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淀积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读中国房山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河谷宽广

2.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

3.在野外观察图示地貌景观时,宜选择()

A.深山密林里B.深谷洼地处C.视野开阔的地方D.视野狭小的地方

2. 某中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喀斯特地貌B.乙——流水地貌

C.丙——冰川地貌D.丁——风沙地貌

2.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黄山巍峨俊俏,由花岗岩组成,节理发育,景色壮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图1为“黄山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岩石类型对应于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黄山岩石变“怪”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黄山奇松针叶短硬,与山麓的阔叶林有显著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 图为我国45°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为不同植被类型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温带荒漠

C.亚高山灌丛草甸D.温带草原

2.甲—乙—丙植被类型的更替体现出()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5. 额尔齐斯河流域畜牧业发达。下图示意额尔齐斯河流域牧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额尔齐斯河流域草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B.水分C.热量D.土壤

2.图示区域荒漠化严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风蚀B.水蚀C.冻融D.溶蚀

3.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合理缓解乙牧场荒漠化的是()

A.种植乔木,改善生态B.打机井,引水灌溉草场

C.设置围栏,禁止放牧D.夏季向甲牧场转场放牧

6.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7. 受秘鲁寒流和离岸风的影响,冷水上涌,秘鲁沿海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和鸟类大量死亡。下图示意南美洲西海岸荒漠和渔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南美洲西海岸荒漠东西狭窄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洋流C.土壤D.地形

2.厄尔尼诺现象给秘鲁渔场带来的影响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系统的演替性

C.自然地理系统的稳定性D.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8.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中纬度平原B.低纬度丘陵C.高山高原D.高纬度内陆2.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撒哈拉沙漠B.亚马孙平原C.南极半岛D.湄公河三角洲

9.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福建——耕地资源

10.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阴阳调和”。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A.福建土楼B.陕西窑洞C.北京四合院D.云南竹楼

2.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11.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例④代表的城市功能区为()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

2.最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2. 下图为欧洲某国桥梁景观照片。读图,完成问题。

1.该照片反映的是()

A.城市景观B.乡村景观C.工业用地景观D.渔业生产景观2.欧洲大多城市市中心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数量较少,最可能的原因是()A.地质条件差B.经济欠发达C.政府政策D.历史悠久

13. 读“某城市规划示意区”,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城市的空间地域结构属于()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

2.关于该城市各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受行政因素的影响较大

B.轻工业区的形成受资源影响最大

C.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D.重工业区的布局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大

3.针对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最合理的措施是()

A.实行清洁生产B.关停重工业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戴云山位于福建省中部德化县境内,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856m,相对高

差1206m,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二大山脉,也是闽东南地区的最高峰,素有“闽中屋脊”之称。戴云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植被覆盖率高达93.4%,且植被种类丰富。戴云山地处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1月平均气温为6.5~10.5℃,7月平均气温为23~27℃,年均降水量为1700~2000m。图示意戴云山植被带垂直分布。

(1)分析戴云山海拔200米以下无植被带分布的原因。

(2)指出图示甲、乙两坡所处的坡向,并说明理由。

(3)说明戴云山植被种类丰富的原因。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岛上东西两侧河流流量差异显著。该岛每到冬季便吸引众多的滑雪爱好者进行速降滑雪比赛。下图为科西嘉岛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1)指出科西嘉岛河流流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科西嘉岛冬季适宜速降滑雪比赛的自然条件。

(3)描述科西嘉岛上城镇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原因。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1)若图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填写图中的序号)。

(2)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____国家历史上和____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但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__。(填写材料二图中的序号)民工迁入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有____。

(4)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写材料二图中的序号)。

17.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丹霞同学家住左图中①地附近,家乡附近有几条小溪。为提高地理实践力,丹霞和班上同学在地理老师苏杨的带领下进行野外考察,他们查阅了当地水文、气候、地质等资料,并实地观察调查小溪出口堆积体的大小,各处堆积厚度及颗粒物粗时状况,其中一处的山口堆积体景观如右图所示。

(1)左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丹霞同学家乡附近几条小溪出山口堆积物的平面形状为_________、堆积物表面沉积颗粒物质的水平分布特征为_________。

