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软件测试的流程图

公司中软件测试的流程图
公司中软件测试的流程图

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这是每个企业办理者都在研究的发展方向。加强作业流程建设,能够减少或许消除无效劳动,然后节约作业时间,提升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不仅是企业,就个人

来讲,假如能正确使用好流程图,优化自己的作业流程,也能够极大的进步自己的作业效率,能够

说几乎一切的高效人士都是优异的流程图使用者。

亿图图示是一款专业绘制流程图的软件,可以轻松绘制出多种流程图,如事件流程图、数据流

程图、业务流程图和工作流程图等等。并且作为国产软件,无论设计和功能上都比较贴合国人的使

用习惯,它丰富的模板功能,简洁的页面设计,是众多使用者一i直支持它的原因。通过与同类型Visio作对比,更能突出亿图图示的特点。

用亿图软件轻松绘制工业流程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绘制工业流程图工具选择很重要。小编以常用的亿图图示为例,给大家展示一下绘制工业流程图的步骤。

首先新建流程图,选择“工作流程图模板”中所需要的例子“双击”,跳转到画布页面。我们很容易发现画布周边的菜单栏、符号库和工具栏。如果需要在模板上修改不同类型图形,可以选中图形,点击“开始”、“编辑”、“替换形状”即可。

修改连接线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点击“页面布局”、“主题”、“连接线”,当然还可以自己创作独特的连接线主题风格。双击图形、符号即可编辑文本,点击页面空白区域或者按ESC键实现快速输入文本。

亿图图示作为国产软件,对于中文用户来说,不管是页面设计和软件操作来说都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它包含丰富的流程图符号,轻松连接图形,实现智能绘图;可同时支持在Windows、Mac以及Linux上使用,满足跨平台高效办公;支持Word、Excel、PowerPoint多种格式导入文件,同时支持导出文件如GIF、JPEG、PNG、BMP、PDF、Html之外,还可以导出Visio所不支持的格式,如PS&EPS 。

软件测试流程图案例

软件测试流程图案例 在线购物场景测试: 第一步: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第二步:确定场景 场景流的组合场景1—成功购物基本流场景2---账号不存在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账号或密码错误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余额不足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账号没有钱基本流备选流4 第三步:设计用例(v:有效;I:无效;n/a:不相干) 输入用例场景/条件预期结果编号账号密码余额 1:成功购物成功购物 1 V V V 2:账号不存在提示账号不存在 2 I n/a n/a 3:账号或密码错误(账提示账号或密码错误,返回到3 V I n/a 号正确,密码错误) 基本流步骤3 3:账号或密码错误(账提示账号或密码错误,返回到4 I V n/a 号错误,密码正确) 基本流步骤3 提示账号余额不足请充值,充4:余额不足 5 V V I 值后返回到基本流步骤4 提示用户绑定银行卡或充值,5:账号没有钱 6 V V I 充值后返回到基本流步骤4

第四步:设计数据,填入用例表(前置条件:所购商品价格150元) 假设Sue是注册用户,密码1s2,余额200; Jim未注册用户; Sun是注册用户,密码1234; Van是注册用户,密码1v2,账号余额1; Tom是注册用户,密码123,余额为0; 用例输入场景/条件预期结果编号账号密码余额 1:成功购物成功购物 1 Sue 1s2 200 2:账号不存在提示账号不存在 2 Jim -- -- 3:账号或密码错误(账提示账号或密码错误,返回3 Sun 12345678 -- 号正确,密码错误) 到基本流步骤3 3:账号或密码错误(账提示账号或密码错误,返回4 Sunny 1234 -- 号错误,密码正确) 到基本流步骤3 提示账号余额不足请充值,4:余额不足 5 Van 1v2 1 充值后返回到基本流步骤4 课堂练习:旅馆住宿系统房间网上预订业务 ? 需求:游客访问网站进行网上房间预订操作,选择合适的房间后,进行在线预订; 此时,需使用个人账号登录系统;待登录成功后,进行订金支付(订金额为1天的 房款);支付成功后,生成房间预订单,完成整个房间预订流程。 ? 前置条件: ? 房间类型:标准间(100元/天)、单人间(200元/天)、双人间(300元/天) ? 单人间已住满,其他房间有空余;

