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人大附通州校区初三教学质量提升细化方案

2016-2017人大附通州校区初三教学质量提升细化方案
2016-2017人大附通州校区初三教学质量提升细化方案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初三教学质量提升细化方案

(2016—2017学年度)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

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初三教学质量提升细化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落实通州区教委和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初中教学工作有关意见,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坚持以人大附中“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崇德博学创新求实”的思想,将工作中心聚焦到高效课堂教学上,全力提高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自我加压,拼搏进取,坚持德育为首,狠抓课堂教学及常规管理,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力求全面、稳步提高我校初三教育教学效果。

二、具体目标

1.工作目标:以区教委关于初三教学工作指导方案为依据,加强对初三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毕业教育,狠抓年级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保证初三学生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达到合格毕业;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工作指导,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做好分类分层的学生辅导工作,加强考试研究和复习备考工作的分析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中考的总体优秀率、全学科及格率和总分平均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生源;把握中考招生政策,做好参加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各项

符合在京参考学生(三年学籍、三年社保)。从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不能自主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良好习惯养成不够,家庭教育不当的占比例较高,受家庭学习环境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部分学生家里拆迁之后出现厌学的学生更为突出;另有少部分还存在不会学习,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手机、游戏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的情况。

2.教师方面:

(1)存在的不足分析:

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够认同新的课程理念,可是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受制于种种因素,不能很好的贯彻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少部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读的不够深入,甚至有的教师对于课标置之不理;对2015年中考改革的方向、试题研读不够深入;课堂教学模式还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待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也不是很强。

从考勤情况来看,个别教师个别情况下由于家庭、身体的原因,不能按时到校,偶尔造成对学生进行实时的辅导与监控时间不能保证。

(2)优势分析:

大部分都是从事多年初三教学的老教师,其中区级数学骨干教师1人,区级物理骨干教师1人,区级英语青年骨干教师1人,教师年龄比例适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宽容;总体来看,绝大部分教师珍惜自己的岗位,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干劲十足,对自己的工作毫不放松。

(二)教研、考研方面

1.存在的不足分析

(1)课堂教学模式变化少,仍然处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阶段,课堂教学效率有待大幅提高。

(2)思想上虽重视课标意识,但把握驾驭不到位,研究中考试题深度广度不够,一般还停留在题型上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

(3)对命题的思想和考试的趋向大体能把握,但是深入研究程度不够。

(4)需要加强考研,提高选择配套练习的针对性,以及选择试题和改题的能力。

2.优势分析:

(1)教师在教研上可以参加海淀进修,借鉴海淀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研理论水平。

(2)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与人大附中本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初三相同试卷的中考科目月考和期中考试。阅卷评卷中我们和本部的教师一同进行,我们的教师可以向本部的名师专家请教。充分利用名校办学的优势资源提升我们教师的考研和教研水平。

(3)我们通州校区与人大附中本部实行一体化办学,我们校区可以直接请本部优秀的学科专家或优秀的教师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授课,学习他们自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

五、具体安排

六、措施保障

(一)制定计划

1.加强领导。成立我校初初三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做好各项工作(领导班子及分工见上)。

2.总结分析。全面分析毕业年级教和学的实际,历史纵向和校际横向分析学校教学工作,分析出学校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对照工作目标要求,制定我校初三工作计划。

3.按照全区阶段工作安排并结合我校及初三年级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初三年级各阶段工作重点,做到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逐步推进。

(二)全面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加强过程管理

1.加强毕业班的德育工作。

(1)在抓好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热爱学习教育和理想教育,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毕业年级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班级组织和综合实践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4〕52号)。

(2)做好全体学生的毕业教育工作,在强化毕业意识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建立由德育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毕业年级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4)规范工作程序,做好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

2.加强毕业班教学管理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毕业年级,要在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质量分析、个别辅导等各个环节上加强检查、指导。

