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报道原则

合集下载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

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及其责任【摘要】新闻媒介是舆论监督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主体,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具有采访权、知情权、公开报道权、监督权和批评权、人格权等权利。

当然其同样也负有相应的责任。

笔者认为,只有当权利与义务平衡才能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只有将舆论监督纳入法治化轨道,才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新闻媒介舆论监督权利责任法制化On the right of the news media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opinionSummary:The media is essential in the public opin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opinion of the 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king. It has the right to interview, right, right of publicity, supervision and criticism, personality rights and other rights. Of course it also has a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In my view, only when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media supervision, and only the public opinion into the orbit of rule of law, will contribute to soci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Keywords:mass media supervision rights liability legal system目录摘要、关键词 ------------------------------------------------------------------------------------------------------------------- 1 Summary、Keywords -------------------------------------------------------------------------------------------------------- 2 引言 --------------------------------------------------------------------------------------------------------------------------------- 4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 4二、新闻媒介在新闻舆论监督中享有的权利--------------------------------------------------------------------- 5(一)采访权 -------------------------------------------------------------------------------------------- 5 (二)知情权 -------------------------------------------------------------------------------------------- 6 (三)公开报道权 -------------------------------------------------------------------------------------- 6 (四)监督权和批评权 -------------------------------------------------------------------------------- 7 (五)人格权 -------------------------------------------------------------------------------------------- 7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责任 ------------------------------------------------------------------------------------------------- 8(一)社会责任意识------------------------------------------------------------------------------------ 8 (二)专业责任——真实、客观地报道------------------------------------------------------------ 9 (三)法制责任——防范妨碍司法公正------------------------------------------------------------ 9 (四)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 10 (五)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保护公民的名誉和隐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视台记者编辑笔试题

电视台记者编辑笔试题

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挑战主持人》栏目初选笔试试题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1分,共60分。

)1、我国对中央和省级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的要求是普通话须达到(B)水平。

AA级B 一级甲等C一级乙等D六级2、汉语拼音方案中有(d )个声母。

A20 B 23 C 26 D 213、实行兼容并包教育方针兴办北京大学的教育家是(D)。

A陈寅恪B胡适C叶圣陶D蔡元培4、播音员应掌握的正确呼吸方式是(C )A胸式呼吸B 腹式呼吸C 胸腹联合式呼吸D深层呼吸5、电视三原色是(A)A红绿蓝B黑白红C黄白红D黑红蓝6、新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是(A)。

A齐越B方明C 铁成D曹山7、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北宋中期的古文运动倡导者,古文运动发起于(C)时期。

A北宋B 初唐C中唐D 晚唐8、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是(电子游戏)9、我国近当代致力于研究敦煌学的历史学家是(C)。

A郭沫若B金岳霖C 陈寅恪D 梁启超10、曾主持过《现在请听》和《现在请看》的美国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是(C)。

A克朗凯特B拉里.金C 爱德华.默罗D温弗瑞11、著名的西方美学著作《悲剧的诞生》是(B )的作品,据说他最后疯狂了。

A叔本华B尼采C黑格尔D 凯恩斯12、中国最早的报纸出现在(C)。

A 1895年B 1904年C唐朝D 1958年近代中国历史最早的报纸为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申报》13、一分为二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是(B )的思维。

A唯物主义B 辨证C形而上D形而下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

遍诊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

14、《沧浪诗话》是南朝严羽的一部(A)著作。

A诗歌理论B诗集C杂文集D人物传记15、我国的人民广播是从(B )建立开始的。

A中央人民广播电台B新华广播电台C北京电视台D 上海广播电台16、丑、悲、喜、崇高都属于审美范畴吗?请选择(C)。

A丑不属于B都属于C悲不属于D都不属于18、全国性节目主持人评奖的奖项是(C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1、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要重视建设性监督。

(1)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

(2)要注重科学监督。

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

(3)要依法监督。

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简述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的关系。

