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现状2017]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2017]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2017]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2017]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篇1: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三月初,辅导员老师在六年级队员中组建了一支环保考察小队,并交给我们一个研究的小课题,让我们调查水资源。接到这个话题,我们小组成员感到这个研究课题蛮有兴趣。

我们知道,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甘泉。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所以珍惜水资源非常重要。

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我们环保考察小队在讨论活动计划时,许多同学都谈到同样一个问题:当前水污染和浪费现象大量存在:有的人用水后不关紧水龙头让水白白地流掉,

有的人用水时把水开得很大,有的人开着水洗东西,用水时间又很长,还有的人把用过的水直接倒掉,另一方面人们又大量使用洗洁精、洗涤剂,甚至把垃圾、废弃物和油污等等倒进河流中,致使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这种现象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长此以往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后果和影响?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考察和研究。

二、任务分工:

第一阶段: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3月22日)。

第二阶段:通过报纸、网络等搜集一些资料,初步了解有关我国水资源的现状(3月28日——4月1日)。

第三阶段: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了解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4月4日)

第四阶段:整理前三个阶段的资料,拟定倡议书,形成简单的调查报告(4月26——28日)。

三、活动过程和结果:

(一)先期调查:

由我们环保考察小队成员带头,全校同学参与水资源浪费与污染调查。在双休日进行,同学们回到家后,各自留心自己家里和周围人们用水的现象,作好详细记录,有很多同学还用相机拍下了一些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照片,回到学校后,环保考察小队同学把同学收集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并进行了讨论,最后,同学们列举了浪费水和污染水的主要表现:

A、浪费水:

1、不关紧水龙头。

2、水开得太大。

3、用水时间太长

4、玩水。

5、没有重复利用水。

6、冬天用水时把先出来的冷水放掉。

7、开着水洗东西。

B、污染水:

1、大量使用洗涤剂或洗洁精。

2、往厕所中扔垃圾。

3、往河流里排放废水。

4、往水中直接倒油污。

(二)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水浪费和污染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水的净化处理情况,我们决定进行一次水的问卷调查:

1、淘米、洗菜后的水

A、倒掉占41%

B、浇花、洗碗、冲厕所占59%

结论:一部分人比较节约用水,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重复利用水的习惯。

2、洗餐具时是否用餐具洗洁精

A是占86%

B否占14%

结论:多数人为了方便、洗得干净而使用餐具洗洁精,而没有重视洗洁精对水造成的污染。

3、洗衣物时经常用

A、肥皂占24%

B、洗衣粉占76%

结论:大部分人都使用洗衣粉,少部分人使用肥皂,说

明大部分人没有注意洗衣粉对水的污染问题。

4、处理剩余菜汤的办法是

A、倒进洗手间占30%

B、扔进垃圾桶占65%

C、其他办法占5%

结论:有一些人把剩余菜汤直接倒进洗手间里,对水造成了污染。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居民缺乏节水意识,大约有80%以上的人没有对水进行重复利用。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差,特别是使用餐具洗洁精的人多达86%以上,使用洗衣粉的人也有76%以上。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把东西洗的更干净一些,但并没有意识到洗涤用品对水资源的污染。

四、建议与收获: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

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不好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同学们通过前期调查、现场考察和实验研究,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汇报展示和交流,为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大家纷纷建议:

一水多用:(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洗衣节水:夏天换洗衣服多,最好用手洗,水可重复利用,拖地或冲厕;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宜定得太高,既浪费水又耗电多。

洗澡节水: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

终地开着;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

厕所节水: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倒入垃圾桶,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节水。用口杯刷牙,用毛巾洗脸,要比就着龙头刷牙洗脸一人一天节约5升水。

最后,同学们根据活动建议,拟写了一份《家庭节水节电小窍门》分发给家长、各位老师。少先队还特意利用电视节目作了专题宣传教育,同时借助世界水日,在升旗仪式上宣读了倡议书,号召全体队员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和珍惜我们的水资源。(详见后面附录)