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一: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1.熟悉需求 2.需求评审(测试人员,开发,需求参与) 剔除需求中不合理的部分和一些无法实现的部分,有异议的地方,描述不清楚的地方。 3.编写测试计划 4.测试计划评审 5.测试分析 6.测试分析评审(交叉评审) 7.设计测试用例 8.编写测试用例 9.测试用例评审 10.冒烟测试 11.运行测试用例 12.提交BUG 13.回归测试 14.编写测试报告 二:什么是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功基本功能检查。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三:什么是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自动回归测试将大幅降低系统测试、维护升级等阶段的成本。 回归测试包括两部分:函数本身的测试、其他代码的测试。在对被修改的函数重新测试。如果函数的设计功能没有变化,直接运行函数测试就可以了。如果修改了设计功能,则要根据增减的功能点,增加或删除测试用例。另外,还要完成白盒覆盖。 函数代码的修改可能导致调用该函数的代码产生错误,所以需要测试其他代码。如果函数是私有函数并且未涉及到全局变量,应运行类测试,否则应运行工程测试。在函数列表中选择类测试或工程测试,编译运行测试工程,即可执行对其他代码的回归测试。 四:测试报告包含的内容

软件测试填空题

1、软件质量工程包括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规划和软件质量控制三大方面。 2、McCall模型产品修改纬度的质量因素有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 3、面向对象模型不同于其他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组件的密集重用。 4、有两种同行评审方法学:审查和走查。 5、RMA可以划分成三组类别内部风险管理措施,分包风险管理措施,顾客风险管理措施 6、支持性质量手段有模板和检查表。 7、依据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其他阶段,软件质量度量划分为软件过程度量和软件产品度量。 8、软件配置发布的版本有基线版本、中间版本、修订版本。 9、SQA标准被划分成软件质量管理标准和软件项目过程标准两类。 10、软件缺陷的固有特征有软件缺陷的固有性、软件缺陷的敏感性、软件缺陷的感染性。 11、McCall模型划分了软件运行、软件转移、软件修改三个纬度的11个软件质量因素。 12、螺旋模型任何一次迭代都可划分为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和化解、工程和顾客评估四个项限。 13、依据合同评审的目标对合同评审主题进行分类为建议草案评审主题和合同草案评审主题两种类型。 14、典型的版本方针包括严格-单一活动版本方针、多版本方针。 15、软件对属于各种质量因素的需求的符合性是由软件质量度量来测量的。 16、CAPA过程的成功运行包含如下活动: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的建立、改进方法的执行、跟踪。 17、常见的软件配置演化模型有线性演化模型和树演化模型。 18、软件更改的质量保证工作需要每个更改的SCI的质量保证和整个新软件系统版本的质量保证两个级别的活动。 19、从内容和重点上我们可以把质量管理标准划分成认证标准和评估标准两种类型。 20、测试人员、 SQA单位是SQA专职人员。 21、CMM内容包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可优化级五个等级。 22、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包括面向产品的软件开发和面向过程的软件维护两大方面。 23、开发生命周期阶段SQA部件可以划分成三类:评审、专家观点、软件测试、软件维护SQA部件和由第三方/分包商使用的SQA部件。 24、版本方针和更改方针是维护方针的主要组成。 25、外部参与方可被分类为分包商、COTS软件和重用软件模块的供货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及要求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软件测试基础要点总结

软件测试基础要点总结 软件测试基础要点总结 从宏观的角度讲,软件测试过程一般可划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几个主要测试阶段。 1.测试计划注意事项 1.测试计划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根据项目特点、公司实际情况来编制,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2.测试计划一旦制定下来,并不就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软件需求、软件开发、人员流动等发生变化,测试计划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测试要求.3.测试计划要能从宏观上反映项目的测试任务、测试阶段、资源需求等,不一定要太过详细.测试原则 ①应尽早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②测试用例中,不仅要选择合理的输入数据,还要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③在开发各阶段应事先分别制定出相应的测试计划,在测试开始后应严格执行,防止随意性。④对发现错误较多的程序模块,应进行重点测试。⑤避免程序员测试自己的程序。 ⑥用穷举测试是不现实的,一般通过设计测试用例,充分覆盖所有条件或所有语句即可。⑦长期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有关的分析报告。 2.测试用例文档 测试用例文档通常是由简介和测试用例两部分组成:

简介部分编制了测试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术语、参考文档等,这个与测试计划是一致的。 测试用例部分逐一列出各个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Test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测试用例部分 测试用例通常包含的信息:用例标识和用例名称内容描述前提条件执行步骤预期结果评价准则 用例设计人员和设计时间用例执行人员和执行时间其它内容3.软件缺陷 缺陷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在功能的失效方面,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主要类型有:①软件没有实现产品规格说明所要求的功能模块软件中;②出现了产品规格说明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③软件实现了产品规格说明没有提到的功能模块; ④软件没有实现虽然产品规格说明没有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⑤软件难以理解,不容易使用,运行缓慢,或从测试员的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测试用例:以计算器为例 ①计算器的产品规格说明定应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如果按下加法键,没什么反应,就是第一种类型的缺陷;若计算结果出错,也是第一种类型的缺陷。②产品规格说明书还可能规定计算器不会死机,或者停止反应。如果随意敲键盘导致计算器停止接受输入,这就是第二种类型的缺陷。 ③如果使用计算器进行测试,发现除了加、减、乘、除之外还可以求平方根,但是产品规格说明没有提及这一功能模块。这是第三种类型的缺陷④在测试计算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软件测试流程规划 一、引言 本文档规范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整体流程,明确了软件测试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各阶段中的负责人、具体工作内容和必需的输入输出文档。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各测试阶段需要的测试工具、测试点和测试步骤,并提供了各类测试文档的参考模板。 二、测试流程概述 1、流程介绍 一般来讲,软件测试是伴随着项目的立项而开始的。也就是说,软件项目一旦确立,测试工作也就开始了。在测试的过程中,前后要经过以下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BUG回归测试—>测试总结—>软件发布 对于以上流程环节,一般而言,需求分析属于需求分析人员的工作范畴,环境搭建、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回归测试等属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范畴,测试负责人负责制定测试计划以及对各个环节的跟踪、实施、管理等。 2、流程图 功能测试 项目开始 需求阶段 测试计划 测试阶段 性能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 接口测试 测试总结 软件发布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于需求的收集、分析以及评估。 1.由需求分析人员统一收集需求,并整理成文档格式转发给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 2.项目经理召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和需求分析人员进行会议讨论,了解具体每个需求的实际含义,并且明确各需求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3.小组会议讨论,确定最终实现的需求和功能点,并整理出重点需求; 4.项目经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编写需求说明,并且再次召集小组开会讨论,对需求说明进行修复、完善,并最终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负责人:项目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说明文档 输出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四、测试计划阶段 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是对测试全过程的组织、资源、原则等进行规定和约束,并制定测试全过程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时间进度安排,并提出对各项任务的评估、风险分析和管理需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测试计划是从管理角度对整个测试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 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概述(介绍项目测试的范围、目的以及组织形式) 2.测试进度(测试时间周期的安排) 3.测试策略(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 4.需求跟踪(确定系统测试项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5.测试通过失败标准(指明测试何时通过何时结束) 6.测试挂起恢复标准(指明当测试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测试活动挂起以及恢复的标准) 7.资源分配(工作量的统计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 8.应交付测试工作产品(明确测试需要提交的各类工作文档) 9.风险评估(预估测试存在的风险) 测试经理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发布时间以及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完成后提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组织讨论会,连同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以及各模块负责人,对测试计划进行评审并确定。 负责人:测试经理 输入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计划》 输出文档:《软件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软件工程--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测试是为了验证该软件以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需求。 2、(√)发现错误多的程序模块,残留在模块中的错误也多。 3、(×)白盒测试法是根据程序的功能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4、(×)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5、(√)确定测试计划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制定的。 6、(√)集成测试计划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制定的。 7、(√)单元测试是在编码阶段完成的。 8、(√)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承担。 9、(√)为了提高软件的测试效率,测试工作需要有测试工具的支持。 10、(×)在做程序的单元测试时,桩模块比驱动模块容易编写。 二、选择题 1、测试用例是专门为了发现软件错误而设计的一组或多组数据,它由(C)组成。 A、测试输入数据 B、预期的测试输出数据 C、测试输入与预期的输出数据 D、按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数据 2、测试和调试最大的不同在于(A)。 A、操作者的心理状态不同 B、它们的行为取向不同 C、使用的工具不同 D、运用的方法不同 3、一个成功的测试是(B)。 A、发现错误 B、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 C、没有发现错误 D、证明发现不了错误 4、白盒法和黑盒法最大的不同在于(A)。 A、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不同 B、测试的任务不同 C、应用的测试阶段不同 D、基于的知识集不同

