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1 )认识论:

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2)实证传统:

孔德。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

的,在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只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找到客观事实。

(3)人本传统:卡尔罗杰斯。主要观点:

1.强调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2?强调“此时此地”;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

里的第一天”。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

4.强调人的成长。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

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

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4)激进传统: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思潮并在后期结合女性主义理论等而产生,寄希望从更

大的社会层面推动社会运动与变迁,实现改变。认为知识和兴趣不能二分,倡导结构分析,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个人解放和社会变迁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变迁

的脚垫在于政治行动和广泛的社会变迁。

(5 )社会建构传统:概念:现实是由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个人生理、发展进程,认知结构)构建而成的。关键点:语言、知识、文化、环境

理论观点:

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现实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自己体验世界,并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字向他人描述他们的现实,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现实。

2.人们在发展对世界认知的过程都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会与环境进行互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刺激。创造现实,主动或被动接受现实的塑造。

3.每个人的现实和知识是被旋转在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现实是由这一历史和文化情境中的社会互动发展而成。

4.语言被用来表达个人的现实。文字是专制的。不同的人、行业或阶层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

5.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个人所构建起来的现实是别人无法完全理解的。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一一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评价:关于自我取向的研究比较有效果,但是聚焦于个人,没用重视环境因素。

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驱力、本能、人格结构、意识与无意识、自我防御机制和人格发展

⑴人类行为是由非理性的力量一一无意识或本能驱力(力比多)所决定的

(2)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动物我,是生物成分,基于驱力或本能,由无意识决定,缺乏组织,受快乐原则支配,享乐原则。

自我:精神我,是心理成分,受现实原则支配,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控制本我的盲目冲动。超我:道德我,体现了道德原则,超我涉及心理奖赏和惩罚,当合乎超我要求,个人会感到自尊和骄傲;反之,则会自卑和罪恶。

如果自我、本我、超我能够维持和谐关系,个人就具有完善的人格,能够有效地与外界沟通,反之如果三者之间关系出现故障,人格就会失调。

⑶ 相应地,心灵由三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察觉到的想法和感受,代表理性。

前意识:经由思考可以觉察到的部分。

潜意识: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无法察觉。

(4)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源自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当自我无法控制焦虑之时,就只能靠防卫机制。

(5)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焦虑而采用的方法,涉及抵制或掩饰不被允许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的冲突,包括否认、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反作用、退行、压制、升华。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应对压力,防止自我被压垮。

(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具有阶段性。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

生殖器期。在任何一个阶段,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会引起焦虑、压力,影响本阶段的人格发展和后续各个阶段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围绕自我功能、防卫机制、自我掌控感三个核心概念组成

(1)自我功能:是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包括:适应性退行、防卫性功能、现实检验等。

(2 )防卫机制:利他、禁欲、否认、退行等

(3)自我掌控感:最佳自我发展是对阶段性特殊发展任务和危机的掌控的结果,每一个危机的解决都导致某种自我同一感并构成自我感觉的核心组成部分。

具有强烈自我的人能够以一贯的、理性的方式管理其与他人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人才具有自我掌控感。自我能够导出防卫机制以保护人们免于焦虑。

(4)实践原则:

自我心理学认为问题或挑战源自于个人的内部冲突或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因此案主的压力来自环境或者发挥不良的自我功能。所以,自我心理学的治疗原则是:识别案主自我功能失调与当前问题的联系,提升案主自我能力,促进个人自我能力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匹配。

(5)干预技巧:

自我取向的方法分为两种:自我支持和自我修正

自我支持:聚焦在现在的行为、有意识的想法和环境改变,其方式是经由与社工有价值的关系而学习和掌握新技巧,一般是短期的。

自我修正:集中于过去和现在的潜意识感受和驱力,避免环境改变,运用非指导性和反

省性技巧,通常是长期的。

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一一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评价: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代表了心理动力理论的最新进展,它们偏离了经典教条

的精神分析(尤其是驱力理论和心理决定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纠偏和发展,但本质上与

弗洛伊德是一致的,是对人们心理机制、人的自我形态和人的无意识身份的考察,他们都关注早期儿童经验。

客体关系心理学主要探索的是内在的无意识身份和外界事物的内化,是一种分析性治疗。关注关系问题以及过去的关系对人格建构与发展的影响。认为“过去印迹”会呈现在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Mahler承认驱力的重要,但儿童跟最初的爱的客体一一母亲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核心所在,儿童心理发展从依恋开始,伴之以逐步分离的过程,较早的共生期未完成的危机和残