(3)观察图所示的地貌景观,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

(4)丹霞观察发现几条小溪山口堆积体的大小、沉积物的厚度及颗粒物的大小与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密切相关。请你分析流水侵蚀作用强度与径流量、坡度的关系。__________。

江苏省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广州西关地区聚集着许多纯手工制作的当地传统小吃店,小吃店常在深巷当中,大多由家族经营,代代相传,不开分店,历经百年不倒,成为广州当地美食的“金字招牌”,许多传统小吃店制作的食物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西关传统小吃店的客源主要是() A. 周围居民 B. 企业白领 C. 务工人员 D. 高校学生 2. 西关传统小吃店不开设分店,主要是为了() A. 降低开店成本 B. 保证食品质量 C. 迎合顾客口味 D. 提高品牌效应 3. 西关传统小吃店制作的食物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 A. 食物新鲜健康 B. 就餐方便快捷 C. 环境干净卫生 D. 地方特色突出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小吃店常在深巷当中”可知,西关传统小吃店的客源主要是周围居民,A正确;企业白领一般在商务区工作,不会到深巷中去吃饭,B错误;务工人员、高校学生对城市街巷分布不熟悉,也不会经常光顾小吃店,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据材料小吃店“大多由家族经营,代代相传,不开分店,历经百年不倒,成为广州当地美食的“金字招牌””可知,西关传统小吃店不开设分店,主要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不是为了降低开店成本,B正确,A错误;家族经营,代代相传,说明口味独特,经年不变,不会迎合顾客口味,C错误;开在深巷中,靠食客口碑相传,品牌效应较差,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西关小吃店历经百年不倒,成为广州当地美食的“金字招牌”,说明小吃店制作的食物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地方特色突出,深受当地居民喜爱,D正确;食物新鲜健康、就餐方便快捷、环境干净卫生是一般小吃店必备的条件,与入选非物质温和遗产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网络零售业快速发展,对实体零售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下图中r为实体零售企业的门槛距离,R为其最大销售距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 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 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 口界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2、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3、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乌蒙山位于滇东高原北部和贵州高原西北部,是由断层抬升形成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 地,大部分由石灰岩组成。乌蒙山海拔约2000m,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残丘峰林、溶 注地、石灰岩溶蚀盆地、槽状谷地及溶洞、地下河等广布,这里曾经集革命老区、民族

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贫因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长期来看,当地人利用资源的方式及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是( ) A.修建梯田,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大 B.开发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稳定 C.发展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大 D.扩大农林特产规模,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大 5、估算乌蒙山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耕地资源 香港地处“岭南文化区”,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左图为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趟栊门”,反映该地( ) A.昼夜温差大 B.潮湿闷热 C.光照充足 D.台风频发 7、右图为“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图中( ) A.商业中心区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 B.混合土地利用带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 C.高级、低级住宅区的分化是受行政因素影响 D.工业区分布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 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省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路南报》诞生于糯黑村(下图)。该村始建于1816年,长年盗匪横行,直至新中国成立。糯黑村的传统建筑以木为架,垒石作墙。近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淀积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读中国房山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河谷宽广 2.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 3.在野外观察图示地貌景观时,宜选择() A.深山密林里B.深谷洼地处C.视野开阔的地方D.视野狭小的地方 2. 某中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喀斯特地貌B.乙——流水地貌 C.丙——冰川地貌D.丁——风沙地貌 2.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 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黄山巍峨俊俏,由花岗岩组成,节理发育,景色壮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图1为“黄山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山岩石类型对应于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黄山岩石变“怪”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黄山奇松针叶短硬,与山麓的阔叶林有显著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江苏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组 随着交通的进步,南极旅游也变得越来越热门。某旅行社推出了两条南极旅行线路,第一条线路是先坐飞机到南极附近的联合冰川营地(79°45'S,82°30'W),然后飞往南极点,在南极点观赏美景后返回。第二条线路是坐游轮登陆南极半岛,在南极半岛观赏极地风光。下图示意南极附近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直升机从南极半岛登陆基地出发,飞往南极点,飞机飞行的最短距离最接近()A.2000km B.2140km C.2221km D.2664km 2.若某旅行团从南极半岛登陆基地出发,坐游轮顺时针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所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若一架飞机从南极半岛登陆基地出发开往中山站,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A.一路向西北B.一路向西南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5.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 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 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下图为“小德老师于北京时间8:30拍摄的江苏某校课间操整队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拍摄照片时,镜头最可能对准()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7.与此时地球晨昏线相符的是() A.B.C.D. 8.此时,与该校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大致占全球的() A.3/4 B.1/2 C.1/3 D.1/4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答案版】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静电知识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大建筑物顶端设置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的 B .电学仪器放在塑料外壳中,可以防止外界电场对电学仪器的影响 C .燃气灶中的点火器是利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燃气的 D .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力去除空气中的带电尘埃的 2.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当它们所带电荷量都增加为原来的二倍,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将是原来的( ) A .14倍 B .不变 C .4倍 D .16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 B .电场和电场线一样,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 C .从公式E =F q 来看,场强大小E 与F 成正比,与q 成反比 D .根据F =k q 1q 2r 2,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电场力将趋向无穷大 4.人以20N 的水平恒力推着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前进了5.0m ,人放手后,小车又前进了2.0m 才停下来,则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人的推力所做的功为( ) A .100J B .140J C .60J D .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ACP 和BDP 是竖直平面内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A 、P 、B 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 和D 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 和B 两处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则( ) A .沿BDP 光滑轨道运动的小球的重力势能永远为正值

