都将构成消防隐患。 高层建筑在19 世纪末诞生以来, 有过许多辉煌的成就, 但也经历了不少灾难, 在难以计数的大火灾中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 如日本千日酒家、巴西焦马大楼、韩国大然阁饭店等火灾, 动辄死伤上百人, 经济损失也极为严重。美国世贸双塔的燃烧垮塌, 更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我国高层建筑真正的飞速发展, 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但也遭受了不少火灾事故的侵袭。由我国上世纪末火灾状况可知, 高楼巨厦的灾情相当严重, 早至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湖南燕山酒家、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并对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引言 住宅建筑量多面广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一个内容,是关系到国民居住条件和切身利益的关键工程之一,它的设计水平直接与国家建筑事业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因此,在目前国家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相关部门对住宅建筑设计的问题日益关注重视,尤其是在我国能源、环境危机的局势下,住宅建筑更是需要向着现代化、节能化、绿色生态化等方向发展,以帮助我国缓解能源、环境危机的局面。 一、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1、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为单纯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度,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居住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思考创作、健身、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功能,使各自得到空间享受、视觉享受、质感享受的条件。 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拿套图纸照抄照搬的旧设计手法,应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一二十年不落后,三四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变换居住者,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如采用大开间、轻质隔墙设计理念,除了可以较常用开间方案获得较多的使用面积之外,更重要的是便于临时分隔改造,有利于丰富、美化室内环境,改善室内小气候。目前我国住宅建筑的设计正在向大开间、轻质隔墙方面发展。 二、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住宅建筑的设计是住宅建设中的一个首要的关键环节,因此人们高度重视住宅建筑的设计水平,以期能够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住宅建筑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片面追求住宅建筑美、奇、怪及奢华高档,忽视其经济性、舒适性 建筑设计的适用性、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二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建筑设计中要同时达到的其中两个目标,但是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设计者往往偏重住宅建筑造型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其经济性、舒适性,从而出现住宅建筑成本大幅增加且舒适性较差的问题,如某高层住宅楼,为追求立面效果,用玻璃幕墙将阳台、起居室等加以封闭,既不利于使用,又造成巨大浪费。 2、忽视住宅建筑的节能环保性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谈城市建筑设计的和谐性 摘要:多因素都迫使在建筑设计种考虑与人、环境和城市整体和谐。和谐成为了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与人的和谐,体现在人的使用舒适和审美等方面;与环境的和谐,要强调尽可能的因地制宜,又要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利益都是相同的。本文从以上方面出发,对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和谐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建筑;和谐;环境;绿色设计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建设特别是建筑物的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多种方面的因素都迫使在建筑设计中不但考虑建设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使居住者及使用者更加舒适、方便,与周围的环境及城市整体更和谐的相处。和谐显然成了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便以此为基础,探讨城市建筑在世界过程中的和谐性。

1 以人为本——建筑与人的和谐 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更加集中,提倡建筑与人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和谐的基础和重点。现有的城市建筑中绝大部分是高耗能的建筑,据调查,新建、改建建筑中超过90%的使用者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态建筑综合症或与建筑有关的病症。这就需要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心理,体现以人为本,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人的使用体验[1-3]。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体现。 1.1 强调人使用舒适性的建筑设计 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住宅楼、办公楼等满足人群长时间生活、工作需要的建筑,这类建筑往往不需要标新立异,特别强调其功能性。采光和通风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是直接影响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得到特别强调。此外,功能性建筑还更多的强调内部设计而不是外观,走廊、过道、楼梯、电梯的设计应处处体现人性化和方便性。 1.2 强调人欣赏艺术感的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建筑设计论文 地震反应在高层建筑复杂结构设计中的分析摘要:某办公楼是结构体系复杂的大型建筑,在整个结构方案中为了满足建筑上的需求,经过了3次竖向转换。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应用国际通用软件ANSYS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反应谱及动力时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规律,以便同类建筑参考。同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复杂结构;地震反应;动力特性;时程分析 引言 现代建筑无论是在建筑形式还是在建筑结构体系上均有很大变化和创新,高层建筑的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化,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竖向体型日趋复杂,这些趋势和变化对建筑物的抗侧力体系和建筑功能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超限高层,对结构的抗震要求尤为严格。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平面规则、对称的正四边形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楼盖体系。因建筑设计的需要,建筑四周边得柱子没有垂直连续,而是在1-3层、20层中断,柱位向内偏移6.4米,结构方案采用的是在4层、19层、20层21层设置转换桁架,桁架高度同楼层高,通过一对一连接得斜柱,把不在同一轴线的竖向柱子连接起来,形成重力荷载的一个连续的传递链接,使竖向荷载传力途径有转折,但不中断。主要的抗侧构件核

