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七年级人教版

优品课件之七年级人教版
优品课件之七年级人教版

七年级人教版

课题:(我的原创)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人教版<民间美术的色彩

搭配> 课程名称: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材名称:人教版第14册

(七年级)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P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

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A-z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

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

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E I8k

v

W/K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J2P-

^-M0T4v ~)J 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

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

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R,t f?v })e 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

制作'Z7r#q*cv T!?E2S 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G&I Elz$g;C 生:②风筝是它的美丽的色彩。 https://www.360docs.net/doc/fc284510.html,~i|v Bl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https://www.360docs.net/doc/fc284510.html,{IZo O8} 总结:是鲜艳夺目色彩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好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吧! W6wpJ;d(mF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AzZ7V0f%O"wI3\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二)授课: q"v#x,G*hs-W https://www.360docs.net/doc/fc284510.html,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美术和狭义民间美术。!uk'P%k'B'vj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包括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V[z!} b

F X|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N%Myg/i WN,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师: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百姓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H8z

O;vx

P

{#Y 师: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 /D-}.?`-l7C I0~h I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2、课件展示:民间美术的图片欣赏,图片播放中加入动听的民间音乐《春江花月夜》,情景交融。HH Nrr (1)民间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W/E2aE]/AEp (2)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织锦、刺绣。%U6r)t}q {+c ] (3)民间服饰。包括民族服装、绣花荷包、鞋垫。

q4qq4bk

d[7d (4)各地剪纸。包括窗花。

rK5K ` Z+Q (5)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 `-q8J (6)绘画。版画、年画。[-t%E/}0^ (7)雕塑。彩塑、小型泥人、木雕、面塑等。 ;DA_ h.e{

Ls9e9r%?(8)戏具用品工艺。包括木偶、皮影、面具

等。-J"k6]"c6by6t:x0`t (9)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 .Pp3xM-jON`9W8E师:(1)这么多、这么美的民间美术作品,创造者是谁?(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是普通的劳动人民。),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s:F*~Sk'[6t (2)在民间美术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花卉、人物、动物等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5?3A*`2@9U*L (3)民间美术作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8Y$K|y.^IN,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作品,手工制作(4)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如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雨绿、蓝玉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色彩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色彩搭配采用了强对比手法,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 9ZA-[d%@(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uLq q#fp https://www.360docs.net/doc/fc284510.html,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cHSs c!z3O*? r,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画作品,国画

作品,手工制作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4n{UKd"\W 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

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t ? qQ.b.S

YuZ

X8P5、课件展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fc284510.html, F]7QOz6aS2o (1)民间玩具虎与现实中老虎有哪些不同? EN:^ v)XN)n{#}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2)具体分析布老虎的色彩搭配。(三原色) %j%x9Y8X1UA(3)课件呈现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要点:民间美术中的“五彩”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色。~LMSq:UI (4)课件出示年画“点套”口诀:(大红、深绿、深绿、黑谓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N+[,C(B9P#c7U d 软靠硬,色不愣。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分表绿,人品细。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HIs,Q-Q od`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8^Uh K}v,v_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1)选择的下图中其中一个,用所学的民间色彩对比的方法彩绘空白图形中。`%S7S } VZ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2)学生彩绘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D I2d

RN&I (四)作业展示: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i GgDi*N.]1_,^!N:w 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D

{^CdU D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kWS9\-aNz7o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五)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延伸: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少数几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创造出很出色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 AF0`o4g+Cf A4^/a 5\5P@1iJ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 本帖最后由艾海伦于 2006-11-1 15:32 编辑 ]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上册教案

一、我的祖国 1、《祖国疆域有多大》导学案 授课时间:2015 年9 月日 学习目标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重点通过读图,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难点识图 诊断检测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 学法指导 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唐山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内容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 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师总结。

