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糊_国家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南方黑芝麻糊是一款古老的传统食品,在中国南方地区流传已久。

除了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的营养价值外,南方黑芝麻糊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南方黑芝麻糊也与季节食物文化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食物与季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南方黑芝麻糊以黑芝麻为主要原料,而黑芝麻的丰收季节通常在秋季,正好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农时饮食”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黑芝麻糊具有收敛阴虚、滋养肾水的功效,适合用于秋冬时节食用。

南方黑芝麻糊也成为了这个季节里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季节食物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也承载了家庭文化的记忆和情感。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黑芝麻糊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家庭生活的怀念和情感的表达。

在中国南方地区,很多人都有着对黑芝麻糊的记忆,无论是在冬日渐寒的早晨,还是阴雨绵绵的夜晚,一碗热腾腾的黑芝麻糊总能给人带来温暖和满足。

在家庭聚餐或是节日庆祝的场合,黑芝麻糊也常常出现在桌上,成为了人们欢聚时的一种味道和记忆。

黑芝麻糊成为了很多人心中对家庭温馨的回忆,承载了家庭文化的情感和记忆。

南方黑芝麻糊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对烹饪工艺和烹饪技艺的追求。

南方黑芝麻糊的烹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经过炒芝麻、煮米、石磨磨粉等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呈现出浓郁的香味和细腻的口感。

这种烹饪工艺的精湛和烹饪技艺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对于味道和品质的追求。

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南方黑芝麻糊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厚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这些美好的文化价值得到更好地弘扬和发扬。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南方黑芝麻糊是一种传统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黑芝麻糊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闻名,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美味佳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南方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历史渊源据古籍记载,黑芝麻糊最早出现在南方地区,成为了当地人们在冬天温补的主要食品之一。

尤其是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黑芝麻糊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对食物的保存和利用有着独特的方法,黑芝麻糊因其易保存的特点,成为了人们冬季食用的重要食品。

渐渐地,黑芝麻糊逐渐传播开来,并成为了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之一。

二、文化特色1. 民俗传承黑芝麻糊在南方地区有着深厚的民俗传承,尤其是在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中的应用。

在冬至、春节等节日,人们会用黑芝麻糊款待亲朋好友,以示关怀和美好的祝愿。

也有一些地方将黑芝麻糊视为寓意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在一些婚庆仪式或生日聚会中也会有黑芝麻糊的身影。

这些传统节庆活动中对黑芝麻糊的应用,既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也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 饮食习俗3. 传统制作工艺黑芝麻糊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制作工艺。

一般来说,黑芝麻糊的制作主要包括选料、炒麻、磨制等环节。

传统制作黑芝麻糊的工艺繁琐细致,需要选用上等的黑芝麻,经过炒制后磨成细腻的黑芝麻酱,再配以稻米面、糯米面等,搅拌熬制而成。

而这些制作工艺大多是传统手工操作,需要匠人耐心细致的操作,因此也保留了相当多的人文痕迹,成为了南方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代价值传统的黑芝麻糊制作工艺也得到了现代人的重视。

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现代人对黑芝麻糊的工艺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使其保留了传统的风味的更具有了现代人的口味特点。

而且,黑芝麻糊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生产商们在生产过程中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卫生,使得黑芝麻糊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安全标准。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南方黑芝麻糊是一种传统的南方汉族美食,也是一道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美食。

南方黑芝麻糊既是一种美食,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带有浓厚的南方地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南方黑芝麻糊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很好地展现和传承,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南方黑芝麻糊的文化价值。

其次是南方黑芝麻糊的地域文化价值。

南方黑芝麻糊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南方地区因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殊,导致了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与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

南方黑芝麻糊因其原产于南方地区,成为了南方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一种象征。

南方黑芝麻糊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了南方地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南方人们对于美食和生活的一种态度。

南方黑芝麻糊还具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在南方地区,黑芝麻糊是一种传统的美食,与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

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食材和精湛的烹饪技艺而著称,而南方黑芝麻糊作为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具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南方黑芝麻糊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着独特的技艺,而且在食用习惯和饮食礼仪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南方人们饮用黑芝麻糊时常常配以糯米糕或油炸煎饼,这种搭配不仅是一种美食的搭配,更是一种饮食文化的表现。