渣及分离过程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人际关系。

(2)自体心理学:

从对自恋研究进入自体心理学,他认为自恋是自体的欲望投资,成熟的人欲望的投资会

由自己流向他者,自恋转变为客体爱。自恋欲望与客体欲望本质是不同的。成熟的自恋表

现为一个人的理想、野心、同理能力、创造力、智慧。自体的成长需要两种重要的自身客体经验:重要客体的景象和理想化的形成。

客体关系心理学将传统精神分析的聚焦转变到关系层面,即客体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影

响人类成长的;自体心理学则是考察自体的发展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客体、分离一个体化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自身客体、蜕变性内化、自身客体移情

(1)客体:客体就是与人在其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婴儿、儿童和成人。一般而言,母亲是最初的客体。客体分真实的客体和幻想的客体,真实的客体表现的是外部世界的他人的客观

特征;幻想的客体表现的是婴儿关于他人的主观体验。

(2 )分离一个体化:

Mahler将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1.正常的孤独性(从出生到大约一个月,这一阶段没有客体,属于未分化阶段)

2.正常的共生(大约出生后的两个月,朦胧地意识到一个需要满足的客体,妄想自己与母亲

有一个共同的边界,这一时期的婴儿没有分享的认同,没有“内--夕卜”“自身--他人”)

3 ?分离与个体化(包括四个亚阶段: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亚阶段、客体恒定亚阶段)(3)自身客体:那些被经验为自体部分的人们或客体或为自体服务而促使自身发挥功能的

人或客体。与标准的精神分析法有两个差别:一是他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正常的自恋而非本

能;二是他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经由有距离的客观观察来接近经验。

(4)蜕变性内化:

成长性的过程机制,通过此机制,病人能够内化所需的自身客体的功能,并获取缺失的自体

结构。Kohut将它区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必须在自体和自身客体之间建立基本的同理

联结。第二步,必须要有能被处理的且非创伤必的同理失败。“积极的挫折”有些挫折可以

理解不可避免

(5 )自身客体移情:

人终生有三种基本需求:另我或双生移情关系;理想化移情关系;镜像或夸大移情关系。如果无法满足,就会造成心理问题。三者的结合就是自身客体移情,即我们从别人身上得到

我们所需要的以维持自我的整合之时,别人并非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提供自我需要

的来源。

(6)客体关系心理学实践原则:

介入的重点是放弃坏的客体或者对不同客体的坏的意象。介入的成功要素是案主将社工

当成一个好的客体来体验,这样的关系有利于案主的正面发展。

自体心理学认为心理病态源于自体缺陷,因此要给予人们第二性机会以完成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或强化某种人格。因此自体心理学的干预目标是建立新的自体结构和更大的自体一致感。

(8)干预技巧:

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沿袭了精神分析的很多干预技巧,并在新的概念体系下进行了

一定的发展。具体的干预技术包括维持、探索、解释、宣泄、澄清、个人一情景反思、类型一动力反思、发展性反思、教育和结构化、修通。

第五章认知行为理论

评价:

优势:高度结构化;有大量的证据;比较简洁;强调合作关系

局限:关注个人,忽略社会因素;要求案主参与对部分对自己问题没有认识的人无法使用或很难操作;关注此时此刻,对潜在原因可以忽略;既要合作,又要指导,可能产生矛盾。

(1)行为治疗(理论):其基本理论源于实验心理学的条件反射理论,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

射模型,研究表明,行为是先前学习的结果,行为是习得的,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未来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消极的影响会降低未来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行为是可以学习、掌握

和根据影响调整的。

(2)认知治疗(理论):认识理论认为思维影响我们的感受,着重找到并干预案主扭曲的信

念和错误的想法,以减少或缓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如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

ABC模型。与心理动力理论相比,它更注重当前事件,而非潜意识的冲突。

(3 )认知行为治疗:是认知和行为疗法的综合,包括评估和改变行为、想法和感受,缓解案主精神焦虑和功能失调的方法。聚焦当前问题和原因,认为案主的问题和困难是由想法、感受和行为导致的,目标是改变案主存在的错误或消极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关注服务对象的此时此地的经