【重磅】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多种多样的住房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我们的衣食之源 面对自然灾害 考察农业的历史 蒸蒸日上的新农村 生活中处处有工业 我们的生活在变化 我国工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会按专题如人物、风景、节日、民族等类别将收集的资料布置板报。学生准备:查找资料(收集祖国各地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她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 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 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 ②请读小资料:(幻灯出示资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 ④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球上某一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平面。 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原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样使得我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走进母亲河。(板书:我们的母亲河。) 1、思考:我们为什么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 2、收集资料,请你拿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资料,全班同学把资料进行归类。 4、歌唱母亲河。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比赛。 ①说一个评价母亲河的词。每组不重复,看谁用词最贴切。 ②说一句赞美母亲河的话。看谁感情最真挚。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内练习题 第1课我们的合作 1、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2 、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成。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和他人合作。 3、说一说你曾经和同学一起合作过什么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答:跳绳、拔河、打篮球、出黑板报、打扫卫生……;最深的感受是团结力量大,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才能成功。 4、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完成。(×) 5、刘小刚和几个同学负责布置元旦教室环境,在合作中出现了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这时他们应该( B ) A、放弃合作,各干各的。 B、讨论协商出一个最佳方案。 C、分成两派吵架。 6、大伙儿一起商量小队活动计划,别人发表意见时,小东会认真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7、合作就是凝聚大家的力量,更加圆满地完成任务。(√) 8、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协作意识,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第2课真正的友谊 1、当朋友有困难时,我愿意尽力帮助;当朋友帮助我时,我会表示感谢;当朋友有困难时,我会帮助他。 2、考试中小英给小强抄她的答案,我认为既然他俩是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 ) 3、竞选班干部时,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所以小明应该投小强一票。(×) 4、当你发现好朋友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时,你会怎么办?( B ) A、只当没看见。 B、劝他自己向老师承认错误。 5、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有一次,小明身体不舒服呕吐了,桌子下面一塌糊涂,味道很难闻,小强会( B ) A、用手捂住鼻子,赶紧走开。 B、装作没看见离开教室。 C、帮助小明将呕吐物清理干净。 6、我国古代关于真正友谊的成语典故:管鲍之交 第3课为你高兴,与你分担 1、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别人时,我们也拥有了快乐。 2、当你同别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 3、分享快乐,可以增进友谊;分享快乐,可以收获合作; 4、分享快乐,可以得到赞美。 5、学习的快乐可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可以一起(分享)。 6、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收获了(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了(别人),也培养了(自己的大家风范)。 7、老师表扬王林同学的作文写得好,小欣说:“王林有什么了不起,我的画儿画得比她好多了。”(×)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1、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祖国的不同地形、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地图的能力。 知识:从中国地形图上了解和熟悉我国地形的特点,一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二、教学准备: 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地貌的知识;收集有趣的中国气候特点的资料。地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对中国地形图有什么了解?(生: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说出有几种颜色吗?这些颜色代表的是什么吗? 师:你听说过“地形”这个词吗?你知道地形的分类吗?(地形: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吗?今天,我就一起去看看和地形地貌有关的知识——第一课: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板书课题)(二)认识地形: 1、出示图片: 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每种地形都出示一个图,让学生对这几种地形有深刻印象。 2、介绍有关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在我国所占比例。(学生知道的由学生介绍,师补充。) 3、师:谁能简单说说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写在书中) 4、师:在中国地形图上,你能找出自己家乡所在的地方吗?它属于什么地形?结合地形知识,你能简单说说自己的居住环境吗?(写在书中) 5、交流:(引出我们生活环境的气候变化,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第二课时