南方黑芝麻糊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内涵,成为了南方地区饮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南方黑芝麻糊还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价值。

南方黑芝麻糊的传统制作工艺和食用习惯代代相传,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价值。

南方黑芝麻糊的制作工艺繁复,需要讲究火候和手艺,而南方黑芝麻糊的独特食用习惯也需要长久的传承。

每一碗南方黑芝麻糊都蕴含着南方人们的智慧和心血,也蕴含着南方人们对于美食和生活的态度。

南方黑芝麻糊的文化传承,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悟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也能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目前,中国批准在调制乳、风味发酵乳、水果罐头、蜜饯凉果和其他杂粮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剂,如三氯蔗糖及一些糖醇类甜味剂,基本上只顾及到了甜味,没有顾及到能量的获得。而能量的获得主要依靠食糖类物质,因此,从技术上寻找能两者兼顾的甜味剂是非常必要的。
异麦芽酮糖安全,口感柔和细致。从食品安全角度,异麦芽酮糖具有与高纯度蔗糖极为相似的纯甜味,对味蕾的最初剌激速度比蔗糖快,甜味温和细致,食用期间与之后都没有不良口感。甜度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各种温度下,均可表现出纯正的甜味。人对各种糖醇的摄入均有一定耐受量,否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助泻作用,例如山梨醇一次摄入15g,会导致腹泻;木糖醇一次摄入30g会产生腹泻。[1]
3.3.1.1样品制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批准异麦芽酮糖使用到冷冻饮品、果酱、糖果、面包、糕点、饼干、饮料类、配制酒等食品类别。其中果酱类产品与水果罐头(《糖水桔子罐头》GB13210-1991、《糖水桃罐头》GBT13516-1992、《菠萝罐头》GBT13207-2011、《糖水洋梨罐头》GBT13211-2008)、蜜饯凉果(《蜜饯通则》GBT10782-2006的产品均为以“水果”为主要原料,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类别里以“鲜乳”或“复原乳”的为原料的种类非常很多,调制乳(《调制乳》GB25191-2010)和风味发酵乳(《发酵乳》GB19302-2010)同样也以“鲜乳”或“复原乳”为原料。而使用杂粮制作的面包、糕点、饼干等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也越来越多,其他杂粮制品中也有很多经相近加工工艺制的的食品(《黑芝麻糊》GBT23781-2009)。
3.1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
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都是一种大众化的液体饮品,其丰富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生牛(羊)乳或者复原乳中主要的糖类物质是乳糖,在很多人群中有乳糖耐受的问题,同时能量物质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乳糖不耐受的人饮用发酵乳来解决乳糖耐受问题,但是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耗掉了绝大多数可发酵性糖,这样使得发酵乳的能量物质要低很多,而且发酵产物乳酸的口感也会引起很多不适。因此在在很多普通的调制乳和风味发酵乳中,人们一般以增加食糖类物质以增加能量和调整口感。但这样会引起一些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或者是减肥人群等等)拒绝食用,目前所批准的甜味剂(三氯蔗糖等)基本不含能量,一些含有能量的甜味剂也因为各种特殊因素而不易被人吸收。这样在获得一个好的口感和为人群提供能量方面成为一对矛盾。而同时,对于这些大众化的饮用产品,也不适合使用工艺非常复杂的方式来获得二者之间的平衡,添加使用合适的甜味剂是比较理想的技术方式。