心筒混凝土墙沿高度连续不中断,设计采用加厚核心筒四周边剪力墙至600mm厚,保证其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并承担大部分水平力和倾覆力矩。 建筑总层数28层,地下三层,地面以上建筑总高度99.88米。1-2层、4-19层和20-26层层高3.6m、三层层高5.7m,二十层层高6.4m。透视图如图1,结构平面如图2。 1.1 本结构的特点 本结构为了满足建筑上的需求,建筑上有两次转换,第一次是在第四层,一到三层的平面布置一样,第四层往外悬挑6.4米,第一次空间的外拓,这里的转换见剖面图3,用的桁架斜撑来实现转换。第二次转换是20层,进行了内缩,回到了三层的平面布置,第三次转换是21层,又往外悬挑了6.4米,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转换也是用的桁架斜撑来实现的。 本结构的特点就是,竖向上变化比较大,悬挑跨度大,是抗震的难点,抗震的要点是四层到二十层,这次桁架斜撑的转换的节点受力很大,地震作用下斜撑的受力值得关注,四层平面的力也是很大,剪力墙的侧向节点的力很大。第二次转换的时候的层高较大,层高为6.4米,转换层的节点的合理受力是个设计难点。 2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单元采用beam188和shell63,其中梁和柱子用beam188,楼板和剪力墙用shell63。特征值分析方法用的block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1高层住宅小区的整体户型设计 1.1管网的架设设计 高层住宅小区,因为绝对高度比较高,所以其排水以及供电的管网设计方面存有着比较大的难度,管网设计规划不科学,往往会导致高层住宅小区的排水不顺畅,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秩序。首先,在高层住宅小区的管网设计与架设的过程当中,厨房与卫生间这些需要经常用水的地方的管道设计,应该采用竖向管道,并设置集中的管道井,同时在竖向管道的操作后台设置宽度为1m的管线区。此外,因为高层住宅小区的的层数一般都比较多,如果当管道出现堵塞或是漏水问题的时候,往往需求到下一层里面去实行维修,这在很大水准上,对下一层住户造成了不便与影响,所以,在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尽量将所有的管道都集中安装在同一层楼里,合理部署,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本层内实行维修,提升了维修的效率,也降低了对其余住户的影响。 1.2人性化设计,注重居住质量 据调查,愿意居住在较高层数的人们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3%,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楼层的层数越高,意味着居住质量也就越高,居住环境也就越舒适。事实上,楼层的高低与居住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层住宅小区因为层数比较高,所以在实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要注意住宅的采光问题,根据现场的现实情况,合理安排窗口以及门口的朝向,保证日常的采光能够满足住户的要求;最后,要注意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楼层数高,尤其是在阳光猛烈的天气里,楼层会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导致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考虑比如安装隔热板等方法,落实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994359.html,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一、住宅建筑设计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 《广东科技》.2012年3期.刘景初. [2].住宅建筑设计对绿色施工的影响研究. 《施工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21期.郭宏.史秀清.程志. [3].关于住宅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探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1期.肖玉阳. [4].浅议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21期.霍建顺. [5].探究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3期.吴飞勇. [6].节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江西建材》.2015年5期.董玮. [7].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22期.李秀颖. [8].探析住宅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思考.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3期.杨晶. [9].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中外企业家》.2015年21期.杨卜一. [10].全面提高居住建筑的质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2年1期.朱莉蓉. 二、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8 作者:李玉娟.建筑技术科学重庆大学2008(学位年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1994359.html, [2].大众传媒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以重庆为例. 作者:连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重庆大学2010(学位年度) [3].基于地板送风系统原理的送风系统与住宅建筑设计的集成研究. 作者:刘思捷.建筑与土木工程华中科技大学2011(学位年度) [4].中国传统庭院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被引次数:4 作者:段晓娜.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天津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李星魁.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天津大学2006(学位年度) [6].住宅智能化设计与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张彦艳.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学位年度) [7].重庆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与气候.被引次数:31 作者:王莺.建筑技术科学重庆大学2003(学位年度) [8].冀中南城镇住宅建筑设计绿色化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肖文静.建筑技术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学位年度) [9].扬州地区住宅的发展脉络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B04). 作者:张春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同济大学2010(学位年度) [10].豫西北地区新农村规划与住宅设计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王兴军.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长安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相关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Tailoringafutureoverheatingrisktoolforexistingbuildingdesignpr acticeindomesticandnondomesticsectors. MGulDPJenkinsSPatidarPFGBanfillGMenziesGGibson 《Buildingservicesengineeringresearch&technology:BSER&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 [2]Liquidfilledsolarglazingdesignforbuoyantwaterflow. TinTaiChowChunyingLi《Buildingandenviron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Feb. [3]Designingdomesticbuildingsforfuturesummers:Attitudesandopinion sofbuildingprofessionals.

建筑抗震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小议建筑抗震设计 [摘要] 今年“3·11”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之一,但即使在经历了如此强烈的灾害之后,我们看到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和建筑损失并不是十分严重,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建筑抗震设计的关注。本文针对建筑抗震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建筑设计抗震设计 自从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就对城市建筑和抗震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如果严格按照防震标准设计施工,大部分建筑应该能抵挡一些震级较强的地震。但经历了汶川地震后,我们看到仍然有大量没有达标的建筑物倒塌。日本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他们所有的建筑都具有较强的抗震功能,在结构上多采取框架钢结构及木质结构。在日本地震后的废墟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不少保留完好的建筑,倒塌后的房屋也没有太多建筑垃圾,便于震后的重建工作,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从总体上起着直接的控制主导作用。结构设计很难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修改,建筑设计定了,结构设计原则上只能是服从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如果建筑师能在建筑方案、初步设计阶段中较好地考虑抗震的要求,则结构工程师就可以对结构构件系统进行合理的布

置,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以及相应产生的地震作用和结构受力与变形比较均匀协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震承载力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如果建筑师提供的建筑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抗震要求,那就会给结构的抗震设计带来较多困难,使结构的抗震布置和设计受到建筑布置的限制,甚至造成设计的不合理。有时为了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得不增大构件的截面或配筋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对整个建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主体的空间形状的设计。震害表明,许多平面形状复杂,如平面上的外凸和凹进、侧翼的过多伸悬、不对称的侧翼布置等在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唐山地震就有不少这样的震例。平面形状简单规则的建筑在地震中未出现较重的破坏,有的甚至保持完好无损。沿高度立体空间形状上的复杂和不规则在地震时都会造成震害。特别是在建筑结构刚度发生突变的部位更易产生破坏。因此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规则;在平面形状上,矩形、圆形、扇形、方形等对抗震来说都是较好的体型。尽可能少做外凸和内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