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钻越施工方案实用版

电力线路钻越施工方案实用版
电力线路钻越施工方案实用版

YF-ED-J755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力线路钻越施工方案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力线路钻越施工方案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工程概况

1、化稍营-高墙35kV线路工程。位于河北张家口西南部张家口地区的阳原县境内,距离张家口市120km,距离阳原县城45Km. N5-N6电缆钻越大秦铁路涵洞施工。

2、施工注意事项:本工程采用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进行作业施工,沟槽开挖作业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作业,挖掘机内配备对讲机,如遇作业有安全隐患情况,对讲机可以进行及时制止。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其有关的技术资料。

2.本公司施工安全措施及电缆敷设技术交底

3.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图集:《电缆敷设》D10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三、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要求

(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

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施工前准备

(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

(2)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防护盖板贮备充足,电缆敷设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4)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

(5)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6)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3.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相应施工图集、规范、规程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

批,并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

(3)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

4.材料准备

(1)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2)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应与施工图设计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

(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

电缆外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5.劳动力准备

电缆敷设前,提前做好人员的准备工作,保证敷设电缆时人员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进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其中设安全员1人;技术员2人;吊车司机1人;吊车指挥1人;工人10人。

6.机具准备

(1)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施工机具需用量。

(2)组织施工机具设备的落实,保证按期进场。

(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的配备如下。

小型挖掘机1台;自卸车1台;铲车1台;大绳2根(每根20米);放线架2套;安

全帽20个;电缆标牌等若干。

四、施工程序

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电缆沟开挖--铺砂--电缆敷设--隐蔽验收--覆砂盖砖--回填土--埋设标桩。

2、工艺流程细则

2.1准备工作

(1) 冬季气温低,浸渍纸绝缘电缆内部油的粘度增大,润滑性降低,使电缆变硬,塑料电缆在低温下也将变硬。这种变硬的电缆不易弯曲,敷设时,电缆的纸绝缘或塑料绝缘易损坏,因此冬季施工,如果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低于表2-1规定的数值时,应采取措施将电缆预热升温后才能敷设。

(2) 电缆预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高周围空气温度的方法,即将电缆放在有暖气的室内(或装有防火电炉的帐蓬里),使室内温度提高以加热电缆。这种方法需要时间较长,室内温度为5~10℃时,需要72h,室内温度为25℃时,需要24~36h。另一种方法是电流加热法,用电流通过电缆导线来加热。加热电流不能大于电缆的额定电流。

(3) 电流加热法所用设备一般是小容量的三相低压变压器,或交流电焊机,高压侧额定电压为380V,低压侧能提供加热电缆所需的电流。

(4) 加热时,将电缆一端三相导电线芯短接,另一端接至变压器低压侧。电源部分应有可以调节电压的装置和适当的保险设备,以防

电缆过载而损伤。加热过程中,电缆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3kV及以下的电缆 40℃

6~10kV的电缆 35℃

20~35kV的电缆 25℃

加热后电缆表面的温度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来决定,但不得低于5℃。电缆加热后应尽快敷设,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h。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5) 电缆线路所需敷设的电缆保护管应加工好并放置现场。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②口应无毛剌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②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③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

(6)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2.2电缆沟开挖及铺砂

(1) 根据设计要求放好开挖灰线。

(2) 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3)开挖时,槽外堆土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4)沟槽底遇到树根、块石等杂物应清除干净;开挖完毕,注意做好排水以及防范雨水灌槽。

(5)沿电缆路径开挖时如遇到特殊地物,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避让(如电缆需要加长,控制在5%范围内)。

(6)开挖完毕,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土进行铺底,保证铺砂后使电缆在砂层上的受力均匀,避免电缆在基础不均匀下沉时让电缆受到集中应力。

2.3电缆敷设

(1)本工程采用直埋敷设于地下电缆沟中,同沟并行敷设时,电缆与电缆相互净距不小于250mm。电缆与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0mm,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电缆或光缆距离沟壁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0mm。

(2)电缆敷设采用机械牵引,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控电缆的牵引力,防止电缆的

牵引力超过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由厂家提供。

(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4)电缆在转弯处敷设时,必须满足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一般为电缆直径的15倍,如果电缆生产厂家有明确要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地电缆的转弯半径)。

(5)电缆埋设深度:电缆外皮至地下基础不得小于0.3m,电缆外皮至地面距离,不小于1.5米,当位于车行道时,不小于2米,

(6)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毫米的软土或砂层。

(7)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防止电缆在运行中受到损坏,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盖板。

(8)电缆与电缆交叉时,相互间距不小于0.5米。

(9)电缆交叉穿越道路时应穿电缆1.5倍钢管,电缆交叉穿越沼泽时应穿电缆1.5倍玻璃钢管。

(10)直埋敷设的电缆接头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

0.25m.

②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净距不宜小于0.5m。

③斜坡地形处的电缆接头的安置,应呈水

平状。

④电缆头处,在其两侧1米开始的局部段,敷设的电缆长度要留有备用量。

(11)电缆敷设应设置联络指挥系统,宜以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

(12)冬季敷设电缆,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

2.4隐蔽验收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作隐蔽工程验收,作好记录、签字。

2.5回填土

(1)回填土的土质要对电缆外护套无腐蚀性。

(2)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3)回填土应及时并分层夯实。

2.6埋标桩

沿电缆路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电缆接头处设明显的电缆标志桩。当电缆线路敷设在道路两侧时电缆桩埋在靠近路侧、间隔距离为20m。

2.7塔上架线紧线

紧线采用绞磨方式紧线,缓慢匀速牵引,并加装二道防线,以有效的控制在紧线和挂线的过程中导地线跑线。

五、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及检测方法

1、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

(1)直埋电缆的电压等级、型号规格及路径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本体质量是合格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