常见食品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汇总

常见食品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汇总
13
GB/T 23596-2009 海苔
应按第3章的规定标注分类名称。
【调味海苔(调味紫菜)、烤海苔(烤紫菜)】
14
GB/T 23597-2009 干紫菜
按4.1、4.2标注产品类型。(“非即食”、“速食”)及食用方法。
【4.1 非即食干紫菜
4.1.1 非即食干坛紫菜,经深度烹调后才可食用或者用于精深加工原料的,以坛紫菜原藻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紫菜制品。
15
GB/T 22180-2008 冻裹面包屑鱼
7.1 标签
食品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7.1.1 食品名称
7.1.1.1 标签上产品名称应为“裹面包屑”和(或)“挂浆”、“鱼条”、“鱼块”或“鱼片”,或按实际情况使用其他不会引起混淆和误导消费者的名称。
7.1.1.2 标签上应注明鱼肉与裹衣(或挂浆)的百分比。
常见食品国家标准中涉及特别标签标识的内容汇总
序号
标准号及标准名称
特别标签标识
1
GB/T 10792-2008 碳酸饮料(汽水)
果汁型碳酸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5%的产品可声称为“低糖”。
2
GB/T 18738-2006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
1、应标示产品类型。
2、产品名称应按第3章的规定标示。【速溶豆粉、豆奶粉】
GB/T 13515-2008 火腿罐头
标签上应标明固形物含量(以克计)
42
GB/T 13517-2008 青豌豆罐头
标签上应标明固形物含量(以克计)
43
GB/T 14151-2006 蘑菇罐头
1、应将蘑菇的形态特征作为产品名称的一部分或将其标注在产品名称旁边,如:整菇、钮扣菇、特片菇、片菇、碎片菇、帽菇、扣片菇等。

黑豆黑米黑麦片黑芝麻混合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黑豆黑米黑麦片黑芝麻混合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LSSQ0019S-2018黑豆黑米黑麦片黑芝麻混合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黑豆、黑米、黑麦片为原料,以黑芝麻、枸杞为辅料,经清理、挑选、筛理、按比例混配、装袋(或罐)、抽真空(或不抽真空)、包装加工而成的黑豆黑米黑麦片黑芝麻混合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原料黑豆应符合GB 2715和GB 1352的要求。

黑米应符合GB 2715、NY/T 832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黑麦片应符合GB 2715和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3.1.2 辅料黑芝麻应符合GB/T 11761的要求。

枸杞应符合GB/T 18672的要求。

3.2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3.3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4 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污染物限量项 目指 标 检验方法 总砷(以As 计)/(mg/kg) ≤ 0.5 GB 5009.11 铅(以Pb 计)/(mg/kg) ≤ 0.2 GB 5009.12 镉(以Cd 计)/(mg/kg) ≤ 0.1 GB 5009.15 铬(以Cr 计)/(mg/kg) ≤1.0GB 5009.1233.5 真菌毒素限量项 目 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气味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无异味状态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状态,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其色泽和状态,检查有无异物,嗅其气味。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南方黑芝麻糊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食品,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代表着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和民俗传统。

在中国南方地区,黑芝麻糊是一种备受喜爱的传统食品,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视为滋补食品。

南方黑芝麻糊不仅具有独特的口味和浓郁的香气,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们带来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南方黑芝麻糊的制作工艺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中国南方地区,黑芝麻糊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在食用黑芝麻糊时,往往会根据季节和气候的不同,精心挑选食材,并遵循传统的烹饪方法。

制作南方黑芝麻糊需要选取上等的黑芝麻,经过炒制、磨碾等多道工序烘托出香气;再通过加工糯米、燕麦等原料,辅以砂糖等调味料,最后经过熬煮而成。

在烹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熬制出的糊状食品才会口感绵滑,香气四溢。

这一独特的制作工艺不仅体现了南方地区人们对美食的热爱,更传承了古代的烹饪智慧和劳动精神,成为了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方黑芝麻糊还融入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与民间传说。

在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人们常常会将黑芝麻糊制作成各种寓意吉祥如意的造型,比如做成圆圆的汤团寓意合家团圆,做成鱼形则代表年年有余。

这些传统的造型不仅反映出南方地区人们的美好愿望,更折射出了他们独特的节庆文化和地域传统。

在一些当地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中,黑芝麻糊也常常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南方黑芝麻糊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南方地区的地域文化、传统民俗、民间传说的重要体现。

南方黑芝麻糊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代表。

它融入了南方的烹饪传统、民俗风情以及地域文化,成为了南方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方黑芝麻糊的独特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南方地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更有助于丰富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情感色彩。

希望南方黑芝麻糊这一美食文化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喜爱这一美味,体验其中的文化魅力。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

