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木伦钼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西拉木伦钼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西拉木伦钼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2012年2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F ebruar y 2012 第3期总第253期

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 &Economy N o .3T o tal N o .253

西拉木伦钼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X

范永康,王立武,张彦伟,潘 明,顾 超

(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摘 要:西拉木伦钼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钼矿床主要产于西拉木伦断裂南部的加里东增生带和北部的海西增生带内,Re -Os 同位素年龄显示钼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早期和中—晚期。区内岩浆活动发育,钼矿化发育于岩体内部及接触带附近,与不同期次的花岗质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中生代成岩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与背景是促成西拉木伦钼矿带成岩、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西拉木伦;钼矿带;地质特征;构造背景

中图分类号:P 588.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3—0067—02 近年来,在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断裂两侧陆续勘探并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钼矿床及众多的钼矿点或矿化点,构成了一条东西长约400km 、南北宽300km 的钼矿化带,称之为西拉木伦钼矿带。该钼矿带内钼矿床矿化类型复杂,包括斑岩型、石英脉型、火山热液型、云英岩型等。该钼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由于西拉木伦钼矿带发现的时间短,工作程度低,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笔者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的资料和进展,归纳了其规律性,对钼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构造背景做初步讨论,以期供同行参考。1 地质背景

西拉木伦钼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处于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库拉——太平洋板块的结合地带,并位于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两个全球性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的区域。这一区域经历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古生代时期,在长期稳定的板块化的基底上,华

北板块北缘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经历了古亚洲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并于石炭纪——二叠纪晚期最终闭合,形成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

区域内三叠纪地层缺失。加里东增生带多为晚古生代地层及中生代地层覆盖局部出露有早古生代奥陶系——志留系片岩、大理岩及千枚岩。海西增生带基底为晚古生代二叠系,主要由板岩、变质粉砂岩、变质砂岩及变质火山岩组成,盖层为中生代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及含煤系地层等组成。

区域内在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以及新生代各个时期都有岩浆活动。最强烈而且与成矿密切相关为燕山期,其影响遍及整个华北板块北缘,在总体上呈现出自西向东岩浆活动强度减弱和时代变老的趋势。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最为强烈的时期在晚侏罗世——早白

垩世。

图1 西拉木伦钼矿带地质(据曾庆栋等,2009a )

?

67?X

收稿日期:2011-11-28

作者简介:范永康(1986-),男,石家庄经济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

透辉石地质背景及成矿系统

透辉石、透闪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系统 1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地处胶辽台隆(Ⅱ),北部为胶北台拱(Ⅲ),南临胶莱台陷(Ⅲ),横跨6个Ⅳ级构造单元。区内镁质碳酸盐岩发育,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对透辉石、透闪石矿床的形成极为有利。 1.1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岩群(Ar 3j)、古元古代粉子山群(Pt 1 f)、 荆山群(Pt 1j)、芝罘群(Pt 1 Z^)和新元古代震旦纪蓬莱群(Zp),它们组成结晶 基地。缺少古生代地层。盖层只有中生代白垩系(K)及新生代新近系(N)和第四系(Q)。 粉子山群、荆山群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是重要的含矿层位, 古元古代粉子山群(Pt 1 f)主要岩性为大理岩、黑云变粒岩、透闪岩、透辉岩、石墨透闪岩、浅粒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矽线黑云片岩等。从岩性组合看,粉子山群原岩下部以碎屑岩为主;中部以富镁碳酸盐岩为主,为透辉石、透闪石矿的形成提供了原岩基础;上部则以泥质岩系为主。本群岩石变质达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本群经历了比较强烈的多期褶皱变形。直接覆盖于太古宙岩系之上。 荆山群野头组(Pt 1 j Y)是透辉石矿的又一含矿层位。本组据其岩性组合分为二段,下部祥山段为一套变质的钙镁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各地横向变化较大。上部定国寺段基本岩性为大理岩,相对比较稳定。从原岩分析,祥山段主要为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和钙镁质碳酸盐岩,但在各地均发育的斜长角闪岩,其原岩应为基性火山岩类,说明此段沉积过程中,曾普遍发生过较强烈的基性火山喷发作用。定国寺段在各地延伸稳定,其原岩主要为含杂质的灰岩及白云岩类,但在牟平祥山、莱阳荆山地区、莱西南墅地区尚夹斜长角闪岩,表明伴随沉积,火山喷发事件在这些地区时有发生。从变质建造看,荆山群是一套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

