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珍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珍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珍

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李珍

发表时间:2018-10-01T12:33:55.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李珍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基础市政工程。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22

摘要: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基础市政工程。生活水平的改善促进人们对审美水平的提高,而充满艺术美的园林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审美的精神需求,并且,优美的园林设计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运用新技术对园林景观布局进行优化设计是顺应人们发展需求的体现,也是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技术;景观布局;园林设计;应用

1园林工程的基本特征

园林工程与其他的工程不同,园林工程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特征,建设团队在开展园林工程建设之前,要对园林工程的基本特征进行把握,保障园林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1.1美观性

美观性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特征,所有园林工程在建设时,都要以此为前提。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设计师不仅要保证园林的质量,还要保证园林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绘画、雕刻等多方面的内容,设计师还要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选择,既要确保植物能够安全存活,也要确保植物的布局具有美观性。园林内部的各种构造必须美观,园林工程若缺乏美观性,那么它注定是一个失败的工程。

1.2生物性

在园林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纵观我国目前的园林工程,没有哪一个是不需要植物的。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植物进行造景,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布局,以达到填补园林景物空白的目的。园林中的植物种类多样,不同地区在建造园林时,所选用的植物也是不同的,因为各类植物的生长条件存在着差别,园林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园林工程具有生物性的特征。

1.3综合性

园林工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进行园林建设时,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园林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进而要考虑园林内部各个景观的布局,使园林景观看起来更加的赏心悦目,同时,也要对园林内部建筑所需要的建筑材料进行考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对电力供应、水资源供应及排水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进行园林建设时,必须从全局出发,对各个环节的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考虑,打造功能性强、布局美观的现代化园林。

2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应用分析

2.1构成艺术

关于点线面的构成主要有重复构成、相似构成和特异构成三种构成方式,具体地讲:第一种构成方式是重复构成。所谓的重复构成是针对一个对象来说的,对这一具体的对象运用至少两种以上的规律对其进行排列组合,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第二种是相似构成。通俗地理解就是构成的对象不一定是相同的,但是构成的对象之间在形状或者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是相似性。第三种是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原本规律的构成中强加入了不同于当前元素的其他元素,在众多相同的元素中,新加入的元素十分夺人眼球。但是新的不同元素的加入使得原本的风格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表现出了另一种不同的美。

2.2构成艺术应用

园林景观布局中比较常用的构成艺术有三种,分别是平面构成、形象组织构成和色彩构成。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点是比较小的形象,但是点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比如园林中的路灯设计;线则是由点组成的轨迹,河流是就典型的线性设计。形象组织构成则是在相关构成理论的指导下对基本的对象进行的组织。

3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

3.1陶瓷板砖的应用

陶瓷板砖是现在园林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逐渐改变,陶瓷制品业涌现出许多不同的种类。陶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建筑材料,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陶瓷加工中,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制成陶瓷壁画,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而且这种材料是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观念的。

3.2园路工程中的新材料的运用

园路工程是园林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园林施工新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园林工程中园路工程的质量。在现代园路工程的建设中,大多采用具有良好透水性能和保水性能的砖进行铺设,这种砖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调节雨水。在下雨的时候,其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迅速的将雨水透入到透气转的底部,从而避免形成积水或者水流,对园林产生影响。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下方的水又能够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出来,增加城市的空气湿度。

3.3园林工程中种植新技术的运用

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种植技术是一直是园林工程中的重难点,而现代很多的科学技术为园林工程种植技术提供了方便。具体来讲的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3.3.1保水剂的应用

在幼苗移植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根部失水而造成幼苗死亡,影响园林工程的施工。在园林的现代化施工中,往往会对幼苗进行处理,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具体来讲,也就是将幼苗的根部用稀释过的保水剂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幼苗根部的失水。这种方法效果显著,能够大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并且能够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既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又能够降低种植成本。

3.3.2抗蒸腾防护剂

在我国一些较为干旱或者较为炎热的地方,移植树木的蒸腾作用同样会影响到树木的成活。在现代化园林施工中,我们会利用抗蒸腾防护剂来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蒸发。抗蒸腾防护剂是一种环保的生态材料,在喷射到植物表面后,会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种保护膜能够透气和透光,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和作用或者呼吸作用,但是能够阻止植物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植物的蒸腾作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步骤及工序(2)