5、单元测试阶段主要涉及(D)的文档。 A、需求设计 B、编码和详细设计 C、详细设计 D、概要设计 6、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A)。 A、确认测试 B、集成测试 C、验证测试 D、验收测试 7、软件调试的目的是(B)。 A、发现错误 B、改正错误 C、改善软件的性能 D、挖掘软件的潜能 8、进行软件测试的目的是(A)。 A、尽可能多地找出软件中的错误 B、缩短软件的开发时间 C、减少软件的维护成本 D、证明程序没有缺陷 9、选择一个适当的测试用例,用于测试下面的程序,能达到判定覆盖的是(C)。 A、B、 C、 D、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图

软件开发与测试配合工作流程

XXX软件股份质量部 目录 1.简介 (4) 2.适用围 (5) 3.术语、名词定义 (5) 3.1 送测软件 (5) 3.2 开发文档 (5) 3.3 测试文档 (6) 3.4 被测程序 (6)

3.5 送测单 (6) 3.6 BUG单 (6) 3.7 测试循环 (7) 4.参考文献 (7) 5.测试与开发的配合 (7) 5.1 文档和软件保存目录 (8) 5.2 辅助工具的使用 (9) 5.2.1 辅助测试系统1.0 (9) 5.2.2 SourceSafe6.0 (10) 5.3 开发与测试配合的流程 (11) 6 . 送测单 (12) 6.1送测单的填写 (13) 6.2 工作流程 (15) 7 .BUG单 (16) 7.1 BUG单的填写 (17) 7.2 工作流程 (19) 8 .测试阶段的结束 (19) 9 . 备注 (20) 9.1 开发阶段与测试阶段 (20) 9.2 待测模块的组合与测试原则 (21) 9.3 BUG的分类评级原则 (21) 9.4 国标中有关BUG数量的描述 (23)

9.5 测试阶段的划分 (23) 1.简介 本流程文件旨在规定一个简单的可使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的编码阶段相互配合工作的工作流程,其中包括测试与开发的配合、送测单和BUG单的填写、测试循环的结束等部分。开发阶段与测试循环的关系、测试模块的组合与测试原则、BUG的分类评级原则等也在本流程文件中有相关的描述。 鉴于公司的技术要求,目前质量部的测试人员不仅要完成黑盒测试工作,而且还要进行白盒测试中的“代码走查”工作。其它的白盒测试工作,目前还不在测试人员的工作职责之。 由于公司已经为质量管理部开发完成“辅助测试系统1.0”,因此本测试流程的制定就建立在辅助测试系统之上,如果辅助测试系统有了新的版本,质量部将根据其变化适当调整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基础习题及答案范文