(2)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课堂,重视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紧紧抓住《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京教基二〔2014〕22号),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和考研,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倡团结协作,提高备课组备课活动质量和工作效果。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抓。开展校内观摩课、示范课活动,引领复习课课堂教学,交流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好模拟考试工作,根据教与学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召开教学分析会,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落实资优生培养计划,强化资优学生的培养,有计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注意因材施教、分层发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围绕质量指标,着眼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拓宽“培优、补差、促中”的途径与策略。一方面促使使优秀学生能够充分激发潜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控制学生两极分化倾向,花大力气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学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取得进步,争取把中考低分段学生数控制在最小比例。

3.加强区际联系。落实联片教学研究工作,提升区域内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质量,加强学校毕业班常规工作的检查与指导工作,协调并帮助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4.认真做好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贯彻落实市、区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工作要求,理解、掌握招生考试政策和规定,认真完成迎考各阶段的工作。

5.加强考勤制度管理,切实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正常规范的出勤是保证正常教学的关键所在之一。由于初三毕业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着力加强对初三教师的考勤、出勤的约束。

6.家校合力、聚焦学生、提升成绩。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互动的途径、内容、要求。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召开全体家长会及部分家长会等形式使家长懂得教育子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承担家长的教育责任。

7.强化考核。学校根据年级学科在全市或区域内的排名对该年级学科的所有老师整体考核,给出合理的奖金差距,调动学科教师集体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学校修订基于突出教学质量的绩效考核方案,细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将过程性的工作检查与质量考核挂钩,直接与教学绩效奖励和岗位聘任挂钩并纳入教师的职评考核中。

(三)评价标准

依据区教委关于初三毕业班工作及我校的奖励评价办法制定本年度初三年级的评价标准。

1.评价表彰对象

本学年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学校及主管初三毕业班工作的干部、初三年级中考学科的任课教师、初三年级班主任。

2.评价项目

(1)涉及表彰和奖励的项目:中考成绩总分优秀率、全学科及格率和总分平均分(三率);学生中考总分、平均分。

(2)作为发展性评价,纳入学年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的项目,本届与上届三率相对百分差值的变化。

注:中考成绩计算人数范围:京籍毕业生减“回外区县考生、随班就读生后,加上外地可报考生——按京籍对待的9种人、可报考中职的三个三(连续三年学籍、连续三年稳定的住所、连续三年的社保)”。非京籍毕业生中考成绩只作为数据统计项目,不列入表彰评价指标范围。

3.表彰项目

(1)毕业班工作优秀管理干部

(2)毕业班工作优秀教师

(3)毕业班工作优秀班主任

4.相应的奖励项目设置

根据有关政策和学校完成毕业年级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强调打整体仗,奖励项目设置暂定如下:

(1)三率均超过农村平均值的教师奖;

(2)两率超过农村平均值的教师奖;

(3)一率超过农村平均值的教师奖;(按班数奖)

(4)中考总分前100名学生考入我区重点高中,奖励该学生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

(5)六科总分达到510分(含510)以上学生,奖励该学生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

注:结合区教委和我校实际评选条件进行综合奖励评选。

七、申请建议

1.需要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校级领导,能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人大附中本部,所拥有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优秀的教学示范性引领。

2.加强与各学科教研员业务沟通与联系,同时恳请教研员加强对我校初三年级不定期的进行学科视导,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3.需要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校级领导、区教委有关部门组织多种有针对性的、高层次的专题讲座;

4.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关于初三考试教研、科研等系列培训活

动;5.规范初三教师的教学行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行为需要时时引导教育。依据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措施,规范执行。在管理中把学校的要求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

6.带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等场馆,长见识,开眼界,扩心智。

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欲望,明确考试内容,收集资料。带学生参观一下通州区甚至北京市的重点中学,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欲望。

附:20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统计表(应届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应届生分科成绩统

计)

