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简答题汇总

地理简答题汇总
地理简答题汇总

地理简答题汇总

————————————————————————————————作者: ————————————————————————————————日期:

地理简答题汇总

1.经度、纬度变化规律是什么?

(1)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逐渐增大,最大是180?。

(2)纬度:从赤道开始,向北、向南逐渐增大,最大是90?。

2.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ω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3.经纬网的用途是什么? 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4.简述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周期)是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5.简述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周期)是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和五带。

6.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五带各有什么现象和特点?

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气候终年寒冷。温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8.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是什么? 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

9.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怎样选择比例尺?

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单,选用的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大。

11.天气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12.怎样识别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1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

14.影响气候(气温或降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15.亚洲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中部高,四周低)

16.亚洲河流的特点是什么?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17.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8.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2)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3)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5)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9.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20.简述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及分布特点。

(1)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2)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2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什么?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3.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如何?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2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5.我国气候的两个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26.黄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在上中游建设大型水库, (2)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黄的根本措施) (3)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27.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1)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2)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28.黄河的忧患有哪些?

(1)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

(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3)下游:“地上河”危害,凌汛。

29.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因为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30.简述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哪些?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32.怎样评价我国的土地资源?

(1)有利的一面: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不利的一面: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33.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如何?

(1)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2)林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地区。

(3)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4.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1)水土流失(2)乱占耕地(3)土地荒漠化

35.怎样评价我国的水土资源?

水资源:南丰北缺;耕地资源:南少北多。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

36.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如何?

(1)从时间(季节)看:夏季多,冬春少;(2)从空间上看:南丰北缺。

37.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哪些?

(1)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8.我国的铁路干线有哪些?

南北铁路干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 -湘黔--贵昆线。

39.列举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1)兰州: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2)郑州:陇海--兰新线;京哈--京广线;

(3)徐州:陇海-兰新线;京沪线;(4)株洲:京哈-京广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0. 简述我国农业东西差异。

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西藏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东部地区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

41. 简述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差异。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42.列举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其类型。

(1)辽中南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2)京津唐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沪宁杭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3.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三条分界线是什么?主导因素是什么?

(1)青藏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势(或地形)。(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季风。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主导因素是气候。

4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45.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作用,来自海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6.简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1)高: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耸,有“世界屋脊”之称。

(2)寒,因高而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47.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畜牧业有何区别?有哪些著名的畜种?

(1)西北地区: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的山地牧场(细毛羊)。

(2)青藏地区:青海和西藏的高寒牧场(牦牛)

48.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种植业有何特点?如何分布?

(1)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2)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49.简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

(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是我国的首都。(2)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我国的首都。(3)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天坛,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

50.试列举台湾的美称及由来:

(1)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2)海上米仓(盛产大米);(3)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面积广阔);(4)东方甜岛(盛产甘蔗);(5)水果之乡(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6)森林之海(森林茂密,树种丰富);(7)东南盐库(西海岸有丰富的海盐)。51.台湾的经济有何特点?

属出口导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52.西双版纳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1)热带雨林植物:望天树、绞杀植物(2)热带雨林动物:亚洲象、绿孔雀(3)民族风情: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53.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54.简述长江沿江地带的两个作用:

(1)纽带作用: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2)辐射作用:长江沿江地带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向南北辐射。

55.简述长江沿江三大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2)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3)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56.简述上海的重要作用:

(1)是我国最大城市;(2)最大的商业中心(3)最大的港口;(4)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5)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学教育中心。

57.简述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1)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是耕地类型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6)是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7)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地理答题方法总结大全

七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题型一特征描述类 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 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 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 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 4. 气候特征: 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5. 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 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 7.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②延伸方向③弯曲趋势④疏密变化 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应用体验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地理简答题汇总

