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尼亚/7/2009(H1N1)]作为推荐株应用于每年的 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
(二)免疫程序与策略
疫苗种类 • 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
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种流 感疫苗均含两种A型(H3N2和H1N1)和一 种B型流感病毒抗原组份。全病毒灭活疫苗 由于不良反应较高且只能在12岁以上人群 使用等缺点,近年来已没有使用。
历史上几次流感大流行
• 1918 “西班牙流感” (H1N1)
造成全球 2 ~ 5千万人死亡 -许多人在感染后几天内死亡 -而其它一些人则因并发症死亡 -死亡病例中几乎一半是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
• 1957 “亚洲流感”(H2N2)
造成全球1 百万人死亡 -确认在中国首发 1957年2月下旬
• 1968 “香港流感” (H3N2)
• 1957 “亚洲流感”(H2N2)
造成全球1 百万人死亡 -确认在中国首发 1957年2月下旬
• 1968 “香港流感” (H3N2)
发病率和死亡数与 1957年的类似 -该病毒在香港首次发现 1968年初 -H3N2至今仍流行
四、免疫预防
(一)疫苗发展简史
• 1937年,鸡胚培养流感病毒获得成功 • 1941年,流感灭活疫苗在美国首次被批准使用 ,1945年开
•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中任 何一项者
− 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 − 近期内本地区或临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加 – 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 确诊病例:流感样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呼吸道标 本分离到流感病毒或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三、流行病学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
强,传播迅速。
一、病原学
形态结构
• 一种单链RNA病毒 • 呈多型性,一般为球形,直径80~120nm • 可见丝状体和其他不规则形状,丝状体多见于新分离的甲
型流感病毒
• 外层:血凝素(H)和神经 氨酸酶(N)。
(四)流行特征
• 突然暴发,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波及面广 • 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 我国北方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而南方多发生 在夏季和冬季
• 分为散发、局部暴发(也称暴发)、流行和 大流行
历史上几次流感大流行
• 1918 “西班牙流感” (H1N1)
造成全球 2 ~ 5千万人死亡 -许多人在感染后几天内死亡 -而其它一些人则因并发症死亡 -死亡病例中几乎一半是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
• 抗原变异仅发生于甲型病毒
• 抗原漂移是指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 发生小变异(量变),常形成流感小流行
• 抗原转变是指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HA 和/或NA完全发生变异,形成新的亚型(质 变),如H1N1转变成H2N2,常引起世界性大 流行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特征
• 潜伏期1-4d,平均2d • 流感感染可以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者显性感染 • 典型症状以突然发热、头晕头痛、肌痛,同时伴有喉咙痛
始广泛应用
– 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率都很高
• 20世纪60年代,制成了纯度更高的全病毒疫苗
– 在儿童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
• 1968年裂解疫苗在美国首次批准使用
– 不良反应大为减少
• 70和80年代,英国研制成功了毒粒亚单位 • 90年代以来,流感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日新月异
– 成人中广泛使用纯化3价(H3N2和H1N1亚型及乙型毒株)裂解疫苗 和全病毒疫苗,儿童中使用最多的为亚单位(HA和NA)疫苗
病毒分类
•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H
可分为16个亚型(H1~H16),N有9个亚型(N1~N9) • 其中仅H1N1、H2N2、H3N2曾在人间流行,其它许多亚
型的自然宿主是多种禽类和动物
流感病毒命名
• 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内容和顺序是:型别/宿主/分离地点 /毒株编号/分离年代(血凝素抗原亚型和神经氨酸酶抗原 亚型)
疫苗种类
• 灭活裂解流感疫苗
– 去除病毒核酸和大分子蛋白质,保留抗原有效成分血凝 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以及M蛋白和NP蛋白
• 中层是由相互紧贴的一层 类脂体和一层膜蛋白 (MP)构成。
• 内层为病毒核衣壳,含核 蛋白(NP)、P蛋白和 RNA。
抵抗力
• 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紫外线相当敏感 • 病毒对乙醇、升汞、氯、酸、酚、福尔马林、乙醚、
氯仿等化学药物均较敏感,肥皂和去污剂对流感病毒 亦有灭活作用 • 低温环境中较稳定,保存在4℃冰箱中1周至1月仍能存 活
(一)疫苗发展简史
• 1957年 ,我国科学家开始研制流感减毒活疫苗 • 20世纪70和80年代,陆续停止了流感疫苗的研发
活动 • 1997年以后,开始恢复多价灭活纯化流感疫苗的
开发和应用研究 •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暴发和流行 ,
我国在第一时间生产和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 • 2010年起,WHO将甲型H1N1流感毒株[A/加利
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症状为特征 • 发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d后渐退 • 一般是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 •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在患者呼吸道标本流感
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
诊断标准
• 流感样病例:发热≥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而缺乏其他的实验室确定诊断的病例
– 宿主是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省略不写,其他宿主必须写明
如:A/Hong Kong/156/97(H5N1)
•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命名法与甲型相同,但由于没有H 和N亚型的划分,故不加注明,如乙/沪防/1/77;丙/猪/ 京科/10/8。
• 国内习惯把H1N1、H2N2、H3N2亚型称为甲1、甲2、甲3 型
抗原变异
发病率和死亡数与 1957年的类似 -该病毒在香港首次发现 1968年初 -H3N2至今仍流行
(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所以会使人能不停地成为 易感人 群,特别是当一个新的亚型出现时,几乎 所有的人都是易感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