、铺装工程 包括道路垫层、基层和石材面层或其它面层、路缘石等。 道路铺装 1、工艺流程: 放绸口挖填土方基底夯实[匸>碎石(混凝土)垫层I匸面层铺装1= 现场清理丨口养护 2、施工方法: 当地下管道都以按照国家规定中的规范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进行施工,即做路床以及路面、绿化等工作。首先测量好水准点,进行清理现场,根据已知的高程进行清理多余的渣土做粗平为下一道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3、材料说明 3.1、碎石:购买合格成品。 3.2、水泥砂浆:现场拌制。 3.3、面层材料:采购合格的材料。 4、材料准备 5、石材铺砌 5.1. 石材的垫层采用M5水泥砂浆,铺砌时轻轻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找平,但不得损伤边角。 5.2. 石材铺砌先将基层整平,以两侧路缘石顶为准挂纵向与横向高程线,先分段冲筋后填空铺装,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 5.3. 石材应检查稳固程度及面层平整度,发现有活动现象时,应立即整修。 5.4. 石材的养生期一般不低于7天,在此期间应严禁行人、车辆等的走动和碰撞。 二、园路工程 园路工程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放样-土方挖运一块石垫层一细石混凝土找平一浇筑混凝土基础f 面层铺装f土方回填f成品养护。

1、定位放线: 1.1 进场后首先对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其次,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1.2 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2、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2.1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2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2.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的倍数。 2.4 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2.5 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2.6 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本工程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当场区长、宽大于 100 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 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 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 3、路缘石施工 3.1路缘石每5m设一控制点挂线安装砌筑,路缘石按设计标高,采用M7.5水泥砂浆卧 底原坐落在混凝土垫层上。 3.2立缘石安装接缝用M7.5水泥砂浆勾缝,并将外露面压成凹型。 3.3 铺砌好的路缘石应缝宽均匀、线条顺直、顶面平整、砌筑牢固。 3.4 养护不少于7 天,此期间严禁碰撞。 4、鹅卵石施工 4.1 铺设垫层 在平整后的基层上,铺设一层粗沙(厚度大约为3厘米)。在它的上层再抹上一层约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工程测量 (一)定位测量 基槽开挖前,应合同建设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测量、定位、确定水准点高程和座标点位置。水准点及施工中的主要轴线桩应引进基础挖土,机械活动区域外,并用砼加以保护作永久点。 1、基础放线:采用经纬仪将各建筑物外轴线测出,用木桩标于地上,桩顶钉上小钉作标志,测定轴线后检查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最后根据测出的中心线定出基础宽度,用石灰粉划出基槽开挖边线。 2、水准测量: ①根据给定的水准点,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采用往返复测法,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建立施工现场标高控制网。 3、按照景观地带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

据景观工程设计图,在场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然后定出坐标桩点标高,注意尽量采用共同基准点。对照景观地带竖向设计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控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二、土方施工 (一)土方开挖 1、本工程土方除11#楼土方较大需机械挖土外,其他工程量不大,拟采用人工挖土方。土方开挖前应详细了解地下管线位置和走向。 (二)土方回填 (1)人工填土,用手推车或机动翻斗车运土,倒入槽坑或场地内,用锨、锄、耙等将土摊平,摊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内,最后填成高于自然地面5cm,厚度可用样棒控制。人工夯实采用重为60~80kg的铁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接,夯至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三、地面铺装工程施工工艺

(一)地面施工 1、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5cm以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2、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日后地面下陷隐患。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如果密实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3、碎石垫层 (1)首先要控制石子的质量。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 (2)标高的控制。为保证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

最新园林景观艺术设计重点总结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重 点总结

第一节 景观对应的英文是landscape。P1 1858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提出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名称。P2 景观学的概念 p5 景观学科的专业方向(或三大支撑专业)p5 景观规划设计从设计实践角度可对其划分为:123 p7 第二节 环境定义 p13 环境可分为三个 p13 环境艺术概念 p15 环境设计概念 p17 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的客观对象自然人文p27 景观艺术设计的内涵 p33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 p37

景观艺术设计的内容:广场街道设施公共艺术绿地 p44 根据所承担的功能广场的类型 p44 设施景观艺术设计内容 p48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内容 p50 绿地景观艺术设计见附表 第四节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包括 p55 人们在户外开放空间中的活动课归纳为三种类型 p56 景观与三大尺度 p60 第二章 第一节 点 p63 线 p64 面 p66 体 p66 色彩 p69 形式美法则十三 p69

符合人的行为活动的空间有:123;领域的界限可以是12345等 p89 尺度是景物和人之间发生关系的产物 p89 在景观设计中,影响比例与尺度的因素 p89 人们在景观环境中常见的基本行为p91 路面过窄会使人感到紧张。p93 景观设计中常常利用人们的观望特性来规划景观空间,引导人们观望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景观画面.p93 关联尺度是表现人们的行为动线的尺度。关联尺度的美感在于合理的布局。p94 第二节 景观艺术的内容要素包括:p95 地形为景观建造、植物种植、建筑设置和视点的控制创造条件。 p95 中观地形微观地形 p95 植物与其他景观设计要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生命. p97 第三节