15届与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

注:以上2015届和2016届通州区初三中考成绩对比统计表内容供初三教师制定学科质量提升细化方案参考用。

人教版新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含答案

) 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4.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芄 .用湿抹布扑D C.用嘴吹灭.用水冲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A 盖.5是物的属于纯净6.下列物质) (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2017-2018肄 D.蒸馏水 C.啤酒 A.纯牛奶 B.矿泉水螇 70分)100 分钟总分:(时间:羅) ( 处理方法正确的是6.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 蚅 共分2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袂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A.带回家去蒀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薇D.倒回原瓶中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肈( ) 7.下列科学家与氧气有关的是袇D. B. 铁锅生锈 C. 燃放烟花蜡烛燃烧 A. 冰雪融化薈) ( ) .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袃.阿伏伽德罗 D.门捷列夫.拉瓦锡 A.道尔顿 B C袂 A.计算.实验D .推理C B .测量莀) ( 正确的是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节 ) 正确的是.3下列图示的实验中,( 薀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A.袇 D B A C 蚇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 羇

13.酒精灯的火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用膁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C.芃灭;向酒精灯洒里添加酒精用。薁 14.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虿15.仪器洗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 芆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月5 9.每年的6袀。芇 ) 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肇水_________15.给量筒内液体读数时,视线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薂氮气平。二氧化硫A.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蚄 氮气氮气二氧化碳C. 氧气 D. 氧气一氧化碳 16.手握法检验装置气密性:聿莁 ) ( 10.检验氧气的方法是艿蚈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B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肇,稀有气体17.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氧气莆 .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D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C 肄。二氧化碳羃二、填空题(每空1分)分,共和文字表达式各、5、分,46235 衿.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8螁_________.纸张撕碎是变化,纸张燃烧是变化,_________11蒇反()红磷在空气中燃烧:(1 肈或________用般一药末粉 体固用取.品体固状块些,________有应)用可12膇____________。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2()(反应)蒆 (2)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蚆 反应)((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任写一条)莄 (3)(燃烧物质为红磷)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莂腿 同学反应)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任写二种) ((5)加热氯酸钾制氧气:肀螇 ;①每空(1分,共15分) 三、实验题薆莇 。②.实验装置如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 考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 白玉为床,金作马 D. 伐薪烧炭南山中 2.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 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镁 B.水 C.空气 D.二氧化锰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5. 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意义一致的是( ) A. 都属于阳离子: B. 都属于阴离子: C. 属于同一种元素: D. 属于同一种原子: 6.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上排空气法 C.氧气验满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7.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为红棕色气体叫二氧化氮(NO2),此氧化物中氮的化合价是()A. +1 B. +2 C. +3 D. +4 8.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表述不相符的是() A. 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2H—— 2个氢原子 D. NA——钠元素 9.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CO2 C、H2 D、CO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0.(3分)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碳酸根离子, (2)2个氧分子, (3)1个铁原子_________ 。 11.(5分)请从下列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注:填序号) a.活性炭 b.肥皂水 c.铝 d.干冰 e.水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 ; (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4)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

初三上册化学月考试卷附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月考试卷(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Al-27 Mg-24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铁制品的生锈 B、碳酸氢铵受热 C、石油的分馏 D、煤的干馏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其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个化学式的是( ) A、大理石、石灰石 B、孔雀石、石灰石 、白垩、生石灰C、熟石灰、汉白玉D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当发现家中 的煤气灶漏气时应关闭进气阀门,开窗通风 B、用金属清洗球擦洗铝壶表面的污物

页 1 第 C、经石灰水浸泡过的鸡蛋能保鲜 D、先用布擦干自行车表面的雨水,再用带油的布擦拭 6、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50g高锰酸钾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7、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一项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强107倍,而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8、如图,小林对二氧化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如下四种理解,你认为错误的是( ) 9、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够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A.ZX B.XY C.YZ D.YX10、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页 2 第 类型一致的是( )