江苏省天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期中复习(一)数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高三物理期中复习二——相互作用 一、学问总结 二、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B、C的总重力 B.B肯定受到C的摩擦力 C.C肯定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D.若将细绳剪断,物体B开头沿斜面对下滑动,则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2.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从O点开头缓慢下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 A.细绳的拉力渐渐变小 B.Q受到墙壁的弹力渐渐变大 C.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渐渐变大 D.Q将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 3.(多选)如图,用OA、OB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头时OB绳水平.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转变OB绳长使绳右端由B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OA、OB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F O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 OA始终减小 B.F OA始终增大 C.F OB始终减小 D.F OB先减小后增大4.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9所示.用力F拉小球b,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θ=30°,则F的最小值为( ) A. 3 3 mg B .mg C. 3 2 mg D. 1 2 mg 5.如图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动滑轮P悬挂一重物B,其中绳子的PA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P的轴相连,绕过光滑的定滑轮Q后在其端点O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为光滑、轻质,且均可看做质点,现拉动绳子的端点O使其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该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较( ) A.拉力F增大B.拉力F减小 C.角θ不变D.角θ减小 6.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一个小型起重机起吊重物的示意图.一根轻绳跨过光滑的动滑轮,轻绳的一端系在位置A处,动滑轮的下端挂上重物,轻绳的另一端挂在起重机的吊钩C处,起吊重物前,重物处于静止状态.起吊重物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吊钩从位置C竖直向上缓慢地移动到位置B,然后再让吊钩从位置B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到D,最终把重物卸在某一个位置.则关于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变化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钩从C向B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 B.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小 C.吊钩从C向B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 D.吊钩从B向D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间用细线连接,甲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现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F水平向左、向右拉两球,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两球的可能位置是下列选项中的(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强化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版】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强化班高一(下)期中数学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2+i 2−i ,则复数z 的模为( ) A .2 B .√5 C .1 D .√2 2.已知向量a → ,b → 的夹角为30°,|a → |=2,|b → |=√3,则|2a → +b → |=( ) A .√3 B .3 C .√31 D .12 3.如图,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为1,它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原图形的面积为( ) A .4√2 B .2√2 C .√2 D . √22 4.已知不重合的直线m ,n ,l 和平面α,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如果l 不平行于α,则α内的所有直线均与l 异面 B .如果m ⊂α,n ⊄α,m ,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与α相交 C .如果m ⊂α,n ∥α,m ,n 共面,那么m ∥n D .如果l 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到α的距离相等,则l ∥α 5.在△ABC 中,B =π 4,BC 边上的高等于13 BC ,则cos A 等于( ) A .3√1010 B . √10 10 C .−√10 10 D .−3√10 10 6.已知侧棱和底面垂直的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均为3,D 为侧棱CC 1的中点,M 为侧棱AA 1上一点,且A 1M =1,N 为B 1C 1上一点,且MN ∥平面ABD ,则NB 1的长为( ) A .1 B .2 C .3 2 D .1 2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说明: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考试号、姓名等内容填涂到答题卡上。 3.答案请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 4.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车探测器——“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祝融号”利用4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供应和保障,进行火星科学探测。下表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3题。 质量体积大气密度与日平均距离大气成分大气成分自转周期表面均温 地球 1 1 1.00 149.6 N2、O2 1年23时56分15℃ 火星0.11 0.15 0.01 227.9 CO2 1.9年24时37分-23℃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与日平均距离单位:百万千米。 1.“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密度B.与日平均距离C.大气成分D.公转周期 2.对火星车探测器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是() A.火山喷发B.雾霾天气C.太阳活动D.太阳辐射 3.与地球相比,火星() A.有稳定的液态水B.季节更替频繁 C.温度低且温差大D.大气层厚度大 灶神星是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又称为第4号小行星。图1为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五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灶神星位于图中() A.①②行星轨道之间B.②③行星轨道之间 C.③④行星轨道之间D.④⑤行星轨道之间