银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银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银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架子山矿区位于归流河镇北西190km,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管辖。《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架子山矿区Ⅰ区银钼矿详查报告》由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完成1:1万地质草测86.39km2,1:1000地形地质测量1.44km2,钻探进尺43437.74m,选矿试验样1件。后探明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玛尼图组安山岩与侏罗纪钾长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尤以内带为甚,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侏罗纪花岗岩,构造以北东、北西向为主。 关键词: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架子山矿区 Abstract: Jiazishan mining area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West 190km of Guiliuhe Tow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under the Suolun Town of Horqin Youyi Qianqi in Xing ' an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Inner Mongolia mining develop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ubmitted“The Detailed Report of the Silver-molybdenum ore (ⅰ) district in Jiazishan mining area of Horqin Youyi Qianqi of Inner Mongolia”. The coverage of 1:10K simple geological survey is 86.39km2. The 1:1000 terrain and geological measurement coverage is 1.44km2. The drilling footage is 43437.74m long. The ore-selection sample amount is 1. The later work proved that the ore body occurrence is located i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ontacts area of the andesite in Manitu Group of Upper Jurassic and the Feldspar Granite of Jurassic, the inner part is of better. The rock body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is Granite rock of Jurassic. The construct of ore body is mainly North East and North West. Key words: Inner Mongolia , Horqin Youyi Qianqi, Jiazishan mining area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得尔图铜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研究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得尔图铜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研究 牛美琴1孙庆茹2王连芳1 1.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00 2.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00 摘要:通过对得尔图铜矿区域及矿床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分析,为铜矿成因研究,以及指导今后找矿和深入开展地质工作意义重大。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得尔图铜矿地质背景及其特征。 关键词:铜矿区域地质铜矿化激电中梯背景特征 引言 得尔图铜矿位于阿拉善左旗北东部图克木苏木南东东方向38km 处,地理坐标:东经106°11′30″~106°13′30″,北纬40°37′07″~40°39′07″,矿区面积10km 2。矿区地处内蒙古高原狼山山脉南西端,海拔标高1,500—1,740.3m ,属中低山区。1980年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该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调查,圈定铜矿矿化体长约250m ,宽约25m ,矿化体赋存于渣尔泰群第二岩段中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2004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对该区进行了普查并开展了1∶1万地质检测,在距原位置南800m 处又找到了一处铜矿化带,但矿化体特征与上述有所差异,铜矿脉规模较小,并且由多条矿脉平行组成。为指导今后找矿工作,对矿区铜矿化体地质背景特征分析如下: 1.区域地质概况 得尔图铜矿普查区所属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东缘之吉兰泰断陷,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区阿拉善小区。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展布。地层出露主要有下元古界阿拉善群、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岩浆岩分布有加里东中期辉长岩、角闪岩及闪长岩、华力西晚期花岗岩。脉岩侵入有辉长岩脉、闪长玢岩脉、石英脉等。 区域矿产有铁矿和铜矿。铁矿主要有叠加斯格、哈拉陶勒盖中型铁矿床,伊肯乌苏、巴格布鲁格、克林哈达、查汗陶勒盖小型铁矿床及许多铁矿点。铜矿主要有扣克 陶勒盖、敖尤图、吉克根敖瑞等铜矿(化)点。 1∶20万区化扫面圈出的铜及多金属异常以Cu 、Zn 、Au 为主要元素,伴生元素组合为As 、Sb 、Fe 2O 3、Ti 、Cr 、Ag 、Cd 、Sn 、Y 、U 、B 、M o 等,其中Cu 异常面积达100km 2,峰值为96.5×10-6。其中Cu 、Zn 、M o 元素组合好,浓集中心明显,且强度高,处于渣尔泰群出露区,断裂及基性岩脉发育,并且已知有三处铜矿化点,得尔图铜矿点就是其中之一,该地段是寻找铜矿及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区域内有一处Au 异常,面积为39.0km 2,峰值8.5×10-9,虽然过去检查异常不理想,但其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处于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华力西碎裂花岗岩接触带边部,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2.铜矿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增隆昌组(Pt 2zhz )和阿古鲁沟组(Pt 2zhag ),少量有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物分布于沟谷及低凹地带。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出露于普查区中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分布,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灰黑色变质钙质石英砂岩、绢云石英片岩、炭质板岩夹黄色结晶灰岩、炭质粉砂岩。辉长岩呈多组条带状顺地层走向贯入。得尔图铜矿脉就赋存于该组地层石英砂岩与炭质板岩接触带,成矿与辉长岩侵入有密切关系。中元古界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大面积出露于普查区北西部,呈北 东向展布;底部为浅灰色变质石英砂岩、青灰色变质钙质石英砂岩夹青灰色板岩;中部为石英砂岩、灰黑色千枚岩、炭质板岩与泥质结晶灰岩互层;顶部为灰褐色砂质结晶灰岩夹板岩。 2.2构造2.2.1断裂 断裂构造为区内主要构造,呈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分布。东西向断裂有乌那格乌勒萨拉压扭性断裂(F 1)和乌那格郭勒压扭性断裂(F 2)。F 1断裂横贯普查区南部,地表形成一条平直的沟谷,沟宽70—100m 。F 1断裂北侧为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地层及加里东中期辉长岩,南侧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石陡峻。F 2断裂位于F 1断层南部,相距500—900m ,近于平行F 1断层。沿断裂走向为舒缓波状的冲沟,断裂西侧切割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地层,东部位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内,于敖仑浩特附近见断裂破碎带,带宽5m ,可见断层角砾岩存在。北东向断裂为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和阿古鲁沟组地层的分界线,断层北西为阿古鲁沟组地层,断层南东为增隆昌组地层。沿断裂有加里东期中期辉长岩脉及闪长玢岩脉侵入。此外,区内还分布若干小型北东向小断层。 2.2.2褶皱 区内仅渣尔泰群层间发育有一些小型褶曲。 2.3岩浆侵入 区内侵入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中期辉长岩(υ32)和华力西晚期花岗岩(γ32 )。加里东期辉长岩较大面从这里了解西部资源从这里了解西部经济 〖论文天地〗 068 WESTRN RESOURCES