2019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下)天宝中学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命题:孟兰英审题:张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e-56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蔗糖溶解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 2.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化为() A.增加减小 B.减小减小 C.减小增加 D.增加增加 3.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硝酸铵和水B.铜和稀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D.氯化钠和水 4.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如乙金属为Fe,则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6HCl=2Fe C l+3H↑ 3 2 B.金属甲.乙.丙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若乙是金属Al,则丙可能是Zn和Fe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甲.乙.丙.丁 5.下列各组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苛性钠干燥的是() A.H、O 2 2B.C O、N 2 2 C.SO、CO D.SO、 CO 2 22 6.下列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u+2HCl= CuCl+H↑B.3Cu+2AlCl= 2Al +3Cu Cl 2 2 3 2 C.NaOH+HCl=NaCl +H O D.2Al+6HCl=2AlCl +3H↑2 3 2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 2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8.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时都会析出晶体 2 1

过来人说人大附中

原文出处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fb1492554.html,/s/blog_701a6ef601015f93.html 过来人说人大附中 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候都浪费了。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是一辈子 对于我来说,我不恨学校,我更恨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不应该送我上这个学校。他们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孩子。 人大附中的氛围是以成功为唯一标准,赤裸裸的丛林法则。 我是被摧毁了。 我在高中三年缺失的东西,使得这个进名校的结果变得毫无意义。 ——摘自几名人大附中毕业生的发言 我知道自己正在写的这个东西,不一定能引起轰动,甚至可能连反响都没有。但是如果能幸运地有那么一点的话,它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得罪很多人——包括校领导,以前的老师,同学。但是我不在乎,如果它真的能引起哪怕少数人对人大附中教育思想的反思的话,与其带来的善果相比,我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1.复杂的学生来源和赞助费疑云 每个对人大附中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个学校和别的一样,是收钱的,而且绝不少收。我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度过了三年,自然遇到不少通过这样特殊渠道进来的同学。而且,我当年上的是排名最靠后的一个实验班,(人大附中每个年级都会有几个实验班,和普通班。普通班之间没有排名,学生水平平均分配。实验班总数较普通班略少,之间有排名,例如第一实验班,第二实验班等。当然,对外是没有这个说法的。)而这个班的“实验”意义,相对于排名较高的几个实验班反而更大。 一些上进心强的家长,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把孩子送进人大附中之后,还想更进一步,进那些几乎全班都能上清华北大的实验班。这样的家长显然不少,这脱节的最后一班也应运而生。班内的学生来源,有初中部升上来的;有普通中考考上来,又通过中考后的实验班选拔的;有附中教师的子女;有送钱走关系进来的。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个班的平均分比其他实验班有显著差距,但是也比普通班略高。 通过这个班的学生组成,我们也可以看出人大附中学生的主要来源。1.从初中部升学的人民大学子弟。2.华校学生。3.普通中考考进来的。4.中考前签约的学生。5.通过关系或金钱取得入学资格的(包括本地和外地学生)。 这几类学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是也有交集。譬如初中部的参加高考并成功过线,就同时属于1、3,华校学生有的上了初中部,有的没有,而在高中时考了回来,或者签约回来。

九年级化学第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优选.)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一. 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 1. 果汁的成分有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橙汁等物质,则果汁属于()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D. 纯净物 2. 氧元素与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 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9.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化学反应的快慢 11. 苯甲酸(化学式为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甲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苯甲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7:6:2 D.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12.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 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13.化学变化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个数④原子的质量 A.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5.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A. N2H6 B. N2H4 C. NH2 D. N2H4O2 16. 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其中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那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4价B.+6价C.+5价D.+7价 1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三篇】 【导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前大家除了要认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多做题,这样才能巩固好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查阅。 【篇一】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的答案栏内。 选错、不选、选而不填、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材燃烧 B、瓷碗破碎 C、酒精挥发 D、石蜡熔化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4、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只含有水不含有二氧化碳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6、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气体体积约为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7、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燃烧,③食物腐烂,④酒的酿造。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发光 B、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C、都发生爆炸 D、都属于氧化反应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容积为10mL的试管盛5mL水在酒精灯上加热 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A、只有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只有②③ 9、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氮气+氢气→氨气 C、水→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10、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xx

