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喻能力的大学英语词汇深度习得
认知隐喻视角下大学英语词汇的习得与教学

作者: 苏芹
作者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215-21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概念隐喻;隐喻能力;词汇习得;词汇教学
摘要: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隐喻研究对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的积极作用,提出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
并结合认知语境来理解隐喻词汇是词汇习得的一个有效途径。
鉴于隐喻给词汇教学带来的诸多有益启示,隐喻应纳入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并成为词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隐喻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语和短语动词 ,而它们都涉及概念隐喻。本研究在
学习者 对二语 词 汇 的掌 握 和理 解在 很 大程 度 上
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 ,考察隐喻意识培养对 隐喻 与 隐喻能 力有 关 。根据 L o w( 1 9 9 8 ) ,隐喻 能力 包 括 词汇 ∞ 形 式 和意 义 的短 期 记忆 和长 期 记 忆 的影 响 以 隐喻意识和理解及创造隐喻的策略。应当看到 ,要
一
个 隐喻 ” ( R i c h a r d s , 1 9 3 6 : 9 8 ) ,语 言教 学 因此 不 可 始 源域 映射 到 结 构 欠 清 晰 的 目标 域 之 上 。 ”( 蓝纯,
忽视 隐 喻 。西 方 一 些 学 者 如 B a k e r( 1 9 9 8 ) 、L i t t l e r — 2 0 0 5 :1 1 9 )L a k o f f &J o h n s o n指 出 :“ 隐喻与隐喻之间
翻译 学和外语教学。
・
5 8・
解放军 外国语 学院学报
1 . 3 隐喻意识 培养
响 ;2 )在 E F L词 汇教 学 中培 养 隐 喻意 识 对 隐 喻词
及对 词汇 自主 学习 的影 响。
1 .概 念 隐喻与 隐喻意 识培 养
1 . 1概 念 隐喻
收稿 日期 :2 0 1 2—0 9— 2 9;修订 日期 :2 0 1 3— 0 3—1 9
理解 隐喻和创造 隐喻 ,前 提是要 有隐喻意识 。因
此 ,隐喻 意识是 隐 喻 能力 中更 为 重要 的方 面 ,在 教
的隐喻 意识培养 开展 实验 ,主要考察 隐喻 意识培养对词 汇形式和词 汇意义 的短期记 忆和 长期记忆 的影 响 以及 对词汇 自主学
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2)以对金钱的态度为例,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却表达为“挥金如土”,中西民族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我们对多义词的意义即可对此有清楚的认识,bank 最基本的意思是“堤,岸”,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呢?堤岸储水(water),银行存钱(money);河水中的水流为current,银行流通为currency;水可流动(flow),与之对应的money flow 表示“货币流量、资金流量”;melt 可表示冰的融化,也可表示“换成现金”;水可冻结(freeze ),资金账户同样也可冻结( frozen capital ,frozen account );水的沉淀(deposit )对应于银行的资金沉淀——存款。
故running account表示流水账。
所以银行和堤岸在功能上并无太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功能是储蓄,作为该功能的进一步延伸bank 还可表示“聚合体,组合,库”, memory bank(内存体), data bank(数据库) blood bank(血库), eye bank (眼库),food bank(救济食品发放中心)等。
2.重视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不同人群和人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之间尚存在差异,更何况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之间的人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往往打着民族文化的烙印。
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隐喻体现人类思维的共性。
隐喻的认知共性表现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
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
在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介绍,一方面引导学生恰当利用母语正迁移,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还要通过文化内涵差异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
从认知的角度看,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就是了解目标语民族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一门语言。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认知研究

概念 隐喻理论在 英语词 汇 习得 中的认 知研 究 术
甘
( 都理 工大 学 成
咏 ,陈钰灵
605) 109
外 国语 学 院 ,四川 成 都