收获:

1、通过活动,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确实非常重要。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养成这方面的生活习惯。并身体力行,把这种环保意识宣传到家庭,宣传到亲戚朋友、

左邻右舍。因为生态的改善与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参加进来,行动起来。

2、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的能力还很小,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我们可以生活得很“环保”,可以影响爸爸妈妈,比如,不去破坏水资源,不把垃圾扔到河里,爱惜水资源,懂得一些基本的节水小窍门。

3、通过活动,发现大家的研究能力、活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保护水与利用水的环境意识得到一定提高。很多家庭在我们队员的影响下,用水情况跟往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节约意识加强了,一些不好的用水习惯慢慢地改掉了。

中国水资源现状篇2: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水资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的第三节.这一节的内容包括: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时间分配不均和节约每一滴水三个方面.与传统教材结构不同,本教材在讲述中国的水资源时,侧重于资源本身,而将与之想随

的水能资源作为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加以介绍,因此重点更为突出,更注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建设的大型工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水资源的概念

2,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3,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充分培养学生读图和析图的地理学习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家乡重庆的水资源实际状况,进行乡土教育,融合新课程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的理念;

2,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和浪费的现象,渗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这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水资源与降水量有相关性,但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可借用”降水量分布图”进行推导,掌握;水资源供需状况是水资源问题的体质,用读”中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图进行认识;重点将黄,淮,海流域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严重不协调的原因分析清楚.)

2,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可阅读”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图”从以下列几个方面说明:我国已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

哪几座,规划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从哪条河调到哪些地区并简要分析其利笔弊).

教学难点: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包括年内的季节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长江和黄河段的径流量逐月变化图”来认识,但是年际的变化周期长,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时可利用”北京的径流量变化柱状图”来引导学生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1,发挥地理课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长江和黄河段的径流量逐月变化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中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都以多媒体方式程现)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的出结论;

2,运用以前学过的降水的知识来解释我国水资源的空间

和时间分布特征,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前后联系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4,联系生活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水资源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哪吒和夸父追日的动画片片段.

【教师旁白】连夸父这样的神仙都对水有如此的渴求,更何况人类,可见人的生命是离不开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水资源.

从广义上说水资源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水体,但我们今天要学的水资源是狭义的水资源,那就是陆地上的淡水,主要包括了冰川,河川径流,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四个部分,

【提问】在这其中,人类最常利用的是哪几种水主要用

于哪些方面

介绍: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然后问大家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中国缺水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观点.

(边说边归纳出”总量多,人均少”“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并板书)

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来看一看这些特点:

【读图思考】通过读中国水资源供需分布图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哪里多哪里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读图巩固练习】同学们一起看几个具体的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加深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的了解(边读图边填表)

对应的地区

缺水带

少水带

过渡带

多水带

丰水带

【转折提问】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会出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现状呢

引出水资源的多少与降水有很大关系,并一起来复习一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提问】(展示年降水分布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告诉大家我国水资源为什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转折】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我国水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分布是不均匀的,那么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季节我国水资源又有什么特点呢.

由于多年平均径流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多少的主

要指标,因此我就用河流的径流量图来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状况.

【读图】让学生读”长江武汉段径流量变化图”和”黄河花园口段径流量变化图”

1,比较一下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得出多雨和少雨季节相同——夏秋多,冬春少)

2,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教师提示让同学们回忆出(我国降水在时间分配上就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转折】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水资源是不同的,那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年份水资源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读图】”北京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年径流量,最少年径流量柱状图”

让同学们读图告诉老师北京在不同的年份水资源的多少有什么特点(学生得出有时多,有时少的结论,从而得出水资源还具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丰水年和枯水年可能交替出现,也可能连续出现,大家知道今年重庆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

【转折】通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找出了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提问)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的这些状况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大家能通过你在生活中的体验想一想都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吗

(进行展示: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进行归纳:如旱涝灾害,用水紧张,生活不便,经济损失等等)

【拓展提问】请问同学们知道我国用水最紧张的地区在哪里吗

读”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状况图”并提出问题:这里并不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那为什么会用水紧张呢

老师提供一段有关”缺水的华北” “干渴的都市”的资料和”水污染,浪费水”的图片及资料.