5.包含图中天体且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图2为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是() A.与气压变化一致B.与气温变化一致 C.早晚太阳辐射强度大D.正午前后达最大值 7.与第1天相比,第2天() A.昼夜温差大B.太阳辐射强C.大气保温作用弱D.晴天概率小“白太阳”是太阳活动极小期的重要标志,即太阳大气无黑子现象。图3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太阳活动极小期() A.①层的太阳黑子增多B.③层的带电粒子流增多 C.②层的耀斑活动较弱D.③层的太阳黑子数较少 9.“白太阳”现象持续发生期间() ①全球的降水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次数将会减少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地表温度明显升高,全球出现暖冬现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年国庆假期,李明和家人去云南旅游。游览了澄江帽天山地质公园的古生物化石群和元谋土林。元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宿迁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宿迁七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下图为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人口总量持续增长B.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 C.出生率在持续下降D.2022年人口性别比最合理 2.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转变B.养老制度完善C.育龄妇女减少D.婚育观念变化 3.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会导致() A.养老的负担加重B.年龄结构优化C.环境承载力下降D.就业岗位增多 2.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因子之一,在省际间迁移流动已成常态。下图为“黑龙江省不同年份迁往主要目标省(市、区)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省份最可能是() A.辽B.苏C.赣D.琼 2.黑龙江人口流出可能导致() A.当地环境压力减小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C.改变我国人口分布总格局D.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提高 3. 胡焕庸线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是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界线。有学者为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将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细化为3个梯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胡焕庸亚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Ⅳ、Ⅱ、Ⅲ、I B.Ⅱ、Ⅳ、Ⅲ、I C.Ⅳ、Ⅲ、Ⅱ、I D.Ⅱ、Ⅲ、Ⅳ、I 2.影响Ⅱ、Ⅲ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河流