(完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 九年级化学月考的考试内容是前三个单元的内容,整个试卷的题目紧扣教材,没有偏题和怪题,难度不大,但从考的成绩来看,整体水平普遍较差。通过近几天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普遍反映,上课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不能做好笔记,没有记忆的时间,对知识点巩固不够,于是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题目不知道怎么下笔,觉得力不从心。 2、学生在考试中使用的化学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准确表达所想答案的意思,而且在书写当中经常出现错字和别字,导致丢分严重。 3、由于刚接触不久,大部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差,不懂得怎样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导致试卷中的实验探究题大面积失分。 4、学生考试习惯不好,有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整张试卷,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觉得试卷简单,就在教室里等着交卷,没有认真检查试卷。 5、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题目只看个大概,就急忙解答,这也是丢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调查,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1、学生上课听讲,记好笔记是学好化学课的基础,此外,平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力度,强化学生的记忆,每个星期定期进行检查,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固,避免在考试中出现思维混乱,摸棱两可的情况。 2、对于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仔细的挑选,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并根据学生时间布置作业量,对于学生难于动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尽可能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逐渐适应相关题型。 3、对作业的质量提高要求,规范学生的表达,强化汉字的书写,提高书写质量,不出现错字和别字,要求学生读懂题目后开始做作业,养成背着书先做作业,再对照书本和笔记本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养成自觉检查试卷的习惯。

北京各区重点小区学区划片和重点小学对口中学信息

北京各区重点小区学区划片和重点小学对口中学信息

————————————————————————————————作者: ————————————————————————————————日期: ?

天总结一下北京各区重点小区学区划片和重点小学对口中学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点击小区名称可查看该小区详细介绍和学区房】 海淀区: 1、中关村第一小学:中科院东南小区、怡生园、中关村310楼、311楼、312楼、313楼、314楼、317楼、318楼、319楼、320楼、321楼、322楼、324楼、325楼、326楼、327楼、328楼、329楼、330楼、331楼、332楼、333楼、334楼、甲331楼、甲334楼、36楼、37楼、38楼、47楼、48楼、中关村南三街(1号楼、2号楼)、901甲、901乙、901丙、901丁、901戊、901己、新科祥园(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6号楼、7号楼、8号楼、9号楼)保福寺小区、发育所(1号楼、2号楼)901楼、902楼、903楼、904楼、905楼、906楼、907楼、908楼、909楼、910楼、911楼、912楼、913楼、914楼、915楼、916楼、917楼、918楼、919楼、920楼、921楼、922楼、923楼、924楼、925楼、926楼、927楼、928楼、929楼、930楼、931楼、932楼、934楼、935楼、936楼、937楼、938楼、939楼、940楼、941楼、942楼、943楼、944楼、945楼、946楼、947楼、948楼、949楼、951楼、952楼、958楼 对口直升中学或大派位中学: 本部:八一中学、19中、101初中部(原双榆树二中)、知春里中学 天秀校区:101上地实验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分校、农大附中 党校校区(原北宫门小学):101上地实验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分校、八一、67中 2、人大附小:世纪城三期观山园、世纪城三期晴雪园、世纪城春荫园、世纪城三期时雨园、世纪城垂虹园、世纪城三期晴波园、远大园一区、远大园三区、远大园四区、远大园五区、远大园六区、世纪城翠叠园、世纪城晨月园、世纪城烟树园、世纪城金夕园 对口直升中学或大派位中学: 子弟:直升人大附中本校或人大附中分校 非子弟:人大附中二分校(原蓝靛厂中学)、八一、19中、八一中学分校(原万泉河中学) 3、中关村三小:中关村甲31、乙31、31、32、34、35、40、41、甲43、乙43、43、4 4、4 5、4 6、甲50、乙50、50、51、52、53、甲68、乙68、68、70、73、76、甲78、78、79、80、81、82、83、84、85、86、8 7、88、89、90、91、92、93、94、95、96、97、9 8、9 9、100、80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10、811、812、813、814、815、816、817、818、819、820、821、822、823、824、825、826、市话楼、中关村东大院、科大平房、北大附中宿舍楼、万城华府、光大水墨风景、蜂鸟社区、康桥水郡、风尚国际公寓、怡水园、汇新家园 对口直升中学或大派位中学: 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八一中学、19中、八一中学分校(原万泉河中学) 4、海淀实验小学:西三环北路82号院,86号院,74号院,76号院,101号院,109号院,105号院(首师大院内23号楼和24号楼11层以上除外),西三环中路3号(干休所),阜成路26号院,8号院,33号院(工商大学),11号院(工商大学)51号院(304医院),14号院,15号院,47号院,岭南路30号院(科委宿舍),38号院(国家贸促会家属楼),26号院(情报所家属院),马神庙1号院(核工业部) 西钓鱼台平房,西钓鱼台甲