(二)认识不同的自然环境: 1、师:你们都收集了一些有关中国气候的资料,谁愿意介绍介绍? 教师着重介绍: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如:雾凇、冰雪等。 2、阅读文章感受气候的美丽。(第6、7页) (三)森林里的故事: 师:每个地方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个地方都在发展和变化着。 1、东北虎、梅花鹿、棕熊在诉说着自己家乡的变化。 2、出示书中诗歌,了解诗歌中东北地区的美丽。 师:读完诗歌,你了解到哪里知识?(师出示图片使学生对东北美丽的风景有所认识) 3、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谈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懂得要保护动物。 4、讲一讲自己或者别人爱护动物或植物的故事。 5、要让家乡故事永远美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四)游戏: 师:有关地形的知识我们了解不少了。我们现在以这些知识进行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它和生活有关系》。 游戏对抗赛规则: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以唱歌的形式表达和这节课所学的地形、气候有关的知识;每首歌唱完之后要概括讲出你要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多为胜。 (五)建立资料库: 师:对于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我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把这些知识保存下来,怎么办?我们建立一个资料库行吗? 师:你对资料库的建立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说说看。组长负责收集意见,并在组内组织分工,充实我们的资料库。 四、板书设计: 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地形种类: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景观:冰、雪、雨、雾凇……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复习题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我的祖国 1、我国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位。 2、我国的最北面是(),它有“()”之称。 3、我国东西相距()千米,南北相距()千米。 4、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等。 5、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 6、我国有5个省级自治区,分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7、我国的第一大河是(),第二长河是()。 8、全球现在有()亿人口,我国有()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 1、湖南的风景可美了,不仅有鱼米之乡的(),还有著名的()的自然风景区。 2、我国的五岳之首是(),那里的()最难怕。 3、离泰山不远处的曲阜,就是()的家乡。 第三课古老的中华文明 1、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的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他的家乡是山东的()。 2、在祖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距今约()万年。 3、我国有著名的四大发明,它们是()、()、()和()。 4、世界上人公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是(),北起(),南至(),全长1747千米。 5、()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 6、()和()被奉为华夏民族的祖先,所以我们后世自称是()。 7、传说中()造字,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发明的,北宋的()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清朝光绪年间的王懿荣发现了()。 第四课我爱你中国 1、()是中国的首都,它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2、()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的领土,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驱逐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第五课中国之最 1、明朝伟大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名著是()。 2、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数学家是我国明代的()。 3、我国古代神医()发明了脉诊法,()发明了麻醉手术,我国的水稻专家是()。 4、郑和的航行路线被称作()。 第二单元民族团结一家亲 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国有()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和灿烂的()。 2、()是西藏的首府,西藏有世界上的最高峰(),还有金碧辉煌的()。 3、唐朝皇帝李世民把聪明的()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第二课丰盛的民族饮食

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一等奖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不说话的朋友

让情感体验再“飞”一会儿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 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沈德花226682 [教材简解] 《不说话的“朋友”》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我的成长与他人》主题单元中的第3课,共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认识我们的‘朋友’”、“我替‘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去”、“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为‘朋友’做点啥”。本课教学注重爱护公用设施的自觉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让学生“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爱护公用设施,实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目标预设]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与用法,体验公用设施在当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 2、正确认识公用设施经常受损这一现象,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 3、通过公益广告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重点难点] 1、认识常见的公用设施,知道自己身边公用设施有哪些。 2、了解人为破坏公用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与危害。 3、知道爱护公用设施是每个人的责任,激发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提高学生关心、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基于儿童日常生活,旨在服务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思维与行为发展的综合课程。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原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产品”,因此回归生活、

体验生活与获得生活经验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最鲜明的特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扩展课程视角,聚力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生活情景,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努力使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尽可能的叠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以达成在“公用设施是现代生活的必需;主动、自觉爱护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共识”,并转化为自觉的生活需要与稳固的生活精神。 [设计思路] 一、相识:“朋友”再见面。 二、相知:“朋友”大聚会。 三、相伴:“朋友”永相随。 四、相劝:“朋友”不可欺。 五、相欢:“朋友”伴我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相识:“朋友”再见面 1、(课件播放歌曲《找朋友》)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许多好朋友,正是有了他们的相知相随,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五彩斑斓、有滋有味。请谈一谈与朋友相处的一些故事和体会。(生畅谈) 是啊,我们的朋友总会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送来最真挚的帮助,我们的朋友总会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给我送来最暖心的慰藉。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群不说话的朋友。(板书课题:不说话的朋友) 2、这些新朋友最喜欢与聪明的孩子交朋友,所以你们能够猜出他们,并且高声地呼喊他们的名字,他们才肯出来与你们相见呢。(课件出示谜语,生猜出后出示图片) 3、其实这群好朋友,有不少已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还记得都是在哪里见到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后题集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后题集 一、可爱的中国 1、我的祖国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有(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最北段在黑龙江的( ),最南端在 ( ),东西相距约( )千米,南北相距约 ( )千米。从祖国最东端的( )开始向西走,如果坐火车每小时走140千米,到达最西端需要( )个小时。 2、全球现有( )多亿人口,中国就是世界上的( )大国,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 3、中国有(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个省,( )个直辖市,( )个自治区,( )个特别行政区。 4、山西省的省会就是( )。 二、谈谈人口多的利与弊。 2、江山如此多娇 一、填空: 1、祖国的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又被称为“童话世界” 的 ( ),有山水甲天下的( ),又被称为“人间天堂”的( ),有天下第一名山——( ),它以“( )、( )、( )、( )”闻名,还有被称为五岳的五大名山——北岳( ),西岳( ),中岳( ),东岳 ( ),南岳( ),“万古此山先得月,诸峰无雨亦生云”描写的就就是( )的景色。秦始皇兵马俑在( )省。 2、离山东泰山不远的曲阜,就就是( )的家乡,它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我知道她的名言有