4. 重庆市北碚区北靠缙云山,嘉陵江环城而过,是重庆九区之一。2000年以来,北碚区迅速发展为重庆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为1972~2006年重庆市北碚区城区用地重心变化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2~2006年北碚区城区用地重心点变化距离约() 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 m 2.影响北碚区城市扩张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人口B.人口交通C.河流交通D.河流地形 3.2000年以来,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 A.矿产资源开采B.交通条件改善 C.基础设施完善D.产业发展加速 5. 某地理研学小组考察了我国东部地区某城镇,提出了该城镇进一步规划的建议。下图为研学小组成员绘制的该城镇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选修) 1.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下表为1953-2010年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A.东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西北半壁人口密度不断减少 C.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D.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2.“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A.自然环境条件B.经济发展水平C.计划生育政策D.社会历史条件 2.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的省区包括() A.鲁赣鄂川苏B.皖湘冀云苏C.鲁鄂豫川苏D.皖赣豫川苏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通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集聚引起的城镇人口增加;二是空间城镇化,即城市的空间扩张,农用地或未利用地不断转换为建设用地,同时,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下图示意山东省1985年-2010年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人口城镇和空间城镇化发展特点是() A.空间城镇化指数呈增长趋势,变化较为平缓 B.人口城化指数和空间城镇化指数均持续上升 C.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快于空间城镇化 D.城镇地域范围波动增长,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2.2006年,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发展进入协调阶段,其原因有() ①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②空间城镇化的增长幅度有所减缓 ③城市规模扩张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④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城市规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通勤是指从业人员因工作等原因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单位的行为。多中心化是城市空间扩张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通勤时间和距离。研究发现,通勤可归纳为四种模式(下图):向心型、离心型、交叉型、错位型(箭头表示就业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1.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地势北高南低,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千湖之国”之称。该国人口约554万,其中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下图为芬兰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芬兰人口分布具有相似性的国家是() A.美国B.刚果(金)C.加拿大D.沙特阿拉伯 2.对芬兰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地形地势B.交通状况C.气候条件D.植被条件

2.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 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低的是() A.雏形阶段B.加速阶段C.调整阶段D.成熟阶段2.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不可能是()A.核心城市劳动力富余B.工业区外移 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4. 青岛里院是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鼎盛。目前里院正在申报青岛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下图为“青岛里院空中俯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岛里院外部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用地面积B.城市盛行风向C.城市居民习俗D.城市街道走向2.青岛里院申报青岛市第三批历史建筑,有利于() A.保护传统地域文化B.缓解住房紧张 C.加快城市化的进程D.提高环境容量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1.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东省相比,全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政策因素B.文化因素C.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2.1953-2010年间山东省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 A.向极度集中方向发展B.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强 C.向趋于均衡方向发展D.60%土地集中全部人口 2. 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图为人口三角坐标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符合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A.劳动力素质提高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老龄化进程减缓D.基础教育投入降低 3. 2023年春节期间,上海成为人口热门流动城市。图为2023年1月19日上海流出人口目的地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甲省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面积广阔,地广人稀B.地形平坦,草原广布 C.经济落后,人口外迁D.靠近上海,位置优越 2.据某网站迁徙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初一至初四期间上海人口流入规模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B.政策C.交通D.资源 4. 图为某城市的成长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城市内部结构变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问题突出B.政府在城郊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廉价住宅 C.经济衰退使人们移住到城市的周边地区D.为减少工业通勤费用企业迁往城市外围 2.该城市在成长过程中,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社会秩序更为混乱B.交通和信息更为重要 C.大气污染逐渐加重D.城市和郊区温差增大 5.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体现出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彰显了一种人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模式。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回收。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2 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图1为印度尼西亚尼主要岛屿人口占比及爪哇岛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3 题。 1.印度尼西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是() A.加里曼丹岛B.爪哇岛C.新几内亚岛D.苏门答腊岛 2.爪哇岛人口多分布于() ①沿海和山谷②内陆山地丘陵③岛屿西部④岛屿东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爪哇岛人口占比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多火山土壤肥沃B.森林资源丰富C.地形以平原为主D.水热条件优越我国各省、区、市之间既存在人口流入又存在人口流出的现象。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称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图2为2020年我国跨省(区、市)人口流动统计图。据此4~6题。