老师引导:同学们根据提供给大家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出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出示可能原因)

教师总结:可见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不仅仅取决于降水,它

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降水等自然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为因素.

【师转折性讲解】(展示)正由于我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导致,我国目前土地严重干涸,很多地方人民生活饮水十分困难,黄河源头已经出现了干枯,黄河的水位已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目前黄河平均每年断流18天,在1997年断流了226天之多,由于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损失2000亿元,农业损失1500亿元,据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将达到16亿之多,届时人均水资源只有1750立方米,图中的画面将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我国将出现严重的水危机,下面就请同学们想一想,面对这一危机,你都有哪些办法来一一对应地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就解决”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污染浪费严重”的办法进行讨论,组长记录,最后分组发言.

讨论完后老师提示: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可是我不小心把它的顺序搞乱了,请大家帮忙整理一下,(引入连线题)

【转折】这些措施中很多都是兴修水利工程,我国在这方

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水利工程的效益是综合的,其中之一就是发电,我国有许多大型的水电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读图】”中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

【填表】

所在河流

所属省区

龙羊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葛洲坝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转折】除此外我国还在跨流域调水方面作了许多工作

【读图】”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图”

教师简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等工程学生看教材上的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阅读材料

完成”南水北调工程”的填空题(略)

【教师总结并提问】跨流域调水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水从多的地方往少的地方调,咱们重庆是多水区,我们可以大方地支援缺水地区,但是我想问大家一个看似可笑的问题”重庆会缺水吗“从而引导出对身边的地理学习.

【活动】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充分讨论(如果认为会——为什么;如果认为不会——为什么),组长把意见收集起来交流发言.

【之后电脑显示图片】事实上,重庆现在正在遭遇坐拥两江却喊渴的尴尬,影响重庆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性缺水”和”浪费性缺水”,由于缺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现在重庆主城区有很多工厂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两江,有很多市民和餐厅餐馆将生活垃圾和动植物油排入两江,更有甚者,两江上的大

一卡通消费系统方案、综述

智能消费系统方案 2013年03月22日 第一章:系统概述 微机消费系统是企业内最早使用智能卡管理的系统,微机消费系统的成功研制和投入使用开启了伙食管理的革命,它不仅堵塞了伙食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难以根除的漏洞,而且作为一种电脑自动结算系统,替代

