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4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4篇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

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

与邪分歧①,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修

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②义与仁。千

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选自

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

[注]①分歧:分离。②率:遵循。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

(2)谈笑有鸿儒鸿儒:

(3)勿慕贵与富慕:

(4)无以色求事色: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

3.【甲】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旨(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开头两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的“德”与白居易认为的“道”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博学的人(3)羡慕(4)脸色

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不要一意孤行,傲气凌人,这样才能远离被别人侮辱。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应当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4.相同。白居易认为在道德面前,富贵和贫贱都是不值一提的。这与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言论内涵是一致的,都体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荣华、追求高尚道德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不要羡慕富贵,不要忧虑贫贱。(应该)问问自己道德怎么样,贵贱哪里值得说。听到诽谤不要忧伤,听到赞誉不要高兴。(应该)考虑自己做得怎样,诽谤和赞誉哪里值得谈论。不要一意孤行,傲气凌人,这样才能远离被别人侮辱。不要用(谄媚的)脸色乞求侍奉别人,自己要尊重自己。出游要与邪恶分离,居家要与正直为邻。从中有取舍,此外没有亲疏。修养外部以及内部,静静地保养和顺与纯真。修养内部也不要遗漏外部,行动要遵循义和仁。千里之行从脚下开始,高山之高从微尘(积累)而起。我们的道德也是这样,实行它贵在每天都自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

室铭》)

【乙】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①款

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②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

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如斯而已。(节选自陈继儒《小

窗幽记》)

[注]①随分:随意。②侈:显扬,夸耀。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

(2)谈笑有鸿儒鸿儒

(3)不尚虚礼尚:

(4)臭味之交臭: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清茶好酒,以适幽趣。

3.【甲】文中,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陋室”主人与“吾斋”主人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博学的人(3)崇尚(4)气味

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喝)清茶好酒,来切合(内心)幽雅的情趣。

3.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指没有俗音扰耳、俗务缠身。

4.①不慕名利(或:甘于淡泊)的品质;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③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3点)

【参考译文】【乙】在我的书斋之中,不崇尚虚礼。只要进入这间书斋的(人),都是知心的朋友。随意招待去留,没有拘束地谈笑。不谈论是非,不夸耀荣华富贵,闲话古今天下大事,静赏山水美景。(喝)清茶好酒,来切合(内心)幽雅的情趣。志趣相投的交情,像这样罢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

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

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节选自《世

说新语》)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

(2)无案牍之劳形形:

(3)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尝:

(4)或问或: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何可一日无此君!

3.【甲】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4.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请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形体、躯体(3)曾经(4)有人

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3.不陋。陋室环境清幽典雅,陋室主人交往的人物博学儒雅,陋室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所以,“陋室”不陋。

4.示例:我们应重视品德修养。(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在别人的空屋子里,(他一搬去)就让人种竹子。有人问(他):“(只是)暂时居住,何必麻烦做这种事?”王子猷歌咏了很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四、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①,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③已息,几杖复何铭④?

[注]①蜂教诲:我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学习蜂的勤

奋勇敢)。②法酒:按照官府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③机:心机,

指争权夺利的心思。④几杖复何铭:为几、杖作铭文,往往有

自警或劝诫之意。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鸿:

(2)可以调素琴调:

(3)无丝竹之乱耳乱:

(4)浩然机已息息: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3.“陋室”与“池上亭”共同的环境特征是。

4.刘禹锡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写到了“琴”,请简要概括他借“琴”所表达的情怀。

【参考答案】

1.(1)大(2)调弄(3)扰乱(4)平息

2.(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静静观看蜜蜂忙碌感到很受教益,联想到仙鹤们美好的仪态。

3.恬静幽雅

4.表达了自己志趣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参考译文】夏季的午后,绿树成荫,独自一人来到池中的一个亭子上吟诗。静静观看蜜蜂忙碌感到很受教益,联想到仙鹤们美好的仪态。文明的饮酒之风可以使人调适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陶冶人们的性灵。心胸开阔坦荡,争权夺利的心思已经平息,为几、杖作铭文,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