成矿理论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 —以波尔盖拉金矿床及高松山金矿床为例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 —以波尔盖拉金矿床及高松山金矿床为例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金、银矿床的一种重要类型。按林格伦(1922,1933)对浅成热液的定义,这类矿床包括贵金属(碲化物或硒化物)、贱金属、汞和辉锑矿等矿床,矿床是在低温(小于200℃)和中压条件下从有火成喷气的含水溶液中形成的,是指发生在浅处并常在火山岩中定位的矿化体,常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矿物组合,即在同一矿床中同时出现高温矿物组合和低温矿物组合。现代矿床学研究认为这类矿床普遍存在过较高的成矿温度(200~300℃),有时可达400℃,成矿压力低于112MPa。尽管如此,现在仍然沿用了/浅成低温这个术语,但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这类矿床必须形成于低温(如小于200℃)条件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包括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热泉型矿床以及微细浸染型矿床。前两类矿床的成矿围岩通常为火山岩、次火山岩。后一类矿床的成矿围岩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本文将只讨论前两类矿床。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类如下:Silberman等(1986)将浅成热液矿床划分为高硫和低硫的富矿囊型以及高硫和低硫热泉型;Heald等(1987)分为明矾石-高岭石型(酸性硫酸盐型)和冰长石-绢云母型;Bonham(1986)将这类矿床为低硫型、高硫型和碱性岩型。其中以Heald的分类和Bonham的分类应用最广。 1.成矿背景及成矿作用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主要为岩浆弧和弧后的张裂带。这种岩浆既可以是陆缘岩浆弧,也可以是岛弧环境。这样的构造在全球主要有3条,即:环太平洋成矿带、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带和古亚洲成矿带。在环太平洋东西两带均发育有火山、次火山内外两条带。在环太平洋东带,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除沿美洲西海岸岩浆弧分布外,在弧后几百公里有一条平行于火山弧的弧后引张带。该带在不同地段表现形式不同,在北美,表现为盆地-山脉省,正断层广泛发育,地堑(盆地)和地垒(山脉)相间平行排列,其双峰式火山作用表明拉张应力场的存在,系弧后裂谷作用早期阶段的表现。盆岭省为北美一条长700 km的裂谷系的一部分。包括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的运道岩墙和斯内克河平原西部的地堑。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东侧,有大片高原碱性橄榄玄武岩发育,说明在火山弧的内侧,弧后引张作用广泛存在。在西太平洋也存在两条成矿带,一条从日本列岛经我国台湾、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形成于岛弧环境。日本的菱刈、串木野、春日,中国台湾的金瓜石矿及新西兰的豪拉基矿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波尔盖拉矿均

青海省都兰县大高山地区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青海省都兰县大高山地区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本文对青海省都兰县大高山地区钼矿点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矿床蚀变带进行了简单分析,对钼矿找矿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大高山地区钼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1都兰县大高山矿区地理背景简介 预查区位于东昆仑山系布尔汉布达山东段,山脉走向近东西,河谷地带海拔3600-4400米,山区4500-5200米,相对高差500-700米,4700米以上为布尔汗布达山山脊碎石流堆积和现代冰川分布区。 预查区具半干旱高山草原景观,植被发育不均匀,山脊基岩裸露植被稀疏,沟谷植被相对茂盛[1]。 2大高山矿区地质特征 本区位于柴达木地块东南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前峰弧南缘早古生代削减杂岩带(东昆仑南坡构造带)东段,即与东昆仑北坡岩浆弧带(昆仑前峰弧)。东昆仑南坡构造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向东与北北西向的鄂拉山晚古生代-三叠纪火山-岩浆弧弧前增生楔相交,该构造带演化时间长,且在早古生代时期构造活动深达地幔,是青海省著名的金属成矿带。 2.1地层 区内出露主要地层: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组(Pt1b);中元古代小庙岩群(Pt2xm);石炭世大干沟组(C1dg);第四纪(Q)。 2.1.1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组(Ar3Pt1b) 白沙河(岩)组主要分布于图幅南部的瓦勒尕一带,为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以发育大量变质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变质镁质碳酸盐岩为特征,由各种变粒岩、白云石大理岩、橄榄大理岩及角闪岩等组成。 2.1.2中元古代小庙岩群(Ar2Pt2xm) 出露零星,分布于大高山以北及图幅西北部,为一套中级变质岩系,属大陆裂解形成的小洋盆或裂陷槽环境的产物。地层呈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分布,与两侧白沙河岩组之间为区域韧性剪切带接触。按纳格地区金矿体均产于该套地层中。 2.1.3石炭世大干沟组(C1dg)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一、区域地质背景 广西融水—罗城地区地处江南古陆(江南地轴)东南缘。北部属于桂北台隆(九万大山穹褶带),南部属桂中台陷(罗城弧形褶断带)。经历了四堡、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及燕山等构造运动,沉积了元古代、古生代的地层,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构造,发育四堡期、雪峰期的岩浆岩。桂北台隆内部及周缘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复杂的弧形褶皱和断裂岩浆岩带,伴随有锡、铜、铅锌等矿化,为锡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区。 ㈠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二叠系及第四系。中上元古界为一套浅海、半深海复理石泥沙质夹火山碎屑岩建造,构成结晶基底,分布于北部桂北台隆区。 下古生界主要出露寒武系,为一套复理石、类复理石夹少量碳酸盐,分布于桂北台隆周缘。 上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本区的南部,出露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以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为主,沉积类型可分为浅水台地相和深水台盆相两种,其中浅水台地相沉积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和白云岩,深水台盆相沉积为富含有机质、黄铁矿的黑色碎屑岩、粘土岩及灰岩、硅质岩。 本区的赋矿层位有四堡群、寒武系、泥盆系等,其中四堡群为本区锡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九毛~六秀大型锡即产于四堡群中。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Cu主要富集于丹洲群的碳质页岩和四堡群变质岩中,Sn在泥盆系炭质页岩和寒武系、四堡群中的丰度较高。 1、四堡群