摘 要 :概念隐喻理论对词汇习得有着积极 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这一观点在外语界 已是普遍共 识 。教 学 实践证 明 , 穿插 了概 念 隐喻 的词 汇 学习能促进 学 生加 深对 词汇 的理解 , 高其记 忆效 率 , 提 是传 统词
的词隐喻 的普 遍 性特 征及 其认 知 功能 , 让
学 生 意识 到 概 念 隐喻 的 认 知 本 质
比如英 语 中极为 常见 一词 多义 现象 , 面上看 表
来 , 项 之 问似乎 没 有 明显 的联 系 , 有很 大 的 随 义 带
汇学 习的不 彻底 性 。近年 来 , 不少 学 者研究 如 何 有 提 高学 习者 的概 念 隐喻意 识 ,来促 进词 汇 的习 得 。 D i a 提 出 ,学生 需要 培 养 隐喻能 力 , c n eg n等 n Mal — e nn也 认 为 , a 掌握 常用 的 隐喻模 式 可 以简 化词 汇 的
一
、
概念 隐喻教 学 实践
来看 ,8 6%的学生认为单词 的掌握要靠强记 ,2 3% 的学生则认 为词汇可 以从语境 ( 主要是广泛阅读)
中 自然 习得 。 少学 生经 常抱 怨英语 词 汇总是 记 了 不
本 次 教学 实 践 主要 以学生 教 材 中的 丰 富 的隐
喻语料为依托 ,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语言
汇大约 增加 10 0个 左右 , 00 整个 大 学期 间 的词 汇量
动词 词组 。作为 一种探 索 , 笔者 在 非英 语专 业一 年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摘要】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认识概念隐喻的基础开始,解释了其在词汇教学中的价值和与词汇记忆的关系。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同时提供了如何运用概念隐喻辅助英语词汇学习的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概念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有助于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和提升英语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概念隐喻、英语词汇学习、认识、基础、词汇教学、价值、词汇记忆、关系、英语词汇习得、实际案例、运用、辅助、总结、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将抽象或难以理解的词汇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联系,帮助学习者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
隐喻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能够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认识概念隐喻的基础十分重要。
学习者需要了解隐喻的概念及其作用,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相联系。
只有理解了概念隐喻的基础,学习者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帮助自己学习新的词汇。
概念隐喻在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词汇。
通过将抽象的词汇概念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者不仅可以记忆更加深刻,还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和表达。
2. 正文2.1 认识概念隐喻的基础概念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联系起来,来表达一种思想或观念的方式。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了解概念隐喻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认识概念隐喻的基础包括理解隐喻本身的含义。
隐喻是一种比喻手法,通过暗示或隐晦的方式传达信息。
在英语中,有许多常见的隐喻,如“时间就是金钱”,表示时间宝贵;“生活是一场旅程”,表示生活充满冒险和不确定性。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的习得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的习得作者:于虹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06期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和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这与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相互吻合。
因此,从理论上说,概念隐喻知识的引入有助于英语词汇习得。
本文在讨论了概念隐喻的基本内涵基础上,考察概念隐喻的引入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词汇能力的影响,以期为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改变词汇习得方式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词汇习得;概念隐喻;英语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语篇隐喻认知模式与二语习得能力研究”[项目编号:08JA740018]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词汇教学的问题成了国内外普遍关心的话题,但其研究重心大都是通过生词的音、形、义的介绍帮助学生记单词,也就出现了sentimental译成“三屉馒头”的笑谈。
