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国内外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现状 (4)

1.2.1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 (4)

1.2.2绿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7)

1.2.3环境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10)

1.2.4国内外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 (11)

1.3硏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

第2章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13)

2.1相关概念界定 (13)

2.1.1绿色消费行为 (13)

2.1.2环境价值观 (13)

2.1.3环境信念 (14)

2.1.4主观规范 (15)

2.2理论模型构建 (15)

2.3研究假设 (16)

2.3.1环境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行为 (16)

2.3.2环境价值观、环境信念与绿色消费行为 (17)

2.3.3环境价值观、主观规范与绿色消费行为 (18)

2.4本章小结 (19)

第3章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3.1问卷设计 (21)

3.2小样本的信效度分析 (21)

3.2.1信度分析 (21)

3.2.2效度分析 (22)

3.3问卷形成与样本选取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4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26)

3.4.1信度分析 (26)

3.4.2效度分析 (27)

表3-13各变量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值 (27)

3.5本章小结 (32)

第4章环境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和假设检验 (34)

4.1描述性统计 (34)

4.2相关分析 (35)

4.3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36)

4.3.1环境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37)

4.3.2环境信念的中介作用分析 (38)

4.3.3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 (41)

4.3.4环境信念与主观规范同时作为中介变量的模型 (44)

4.3.5中介变量路径效果分析比较 (46)

4.4本章小结 (48)

第5章结果讨论及策略建议 (50)

5.1结果讨论 (50)

5.1.1环境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行为 (50)

5.1.2环境信念与绿色消费行为 (51)

5.1.3主观规范与绿色消费行为 (52)

5.2策略建议 (53)

5.2.1培养个体消费者的生态主义价值观 (53)

5.2.2树立企业绿色市场观念 (54)

5.2.3创建绿色消费社会氛围 (54)

5.3本章小结 (55)

结论 (56)

参考文献 (58)

附录 (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68)

致谢 (69)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单一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温室效应、水污染、垃圾成灾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21世纪议程》中将环境恶化归为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导致的恶果,并指出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环境破坏行为的最小发生率以及废弃物的最低生产标准是经济社会达到合理发展的根本途径[1]。人类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已不计可数,如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饭盒等“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私家车超量运行对空气质量的破坏,造成极端雾霾天气频现,影响地区气候变化,也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改变个体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消费结构,抑制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是个体保护环境的具体途径。绿色消费行为是以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为前提的消费者个人在产品的选择购买、使用处置和废旧物处理过程中,尽量做到对环境破坏最少的一种消费行为[2],是符合生态发展型社会的健康行为方式,因此成为社会环保学者与创新行企业家们研究的焦点。

对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将焦点放在研究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上,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探讨不同的社会人口统计因素与心理因素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王春燕研究证实绿色消费行为主要受人口统计学因素和消费者态度的影响[3];Shruti gupta在分析态度-行为理论不一致时认为个人特质中的信任、社会压力是区分是否为绿色消费者的重要因素[4]。Johan jansson实证分析社会人口统计因素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在使用替代性燃料的汽车拥有者中的影响[5]。由于绿色消费的复杂性,从消费者的心理选择到绿色行为的发生并不一定是直接作用的,因此,学者们试图把更多影响因素纳入到分析绿色消费行为的模型中。王建明研究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时加入了认为个体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个人消费观念变量[6];余志高研究证实心理因素中的环境价值观和绿色消费态度会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产生,此外情境因素群体压力也会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影响[7]。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先污染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