( ),( ),( )等。 3、古老的中华文明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经历了夏、商、周、( )、( )、( )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 )、五代十国、( )、辽、金、元、( )、清……等朝代。在祖国境内,发现了很多远古人类的化石,有距今170万年的云南( )人,有距今80万年的陕西( )人,有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 )人。 2、我们的祖国有灿烂的文化,传说中黄帝让( )造字,中国从此出现了文字。我国古代有享誉世界的的四大发明:( )、( )、( )与( )。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春节、( )、( )、( )、( )、( )等。 4、我们生活的国家从公元前21世纪的( )朝到现在,已经 ( )多年了。 5、祖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非常智慧,她们通过( ),使用( )工具,维持生存。 6、传说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的北部与东部有许多部落,最著名的有 ( )、( )、( )三个部落,其中( )与 ( )就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后世的汉族人把她们尊奉为 ( )族的祖先,自称就是“()”。 7、造纸术就是东汉时期的( )发明的。北宋有个叫( )的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 )河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它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1、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中国地形国上标有不同的颜色。西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2000~3000米);中部和北部的(土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2000米);东部(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米以下)。 3、看图并编出顺口溜来记忆地图上的各种地形(黄山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连成片,棕色本是最高处,白色终年冰雪寒)。 4、保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毕业后立志回家养鹤,后来,为了救一只陷在泥潭里的(小丹顶鹤),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把她奉为(丹顶鹤的保护天使)。 5、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6、在我国各地,至今还保存着许多著名的老房子,如山西的乔家大院。这些房子的价值和意义是:(①可以研究当时的民间建筑,对建筑学是个活教材;②可以研究当时的民风民俗,了解社会风俗的变化;③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7、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窑洞居住,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窑洞“冬暖夏凉”的原因是:(①它有一个厚厚的用土覆盖的“屋顶”,可以保温也能隔热,犹如空调;②窑洞里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南方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是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多人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爱惜。 10、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出土的古代丝绸,工艺精湛,一件单衣重量不足(一两),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难得的珍品。现在,丝绸仍是我国出口换汇的主要产品。 11、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穿(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人们穿(灰色、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改变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情况,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了。 12、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穿上衣,这种行为不文明。每个人自觉的文明行为,是文明国家的必要条件,我们小学生的着装也应做到:(出入公共场所不能衣冠不整,不能穿拖鞋,不能袒胸露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答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终素质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收获了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了别人,也培养了自己的大家风范。 2、国家保障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三无"商品是指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三包"商品是指包退、包换、包修。 4、消费者购物的凭证是购物发票。 5、每年的5月2日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诚实节。 6、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大部分是咸水,淡水很少。 7、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8、我们吃的、穿的、与农产品密不可分。树连树,根连根,衣食之源在农村。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30分) 1、大伙儿一起商量小队活动计划,别人发表意见时,小东会认真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2、老师表扬王林同学的作文写得好,小欣说:“王林有什么了不起,我的画儿画得比她好多了。”(×) 3、给别人起绰号,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 4、买东西的时候,营业员多找了一元钱,拿了钱赶紧溜走。(×) 5、现在的许多卫生纸,明信片不是再生纸制成的。(×) 6、抄袭可以节省时间,看更多的课外书。(×) 7、借了同学的钢笔使用,一不小心摔坏了,就悄悄放回去,只当不知道。(×) 8、学习的好坏关键在于勤奋,而勤奋在于坚持不懈。(√) 9、考试中小英给小强抄她的答案,我认为既然他俩是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 10、合作就是凝聚大家的力量,更加圆满地完成任务。(√) 11、我们班竞选班长,我请同学们吃雪糕,让他们投我一票。(×) 12.百货商店可以把所有的东西都买到。(×) 13.考试能考100分的同学,肯定是好同学。(×)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多种多样的住房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语言文化与节日文化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我们的衣食之源 面对自然灾害 考察农业的历史 蒸蒸日上的新农村 生活中处处有工业 我们的生活在变化 我国工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态度: 通过“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 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 会按专题如人物、风景、节日、民族等类别将收集的资料布置板报。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收集祖国各地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她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 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 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 ②请读小资料:(幻灯出示资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 ④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球上某一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平面。 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原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