分布于本区北部三防复式岩体和元宝山岩的周缘,分为文通组和鱼西组,与丹洲群一起构成三防复式背斜及元宝山复式背斜的两翼,为区内锡铜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其地质特征如下: 文通组(Pt2w):主要为由深灰、绿灰色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泥质粉砂岩、基性熔岩、凝灰岩、科马提岩组成。以夹多层火山岩为特征。 鱼西组(Pt2y):下段为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变质泥质粉砂岩夹凝灰岩、细碧岩;上段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千枚岩。为一套深海环境沉积。 2、丹洲群 分布于三防复式岩体和元宝山复式岩体的周缘,分为白竹组、合桐组和拱洞组。与四堡群一起构成三防及元宝山复式背斜的两翼。亦为本区锡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 白竹组(Pt3b):下段:底部为灰、灰绿色变质砾岩、变质含砾砂岩或含砾绿泥石英片岩;下部为变质砂岩夹千枚岩或片岩;上部为千枚岩或片岩。上段:灰-灰绿色钙质片岩、钙质千枚岩夹绢云千枚岩、大理岩。 合桐组(Pt3h):下部为深灰色千枚岩夹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上部为深灰色碳质页岩夹少量千枚岩。 拱洞组(Pt3g):为灰色千枚岩夹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底部为硅质板岩。 3、震旦系 分布于调查评价区南部,出露有长安组、富禄组、黎家坡组、陡山沱组。 长安组(Z1c):下部为灰绿色块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含砾砂岩;下部为灰绿色块状含砾砂泥岩,含砾砂岩、含砾泥岩夹泥岩、砂岩。 富禄组(Z1f):主要岩性为灰、灰绿色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

构造与成矿(资料汇编)

(一)摘自《论层间滑动断层及其控矿作用》 沈远超 1、层间滑动断裂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北缘的蓬家夼、发云夼、郭城、大庄子等金矿的研究,对受层间滑动断裂控制的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规律总结如下: (1) 地(岩) 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断层-脉岩-矿体时空有序 层间滑动断裂控制了含矿层位,层间滑动断层发生于能干岩性与非能干岩性之间,层间滑动断裂带即为金矿化带,即具有地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的特征。同时,闪长岩脉沿断层分布,与矿层呈平行伴生关系。 (2) 成矿系统与构造系统密切相关 区域性层间滑动系统控制了矿带的分布,某一层次的滑动单独构成一个矿床,单一滑动断层控制矿体,不同小构造形式控制不同的矿化类型,如角砾状矿石的分布受构造角砾岩带控制,脉状-网脉状矿化受碎裂岩带控制,从而构成了多级控矿构造系统。 (3) 多层次滑动与多层次成矿 如蓬家夼、大庄子金矿产于盆地基底地层中,发云夼金矿产于盆地盖层中。 (4) 矿体产状缓、规模大,矿化-蚀变具一定的分带性。 (5) 成矿多期次多阶段。 如大庄子金矿体形成期经历了先张后压再剪切的过程。拉张阶段形成碎裂-角砾状矿石和张性断裂,挤压期形成石墨化矿石和透镜状构造,剪切期形成于矿化之后,主要表现为形成斜切矿体的断层和基性脉岩的侵入。 2、层间滑动断裂的控矿作用 层间滑动断裂对金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层间滑动断裂为岩浆-流体提供通道,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容矿空间。 (2) 控制成矿物质的来源 层间滑动断裂为低角度正断层,其上下盘切层断裂及羽裂发育,与大范围的围岩有良好的沟通性,便于热液运移并萃取成矿物质。 (3) 层间滑动过程中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在层间滑动过程中因构造-化学作用,断裂带中的物质成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蓬家夼金矿区蚀变岩的常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围岩到断裂中心,Si 、Ti 、Ca 有规律地依次递增或递减,K在矿体中含量最低,这与钾化主要发生于矿体外围有关。在断裂带的中心部位,因Ca 、Na 大量逸散,而使Si 、Fe等元素富集。总的来看,从断裂中心向外大致次序为:Si 、Fe 、Mg、Mn、Al 、Ca 、Na 、K,这与孙岩等以韧脆性断裂的成型阶段为例,以元素的离子半径、离子比重为据,将造岩元素稳定顺序归为: Si 、Mg、Mn、Al 、Ca 、Na 和K(1998 ,孙岩) 的情况相一致,这是一种动力分异作用的结果。在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也有一定

钼矿选矿方法

钼矿选矿方法 一般来说具有工业价值的钼矿物主要是辉钼矿,约有99%的钼矿是以辉钼矿状态开采出来的。那么开采出来的钼矿是如何精选的呢?钼矿选矿方法--中国矿产商业网专家为您讲述。 目前我国采用的钼矿选矿方法主要是浮选法,回收的钼矿物是辉钼矿。有时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去除杂质、将钼精矿再进行化学选矿外理。因辉钼矿晶体呈六方层状或板状结构,由沿层间范氏健的S-Mo-S结构和层内极性共价键S-Mo形成的,且层与层间的结合力很弱,而层内的共价键结合力甚强。所以辉钼矿极易沿结构层间解裂呈片状或板状产出,这是辉钼矿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 实践证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辉钼矿晶体解离发生在S-Mo-S层间,亲水的S-Mo 面占很小比例。但过磨时,S-Mo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虽然此时加入一定量极性捕收剂如黄药类,有利于辉钼矿的回收,但过磨产生的新矿泥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对辉钼矿的选别要避免和防止过磨,在生产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矿和多段选别流程,逐步达到单体解离,确保钼精矿的高回收率。 钼矿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破碎最终产品粒度为12-15毫米。磨矿通常用球磨机或棒磨-球磨流程。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粗选产出钼粗精矿,粗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或丢弃。钼粗精矿采用两、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选获得最终钼精矿。

