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20T09:07:05.32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作者:李松约呷莫[导读] 小学生如果能认真的品读国学经典,认真感悟它们的文学修为,肯定会极大的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甘洛县阿尔乡中心小学校四川凉山616850

【摘要】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除了讲授一定的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做到授人以渔,同时,塑造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个性,改变以往的标准答案式的定式思维授课,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有破有立,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一、调整教学认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习不光光要接受新知识,还要巧妙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也就是元认知,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温习已学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提升总结能力。对于语文知识的教学来说,对于不同的知识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总之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提升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少将少说,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对于语文课堂学习内容较为复杂,不太容易理解的抽象知识,教师就可以强化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相关的内容,适当的加大解释力度,同时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和探究,掌握问题解答的策略。针对学生熟悉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等方式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感觉习以为常的答案,要着重研究,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养成突出常规思维和跳出俗套的能力与意识。比如在学习课文《司马光》时,很多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比较熟悉这个故事了,有的是听父母讲过,有的是在电视上看过,所以对于这种知识的教学来说,教师就不要在满堂灌了,过多的讲授反而让学生产生厌恶感,觉得教师唠叨。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文,做好角色分配,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知识,同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的学生觉得司马光砸缸很厉害,但是也有的学生觉得,可以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或者几个小朋友齐心协力迅速的把水缸推到等等,有这些想法足以证明学生不在依赖教材,而是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逆向思维意识。

二、创设语文课堂的教学留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对社会不是特别的了解,生活阅历较为肤浅,对什么知识和问题都比较好奇,如果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现象,让他们思考相关的问题,他们会异想天开,找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教学留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言,需要为学生设计优质的问题,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想想,突出定式思维和习惯认为,找出新颖性的科学答案,这样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就会大大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留白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在留白的问题设计上,要正确的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针对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拥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但是如果问题太难,长时间内找不到答案,解决不了的话,他们的这种探究意识就会慢慢的消退,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有效的教学留白,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承受能力等。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不能太难,但是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话学生感受不到挑战性,没有成就感,学生也不爱探究这样的问题。在设计教学留白的时候除了有效的把握留白的难易程度之外,还要对数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三、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更多的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对作者文字的品读和写作背景的分析得出作者的所思所想的。优质的文章都需要读者耐心的品读,认真的思考,不能从简单的文字叙述上轻易的断定文章的梗概大意。作者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和方法,所以在开展语文白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的剖析教材,了解字里行间的真是寓意,透过文字挖掘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构建文章的评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学生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强调语言应用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知识不要和盘托出,要设计一定的疑问,讲究语言停顿,突出语言使用方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如在讲授文章《狐假虎威》时,设问:为什么大家都怕狐狸?是真的怕吗?一步一步的解开悬念,让学生明白狐假虎威的真正寓意。

四、诵读国学经典,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很多的国学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被人奉为经典,那就是它值得推敲,在某些方面具有卓越的品质。拿《论语》而言,就文学价值,它的语言表达较为娴熟,字字饱满,句句精炼,总的来说《论语》的语言表达讲究的是简洁精练,同时也讲究字里行间的韵味。一篇文章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词句,但是两三个字都可以折射和透露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也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性格描写的栩栩如生,让读者感觉到即富有文采,又充满情感色彩。在《论语》中,不仅仅字里行间充满着文学气息,也折射出一定的品德情感宣扬,把儒家教义表达的也非常的透彻。所以,小学生如果能认真的品读国学经典,认真感悟它们的文学修为,肯定会极大的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占奎.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研究[J].学苑教育,2017(11)

[2]刘俊虎.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1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