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习题范文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习题范文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习题范文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习题

一、填空题

1.()、()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2.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和()的流动。

3.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两大类。

4.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和()四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5.西蒙(H.A.Simon)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和()三个阶段。后来西蒙在他的决策过程模型中又增加了决策实施后的()阶段。

6.西蒙教授提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

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8.不仅仅把信息系统看做是一个能对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把它看做一个(),将信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考察,并把考察的重点,从科学理论转向(),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

9.基于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

10.BSP方法将()和()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11.即对其“功能”这一列,把功能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内按功能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然后调换“数据类”的横向位置,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

12. 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MIS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及();单位的现状;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13.面向对象方法以()、()、()等概念描述客观事物及其联系,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5.建立MIS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和()三方面。

16.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

()等。

17.对于大型程序,人们则倾向于首先强调程序的()、()和(),然后才是()。

18.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指导人们用良好的思想方法去设计程序,其特点是采用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和()。

19.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需要以下几方面人才:()、()、()、()、()。20.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及()等三类。

21.对信息系统的评价主要是从()与经济两方面进行。在经济上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系统的效果和效益,包括()的与()的两个方面。22.DSS最常见的三角式多库系统结构,其中的多库包括()、()、(),另外还有()子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来决定的。

A.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B.数据量的大小

C.信息的载体

D.信息的来源

2.销售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按照()来进行综合的。

A.横向综合

B.纵向综合

C.纵横综合

3.日本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KANBAN)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A. 准时制生产(JIT)

B. 最优化生产技术(OPT)

C. Agile制造

4.在系统的战略规划阶段所采用的方法是()。

A.数据字典

B.业务流程图

C.U/C 矩阵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服务于()。

A.企业目标

B.业务处理

C.生产过程

D.销售目标

6.信息系统发展先后经历了以下各个阶段()。

A.MRP-MRPII-ERP

B.MRPII-MRP-ERP

C.ERP-MRP-MRPII

7.系统分析阶段的目际是完成()。

A程序没计B物理发计C代码设计D系统的逻辑没计

8.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是()。

A系统分析、设计、实施

B战略规划、系统分沂、设计实施

C系统规划、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

D系统分沂、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

9.反映企业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和工作流程的图表是():

A系统控制图B组织结构图C程序流程图D业务流程图

10.BSP是指()

A关键成功因素B企业流程重组C企业系统规划D业务流程图

11.MRPⅡ是()的简写。

A制造资源计划B原型法C企业资源汁划D客户关系管理

12.在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A发观程序错误B明确模块关系C用于系统评价D测试程序功能

13.开发过程中,MIS系统的总目标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方法是()。

A结构化分沂设计方法B原型法C关键成功因素法D面向对象法

14.数据字典产生在哪个阶段()。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

15系统设计说明书中不包括()

A模块设计说明B代码设计说明C数据库没计说明D程序设计说明

16.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可行性研究B进行系统分析C确定系统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D提出系统方案说明书17.系统详细调查的目的是()

A明确系统开发要解决的问题B明确系统的目际

C弄清观行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信息流程D论证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18.当老系统无法满足需要或新系统不太复杂时,一投采用哪种切换方式()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C试点切换D以上都不对

19.系统实施的依据是()

A系统总体结构B系统代码没计C系统分析、设计的文档D系统的运行环境20.用原型法开发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A能更确切的获取用户的需求B能提高系统开发文档的规范性

C能合理的设汁软件的模块结构D能提高编程的效率

21.ERP的核心是()

A CRM

B BPR

C MRP

D SCM

22.信息系统的文档产生在哪个阶段()

A系统开发B系统实施C系统运行维护D以上都包括

23.信息系统可靠性技术措施之一是()

A设备冗余技术B存取控制C用户合法身份确认D数据:加密

24.信息系统安全性技术之一是()

A存取控制B设备冗余技术C数据保护与控制D负荷分布技术

25.使用BSP方法中U/C矩阵的主要功能是()

A定义企业过程B识别数据C划分子系统D确定数据流向

26.下列不属于系统实施的活动是()

A程序编写B代码没计C程序测试D程序编泽

27.决策表()。

A是和流程图相同的辅助工具B有时可代替流程图的分支

C简洁明确地描述复杂的处理逻辑D包括上述各条件

28.结构化方法中,自顶向下原则的确切含义是()

A先处理上级机关事务,再处理下级机关事务

B先进行总体发计,后进行详细设计

C先把握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功能,然后逐级分解,逐步细化

D先实施上级领导机关的系统后实施下属部门的系统

29.系统开发任务是否立项的决策依据是()