了传统的餐券结算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餐券流通过程中的伪造、丢失、病菌交叉感染等一系列难以根除的弊端,节省了餐券在印刷、发放、兑换、回笼、清点、保管、复核等环节上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该系统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为后勤管理工作向自动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现在的消费管理系统已经远远超出了售饭系统的概念,已经延伸到超市收费、小卖部收费、浴室收费、停车场收费等。 在此形势下,我们在立足眼前、面向发展、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系统设计原则下,以功能强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组合灵活作为我们的产品选型原则,我们设计了以SM消费管理系统为核心,面向企业后勤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杜绝了餐券、现金流通过程中的丢失、假钞、破钞,节省了餐券、现金的兑换、回笼、清点、保管等环节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管理层次。 2)从企业投资角度出发:该系统可扩展为企业一卡通,实现食堂售饭、考勤门禁、图书管理、上机收费等内消费、管理使用一张卡完成全部的功能,避免重复投资。 3)从饮食卫生的角度出发:避免了一手找零钱,一手打饭菜的现象,减少了餐券、现金流通环节病菌交叉感染的机率。 4)从员工资金的角度出发:一次性(或分期)将资金注入卡中,对员工本身来讲,不用携带现金,保证了员工资金的安全,保障了员工的基本生活;实现了专款专用的目的。 5)从食堂管理角度出发:堵塞资金漏洞;节省人力,物力;便于消费统计;加快售饭速度,提高效率。 6)从账务的角度出发:持卡人的消费能清楚查询任何时间在任一台消费机的消费明细,保证消费安全;限额消费密码保护完善资金安全管理 第二章:系统设计概述 2.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X企业食堂消费系统 2.2 设计单位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姓名:程亚专业:土木工程1005 学号:2010011107 摘要:在维系人的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的所有自然要素中,水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合理调控水量而保护水资源,我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各大水系湖泊及沿海、地下水污染现状:国家和普通公民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一浅谈现有水系湖泊及沿海﹑地下水的污染: 1.1 简述现状: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我国污水的处理能力只占20%左右。全国每年排污量约300亿吨。全国各大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全国78条主要河流有54条遭污染.我国七大水系: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城市河段污染超标,比较严重的有:黄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河流湖泊。 1.2 各大水系湖泊污染现状: 2006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6%、28%和26%。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总体上看,我国流域污染状况是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一般河段强于城市河段,污染从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转移。2008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与2007年持平。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km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中国水利年鉴2017_附录-201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摘录)-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80%及以上的水源地有694个,占评价总数的80.0%。与2015年相比,全年水质合格率在80%及以上的水源地比例上升1.6个百分点。 (七)浅层地下水水质 2016年,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重点区域,基本涵盖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监测对象以浅层地下水为主,易受地表或土壤水污染下渗影响,水质评价结果总体较差。2104个测站监测数据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质优良的测站比例为2.9%,良好的测站比例为21.1%,无较好测站,较差的测站比例为56.2%,极差的测站比例为19.8%。主要污染指标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锰、铁和氟化物可能由于水文地质化学背景值偏高外,“三氮”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201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6099.6亿元,较上年增加647.4亿元,增加11.9%。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4422.0亿元,较2015年增加6.5%;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54.5亿元,较2015年增加11.2%;机电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72.8亿元,较2015年减少13.0%;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 1250.3亿元,较2015年增加43.1%。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077.0亿元,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585.2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403.7亿元,水电、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完成投资1033.7亿元。七大江河流域完成投资4761.5亿元,东南诸河、西北诸河以及西南诸河等其他流域完成投资1338.1亿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2358.4亿元、1163.4亿元、2234.9亿元和342.9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8.7%、19.1%、36.6和5.6%。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中央项目完成投资88.7亿元,地方项目完成投资6010.9亿元。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080.0亿元,小型及其他项目完成投资5019.6亿元。各类新建工程完成投资4775.7亿元,扩建、改建等项目完成投资1323.9亿元。 全年水利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046.7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174.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0.1%;累计新增固定资产9115.7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64.3%,比2015年增加2.8个百分点。 当年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26331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21629.1亿元,较2015年减少4.2%。其中:有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16479个,较2015年减少23.1%;在建投资规模12121.3%亿元,较2015年减少19.8%。新开工项目18410个,较2015年增加10.2%,新增投资规模6914.8亿元,比2015年增加28.3%。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土方、石方和混凝土方分别为39.8亿m3、7.0亿m3、0.9亿m3。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计划实物工程量完成率分别为:土方 84.0%、石方91.8%、混凝土方60.5%。 二、重点水利建设 江河湖泊治理。全年在建江河治理工程5606处,其中:堤防建设527处,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593处,中小河流治理3530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其他项目956处。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91.0亿元,投资完成率60.0%。东北三江、洞庭湖、鄱阳湖治理加快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38项工程已开工25项,其中6项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率先通过竣工验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走马塘延伸拓浚等8项工程已完工。 水库及枢纽工程建设。全年在建水库及枢纽工程369座,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39.7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9.8%。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浙江朱溪水库,安徽洪巷水库,福建罗源霍口水库,湖南毛俊水库,广西驮项水库及灌区,贵州黄家湾水库,四川土溪口水库、李家岩水库、黄石盘水库,云南阿岗水库,甘肃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等工程开工;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淮河出山店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加快实施;河南前坪水库、西藏拉洛水利枢纽、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重庆观景口水利枢纽、贵州马岭水利枢纽、云南德厚水库、青海蓄集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实现截流;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下闸蓄水;右江百色水利枢纽、湖南皂市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全年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建投资规模464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90.6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5.7%。引江济淮、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云南柴石滩水库灌区、四川武引蓬船灌区、江西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青海引大济湟西干渠灌区等工程开工,陕西引汉济渭、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甘肃引洮供水二期、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主体工程全面实施。 农村水利建设。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240.0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0.0亿元,受益人口3900多万,其中涉及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万。截至2016年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当年安排中央投资用于灌溉建设与节水改造161.5亿元(含已列入重大水利工程154.5亿元), 425附录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图) 2005-09-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4年,我国大江大河除长江、淮河的局部河段和珠江流域西江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外,水势比较平稳,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较大洪水。2004年全国旱情偏轻,农作物受旱面积比2003年减少约1.1亿亩,但华南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力协作,加强洪水管理,拓宽抗旱领域,控制了灾情的扩展蔓延,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粮食丰收。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在水利规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农村水利、节约用水和水利改革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推进新时期的治水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687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6.5%。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六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3%,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四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6%。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东、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庆、青海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海南、江苏和内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 2004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减少13.4%。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宁夏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宁夏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水资 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宁夏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宁夏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宁夏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宁夏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宁夏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宁夏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宁夏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夏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夏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宁夏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宁夏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夏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宁夏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宁夏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食堂消费系统的方案.doc

