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废水监测考核(答案)

水和废水监测考核(答案)
水和废水监测考核(答案)

水质采样培训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B)。

A.控制断面B.对照断面C.削减断面

2.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C)。

A.余氯B.硫化物C.油类

3.等比例混合水样为(A)。

A.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4.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A)

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B.排污单位的总排口C.车间处理设施入口5.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的浓度产生影响。(A)

A.含氮化合物B.硫化物C.氰化物

6.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B)保存。

A.聚乙烯塑料瓶B.玻璃瓶C.硼硅玻璃瓶

7.测定水中铝或铅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酸酸化至pH<2,但酸化时不能使用(A)。A.硫酸B.硝酸C.盐酸

8.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NaOH固定,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A)h。

A.6 B.24 C.48

9.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B)。

A.砷B.硫化物C.COD

10.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D)。

A.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B.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C.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D.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11.水质采样时,下列情况中适合采集混合水样的是(A)。

A.需测定平均浓度时B.为了评价出平均组分或总的负荷

C.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

12.采集地下水时,如果采集目的只是为了确定某特定水源中有无待测的污染物,只需从(A)采集水样。

A.自来水管B.包气带C.靠近井壁

三、填空题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3.地下水采样前,除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有机物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4.采集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编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5.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6.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

7.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容器不得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

8.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酸、碱和生物抑制剂,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9.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金属,聚乙烯等塑料吸附有机物质、磷酸盐和油类。

10.对细菌学检验的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经受高温灭菌。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检验前,应保持密封。

二、判断题

1.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正确答案为: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背景断面。

2.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3.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4.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Cd、Hg、As和Cr(Ⅵ)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5.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6.采样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现场测定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量并记录现场温度。(×)正确答案为:现场测定记录中要记录所有样品的处理及保存步骤,测量并记录现场温度。7.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正确答案为:水样在贮存期内发生变化的程度取决于水的类型及水样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也取决于保存条件、容器材质、运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

8.测定氟化物的水样应贮于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正确答案为:测定氟化物的水样不能贮于玻璃瓶中。

9.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铬酸-硫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正确答案为:测定水中重金属的采样容器通常用盐酸或硝酸洗液洗净,并浸泡1~2d,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

10.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亚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为: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11.水质监测的某些参数,如溶解气体的浓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以便取得准确的结果。(√)

12.采水样容器的材质在化学和生物性质方面应具有惰性,使样品组分与容器之间的反应减到最低程度。光照可能影响水样中的生物体,选材时要予以考虑。(√)

四、问答题

1.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2.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汞样品时,采样容器应如何洗涤?

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采集水中汞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3)HNO3荡洗,最后依次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洗。

3.简述水样的保存措施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将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封,如测水中溶解性气体;

(2)冷藏(2~5℃),如测水中亚硝酸盐氮:

(3)冷冻(—20℃,如测水中浮游植物;

(4)加入保护剂(固定剂或保存剂),如测水中重金属。

4.简述一般水样自采样后到分析测试前应如何处理?

水样采集后,按各监测项目的要求,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做好采样记录,粘贴标签并密封水样容器,妥善运输,及时送交实验室,完成交接手续。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 四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一章理化指标 第一部分污水 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 一、色度 真实颜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测定时如水样浑浊,应放置澄清后取上清液或用孔径为滤膜过虑或经离心后再测定;表观颜色:没有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所产生的 颜色,测定未经过滤或离心的原始水样的颜色即为表观颜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这两种颜色相近,对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其颜色主要由于胶体和悬浮物所造成故可根据需要测定真实颜色或表观颜色。 方法选择:测定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用铂钴 比色法,以度数表示结果。对受工作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颜色的种类和深浅度,并以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1.铂钴比色法: 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 试剂:氯铂酸钾、六水氯化钴、盐酸 二、PH值 1.玻璃电极法-----现在已经很少用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合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的理 想条件下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PH计上一般都有温度补偿装置,用以校正温度对PH的影响。 (1)仪器:各种型号的PH计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磁力搅拌器、50 ml聚乙烯 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2)试剂:氯化钾 2.便携式PH计法(B)-----较常用的复合电极法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Ag/AgCl等为参比电极全在一起组成PH复合电 极。利用复合电极来测定水样的PH值。 仪器:各种型号的便携式PH计、0 ml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三、残渣(SS) 残渣分为总残渣、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三种,总残渣是污水在一定温度下 蒸发,烘干后剩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即截留在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悬浮物)和“可滤残渣”(即通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溶解性固体)。 1.103-105℃烘干的总残渣(B)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 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 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 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 光系统—检测系统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相关检测方法分别如下: 1 【pH值】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2 -------【溶解氧】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 GB/T11913-1989 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 【臭和味】文字描述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4 -------【侵蚀性二氧化碳】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5 【酸度】酸度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6 -------【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7 【色度】水质色度的测定GB/T11903-1989 8 ------【浊度】水质浊度的测定GB/T13200-1991 9 【悬浮物(SS)】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1-1989 10------【总可滤残渣】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1【总残渣】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 年 12 -----【全盐量(溶解性固体)】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 HJ/T51-1999 13【总硬度(钙和镁总量)】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7477-1987 14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T11892-1989 15【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11914—1989 16 ------【生物需氧量】水质生物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T7488—1987 17【氨氮】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7479-1987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8 -----【硝酸盐氮】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7480-1987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46-2007 19【亚硝酸盐氮】《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7493-1987