钼矿的浮选药剂以非极性油类作捕收剂,同时添加起泡剂。为保证钼精矿质量,对钼精矿中所含的铜、铅、铁等重金属矿物和氧化钙以及炭质矿物需进一步进行分离:一般使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氰化物或铁氰化物制铜和铁;用重铬酸盐或诺克斯抑制铅。如果使用抑制剂,杂质含量还达不到质量标准,尚需辅以化学选矿处理:次生硫化铜用氰化物浸出;黄铜矿用三氯化铁溶液浸出;方铅矿用盐酸和三氯化铁溶液浸出,均可达到标准含量。含氧化钙的脉石易泥化,因此,对于含此类脉石的矿石切忌过磨。生产上往往添加水玻璃,六聚偏磷酸钠或有机胶作脉石抑制剂或分散剂;也可用活性炭加CMC(羧甲基纤维素)抑制碳酸盐脉石。最终可用盐酸或盐酸加三氯化铁溶液浸出处理。含炭质矿物的分离,首先要查明炭质是属石墨类、沥青类或煤类。这些炭质矿物的可浮性与辉钼矿相近,但密度较小,一般可用重选法进行脱除;使用六聚偏磷酸钠和CMC抑炭浮钼;或加三氯化铁、水玻璃和六聚偏磷酸钠抑制炭质也有效;采用焙烧除去有机炭,也是办法之一。 应该指出的是,所有这些炭质矿物的分离方法,目前还不能令人满意,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脉石中二氧化硅含量太高,常常是影响钼精矿品位的原因。经查定:二氧化硅含量随着钼精矿品位提高而下降,两者有相互消费的趋势。只要钼矿物达到单体解离细度,二氧化硅含量一般可降到标准以下。加活性炭吸附钼表面的油药,再加CMC抑制硅酸盐脉石,二氧化硅含量也可降到标准以下。 总的来说,相对于其它矿物的选矿工艺过程,钼矿选矿方法并不复杂。且由于钼矿在冶金、化学工业的广泛应用,投资钼矿选矿行业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钼矿资源分布及概况

中国钼矿资源分布及概况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 西北14.9%、华东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 储量最多, 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29.9%,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 有:山东占6.7%、河北占6.6%、江西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 上8个省(区) 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 省就占56.5%。 下表和示出了我国主要的钼矿床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中国钼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编号矿床位置规模品位(Mo %) 利用情况 1 0.167 五道岭钼矿黑龙江省 阿城市中型未采 2 0.066 大黑山钼矿吉林省永吉县大型已采 3 0.141 杨家杖子钼矿辽宁省葫芦岛市大型已采 4 0.141 兰家沟钼矿辽宁省葫芦岛市大型已采 5 0.076 撒岱沟门钼矿河北省丰宁县大型未采 6 0.087 野弧钼矿河北省涞水县中型未采 7 0.100 大科庄钼矿北京市延庆县中型未采 8 0.061 后峪钼矿山西省繁峙县中型未采 9 0.053 尚家庄钼矿山东省栖霞县中型未采 10 0.099 金堆城钼矿陕西省华县大型已采 11 0.083 黄龙铺钼矿陕西省洛南县 大型未采 12 0.140 上房沟钼矿河南省栾川县大型已采 13 0.073 雷门沟钼矿河南省崇县大型未采 14 0.190 石坪川钼矿25号脉浙江省青田县中型已采 15 0.070 赤路钼矿福建省福安县中型已采

共伴生型 16 0.122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黑龙江省逊克县中型未采 17 0.016 多宝山铜钼矿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型未采 18 0.225 肖家营子钼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型已采 19 0.086 小寺沟铜钼矿河北省平泉县中型已采 20 0.117 大湾锌钼矿河北省涞源县大型未采 21 0.080 邢家山钼矿山东省烟台市大型未采 22 0.115 三道庄钼矿河南省栾川县大型已采 23 0.076 南泥湖钼矿河南省栾川县大型未采 24 0.133 夜长坪钼矿河南省卢氏县大型未采 25 0.054 下桐岭钨钼铋矿江西省分宜县中型已采 26 0.011 德行铜厂矿江西省德兴市 大型已采 27 0.033 富家钨铜矿江西省大型已采 28 0.146 宝山铅锌银矿湖南省桂阳县中型已采 29 0.042 黄沙坪铅锌矿湖南省桂阳县中型未采 30 0.064 柿竹园钨锡钼铋矿湖南省郴县中型已采 31 0.595 大浒镍钼矿湖南省慈利县中型未采 32 0.346 天门山矿区大坪湖南省大庸县中型已采,晓平矿段 33 0.028 玉龙铜钼矿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大型未采 34 0.024 行洛坑钨钼矿福建省清流县中型已采 35 0.080 马厂阱铜钼矿云南省祥云县中型未采 36 0.076 大宝山钼矿广东省曲江县中型未采 37 0.116 白石嶂钼钨矿广东省五华县中型停采 中国钼矿分布图