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1.主要内容 园林布局、立意和园林布置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意与布局 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布局形式的内容和 要素构成 园林设计方法 (1)对景对景是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段之一。对景是人与景物之间形成直接面 对的关系,是指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 观察到的景致。对景具有相对之意,它 往往是一个视觉中心,对整个构景起着 主导的作用。对景又可分为直接对景和 间接对景。直接对景是视线与景直接产 生关系,间接对景会在视线与景的引形 成一定的偏移和隐蔽,景物不一定设在 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使人在 不经意间去发现景物,给人以惊异或若 隐若现之感。 (2)借景借景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 的方法。借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组景手段,将其他空间景物纳入所设置的组景范围。

(3)障景障景也称作抑景。障景顾名思义具有隐藏之意,是利用欲显故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景物进行必要的遮挡。障景在处理上可由植物、山石或其组合的景物构成屏障。 (4)漏景漏景是一种随意的造景方法,通过稀疏的植物群落或栏杆显现前方的景物,借以引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探究感。古代园林的漏窗便是一例。窗外景物体现为点状时适合框景,体现为面状或散点状时,使用漏景手法可使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内外渗透。这也是漏窗之所以称为漏景的原因。(5)框景是根据选择的特定视点,利用窗框、岩洞、墙洞透视景物,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尽管框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但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也屡有应用。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景的效果,要注意避免由于景框形状和细节上的繁杂而分散游人的注意力。

(6)夹景夹景主要是在主景前限定一狭长空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半景物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利用自然地形构成夹景虽有极好的效果,故常以人工方法构建夹景。(7)隔景隔景主要利用隔墙、植篱、密植的树木将景物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多个视点,隔景还可将又差又乱的景象用培体、竹篱、植物等遮挡起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掌握规划式和自然式的园林布局。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步骤和工序

一、铺装工程 包括道路垫层、基层和石材面层或其它面层、路缘石等。 道路铺装 1、工艺流程: 放线挖填土方基底夯实碎石(混凝土)垫层面层铺装 现场清理养护 2、施工方法: 当地下管道都以按照国家规定中的规范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进行施工,即做路床以及路面、绿化等工作。首先测量好水准点,进行清理现场,根据已知的高程进行清理多余的渣土做粗平为下一道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3、材料说明 3.1、碎石:购买合格成品。 3.2、水泥砂浆:现场拌制。 3.3、面层材料:采购合格的材料。 4、材料准备 5、石材铺砌 5.1.石材的垫层采用M5水泥砂浆,铺砌时轻轻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找平,但不得损伤边角。 5.2.石材铺砌先将基层整平,以两侧路缘石顶为准挂纵向与横向高程线,先分段冲筋后填空铺装,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 5.3.石材应检查稳固程度及面层平整度,发现有活动现象时,应立即整修。 5.4.石材的养生期一般不低于7天,在此期间应严禁行人、车辆等的走动和碰撞。 二、园路工程 园路工程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放样→土方挖运→块石垫层→细石混凝土找平→浇筑混凝土基础→面层铺装→土方回填→成品养护。 1、定位放线: 1.1 进场后首先对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其次,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1.2 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2、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2.1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2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2.3 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的倍数。 2.4 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2.5 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2.6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本工程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当场区长、宽大于100 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 3、路缘石施工 3.1路缘石每5m设一控制点挂线安装砌筑,路缘石按设计标高,采用M7.5水泥砂浆卧底原坐落在混凝土垫层上。 3.2立缘石安装接缝用M7.5水泥砂浆勾缝,并将外露面压成凹型。 3.3铺砌好的路缘石应缝宽均匀、线条顺直、顶面平整、砌筑牢固。 3.4养护不少于7天,此期间严禁碰撞。 4、鹅卵石施工 4.1铺设垫层 在平整后的基层上,铺设一层粗沙(厚度大约为3厘米)。在它的上层再抹上一层约为6厘米的水泥砂浆(混合比为7:1),然后用木板将其压实,整平。 4.2填充卵石 按照图案将卵石镶入水泥砂浆之中。 4.3修整图案