新闻报道是客观性的倾向性的统一,二者统一于事实。

(1)事实第一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

体现在: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2)新闻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产生原因是:新闻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头脑加工后反映的产物;(3)二者并不矛盾:倾向性要受到客观性的制约,同时,客观报道并不排拆作者在报道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3、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案件报道的规定。

答:(1)不在自己服务的媒体上发表本人及亲属涉诉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2)案件报道不应影响司法公司和法律判决。

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3)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报道违法犯罪的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时,录音、图像应经过特殊处理,使之不可辨认;不公布其真实姓名,不描述犯罪过程。

4、同期声有何作用?答:第一,能增强画面的现实感和真实感。

第二,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第三,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

5、简述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核心问题。

答:当前新闻改革的三大核心问题:第一,新闻体制改革。

第二,时政报道改革。

第三,党报改革。

6、简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在线交流的意义。

答:这种现象是我们国家政治进步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我们的宪法赋予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力,政府受人民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底线”论析

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底线”论析

记者起了《低保出“猫腻”,村民有质疑》《低保“高压线”,触电就要办》《低保政策好,落实出高招》三个标题,引起了观众看了上篇,还想看下篇的欲望。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创下了较高的收视率,这也是“用心”的结果。

四、从“心”开始,要匠心独运,不负厚望“百事通不如一技精”。

《报告》倡导“弘扬工匠精神”,我们理应心中有目标,干中有激情,手中有绝技,做事求极致,才不负时代厚望。

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策划的栏目、设定的主题、采访的内容、表现的手法,心里要时刻想着受众是“撼”还是“烦”;我们在每一次采访中,对每一行文字的打磨、每一句同期声的筛选、每一个细节的捕捉、每一个画面的剪辑,都要想方设法强化思想的魅力、情怀的感染力。

如果记者不能随时与初心的激情相伴,要想使作品出彩是不可能的,记者的骨子里要充满着想出精品的信念。

身处基层的记者要把新时代涌现出的新事物新现象,融进所拍摄的镜头中,让激情在笔墨中绽放,将泥土的清香、丰收的热度、发展有序的节奏,及时快捷地传送给世人。

实践证明,地市台新闻节目能否得到受众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是否有慧眼匠心、能否切中公众的需求。

结语传播平台、渠道再多,网络再发达,如果不激发“心”的生机,要想使困境有转机、所做的新闻深入人心,那是自欺欺人。

对党的忠心、对人民的爱心、对业务的匠心、对社会的责任心,是我们的天职;舍我其谁的担当,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精神;问题不回避、压力不躲闪、困难不推诿,是我们的心态;善于寻找传播点、共鸣点,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带着真情,扎根基层,创新创优创奇迹,是我们的使命;以感恩之心,回报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土地,是我们的情怀!只要“初心”高照、雄心闯关、匠心执着,就没有什么破不了的困境。

■(作者: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责编:姚少宝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底线”论析○岳振【摘要】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各方利益的关系,坚守政治底线、职业底线、利益底线三条“导向底线”,不能“以身试法”,避免破坏良好的媒体生态。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公布日期】2005.08.05•【字号】宁党办[2005]60号•【施行日期】2005.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党办[2005]60号2005年8月5日)各市、县(区)党委,区党委各部委,区直各厅局委办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党委 (党组),各大型企业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05]11号)和中宣部《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1.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

2.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工作。

二、坚持舆论监督工作的原则要求1.要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央和自治区的中心工作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要服务大局。

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抓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密切关注、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着眼于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保山阳光政务》节目的实践探索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保山阳光政务》节目的实践探索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保山阳光政务》节目的实践探索发布时间:2021-12-30T07:26:12.65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2期作者:刘杨晓[导读] 新传播格局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刘杨晓云南省保山市广播电视台摘要:新传播格局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受众个性化等特点,《保山阳光政务》栏目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不断推动媒体融合,牢牢掌握信息传播制高点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并把栏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窗口,不断提升了广播舆论监督节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及公信力。