区域构造与成矿浅析

区域构造与成矿浅析 区域构造是控制成矿的基本要素,成矿是一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构造不仅控制矿床形成,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矿床的破坏与保存。构造不仅仅是局部的控矿因素,它还能控制或影响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流体作用、变质作用……各类地质作用,文中简略叙述了构造成矿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大型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提出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是引发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总结提出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路。 标签:区域构造控制成矿作用 地质构造有不同的级别和层次,从显微构造直到全球构造,它们影响成矿的范围,并且研究意义各不相同构造尺度成矿构造级别矿化单元研究应用目的微型构造显微成矿构造矿石、矿物选矿、冶炼中小型构造矿田矿床构造矿田、矿床、矿体找矿、勘探、采矿大型构造区域成矿构造成矿区(带)区域成矿与预测大地构造大区域成矿构造成矿域资源潜力评价全球构造全球成矿构造全球成矿域全球成矿分析。 1大型构造与成矿 大型构造通常是指规模达数百千米级的地质构造。一般而言,大型构造不是一个单一的构造形迹,而是由与其拌生的或派生的一系列构造要素组合成的。常见的大型构造可按其所反映的地壳变形场分为五大类端元:即反映地壳水平运动的伸展、收缩和走滑,反映垂向调整的隆升和沉降,其间可以有各种过渡或转化型式。与同类型的小型构造相比,大型构造不仅是地壳或岩石圈受力变形的产物,而且它的形成和演化控制着与其有关的沉积、岩浆、变质等作用。大型构造如裂谷、推覆构造、剪切带构造等都是岩石圈动力作用的产物。大型构造的控矿作用主要表现在:(1)大型构造可为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的有机联通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深源的含矿流体可以大断裂为通道而到达地壳浅表,并在该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堆积成矿;(2)大型构造的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反复叠加富集,使它们汇聚在同一有限空间,这种多重富集作用有利于形成超大型矿床;(3)一些矿床尤其是大型矿床,其形成需要巨大、稳定的热液对流系统,支持这种系统正常运转的巨大岩石裂隙网络带,只有在大型构造的热动力作用下才能形成,如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4)大型构造因其贯通性而能连通位于不同深度和不同地质体内的不同类型的流体,并导致它们的混合,这有利于汇集成矿所需的矿质、挥发分和形成必要的地球化学障,因而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大型构造在源(控制岩石建造的形成的分布)、运(连通、驱动含矿流体)、储(提供多样的成矿环境)等方面控制了矿床的产生。另外,其控矿作用还可表现为一些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一定的成矿构造环境中,而同一构造环境对不同类型成矿系统的作用不同。近年来,由于深部探测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地球物理探测、地幔岩包体研究和区域地球化学以及一些碰撞造山带的研究,提供了有关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成矿地质背景分册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 成矿地质背景分册 (V3.10)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组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目录 一、基本情况 (3) 二、工作流程 (4) 三、专业谱系、特征分类及其代码 (7) 四、图件规定 (11) 01、分幅实际材料图 (11) 02、分幅建造构造图 (12) 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12) 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 (13) 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 (14) 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 (15) 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 (16) 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 (17) 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 (18) 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 (19) 五、图件属性库规定 (21) 01、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 (21) 02、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1) 03、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 (22) 04、预测工作区沉积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3) 05、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属性库 (23) 06、预测工作区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图属性库 (24) 07、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浆构造图属性库 (25) 08、预测工作区变质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6) 09、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图属性库 (27) 10、全省大地构造相图属性库 (27) 六、属性数据表定义及填写规定 (29) (分幅实际材料图属性库数据表) (29) 01、数据表:岩性数据表 (29) 02、数据表:地质界线数据表 (30) 03、数据表:断裂数据表 (31) 04、数据表:韧性剪切带数据表 (32) 05、数据表:褶皱数据表 (33) 06、数据表:蚀变带数据表 (34) 07、数据表:化石采样点数据表 (35) 08、数据表:同位素年龄数据表 (36) 09、数据表:岩石化学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36) 10、数据表:地球化学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38) 11、数据表:同位素样品采样点数据表 (40) 12、数据表:地质点数据表 (41) 13、数据表:地质剖面数据表 (42) 14、数据表:钻孔数据表 (42) 15、数据表:产状要素数据表 (43) (分幅建造构造图属性库数据表) (44) 16、数据表:沉积岩建造数据表 (44) 17、数据表:火山岩性岩相数据表 (45) 18、数据表:火山构造数据表 (47) 19、数据表:侵入岩数据表 (48) 20、数据表:构造岩浆带数据表 (50) 21、数据表:变质岩建造数据表 (51) 22、数据表:大型变形构造数据表 (53) **)数据表:其它数据表引用情况说明 (55) (预测工作区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属性库数据表) (55) 23、数据表:构造古地理单元数据表 (55) 24、数据表:盆地构造数据表 (56) 25、数据表:沉积相(沉积亚相)单元数据表 (56) 26、数据表:沉积等厚线及沉积中心数据表 (58) 27、数据表:古水流方向和物源供给方向数据表 (58) 28、数据表:柱状剖面点数据表 (58) 29、数据表:特殊标志层数据表 (60) 30、数据表:(沉积矿产)矿(床)点数据表 (60)