水和废水监测考核参考答案

水和废水监测考核参考答 案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水质采样培训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B)。 A.控制断面B.对照断面C.削减断面 2.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C)。 A.余氯B.硫化物C.油类 3.等比例混合水样为(A)。 A.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4.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A) 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B.排污单位的总排口C.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5.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的浓度产生影响。(A) A.含氮化合物B.硫化物C.氰化物 6.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最好用(B)保存。 A.聚乙烯塑料瓶B.玻璃瓶C.硼硅玻璃瓶 7.测定水中铝或铅等金属时,采集样品后加酸酸化至pH<2,但酸化时不能使用(A)。A.硫酸B.硝酸C.盐酸 8.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NaOH固定,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A)h。 A.6B.24C.48 9.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B)。

A.砷B.硫化物C.COD 10.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D)。A.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B.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C.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D.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11.水质采样时,下列情况中适合采集混合水样的是(A)。 A.需测定平均浓度时B.为了评价出平均组分或总的负荷 C.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 12.采集地下水时,如果采集目的只是为了确定某特定水源中有无待测的污染物,只需从(A)采集水样。 A.自来水管B.包气带C.靠近井壁 三、填空题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3.地下水采样前,除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有机物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4.采集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编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5.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6.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 7.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容器不得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40分) 1.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 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2.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 C ) A. 5 B. 2 C. 3 3.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 C )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能用 采集水样冲洗。( C ) A. 100 B. 200 C. 300 5.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C ) A. 铅 B. 氰化物 C. 油类 6.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7.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 )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8. 以下水质项目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C ) A. 总铅 B. 总铬 C. 总锌 D. 总砷 9. 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的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 的生产工况和其他有关参数。( B ) % B. 75% C. 80% D. 85% 10. 以下数据中,其中是3位有效数字的是。( D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 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 (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3.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的1/4处采。(×) 4.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 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5. 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保留末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 6. 空白值的测定方法是:每批做平行双样测定,分别在一段时间内(隔天)重复测定 一批,共测定5~6批。(√) 7.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不用注满容器,上部可留空 间,不用水封。(×)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第一章理化指标 第一部分污水 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 一、色度 真实颜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测定时如水样浑浊,应放置澄清后取上清液或用孔径为0.45um滤膜过虑或经离心后再测定;表观颜色:没有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所产生的 颜色,测定未经过滤或离心的原始水样的颜色即为表观颜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这两种颜色相近,对着色很深的工业废水其颜色主要由于胶体和悬浮物所造成故可根据需要测定真实颜色或表观颜色。方法选择:测定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用铂钴 比色法,以度数表示结果。对受工作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颜色的种类和深浅度,并以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1.铂钴比色法: 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 试剂:氯铂酸钾、六水氯化钴、盐酸 二、PH值 1.玻璃电极法-----现在已经很少用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合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的理 想条件下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PH计上一般都有温度补偿装置,用以校正温度对PH的影响。 (1)仪器:各种型号的PH计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磁力搅拌器、50 ml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2)试剂:氯化钾 2.便携式PH计法(B)-----较常用的复合电极法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Ag/AgCl等为参比电极全在一起组成PH复合电 极。利用复合电极来测定水样的PH值。 仪器:各种型号的便携式PH计、0 ml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烧杯 三、残渣(SS) 残渣分为总残渣、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三种,总残渣是污水在一定温度下 蒸发,烘干后剩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即截留在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悬浮物)和“可滤残渣”(即通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溶解性固体)。 1.103-105℃烘干的总残渣(B) 将混合均匀的水样,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蒸汽浴或水浴中蒸干,放在103-105℃烘箱内烘至恒重,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一、水样的采集 水样的采集其中包括(1)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2)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3)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1)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 (2)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为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3)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 的断面。 (4)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5)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 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二、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