虽然这种词汇教学方法尚能起到迅速记忆的效果,但仍然没能解决词汇教学的根本问题,即词义问题。
学生的大脑中虽然记录了不少生词和短语,但却不能活学活用,实际阅读与写作时就会显得束乎无策。
究其原因,仍是词汇问题,即不能正确理解并使用某些词汇的特殊意义,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
笔者认为,词汇教学所要传授的不仅是词汇层面的含义,更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介绍修辞层面的知识。
学习者只要掌握了词汇的基本义项,通过概念隐喻认知机制,利用已有知识和认知模式激活语义网络中的其他子项目,就能触类旁通地记忆和领悟词汇含义。
因此在非英语专业词汇学习中,学习者有必要加强概念隐喻知识的输入。
一、概念隐喻理论的内涵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 是Lakoff & Johnson 在一书中首先提出来,而后在(Lakoff G,1993)一文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该理论认为:概念系统是隐喻地生成和被理解的,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完成。
一个概念隐喻由两个概念域组成:源域(S)和目标域(T)。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概念隐喻是一种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让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英语单词时更为准确,更加自然。
下面将从概念隐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应用三方面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的定义概念隐喻是指将一个概念的内在特质、性质或行为方式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的思维模式。
例如,“生命是一场旅程”这个隐喻,将“生命”这个概念映射为“旅程”,即人的生命就像是一场旅程,充满了各种经历和不同的阶段。
这样的隐喻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感受某个概念,使得语言表达更加鲜活生动,耳目一新。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隐喻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对于学习者来说,单纯的理解和记忆单词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而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单词意义的深层次含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隐喻可以加深学习者对单词意义的理解。
通过将某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某个单词背后的含义。
例如,将“人生是一场赛跑”这个隐喻应用于单词“competition”(比赛),可以让学习者更直观地了解比赛的本质,深刻理解到“竞争”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长期、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自然地掌握英语表达方式。
英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都是基于隐喻的,通过接触和掌握各种隐喻,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英语的表达方式,使得表达更为自然、流利。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隐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的含义。
下面列举几个例子:(1)将“家庭是一艘船”这个隐喻应用于单词“family”(家庭),可以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的意义:家庭就像是一艘船,承载着人们共同的希望和梦想,让人们相互扶持,共度人生。
(2)将“成功是一座山”这个隐喻应用于单词“success”(成功),可以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成功的含义:成功就像是爬上一座高山,需要不断地努力、坚持和奋斗,只有不断攀登,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现状与隐喻教学探究

从表 1 、2统计数据可 以看 出 ,学生还是普遍 认识到英语词
阶段。在该书中 , “ 概念隐喻” (ocp  ̄Mepo)首先被 汇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78 ) C net u m hr 6 . ,但值得注意的是 :只有 %
提 了出来。他们认为 , “ 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 的 日常生活中 , 少部分学生经常花时 间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上。约 5 ̄的学生平 日 0 , 6
不仅仅在语 言上 ,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 ”
二 、加 强大 学 英 语 隐 喻教 学 的 必 要 性
里有时或很少花时 间在学 习词汇上 ,基本不花任何时间学习词汇
的比例也不小。既然大家都认识到词 汇的重要性 ,但为何平 日 却
隐 喻在 大学英 语词 汇教学 中的应 用 有其扎 实 的理论 依据 。 很少花时间在词汇学 习上呢?这无疑 折射 出学生学 习方法及教师
一
表 1 你认 为 英 语 词 汇 在 大 学英 语 学 习 中 的地 位 如何 ?
重 要 比较 重 要 不 太 重要 不重 要
人 数
%
9 5
6 . 78
3 0
2 . 14
1 2
86 .
3
21 .