钼矿资源地质特点

钼矿资源地质特点 钼从来不以天然元素状态出现,而总是和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虽然发现的钼矿物许许多多,但唯一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只有辉钼矿(MoS2)-一种钼的天然硫化物。矿床中,辉钼矿的一般品位为0.01%~0.50%,并常常与其它金属(特别是铜)的硫化物结合在一起。其他较常见的含钼矿物还有铁钼华,钼酸钙矿,彩钼铅矿,胶硫钼矿,蓝钼矿等。世界钼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及南美的西部山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产钼国,也是世界上钼储量最大的国家,为540万吨,几乎占全球钼总储量的一半。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我国东部的钼、铜-钼、钼-钨等矿床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西部在三江地区的铜-钼矿床隶属三江褶皱系铜-钼成矿带(属古地中海成矿带)。根据钼矿床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及成矿特点,把东部环太平洋钼成矿带进一步划分成为四个成矿省:1、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2、东北海西褶皱系铜-钼成矿省;3、扬子准地台铜-钼成矿省;4、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朝准地台钼成矿省。业已查明,北缘的燕辽钼矿带和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个钼矿带,它们约占全国已探明工业钼储量的60%以上,尤其是东秦岭钼矿带,钼矿总储量达360万t,共有钼(钨)矿床(点)46个,其中特大型矿床4个:金堆城钼矿、上房沟钼(铁)矿、南泥湖钼(钨)矿、三道庄钼(钨)矿;大型矿床4个:大石沟钼(铼)矿、石家湾钼矿、夜长坪钼钨矿、雷门沟钼矿;中型矿床有:南台钼钨矿、银家沟钼矿、秋树湾铜钼矿等等。区内东西向构造具有一级控制意义;不同构造体系的联合、复合部位控制着岩群及矿带的分布,具有二级控制意义,成矿带内的大矿田或矿区等,均处在新华夏系或弧形构造与纬向构造斜接叠加部位,像金堆城、黄龙铺等矿区处于纬向构造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复合部位,栾川南泥湖矿田处在纬向构造与伏牛-大别弧形构造叠加部位;低序次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控制着小岩体或矿体,具有三级控制意义。 西部三江印支褶皱系铜-钼成矿带。该区沿深断裂带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燕山-喜马拉雅早期的中酸性岩浆活动频繁,在喜马拉雅期形成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和马厂箐斑岩-夕卡岩型钼(铜)矿床。 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就全世界而言,主要为中生代和新生代,这两个时期形成的钼矿床约占世界上已探明钼总储量的90%左右。我国除少数铜(钼)矿床形成于古生代的海西期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期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和铜(钼)矿床均为中生代燕山期的产物,这是由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燕山期断裂构造和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广泛发育所致。

区域成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区域成矿学的概念:区域成矿学是研究区域的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过程和成矿演 化,阐明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进行区域矿产预测和普查找矿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储矿场的概念:是在一定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上产生的有利成矿的地质、物理、化学因 素的耦合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各种异常控矿因素的汇聚,以达到成矿物质巨量浓集的效应。 三.水岩反应:水岩反应是指在地质作用过程中,水溶液与矿物岩石间物质成分的相互交换 作用的化学反应。 四.沉积建造的概念:沉积建造是一套具有一定沉积特征和纵向序列特点的岩类组合,它代 表着地球动力演化过程中一定阶段的沉积作用的总体特征,其顶底界面常被假整合、不整合或沉积间断面所隔开。 五.矿源场:矿源场指在地球化学省中,某些金属相当富集,具有作为矿质来源条件的地区, 从中可直接提供成矿物质。 六.矿床的成矿系列的概念:成矿系列: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单元内,在一定的地质发展时期, 与一定地质作用有关,在不同或相同演化阶段,形成的有相互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七.成矿圈闭:是指促使成矿物质在一个局部的构造-岩石中聚集而不被散失的条件和机制。 八.矿源体:指富含成矿物质并直接对成矿做出贡献的地质体 九.成矿阶段的划分:原始地壳形成时期(2800—3500ma)微板块构造运动时期 (1800—2800ma)地壳的快速增生时期(850—1800ma)古超大陆旋回时期(250—850ma)新超大陆旋回期(0---250ma) 十.成矿作用演化的基本趋势:1.成矿物质由少到多2.矿床类型由简到繁3.成矿 频率出低到高4.聚矿能力由弱到强 十一.大型构造的类型:反映地壳水平运动的伸展、收缩和走滑;反映垂向调整的隆升和沉降,其间可以有各种过渡或转换形式。 十二.中国成矿域的划分:天山-兴蒙成矿域塔里木-华北成矿域秦-祁-昆成矿域扬子成矿域华南成矿域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域。 十三.成矿单元的划分:全球成矿单元分成二级即成矿超带成矿域大成矿带(环太平洋成矿带特提斯-华力西成矿超带南非成矿区苏必利尔成矿区西奥成矿区乌拉尔成矿带中亚—蒙古成矿带斯堪的那维亚—波罗成矿区) 十四.成矿流体的基本类型:岩浆热液变质热液热卤水地热水地下水海水石油和天然气地幔来源的流体。 十五.成矿物质的来源:(1)地幔源(幔源岩浆、幔源流体及其它); (2)地壳深部源(硅铝质、镁铁质岩浆,流体等) (3)地壳表部源(结晶基底、沉积盖层、深循环地下水、岩浆流体、变质流体等); (4)地面来源(地表岩石、海洋及湖泊等); (5)宇宙源(陨石、陨尘等)。 十六.矿源区域划分为:地球化学省或金属省、矿源场、矿源体三个等级 十七.成矿流体运移动力:(一)构造应力驱动(二)热驱动三。地形驱动四地层围压驱动 十八.水岩反应可分为:花岗岩的水-岩反应玄武岩的水-岩反应绿岩带的水-岩反应十九.成矿系列从高到低分为:矿床系列组合、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式(矿床类型)、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共7个层次。 二十.矿床成矿的变质因素:地质构造条件、岩浆活动、流体和水文地质作用、变质作用、气候因素、地貌条件、生物作用因素、矿床本身条件、时间因素