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 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 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能性和方便 性。 三、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 (1)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一次。 (2)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 (3)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 (4)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 样一次进行测定。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 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 (5)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 四、水样采集 采样前的准备 (1)确定采样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负责人在制定计划前要充分了解该项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应对要采样的监测断面周围情 况了解清楚;并熟悉采样方法、水样容器的洗涤、样品的

(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

附件1: 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技术规范 1 内容与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和我省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运行情况,结合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要求,在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同时,对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开展比对监测。 本规范规定了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采样及分析、数据处理、判别指标、判别要求和评价结果表述等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在四川省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过程中,对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和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比对监测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 356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T 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CJ/T 3017《潜水电磁流量计》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废水在线监测系统 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监测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及废水在线监测站房。 3.2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用于测量明渠出流及不充满管道的各类污水流量的设备,采用超声波发射波和反射波的时间差测量标准化计量堰(槽)内的水位,通过变送器用ISO流量标准计算法换算成流量。 3.3 电磁流量计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 3.4 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系统 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固定污染源中废气排放污染物的颗粒物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废气排放参数测量子系统、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子系统及固定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站房。 3.5 比对监测

水和废水监测考核(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水质采样培训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B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削减断面 2.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C )。 A .余氯3A B C 4A 5A 6.测定A 7A .硫酸8A .6B 9.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B )。 A .砷 B .硫化物 C .COD 10.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D )。 A .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B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 C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 D .在可变流速下采集的流量比例连续样品 11.水质采样时,下列情况中适合采集混合水样的是(A )。 A .需测定平均浓度时 B .为了评价出平均组分或总的负荷

C.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 12.采集地下水时,如果采集目的只是为了确定某特定水源中有无待测的污染物,只需从(A)采集水样。 A.自来水管B.包气带C.靠近井壁 三、填空题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面,称为对照断面。(×) 正确答案为: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背景断面。 2.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3.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4.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Cd、Hg、As和Cr(Ⅵ)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5.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当有漂浮物质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一、水样的采集 水样的采集其中包括(1)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2)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3)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1)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 (2)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为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3)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 的断面。 (4)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 (5)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 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二、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应水系

(1)保存技术。在有现场测定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测定技术。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 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 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 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2)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洗涤方法,系指对已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 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事先作更充分的清洗,容器应做到定 点、定项。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 要求》中的规定。 三、采样方法 (1)采样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水瓶、直立式采水器、自动采水器 (2)采样数量在地表水质检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后,应按要求加入保存剂。 注意事项(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定位。(3)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4)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5)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6)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 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 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 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 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 积分法 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

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 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

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潮汐河流 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 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 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 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 流域监测 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 水污染事故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3.6 瞬时水样 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3.7 混合水样 3.7.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 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7.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 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8 采样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 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水质 铜、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方法确认

水质铜、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铜、铅、镉的浓度,分析方法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 适用范围 本方适用于对下水和清洁地表水。 3. 原理 将样品注入石墨管,用电加热方式使石墨炉升温,样品蒸发离解形原子蒸汽,对来自光源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金属的含量。 4.仪器工作参数 5.分析方法

样品预处理 取100ml水样放入200ml烧杯中,加入硝酸5ml,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不要沸腾)。蒸至10ml左右,加入5ml硝酸和10ml过氧化氢,继续消解,直至1ml 左右。如果消解不完全,再加入硝酸5ml和10ml过氧化氢,再次蒸至1ml左右。取下冷却,加水溶解残渣,在过滤液中加入10ml硝酸钯溶液,用水定容至100ml。 取%硝酸100ml,按上述相同的程序操作,以此为空白样。 混合标准使用溶液 用%硝酸稀释金属标准贮备溶液配制而成,使配成的混合标准溶液含量为镉ml、铜ml、ml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下表,在5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释混合标准溶液,配置至少5个工作标准溶液,其浓度范围应包括试料中铜、铅、镉的浓度。 注:定容体积为50ml。 样品测定 将20ul样品注入石墨炉,参照仪器工作参数表的仪器参数测量吸光度。以零浓度的标准溶液为空白样,扣除空白样吸光度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出样品中被测金属的浓度。