验和感受。同时,对于案主家庭背景、创伤经历、儿童早期的发展状况等方面也有所关注。

认知理论中的相关概念认知、ABC人格理论

行为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反应性制约、操作性制约、社会学系—

(1)认知:

所谓认知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和活动过程,诸如知识、意识、智力、思考、想象、创意、规划、策略、理性、推论、问题解决、概念化、幻想、记忆等均属认知范围,.包括三个层面:最表面的自动思维;更深层次的条件性假设;最深层次的图式或核心信念。

(2)ABC人格理论:

ABC人格理论是从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中提炼出来的,是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A代表事实、事件或个体的行为或态度的客观存在;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或反应,A (诱发性事件)并不必然导致 C (情绪反应)。B (个体关于A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C,即情绪反应。如果干预则会产生 D (质疑不合理的信念),进而产生E (新的信念)。

(3)反应性制约:

反应性制约是最早出现的行为理论,也称为经典制约或刺激一反应理论,源自巴甫洛夫

的实验。关注的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以通过刺激习得某种反应,达到改变我们的行为。系

统脱敏法基于这一原理。

(4)操作性制约:

与反应性制约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后果或随之而来的行为,即强化,也称为工具性制约。它认为当前行为的后果决定未来的行为。前导事件A导致行为B,行为B的目的是处理事件A,由于行为B,结果C产生,行为造成的后果会以增强或惩罚的方式来强化或弱化此行为。

(5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行为是经由观察而习得的。观察者对他们所见到的事物形成内在符号并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匹配,由此生产自己观察到的行为。

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促进观察性学习:注意、保持(进行编码一图式或口头)、动作再

现(符号呈现转化为行为)、强化和动机(根据奖惩,复制行为)

干预技巧包括:社交技巧训练、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压力免疫训练

(1 )社交技巧训练:

旨在根据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促进个人在人际交往、就业和自信方面的应对、沟通

和控制能力的提升,这样可以促进案主与环境的交流。利用一系列问题情境中的角色扮演,使案主掌握更有效的互动技巧,主要方法包括行为预演、示范、强化、形整和激励。

(2)认知重建:

通过认知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例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3)系统脱敏:

由沃尔普创立和发展,通过引导求助者缓慢暴露于导致焦虑反应的情境中,并用放松状

态来对抗、从而最终消除神经症性的焦虑习惯。因而也称“交互抑制法”。案主学习放松

技艺;社工与案主共同探讨焦虑事件并用焦虑等级来归类;案主想像这些事件并同时使用放

松技巧。

(4 )压力免疫训练:

目标是通过教导案主在困难的情境中如何减轻和预防压力,协助其建立应对压力的技巧。社工了解案主诱发压力的原因并通过放松训练、逐级暴露、明确自动思维等办法,使案主学会了解其适应不良的思维解决问题,控制情感反应的应对技巧。

第六章系统视角

评价:系统理论避免了对行为或现象的直线的、决定主义的因果解释,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工

作的“人在情景中”这一核心理念。但系统视角被批评为描述性的,解释能力太弱,不能告

诉我们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影响系统,我们也难以控制系统中干预的效果;另外,其包容性太强,概念不够清晰。

(1)系统:

由不同组件组成,互相依赖、互相作用而成的整体。系统每个组件不单独产生作用,整体离不开每个组件的存在与参与。

关于系统的五个概念:输入;流通;产出;反馈;熵系统的特征:稳定;均衡;分化;非线性;交互性。系统类型: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2)人类发展:

人类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这是一种全人的观点。在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社工理论汇总

社工理论汇总

社工理论汇总(上) 一、有关服务对象的理论 (一)青少年发展任务以及青少年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1.哈维葛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 哈维葛斯特(robert havighurst,1972)提出,“发展任务”是指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需要去完成或发展的事项、工作或任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需要发展不同的技能、知识、功能与态度,以符合社会的期望或要求。能完成或达成阶段性发展任务者才是一个健康或适应良好的人,无法完成发展任务者将会产生焦虑、无能的情绪,或被社会所排斥。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类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而不同的文化所给予个人的发展任务亦不尽相同。 根据哈维葛斯特的理论,人在青少年时期共有九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接纳自己的外身体与容貌,适当的表现男性或女性特质。 ●与同年龄的同性及异性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情绪及生活独立照料,不再依附父母或其他成人。 ●追求经济独立,相信自己可以自食其力。 ●找到职业性向及所长,准备投入工作职场的自我充实。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与概念。 ●了解并能努力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为将来婚姻与组成家庭作准备。 ●建立价值观、价值体系,以符合现实生活需求。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与完成发展任务的敏感时期,是个体生理成熟,且几乎可以学习各种新能力的时期,此时期的学习如果效果不佳会影响后期的学习,因为发展任务亦具有次序性。 2.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理论 青少年时期发展任务的观点是从青少年本身出发而对青少年发展进行的论述。青少年阶段的各项发展任务,亦可视为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目标,如果从成人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社会化应包括下列要素: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理论