4.2020年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市)的是() A.京、津、冀、晋B.京、津、沪、豫 C.苏、浙、皖、鲁D.粤、浙、沪、苏 5.2020年人口净迁入的省(区、市)() A.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B.矿产资源丰富 C.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D.人口总量较多 6.人口流动对上海的影响表现在() A.增加上海的就业岗位B.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C.提升上海人口合理容量D.改善上海的生态环境 人口密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差异。图3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7~8 题。 7.M 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B.河流C.矿产D.植被 8.N省级行政区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①合理放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②植树造林,提高经济效益 ③节约用水,保障淡水资源安全④改变理念,降低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乡村各类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要合理利用和规划乡村土地。图4为我国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下岭村规划图。据此完成9~11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东侧,人口约4659万,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表为人均最低需求量与云南现有资源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A.森林资源B.淡水资源C.耕地资源D.气候资源 2.云南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B.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资源互补性 C.大力垦荒,扩大耕地资源保有量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2. 图为成都市区用地结构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用地类型分别是() A.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绿化用地、工业用地 B.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绿化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绿化用地 2.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条带状模式 3. 下图为我国海南省海口市的骑楼街景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骑楼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地势低平B.河流众多C.湿热多雨D.大风多沙 2.骑楼的建筑风格能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是() A.人地和谐B.封闭性C.相对稳定性D.开放性和包容性 4.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功能是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平台。图为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功能服务属于() A.生活性服务业B.生产性服务业 C.非商业性服务业D.传统服务业 2.自贸区连云港片区的区位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B.交通便利C.靠近原料D.环境优美 5. 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喀斯特地貌深山 地区,2003年被列为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至2014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83%,陷入“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所有贫困县脱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三宝彝族乡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表水缺乏②热量不足③土地资源不足④光照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020年三宝彝族乡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实现脱贫,实施精准扶贫的最 佳方式是() A.整乡居民搬迁、异地脱贫B.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 C.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D.加大资金投入、生态治理

江苏省连云港华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华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1.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中、低纬度B.多濒临海洋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⑤—干热B.⑥—湿热C.⑦—冷湿D.⑧—高寒 2.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非季风区多季风区少B.沿海多内陆少C.平原多山地少D.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气候B.气候、植被C.植被、土壤D.地形、土壤3.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与下列哪条分界线最为吻合() A.我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B.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D.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3.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 2.若M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 4. “海归”是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十九大以来大批“海归”回国创业,读海归年龄结构示意图和学历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十九大以来,“海归”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创业人才缺口大B.国内良好的政策和经济形势 C.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D.国内市场广阔且创业收入高 2.下列有关“海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劳动者年龄结构年轻化B.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素质 C.使劳动者性别结构合理化D.增加我国劳动人口数量 5.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启,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严格的户籍管理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 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1. 青藏高原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祁吉线”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人口比例达到93:7。近年来,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增长缓慢,部分县市 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读青藏高原“祁吉线”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地势高,气候寒冷B.纬度低,气候湿热 C.距海远,降水较少D.多大河,水灾频繁 2.与青藏高原西北半壁相比,东南半壁人口相对较多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B.历史 C.热量D.政策 3.推测与青藏高原西北半壁相比,东南半壁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A.保护环境,生态移民B.工业发展,涌向城镇 C.灾害频繁,死亡率高D.毗邻内地,人口迁出 2. 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省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区可能是() A.西藏B.四川 C.广东D.浙江 2.2000~2016年,人口流动利于该省() A.农业现代化发展B.城镇化速度加快 C.工业化水平提高D.交通运输业发展 3.据图推测2010~2016年该地区人口() A.集聚作用下降B.老龄化加重 C.自然增长加快D.劳动人口增加 3. 下图为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与甲省相比,乙省流入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更多,主要原因是() A.空间距离近B.劳动力数量多

江苏省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普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 高一普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答案]填在答题纸表格里。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2.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交通 [答案]1.A 2.B [解析] [1题详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15º- 45º间,即中低纬地区。选A正确。[2题详析]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利于人居;图示是人口的纬度分布,不能看出地形、矿产及交通状况。选B正确。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植被 C.历史和文化 D.政治和经济 4.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总体上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答案]3.A 4.B [解析] [3题详析] 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小;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气候和地形适宜人口、聚落的生产生活,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A 正确。土壤和植被分布受地形、气候的制约,B不符合题意。历史和文化、政治和经济是人囗分布格局形成后出现的,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题详析] 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为我国的第一、二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半壁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主要为高原的深切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或地处山麓,临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人类居住,B正确。西北地区属于第二阶梯,海拔较高,但夏季炎热,A错。西北地区矿产丰富,但工业不发达,C错。西北半壁为我国的第一、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小,D错。故选B。 [『点石成金』]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原因。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的分界线,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形成原因主要与气候和地形有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