消费系统方案 概述: 消费系统,它是以计算机管理为核心、以非接触式IC卡为信息载体、以售饭机为消费终端,以门禁读头、读卡器等为读写控制终端的全新智能管理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机关、学校等的公共消费、门禁场所。消费者只需持一张经过授权的IC卡,感应读卡,即可完成各种消费的支付过程和出入控制口;而系统在后台强大的软环境和完善的硬件基础上完成信息加工处理工作,统一进行IC 卡的发行、授权、取消、挂失、充值等工作,并可查询、统计、清算、报表、打印各类消费信息及其它相关业务信息。 一、项目分析 由非接触式IC卡一卡通系统所引起的“管理革命”,必将为企业带来如下效益:▼消费方式快捷、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 ▼消除了现金交易的繁琐和误差,并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徇私舞弊的行为。 ▼加强了卫生管理。 ▼收费和统计的全面自动化,方便了财务管理,亦可堵塞其它管理漏洞。 ▼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管理费用。 ▼预收费和卡押金,加速了资金回笼。 ▼加强了人员进出公司的控制和管理 二、系统组成与结构图 非接触式IC 卡食堂售饭管理系统主要由管理计算机、消费机、非接触式IC 卡、授权发卡系统、系统管理软件及其它外围设备等组成。其结构图如下:

(注)所有售饭机既可独立工作,也可选择联网工作; 三、授权发卡系统 授权发卡系统主要进行发行、授权、取消、挂失各级IC卡的工作及进行读写设备的授权设置工作,它主要由发卡机、发卡软件和一系列卡片组成。本系统内卡分为管理卡、普通卡。 (1)操作卡----也称管理卡,是安装软件时所必须的一张卡,它的作用是将软件与各个部分的密码一致。 (2)普通卡----普通消费卡,经过授权后可在售饭机上进行消费,可不断充值。售饭机介绍 3.1 售饭机键盘简介: (0—9)数字键:用于输入消费金额。 (。)小数点键:小数点后的数字单位为“角”。 (+)加号键: (统计)统计键:按此键可统计、查看当前消费人次、卡金收入。 (取消)取消键:放弃当前操作。 (功能)切换键:功能切换作用。 (确认)确认键:确认当前操作。 3.2 售饭机使用说明: 3.2.1进入管理状态 ①进入管理状态:打开消费机电源,按功能键输入5位密码(默认5个0)按确认键后 进入管理状态。 ②切换设置菜单:管理状态下按“上翻”、“下翻”切换设置菜单。 ③退出管理状态:按取消键。 3.2.2读卡信息 ①进入读卡状态:开机后自动进入。 ②读感应IC卡:在菜单状态和手动状态下用感应卡在感应区表面晃一下, 显示卡内姓名,卡号及余额。(不能在定额状态消费状态下查询,否则会自动扣款) 3.2.3变换机号 ①进入管理状态状态下显示原机号并提示输入新机号,机号输入3位整数格式,如 001-255。 ②按确认确,提示“设置成功”表示设置成功。 3.2.4设置固定消费金额 ①从上一界面按“下翻”进入固定消费金额设置菜单。 ②屏幕显示 固定消费金额: ______ ③输入1-9999之间的任意金额后,按确认键提示”设置成功”表示设置成功(消费金 额不能为0,所以不建议设为0)。 3.2.5设置限额 ①从上一界面按“下翻”进入单笔消费限额设置菜单。 ②屏幕显示 单笔限额: ______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17_1-12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按地区分)