计算 实验室样品中的金属浓度按下式计算: V W c 1000 ?= 式中:c —实验室样品中的金属浓度,ug/L ; W —试份中的金属含量,ug ; V —试份的体积,ml 。 6. 结果分析 选取6份样品加标,使铜、铅、镉的加标浓度均为100ug/L ,按5进行测试。由附表可知,精密度RSD<10%。铜标准偏差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磷标准的探讨 丁宏翔1 (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云南昆明 650228) 摘要作为一项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磷以多种形式存在,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更新,总磷标准的尺度不相一致。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给出了能让已有标准内在联系更加完整和协调的建议,期待环境行政管理部门对废水中总磷排放标准作出更加明确合理的相关规定。 关键词总磷磷酸盐标准 Discussion of total phosphorus standard in "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 Ding Hongxiang. (Kunming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Kunming Yunnan 650228)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index of appraising water quality, the phosphorus exists with the various forms. With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continual renovation, total phosphorus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become question in monitoring wastewater.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is question, foundation of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 Keywords:Total phosphorus Phosphate Standard. 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当水体中的磷超过0.01 mg/L时,就可能引起水的富营养化发生,磷在天然水和废水中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因此监测何种形态磷以及适用何种标准成为日常监测的问题之一。 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水中磷的测定,通常按其存在方式而分别测定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溶解性总磷酸盐,监测方法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消解 图1 测定水中各种磷的流程图 1 存在问题 1.1 现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磷的定义辨析 根据研究,可溶性正磷酸盐能被水生植物直接吸收,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形态[1]。1作者:丁宏翔,男,1975年生,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污水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污水监测技术规范部分的修订。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2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增加了监测方案制定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给出常用污水监测项目的采样和水样保存要求;——删除了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资料整编等内容;——修改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中污水内容的相关表述;——完善了采样点位、监测采样、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涉及到污水监测的部分废止。 本标准自2020年3月24日起实施。 附件: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部分代替HJ/T91-2002)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污水手工监测的监测方案制定,采样点位,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手工方法对排污单位污水进行监测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concentrated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为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及其他由两家及两家以上排污单位共用的污水处理设施等。 3.2 瞬时水样instantaneous sample从污水中随机手工采集的单一水样。 3.3 等时混合水样equal time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4 等比例混合水样equal proportional composite sample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5 自动采样automatic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一、浊度 浊度就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与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得,可使光散射或吸收。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与过滤等处理,使水变得清澈。 样品收集于具塞玻璃瓶内,应在取样后尽快测定。如需保存,可在4℃冷藏、暗处保存24h,测试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一)分光光度法 ⒈方法原理 在适当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2、干扰及消除 水样应无碎屑及易沉降得颗粒、器皿不清洁及水中溶解得空气泡会影响测定结果、如在680nm波长下测定,天然水中存在得淡黄色、淡绿色无干扰。 3、方法得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饮用水得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 ⒋仪器 ①50ml比色管。 ②分光光度计 ⒌试剂 ⑴无浊度水 将蒸馏水通过0、2μ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得烧瓶中。 ⑵浊度贮备液 ①硫酸肼溶液:称取1、000g硫酸肼((NH2)2SO4·H2SO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②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 ③浊度标准溶液: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与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 ±3℃下静置反应24h。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一个月。 ⒍步骤 ⑴标准曲线得绘制 吸取浊度标准溶液0、0、50、1、25、2、50、5、00、10、00与12、50ml,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无浊度水至标线、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4、10、20、40、80、100得标准系列。于680nm波长,用3cn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⑵水样得测定 吸取50、0ml摇匀水样(无气泡,如浊度超过100度可酌情少取,用无浊度水稀释至50、0ml),于50ml 比色管中,按绘制校准曲线步骤测定吸光度,由校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⒎计算 浊度(度)= 式中:A——稀释后水样得浊度(度); B——稀释水体积(ml); C——原水样体积(ml)。 不同浊度范围测试结果得精度要求如下: 浊度范围(度) 精度(度) 1~10 1

废水检测方法

附录 附录一COD的测定法 本文中所用的COD测定均采用CR3200型消解炉(德国WTW公司生产)测定。测定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立的催化“CODcr快速法”,该法已编入《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三版补充篇》。 测定说明如下: 1.试剂 1、浓硫酸(分析纯,比重1.84); 2、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105℃~110℃烘干2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优级纯)0.5101g溶于去离子水,置于5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至标线,摇匀备用。该标准溶液的理论COD值为1200mg/L。 3、随机专用氧化剂 氧化剂配方 试剂K2Cr2O7NH4MoO4KAISO4浓H2SO4蒸馏水 用量176.5 5g 10g 200mL 800mL 4、随机专用催化剂配方为: 催化剂配方 试剂Ag2SO4浓H2SO4 用量27g 2500mL 5、掩蔽剂 准确称取硫酸汞(分析纯)20g,加入浓硫酸10mL使其溶解,定容至100mL,摇匀备用。 2.仪器及技术指标 CR3200型化学需氧量测定仪

