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复习题 第八章(含答案)

近代史复习题 第八章(含答案)
近代史复习题 第八章(含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对我国过渡时期的国家性质、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体系 D前资本主义体系

4.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转向()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5.建国初期我国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6.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建立了()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营经济

7.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

8.1951~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行贿、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9.195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A土地革命总路线

B过渡时期总路线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小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1.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方式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1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A“四马分肥” B定息 C核价收购 D无偿没收

14.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 B农业合作化

C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

15.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最初设想是在()A民主革命时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

A 1949年

B 1952年

C 1956年

D 1957年

1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1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生理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的开始

19.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过渡时期总路线

20.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21.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加强了我国的()

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 D共产主义经济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头三年,我国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主要有()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

D合作社会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E.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土地问题解决之后)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先进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E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195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点是打击()A土匪 B恶霸 C特务 D反动党团骨干分子

E反动会道门头子

5.构成建国初期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A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 B没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解放区的公营企业 D被改造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E被改造的手工工场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实现对资本家和地主的改造

7.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E重点突破

8.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三个步骤是()

A建立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B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

C组织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D建立人民公社

E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化采取的方针是()

A自愿互利 B积极引导 C典型示范

D稳步前进 E国家帮助

10.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政策是()A利用 B限制 C团结 D教育 E改造

11.“四马分肥”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工人工资 E资本家利润

1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B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稳步增长

E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简述我国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3.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重要意义。

4.50年代,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

5.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四、论述题

第八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A

5.B

6.D

7.D

8.A

9.B 10.D 11.C 12.C 13.A 14.C 15.A

16.C 17.D 18.C 18.D 20.D 21.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 ABD

3.AE

4.ABCDE

5.ABC

6.ABCD

7.ABC

8.ABC

9.BD 10.ABE

11.ABCE 12.ADE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间的过渡时期,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答案要点]

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可能性表现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为我国实现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我国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从政治上提供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的保证。

第三,民族资产阶级在我国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他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新生的国家政权,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第四,我们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队农产品实行了统购包销政策,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同个体经济的联系,在这样条件下,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才成为可能。

3.[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初期能够依靠自己力量,战胜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战争威胁,保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第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有力量有条件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组,使各种经济成分沿着新民主主义轨道各得其所,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和稳定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实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物质前提。

4.[答案要点]

第一,有了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发展维艰,难以承担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基本条件。

第三,个体农业的小农经济性质,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条件。

第四,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决定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

第五,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要求。

5.[答案要点]

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民由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农业合作化把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合作化后兴修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也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也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经历了三个阶段,到1956年全部完成,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不是用强制没收的方式,而是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消灭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对资产阶级的工厂、机器原料商品和资金等,都经过公、私和职工三方共同进行清产核资。

第二,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私营工商业者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工作上适当安排,生活上妥善照顾。

第三,在政治上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而给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安排适当的政府领导职务。中国共产党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和维护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当然,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缺点和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来势迅猛,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于粗糙,造成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安排、使用很不适当,使之不能发挥所长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在企业改组中,由于合并过多,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下降,商业、服务行业网点撤消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把大量小商贩错定为资本家,混淆了剥削者和劳动者的界限,挫伤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实现的和平赎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2.[答案要点]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是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说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自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宣布了世界人口1/4的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伴随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百年来横行的帝国主义势力被赶出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大陆上被消灭了;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分子也已经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基本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它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和坚实的基础。

五、材料题

1.[答案要点]

(1)在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不能采取没收的政策,而必须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因为中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在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中国建立后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政策,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国计民生起有积极的作用。

在建国初期在财政经济上国家面临着严重困难,因此合理调整工商业是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按照统筹兼顾的方针,合理调整工商业,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才有利于发展生产,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增加税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2)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在全国的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性和盲目经营,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相矛盾。

第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存在,与国家对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相矛盾。

第三,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内部职工与资本家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四,资本主义剥削与扩大社会主义积累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

这些矛盾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日益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只有从根本上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答案要点]

(1)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作了有益的探索,由于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旧中国留给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遗产相当少,建国后,尽管经过一系列的建设,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都很快达到或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但中国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从中国实际出发,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但是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就已经“建立”了。

(3)社会主义虽然“建立”,但由于我们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家的,国内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提出进行四化建设,正是基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这一现实提出来的。所以,毛泽东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建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3.[答案要点]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其软弱性是与生俱来的阶级特性,当大资产阶级势力强大的时候,他们随即附和之,被迫成为其帮凶;当无产阶级革命势力强大时,民族资产阶级旋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和感召下,被迫抛弃其软弱性和动摇性的一面,跟随共产党走上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成为组成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四个民主阶级之一。

(2)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由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官僚资产阶级被彻底消灭,民族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考虑被迫拥护共产党、赞成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然而受追逐高额利润本能的驱使,他们也会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干出许多违犯

新民主主义法纪的事情,因此党必须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凭借国营经济的巨大威力逐步迫使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接受社会主义的改造。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从产生到发展直至最终消亡,始终具有两面性,因而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