银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银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架子山矿区位于归流河镇北西190km,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管辖。《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架子山矿区ⅰ区银钼矿详查报告》由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完成1:1万地质草测86.39km2,1:1000地形地质测量1.44km2,钻探进尺43437.74m,选矿试验样1件。后探明矿体赋存于上侏罗统玛尼图组安山岩与侏罗纪钾长花岗岩的内外接 触带,尤以内带为甚,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侏罗纪花岗岩,构造以北东、北西向为主。 关键词: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架子山矿区 abstract: jiazishan mining areadistric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west 190km of guiliuhe tow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under the suolun town of horqin youyi qianqi in xing ‘ an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innermongoliaminingdevelopmentlimitedliabilityco mpanysubmitted“the detailed report of the silver-molybdenum ore (ⅰ) district in jiazishan mining area of horqin youyi qianqi of inner mongolia”. the coverage of 1:10k simple geological survey is 86.39km2. the 1:1000 terrain and geological measurement coverage is 1.44km2. the drilling footage is 43437.74m long. the ore-selection sample amount is 1. the later work proved that the ore body occurrence is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规范-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规范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4.1 技术准则 (2) 4.2 目的任务 (2) 4.3 工作方法与内容 (2) 5 沉积岩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 (5) 5.1 沉积岩区研究内容 (5) 5.2 沉积岩区研究方法 (9) 5.3 沉积岩区图件编制 (10) 5.4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13) 6 火山岩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 (14) 6.1 火山岩区研究内容 (14) 6.2 火山岩区研究方法 (16) 6.3 火山岩区图件编制 (17) 6.4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21) 7 侵入岩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 (21) 7.1 侵入岩区研究内容 (21) 7.2 侵入岩区研究方法 (23) 7.3 侵入岩区图件编制 (25) 7.4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28) 8 变质岩区成矿地质作用研究 (28) 8.1 变质岩区研究内容 (28) 8.2 变质岩区研究方法 (30) 8.3 变质岩区图件编制 (32) 8.4 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 (37) 9 大型变形构造研究 (37) 9.1 大型变形构造研究内容 (37) 9.2 大型变形构造研究方法 (41) 9.3 图件编制 (42) I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_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中国地质GEOLOGY IN CHINA 第37卷第4期 2010年8月Vol.37,No.4Aug.,2010 1 秦岭造山-成矿带的研究意义和问题 秦岭造山带横亘于中国大陆腹地,大地构造上 联接华北(中朝)和扬子克拉通,是古亚洲构造域(或阿勒泰系)与特提斯构造域的转换带[1];自东向西,它穿越东部伸展构造区和西部挤压构造区,是研究挤压构造与伸展构造交替、转换和叠合现象及其机制的关键地区;在地质发展史上,它经历了复杂而长达垌3.0Ga 漫长的地质演化,发育了自新太古代至今的各地质时期的地层,完整地记录了大陆裂解-洋盆产生、大洋消减-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大陆内 部构造演化等过程,是研究岩石圈板块运动不同阶段转换、继承、演化的理想地区[2]。因此,秦岭造山带是认识中国陆区乃至东亚大陆构造和古特提斯洋演化的钥匙[3-4],也是认识超大陆事件的关键地区[5-6]。 秦岭造山带独特的构造位置,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强烈而富有特色的地质作用,造就了类型丰富而具有特色的矿产资源。西秦岭(陕甘川)是世界第二大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7],蕴含阳山世界级超大型金矿(>300t Au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小秦岭、熊耳山等地体)是中国第二大造山型金矿集中区和黄金产地[6];东秦岭钼矿带是世界第一大钼矿省[8],蕴含6个超大型钼矿床和一批大中型钼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陈衍景1,2 (1.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提要:秦岭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地质演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地质科学研究的焦点,科学家已经基本清楚了其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化轮廓,共识其在印支期(三叠纪:251~199.6Ma )彻底实现了由海盆向大陆造山带的转变。但是,盆山转变的过程细节、洋盆闭合的时间、三叠纪大地构造属性以及相关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薄弱,认识分歧较多。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三叠纪的秦岭恰似现今地中海,并存着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并逐渐由洋陆俯冲转变为陆陆碰撞体制;秦岭古特提斯洋于 230~200Ma 期间自东向西拉链式缝合,扬子陆块与华北-秦岭联合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接踵而至;三叠纪的秦 岭构造背景并非单一的陆陆碰撞,更非过去认为的造山后或碰撞后。秦岭印支期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埃达克岩、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碱性岩、疑似奥长环斑花岗岩、碳酸岩等多种岩浆岩;它们自勉略缝合带向北显示分带性,依次是:阳山—胭脂坝过铝质S 型或改造型花岗岩带、南秦岭高镁埃达克质的钙碱性花岗岩带、北秦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带、华北克拉通南缘碱性岩-碳酸岩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空间分带性和成分极性等特点无法用陆陆碰撞或碰撞后构造体制来解释,而应是勉略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秦岭印支期成矿作用长期被忽视,但最近已发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印支期矿床类型有碳酸岩脉型、造山型和斑岩型钼矿床,卡林型-类卡林型、造山型和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造山型银多金属矿床,表明在洋陆俯冲向陆陆碰撞转变体制的成矿作用强烈、成矿类型多样,印支期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关 键 词:秦岭造山带;古特提斯洋;岩浆岩;矿床;洋陆俯冲;大陆碰撞 中图分类号:P534.51;P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4-0854-12 收稿日期:2010-07-20;改回日期:2010-08-20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421,40425006)资助。作者简介:陈衍景,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 :yj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fc17358038.html,;gigyj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fc17358038.htm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