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浅谈有效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

12浅谈有效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
12浅谈有效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

浅谈有效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

蒋湖中心小学易莉

我们教师都知道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科学高峰的阶梯。也是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习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等要求。因此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规范是件很重要的事。在拼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拼音是关键。然而,汉语拼音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容易厌倦。尤其是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自制能力弱,根据教材的要求,要使孩子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是很不容易的。

在这一时期,学生、家长、老师普遍感到纠结。不少孩子因为饱尝了学习汉语拼音的艰难,而对学习语文这门学科都失去了信心。本来是作为学习汉语最有力工具的汉语拼音,却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杀手”。因此,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讲,他们的第一课——汉语拼音的学习可以说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如何为学生架座拼音桥,把学生带入拼音乐园,去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拼音呢?行走在探索多样有效的汉语拼音教学之路上,我经过不断摸索、尝试、实践,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将游戏引入拼音课堂。

大家知道,儿童的特点就是好动,游戏是他们比较喜欢参与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儿童在活泼、生动的“演一演、做一做”中学习新知,可以说学得轻松,学得自然,并能记得长久。再说,人的早期处于一种自我中心阶段,创设一种互助合作的游戏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引导儿童从自我中心的圈子里走出来,走向群体,走向伙伴,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拼音教学中,我相信老师都有同感,学生在学习声母中,b 与d,p与q 时,总是难以区分,我们往往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记住字母的形,可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编了一套手指游戏。如在教学生区分教b 与d时,我以儿歌引入,边读儿歌边做手指游戏,如:b的家住在河的左边,边说边做动作:左手握拳,(拇指上翘,四指握拳)拳心面向

自己,这个手式和b的形一样。接着说:“d的家住在河的右边。”边说边做动作:右手握拳。(拇指上翘,四指握拳)拳心面向自己,这个手式和的d形一样。接着说:“它们俩是好朋友,天天见面握握手。”边做动作,左手和右手碰在一起,两个母指点点头。我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区分p与q,p与d,利用手指游戏配上不同的儿歌,学生学起来非常感兴趣,这样很快就区分了它们。

在教学音节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把字母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看看读读和谁能在一起拼出什么音,并用拼出的音节组一个词,这个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拼音能力,并且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找朋友游戏的另一种方法是,把字母发给大家后,听老师读音节,谁拿的字母里有老师读的音节里的声母或是韵母谁就站起来,把手里的字母举起来给大家看,所有学生再拼读一下音节。这个游戏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能全神贯注的学习拼音知识。

学生学完拼音后,应该有一个总结归纳的过程,我没有只照着书本宣读,让学生读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而是设计了一个给字母找家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三座小房子,分别在房顶上写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让全体学生分为三组当大人,我把用过的字母卡片贴在墙上,发动全体学生动手去找自己的孩子回家。分完类后再给字母找朋友。字母中谁和谁比较像,它们就是好朋友。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找b_p, m_n, f__t等.让学生通过顺口溜复习这些字母,这样就达到了辨别形近字母的效果。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给整体认读音节和韵母找朋友。一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过去了,一个游戏贯穿课堂始终,使学生在玩中自己总结归纳了所学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巧记字母。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刚接触拼音时很难记住抽象乏味的字母,因此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字母。教学汉语拼音我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学习汉语拼音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学生非常有兴趣,能够牢固记忆字母的音和形。

1、顺口溜记住字母的形。

为了让学生迅速的记住字母的形,在刚刚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就引导学生把每个字母都编一句儿歌,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大公鸡真美丽,

公鸡打鸣ooo”。“两扇小门,一扇小门n n n。”如g q:九字加弯g g g,像个九字q q q。如:l r :像根小棒l l l,像根小草r r r。又如:t f:伞柄朝上t t t,伞柄朝下f f f。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2、利用发音口型记住韵母。

在学到复韵母ie、ue、er和鼻韵母an、en、in、ang、eng、ing、ong时,学生很难再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住它们的形,因此我在多方研究之后引导学生利用字母的发音口型来分辨字母。例如:an的口型要先摆出a的口型,张大嘴巴。发en的音时要先摆出e的口型,发in的音时口型要更小,牙齿之间只留一根火柴棍儿那么大小的距离。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很快就发现口型不能错,口型不对发音就不正确了。在教学后鼻韵母时我也是采用了辨别发音口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字母的形。

3、用插图来记住字母的形。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带调的音节和口语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以巩固这些音节。做到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说话训练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并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

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j、q、x”和“u、ü”相拼的规则时,就创设了这样一幅情景:u和ü一块儿出去玩,碰到了j、q、x ,ü有礼貌地脱帽问好,而u却站到了一边,谁也不理。因此,j、q、x就和ü做朋友,不和u做朋友,因为ü懂礼貌。以后再看见j、q、x旁边的u时,不要认为那是小“u”,那是脱了帽的小“ü”。这样一来,一个教学难点就在形象、有趣的情境中得到了突破,而且印象较为深刻。

又如:在教学z、c、s、zh、ch、sh时,我并没有浪费时间让学生再去编顺口溜,而是直接利用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记住字母的音和形,这样就能省出很多时间用在音节的拼读上,提高了学生的拼音能力。说、读、写实践中识字,提高识字的质量。可见,汉语拼音是识字重要的、有效的工具。

三.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儿童入学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来自生活,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现代宣

传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等。它是运用儿童比较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情景,如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狮子王辛巴等,进行了重新组合,再配上一定的情节,然后加入生词、短语、句子等,让儿童边看边学,边学边说,看完后再集中复习,最后以歌曲的形式帮助巩固记忆。整个过程都是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进行设计的,儿童可以说是场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兴趣。当一个新的事物提在孩子们面前时,求学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兴趣。但,当一个他们已熟悉的字母摆在面前时,孩子还会有兴趣去研究它,探索它呢?我们说,不会。那么,如何在孩子已熟悉的事物中去激发他们新的学习热情呢?我们说,让孩子去体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接受过学前汉语拼音学习,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的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现试行的许多版本的拼音教材都是先出现一幅图,然后旁边有一个字母,图片表示字母的音或形,或是音形兼备。在课堂上呈现教学内容时也是这样的顺序,开始学生还比较有兴趣,漂亮的插图吸引了学生,但之后难免是机械的朗读与记忆,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

我想,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从而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教师还应该特别关注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多给他们创造一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好汉语拼音的信心。

总之,在汉语拼音的教学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我们要迎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开发创新,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同时多思考,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语言运用、生活经验等知识

综合起来,让其有机结合,做到灵活多变。让拼音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