浅谈叙事治疗模式的形成及其运用 0990101089 刘海桃社会工作一班 摘要:叙事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方法,一经提出在家庭治疗、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模式的基本概念、兴起与发展及理论脉络之后,主要介绍了叙事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关系调式以及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关键词:叙事治疗模式、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调试、大学生心理咨咨询 前言 近几十年间,对叙事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世界性潮流。关于语言的本质,叙事的功能,文本、话语和行动的关系,自我同一性建构与存在的时间性维度等问题,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焦点,也受到心理学家尤其是心理治疗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叙事治疗一度在各个领域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并且被广泛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关系调式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优势作用。 一、叙事治疗的基本概念 叙事治疗就是指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访者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来访者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治疗认为,个人的问题来源于主流故事的压制。当个体生活中被他们所描述的故事的方式与其个人经历不相符时,问题就产生了。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主要方面可能与主流叙事想矛盾。而叙事治疗为替代性故事开启了空间。这些替代性故事可以让来访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二、叙事治疗模式的兴起与理论假设 (一)、叙事治疗模式的兴起与理论脉络 叙事治疗1980 年代发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以第二层控制论(Steven D. Mills and Douglas H,1995)和社会建构论来解释当事人的问题。叙事治疗理论强调当事人问题的社会建构本质,其人性化的特点使得叙事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社会个案工作富于生命力的实践范式。当前,学界对叙事治疗的理论译介投入了高度的热情,但因其专注于当事人的认知改变而非关系的调适(隋玉杰、杨静,2007:364)尚未争取到稳定的位置;已有的应用型研究大多围绕着青少年群体展开,而将叙事理论运用于富于生命故事的婚姻关系调适尚且少见。本文结合笔者在个案工作教学中的体会试图就叙事疗法及其在“谁也说不清的”婚姻(李子勋,2006:1)关系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试图将这一研究推向深入。 (二)、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叙事治疗模式把人的生活视为日常生活经验故事化的过程,在故事中不断组织、呈现和实现自己的生活;而人的故事的形成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只有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 中才能产生生活的意义(童敏,2007:142)。Jill Fredman 和Gene Combs 在《叙事治疗———解构并重写生命的故事》中认为,叙事治疗有4 个基本理论假设(Freedman & Combs,2000:56): 第一,现实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按照实证主义的观点,一个外在的、性质和人类不同的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社工论文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asl's hierarhy 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

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 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 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 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n,1902)是美国着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资料讲解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 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

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社工常用理论汇总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

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of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就是行为科学得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得需求,安全上得需求,情感与归属得需求,尊重得需求,自我实现得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与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她得需求层次排列中,她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得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就是探讨个人得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得影响。按照班杜拉得观点,以往得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得制约作用。她们通常就是用物理得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她们得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得人得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得说服力。由于人总就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条件下得,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得社会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得行为。 三、舒茨得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得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得需要,即包容需要、得支配需要与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得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得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与预测她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得形成与个体得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她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得相互关系得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她得1909年出版得《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人得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得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就是通过与她人得社会互动形成得,她人对自己得评价、态度等等,就是反映自我得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与把握自己。因此,人得自我就是通过与她人得相互作用形成得,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她人如何“认识”自己得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得想象; 3、自己对她人得这些“认识”或“评价”得情感。 五、贝塔朗菲得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与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与物理学中得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与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与把生物瞧作开放系统研究得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得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就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得代表人物.她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她把自我意识得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得顺序就是由遗传决定