江河湖泊及水资源 19 1-12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按地区分) Mean Annual Water Resources (by Region) 地区 Region 平均年水 平均年地表水 平均年地下水 平均年地表水与地下水 平均年产水模数 资源总量 资源量 资源量 资源重复量 /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Mean Annual Total Mean Annual Mean Annual Duplicated Amount of Mean Annual Water Available Water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Generation Model Resources Resources Resources and Groundwater /(104m 3/km 2) /108m 3 /108m 3 /108m 3 /108m 3 全 国 Total 27460.326478.28149.07166.929.5北 京 Beijing 40.825.326.210.724.3天 津 Tianjin 14.610.8 5.8 2.012.9河 北 Hebei 236.9167.0145.875.912.6山 西 Shanxi 143.5115.094.666.19.2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506.7 371.0248.3112.6 4.4辽 宁 Liaoning 363.2325.0105.567.325.0吉 林 Jilin 390.0345.0110.165.120.7黑龙江 Heilongjiang 775.8647.0269.3140.516.6上 海 Shanghai 26.918.612.0 3.743.5江 苏 Jiangsu 325.4249.0115.338.931.9浙 江 Zhejiang 897.1885.0213.3201.288.1安 徽 Anhui 676.8617.0166.6106.848.5福 建 Fujian 1168.71168.0306.4305.796.3江 西 Jiangxi 1422.41416.0322.6316.285.1山 东 Shandong 335.0264.0154.283.221.9河 南 Henan 407.7311.0198.9102.224.4湖 北 Hubei 981.2946.0291.3256.152.8湖 南 Hunan 1626.61620.0374.8368.276.8广 东 Guangdong 2134.12111.0545.9522.8100.7广 西 Guangxi 1880.01880.0397.7397.779.1四 川 Sichuan 3133.83131.0801.6798.855.2贵 州 Guizhou 1035.01035.0258.9258.958.8云 南 Yunnan 2221.02221.0738.0738.057.9西 藏 Tibet 4482.04482.01094.31094.337.3陕 西 Shaanxi 441.9420.0165.1143.221.5甘 肃 Gansu 274.3273.0132.7131.4 6.9青 海 Qinghai 626.2623.0258.1254.98.7宁 夏 Ningxia 9.98.516.214.8 1.9新 疆 Xinjiang 882.8 793.0 579.5 489.7 5.4 注 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水资源评价》。 Source: China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Report .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2018年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哪里最缺水?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用水是十分方便的,只要打开水龙头,便会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这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吗? 中国官方层面给出了答案——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 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而中国人口占比全球超过1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西藏、四川水资源最多,宁夏天津最少 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情况又如何呢?