南方黑芝麻糊《一股浓香,一缕温暖》中的文化南方黑芝麻糊是一种常见的传统食品,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一股浓香,一缕温暖》这个文化主题中,南方黑芝麻糊体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南方黑芝麻糊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一种食物。

中国有着悠久的粮食文化,人们从古至今就注重饮食的健康和营养。

黑芝麻糊是一种制作繁琐的传统食品,它的制作需要选用好的黑芝麻,经过炒制、研磨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这种精心的制作过程既反映了中国传统食品讲究的精细程度,又展示了人们对美食的独特追求。

南方黑芝麻糊还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注重平衡和营养的特点。

中国传统饮食强调“五谷四菜”,追求饮食的均衡和协调。

而黑芝麻是一种植物性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黑芝麻糊以黑芝麻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既保留了黑芝麻的营养成分,又赋予了糊的口感和味道。

这种注重平衡和营养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饮食健康的追求。

南方黑芝麻糊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

中国有着悠久的养生文化,人们注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黑芝麻糊中的黑芝麻具有滋补肾脏、润肠通便、美容养颜等功效,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南方黑芝麻糊的香气浓郁,喝下口感绵密香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觉享受,还可以带给人们身心的舒适和放松。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身心健康的理念是一致的。

南方黑芝麻糊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乐于分享和感恩的美德。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庭意识和亲情观念,喜欢与家人、亲友一起分享美食。

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味糊的浓香时,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美食带给他们的满足感,还能感受到温情和家庭的和谐。

而且,南方黑芝麻糊的烹饪方法和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时间,它需要厨师的用心和热情,这也是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恩的表达。