社会工作概论选择题汇总-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汉堡制创于( ) A.1788年 B.1852年 C.1869年 D.1884年 2.1884年在英国伦敦创设的汤恩比馆是_________的开始。( ) A.慈善组织会社 B.睦邻组织运动 C.爱尔伯福制 D.社会保障制度 3.1982年世界老龄大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_________当作老龄社会的标准。( ) A.5% B.7% C.8% D.10% 4.以下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 ) A.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社会工作广 B.社会学的任务解释社会,社会工作的任务解决社会问题 C.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超越社会学的学科范围 D.社会工作的产生早于社会学 5.团体发展的四阶段模型是由_________提出。( ) A.西伦与迪克曼 B.加兰 C.克洛德尼 D.特雷克 6.社会工作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要贯彻案主的_________原则。( ) A.自决 B.服从 C.主动 D.被动

7.以下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 )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个案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8.下列陈述与社会个案工作的特点不一致的是 ( ) A.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 B.是一对一的工作方法 C.协助案主完善人格和自我 D.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 9.社会工作的_________之一是: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 ) A.特征 B.职能 C.价值前提 D.使命 10.下列_________不属于托马斯关于行为修正派的三大基本类别的内容。 ( ) A.社会行动 B.反应制约 C.社会学习 D.操作制约 11.社会个案工作的功能派以_________为理论基础。 ( ) A.行为科学 B.激励理论 C.学习理论 D.自我心理学 12.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工作原则的是 ( )

社会工作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 理论: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理论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社会工作理论: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外借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实施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 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范式(四个理论范式) 什么是范式:指的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由若干相关的理论模式所构成的一个理论取向,它们共享一组基本的理论假设,使得研究者在心理上形成的共同信念。 1、实证传统:(最基本、最主流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建立在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上,证据为本。 实证主义的理论观:经验至上;证据为本;客观现实;价值中立。 2、人本传统:(既是基本亦是边缘)全人的观点,尊重个人对自己经历的理解。 人本主义的理论观:以人为本;意义和阐释;尊重价值观;高度的个别化。 3、激进传统:从结构的层面推进社会变迁。 激进主义的理论观:对实证主义的全面宣战;价值无涉是不可能的;实证主义本身是一种政治,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顺从、维持现状;不同的话语体现不同的政治利益。 4、社会建构传统:强调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变化的动力来自发现,讲述新的故事或探索优势。 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观: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事实,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理论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也是非连续的,充满了偶然。 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很容易变成意识的潜意识;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又无从觉察的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口欲期(0-1岁)、肛门期(1-3岁)、生殖器崇拜期(3-6岁)、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青春发动期) 自我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自我功能: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 12个自我功能:现实检验、判断、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现实感、规范和控制、客体关系、 思维过程、适应性退行、防卫机制、刺激障碍、自主功能、自我掌控感、综合/整合功能。 1、自我呈现:社会互动中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别人对自己印象的行为。 2、自我监控: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自我的呈现进行监视和控制的程度。 3、自我控制:对冲动和欲望的控制、对思想和感觉的控制、对行为的控制。 防卫机制:每个人都会潜意识的以不同的防卫功能去保护自己受到伤害。 作用:积极的作用:调试 消极的作用:当心理防御机制失效、使用不当、或过多的依赖,以致破坏了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了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被视为异常,甚至病态。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行为 与社会环境人生发展阶 段理论 弗洛伊 德 人格发展阶段 论 口唇(1)-肛门(3)-性器(6)-潜伏(青春)-生殖(青春 -成年)性驱力是人格发展主动力 埃里克 森 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 强调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环节 皮亚杰 认识世界三原 则 运用组织、同化、顺应 科尔伯 格 道德发展阶段 论 前习俗(惩罚、服从,天真享乐)习俗(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 秩序)、后习俗(社会契约定向、普通伦理) 人生 发展 阶段 特征 婴 幼 儿 大脑发育迅 速、动作发展 快、逐步掌握 行走操作 感觉运动阶段,随 意性过渡到目标 取向,形成符号思 维 形成依恋额阶 段 开始寻求自主性,失败羞愧怀 疑能力,成功形成“意志”美 德 儿 童 脑接近成人, 动作熟练协调 增长 语言记忆力增强, 开始具体化逻辑 思维 朋辈成为生活 部分,自我概念 形成 面临主动性、内疚感冲突 青 少 年 二性征,生理 机能日益成熟 叛逆转稳定,形成 价值观、人生观、 处事方法 学校是阵地, 家、校、友影响 大 自我认同角色混合 成 年 生理机能高峰 渐衰退,出现 更年期综合症 认识、操作力上 升,心智活跃,特 长在工作中得以 体现 建立社会角色, 始真正承担公 民责任义务 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婚 姻、精神、健康、就业问题) 老 年 记忆力下降, 老年疾病,身 体依赖他人 思维偏重回忆、角 色转变和发挥预 热的认知 社会角色变化; 参与减少,走向 封闭,地位下降 自我整合与绝望;“无用论”; 孤独感;疾病等 社会工作理论理论分类与功 能 功能(对于社工专业来说,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 威地位,取得合法性) ——解释、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新的 理论 社工就是找助人办法途径;社工理 论=社工理念、实践观点 佩恩:(现代+后现代)社工理论 =为实践服务+实践 精神分析论 的应用 1887年,催眠治疗歇斯底里;二十20“儿童引导”、、“精神分析洪流”,提供契机; 二十60,成为临床主导 观点 人的心灵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构成(本我+自我+超我);性 心理发展五阶段(口腔+肛门+性蕾+潜伏+生殖); 原则 个别化原则——签订治疗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自由联想——倾听和同 感 应用 治疗过 程 治疗情境建立(设施态度中立分析)+关系建立(让其感受安全支持)+ 治疗性对话(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精神分析论在工作领域应用的衰落。衰落,但根本性影响仍不可否认 认知行为理 论 理论基 础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学说 基本取向心理与行为分离 主要观 点 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中介、协调作用 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积累形成的固有模式,不经大脑而按 既有行动