1、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或者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和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并且不执行其不应该有的操作。 2、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什么? 是想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通过修正各种错误和缺陷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发布后由于潜在的软件错误和缺陷造成的隐患所带来的商业风险。 3、简单描述一下软件测试的原则? 所有的软件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作为测试者的座右铭 Good Enough原则 质量第一 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有据可依 尽量避免软件测试的随意性,要有预期结果 重视回归测试 妥善保存一切测试过程文档 4、软件测试中验证和确认的区别? Verfication 验证: 是保证软件正确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目的是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成果满足上一个阶段设定的目标。 Validation 确认: 是保证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 目的是在软件开发后保证与用户需求符合 5、软件测试按照测试的基本策略可分为哪两种并加以详细说明?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指基于一个应用代码的内部逻辑知识,即基于覆盖全部代码、分支、路径、条件的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指不基于内部设计和代码的任何知识,而基于需求和功能性的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6、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需要进行哪几项测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中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的测试,如一个模块、一个过程等等。它是软件动态测试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目的是检验软件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性。因为单元测试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一般应由程序员而非测试员来完成,往往需要开发测试驱动模块和桩模块来辅助完成单元测试。因此应用系统有一个设计很好的体系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软件单元的正确性是相对于该单元的规约而言的。因此,单元测试以被测试单位的规约为基准。单元测试的主要方法有控制流测试、数据流测试、排错测试、分域测试等等。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在软件系统集成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它根据集成测试计划,一边将模块或其他软件单位组合成越来越大的系统,一边运行该系统,以分析所组成的系统是否正确,各组成部分是否合拍。集成测试的策略主要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对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进行彻底的测试,以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性能等满足其规约所指定的要求,检查软件的行为和输出是否正确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它被称为测试的“先知者问题”。因此,系统测试应该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其输入、输出和其他动态运行行为应该与软件规约进行对比。软件系统测试方法很多,主要有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随机测试等等。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旨在向软件的购买者展示该软件系统满足其用户的需求。它的测试数据通常是系统测试的测试数据的子集。所不同的是,验收测试常常有软件系统的购买者代表在现场,甚至是在软件安装使用的现场。这是软件在投入使用之前的最后测试。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第09章: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九章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 一、知识架构 二、要点扫描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1.识记:(1)系统运行管理(2)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3)信息中心。 2.领会:(1)系统的运行管理机构(2)信息中心的组成和职责 (二)信息系统的评价 1.识记:(1)功能评价(2)性能评价(3)经济效果评价(4)安装后评价(5)系统性能评价 2.领会:(1)系统评价的目的(2)系统评价的主要指标(3)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识记:(1)系统可靠性(2)冗余技术和容错技术(3)负荷分布技术(4)信息系统的安全性(5)主要的安全管理措施(6)网络安全 2.领会:(1)系统安全目标(2)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3)安全管理的原则(4)用户的安全管理(5)数据加密和信息隐藏 3.简单应用:分析针对数据库系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4.综合应用:小型案例分析 (四)系统维护 1.识记:(1)系统维护的理由(2)系统维护的主要类型(3)软件维护的工作流程(4)系统维护的工作流程(5)外包的效益 2.领会:(1)应用软件的维护内容(2)系统维护外包的利弊

(五)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与审计 1.识记:(1)CIO的职责(2)运行管理制度(3)服务管理制度(4)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2.领会:(1)建立系统运行和服务管理制度的意义(2)主要的运行管理制度(3)主要的服务管理制度(4)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 三、内容详解 9.1 【识记】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P292 9.1.1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 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识记】:使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持续可靠的业务支持和管理决策服务。 【识记】管理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运行管理机构(谁管理维护) 企业中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需要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协调、服务支持和管理控制,它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机构,也可以是接受企业委托的外部机构。企业内部的相应机构在本书中称为信息中心。企业信息中心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方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1) 集中式是指将所有信息资源的规划、配置、协调、控制和管理权全部集中于统一的信息中心,企业任何一个部门的信息资源需求都由信息中心负责提供。 优点是:统一的、集中的、专业化的资源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企业全部信息资源的协调和平衡;系统具有整体性,有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和操作规范,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控制。 (2) 分散式的极端形式是将信息资源分别置于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信息系统开发活动、开发人员、数据存储都采取分散的形式。 优点是:能满足各部门内部的信息需求,各部门对信息资源的控制,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 (3) 相互结合 2. 制定运行管理制度(怎么管理维护) 系统操作和使用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3. 系统日常运行服务及管理(管理维护什么) 运行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1)数据收集与维护 (2)例行信息处理 (3)系统运行与维护 (4)系统的安全管理 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规范、详细和完备的记录,是运行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记录内容主要包括:①工作的数量信息;②工作的效率信息;③系统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④系统的维护修改情况;⑤系统的故障情况。 4. 系统评价及维护(管理维护怎样) 系统评价及维护是系统可靠持续服务的保证。 9.1.2 【领会】系统运行管理机构P295 1. 【识记】信息中心P295 信息中心是企业中支持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承担信息化工具支持服务的职能机构。

软件测试标准和测试用例汇总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 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 编写单元测试用例 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 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审核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 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 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测试总结 复测 测试报告复测 测试用例复测 三、开发—测试流程