探讨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

探讨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 摘要: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类越来越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享受,这就使得我国的 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涉及的学科范围广,需要 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方便人们生活和满足人们 休闲及文体活动需求的前提下,保证环境舒适安宁,同时要根据周围的环境和主 要居住人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 视觉要求。本文主要对现代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大众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城 市建设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单一建筑,而应当融入更多艺术化的气息,因此城市化的风景园林 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让人民感觉到一种愉悦的气氛, 因此这是建筑方面的一种质的飞跃。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中,我们更加倾向于自然景观的 特征体现,必须要在建筑过程中保证自然和和谐,从而让整体达到一种有机的统一,这也是 时代进步的特征,体现了建筑方面的文化底蕴。 一、现代艺术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契合 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 第二,采取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第三,从现代艺术和景观中吸取艺术养分。由此可见,现 代艺术对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现代艺术可以说是一种非传统化、非古典化的艺 术形式,对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存在着重大的冲击和作用。园林设计必须要讲究平面结构上 的美观,同时还要讲究空间范围内的舒适以及园林立体方面的审美要求等,这些设计原则和 标准要求都使得园林设计必须要引用现代艺术元素。 如我国著名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就是宁静、致远、以小见大。采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在 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幻无穷。苏州园林体现自然美的宗旨。园林中有大量 的匾额、楹联、书画等,这些都点缀着园林的艺术气息,将我国古代文化和审美情趣融入到 园林景观中。不仅如此,在园林设计中还有古代著名的私家园林,最早由我国江南才子文征 明设计,还有我国著名诗人杜甫营建的茅屋,被称为著名的“杜甫草堂”,以及唐朝诗人白居 易创建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等。这些园林设计中都借用艺术中的元素,如平面铺设、空 间布置以及整体的立体感等,无处不在地体现了现代艺术特点。从古至今,我国园林设计和 修建都离不开现代艺术,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园林设计中蕴含着现代艺术,而现代艺术 也因此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原则 2.1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 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首要条件是满足区域内人的使用功能,其次是其艺术性,同时 还要考虑其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园林景观的养护费用及其生态价值。为保证园林景 观的生态价值,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信息和材料,生态廊道要使用 自然光、自然风和自然水来建立以满足生物多样化。由于当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所以 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追求其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2.2要创作生活美,再创作自然美 在园林景观设计时生活美和自然美二者要协调一致,而不能相互对抗,创造生活美的目 的是为自然美增色,而不能破坏和压倒自然美。园林景观艺术设计功能性创造的源泉是大自然,创作的方法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创造其功能性时要以人的基本行为为出发点。人们生 活最基本的要求安全、刺激和认同要融合在一起。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开放空间,要能够满 足人们的三种基本活动,即生存必须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尺度、场所和领域。景观的空间尺度不能超出20-25米见方,不然则 会影响大家的自由交流。 2.3具备意境美 “意境”即“情境”,园林植物的意境就是利用园林植物这一园林要素,创设空间,营造环境。

园林绿化施工流程66922

绿化施工主要程序及技术要求 1)清理场地 对施工场地内所有垃圾、杂草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 2)场地平整 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草皮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30cm,花坛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40cm,乔木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70cm,破碎表土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整势整坡工作。标高符合要求,有特殊情况与业主共同商定处理。 3)放线定点 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实际场地保证苗木布局符合实际要求。实际情况与图纸发生冲突时,在征得监理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4)挖种植穴和施基肥 乔木种植穴以圆形为主,花灌木采用条行穴,种植穴比树木根球直径大30cm左右。施基肥按作业指导书进行。 5)苗木规格及运输 选苗时,苗木规格与设计规格误差不得超过5%,按设计规格选择苗木。乔木及灌木土球用草绳、蒲包包装,并适当修剪枝叶,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影响成活率。 6)苗木种植 按《苗木种植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乔木须立保护桩固定。苗木种植按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草皮的顺序施工。 7)种植浇灌 无论何种天气,何种苗木栽后均需浇足量的定根水。并喷洒枝叶保湿。 8)施工后的清理 对施工后形成的垃圾及时清理外运,保证绿地及附近地面清洁。不影响业主整体房产运作。 四、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平整场地工序 1)施工工具配置推土机、运输车、吊车、反铲机 铁锹、铲子、锄头、手推车