A可行性研究报告B系统说明书C系统开发建议书D现行系统的调查报告

30.企业中信息流与物流的关系是()

A物流反映信息流,奴驾信息流B信息流反映物流,驾驭信息流

C信息流与物流相互反映D信息流与物流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必然联系

31.系统分沂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可行性报告B数据词典C系统说明书D系统详细调查报告

32.企业长期数据资源的表示、目前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蓝图是()A信息结构图B数据流图C组织结沟图 D U/C矩阵

33.信息化社会的生产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A社会经济技术B社会人技术C人技术经济D人技术组织管理

34.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

A系统流程图B控制结沟图C数据结构图D数据流图

35.系统初步调查的主要任务是()

A对当前系统的评价B清楚了解用户的目际C彻底了解系统管理方法D以上都包括36.Do While-Enddo 语句采用的是()。

DO CASE语句采用的是()。

IF …THEN…ELSE…ENDIF语句采用的是()。

A.顺序结构

B.循环结构

C.选择结构

D.以上都不是

三、多项选择题

1.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A.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B.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

C.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D.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

2.信息的性质:()

A. 事实性,时效性

B. 不完全性,等级性

C. 变换性,价值性

3.信息系统对计划的支持包括如下方面:()

A.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B.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C.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D.支持计划的优化

4.目前,决策科学化正在向以下一些方向发展:()

A.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B.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C.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D.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5.在MIS的战略规划中,共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结合使用。()

A.结构化的方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CASE 方法

6.调查的方法可以采用()。

A.召开调查会

B.访问

C.发调查表

D.参加业务实践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和信息含义相同

B.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C.信息是经过加工的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D.同一数据对不同的人包含着不同的信息

8.下列()是文件组织形式。

A.顺序文件B索引文件C.直接存取文件D.数据项

9.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是在()阶段进行的。

A. 详细调查阶段

B.系统的逻辑设计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10.MIS的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包括()。

A.企业最高层管理者

B.负责全面规划工作的信息资源规划负责人

C.企业中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D.一批用户分析员

11.系统分析的任务是()。

A.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B.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

C.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D.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12.系统分析开始就应成立调查组织,调查组由()共同组成。

A.使用单位的业务人员

B.使用单位的领导人员

C.设计单位的系统分析员

D.设计单位的系统设计员

13.下列关于功能结构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层功能控制下层功能

B.下层功能控制上层功能

C.运用模块化思想

D.最小的功能模块可以是一个程序中的一部分

14.U/C矩阵可以用于()。

A.在系统的战略规划阶段勾划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B.在系统分析阶段把整个系统划分成为子系统

C.分析系统的目标

D.直接为系统的编程提供帮助

15.()是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做出详细的说明。

A.业务流程图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设计报告

D.数据字典

16.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来()。

A.进行可行性分析

B.表达现行系统的数据流程

C.进行系统的总体规划

D.表达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17.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可以用以下几部分予以表达:()。

A.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图

B.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C.新系统的数据字典

D.关于处理逻辑的说明

18.系统设计中,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A.系统性

B.灵活性

B.可靠性 D.经济性

19.代码的功能有()。

A.它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

B.便于计算机对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C.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D.便于对系统的详细调查

20.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包括()。

A. 计算机机型的选择

B.网络的选择

C. DBMS的选择

D.功能结构图设计

21.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包括()。

A.系统的吞吐量

B.系统的响应时间

C.系统的可靠性

D.单机系统还是多机系统

22.输出设计的内容包括()。

A. 有关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如使用者、使用目的、报告量、使用周期、有效期等B.输出信息的内容,如输出项目、位数、数据格式

C. 采用的输出设备

D.输出介质

23.下列软件中只有()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A. ORACLE C.BASIC

B.Lotus D.OFFICE

24.程序和系统调试一般要经过()四步。

A. 编写文档、转换、运行、评价

B.程序调试、分调、总调、编写文档

C.可行性分析、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施

D.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

25.系统设计阶段,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包括()。

A.概念结构B.逻辑结构C.储存设备D.物理结构

26. 代码的种类包括()

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忆码

27.在对系统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包括()

A.程序的维护

B.文档的维护

C.数据文件的维护

D.代码的维护

28.系统评价的内容包括:()

A.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评价

B.对现有硬件和软件的评价

C.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评价

D.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

29.信息系统的发展包括()

A.MRPII和ERP

B.供应链管理

C.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D.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E.电子商务

四、判断题

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2.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3. 硬币下落的结果是正面还是反面的信息量为4比特。()

4.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