项目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项目软件流程与测试规范XXXX测试组 XXX

目录 一、项目软件流程与测试人员工作范围 (4) 1、项目软件流程阶段 (4) 2、测试人员工作范围 (4) 3、相关名词解释 (4) 二、业务需求阶段 (5) 1、考核指标 (5) 2、本阶段工作流程 (5) 3、本阶段具体做法 (5) 4、参考经验 (5) 三、业务需求与验收测试设计 (6) 1、考核指标 (6) 2、本阶段工作流程 (6) 3、本阶段具体做法 (6) 4、参考经验 (6) 四、业务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6) 1、考核指标 (6) 2、本阶段工作流程 (6) 3、本阶段具体做法 (7) 4、参考经验 (7) 五、需求理解、系统设计与确认、系统测试设计 (7) 1、考核指标 (7) 2、本阶段工作流程 (7) 3、本阶段具体做法 (7) 4、参考经验 (7) 六、概要设计 (8) 1、考核指标 (8) 2、本阶段工作流程 (8) 3、本阶段具体做法 (8) 4、参考经验 (8) 七、概要设计与集成测试设计 (9) 1、考核指标 (9) 2、本阶段工作流程 (9) 3、本阶段具体做法 (9) 4、参考经验 (9) 八、详细设计阶段 (11) 1、考核指标 (11)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1)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1) 4、参考经验 (11) 九、详细设计与单元测试设计 (11) 1、考核指标 (11)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1)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1) 4、参考经验 (12) 十、单元测试 (12) 1、考核指标 (12)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2)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2) 4、参考经验 (12) 十一、集成 (12) 1、考核指标 (12)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2)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2) 4、参考经验 (13) 十二、集成测试 (13) 1、考核指标 (13)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3)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3) 4、参考经验 (14) 十三、实施阶段 (16) 1、考核指标 (16)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6)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6) 4、参考经验 (16) 十四、确认测试与系统测试 (17) 1、考核指标 (17)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7)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7) 4、参考经验 (17) 十五、交付 (17) 1、考核指标 (17)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7)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8) 4、参考经验 (18) 十六、验收测试阶段 (18) 1、考核指标 (18) 2、本阶段工作流程 (18) 3、本阶段具体做法 (18) 4、参考经验 (18)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最全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整体的流程图 1.详细的流程执行 1.1 计划与设计阶段 整体流程图

1.1.1 立项会议 由高层主管立项会议,会议主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确定项目经理及项目测试组长。 1.1.2 需求评审 注:1.需求定义基本完成,此时应在评审会议召开之前发给测试团队,预留时间给测试相关人员熟悉、理解。 2.测试部参与人员由测试部经理指定,主要由测试组长、测试设计等人员组成(还应包括配置管理人员、质量保证人员)。

1.1.3 测试工作启动 注:在正式测试任务下达前,开发团队应在项目(产品)开发计划完成后及时向测试团队下达预通知,告之较为确切的测试日期,提供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部门经理和测试组长组建测试小组,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人力、时间安排、测试环境等其它资源。测试小组成员可预先熟悉必要的项目(产品)资料。 1.1.4 测试设计阶段 1.1.4.1 设计测试计划 注:针对需求分析文档和项目开发计划文档测试完成后,测试组需要编写测试计划文档、制定测试测略及预估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并设计出合理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1.1.4.2 设计测试用例 注: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1.1.4. 2.1设计测试用例的常用方法 a.等价划分法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b.边界值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 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所包含的边界检验有几种类型:数字、字符、位置、重量、大小、速度、方位、尺寸、空间等。 相应地,以上类型的边界值应该在:最大/最小、首位/末位、上/下、最快/最慢、最高/最低、最短/最长、空/满等情况下。 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在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和最大值处取输入变量值,记为:min、min+、nom、 max-、max考虑到健壮性测试,还可以加一个略大于最大值max+, 以及一个略小于最小值min-的值。 举例说明:例如要求0 < X<5,在编写用例时需考虑到以下几种 情况: ?x=0的情况 ?x=5的情况 ?x=-1的情况 ?输入一个X大于5的值,例如输入X=6 c.错误推断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 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思路:分析程序中最易出错的场景和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 计测试用例,需要完成的前提条件如下: ●深度熟悉被测系统的业务、需求。 ●对被测系统或类似系统之前的缺陷分布情况进行过系统的分析。 包括功能缺陷,数据缺陷,接口缺陷和界面缺陷等等。 举例说明: 聊天窗口功能 ?输入特殊字符(全角,半角)后,窗口是否能够正常显示 ?输入空格,是否能够过滤,是否会算入长度计算 ?输入html字符 ?输入脚本语言函数 ?在需要密码验证,或者需要二次输入确认的地方,通过复制粘贴第一次的输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