南方黑芝麻糊中体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它不仅是一种传统食品,更是中国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蛋白质指标一定程度 cfu/g、 大 肠 菌 群 ≤ 90MPN/100g、 致 病 菌
上可以反映产品的含蛋白质的原料,如黑芝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麻 、 大 米 、 小 麦 粉 、 黑 米 、 奶 粉 等 的 添 加 不得检出、霉菌≤100cfu/g。
量,从而反映产品的营养价值。综合考虑
为了规范市场,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批准,由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 院组织起草,编写了《黑芝麻糊》国家标 准,将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发布。该项国家 标准是指导黑芝麻糊系列产品生产的技术依 据,并用于对该类产品的检验,标准对于规 范产品的生产及其质量水平,扶优治劣,让 消费者吃到安全、营养的黑芝麻糊将具有重 要意义。为了使用者对《黑芝麻糊》国家标 准更好地理解,现对标准的重点条文进行如 下介绍。
芝麻的品质好坏以及贮藏方法是否恰当。其 品质控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促进整个行业的
中酸价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评定黑芝麻的酸 健康发展。
败程度,酸价的标准要求数值参照GB 2716-
2005《 食 用 植 物 油 卫 生 标 准 》 确 定 为 ≤
5mgKOH/ g ; 过 氧 化 值 是 油 脂 在 氧 化 过 程 中
有害元素。1973年FAO/WHO(联合国粮农
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17种最优先研究
的食品污染物中,砷排在第2位,仅次于黄曲
霉毒素,并已证明有致癌作用。《黑芝麻
糊》标准规定总砷含量为≤0.5mg/kg。铅是
一种有富集性的重金属,会对人体肝肾造成
损害。由于铅在自然界和食品中分布的广泛
性以及对人体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因此它历
南、北方企业常见配料中的原料的蛋白含
五、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要求
量,确定蛋白质的标准要求数值为≥5.0%。
标准中规定黑芝麻糊产品的食品添加剂
脂肪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产品中黑芝麻 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食品营养强化
的添加量。按照黑芝麻最低10%的添加量计 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的规定。
的中间产物,很容易分解产生挥发性和非挥
发性脂肪酸、醛、酮等,具有特殊的臭味和
发苦的滋味,影响油脂的感官性质和食用价
值,黑芝麻糊产品设置该指标,可以评价黑
芝麻的氧化程度,其标准要求数值参照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并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为≤0.3%。
(五)总砷、铅
砷、铅都是食品污染和危害较为严重的
来受到极大的重视,各国均在食品标准中对
铅规定了严格的限量指标。《黑芝麻糊》标
准规定铅含量为≤0.5mg/kg。
(六)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是世界公认的肝癌发病的
209
2009.3 消费导刊
蛋 白 质 、 脂 肪 、 酸 价 、 过 氧 化 值 、 总 砷 、 照GB 2761-2005《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确
铅、黄曲霉毒素B1共九项。
定为≤5μg/kg。
(一)水分
水分是黑芝麻糊产品的重要理化指标,
四、微生物指标
水分过高会导致产品结块、变质以及微生物
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超标,会大大缩短保质期。经对国内大、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
·教论坛
Consume Guide ·Technology Forum
《黑芝麻糊》国家标准解读
■ 张洁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
黑芝麻糊作为中国传统特色食品,多年 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是一种人人 皆知的冲调类方便食品。该类产品市场覆盖 面很大,生产企业众多,全国几乎绝大多数 省份都有黑芝麻糊产品的生产企业及消费市 场,且在冲调类方便食品市场中占有相当大 的份额。此外,因黑芝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 值,所以黑芝麻糊产品常被百姓作为一种营 养食品来购买,并用于馈赠老人、儿童或病 患人群。但是,市场上购得的黑芝麻糊究竟 由哪些原料加工而成,其真实的属性究竟是 什么,一直都没有相应的标准来明示和规 范。由于该类产品缺少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的规范,导致企业的生产在配方、投料、添 加剂的使用、产品卫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随 意性,会出现为了降低成本而投工减料的情 况,在产品中尽可能少加黑芝麻,降低了产 品的营养价值。
算,产品中脂肪的含量理论值在4.5%左右,
《黑芝麻糊》国家标准的出台对生产企
考虑到检测过程中的损失,结合实测数据, 业的硬件设备设施及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
确定了脂肪的标准要求数值为≥4.0%。
更高的要求,将迫使部分企业淘汰一批老旧
(四)酸价、过氧化值
设备和相关工艺,迫使部分偷工减料的企业
酸价、过氧化值两项指标可以反映出黑 能规范生产,也将要求企业要具备更高的产
中、小企业的产品水分进行检测、统计分 球菌)及霉菌,是涉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卫生
析,确定水分的标准要求数值为≤7%。
指标,能反应食品的清洁程度,即是否受到
(二)总糖
微生物的污染,也能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
总糖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产品糖(如:白 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
砂糖、食用葡萄糖等)的添加量的指标,对 微生物指标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产品水分的
一、定义 标准中“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黑芝麻糊 产品的定义为:以黑芝麻(添加量不低于 10%) 、 大 米 、 小 麦 粉 、 白 砂 糖 或 淀 粉 糖 (添加或不添加)等为主要原料,添加辅 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食品。鉴于黑芝麻糊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黑芝麻的添加量一直缺 少行业规范,从而导致了部分企业为降低生 产成本而尽可能少加甚至不添加黑芝麻,生 产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广大百姓对于黑芝 麻糊中黑芝麻的含量存在着模糊概念,因 此,经综合国内大中小企业的产品情况以及 对添加黑芝麻的设备要求和工艺特点,在产 品定义中特别明确了黑芝麻糊在生产投料时 黑芝麻的添加量不得低于10%。
二、感观要求 感观要求是判定黑芝麻糊产品质量好坏 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常的黑芝麻糊色泽应呈 灰黑色,均匀一致、具有应有的滋味及气 味,无焦糊及其它异味、产品呈干燥疏松的 粉末状或微粒状,无结块、无霉变、无正常 视力可见外来杂质、用适量80℃以上的开水 冲调均匀后可呈糊状。
三、理化指标
黑芝麻糊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总糖、 主要因素,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要求数值参
于特定类型产品(如:低糖型、无糖型)更 高低、原料除菌的程度、生产设备是否清洁
是特征性指标。总糖(以葡萄糖计)的标准 干净、生产的环境条件的净化程度、成品的
要求数值为≤60%。
储存和运输条件、包装材料的消毒是否彻
(三)蛋白质、脂肪
底、生产人员的卫生状况是否达到要求等。
蛋白质、脂肪是反映产品投料状况乃至 《黑芝麻糊》标准中规定菌落总数≤2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