初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一、单选题(前4题每题1分,后6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生锈 B 干冰升华 C.活性炭吸附色素 D 水结冰 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铜 B 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3、 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冰 D 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4、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 A. 2H —两个氢元素 B.Ca 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C.2CO 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FeCI 2 —氯化铁 5、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这 一现象说明( ) A. 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 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6、 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 成的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 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 .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7、根据如图所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所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60分钟 50分) 10.19

B.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 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C.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月考)

R 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Mg:24 Na:23 S:32 O:16 Cl:35.5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 1、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 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3、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4、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硬度是:含钙镁化合物的量低于450mg/L。我市饮用水的硬度经测定为270 mg/L。你认为下列说法没有道理的是() A.我市的饮用水的硬度没有超过国家的规定,是达标的 B、含有一定硬度的水可以补充钙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 C.水的硬度太大,口感不好,容易使煮水的器具产生水垢 D.纯净水中没有钙镁化合物,所以用它洗衣服最合适 5、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gC和8gO2生成11 gCO2B.2gC和4gO2生成6gCO2 C.4gC和5 gO2生成9gCO2D.5gC和9gO2生成14gCO2 6、下图是收集干燥R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 7、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A.16:9 B.23:9 C.32:9 D.46:9 8、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A、XY B、XY3 C、X2Y3 D、X3Y 9、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 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有气泡产生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贝壳逐渐溶解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10、铝碳酸镁是一种天然矿物,它的用途是作为新型抗酸药,用于治疗胃 A B C D 密度(与空气比较)大于大于小于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极易溶极易溶难溶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月考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我所在的实习学校在2014年第一次初三月考,并将持续地进行到毕业。月考的目的是以考促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新课改的贯彻实施,使学生重视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二、考后学生情况调查 考试过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严格认真地进行。考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跑来给我说:考题太难,学会的化学式和实验又忘了。卷子批改后,分数不理想,学生情绪低落,经过实施心理教育以后,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三、考卷的侧重点 本次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方式。其本质是知识点的变形应用。 四、听取学校教研意见 学校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教师重任在身,要把分数提起来,要提高学习兴趣,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五、调查学生后的分析及对策 1、化学式和化学计算是学习上的重难点,如果化学式扎不牢,化学计算将难以开展,更影响到第五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

性地运用知识来分析某一问题的能力上,要求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和应用。找出分析问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运用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之间的‘着陆点’、‘桥梁’和‘纽带’。形成新旧知识的重建构造,有机化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所见题型太少,要通过练题熟练地掌握一些基础题型,然后再拓展一定层次的综合性和难度的题的训练。练题可以增长见识,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本领。 4、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了思想心理充电。主题是;面对事实,振作精神,科学探究,继续行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若不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不能提高分数了。 5、展开几种辅导工作:1指导同学们购书,展开课外阅读,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带着不懂的化学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学问结合。2理出课外学习计划表,劳逸结合。 六、开发评卷教学的功能 1、评卷教学的功能认识 评卷教学,应是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课题。如何开发化学评卷教学领域的思想教育价值,化学智力教育价值,化学美育教育价值。如何在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化学语言、文字表达折射出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掌握状况。既给我们老师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素材和源泉,教学相长。也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2、通过评卷教学,实现化学计算的归类整理,复习应用,开发学生智力资源。