苏教版四年级品社上册1012课

10、衣食的来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衣食对人生存的重要。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农业生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10、衣食的来源 二、学习新课。 (一)生活离不开它们 谈话: 1、指名学生读自己所写。 2、这些还足以说明农产品的丰富。咱们到农贸市场去看一看。 3、我们吃的食物来自于农产品。那么我们穿的又有哪些与农产品有关呢? 学生交流后指名学生说一说。 4、请同学们看56页中的这些衣食又都是哪些农产品加工而成的呢? 学生做“连一连” 5、谈话: (二)粒粒皆辛苦 1、让学生看图后回答:你知道国徽图案的四周是什么?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为你们准备的吃的、穿的花样繁多,馒头在你们眼里是那么普通,是那么的不足为奇。但是你知道馒头是怎样诞生的吗? 3、大家一定读过《千人糕》这篇课文。文中说: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哪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也是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呀! 4、可是有些同学却不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这不仅让他们很痛心,还让馒头也很痛心。请同学们看《馒头的诉苦》。 5、你还知道哪些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 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10、衣食的来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感悟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到科技的力量,使人们的生活日趋丰富而美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反复读这个故事,自己试着介绍袁隆平爷爷的事迹。 同位介绍。 指名介绍。 2、你还想了解袁隆平爷爷的什么事迹?请同学们去翻阅有关的报纸、杂志。 3、如果袁爷爷来到你的班上,你最想向他提出的是什么问题?你为什么关心这个问题?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常说,“鱼儿离不开水,庄稼离不开土”。然而,在现代化的蔬菜工厂里,却看不见一点土,只见机器缓缓地转动着一条特殊的传送带,传送带上长着正在扎根长叶的蔬菜。 5、师读《别开生面的“蔬菜工厂”》 6、我国未来的农业的发展前景又是什么? 师读《未来的农业》。 小结。 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1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第一课祖 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祖国的不同地形、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地图的能力。 知识:从中国地形图上了解和熟悉我国地形的特点,一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教学准备 1.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地貌的知识;收集有趣的中国气候特点的资料。 2.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 教材重点: 重点是通过观察人们活动的变化来理解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祖国知识抢答赛 1.中国的哪座城市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的? 3.冰雕艺术节在哪个城市举行? 4.我国的哪座城市是文明中外的春城? 简单小结评价. (二)欣赏图片引入: 1.出示祖国各地风景图片 2.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三)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师补充不同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故事. 师:每个地方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个地方都在发展和变化着。 1.放录音:东北虎、梅花鹿、棕熊在诉说着自己家乡的变化。 2.出示书中诗歌,了解诗歌中东北地区的美丽。 师:读完诗歌,你了解到哪里知识?(师出示图片使学生对东北美丽的风景有所认识) 3.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谈对这首歌曲的了解,使学生懂得要保护动物。) (四)探究新知: 1.了解祖国五种不同的地形以及面积比例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高原:百分之二十六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丘陵:百分之十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起伏不平的丘陵,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总复习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复习汇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复习汇总 一、填空:1、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在中国地形图上,我国西南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3000米以上),中部和北部的土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3000米),东部的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500米以下)。 2、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 3、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 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西双版纳)是一个春夏秋冬不分明的地方,它是我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是闻名全国的(普洱茶)的故乡,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它的自然环境主要特征是(天高地寒),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7、(糌粑)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主食。 8、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这里树种丰富,有(针叶)树和(落叶)树,(红松)是主要的树种。 9、(红松)高大挺拔,针叶常绿,树龄长达百年,被称为“树木之王”。 10、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11、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许多代人)的聪明才智。 12、不同地域的居民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13、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的一大特色。 14、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居住的是(窑洞),它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 15、(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就是在这些窑洞里,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16、由于地域的差异,北方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南方交通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17、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船)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18、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19、目前,我国城市的自行车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20、中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丰富多样的风味食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21、“过桥米线”是(云南)的风味食品。 2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4、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的本领。 25、(黄道婆)被奉为纺织业的祖师。 26、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 27、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8、丝绸质地(柔软)、(光滑),(凉爽透气),对保护皮肤十分有利。 29、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因为(地形)、(气候)的不同,服饰的差异也很大。 30、绚丽多彩的(服饰),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 31、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流传着“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是因为(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非常大,气候影响了人们的穿着)。 32、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们穿皮袄是“山上穿着,山下围着”,这样的服饰与(地形)、(气候)有很大的关系。33、藏族服装的特点是(袖长)、(腰宽)、(襟大)。 34、北方冬季天气(寒冷),人注重服饰的(保暖)性能,南方冬季气候(温湿),人们注重服饰的(透气)性能。