关键字:融媒体广播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新闻工作中的一项及其重要工作。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这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办好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根本遵循。

一直以来,广播节目以其良好的互动性、服务性等优势,在传统媒体中担当着舆论监督类节目的主力军,但随着传播技术、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广播这一阵地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让传统广播的舆论监督类节目焕发生机?保山广播电视台的《保山阳光政务》栏目用实践作出了回答。

一、守阵地、讲大局,强化舆论监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众所周知,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代表着民情民意,对社会发展有着很强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舆情越热烈,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更高,也更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快速处置。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应把基本原则具体化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应把基本原则具体化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应把基本原则具体化作者:来源:《今传媒》2016年第04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新闻舆论工作尤其要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与时俱进推动创新,注重把这些基本原则具体化。

把坚持党性原则化为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这就要求党领导的新闻媒体,包括各种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媒体,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

在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坚持党性原则要具体化为各方面的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一个全面的要求,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报刊、新媒体都要讲导向,新闻报道与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都要讲导向,时政新闻与娱乐类、社会类新闻都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与国际新闻报道都要讲导向。

这样的全面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因为任何新闻传播都存在立场的表达、是非的把握,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抛弃基本的社会道德和行为准则。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曾责问“谁是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述事实”。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这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这是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阐述,用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注重新闻的真实性,需要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发扬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这次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新闻基础知识题

新闻基础知识题

简答:1、如何(rúhé)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三原则?答:(1)开展舆论监督要重视(zhòngshì)建设性监督。

舆论监督要善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舆论监督的力度与社会、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

舆论监督效果(xiàoguǒ)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诚信。

(2)开展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

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shìshí)、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度。

舆论监督要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本质有正确的判断,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全面认识,是舆论监督达到正确的平衡。

(3)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

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宣传(xuānchu án)纪律,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定办事。

2、交互电视可以分为哪几种具体形势?答:存储释放式和直接交互式两种:第一种方式没有回传通道,通过广播通道的附加通道传送与内容有关的信息或短片,供收看时交互选择收看或点播;第二种方式的播出端与接收端之间除了广播通道外还有附加的回传通道,用户可以根据发送端提供的业务清单通过用户端的相应设备(如机顶盒)选择相应的服务,发送端在收到相应的选择信息后再向该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如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等。

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四个方面:政治修养、思想修养、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业务能力修养。

(1)政治修养。

在政治上要求高,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

(2)思想修养。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把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根本的思想修养。

(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报道原则发布人
(1)坚持建设性监督。

开展舆论监督,要始终坚持重在建设,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

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抓住那些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监督。

要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着眼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使舆论监督有利于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要出以公心、与人为善,不能感情用事,防止激化矛盾,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敏感问题,要格外注意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

无论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发挥好新闻舆论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2)坚持科学监督。

开展舆论监督,应当有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

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生命,也是舆论监督的生命。

一旦不真实,舆论监督就会失去公信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情况,认真核实报道内容,决不能道听途说、似是而非、断章取义。

真实还有个总体真实与个别真实的问题,总体真实是宏观的真实、普遍的真实,个别真实是单个事件的真实、具体细节的真实。

不能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问题,把局部问题当成全局问题。

要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听取各方面意见,防止偏听偏信、以偏概全。

要摆事实、讲道理,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决不能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真正让被监督声心服口服,使我们的报道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3)坚持依法监督。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依法办事。

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泄露国家秘密,不能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不能殳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舆论监督的手段、方法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获取新闻素材、核实报道内容都要通过合法的途径、程序和正当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

在我们国家,舆论监督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无论是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还是其他各类报刊、互联网站,都要接受法律的约束,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新闻媒体和记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注意在大局下考虑问题、决定取舍,不能“包揽诉讼”、“包打天下”,不能把舆论监督作为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的手段,更不能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谋取个人私利。

新闻媒体什么时候都不能成为独立于党和政府之外的所谓“社会公器”、“第四权力”,我们的记者什么时候都不能成为不受法律约束的“无冕之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