室铭》)

【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

见。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

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

虽富贵不事也。(节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①耆:同“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名:

(2)谈笑有鸿儒鸿儒:

(3)清静亡为亡:

(4)虽富贵不事也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3.结合【乙】文分析【甲】文所举的“西蜀子云亭”的例子是否恰当。

4.如果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要阐述观点。

【参考答案】

1.(1)出名,有名(2)博学的人(3)没有(4)从事,做

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3.恰当。从【乙】文“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等,可以看出扬雄安贫乐道,刘禹锡举“西蜀子云亭”的例子表明自己也有扬雄的志趣和抱负。

4.示例一:认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作者这类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言,只有与那些同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才能不断精益自己的知识、学问。

示例二:不认同。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未免显得太过自命清高了,这样一来会让我们缺失许多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这不利于我们对知识、信息的全面了解。

【参考译文】【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他)性情沉默并且喜欢深入思考,清虚宁静,无欲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却)很安然。自身胸怀博大,不是圣贤哲人的书不喜欢(读);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获得)富贵也不去做。

中考古诗文——爱莲说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试题链接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淡笑有鸿儒 ..者也 ..(2)花之隐逸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16.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中考古诗文——爱莲说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

中考古诗文——爱莲说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试题链接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淡笑有鸿儒 ..者也 ..(2)花之隐逸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16.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②穹石盘簿而.埋根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亵④甘冒霜而停.雪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三)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陋室铭》十年中考比较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对比阅读及译文 一 【甲】山不在高,。。。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词(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 (1)出名、著名(2)是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 2、翻译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二 【甲】山不在高,。。。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1. 解词(3)每移案(4)余稍为修葺桌子我 2翻译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4篇(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19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 ③妻子 ..不觌:________________ ④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文填空:(3分)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4.用原文填空。(5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 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对比阅读三篇(含答案)

《陋室铭》对比阅读三篇(含答案) 班级姓名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陋室铭》对比阅读三篇(含答案)

《陋室铭》对比阅读三篇(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 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

专题03 陋室铭(七下)(解析版)-初中文言文阅读中考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专题03 陋室铭(七下)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 1.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各题。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注】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惟吾德馨________ ②何陋之有________ ③其妻患之________ ④常丐食诵《诗》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4)【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 (5)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 【答案】(1)散布得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宾语前置的标志;为……而担忧;像乞丐一样乞讨(2)①没有(嘈杂的)奏乐的声音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②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3)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4)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5)安贫乐道;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解析】【分析】(1)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①“惟吾德馨”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②“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③。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羲轩之书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牖(yǒu):窗户。②藜藿( 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③琼玖:美玉。④退:隐退。 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斯.是陋室()(2)谈笑有鸿儒 ..() (3)无丝竹 ..之乱耳()(4)用盆为.池() 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 ( )(2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D.墙高于肩,室大于斗。 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来朗朗上口。(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1—14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晋书·王欢传》)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安适愉快。④哂:讥笑。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4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4篇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与邪分歧①,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②义与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选自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 [注]①分歧:分离。②率:遵循。 L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Q)惟吾德馨馨: (2)谈笑有鸿儒鸿儒: [注]①耆:同〃嗜〃,嗜好。②僧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L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有仙则名名: (2)谈笑有鸿儒鸿儒: ⑶清静亡为亡: (4)虽富贵不事也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3.结合【乙】文分析【甲】文所举的〃西蜀子云亭〃的例子是否恰当。 4.如果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要阐述观点。 【参考答案】.(1)出名,有名⑵博学的人⑶没有(4)从事,做 1.(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⑵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2.恰当。从【乙】文〃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僧石之储,晏如也〃〃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等,可以看出扬雄安贫乐道,刘禹锡举 〃西蜀子云亭〃的例子表明自己也有扬雄的志趣和抱负。