2)施工内容 施工员负责平整场地的面积范围。用上述机械、工具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地进行平整、高坡削平、低塘填平。 对特殊场地,如草坪地,应具备适宜的排水坡度,以2.5%—3%为宜,边缘应低于路道牙3—5㎝。对场地翻挖、松土厚度不低于50㎝。条件不允许时,保证草坪种植土厚不低于30㎝,花坛种植土厚不低于40㎝,且将泥块击碎。 对低位花坛,应高于所在地面5—10㎝,以符合苗木种植要求。 3)检查项目 平整度、清除杂物杂草程度、松土质量。 4-2定点放线工序 1)施工工具锄头、铲子、皮卷尺、木桩、线、石灰。 2)工作内容 对照图纸,用上述工具在整形好的工程场地上,采用方格法对乔灌木、地被、草皮、小品等进行定点放线。 对于规则式灌木图案花坛,做到放线准确,压线种植,图案清晰明了。绿篱应开沟种植沟槽的大小按设计要求和土球规格而定。 3)检查项目 施工图定点放线尺寸应准确无误。 按公司质量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做文字记载。 4-3挖植穴工序 1)工具锄头、铲子、铁锹。 2)工作内容 根据定点放样的标线,树木土球的大小确定植穴的规格,一般树穴的直径比规定的土球直径要大20㎝—30㎝。 对于花坛、绿篱的植穴按设计要求确定放线范围,或植穴的形状,绿篱以带状为主,花坛以几何形状为主,在花坛、绿篱周边须留3—5㎝宽、3—5㎝深的保水沟,翻挖、松土的深度为15—30㎝。3)检查内容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1、地域性原则 在园林小品设计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各项实际情况,比如气候条件、物质基础等。所以在设计布局前,必须先对 当地的空间环境、制作工艺、地理地貌等进行一个实地的调查分析。只有这样在设计和应用小品时才能把小品的内涵和韵味发挥到极致,并且还能够大大的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2、文化性原则 小品的设计和使用除了必须考虑到它的美观性,还必须使其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在设计和使用小品时最好能够融合当地的一些风 俗文化。如果小品没有文化属性,就仅仅只是一个人工化的产物, 只有小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 该小品就不仅仅是一件人工化的产物,它不仅能够反映城市居民的 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够展示城市景观特色和个性,甚至一些 小品已经成为了该城市的标志物。 3、景观协调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在视觉外观、审美内涵上必须具有协调、统一的关系。园林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遵 守景观协调性原则。城市室外空间的每个组成要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设计某项景观时应该把其放到更大的 景观中加以考虑。在设计布局园林小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园林小 品要素和其他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使园林小品和周围的景观 造成脱离,否则不仅不能为景观增色,反而影响了景观的视觉效果。 小品设计的总体依据就是环境,所以在设计小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首先应该对环境进行考察,然后再依据考察的结果 有针对性的选择小品的设计方案、使用材料、外观造型、色彩等,

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小品对景观造成的视觉干扰,还能够使小品和周围的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饰景性园林小品会被放置在视点中心,这样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还能够提高小品的感染力,但是应该注意过犹不及,不能使小品的设计过于突兀;而服务性设施一般会设置在不太显眼的地方,要求能够和周围的景观融合在一起,同时不能失去服务性设施本质的服务功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第一章给排水、电力管道工程 一、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给排水、电力管道施工的总体工序是: 二、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 1、由业主组织有关部门交桩、交线,提供测量控制点。 2、根据设计提供的桩点位置及测量控制点,每200 米引测一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须经闭合后方可使用。业主提供的桩点,施工现场测量人员应做好栓桩,临时水准点应设在附近建(构)筑物上或牢固的桩上。 3、根据业主提供的管道中心桩及坐标桩进行测量放线,管道中心线及占地边线应同时放出,管道中心线上应打百米桩、变坡桩及转角桩,并注明相应的桩号、高程及角度等,所有桩点均应栓桩,并做好记录,以便在丢失、破坏时顺利准确补测、恢复。放线采用经纬仪,并使用涂有红漆的专用木桩。