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于中国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不过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一般省级行政区较多。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于华北地区。 中国多省份处于“极度缺水”区间

IC消费管理系统方案及报价

感应卡智能消费管理系统 方 案 书 深圳市中控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中控”非接触式感应卡消费管理系统

概述: 非接触式IC卡的食堂售饭管理系统是深圳中控智能管理“一卡通”的一部分,它是以计算机管理为核心、以非接触式IC卡为信息载体、以售饭机为消费终端的全新智能收费管理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机关、学校等的公共消费场所。消费者只需持一张经过授权的IC卡,感应读卡,即可完成各种消费的支付过程;而系统在后台强大的软环境和完善的硬件基础上完成信息加工处理工作,统一进行IC卡的发行、授权、取消、挂失、充值等工作,并可查询、统计、清算、报表、打印各类消费信息及其它相关业务信息。 一、投资分析 由非接触式IC卡食堂售饭管理系统所引起的“收费革命”,必将为企业带来如下效益: ▼消费方式快捷、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 ▼消除了现金交易的繁琐和误差,并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徇私舞弊的行为。 ▼加强了卫生管理。 ▼收费和统计的全面自动化,方便了财务管理,亦可堵塞其它管理漏洞。 ▼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管理费用。 ▼预收费和卡押金,加速了资金回笼。

二、系统组成与结构图 非接触式IC 卡食堂售饭管理系统主要由管理计算机、消费机、非接触式IC 卡、授权发卡系统、系统管理软件及其它外围设备等组成。其结构图如下: 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图如下: IC消费系统操作流程图 登录系统 设定网卡及读卡器串设定消费机号

三、系统的功能特点 1、技术优势: 指纹技术:可设定在VIP消费、大额消费、特殊消费时进行指纹验证确认,无须记忆密码,按指纹即可消费,同时消除卡丢失后所带来的隐患; 消费模式:支持指纹+卡,卡+密码等多种消费模式; Mifare卡消费机可进行脱机使用,ID卡消费机通过连接ZK-Epos消费系统进行联机消费; 固件采用32位内核处理器,性能优越; 标配标准的TCP/IP通讯协议,可实现跨网段、跨网关联网;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概要:本文予以简析中国近来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资源短缺的部分成因,并且归集了一些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中国地大物博,人才众多,但是若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便要节流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短缺成因措施环保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的美称。而中国得以的如此美称,都离不开一种资源——水资源。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例如中国。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根据最近水利部全国第2次水资源评价的结果,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8万亿m3(648 mm),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万亿m3。其中地表水2.67万亿m3,地下水0.81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1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00 m3,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