软件测试怎么测试 谈软件测试常用方法和测试流程

摘要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测试的方法可分为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人工测试包括个人复查、走查和会审,机器测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软件测试虽然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但在实际工作中,测试的流程主要包含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四个阶段。 关键词软件测试;白盒;黑盒;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一、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开发出功能更强大更便于用户使用的软件产品,二是生成规模庞大的程序代码和文档,这也必然导致更大规模的软件测试和维护工作。因此,规范化的软件测试势在必行。规范化不只是测试的需求(有效代码量、结构/逻辑的复杂性、高性能/高精确性/高可靠性需求)和消耗资源(人力/时间/测试频度)规模化,更要求在面对规模庞大的软件测试需求,在合理的资源消耗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测试。 下图描述的是常用的一些测试方法

1、人工测试的方法 (1)个人复查 个人复查是指程序员自行设计测试用例,对源代码、详细设计进行仔细检查,并记录错误、不足之处等。个人复查主要包括检查变量的正确性、检查标号的正确性、检查子程序、宏、函数、常量检查、标准检查、风格检查、比较控制流、选择、激活路径、对照详细说明书,阅读源代码和补充文档等方面的测试内容。 (2)走查 走查是指测试人员先阅读相应的文档和源代码,然后人工将测试数据输入被测试程序,并在纸上跟踪监视程序的执行情况,人工沿着程序的逻辑走查运行一遍,跟踪走查运行的进程来发现程序的错误。走查的具体测试内容包括模块特性、模块接口、模块的对外输入或输出、局部数据结构、数据计算错误、控制流错误、处理出错和边界测试等方面。 (3)会审 会审是指测试人员在会审前仔细阅读软件的有关资料,根据错误类型清单(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源程序的估计等,并在以后测试中给以丰富补充)填写检测表,提出根据错误类型要提出的问题。会审时,由程序设计人员讲解程序的设计方法,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1.流程的意义 从一个软件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要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应当从流程抓起,规范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这是一个软件企业从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向集成化规范化的大公司迈进的必经之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手段。 软件产品的开发同其它产品(如汽车)的生产有着共同特性,即需要按一定的过程来进行生产。在工业界,流水线生产方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且能够比较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人员被安排在流程的不同位置,最终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样可以防止人员工作间的内耗,极大的提供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其过程来源于成功的实例,因此其最终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过程所设定的范围。软件工程在软件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这个经验并把它应用到了软件开发中,这就形成了软件工程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开发流程。 不管我们做哪件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计划到策略到实现。软件流程就是按照这种思维来定义我们的开发过程,它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以往的成功经验,定义了从需求到最终产品交付的一整套流程。流程告诉我们该怎么一步一步去实现产品,可能会有那些风险,如何去避免风险等等。由于流程来源于成功的经验,因此,按照流程进行开发可以使得我们少走弯路,并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2.测试工作流程图 2.1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说明: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反馈意见可能导致设计文档(需求或数据库)的修改。

2.2计划、用例阶段流程图

2.3单元/集成测试阶段流程图

2.4系统测试阶段流程图

2.5验收测试流程图 说明:验收测试为系统上线前的最后检验,检验方向主要是安装包、安装程序、用户手册、加密设置、基本功能等内容。

软件测试与维护(试卷B)答案==

。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软件测试与维护》试卷B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2. 前2题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第3题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 三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Explain the following concept in your own words.( 25 points/5 points each) W model

2)stub 也有人称为存根程序,用以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模块。桩模块由被测模块调用,它们一般只进行很少的数据处理,例如打印入口和返回,以便于检验被测模块与其下级模块的接口 3)Acceptance Testing 在软件产品完成了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后、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交付测试。 4)Testcase 满足特定目的的测试数据、测试代码、测试规程的集合 是发现软件缺陷的最小测试执行单元 有特殊的书写标准和基本原则 5)software maintenance

软件维护是指软件系统交付使用以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4种类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2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briefly in your own words( 41 points) 1、Briefly describe JUnit framework through drawing its structure graph? (8 points) s 2、Briefly describe the primary tasks of Unit Testing?(6 points) 1、模块接口测试 2、模块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3、模块边界条件测试 4、模块独立执行通路测试 5、模块的各条错误处理通路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