《陋室铭》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 课题:《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 班级:姓名:得分:用时: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惟吾德馨.馨:⑵何陋之.有之: ⑶其妻患.之患:⑷常丐.食诵《诗》丐: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 4.【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 5.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注释:①从父兄:堂兄。②既止:回故乡做官。③常分:固定的职业。④叨越:非分占有。⑤肆:店铺。⑥督邮廨(xiè):督邮办公的屋子。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斯:这) B.可以调.素琴(调:调整)

《陋室铭》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6套)

(一)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64.解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 ) .. (3)说笑有鸿儒( ________)( 4)人不堪其忧( __________) .. 65.翻译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6.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望情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 67.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分别如何?表现了他们如何 的精神质量? 【答案】 64.闻名(或:有名)道德崇高大能忍耐 65.没有喧闹的音乐搅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函使身体劳累。 66.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67.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三间茅舍,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 懵懂懂①,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哪处。惟劳累贫病之人,忽得十天五日之暇,闭柴扉,扫

陋室铭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

二、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三、[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四、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五.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

《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第一篇:《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词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 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附答案】: (一)1.(1)出名、著名(2)是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 2.(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第二篇:《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描写陋室的。 5.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陋室铭》练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①有仙则名⑥无案牍之劳形..②惟吾德馨⑦无丝竹之乱耳... ③往来无白丁⑧可以调素琴. ④无案牍之劳形⑨斯是陋室.. ⑤谈笑有鸿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孔子云:何陋之有?③苔痕上阶绿,

【2023春七下语文期末高效复习】《陋室铭》对比阅读(解析版)

陋室铭对比阅读 (一)(2022春·山西太原·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m m为章句,训诂通①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②,清静亡为,少嗜欲,不汲汲③田于富贵,不威戚④于贫贱,不修廉隅⑤以邀名⑥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⑦之储,晏如⑧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扬雄传》,有删改)【注释】①训诂通:理解字句含义。②佚荡:舒缓;悠闲自在。③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④戚戚:忧愁的样子。⑤廉隅:古时比喻品行端方,有志气。⑥邀名:求取好的名声。⑦儋石:可容一石之瓦器。指数量少。⑧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1.下面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B.【甲】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C.【乙】文中“清静亡为”的“亡”是通假字,通“无”。 D.【乙】文“非圣哲之书不好也”与“何陋之有”两句中“之”字的用法相同。 【答案】1.D D.“非圣哲之书不好也”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何陋之有”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二者意思不同。 故选D。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富贵不事也虽: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即使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陋室铭》对比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陋室铭》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 ..的一项是() A.无案牍.之劳形(dǔ)B.可爱者甚蕃.(pán) C.惟吾德馨.(xīng)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2)淡笑有鸿儒 .. (3)香远益.清(4)宜.乎众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甲文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则赞颂蓬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

篇一: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 篇二: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 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 (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丐食诵诗, 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 欢守志弥固,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遂为通儒。【注释】:耽:极爱好。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哂:讥笑。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解词解词(1)有仙则名(有仙则名(3)不营产业( 2 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劳形))(4)欢守 志弥固()欢守志弥(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文中说"斯是陋室" 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 文中说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 【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文的刘禹锡和【文的王 欢都安贫乐道,么不同么不同【附答案】:附答案】:(一)1.(1)出名、着名(2)是身 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 1.(出名、着名(是身体劳累(经营、谋求( 2.(王欢坚 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 2.(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因为居室环境雅,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有所成。篇三: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 篇四:陋室铭对比阅读及答案 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 1、写作手法:《马说》:托物寓意《陋室铭》:托物言志 2、作者的情感或追求:《马说》:表达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鞭挞。《陋室铭》:表达诗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豁达胸襟。 3、断句练习:(只划一处)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调/素琴,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第一组:空前绝后式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栎之)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第

《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 (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词(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二】【甲】山不在高,。。。。。。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 解词 (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4)余稍为修葺 2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手法。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