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预测到203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 750 m3。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1]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水资源又是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首先,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2]。其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看,东南、西南地区水量丰富,西北、华北地区水量贫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径流量占全国的80%,而耕地只占全国的38%;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径流量不到全国的7%,耕地却占全国的40%[3]。再次,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库。最为严重的是淮河、辽河、汾河、海河等流域,南方的黄浦江、滇池等水体也被严重污染。全国约有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附近河流或河段已成为排污沟[4]。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成因: 1、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发展造成对水的需求急剧增加 中国人口从开国以来迅速增加,加之我们还正处于第二工业的发展时期,所以我国不论是从经济,生活,还是工业方面都对水有着大量的需求中国人口已达13亿,今后,中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高峰。2050年,中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将从20世纪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中国水利年鉴2018_建设管理-水文-【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印技术规定》。广东省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水文局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管理规定(暂行)》。 (3)新技术新仪器应用研究和使用培训。水文现代化快速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仪器的引进和应用,特 别是中小河流水文检测系统等建设项目配备了大批新仪器新设备,全国水文系统抓住机遇,加大水文新技术仪器研发推广力度,加强新仪器设备应用培训。8月,原水利部水文局组织长江委水文局,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水文局,在武汉开展了中科院声学所国产A D C P联合测试(出厂检验)。后期长江委水文局根据比测方案,将在10个有代表性的水文站开展国产走航式A D C P的比测工作。方案中对比测的目的、要求、内容、组织管理、进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举措都有效地加快了走航式A D C P的国产化进程。黄委水文局配合完成同位素测沙仪系统研制;开发完成了单机版“H S W.N U T1型悬移质含沙量在线测验系统”,应用于测沙参数率定等工作;开发完成基于数据中心模式的含沙量测验软件,在民和、潼关等测站投入运用。淮委水文局经过多年来探索研究,对数十个水文断面进行论证与分析,成功研发了“流量自动监测系统”。该技术获得2017年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淮河委员会颁发的淮委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该技术已在云南滇池生态补水、安徽中小河流等项目中得到很好应用,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4.水文资料管理 (1)水文年鉴整汇编。全国水文系统不断完善水文资料整汇编的作业程序和质量保障体系,原水利部 水文局加强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各流域机构发挥管理职能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积极配合,确保了2016年度7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整汇编、刊印和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6年度水文年鉴资料全国终审会在武汉召开。由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河海大学等单位的74位专家,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质量评定办法》规定,对经过流域汇编的74册80本水文年鉴中的5230个水文站(断面),16764个雨量站、蒸发站,共计3517万字组的水文年鉴资料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审查。通过全国终审,不仅发现和纠正了存在问题,而且促进了相互交流,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保障了水文年鉴刊印质量。 为切实加强水文年鉴质量,安徽省还在汛后开展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大检查,抽查率不低于60%。浙江省建成在线整编数据接口平台,实现了国家基本站遥测数据(水位,雨量)的实时采集、转换和整编前预处理,大大地提升了水文资料整编的效率,推进水文信息化和现代化。 (2)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2017年3月底,水规总院对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出 具了审查意见,并报送了部规计司。《国家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制修订工作。各地水文部门初步完成国家水文数据库需要合并的基础水文数据库与实时水雨情、地下水、水质、土壤墒情等数据库的梳理和整合,为推进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熊珊珊) 【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1.水资源监测 (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以及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编制完成《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6》,于9月正 式出版发行。《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6》电子版可在水利部主页全文浏览。 (2)土壤墒情监测与分析预测。《土壤墒情监测与分析预测应用技术》出版发行,用于指导土壤墒情 监测与分析预测工作。各地加强墒情监测分析、径流量预测预报以及干旱综合评估,向中央报送墒情信息站点增至2751处,加强旱情监测信息服务,编制旱情简报、专报、月报和年报等,为全国抗旱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朱金峰) (3)城市水文监测。原水利部水文局积极推动城市水文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在成都举办 了全国城市水文监测技术培训班,针对城市暴雨洪水过程模拟与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城市水生态监测调查与河湖健康评价、水资源监测及传输应用技术、城市水文建设经验与做法等进行培训,提高城市水文和水生态监测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北京、沧州等地水文部门开展了城市水文试点工作,总结监测分析与评价方法。 2.水质监测 (1)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印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确保水质监测数据质量的通知》,强化水质 监测领导责任、记录责任以及报告出具责任,进一步加强监测各个环节质控管理,为实验室质量活动提供全过程可追溯依据,确保监测质量准确可靠。印发 《关于开展2017年度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2017年度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及水质监测 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完成全国共计297个实验室、1203项次的质量控制样品考核。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水质监测涉及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水文质〔2017〕56号),就全面加强水质监测涉及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部署开展实验室自查工作,并结合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突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检查。 (2)地下水水质监测。5月,在广州召开了2017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会议,编制完成了《2016 5 1建设管理

浅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 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关键词:我国;水资源;短缺

目录 中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4) (一)水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4) 1、水资源定义 (4) 2、水资源特点 (4) (二)水资源的重要性 (5) 1、调节气候 (5) 2、水磨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5) 3、水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6) 4、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 (6)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6) (三)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6) 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6) 2、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8) 3、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成就 (9) 二、我国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 (9) (一)社会、自然原因 (9) 1、人均水资源少 (9) 2、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组合不相适应 (9) 3、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 (9) (二)经济、人为原因 (10) 1、供水增长、防治水污染力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10) 2、用水设施落后,用水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较大 (10) 三、我国应对水资源现状的对策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