。
通过 将始 源域 ( uc o a ) 的语义 特征 映射 到 目标域 s red m i o n
本调查 问卷于 2 1 年 6 01 月完成 。调 查对象为上海政法 学院
恰 当的语境中运用隐喻以及评判可用于同一语境的多种隐喻性表 大 学英语公共班 的 3 个班 级的学生。学生是 2 1 级 的,现为大 0 0 达之 优劣 的能 力” ,并 暗示隐喻能 力是 隶属语言能 力的。Lt — 二学生 。学生来 自全 国各地 ,平均年龄为 2 il t e o岁左右 。问卷共发 moe (0 1 r 2 0 )将隐喻能 力定义为四个方面能力 ,即:隐喻的创新 放 10 ,回收 10分 ,均为有效 问卷。笔者对数据进行 了描述 5分 4 性 、解释隐喻的流畅性 、发现 隐喻意义的能力、发现隐喻意义的 性统计和定量分析。最后 的调查分析结果基本反映 了学生在上述 速度 ,前者为产 出性隐喻能 力 ,后三者为 接受性 隐喻能力 。2 问题方面的真实情况。 0 世纪 8 年 代 ,Lk f和 J h sn的合著 《 0 ao o no 我们赖以生存 的隐喻》 ( t h rWe ie y Mea os v )的问世标志着隐喻研究步入 了一个新 的 p L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习得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文章阐明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必要性,提出培养隐喻能力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学生词汇深度习得。
[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词汇深度习得[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85-02*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基于概念隐喻的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0QN07基于隐喻能力的大学英语词汇深度习得罗红玲,王凯(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一、“隐喻能力”的研究发展及其语言应用价值1980年Lakoff &Johnson 提出了著名的概念隐喻理论之后,心理学家Gardner &Winner 随之提出了“隐喻能力”这一概念。
他们认为“隐喻能力”等同于“概念隐喻”,即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
继而Danesi 又进一步提出,掌握一种语言的关键就是要发展把语言的词句等表层结构和底层概念结构匹配起来的隐喻能力。
Littlemore &Low 则对隐喻能力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和理解隐喻的熟练度等方面作了更为详尽的探讨。
他们的研究对隐喻应用于语言教学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认知语言学在国内的兴起,我国语言界学者也敏锐地认识到隐喻理论为词汇习得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现有的外语词汇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并强调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严世清归纳并分析了隐喻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以及提高学生隐喻能力的两种认知机制依据;蔡龙权提出了基于隐喻理论的二语习得框架的设想;王寅、李弘强调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同等重要,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高层次标志;姜孟则对我国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言教学大纲中,应充分体现出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要求,并将其单独列出来加以重点强调,深入研究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一项十分必要之举,也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这是与当前日益成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相吻合的。
论文试将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习得两者结合起来,探讨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习得的内在关联,以及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深度习得的可行性。
二、基于隐喻能力的词汇深度习得(一)词汇习得与词汇深度习得词汇习得有其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过程。
词汇习得研究初期探讨较多的是词汇的广度习得。
其重点放在如何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上,而对于每个单词的学习,则认为掌握音、形、义即可。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初期片面的认识,导致了学习者在习得词汇时片面地追求词汇量的大小,而在使用词汇时对词汇的具体意义、用法、使用环境等感到非常棘手。
因此,重视词汇的深度习得才是词汇教学的重点所在。
真正习得一个词汇不仅仅要懂得它的基本词义,还需懂得其他各项意义、从它身上能派生的词、它与词典中的其他词条有何种联系、它的句法作用和它在不同情景和功能下的使用范围以及和同义词之间的区别。
换句话说,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学习者的词汇量,还应看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认识这些词。
(二)隐喻能力是词汇深度习得的触发器词汇的深度习得要求学习者不仅了解词汇表征出来的音形义,还必须掌握词汇习得的深层认知机制。
其关键便是强调二语词汇习得的隐喻能力,因为后者是深度习得词汇的触发器。
其原因有二:第一,隐喻能力可激活词汇习得的认知图式。
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 ”一文中讲到时间被人们视如实实在在的物体时,就运用了“Time is mon-ey.”这个概念隐喻:“We budget it,save it,waste it,steal it,kill it,cut it,account for it;we also charge for it ”。
可以看出,当学习者以隐喻性思维去理解该概念隐喻时,“money ”的隐喻激活了“time ”的认知图式,它们形成了人类隐喻性地谈论时间的系统方式。
第二隐喻能力是建构词汇习得的生成能力。
也就是说,应用于词汇习得的隐喻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了二语词汇推理规则知识,这样,学习者在习得词汇过程中会形成习得机制,避免孤立地习得词汇。
例如,多义词“head ”基本词义为“人或动物的头”,而“头”又是身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利用其功能上的相似性来表示“领导、头目”,如“a department head (部门主任)”;或者根据与其位置的相似性来表示“物体的顶端”,如“the head of a snail (钉头)”等。
学习者在学习了该词的基本含义后,就能按照认知的规律及思维方式推导出在不同语境下该词的确切含义,并很容易掌握它。
三、培养语言隐喻能力以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深度习得的可行性措施由上可见,隐喻能力是词汇深度习得的触发器,它既建构了学习者习得词汇的认知图式,又增强了学习者词汇的生成能力。