初三化学上第二次月考.doc

2013年秋安溪龙门中学第二次月考初三年化学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0 16, H 1, Si 28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对有关实凝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2下列因素与可然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 可燃物本身的性质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2 B. H 20 C. KCIO B D. KMnOi 4.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lOniL 酒精和lOni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niL,说明分了间有空隙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 5.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A H2O = H2+02 B. Ca (OH ) 2 +CO2 = CaC0;i + H 20 C 、02 + 2C0 = 2CO2 D. CH., + 2 O2 =C02 + 2H 20 6.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最理想的燃料是() A 石汕 B 煤 C 天然气 D 氢气

7、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轼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8、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酸雨的产生 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氧化碳中毒 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是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能得到纯净水的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馅 11、白来水厂常用漂白粉净水,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10)2,其中C1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1 D. -2 12、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卿料、医药、染料、农药、化工新材料和日用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乙烯(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02====2C02+2H20O则乙烯(R)的化学式为() A. CHi B. C2H6 C. C2H4 D. GH1。 13、爆炸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下面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不会放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 一氧化碳 C.氢气D二氧化碳. ,磷元素 14、磷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

初三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植物秸秆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2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重新组合B.原子重新组合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D.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是否发生改变方面的问题. 3.(2分)(2012?广州)AgN0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0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02B.N02C.NH3D.N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初步的判断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据题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排除氮气;根据反应前AgN0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故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SO2和NH3. 解答:解:A、AgN0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02,故A错误;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与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与总结Reflection and summary of chemistry monthly examin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与总结 一、月考战略思想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我校在20XX 年9月组织了第一次初三各学科月考,并将持续地进行到毕业。月考的目的是以考促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新课改的贯彻实施,使学生重视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现在就化学月考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二、考后学生情况调查 考试过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严格认真地进行。考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跑来给我说:考题太难,学会的化学式和实验又忘了。卷子批改后,分数不理想,学生情绪低落,但经过老师实施心理教育以后,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三、考卷的侧重点 本次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要求学生大连市教育局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方式。其本质是知识点的变形应用。 积分中值定理 四、听取学校教研意见 我校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教师重任在身,要把分数提起来,要提高学习兴趣,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五、调查学生后的分析及对策 1、化学式和化学计算是学习上的重难点,如果化学式扎不牢,化学计算将难以开展,更影响到第五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性地运用知识来分析某一问题的能力上,要求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和应用。找出分析问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运用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之间的‘着陆点’、‘桥梁’和‘纽带’。形成新旧知识的重建构造,有机化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 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升华 C.爆炸 D.燃烧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 C.读液体体积D.过滤 4.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海水、氯酸钾、氢气 C.氧化铁、锰酸钾、水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5.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燃烧 B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8 D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 6.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2SO 3:2个三氧化硫分子 B .2 Mg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Ca 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2N :一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组成 7.下列关于维生素C (化学式为C 6H 8O 6)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 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 .维生素 C 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 .维生素C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8.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该物质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可能是单质 B .该物质可能是是化合物 C .该物质可能是纯净物 D .该物质可能是是混合物 9.下列各组中“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 .KMnO 4 K 2MnO 4 B .FeCl 2 Fe (OH )3 C .NH 3 NH 4NO 3 D .KClO 3 KCl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 2Fe 3+ 和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 (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参考)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参考)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发生霉变 B.冰融化成水 C.木材变成木炭 D.葡萄酿成美酒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3.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井水C.蒸馏水D.自来水 4.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B.氯化钠C.水D.二氧化碳 6.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酿制美酒﹣﹣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7.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B.C.C D. 8.“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大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9.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伐薪烧炭南山中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臭氧(O3).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