地理简答题汇总 1.经度、纬度变化规律就是什么? (1)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逐渐增大,最大就是180?。 (2)纬度:从赤道开始,向北、向南逐渐增大,最大就是90?。 2.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就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就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就是: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 3.经纬网的用途就是什么? 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4.简述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方向就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周期)就是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就是昼夜更替与时间的差异。 5.简述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方向就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周期)就是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就是四季与五带。 6.五带划分的依据就是什么?五带各有什么现象与特点? 五带划分的依据就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气候终年寒冷。温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的三要素就是什么? 比例尺、方向与图例。 8.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就是什么? 文字式、数字式与线段式。 9.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3)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怎样选择比例尺? 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单,选用的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大。 11.天气的两个特点就是什么?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就是经常变化的。 (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简答题答案整理

Short-answer item Year 2001 1. 简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答:由于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巨大作用,使得在同一纬度带内,在海洋条件下和在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具有显著地差异。前者称为海洋性气候,后者称为大陆性气候。区别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指标很多,最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1)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较小。由于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的大,因此在夏季的时候气温没有内陆那么高,冬季的时候没有内陆那么低。另外,海上的云量一般也比陆地上多,风速较陆地答,这也能减少海上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2)海洋性气候区的最冷月(2月)和最热月(8月)均比内陆落后一个月。 3)春温与秋温差值,气候学上通常以4月和10月气温分别代表春温和秋温,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缓和,春来迟,夏去亦迟,春温低于秋温。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急剧,春来速,夏去亦速,春温高与秋温。 4)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比同纬度大陆性气候的多,其一年中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而以冬季为较多。气旋雨的频率为最大。降水的变率小,大陆性气候以对流雨居多,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 5)海洋性气候的大陆度比大陆性气候的大陆度小。 2. 板块边界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共有3种类型 1)拉张型边界:又称分离型边界,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它是板块生长的场所,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基性、超基性岩浆涌出,并伴随有高热流值及浅源地震。如大西洋中脊、东非大裂谷等。 2)挤压型边界:又称汇聚型边界,主要以岛弧-海沟为代表。在西太平洋这种类型最为典型,如日本岛弧-海沟。这里是2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对冲的地带。还有像喜马拉雅山系这样的地缝合线型边界。当两个大陆型板块汇聚时。由于发生碰撞而褶皱成巨大的山系。 3)剪切型边界:又称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是岩石圈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转换断层就属于这种性质的边界。 3. 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湖泊是怎样分类的,并各举一例说明。(用我国的湖泊) 答:依据湖泊与径流的关系,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内陆湖完全没有径流入海,常属非排水湖。如我国的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以冰川补给为主,由于没有径流流出,故其盐分比一般的湖要高,因而形成咸水湖。外流湖以河流为排泄水道又称排水湖,湖水最终注入海洋。如我国的洞庭湖、鄱阳湖等,洞庭湖有河流径流流入,又有径流流出,经长江最后注入到东海。 4.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主要特征。(本题答案参见赵济《中国地理》)

地理答题思路汇总

地理答题思路 一、答题总的原则: 1.在不特殊指明 ....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 .....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 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自然因素 ....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等; 人为因素 ....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 .....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析 ....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2.作答地理综合题: (1)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 ...: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2)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 ...: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3. 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什么就答什么(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分清问什么: (1)答什么:内容关键词——答题方向:(异同点、形成原因、解决措施、区位优势、制约因素等):通常在句尾呈现,主要解决“答什么”的问题。 (2)怎样答:方式关键词(描述、说明、判断、对比回答、分别回答、归纳、概括、分析回答、评价等)。通常在句首呈现,主要解决“怎样答”的问题。 二、自然地理答题思路和要点 (一)地形 背熟世界及中国各地的地形分布,掌握它们的成因。 背熟世界板块分布,掌握它们的名称和边界类型。 1、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地形组成:主要有什么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 地势特点:海拔高度、哪里高、哪里低,向哪个方向降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地表状况:起伏大小、平坦或崎岖;是否有流水、风力、冰川地貌发育 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名称、分布方位、伸展方向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2、分析地形成因 ①板块作用形成的地形:板块碰撞、板块张裂 ②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地壳运动抬升(隆起)、凹陷;褶皱、断层(宏观地貌) ③外力作用形成地形: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的侵蚀、堆积作用(微观地貌)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三角洲形成的条件:①河流流量及流速、含沙量大小、②入海口附近地形条件③海岸地形及沿岸海水运动 (3)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4)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5)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6)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最新整理高中地理答题模板汇总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气候与自然带小专题 1.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2.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3.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4.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5.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6.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7.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8.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9.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1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 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11.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 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12.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13.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14.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 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15.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16.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 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 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17.气温的日较差:纬度越高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18.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19.天山南坡有无林带无,原因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20.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 岸相反。 农业小专题 1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中考初中地理75个简答题汇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75个简答题汇总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2)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 (3)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或为什么仍在隆起抬高)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 2.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人口最多的大洲 3.亚洲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显著 4.亚洲的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中国不跨北寒带,其余相同) 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温差异大 东西距离长,东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