基于隐喻能力的词汇深度习得机制可以极大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具有很强的增效性,是外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以促进词汇的深度习得呢?论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在词汇教学中注重隐喻知识的传输和素材的积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性表达,如谚185··参考文献:[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1.[2]Danesi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2:123-156,489-500.[3]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1-64.[4]蔡龙权.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21-25.[5]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140-141.[6]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4):27-34.[7]李晓.词汇量、词汇深度知识与语言综合能力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352-359.语、成语、名言警句还有诗歌以及体裁较好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都闪烁着新奇隐喻。
这都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在口头交流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母语使用者会运用更多的隐喻化语言进行交际。
的确,隐喻创造了很多相似性,建立了若干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收集积累隐喻表达,着力寻找其后所隐含的深邃思想,并对他们进行分类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隐喻认知知识。
这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更会开阔思路,对于隐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在词汇教学中强调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
由于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活动及对自然界的认识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不同民族之间的隐喻必然存在许多共性。
教师要善于强化这些相似的隐喻概念,以促使跨语言隐喻概念的正迁移。
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这样的隐喻表达之所以容易被中国学生习得,是因为产生了正迁移。
然而,隐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一个民族文化模式的掌握。
对于英语中极其常见的隐喻,我们中国学生却觉得难以理解,那是因为在汉语思维模式中,对该隐喻所对应的概念域并不很熟悉,两个本该对应起来的概念域很难被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从英汉隐喻异同的比较入手,将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加以整理组织并进行系统的介绍。
这对提高学习者隐喻意识、增强隐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词汇教学中有意识提隐喻输出率我们知道,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词汇习得过程也是如此。
可见,能够运用隐喻思维和隐喻能力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输出才是二语词汇学习的终级目标。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巧妙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日常英文会话和英文写作中高频率地运用隐喻性词汇。
或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增加适当分量的英汉诗词,或其他体裁的、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练习。
这既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一些语言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还能起到开发隐喻的认知功能,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摘要]文章就商务英语信函的书写作了简单的论述,分别从商务信函需要遵循的写作原则和掌握的写作技巧这两方面着手,列举若干例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更多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士书写商务信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原则;写作技巧;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86-02小议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原则及技巧张昕(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日益发展,国际商贸和文化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频繁。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贸易双方无法面对面谈判磋商,商务信函成为双方进行商务沟通、洽谈业务及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商务信函作为一种常用的商务英语应用文,在书写方面不同于普通信函的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原则,运用一些写作技巧,进而使商务信函更易于贸易双方的沟通与理解。
一、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商务信函的书写讲究运用准确朴实的语言,礼貌且明确地表达出写信人的意图,从而在国际贸易双方进行贸易磋商的同时进行更有效和得体的商务交流。
书写商务信函要求遵循其基本的七项写作原则,即清楚、简洁、准确、具体、礼貌、体谅和完整。
1.清楚书写商务信函首先要清楚明白、逻辑清晰。
书写信函时应当使用简单、准确的词和简明而精悍的句子,以避免模棱两可和疑惑。
写信人应当选择简明易懂的词语,避免使用意义模棱两可的词语和句子。
例如:As to the steamers sailing from Hong Kong to San Francisco,we have bimonthly direct services.此句当中“bimonthly ”一词有两个意思:“twice a month ”(一个月两次)或是“once two months ”(每两个月一次),读信人!!!!!!!!!!!!!!!!!!!!!!!!!!!!!!!!!!!!!!!!!!!!!!!!!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