社会工作个案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个案理论模式(2013-03-12 10:12:51)转载▼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背景 最早室友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在1928年提出的,她发现在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中所列举的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神症状方面的问题,所以她将个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心理方面。1930年,美国汗金斯首次使用心理社会的概念。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不过当时他是以精神分析为主。托尔主张,对个人地理解必须从“人在情景中”着手。 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治疗技巧 在直接治疗技巧中又可以根据工作者与求助者的沟通状况,把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映性直接治疗和反映性直接治疗。 1、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1)支持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常用的治疗技巧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工作者的了解、接纳、同感和信任等削减求助者的焦虑和不安。 (2)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容的消除。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影响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五种: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干预。(3)探索—描述—宣泄不仅具有研究和诊断功能,同时还具有治疗的作用。通过求助者的描述和解释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并为求助者的情感宣泄提供机会,以便疏导求助者的情绪冲突,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 2、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 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映、心理动力反映和人格发展反映 (1)现实情况反映 主要涉及六个方面:1、外在反映2、内外在反映3、内在反映4、对环境刺激的反应5、自我评估6、对工作者和治疗的反应 (2)心理动力反映 工作者协助求助者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称为心理动力反映。 (3)人格发展反映 是指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早年痛苦经历,调整求助者的人格发展。其技巧包括三个方面:1、宣泄2、分析3、修正。在求助者了解其不良行为的根源基础上,工作者需要帮助求助者重新评估以前的经历,调整求助者现有的人际关系。 (二)间接治疗技巧 其核心是希望通过改善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来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求助者的外部环境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父母、朋友、亲属、邻里、同事和雇主等。 诊断 心里与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动态诊断、原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 是指对求助者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分作横向的动态分析,以了解其人格的内部动力联系。 原由诊断 也称病因诊断。是指对求助者的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进行纵向的分析,以便把握求助这问题产生的内在发展逻辑。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完整版)新社工常用理论汇总

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二、社会学习理论 (2)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2) 四、镜中我理论 (4)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4)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 七、九型人格理论 (5) 八、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6) 九、社会支持网络 (6) 十、优势视角理论 (7) 十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12) 十二、生态系统理论 (13) 十三、社会化理论 (13) 十四、继续社会化 (14) 十五、活动理论 (15) 十六、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16) 十七、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7) 十八、社会系统理论 (19) 十九、场地理论 (20) 二十、认知行为理论 (20) 二十一、增能理论 (24) 二十二、符号互动论 (25) 二十三、角色扮演理论 (26) 二十四、皮亚杰游戏理论 (26) 二十五、标签理论 (29) 二十六、多元智能(力)理论 (30) 二十七、情绪ABC理论 (32) 二十八、家庭治疗理论 (32) 二十九、社区营造 (33) 三十、任务中心理论 (33) 三十一、生命周期理论 (34)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