4、在放线过程中如出现管道走向与实际位置有较大偏差情况,应及时与设计、业主等部门联系调整管道走向。 5、测量人员认真履行复核制度,同时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完成后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桩、验线、合格并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 6、在线路与地下障碍物交叉处作出标记,标出里程,障碍埋深、尺寸等。 7、测量原地面高程,并且记录现场原地面的高程和地形,提交监理工程师。 (二)材料、设备验收及布管 1、材料要求 给水排水、电力管道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变更设计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给水排水、电力管道工程的管材、管道附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道,其材质水得污染水质。 给水排水、电力管道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爆、环境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给水排水、电力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设备验收及布管 (1)入槽前管道要放在适当的砂袋拖架上,或沟槽堆砂或堆草,防止损坏管道外防腐。 (2)存放塑管的地面要平坦松软,场地附近不得有腐蚀性化学物品。 (3)管材运至现场后,沿沟槽一侧摆放,特殊地段下管前再二次倒运到所需地段。 (4)管子起吊时要保持一定的角度确保管子变形力最小。 (5)管材、管件及设备运卸至现场后,必须由材料员(质检员配合)逐根逐件检查外防腐及管口质量,并做好标识记录,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并且运离现场。管材、管件、设备进场后,应具备合格证、材质单。 (6)各种阀门要放在干燥防雨场地用支架支离地面,分类存放,标志朝外,便于装卸和检验,管帽和保护在安装前不得拆掉。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1、地域性原则 在园林小品设计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各项实际情况,比如气候条件、物质基础等。所以在设计布局前,必须先对当地的空间环境、制作工艺、地理地貌等进行一个实地的调查分析。只有这样在设计和应用小品时才能把小品的内涵和韵味发挥到极致,并且还能够大大的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2、文化性原则 小品的设计和使用除了必须考虑到它的美观性,还必须使其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在设计和使用小品时最好能够融合当地的一些风俗文化。如果小品没有文化属性,就仅仅只是一个人工化的产物,只有小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该小品就不仅仅是一件人工化的产物,它不仅能够反映城市居民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够展示城市景观特色和个性,甚至一些小品已经成为了该城市的标志物。 3、景观协调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在视觉外观、审美内涵上必须具有协调、统一的关系。园林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遵守景观协调性原则。城市室外空间的每个组成要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设计某项景观时应该把其放到更大的景观中加以考虑。在设计布局园林小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园林小品要素和其他

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使园林小品和周围的景观造成脱离,否则不仅不能为景观增色,反而影响了景观的视觉效果。 小品设计的总体依据就是环境,所以在设计小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首先应该对环境进行考察,然后再依据考察的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小品的设计方案、使用材料、外观造型、色彩等,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小品对景观造成的视觉干扰,还能够使小品和周围的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饰景性园林小品会被放置在视点中心,这样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还能够提高小品的感染力,但是应该注意过犹不及,不能使小品的设计过于突兀;而服务性设施一般会设置在不太显眼的地方,要求能够和周围的景观融合在一起,同时不能失去服务性设施本质的服务功能。 以上所有的原则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们应该意识到在进行小品设计时,各种原则交互会发生影响,小品的风情、文化、民俗等会因为不同的地域环境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在设计小品时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 摘要:从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实践创作研究时应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策略的解读,为园林景观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宽泛的思想平台,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介入设计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园林景观的创作研究。 关键词:空间;尺度;视觉;环境;场所;园林 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步入当代社会,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笔者以一个更为宽泛的和多样化的视角去探讨园林景观的设计策略,探讨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空间的秩序性、尺度的适宜性、视觉的艺术性、环境的生态性和场所的包容性。

一、空间上的秩序性 约翰?西蒙兹在其著作《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的可视景观一节中谈到了轴线,他说:“本质上讲,轴线是连接两点或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它总是被看作一个联结的要素。”[1]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轴线的界定是必要的。因为轴线的引入可以使景观系统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园林景观不同于其他的景观类型,它更在意景观所创造的意境,所以轴线的形式有时是笔直的,有时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轴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空间组织的逻辑顺序,以此契合于景观的功能需求,创造景观的场所氛围。苏州私家园林景观的曲折轴线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景观空间的无穷变化, 如果说轴线是景观系统的中枢,那么景观涵盖的空间内涵就是附属于中枢上与人交流的媒介。每一个目的就是一种需求,每一种需求就意味着一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就必然决定着一种空间模式。梳理空间的内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观所承载内容的设计原则。只有明晰景观涵盖的内容,我们的空间组织才会有的放矢。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将景观所要涵盖的内容梳理清楚,进而根据各种内容赋予其最为适宜的空间

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交底(20200610052641)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日期 交底摘要园林景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园林景观施工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1.1.种子 种子应品种准确、纯正、无病虫害。重点检查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配比是否合适。 1.1.1.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乔木应着重检查植物的 规格(胸径、地径、高度、分枝点,冠幅),病虫害(蛀干虫、爆发性害虫、根系及树干病害 最为重要),土球质量(土球土质、是否散球、是否有假土球),观感质量(破皮、树势等)。花灌木应着重检查高度,冠幅,分枝,叶片质量,茎叶是否有病虫害,根系是否完整,是否有 腐烂变质情况 1.1.1.1.草块及草卷 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 1 %。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 1.8 cm ~2.5 cm。 1.2.种植前土壤处理 1.2.1.种植或播种前应使该地区的土壤达到种植土的要求。 1.2.2.沥青、混凝土、白灰及有毒有机垃圾必须清除。 1.2.3.土壤疏松。 1.2.4.土壤排水良好,绝对不能出现积水现象。 1.2.5.绿地地形整理应严格按照竖向设计要求进行,地形应自然流畅。地形整理完成后要仔 细检查,数据比对仔细,杜绝出现因施工原因或者图纸原因出现的大面积积水现象。 若因为图纸问题要提前与设计监理等沟通。 1.2.6.草坪、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基肥,耧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土壤密实度 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2.7.平整土地后,应采取防尘措施,必要时洒水或者防尘网覆盖。 1.2.8.园林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小种植土层厚度应大于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见表1)。