五年级品社期末测试卷(1)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 1、在中国地形图上,我国西南地区是色、中部和北部是色、东部地区 是色。 2、我国的四大盆地有、、、盆地;四大高原是、、、; 三大平原是、、。 3、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药材之乡”。 4、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 5、糌粑是人民喜欢的主食。 6、我国城市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7、为了促进各族人民之间交流国家大力推广。 8、人们常用:“”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不同。 9、闻名全国的普洱茶的故乡是。 10、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 11、被称为“树木之王”。 12、的窑洞冬暧夏凉。 13、在饮食习惯方面,中国历来有的说法。 14、一粥一饭,当思;半丝半缕,恒念。 15、在我国“早穿皮袄,牛穿纱”的是。 16、在我国“山上穿着,山下围着”的是地区。 17国际风筝节在举行;国际冰灯节在举行。 18、土地是适合种植茶叶;土地最肥沃;土地适合种植温带植物。

19、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 2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都十分丰富,这也是是我国对世界的贡献。 21、一线是我国地里的南北分界线。 22、我国有“北大仓”之称的是。 23、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 24、建国以来,林业累计为国家提供立方米,约合现有森林蓄积量的 %。 25、世界文明古国的起源都始于。 26、、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 27、织布需要的纺织纤维分为和。 28、印刷品帮助我们、、、。 二、选择题。 1、下列水果产于北方的是()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2、我国举办国际风筝节、赛龙舟、冰灯节的城市分别是() A、潍方、浙江、哈尔滨 B、青岛、贵阳、海南 3、作为长寿象征的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是() A、孔雀 B、丹顶鹤 C、熊猫 4、我国土壤类型最肥沃的是() A、黑土地 B、红土地 C、黄土地 5、身穿长袍,腰系腰带,脚登高靴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着装特色()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6、冬暖夏凉的窑洞在我国的()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集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集 请你相信我 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 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我信得过他的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课外阅读 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 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三课时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 11 课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西林实验学校姜慧莉学情分析: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一些塑料制品。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对塑料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他们还不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塑料等一些工业制品,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乱丢塑料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是很强。 教师应该正确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逐步养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的辨证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材分析: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中的一篇。 相关的内容标准是: 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课文由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白色污染的危害和生活中的工业品三大部分组成。 结合单元主题,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与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能 1 / 8

够了解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因为塑料废弃制品的处理不当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白色污染,从而让学生能够用辩证的眼观看待塑料产品,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准备: 1、插座、雨衣、塑料杯、玻璃杯、塑料圆珠笔、塑料球,铁球等。 2、查阅资料,拍摄情景(生活中塑料垃圾乱堆乱放的脏、乱、差的画面)【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塑料生活用品出发, 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从中体会到塑料的巨大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将塑料制品与其他制品的对比, 让学生体会到塑料制品的优点, 从而理解塑料制品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3、认识到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了解正确使用塑料制品的方法。 【活动重点】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活动难点】感知塑料制品的优异性能。 【活动准备】 1、搜集各种塑料制品实物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袋,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吗?大家猜猜看。

2019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2019最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进行新课 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 (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 1.通过数字调查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状况。 2.结合人口密度图,进一步了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三、总结升华 教师:本课我们主要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和“我国的人口有多少”,通过这节课,我们对祖国母亲多了一份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感触和观点,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 教学目标: 1.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2.通过欣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3.使学生自觉产生保护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自觉保护文物和爱护景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肯定会流连忘返。下面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给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自然景观?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美丽地方。 二、进行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