3. 标准曲线的绘制 1、 取随机附件反应管6只,清洗干净(首先用洗涤液清洗,再用自来水洗净后,用稀硫 酸浸泡5~12小时后取出用纯水清洗、烘干)。在试管中分别加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如下: 加液量(ML ) 0 0.1 0.5 1.0 2.0 3.0 相应COD 理论值mg/L 40 200 400 800 1200 2、用纯水将各反应管依次补足至3mL ; 3、每只试管内加入掩蔽剂1~2滴; 4、每只试管内加入氧化剂1mL ; 5、每只试管内加入催化剂5mL ,如发现溶液上下液色不匀,可盖塞摇匀,否则加热时会引起飞 溅; 6、将反应管置入消解炉中,将温度设定在165℃,按enter 键开始加热; 7、经10分钟恒温消解后,仪器发出蜂鸣,指示水样已消解充分,将试管依次从加热孔中取出,在试管架上冷却至室温,准备进行吸光度测定。 8、在722s 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中进行吸光度测定,将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回归,绘制吸光度A 与COD 的对应曲线可得到标准曲线方程: COD =a ×A+b ;其中a 、b 值可由直线拟合求出。 4.样品的测定 1、 取水样(COD 值应在测定范围内,否则稀释后再进行测定)3mL ,其余步骤同标准曲线测定步骤(3)~(8)。 2、 COD 值。 1.原理 2.试剂 1. 次氯酸钠溶液 分别称取 NaOH 10g Na 2HPO 4·12H 2O 9.43g Na 3PO 4·12H 2O 31.8g 5.25%NaClO 10mL C O D m g /L ABS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40分) 1. 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能够 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称为。( B ) A. 控制断面 B. 对照断面 C. 消减断面 2. 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条。( C ) A. 5 B. 2 C. 3 3. 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 采样频次为 ( C ) A. 每年至少一次 B. 逢单月一次 C. 每月至少一次 4. 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毫米采集柱状水样。采样瓶(容器)不 能用采集水样冲洗。( C ) A. 100 B. 200 C. 300 5. 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C ) A. 铅 B. 氰化物 C. 油类 6. 等比例混合水样为。(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时间、流量和地点)采集的样品 7.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A ) A. 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 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 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8. 以下水质项目中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C ) A. 总铅 B. 总铬 C. 总锌 D. 总砷 9. 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的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 录监测时 的生产工况和其他有关参数。( B ) A.65% B. 75% C. 80% D. 85% 10. 以下数据中,其中是3位有效数字的是。( D ) A.10.40 B. 1.020 C. 0.093 D. 0.630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的打×,每题3分,共30分)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 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 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3.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 的1/4处采。(× ) 4.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 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 5. 所谓有效数字就是保留末一位不准确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 ? ) 6. 空白值的测定方法是:每批做平行双样测定,分别在一段时间内(隔天)重复测定一批,共测定5~6批。(? ) 7. 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 ) 8.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不用注满容器,上部 可留空间,不用水封。( ×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一、水温 (一)、水温计法 1.仪器 水温计:-6?—+40?,分度为0.2?。 2.步骤 将水温计插入到一定深度的水中,放置5min后,迅速提出水面并读取温度值。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应该立即读数,避免受气温的影响,必要时,重复插入水中再一次读数。 3.注意事项 1) 当现场温度高于35?或者低于-30?时,水温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要适当延长,达到温 度平衡。 2) 在冬季的东北地区读数应该在3s内完成,否则水温计表面形成一层薄冰,影响读数的 准确性。 (二)颠倒温度计法 二、色度 水的颜色定义为:“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可区分为“表观颜色”和“真实颜色”。真实颜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表观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包括了溶解性物质及不溶解的悬浮物所产生的颜色。 水的色度单位为度,即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相当于0.5mg 钴)和1mg铂(以六氯铂(?)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1. 方法的选择

测定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用铂钴标准比色法,以度数表示结果。 对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演的色种类的深浅程度,并以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注意水样的代表性,应为无树叶、枯枝等漂浮杂物。将水样盛于清洁、无色的玻璃瓶内,尽快测定。否则应在约4?冷藏保存,48h内测定。 (一)、铂钴标准比色法 1.方法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系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 2.干扰及排除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也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悬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为滤纸可以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3.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刻度高度应一致。 4.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相当于500mg铂)ji1.000g氯化钴(相当250mg钴)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放于暗处。 5.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制 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0、1.00、1.50、2.00、3.00、3.50、4.00、 4.50、6.00、6.00及7.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