园林景观中园林场地的布局设计方法

园林景观中园林场地的布局设计方法 在园林平面规划中,园路与场地是划分地形的一种要素。地块形状的方、圆、规则或自然,都可以由园路场地的划分与组合来造成。我们知道,地形是园林景观的主要载体,是园林景观的基本结构部分。由于园路在地形构成上具有先决作用,因而园路的平面线形、路网的组合形状和园路竖向上的起伏变化等,都会对园林景观的全貌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园路和广场在园林造景中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园林场地按其性质和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①交流集散场地:主要起组织人流、分散人流的作用,不希望游人长久停留休息。如园林的出入口广场,有大量人流集散的建筑前广场(体育场、露天剧场、展览室)。 ②游息活动场地:主要供游人休息、散步、打拳、做操、游戏、节日游园等用。可以是草坪、稀树草地,也可用各种硬质材料铺装地面。这些场地四周常配合花池、水池、亭廊、花架、雕塑等。 ③生产管理场地:供园务管理、生产之用,如晒场、停车场、材料场等。园林中这些场地的布局是以地形地貌、功能要求与艺术构图的要求而安排的。 园林的出入口广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园内主要建筑前广场均属交流集散场地,这些场地,也要有重点景观设计。如:公园主要出入口的大门设计,交叉广场中的花坛、雕塑、喷泉、山石盆景。在空间构

图手法上有"开门见山"的开朗景观;也有"欲扬先抑"的障碍安排和"内院"式安排。广场是园林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道路系统的结点和休止符。在园林中的景观序列节奏变化中,往往因广场的出现而具有阶段性。 游人在园林中的主要活动空间,就是园路和各种场地园路场地作为游人的活动空间,要保证最大面积的绿化用地,而使园综合功能就会失去平衡,以后是要出问题的。这方面,需要重视的是足够的游人活动空间。当然,人流交通方面的考虑也要满足,但只是兼顾性的,是占第二位的。如何在满足游人活动和园内交通需要的同时,保证园路场地环境的舒适和美好,是园路和园林场地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园路、广场的侧旁或中轴线上,这可以布置一些花境、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甚至园亭等景物,使道路广场景观更加美丽动人,也可结合电、声、光、色的变化,创造出更富现代气息的园林空间。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1. 2.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3.引言 1.1.目的 为提升公司开发建设质量,确保产品使用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河北绿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内部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也为设计、监理及承包商协调管理提供参考,使工程参与各方有明确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做到有规可依。 1.2.使用范围 2.适用于河北绿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配套园林景观工程。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3.1.种子 种子应品种准确、纯正、无病虫害。重点检查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配比是否合适。 3.1.1.植物材料 植物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乔木应着重检查植物的规格(胸径、地径、高度、分枝点,冠幅),病虫害(蛀干虫、爆发性害虫、根系及树干病害最为重要),土球质量(土球土质、是否散球、是否有假土球),观感质量(破皮、树势等)。花灌木应着重检查高度,冠幅,分枝,叶片质量,茎叶是否有病虫害,根系是否完整,是否有腐烂变质情况 3.1.1.1.草块及草卷 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1 %。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8 cm ~2.5 cm。