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大 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6.对比蒙古,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蒙古是内陆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我国既可以同陆上邻国进行交往,也可以发展海洋事业。 7.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疆域面积大、资源丰富 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各地气候差异大,利于农业的多样化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8.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劣势:山区交通不便.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9.评价我国的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示:农业、交通、水能等方面) 利: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顺着地势,众多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高考地理简答题归纳

地理常见简答题归纳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自然地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

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

地理综合大题答题方法

(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河流、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自然(生态)环境等几方面入手。 举例: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红壤为主;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夏季易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灾害;易产生水土流失。 2、对地理位置(区位)特征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四套定位)、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一套定位)、政治区位(邻国)、经济区位及交通区位 (以海南岛为例,见选修二第104 页)。举例:描述拉萨市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答:地处300N ,纬度位置低;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海拔地势加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海岸曲直做候补” 举例:描述我国青 藏高原区的地形特征?答: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高原边缘和内部分布 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山脉之间,高原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有时考虑光照)入手。举例:描述伦敦的气候特征?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光照条件较差 5、对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干流长短,流域大小,河网密度,弯曲河道,水系形态,支流多少,宽窄深浅,湖泊有否,起止流向,有时提到 举例:描述尼罗河的水系特征?答: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东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流域面 积较小;支流少;为外流河。 6、对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补给水位和水量,季变年变后两项,水能系列加航运,冰期汛期含沙量。(汛期:春汛、夏讯、冬汛、凌讯) 举例: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答:松花江纬度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 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且在流向高纬的河段有凌汛现象;降水集中夏季,有明显的夏汛;流经地区 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充足,汇入的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上游坡度大,水流急,水 能资源丰富,下游流速平稳,航运条件较好。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 7、农业特点的描述:农业地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和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耕作方 式(铁犁牛耕、机械化等)、制度、经营方式(小农经济、集约化、专业化等)、农业现代化水 平,商品率。 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略) 8、工业特点描述:工业地位、工业发达程度和技术水平、工业部门结构、工业产品及研发投入、工 业原料和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等。 如:意大利新兴工业的特点和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略) 9、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 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点状分 布:沙漠中绿洲。 10、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 、“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如:上海市分布在哪里?——上海市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黄浦江畔两岸。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 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地理中考复习—简答题.doc

常见简答题答题思路与例题 一、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1)地形----地形平坦 (2)气候■…光照、热量、水(降水)条件组合。(青藏地区光照强,但热量 不足) (3)水?…水源充足(河湖灌溉水,地下水、冰雪融水) (3)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等。 例题: 1、简要分析阿克苏-阿拉尔垦区成为全国最大长绒棉生产基地的优度条件。 答:(1)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一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水源…塔里木河及其支流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简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直怒条件。 答:地形平坦(平原),土壤肥沃(黑土地),水源充足,气候雨热同期。 3、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 答:法国: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 德国:热量条件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 法国盛产葡萄的气候条件是: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 4、西亚气候干燥,在干旱的自然条件下,灌溉农业别具特色。试从灌溉水源、地形、气候等儿方面简述伊拉克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答:灌溉水源:幼发拉底河等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 地形:多平原,便于耕作;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5、简述洞庭湖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地条件。 答:气候雨热同期,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6、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农业发展有利的直怒条件。 答: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7、该国(阿根廷)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农牧业发达,其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知识整理 题型: 填空题1分*16=16分名词解释3分*7=21分作图题6分*3=18分简答题6分*6=36分论述题9分*1=9分 二○一○年十二月