3.2.种植前土壤处理 3.2.1.种植或播种前应使该地区的土壤达到种植土的要求。 3.2.2.沥青、混凝土、白灰及有毒有机垃圾必须清除。 3.2.3.土壤疏松。 3.2. 4.土壤排水良好,绝对不能出现积水现象。 3.2.5.绿地地形整理应严格按照竖向设计要求进行,地形应自然流畅。地形整 理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数据比对仔细,杜绝出现因施工原因或者图纸原因出现的大面积积水现象。若因为图纸问题要提前与设计监理等沟通。 3.2.6.草坪、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基肥,耧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 土壤密实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2.7.平整土地后,应采取防尘措施,必要时洒水或者防尘网覆盖。 3.2.8.园林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小种植土层厚度应大于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 度(见表1)。 表1 园林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单位:cm 3.3.种植穴、种植槽的挖掘 3.3.1.种植穴、种植槽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 根据土质及地下管线分部合理安排人工或者机械挖掘。 3.3.2.种植穴、种植糟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3.3.2.1.种植穴、种植槽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 显。 3.3.2.2.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行车道两旁树木可撒整条白灰线, 种植槽应标明边线。 3.3.2.3.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构成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构成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构成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1平面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在构成艺术中,平面构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不少作品中均有出色的应用。平面构成艺术一般体现在园林景观全局上的部署、一些道路的布局和广场的设计等。对于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平面构成的方法,通过点元素、线元素和面元素的结合,共同构成园林作品的整体。对于园林空间的分割则可以通过矩形元素、圆形元素、螺旋元素等使之体现为不同空间的界限,最终实现园林作品整体上的协调。同时,还能够把一些元素进行搭配,使所设计出的布局更具丰富性和灵活性。此处以某市的烈士陵园园林景观作品为例,该园林的平面采用了不同的圆形进行空间的划分,以直线元素来设计道路,使整个园林既具备足够的庄严性,又体现出简洁和谐的特点。此外,在平面构成的设计上应注重和园林景观整体的协调,在平面的规划上,一方面应该结合观者的视角进行划分;另一方面,还应充分考虑到园林的具体功能。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上,可以采用不同大小的空间,来凸显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而空间的开闭也应既体现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又使观者意识到空间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分隔。 1.2立体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其立体构成的模式深受立体主义绘画流派的影响,最终逐渐发展成为构成艺术的一个分支。立体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通常是通过抽象的方法设计出造型简单但具备文化含义的园林小品,使园林内容更加具有层次,凸显园林景观的文化意境。立体构成多体现在园林建筑小品中,由于立体构成具有鲜明的抽象性特点,因此在建筑小品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举例来讲,黑龙江佳木斯学院的主体建筑广场上的园林作品,观者一看便知其表现出此院校是四所院校合并而成。设计者将该作品设置在四个分校的几何重心,并十分自然地溶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学校是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也兼顾了每一个分校独有的特色。立体构成艺术通常使用的设计手法,是以巧妙设计的立体布局,体现出园林景观作品内在的空间感和韵律性。结合韵律的变化来调整园林景观的外形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呼应,从而充分体现出作品的节奏,使之拥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此外,立体构成艺术还多见于以相对抽象的外形体现园林景观主题等。举例来讲,有些园林雕塑外形具有现代性和抽象性,一方面提升了园林景观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使观者更加明晰地体会到升华的主题。 1.3色彩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人类感知外界环境的感官决定了园林设计作品的色彩构成。由于绝大部分感知来自于人体的视觉器官,因此色彩的使用在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色彩的把握和配置上,最方便取材的元素便是各类植物,由树草等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色彩是常用的设计手法。有不少景观植物能够很好地调节景观的色彩风格,体现出独特的美学效果。植物的种类不同,其色彩也各异,而同一种植物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也可以体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暖色的植物能够表现出作品的律动,具有外向型的特点,能够在视觉上和心理感受上拓展园林景观作品的面积;而那些具有冷色系的植物则能够带给观者宁静的感觉,使其体会到收敛感,使空间效果显得收缩。可知在作品的设计中通过引入不同色彩的植物,并注意进行相关颜色的搭配,便能够体

小区园林绿化施工方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小区园林绿化施工方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7496小区园林绿化施工方法 Community garden greening construction method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小区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方法 1绿化 一、场地考察 主要包括现有地形、地貌、现场垃圾、水、电材料来源、水质状况、土壤取样,用工来源及施工环境等。 二、施工前准备 (一)搞好调查 1、水文、自然条件调查:委派专人到水文、气象部门查找资料,了解掌握工地的气温、降水、风、地下水位、无霜期、湿度等情况,预测安排好最佳进度计划。 2、施工场地土壤调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对需用的土壤取样化验,测定PH值、N、P、K及矿物质含量、土壤间隙度、渗水速率等,以便科学配方施肥,满足种植植物

的生长要求。 3、水源调查:对施工中可能需要使用的水源进行采样分析,其水量、水质需满足施工要求,达到种植植物生长需求标准。 4、所需种植材料调查:调查各种种植材料的引种、驯化情况及种植技术参数等,以及绿化施工辅助材料实验数据和季节使用参数等。 5、生活办公场所周边社会环境调查:了解熟悉工地周边的民风、民俗和社会关系,避免或减少与地方的纠纷。 (二)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组成 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指挥部。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目标管理机制,定期定量考核,做到人员如期到位及时,职责清楚,目标统一,以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三)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切实做好包括运输车、洒水设备、绿化专用设备、测绘设备、安全设备等调试、维修,确保工程施工需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