绪论 ★1·地球表层的空间界限: 大多数学者:上界为对流层顶,下界为沉积岩底部,包括大气圈的对流层,岩石圈的沉积岩部分,整个水圈和生物圈,共十几千米。 ★2·地球表层的特征:P40-41 1 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主要发生在地表。 2 固液气三态并存于地表,且相互转化。 3 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生物,土壤层)--这是 负熵增长的表现。 4,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3·环境:是指主体或研究对象以外的,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一章地球 1·天体的概念 广义的天体 宇宙间各种物质客体通称天体,表现为多种存在形式: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等形式弥散在空间;另一部分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积聚实体,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称为积聚态天体。通常将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天体在内的宇宙物质,统称为天体,而不包括电磁波。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运动特征、显著特点 3·日地距离:1.496×108 km,一个天文单位。 ★4·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并由此形成地球上的温度带。这是地域分异规律得以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 ★5·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版本一: 地球的大小适中。如果太大,超过太阳质量的0.07,则产生热核反应,演变为恒星;如果质量太小,则无法吸引大气,不会产生大气圈,地球就会像月球一样,不会孕育出生命,而且将会被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撞击得千疮百孔。 版本二:地球的巨大质量,可以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环境问题答题思路集锦

【专题突破】2020高考地理环境问题答题思路集锦 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治理措施等;循环经济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和影响等。试题信息多以坐标图、区域图和文字材料等形式呈现,选择题、非选择题中都可能出现,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36(2)(3)(4)题就是以山西省焦化产业为背景,考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对策如下表所示: 【方法总结】 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先应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入手,判断该环境问题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再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分布等。例如题中涉及的大气污染属于环境污染。 (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环境问题,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例如题中分析乌兰巴托市空气质量差的原因,要考虑自然和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是分析重点。 (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表述。 (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根据具体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表述。 高考地理中的重要的几种环境问题 一、温室效应问题 1.产生原理: C 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 2.产生原因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泄大量的 C O2。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 O2减少,使大气中C O2的含量增多。 3.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6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2016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5.经济和军事位置; 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

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 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中国地理简答题

中国地理简答题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 利用好现有草场);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根本是植被的恢复)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 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华北地区: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 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 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 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或春旱没有华北严重?) 1、我国东北地区春季有大面积且较深厚的积雪融水的水源补充。 2、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3、我国东北地区河流较多,水量较为充足。 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三门峡水库建设后,地下水位抬高)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 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综合自然地理学 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练习题(一)one 一、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两者的总和。 2、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3、三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三个学科。 4、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5、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6、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②(半理论阶段),③纯理论阶段。 7、(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 8、目前通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9、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10、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11、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12、地块可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原生地块,②(衍生地块)③人为地块 13、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14、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 人为环境 )。 15、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地域分异规律;②土地科学;③(自然区划理论) 17、布迪科的辐射干燥指数(A)计算公式为(A=R/(L*r))。 18、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称为(节律性) 19、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0、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分异的两个前提。 2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采用单列系统,即自然大区、热量带与亚带、自然地区与亚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和自然县。 22、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 23、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24、地块的形态结构主要有三种①均匀分布,②镶嵌分布,③(斑点状分布)。 25、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 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26、西方学者认为土地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①简单土地系统,②(复杂土地系统), ③(复合土地系统) 37、自然区划一般采用的非地带性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28、大陆的地带性单位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29、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 30、通常用顺序法和(两列指标网格法)等两种方法表示地块分类系统。 31、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是(地块-地段-地方)三级土地单位系列。 32、牛文元认为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①纯经验阶段, ②(半理论阶段),③( 纯理论阶段 )。 33、地块的制图一般需要用大于(1:10 000 )的特大比例尺,而且只在小范围内进行。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技巧归纳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 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 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 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 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